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题海: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
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讲解学习

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典型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考查中最为常见的图形,对于最基本的图形,学生大多都能较好地判读,但对于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下面简要分析一下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冲积扇是河流(山间洪流)在出山口处因洪流流速减小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冲积扇的地面由扇顶到扇缘坡度由陡变缓,扇体之间为较大的干河床,扇体表面往往被砾石覆盖。
一般情况下,在冲积扇底部的平缓河谷中有常年河。
冲积扇的等高线多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
等高线通过干河床时多为“V ”字形。
2、 鞍部等高线地形图:鞍部是位于两座相连山脉中间部位,地势较为低平,形似马鞍的地貌。
又称作垭口、关隘、山口。
在山区常常是道路经过的地方。
等高线图表现为处在一对山脊线和一对山谷线的中间部位。
相对一对山脊而言,鞍部是最低点,而相对一对山谷而言,鞍部是最高点。
如图中鞍部海拔高度75m ~80m 之间。
3、绝壁、陡崖、悬崖等高线地形图:山坡坡度在70°以上近于垂直的山坡,称为陡崖。
极其陡峭上下垂直,难以攀援的山崖叫绝壁,也称断崖。
崖口倾斜到陡崖外侧而悬空,称为悬崖。
其成因多是地壳剧烈升降运动,再加之自然风化与崩塌造成的,在中学阶段一般三者不作具体的区分。
陡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在陡崖处等高线非常密集,但不会重叠相交。
绝壁(断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叠相交,常用锯齿状陡崖符号表示出来。
悬崖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等高线密集,且因悬崖海拔高处向外倾斜,在等高线图上高处的等高线覆盖了地处的等高线图。
估算断崖的高度问题:首先读出等高距、断崖处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以及与断崖相交处海拔最低和最高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后用公式计算以下三个问题:(若假设等高距为d,崖断相交处的等高线条数为 n,与断崖相交的等高线最低值为H 低,最高值为H高)①断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则(H低-d)< H底≤H低②断崖顶部的高度H顶,则H高< H顶≤(H高+d)③断崖的相对高度△H ,其公式为:(n 一 1)d≤<△H(n+1)d4、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
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高三一轮复习可用)

300
400
H
400 河流
300
300 H
400
400 300
河流
峡谷:两山脊间的狭窄部分,是修建 水库的最好选址。
岱崮地貌:是 指以岱崮为代 表的山峰顶部 平展开阔如平 原,峰巅周围 峭壁如刀削, 峭壁以下是逐 渐平缓山坡的 地貌景观,崮 是山东独有的 一种特异地貌 景观
地上河
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广布地区,因高温多 雨的气候条件,石灰岩受侵蚀和沉积而成。图 表示的是喀斯特峰林,其峰体多呈圆锥形,四 周陡峭,峰体中有山间洼地(溶盆)。
喀斯特峰林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 高线表示,在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线多以圆 形或椭圆形封闭。
黄土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火山口湖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火山喷发物堆积形成为火山锥。火山口 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洼 地,常积水成湖。
火山地貌
等高线为近似的圆形, 自里往外,数值先增大 后减小。示坡线画在等 高线内外两侧。
冲积扇是水力搬运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出口附近形成一般 呈扇形的地貌类型。其等高线呈圆弧形,高密低疏。 下图西南方等高线密集处为山地,山前为冲积扇。本图地 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 围为陡崖(等高线上标有示坡线),向 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上河等高线图中表现为河道整 体部分等高线向低海拔处凸出,而 河床处等高线则向高海拔处凸出。
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及景观图
(AB 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 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图文详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图文详解十三等值线及其特征等值线是某地理事物或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潜水(地下水)位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地租线等等。
等值线的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的数值间隔(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
(2)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相等,也可能差一个等值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递变大小相等。
(3)同一幅图综合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交叉和汇聚(陡崖除外)。
(4)等值线一般都是闭合曲线,无论怎么迂回曲折,终究绕成圈,但在等值线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其闭合状态。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6)水平方向上等值线越密的地方,其值在水平方向的单位距离上变化越大。
(7)等值线弯曲部分向高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低;等值线弯曲部分向低值突出时,其数值比两侧高。
▲图文详解十四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海拔。
如图1,A点的海拔为1500 米,B点的海拔为500 米,C 点的海拔为-400 米。
—般地图上标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
例如地图上在珠穆朗玛峰旁标注的8844.43 米,就是指珠峰的海拔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AC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1900 米。
▲图文详解十五等高线的判读步骤及等高线的特性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在地形图上通常用等高线表示。
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
等高线的判读步骤1、看等高线的数值,确定等高距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存在三种可能性(大一个等高距,小一个等高距,相等)。
2、读图中的极值极值反映该区域海拔最大与最小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地势起伏的大小。
3、看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形状)等高线的延伸方向为地势的走向,等高线突出的方向可能是山脊或者是山谷。
三种特殊又常见的等值线图的判读

三种特殊又常见的等值线图的判读等值线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方式,用来表示地形图或地形曲面。
通过等值线图,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势的高低、大小、形状等信息,有助于进行地形分析、地质勘探、地图绘制等工作。
而三种特殊又常见的等值线图的判断,是指3D等高线图、垂直剖面等高线图和时间序列等高线图。
下面就来一一介绍它们的基本特点和判断方法。
1.3D等高线图3D等高线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地形或地形曲面的三维图像。
它不仅可以显示地形高度,还能展示地形面貌和地形的凹凸性。
在3D等高线图中,等高线一般是用带有不同颜色的条带或条状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渲染的。
在判断3D等高线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1 了解地形高度:在判断3D等高线图之前,需要了解地形的高度。
通过比较不同位置的等高线高度,可以确定地形的高低,从而判断地形的等高线图。
1.2 视角选择:在观察3D等高线图时,应选择适当的视角。
视角的选择能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和具体细节,因此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展示地形面貌和细节的视角。
2.垂直剖面等高线图垂直剖面等高线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的图像。
它可以根据一段路线以及这段路线上的等高线数据,判断整个区域的地形情况。
在判断垂直剖面等高线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2.1 绘制直线:在观察垂直剖面等高线图时,需要选取一条垂直于地形方向的直线。
可以通过直线图纸或其他方法将垂线绘制在图上。
2.2 确定高度: 绘制直线后,需要通过直线上的等高线来确定每个点的高度变化。
可以通过等高线的间距来计算高度差,并在图纸上标注高度变化。
2.3 描绘地形性质: 在确定高度变化后,需要对垂直剖面等高线图进行地形性质的描述。
例如,如果整个区域的高度变化比较缓慢,则说明地形比较平坦。
时间序列等高线图是一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等高线图。
通过时间序列等高线图,可以分析某一特定地点随时间的地形变化情况。
在判断时间序列等高线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确定时间周期:在观察时间序列等高线图时,需要确定时间周期。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度的地图,用于分析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等。
以下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的间距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小,表示地形起伏很小;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大,表示地形起伏很大。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
密集的等高线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大;相反,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地形缓和。
等高线的形态:等高线的形态表示地形特征。
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顶,椭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坡,V形的等高线表示沟谷,平直的等高线表示平原等。
等高线的连接关系:等高线的连接关系表示地形的连续性。
如果等高线连接紧密,表示地形连续;如果等高线间隔较大,表示地形间有间断。
通过以上判读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山峰、沟谷等地形特征。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为实地工作和旅游探险提供参考。
1/ 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t—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共45页文档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5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t—特殊地貌的
等高线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高中地理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

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又是一个难点,如火山、风蚀蘑菇等,近期的高三复习与做题中,我们遇到一些特殊地貌等高线图,学生觉得有些难。
我将这些图及其判读方法总结如下:一、火山火山是岩浆活动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锥状形态山体。
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常积水而形成火山湖,如我国长白山顶的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湖,火山湖一般面积小、深度大。
例1 图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解析: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其剖面图如图2所示。
二、地上河地上河也称悬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变缓,加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以及中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为了防洪而加固加高河堤,从而成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等。
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3,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4,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5所示。
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
例2.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请据图说明河流甲、乙段的典型特征。
解析:图中河流甲、乙段等高线分布符合地上河等高线特征,故示意为地上河,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甲、乙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三、凹坡、凸坡、等齐斜坡等高线地形图中关于两点间的“通视”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几种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有助于突破这一难点。
凹坡是坡度由大到小(先陡后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密后疏;凸坡是坡度由小到大(先缓后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疏后密;等齐斜坡是坡度变化小的坡,等高线分布均匀。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五大基本地形类型区分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凸低为高:等高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如A地,等高线凸向海拔低的地方就表示此处A是高地(山脊)。
●凸高为低: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如B地,等高线凸向海拔高的地方就表示此处B是低地(山谷)。
B处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凸高为低是山谷。
(山谷是集水区域,河流发育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
河流方向,河水由高向低流)
A处等高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凸低为高是山脊。
(是分水岭,不会发育河流)
地图1/ 2
五大地形基本类型
地图2/ 2。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象,若地表出现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常见地形:一、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独立小丘。
二、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后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参考资料:摘自百度怎样通过等高线辨认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山顶凹地小环圈,区别要看示坡线;山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山谷曲线向里弯;山背凸棱分水线,山谷凹底合水线.两山相连叫鞍部,高低两组等高线;群山相连最高处,棱线称为山脊线。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五大基本地形类型区分

(完整版)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五大基本地形类型区分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凸低为高:等高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如A地,等高线凸向海拔低的地方就表示此
处A是高地(山脊)。
●凸高为低: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如B地,等高线凸向海拔高的地方就表示此
处B是低地(山谷)。
B处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
凸高为低是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
河流发育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河
流方向,河水由高向低流)
A处等高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
凸低为高是山脊。(是分水岭,不会
发育河流)
五大地形基本类型
走出题海: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

走出题海: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又是一个难点,如火山、风蚀蘑菇等,下面分别剖析之。
一、火山火山是岩浆活动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锥状形态山体。
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常积水而形成火山湖,如我国长白山顶的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湖,火山湖一般面积小、深度大。
例1 图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解析: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其剖面图如图2所示。
答案:火山。
二、地上河地上河也称悬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变缓,加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以及中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为了防洪而加固加高河堤,从而成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等。
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3,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4,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5所示。
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
例2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请据图说明河流甲、乙段的典型特征。
解析:图中河流甲、乙段登高线分布符合地上河等高线特征,故示意为地上河,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甲、乙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三、凹坡、凸坡、等齐斜坡等高线地形图中关于两点间的“通视”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几种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有助于突破这一难点。
凹坡是坡度由大到小(先陡后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密后疏;凸坡是坡度由小到大(先缓后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疏后密;等齐斜坡是坡度变化小的坡,等高线分布均匀。
例3图7中,从A点观察a、b、c各点,不能观察到的点是。
例析几种特别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

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又是一个难点,如火山、风蚀蘑菇等,下面分别剖析之。
一、火山火山是岩浆活动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锥状形态山体。
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常积水而形成火山湖,如我国长白山顶的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湖,火山湖一般面积小、深度大。
例1 图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解析: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其剖面图如图2所示。
答案:火山。
二、地上河地上河也称悬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变缓,加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以及中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为了防洪而加固加高河堤,从而成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等。
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3,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4,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5所示。
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
例2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请据图说明河流甲、乙段的典型特征。
解析:图中河流甲、乙段登高线分布符合地上河等高线特征,故示意为地上河,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甲、乙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三、凹坡、凸坡、等齐斜坡等高线地形图中关于两点间的“通视”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几种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有助于突破这一难点。
凹坡是坡度由大到小(先陡后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密后疏;凸坡是坡度由小到大(先缓后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疏后密;等齐斜坡是坡度变化小的坡,等高线分布均匀。
例3图7中,从A点观察a、b、c各点,不能观察到的点是。
解析:a点所在坡面Aa,其等高线间距沿A→a由密到疏,应为凹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8,凹坡Aa两间完全通视;b点所在坡面Ab,其等高线间距沿A→b由疏到密,应为凸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9,可知,凸坡Ab两点不通视;c点所在坡面Ac,其等高线间距沿A→c分布均匀,应为等齐斜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10.可知,等齐斜坡Ac两间完全通视。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直是高考地理的重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相关题型作答技巧,为同学们提供更系统的解题思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略篇】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题海:例析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分析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地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又是一个难点,如火山、风蚀蘑菇等,下面分别剖析之。
一、火山
火山是岩浆活动中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锥状形态山体。
火山停止喷发后,火山口内常积水而形成火山湖,如我国长白山顶的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山湖,火山湖一般面积小、深度大。
例1 图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解析: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其剖面图如图2所示。
答案:火山。
二、地上河
地上河也称悬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变缓,加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以及中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为了防洪而加固加高河堤,从而成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等。
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3,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4,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5所示。
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
例2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请据图说明河流甲、乙段的典型特征。
解析:图中河流甲、乙段登高线分布符合地上河等高线特征,故示意为地上河,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河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甲、乙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三、凹坡、凸坡、等齐斜坡
等高线地形图中关于两点间的“通视”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几种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有助于突破这一难点。
凹坡是坡度由大到小(先陡后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密后疏;凸坡是坡度由小到大(先缓后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疏后密;等齐斜坡是坡度变化小的坡,等高线分布均匀。
例3图7中,从A点观察a、b、c各点,不能观察到的点是。
解析:a点所在坡面Aa,其等高线间距沿A→a由密到疏,应为凹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8,凹坡Aa两间完全通视;b点所在坡面Ab,其等高线间距沿A→b由疏到密,应为凸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9,可知,凸坡Ab两点不通视;c点所在坡面Ac,其等高线间距沿A→c分布均匀,应为等齐斜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10.可知,等齐斜坡Ac两间完全通视。
答案:b
四、风蚀蘑菇、“女王头”
风蚀蘑菇和“女王头”成因各异,但形态相似。
风蚀蘑菇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孤立岩石经风沙侵蚀而成的蘑菇状岩体。
靠近地面气流含沙粒较多,磨蚀力大于较高处的气流,以致岩石成为顶部大、基部小的风蚀蘑菇。
水平节理发育或下部岩性较上部软的岩石更有利于它的形成。
其景观图如图11.
“女王头”位于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
一群由于风化作用和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其景观如图12.
例4 图13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为()
A、711米
B、712米
C、713米
D、714米
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解析:图中等高线等高距为1米,由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方法可知P等高线数值为713米;由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和分布特征可知该地貌形态顶部大、底部小,再结合该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可判断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
答案:1、C 2、A
五、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2007年8月我国新命名的一种岩石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上称之为“方山”。
“崮”的顶部平展开阔,锋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面有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石灰岩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种外力作用,形成外形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山壁如削、峭壁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地貌形态。
其景观如图14.
例5 图15等高线表示一中岩石地貌,该种地貌是
A、广西“乐业天坑”
B、山东“岱崮地貌”
C、广东“丹霞地貌”
D、云南“喀斯特”地貌“
解析:图中等高线由四周向中心递减,先稀疏后密集,中心附近有陡崖,中心处平坦,符合“岱崮地貌”的形态特征。
答案:B
补充:(江苏省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岱崮地貌”(图3)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据此回答5~6题。
图3 5.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
6.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答案:5B 6A
解析: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所以5题选B;由于本地区为沉积岩,故最早有沉积,形成“方山”应为断块山,所以有断裂上升的过程,综合各选项可得出,6题A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