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题(新人教版后附答案)一、选择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凹进,可以判定为( )A.山谷B.盆地C.陡崖D.山嵴2、我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则它们的相对高度为( )A.500米B.1844米C.4844米D.2844米3、读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类型为盆地B.图中AB坡是陡坡,AC坡是缓坡C.图中AC坡是陡坡,AB坡是缓坡D.图中等高距为10米4、下图中的人正在做攀岩运动,适合开展这一运动的地形是( )A. B.C. D.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B.盆地C.丘陵D.高原6、从图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520米B.①河段比②河段水位季节变化大C.③处的地形部位是鞍部D.④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7、该地区的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 )A.油菜B.玉米C.水稻D.冬小麦8、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颜色区域表示海拔是完全相同的②不同的高度上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③蓝色表示平原④褐色表示地势高,绿色表示地势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第聂伯河是境内第一大河。
图1示意乌克兰,图2示意基辅气候资料,图3示意第聂伯河各月径流量占比。
下列描述符合乌克兰地形特征的是( )A.平均海拔高B.地势起伏大C.以高原为主D.地势西高东低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地区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11、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A. B.C. D.12、地形剖面图可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期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期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叫做等深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海拔之差叫做,同一幅图中等高距。
2.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重叠处是。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________色表示,海洋用________色表示。
4.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种。
5.五种地形类型中,四周高,中间低的是;海拔小于200米,宽广平坦的是;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的是。
二、选择题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6.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A.鞍部B.陡崖C.山谷D.山峰7.从山脚到山顶有两条路,为了省力,关于最佳路线及其选择理由正确的是()A.AB线,路程更近B.CD线,坡度更缓C.AB线,坡度更缓D.CD线,路程更短8.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在学习地理时,王同学印象最深的是制作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图),据此完成第下题。
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最可能是 ( )A.B.C.D.10.如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乙处攀登山峰比从甲处攀登费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4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面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9048米B.8448米C.8852米D.9244米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图中表示洼地的是A.A处B.B处C.C处D.D处13.如果从山麓登山到E处,最容易登山的方向是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读图,完成小题。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共11小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对图中甲、乙、丙、不四地所在地形部位表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山脊B.乙位于山谷C.丙位于山顶D.丁位于鞍部2.若只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甲、乙两地的温差最接近于()A.2℃ B.4℃ C.6℃ D.8℃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剑麻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等多种行业。
图所示区域是剑麻的原产地。
完成下面4-5题。
4.图中所示区域位于()A.亚洲B.南美洲C.大洋洲D.北美洲5.图中虚线框内的主要地形是()A.盆地B.山地C.平原D.丘陵图甲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图乙、图丙为沿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单位:m)。
读图完成下面6-8题。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B.C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C.站在C点看不到A点D.B和D即图甲中的O点7.若该地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图甲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四个岛8.图甲范围内的地形类型为()A.山地B.盆地C.丘陵D.高原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图上所给的基本要素基础上,进行提取、分析和加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个区域。
据此回答以下9-11题。
9.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①方向②颜色③指南针④比例尺⑤图例和注记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10.各类地形图中能够最直观准确地看出地表起伏状态的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B.等高线地形图C.地形剖面图D.鸟瞰图11.某极限运动俱乐部选择在图中所示山上开展攀岩比赛,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解答题(共3题)12.左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右图示意山区公路常用的凸面镜,凸面镜用于司机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面来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练(含答案)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练基础】必备知识1 等高线地形图(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2022宿迁中考】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专题研究。
据图完成1~2题。
1.图1示意同学们用橡皮泥制作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其中与图2相符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图2中地形部位的标注,存在错误的是( )A.山脊B.鞍部C.山谷D.陡崖3.下图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地形部位①~④的名称依次是( )A.山峰、山脊、山谷、陡崖B.山峰、山谷、山脊、陡崖C.山谷、陡崖、山峰、山脊D.陡崖、山谷、山脊、山峰必备知识2 分层设色地形图4.下列关于五种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势起伏小,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B.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坡度较缓,沟谷较深C.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D.盆地四周多被高山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B.山地C.雪山、冰川D.平原必备知识3 地形剖面图6.下方地形剖面示意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C.中部高、东西低D.中间低、四周高7.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和剖面图一致的是( )A. B.C. D.【练能力】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河流、地形、村庄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干流自南向北流B.该地区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地势西南高、东北低D.村庄分布于山麓地带9.该地区要开发漂流项目,且要求漂流流速快,图中比较适合开发漂流项目的河段是( )A.①B.②C.③D.④华顶峰为浙江天台山主峰,这里群峰叠翠、白云缭绕、晓雾昏烟,云气氤氲盘结,故有“华顶归云”之称,是著名旅游胜地。
某学校地理小组组织到华顶峰开展研学活动。
结合地形图,完成10~12题。
10.在研学出发前,同学们了解到华顶峰的高度大约为( )A.1000米B.1050米C.1100米D.1200米11.在研学过程中,珠珠记下了笔记。
1 4 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1.4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A.300m B.480m C.200m D.400m 2.图中正确的描述是()A.甲处的坡度较陡B.乙处的坡度较陡C.高度:D﹥A﹥B﹥C D.如果有一条小河,一定沿虚线流3.图中乙位于甲的()A.东偏南B.西偏北C.东偏北D.西偏南4.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相对高度是3000米B.乙的海拔是1000米C.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1/ 5D.甲的海拔是2000米5.在卫星云图上,表示云区的颜色是()A.绿色B.白色C.蓝色D.棕色6.以下等高线图中③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是()A.盆地B.山脊C.鞍部D.陡崖时下,不少年轻人喜欢野外探险活动。
周末,小蔚和他朋友要到某地探险。
读“等高线地形分布图”为他解决问题下面小题。
7.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A.100米B.400米C.600米D.800米8.图中A地的地形类型为()A.山地B.丘陵C.平原D.盆地9.期间,他们进行了一项极限运动——攀岩。
他们进行攀岩的地方是()A.B B.D C.E D.F10.读图,关于甲地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相对于乙的高度是110米B.乙相对于甲的高度是40米C.甲的海拔高度是40米D.甲的海拔高度是150米11.下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其中表示山脊的是()A.B.C.D.12.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是盆地B.乙处是山谷C.从丙地爬上山顶比较容易D.从丁处爬上山顶较难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读图,判断游客乘空中索道AB上行的方向是()A.东北B.西南C.正北D.正南14.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和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A.甲和乙B.乙和B C.甲和B D.乙和甲下图是四幅表示不同类型的地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515.四幅图中,等高线地形图是()A.甲B.乙C.丙D.丁16.四幅图中,能直观反应地势高低起伏的是()A.甲B.乙C.丙D.丁二、解答题1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答案】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属于记忆类知识点,对比记忆五种地形的特点效果较好。
2.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答案】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A错误;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B错误;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大,故C错误;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89米B. 8999米C. 8686米D. 8996米【答案】B【考点】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解析】【分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点评】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A. 绿色→黄色→褐色B. 绿色→褐色→黄色C. 黄色→绿色→褐色D. 褐色→黄色→绿色【答案】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5.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B【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word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题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第一课时1.下面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 B. C. D.2.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为鞍部B.②处为山谷C.③处可能有河流形成D.④处海拔低于③处3.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B.P、M两地相比,M地更易形成村落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4.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A. B. C. D.下图为小莉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1450米B.1550米C.1350米D.1250米6.小莉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饮用水紧缺。
小莉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四幅等高线(米)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A. B. C. D.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A.仰望飞瀑B.俯瞰奇峰C.近观云雾D.远眺群山9.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2)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
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一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理由是什么?10. 佛山某旅游开发公司要在西樵山开发新景点,某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西樵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第1~2 题。
1.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和丘陵B.高原和平原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2.M 村和N 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部位。
据此完成第3~5 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最高的山峰海拔是( )A.900 米B.1 200 米C.900 米以上1 200 米以下D.1 200 米以上1 500 米以下4.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
判断该陡崖在( )A.甲地B.丙地C.丁地D.戊地5.老师告诉同学们:“图上甲、丙、丁、戊四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不同地形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
”图中甲、丙、丁、戊依次是指( )A.山峰、山脊、山谷、陡崖B.山峰、陡崖、山脊、山谷C.山峰、陡崖、山谷、山脊D.山峰、山谷、山脊、陡崖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6~7 题。
6.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8.图甲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其最有可能与图乙中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的是( )图甲图乙9.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 地山峰的海拔为500~ 米。
(2)图中B 所在地形部位名称是。
(3)图中甲城镇位于乙城镇的( )方向。
A.正西 B.正东C.西南D.西北(4)若C 地到D 地的图上距离是1.2 厘米,则两地的水平距离是千米。
人教七年级上册地理 1.4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4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陆地地形中“四周高,中间低”是指()A. 丘陵B. 盆地C. 高原D. 山地2.若下面两图图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D. 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3.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盆地C. 山地D. 丘陵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A. 植被B. 丘陵C. 水域D. 平原5.一地理科学考察队在我省某地区进行考察。
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图示区域出发地与山顶间的温差约为( )A. 2.5℃B. 3.5℃C. 6℃D. 6.5℃6.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的地形属于()A. 丘陵B. 盆地C. 高原D. 平原7.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8.读图,图中甲地的海拔是()A. 1000米B. 500米C. 1500米D. 米9.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 山地B. 高原C. 平原D. 丘陵10.图中M的最高海拔()A. 低于700米B. 低于600米C. 高于800米D. 高于700米,低于800米11.(•衡阳)读图,完成小题。
(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图中等高距是()A. 45米B. 35米C. 50米D. 20米(2)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 338米B. 200米C. 285米D. 400米(3)为选择正确的登山路线,某小组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 从甲处最近、最费力B. 从乙处较远、最省力C. 从丙处较远、最费力D. 从丁处最近、最省力1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 山地B. 丘陵C. 平原D. 高原13.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图,a、b、c、d四处中,表示山谷的是()A. aB. bC. cD. d二、填空题14.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________垂直距离,又称为________高度.15.同一等高线上________ 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越________ ;越稀疏,坡越________16.写出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17.把下面四种地形与其特点配对组合.答:①配________ ②配________ ③配________ ④配________ .18.读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B. 平原C. 盆地D. 丘陵【答案】C【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属于记忆类知识点,对比记忆五种地形的特点效果较好。
2.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C.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D.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答案】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图中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看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A错误;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B错误;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大,故C错误;D.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89米B. 8999米C. 8686米D. 8996米【答案】B【考点】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解析】【分析】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8844米﹣(﹣155)米=8999米.故选:B.【点评】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4.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A. 绿色→黄色→褐色B. 绿色→褐色→黄色C. 黄色→绿色→褐色D. 褐色→黄色→绿色【答案】A【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5.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 盆地B. 山地C. 丘陵D. 高原【答案】B【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是指是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盆地为中间低四周高,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带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乙地的海拔为A.500米B.1000米C.1500米D.2000米2.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5月25日22时27分在菲律宾北部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0km。
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内部B.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内部C.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A.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庐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C.桂林市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商贩在开福寺附近设置饮食、烧烤摊点4.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B.C.D.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黑龙江省政区图D.哈尔滨市政区图6.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B.C.D.7.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两座山峰的连线大致为山脉的走向。
下图为过甲地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图。
图中山峰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9.济南七星台被评为最美夜空拍摄地,下图是七星台风景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A.丘陵B.平原C.山地D.高原10.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
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12.下图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B.C.D.13.如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南向东北14.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15.读“我国 1960—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B.放开二孩政策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6.读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题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由图中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A.甲地海拔为50米B.丙地的绝对高度为200米C.丙地海拔为150米D.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米2.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图8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3~4题。
图3.图中虚线甲表示的地形部位是()A.山谷 B.山脊C.鞍部 D.陡崖4.图中A点的高度大约是()A.180米 B.290米C.330米 D.450米结合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7题。
图5.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 1.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A.1000米 B.500米C.600米 D.1200米6.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A.以丘陵、山地为主 B.典型的盆地地形C.广阔的平原地形 D.高峻的高原地形8.我们学了五种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下面四种,你能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图A.盆地、丘陵、高原、山地B.山地、丘陵、高原、盆地C.丘陵、盆地、高原、山地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9.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这种地形是()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10.下列四个选项所示为沿图12中ab 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其中正确的是(图12)图二、综合题11.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图(1)图中的数字比例尺写成文字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得E、C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计算E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4)B点的海拔为________米,B点比C点高________米。
(5)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第一章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四节》同步练习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2.右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地的海拔是()A.500米B.1000米C.1500米D.400米4.根据海拔与地面起伏状况,可知甲地地形为()A.山地B.丘陵C.高原D.平原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甲村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平原地区,有河流流过B.海拔在200米以上,周围有丘陵C.甲村的东北方向有一处温泉D.位于山谷地区,周围有高大山脉6.该地可开发的旅游项目有()A.①处攀岩B.②处蹦极C.③处漂流D.④处宿营地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常用“工具”。
王亮在老师指导下尝试用马铃薯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步骤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第二、第三步正确操作要点,分别是()①各切片厚度相同,且依次摆放②舍弃最小切片③任意摆放各切片④固定中心,按切片大小依次画底边轮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A.可认识某区域地形地势特征B.能判断地质灾害发生频次C.可推测农作物主要生长习性D.能说明聚落发展变化过程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M点所处的地形部位是()A.山顶B.鞍部C.山谷D.山脊10.沿图中过M点的乙、甲两条线所做的剖面图正确的一组是()A.B.C.D.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有一位学生根据上图的等高线地形图,得出如下几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所示地形为盆地B.两座山峰的海拔大约都为700多米C.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D.从南坡上山比东坡方便易行12.在下面四幅图中,比较接近上图AB两点的地形剖面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二、解答题13.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中学利用暑假到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第一课时1.下面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 B. C. D.2.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为鞍部B.②处为山谷C.③处可能有河流形成D.④处海拔低于③处3. 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高原B.P、M两地相比,M地更易形成村落C.乙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D.丁处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4.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A. B. C. D.下图为小莉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1450米B.1550米C.1350米D.1250米6.小莉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饮用水紧缺。
小莉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四幅等高线(米)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A. B. C. D.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A.仰望飞瀑B.俯瞰奇峰C.近观云雾D.远眺群山9.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2)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
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一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理由是什么?10. 佛山某旅游开发公司要在西樵山开发新景点,某中学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参与设计,读西樵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佛山某旅游开发公司计划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开发四个景点:景点1:朔溪栈道---要求沿溪而建,建议建在_____处沿线;(填字母)景点2:过山溜索---要求从一个山顶直接溜到另一个山顶,建议架在______处上空;(填字母)景点3:攀岩运动场---要求坡度陡峻,建议设在_____处(填字母)的_____(填地形部位名称)处;景点4:观音像---要求安放在图中海拔最高点,建议放在______处;(2)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______米,海拔最高约______米,主要地形是_______为主,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3)佛山某旅游公司组织长寿村的老人登山,①②两条路线长度一样,你会建议选路线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B.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C.盆地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2.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B.山地C.丘陵D.平原读各种地形所占比例图,回答下列小题3.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洲颜色大部分是()A.蓝色B.黄色C.褐色D.绿色5.如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
读图完成10-11题。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大部分地区是()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6.下面四幅景观图与地形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B.山地、丘陵、盆地、平原C.山地、盆地、平原、高原D.山地、盆地、丘陵、平原7.海拔和相对高度是表示高度的两种不同方式,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B、C两点所在的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两种地形类型()A.平原、高原B.山地、丘陵C.高原、盆地D.丘陵、山地8.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海岛的地形剖面图,请你判断该图是根据下列哪幅等高线地形图绘成的()A. B.C. D.9. 下图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地形类型为,E处的地形类型为;(2)①、①两河不存在的是河。
原因是;(3)图中DE段河流的流向是;(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我们用颜色表示平原,颜色表示低山丘陵;(5)下列哪种情况会用到等高线地形图()A. 去博物馆参观,选择最近路线B. 查阅发生动乱的乌克兰的具体位置C. 找矿、修路,规划工程线路D. 进入动物园,设计游览路线10.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________千米;(2)沿图中两山坡E和F爬山,较省力的是沿______山坡,判断理由是:________;(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4)①、①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若①点气温25①,则①点气温约为____①;(5)若沿图中甲乙两山峰的连线做地形剖面图,下列符合地势起伏状况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答案】1.C2.A3.D4.B5.A6.B7.D8.A9. (1)山脊(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3)盆地地形,蓄水量大;坝址位于峡谷处,工程量小;地势较高,可自流灌溉(4)乙村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两河交汇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10. (1)D A B陡崖C(2)50251—299丘陵西北向东南(3)②②路线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爬山容易些。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读图分析可知,A图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外向内增高,为山顶,故A错误;B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故B错误;C图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故C正确;D图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海拔由内向外增高,为盆地,故D错误。
故选C。
2.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①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所以①是鞍部,A对;图中②等高线重叠,所以②为陡崖,B错;图中③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以③为山脊,山脊处不容易形成河流,C错;图中④处海拔在200—300米之间,图中③处海拔在200—300米之间,所以不能确定③和④的海拔高低,D错。
故选A。
3.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A.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看出,该区域地表崎岖不平,且海拔多在500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可判断该区域地形类型为山地,故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中P地地形平坦,M 地位于山坡,因此P地更易形成村落,故B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故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丁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有可能欣赏到瀑布景观,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陡缓的判别。
在图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比较四幅图的比例尺,选项B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范围应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大。
因此判定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因此可判断,图中A山峰的海拔高度在1400—1500米之间。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①③④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不能形成河流;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能形成河流。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AD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C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河流一般形成在山谷处,BC错;河流一般从高出流向低处,图中A从低处流向高出,A错;D从高出流向低处,D对。
故选D。
8. 读图分析可得,N观景台处于山谷,附近有陡崖,该部位有瀑布,因此,其主要作用是仰望飞瀑。
故选A。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9.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1)读图,根据图中A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可知,其地形部位的名称为山脊。
(2)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最高海拔在500米以内,地势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3)从①处的地形、汇水区域面积、工程量大小及利用等方面论证。
读图,图中①处盆地地形,口袋状,蓄水量大;坝址位于峡谷处,工程量小;地势较高,可自流灌溉,故在①处适合修建一座水库。
(4)比较图示中聚落所在位置、地形、水源供给状况等条件来判断。
读图,乙村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两河交汇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小城镇用水方便,故乙村适合建设成为小城镇。
甲村、丁村离河流较远,用水不便;丙村附近等高线较密集,缺少平坦地形。
故甲、丙、丁村不适合发展为小城镇。
10.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景点1:朔溪栈道—要求沿溪而建,图中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有溪水流经,故建议建在D处沿线。
景点2:过山溜索—要求从一个山顶直接溜到另一个山顶,图中A处处于两山顶之间,故建议架在A处上空。
景点3:攀岩运动场—要求坡度陡峻,图中B处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故建议设在B处的陡崖处。
景点4:观音像—要求安放在图中海拔最高点,图中C处海拔最高,符合要求,故建议放在C处。
(2)读图可知,图中150米等高线与50米等高线之间间隔一条等高线,说明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50米,海拔最高处在C处,约251—299米,该地形图中海拔在500米以下,坡度和缓,故主要地形是为丘陵主,根据图中指向标并结合海拔高度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西北向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