诗词押韵规则分析报告
律诗押韵的一般规律
律诗押韵的一般规律律诗押韵的一般规律是指律诗在韵脚的选择上需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保持韵脚的和谐和诗歌的整体美感。
下面是律诗押韵的一般规律的相关参考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规律。
1. 集中押韵:一般而言,律诗的每一句都应当有押韵,通常是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东篱菊弄翠,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中的“菊”和“山”就是押韵的部分。
2. 排列押韵:在律诗中,押韵可以按规律的顺序排列。
常见的押韵顺序有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等。
例如,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拍篷声惊秋,风沙散马蹄。
”这两句中的“秋”和“沙”以及“声”和“蹄”都遵循了仄仄平平的押韵规律。
3. 近韵押韵:律诗中,押韵的词语可以相近,但不能相同,这样既保证了韵脚的和谐统一,又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中的“尽”和“流”虽然不同,但音近,形成了近韵押韵。
4. 文心韵脚变化:律诗中的韵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包括声母韵母的变化、去声调的变化等。
例如,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风多杨柳晚,月明杏花泥。
”这两句中的“晚”和“泥”虽然是不同的字,但由于其发音相近,所以也可以形成押韵。
5. 单韵叠韵:律诗中也可以出现单韵叠韵的情况,即在同一句中重复使用相同的韵脚。
这种叠韵的使用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独有宦名世所赏,虽无兄弟愿同郎。
”这两句中的“赏”和“郎”就是形成单韵叠韵的部分。
总之,律诗押韵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集中押韵、排列押韵、近韵押韵、文心韵脚变化以及单韵叠韵等。
这些规律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美和表现力,使诗歌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当然,以上只是律诗押韵的一些常见规律,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变化和处理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写作需要和创作情感进行灵活运用。
诗词押韵研究报告
诗词押韵研究报告1. 引言诗词押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它在多个层面上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创作力。
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探讨诗词押韵的原理与应用,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归纳总结押韵对诗词表达与美感的影响。
2. 押韵原理押韵是指诗词中以音的相似为基础,在特定位置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音调。
诗词押韵可以分为平仄押韵和通假押韵两大类。
- 平仄押韵:古代诗词中对平声、仄声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平仄押韵在古代诗词中的应用更为常见。
平仄押韵要求相同声腔的字词必须放在特定位置上,以保证韵脚的平仄呼应。
- 通假押韵:通假押韵是指通过音的接近而形成的押韵效果。
在通假押韵中,可以使用相同的音节或者在音节上有一定的变化。
通假押韵在唐诗中经常出现,这种押韵方式使得作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意境。
3. 押韵的美感押韵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特色,通过押韵,诗词的音韵美和韵律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押韵的美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声音的和谐:押韵使得诗词中的声音在整首作品中呈现和谐统一的效果,给人一种音乐般的享受。
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押韵手法,可以更好地诠释作品主题,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 情感的渲染:押韵可以在古诗中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通过选择押韵的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到作者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
- 节奏的控制:押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句子的节奏和韵律。
通过合理把握押韵位置和音律变化,可以使诗词的朗读更具节奏感,通过声音的起伏和变化来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4. 押韵的应用案例分析4.1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运用了平仄押韵和通假押韵相结合的方式。
在每两句之间的末尾韵脚采用了平仄押韵,使得整首诗的韵律更为和谐。
而在每句的中间则采用了通假押韵,例如“戍”和“一”、“人”和“秋”等,这种押韵方式使得诗的表达更加灵动。
诗词的押韵方法和技巧
诗词的押韵方法和技巧
押韵是诗词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诗词更加和谐、流畅,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押韵的位置:在诗词中,押韵的位置通常是在句尾,即每句话的末尾字。
也有一些诗词会在句中或者两个句子之间押韵。
押韵的方式:押韵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平声韵和仄声韵。
平声韵包括阴平、阳平两种声调,仄声韵则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三种声调。
在押韵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声调和韵母。
押韵的技巧:
避免重复:在押韵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重复的字或音,以免让读者产生单调的感觉。
灵活运用:押韵的方式可以灵活运用,不一定非要按照一定的格式。
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韵脚和声调。
借韵:有时候,为了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可以借用一个不常用的韵脚,或者将两个不同的韵脚混合使用。
押韵的注意事项:
不要过于追求形式:押韵虽然重要,但过于追求形式可能会影响诗词的表达效果。
因此,在押韵时,要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韵脚和声调。
注意方言差异:不同地区的方言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方言创作诗词时,要注意押韵的规律和特点,以免出现不和谐的情况。
诗词押韵规则
诗词押韵规则:
1. 平水韵:平水韵是最早的押韵方式,又称平韵,顾名思义就是平声韵。
其中,平指的是声调平的韵母,水指平水碧波,表示流畅自然。
平水韵的押韵规则是依据声母和韵母的音进行韵脚的呼应。
例如:“夜”和“哲”、“底”和“抵”,都属于平韵。
2. 仄水韵:仄水韵是相对于平水韵而言的,又称仄韵,顾名思义就是仄声韵。
其中,仄指的是声调仄的韵母,水指平水碧波,表示流畅自然。
仄水韵的押韵规则也是根据声母和韵母的音进行韵脚的呼应,与平水韵相比,仄水韵多了一种抑扬之美。
例如:“曲”和“缺”、“捉”和“月”,都属于仄韵。
3. 平仄平韵:平仄平韵是两个音韵规则的结合,也是古代最常见的押韵方式之一。
平仄是指声调平仄的音,平韵是指韵脚音相同。
例如:“花”和“车”、“冷”和“僧”,既满足平仄的规则,又满足平韵的规则。
4. 仄平仄韵:仄平仄韵也是两个音韵规则的组合方式,古代较为少见。
仄平是指声调仄平的音,仄韵是指与音脚音相同。
例如:“美”和“映”、“春”和“心”,既符合仄平的规则,又符合仄韵的规则。
诗词的押韵规则
诗词的押韵规则第一章诗词的四大要素一.押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二.四声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三.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四.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上声29韵: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筱(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去声30韵: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入声17韵: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但是在古体诗和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例如词韵:第一部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第二部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第三部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第四部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第五部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第六部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第七部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第八部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第九部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个通用第十部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第十一部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第十二部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通用第十三部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第十四部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第十五部入声:一屋二沃通用第十六部入声:三觉十药通用第十七部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第十八部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第十九部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二.普通话韵表(新韵)现在写诗词.不必按照古音写.用普通话即可!关于普通话押韵表.各家大同小异.这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新韵部韵母及韵母组合对应的古词韵----------------------------------------一.佳麻 a ia ua 第十部麻.佳半.部分入声二.开来ai uai 第五部佳半.灰半三.先寒an ian uan üan 第七部寒.删.先.元半.十四部覃.盐.咸四.江阳ang iang uang 第二部江阳五.逍遥ao iao 第八部萧肴豪六.国歌 e o uo 第九部歌.部分入声七.灰微ei ui 第三部支微齐.部分入声八.森林en in un ün 第六部真.文.元半.十三部侵九.冬青eng ing ong iong 第一部东冬.十一部庚青蒸十.希奇(儿) i(er并入) 第三部支微齐.部分入声十一.诗词i(整体认读) 第三部支微齐.部分入声十二.别叠ie (y)e 部分入声.佳麻二韵部分字十三.忧愁ou iu 十二部尤十四.读书u 第四部鱼虞.部分入声十五.须臾ü第四部鱼虞.部分入声十六.绝学üe 部分入声诗律(律诗和绝句)一.古体和近体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的).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朝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诗.还有后人写的古风.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它有以下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2.押平声韵.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二.五言和七言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列一类.而是归入七古(即使没有七字句).三.律诗举例的诗里有一些入声字.在必须用仄声的位置上的已经注明.其它的入声字不再标注.五.[粘"和[对"律诗和绝句讲究[粘"和[对".[粘"指出句(单数句)和前一个对句(双数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对"指对句(双数句)和出句(单数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知道了这个规律.记律诗和绝句的格式就很容易了!不论长律有多长.都要符合粘对规则!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例如:[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3句失粘.4.5句失粘.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况非常罕见.至于失对.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六.拗句和拗救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拗句.如果拗了.就要[救"!一般来说.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位置补偿一个平声.。
古诗押韵规则
古诗押韵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以韵脚为基础的押韵技巧,其中每句诗都有一定的韵律结构,以及一定的韵脚结构。
古诗押韵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押韵的基本原则
古诗押韵的基本原则是:每句诗的末尾音节必须与下一句诗的末尾音节相同,以形成一种韵律结构。
二、押韵的韵脚
古诗押韵的韵脚一般分为四种:平仄韵、轻重韵、单韵和双韵。
1、平仄韵:指的是押韵时,末尾音节的声调要相同,即平仄韵。
2、轻重韵:指的是押韵时,末尾音节的声调要相反,即轻重韵。
3、单韵:指的是押韵时,末尾音节只有一个音节,即单韵。
4、双韵:指的是押韵时,末尾音节有两个音节,即双韵。
三、押韵的节奏
古诗押韵的节奏一般分为五种:抑扬节奏、抑扬转调节奏、抑扬转调变节奏、抑扬转调变节变调节奏和抑扬转调变节变调变节节奏。
四、押韵的格律
古诗押韵的格律一般分为五种: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连续句。
五、押韵的语言
古诗押韵的语言一般分为两种:文言文和白话文。
文言文是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字,而白话文则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字。
总之,古诗押韵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则的文学形式,它的规则主要包括押韵的基本原则、韵脚、节奏、格律和语言等。
简述诗歌押韵的原则和方式
简述诗歌押韵的原则和方式一、押韵的原则。
1. 韵律和谐。
- 这就像是给诗歌穿上一双合脚的鞋子。
如果韵律不和谐,读起来就会磕磕绊绊的。
在一首古诗中,要是相邻的韵脚差别很大,就像一个人走路时一会儿迈大步,一会儿迈小步,很不协调。
例如,“床前明月光(guāng),疑是地上霜(shuāng)”,“光”和“霜”的韵母都是“uang”,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2. 符合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 押韵不能是生拉硬拽的。
就好比你不能在一首悲伤的诗里用特别欢快的韵脚。
比如说,写一首悼念亡者的诗,如果韵脚都是那种轻快跳跃的,像“来(lái)”和“台(tái)”这种很活泼的韵,就不合适了。
而如果是写一首欢快的田园诗,用一些比较明亮、轻快的韵,像“花(huā)”和“家(jiā)”,就能更好地烘托出那种愉悦的氛围。
3. 避免过度牵强。
- 不能为了押韵而押韵。
有些初学者可能会写出这样的句子:“我想写首诗(sh ī),韵脚不好思(sī)。
”这就很牵强了。
韵脚应该是自然地融入到诗句当中,而不是生硬地拼凑。
就像做菜一样,调料要放得恰到好处,多了少了都会影响味道。
4. 在一定的韵律体系内。
- 在汉语诗歌中,有不同的韵律体系,像古诗有平水韵等,现代诗也有大致的押韵习惯。
如果写古诗,就要遵循古人的韵律规范(当然也有一些变体和创新)。
例如在平水韵中,“东”和“冬”在古代是分属不同韵部的,不能随意混用。
现代诗虽然相对自由,但也要有一定的韵律感,不能完全乱写韵脚。
二、押韵的方式。
1. 句句押韵。
- 这种方式就像是一连串的小鞭炮,一个接一个地响。
每一句的末尾都押韵。
例如一些古老的歌谣:“月亮弯弯挂树尖(jiān),星星闪闪在天边(biān),娃娃乖乖睡床前(qián),梦儿甜甜笑开颜(yán)。
”这种押韵方式节奏感很强,读起来一气呵成,非常有韵律美。
不过这种方式用得太多可能会显得有点单调,就像一直吃同一种口味的糖,吃多了会腻。
古代诗词的格律与韵律分析
古代诗词的格律与韵律分析1. 引言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富有韵律美和格律规则。
本文将对古代诗词的格律与韵律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2. 格律分析2.1 字数和字型在古代诗词中,每一句的字数都是有规定的。
比如,《论语》中的“有教无类”四个字就构成了一句五言。
而《红楼梦》中薛蟠咏蛐蛐之句“万里晴空杳漫漫,惟见露华摇曳间”为七言。
此外,在每个句子中,字符使用也需要顺应其特定要求。
比如,《北国风光》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所用的文字为冰、风、飘等追求清寒感觉的字。
2.2 音节和音调除了字数和字型外,格律还包括音节和音调方面的要求。
在声调上,通常可以分为平仄两类。
平声是指入声或开口音,仄声是指合口音。
在一首诗里,平仄要求相对均衡,以达到优美的效果。
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特定的韵脚和押韵方式。
比如,七言绝句要求每四句间隔押韵,“寒窗雪满戍,梦笔独揽官”。
而五言绝句则不要求每四句押韵,常见的方式是每两句间隔押韵,“明月何皎皎,照我沟中道”。
3. 韵律分析3.1 宫商角徵羽古代诗词中的音调可用五音来描述:“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CDEFG五个音阶。
不同的音调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3.2 格律模式除了上述的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格律模式在古代诗词中被广泛使用。
比如,“排律”是指按照某种规则将字排列在不同的位置上;“偶对”是指每两个字配对一次,并要求这些字具有相似或相关联的意义;“夹带”是指在诗句中夹杂其他非必需的字,以增加诗词的韵味和节奏感。
4. 结论古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是中国文化宝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解读这些经典之作。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并激发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以上是关于古代诗词格律与韵律分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了解诗歌中的韵律和押韵规律
了解诗歌中的韵律和押韵规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韵律和押韵规律来营造美感和节奏感。
了解诗歌中的韵律和押韵规律对于欣赏和创作诗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诗歌中的韵律和押韵规律,并探讨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一、诗歌中的韵律韵律是诗歌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音节、音调和音韵的有序排列来体现。
在诗歌中,韵律有时以平仄相间的形式出现,有时以平仄相同的形式出现。
下面以五言绝句为例,介绍其中的韵律形式:床前明月光,(A)疑是地上霜;(B)举头望明月,(A)低头思故乡。
(B)在这首五言绝句中,每两句为一个小节,第一、三句押韵,第二、四句押韵。
这种押韵方式称为对仗押韵。
通过对仗押韵的方式,使得诗歌更加韵味悠长,节奏感更加明显。
此外,诗歌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形式的韵律,如押头韵、押尾韵、押列韵等。
这些不同的韵律形式赋予了诗歌不同的音韵美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二、诗歌中的押韵规律押韵是指诗歌中的音韵重复现象,通过相同或相似的音韵组合来增加诗歌的美感。
押韵可以是词尾韵(如“花”、“车”)、词首韵(如“明”、“朦”)以及词中韵(如“秋千”、“蓦然”)等。
在汉语中,诗歌的押韵有严格的规律。
一般来说,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具有固定的押韵规律。
以五言绝句为例:A(平)A(平)B(仄)B(仄)A(平)C(平)C(平)D(仄)D(仄)C(平)在这里,A、B、C、D代表不同的韵脚。
根据这种押韵规律,形成了许多经典的诗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其中“尽”与“流”押平声,而“白”、“日”、“依””山”押仄声。
押韵不仅可以增加诗歌的音韵美感,还可以使诗歌更加易于记忆。
通过押韵的方式,诗歌可以更加流畅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三、韵律和押韵对诗歌的作用韵律和押韵是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对于诗歌的整体美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韵律和押韵使得诗歌更加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感,让人能够更加享受诗歌带来的美的享受。
其次,韵律和押韵增加了诗歌的记忆性。
平仄押韵——古代诗词的格律形式与韵律规律
平仄押韵——古代诗词的格律形式与韵律规律1. 引言1.1 概述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深厚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风格而享誉世界。
其中,平仄押韵作为古代诗词的核心形式之一,在保持了古代传统文学特点的同时,也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
本篇文章将着重探讨平仄押韵在古代诗词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其格律形式与韵律规律。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中,将介绍文章的概要,并说明文章目录及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然后,在第二部分中,将对平仄押韵进行定义,并阐述它们在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古代诗词格律形式与规律,包括韵律格律的基本原则以及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中平仄押韵的运用。
第四部分将以唐诗、宋词和元曲等不同流派为例,分析不同地域和流派中的平仄押韵方式,并对其他地域民歌和吟唱艺术形式对平仄押韵的运用进行研究。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总结平仄押韵在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于现代诗歌和音乐的启示,以及平仄押韵的传承与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古代诗词中平仄押韵的格律形式与韵律规律,并通过对不同地域、流派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中平仄押韵方式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多样性和变化规律。
同时,通过对现代诗歌和音乐的启示,探讨古代格律形式如何为当今创作提供借鉴。
最终,本文力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优美之处,并推动平仄押韵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传承与发展。
2. 平仄押韵的定义2.1 平仄的概念平仄指的是古代韵文中字音的轻重或音调的高低。
在古代诗词中,平指音调较为平和、轻盈,音量相对较低的字;仄则是音调较为拖长、沉重,音量相对较高的字。
这种平仄相互交替、错落有致的形式成为汉字笔画术中布局层次美和韵律情趣之一。
2.2 押韵的概念押韵是指在诗词中使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句子以及单行之内字有着相同或类似的声母或尾韵。
通过押韵可以增强文章的整体美感和节奏感,使其更加富有韵律。
诗词的音韵特点及韵律分析
诗词的音韵特点及韵律分析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音韵特点和韵律美感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探讨诗词的音韵特点以及进行韵律分析,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一、音韵特点1. 押韵(平仄):诗词最引人注目的音韵特点之一是押韵。
押韵是指诗句中出现音节相同或相近的字,以达到韵律和谐的效果。
在古代,诗词押韵分为平韵和仄韵。
平韵是指声调在四声之间变化的韵脚,如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仄韵则是指声调在四声之中变化的韵脚。
2. 对仗:对仗是指句子之间的平行结构和呼应关系。
在诗词中,通过对仗的运用,可以使整个作品的格调更加统一,表达更加明确。
对仗分为平仗和仄仗,平仗指韵脚中的声调由平声变动,而仄仗指韵脚中的声调由仄声变动。
3. 音律:音律是指诗词中的声音规律,包括音节的长短、高低和音量的变化等。
诗词通过音律的变化,增加了作品的韵味,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二、韵律分析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指每句五个字,总共四句的诗,具有律动感和紧凑性。
在五言绝句中,通常以“AABB”或“ABAB”形式的押韵结构为主,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平稳而韵律美感。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尽”和“流”、“目”和“楼”的押韵结构有效地增加了诗句的韵律美。
2.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指每句七个字,总共四句的诗,比五言绝句更加宽松和自由。
七言律诗常以“AABBCC”或“ABABCC”形式的押韵结构为主,展示出悠长和优美的韵律。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其中,“来”和“回”、“发”和“雪”的押韵结构使整个诗句更加流畅和抑扬顿挫。
3. 古体诗:古体诗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础,但在韵律上相对更为自由灵活。
古体诗通过采用多种押韵形式,如“AABBCCDD”、“ABABCCDD”等,赋予诗句更多的韵律变化。
例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押韵”规则
诗词要素:浅谈格律诗“押韵”规则一般来说,格律诗要求的内容相比韵律要多,而古诗讲格律,诗歌只讲韵律,但现代古诗词已经打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
韵律则指声韵和节律,韵律美的古诗词是文学的重要特质,押韵的诗词吟诵起来更有韵味。
押韵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诗文的创作中,要求某些句子末尾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
使得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用了同一韵母的字,称之为韵脚。
古诗押韵八戒押韵还有些较细的要求,就是古人所讲的“押韵八戒”: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1、落韵落韵也叫出韵。
就是一首诗某个韵脚上用了其他韵部的字,与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
比如,前一句用“寒山”,后一句突然成了“麻花”。
一首诗押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
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
2、凑韵俗称“挂韵脚”。
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
这是不行的。
3、重韵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4、倒韵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
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
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5、哑韵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
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
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
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
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6、僻韵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
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
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
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关于古诗押韵的研究报告
关于古诗押韵的研究报告
标题:古诗押韵的研究
引言: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押韵是古诗的基本要素之一。
押韵在古诗中起到了美化语言、增加韵律和节奏感的作用,使诗句更加优美动听。
本研究旨在探究古诗押韵的形式、发展以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一、古诗押韵的形式
1.平水韵、切韵和词林正韵等韵书的形成与作用
2.不同韵书中的押韵方法:通调、寄调和仄平等
3.押韵形式的变化:重押、眼押和尾押等
二、古诗押韵的发展
1.早期押韵的简单性和规律性
2.唐代以后押韵的多样化和变异
3.宋词的韵脚丰富性和创新性
三、古诗押韵的作用
1.美化语言,增加韵律和节奏感
2.带动诗歌创作的灵感和创意
3.增加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结论:
古诗押韵是古诗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押韵,古诗在语言美、韵律感和表达力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古诗押韵的
形式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早期的简单规律到唐宋时期的多样化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韵脚体系。
押韵在古诗的创作中起到了美化语言、增加诗歌节奏感和表达力的重要作用,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 苏轼《定风波》
4. 吴文英《青玉案·元夕》。
古籍诗词格律研究报告范文
古籍诗词格律研究报告范文古籍诗词格律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格律是古代诗词创作中的基本规范,也是诗词的灵魂所在。
本报告将对古籍诗词格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演变和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诗词文化。
二、古籍诗词格律的演变古代诗词的格律多种多样,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
在唐宋两代,由于社会文化的繁荣,古代格律得以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
具体来说,古代诗词格律可分为平仄、押韵、字数、词牌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1. 平仄:平仄是古代诗词格律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平指声调平缓的音调,仄指声调上扬的音调。
诗词的平仄以平和押韵的韵脚相对应。
平仄的正确运用可以使诗词表现感情更加准确,音韵和谐。
2. 押韵:押韵是古代诗词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代诗词中的押韵方式既有声母押韵也有韵母押韵,不同的押韵方式能够给诗词带来不同的音韵效果。
押韵是古代诗词所特有的美学特征之一,它使得诗词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3. 字数:古代诗词格律中的字数是指每一句诗词的字数规范。
古代诗词按照字数的规定可以分为四言、五言、七言等不同的格律形式。
不同的字数规定会影响到诗词的表达方式和节奏感。
字数的运用不仅要符合格律规定,还要注重词句的连贯性和意境的表达。
4. 词牌:古代诗词通过不同的词牌来规定其格律。
词牌是指特定的诗词形式和结构,它要求诗词在平仄、押韵、字数上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古代诗词的词牌丰富多样,如《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等。
三、古籍诗词格律的特点古籍诗词格律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古代社会、文化背景和诗词家们的创作风格共同决定的。
1. 博大精深:古代格律是古籍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音韵、节奏、韵味等多方面的要素,对于创作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这种博大精深的特点使得古代诗词在形式上更加严谨精细,能够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 讲究平仄:在古籍诗词格律中,平仄是基本要求之一。
古代诗词的音律规律与韵律分析
古代诗词的音律规律与韵律分析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音律规律与韵律分析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古代诗词的音律规律和韵律分析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一、古代诗词的音律规律古代诗词的音律规律是指诗词作品在音质、音调和节奏等方面的规则和约束。
首先,古代诗词注重平仄,即轻音和重音的对立。
以五言绝句为例,每句诗都由两对平仄交错而成,平声为轻音,仄声为重音。
这种平仄的对立关系使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其次,古代诗词还注重押韵和韵律规律。
在古代诗词中,押韵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通过词句之间的音韵关联,增加了作品的音韵美和整体感。
一般而言,古代诗词采用仄押平韵的方式,即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必须与前一句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形成对仗,而声调的变化规律也有一定的规定。
古代诗词的音律规律不仅体现在声调和节奏上,还反映在词的字数和字音的选择上。
比如,古代五言绝句中每句七个字、七言绝句中每句八个字,这种字数的限制使得诗句更加紧凑和韵律感更强。
同时,古代诗词中相同的字音也有一定的规律,比如用平仄相同的字音作为韵脚,以增加整篇作品的音律美。
二、古代诗词的韵律分析古代诗词的韵律分析主要涉及到句子的呼吸、声调的起伏以及韵脚的运用等方面。
首先,古代诗词的韵律需要符合语言的自然呼吸规律,给人一种流畅和连贯的感觉。
言简意赅、节奏流畅的句子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古代诗词的韵律还与声调的起伏息息相关。
在这里,声调的起伏可以通过音律的高低和音调的强弱来体现。
例如,在五言绝句中,一般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声调较高,给人一种激昂豪迈的感觉,而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声调较低,给人一种柔和婉转的感觉。
古代诗词中的韵脚也是韵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韵脚是指诗句中具有押韵关系的字或音节,通过韵脚的运用,可以加强作品的韵律美。
例如,在七言绝句中,每句末尾强行平韵,使得整篇诗词更具统一感和和谐美。
总结起来,古代诗词的音律规律和韵律分析是诗人运用音韵感受和塑造语言形象的重要手段。
评析诗词中的押韵与格律
评析诗词中的押韵与格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押韵和格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押韵和格律是诗词的基本要素,它们在诗词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诗词中的押韵与格律进行评析,探讨它们对诗词的美感和表达效果的影响。
一、押韵的作用押韵是指诗句中相邻的字音相同或相近的现象。
押韵的使用可以增加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使诗词更加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传颂。
同时,押韵也能够加强诗词的表达力,使诗词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生动。
通过押韵,诗人可以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押韵在不同的诗词体裁中有不同的应用方式。
在古体诗中,押韵要求较为严格,一般要求每句都有押韵。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采用了平仄相间的押韵方式,使整首诗既有韵律感又有音乐感。
而在近体诗中,押韵要求相对宽松,一般只要求诗的结尾押韵即可。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以诗末押韵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二、格律的作用格律是指诗词中的音节和节奏的规律。
格律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规整和有序,增加诗词的美感和艺术性。
不同的格律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如平仄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韵味悠长,抑扬格的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加雄浑有力。
古代诗词中的格律有律诗和绝句两种。
律诗是指按照一定的音节和押韵规律来构成诗句的形式,如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绝句是指每首诗只有四句,每句五个字的诗句形式。
律诗和绝句的格律要求较为严格,需要诗人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音节和押韵的安排,使诗句既符合规律又富有表现力。
格律在诗词创作中的运用需要诗人对音韵的把握和节奏的掌握。
通过合理运用格律,诗人可以使诗词更加流畅和优美,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就是通过对格律的运用,使诗句既符合规律又具有音乐感。
三、押韵与格律的融合押韵和格律在诗词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
押韵报告总结
押韵报告总结引言押韵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使用韵脚,可以增加诗歌的音韵美和韵律感。
押韵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优雅和富有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将对押韵的概念、分类以及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
押韵的概念押韵是指诗歌中相邻的韵进行呼应的现象。
具体来说,就是诗句中的音节末尾有相同的元音和辅音组合。
押韵主要是通过音韵上的呼应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押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平行押韵和交叉押韵。
平行押韵是指两个词或两个词组的诗句结束部分的音节相同,例如:“山水相连如画境,风花雪月伴春秋”。
交叉押韵则是指两个词或两个词组的诗句结束部分的音节交替出现,例如:“残红映波浪,碧海滚长空”。
押韵的分类押韵可以根据音节的种类和位置进行分类。
根据音节的种类,押韵可以分为“单韵”和“复韵”。
单韵是指只有元音相同的押韵,例如:“风中飘荡,江畔漫舞”。
复韵是指不仅元音相同,辅音也有相同的押韵,例如:“月人双无恶,风影两无敌”。
根据音节的位置,押韵可以分为“前韵”和“尾韵”。
前韵是指韵脚出现在诗句的开头部分,例如:“江畔春风吹”,其中“风吹”为前韵。
尾韵是指韵脚出现在诗句的结尾部分,例如:“花开富贵轻”,其中“富贵轻”为尾韵。
押韵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押韵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它可以增加作品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使作品更具韵律。
押韵能够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押韵的应用在诗歌中最为广泛。
在古代诗歌中,运用押韵可以增加句子的韵律感,使整首诗更加动听。
在现代诗歌中,押韵则被更加灵活地运用,既可以用来加强句子的韵律感,也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理念。
除了诗歌,押韵也被广泛运用在歌词、对联、广告语等文学作品中。
押韵可以使歌词更易于记忆,增加歌曲的流行度;在对联中,押韵可以增加对联的对仗感,使对联更具艺术性;在广告语中,押韵可以使广告更具说服力和记忆性。
结论押韵作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法,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韵律感。
通过使用押韵,可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押韵规则分析之欧阳美创编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
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
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
例如"公"字拚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t ái),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l 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 "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 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押韵规则分析: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
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
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
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
例如"公"字拚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t ái),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l 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 "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 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例如: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m 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 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
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又如:江南曲 [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 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 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
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 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
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
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
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
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
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古代的字音和现代的字音并不是说完全不同,相同的当然会押韵。
古代也有自己的声韵体系,声韵一般是指句尾押韵,而句尾压韵有压平声韵和仄声韵。
可以是整首诗都压同一个韵,也可以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压同一个韵,也可以第一、二、四句都压同一个韵。
平声即阴平、阳平,仄声是上声、去声。
压阴平、阳平韵的是平声韵,压上声、去声的是仄声韵。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言律诗一句五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二字,逢偶句压韵。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母。
这里的燕然的然押的就是an韵。
而上面以现在看来是ian其实也能算是an韵。
简介词义: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
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
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规则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寄扬州韩祚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
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请参照通转古韵、【108部平水韵】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次韵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用韵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依韵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十八韵: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十三辙又称“十三道大辙”,指在北方说唱艺术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口、易于记忆,富有音乐美。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特别指出的是,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叫做“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1、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举例: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
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注:带括号的字为合辙的字〕〔注:绕口令〕2、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举例:襄阳府东阳县名叫罗(德),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蒋兴(哥)。
〔注:出自评剧《珍珠衫》,曾被马三立先生在《三字经》中当作学校的校歌〕3、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
举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