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高分者学习笔记:资料分析超好用解题技巧附试题及答案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4786a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2.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要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数学运算方法,还需要熟练运用一些快速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快速浏览材料:在阅读资料时,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名称、单位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指标:重点关注与问题相关的指标数据,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
标记重要数据:对于关键数据和容易混淆的数据,可以用铅笔进行标记,以便在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2、计算技巧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先计算出商的首位数,从而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估算法: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估算出结果的范围。
特殊值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殊分数,如25%=1/4,50%=1/2 等,可以简化计算。
3、分析技巧观察选项差距:在计算之前,先观察选项之间的差距大小。
如果差距较大,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如果差距较小,则需要精确计算。
分析数据趋势:通过观察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判断答案的大致范围。
比较大小技巧:对于比较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分子分母同乘或同除一个数的方法,将数据化为相同形式进行比较。
二、练习题【例 1】2019 年,某地区 GDP 为 5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多少亿元?A 462963B 475000C 480000D 487500【解析】首先,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可得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 5000÷(1 + 8%)≈5000÷108 ≈ 462963(亿元),故答案选 A。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d13ce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a.png)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及例题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fcfaff4b73f242326c5f5c.png)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及例题技巧一首数法首数法指的是一种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用于加、减、除法中,尤其在除法中最常用。
适用范围:1.计算某一数值时,如果选项中首位数字或者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可以通过首数判断正确答案。
2.比较几个分数大小时,如果各个分数的分子位数相同、分母位数也相同,可以根据化为小数时首数最大、最小的分别找出数值最大和最小的分数。
技巧二尾数法尾数法指的是一种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法运算。
适用范围:计算某一具体数值时,如果选项末尾一位或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判断正确答案。
技巧三取整法在计算多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时,可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的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舍位,得到相对简单的数据,再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就是取整法,多用于乘除法运算中。
适用范围:当题目选项差距较大且对计算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根据进舍位原则进行取整。
技巧四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来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基本原则: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大小;当两个分数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大小。
扩展原则: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2021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7.9%,8.3%和12.9%.截至2021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6%和14.2%,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1.5和3.1个百分点;房产税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9.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下降17.1%和16%.比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24.5和22.9个百分点。
行测-资料分析笔记(上岸必备)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行测-资料分析笔记(上岸必备)职业能力倾向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6c0fd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e.png)
【注意】资料分析解题三步走:1.识别题型。
考查什么题型,如增长量、比重、平均数怎么识别,判断出题型后找到对应公式。
2.找数列式。
找数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要马虎。
3.速算结果(是本节课学习重点)。
因为很多同学做题比较慢且不准确,所以速算就显得尤其重要。
速算技巧一、截位直除1、应用环境:除法:A/B、(A+B)/C、A/B÷C、A/B*C/D。
2.、什么是截位?答:保留有效数字,看下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例:12345截两位,保留两位,下一位是第三位,3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000;12345截三位,保留三位,下一位是第四位,4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300。
3、截谁?(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更准确。
形式:A/B、(A+B)/C。
如1357/34.28,分母为4位数,不好除,若截两位,分子分母都截,变为1400/34;或者只截分母,变为1357/34。
两种形式都好计算,因为分母截完后做除法比较快,但分子分母都变不好掌控,只变分母会更好掌控,所以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除法,截分子、分母,好约分。
形式:A/B÷C、A/B*C/D。
如12345/34567*(13925/24072),若单纯只截分母,不好计算,因此对于多步除法,分子分母都截(方便约分与计算),变为12/35*(14/24)=1/5=0.2。
4.截几位?(资料分析中要么截两位(计算更快但有误差),要么截三位(计算更精准)。
基本没有截四位,因为截三位已经很精准。
)答:看选项差距。
(1)差距大,截两位。
①首位都不相同:A.11,B.21,C.31,D.41。
选项分别为1、2、3、4开头,首位不同,差距大,截两位。
②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首位:A.11,B.21,C.25,D.41。
B、C项首位相同,都是2,第二位差值为1和5,5-1=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如246、287,首位都是2,第二位差为8-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行测高分必备经典-资料分析技巧
![行测高分必备经典-资料分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2a83de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e.png)
行测高分必备经典 - 资料分析技巧前言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如果你掌握了优秀的资料分析技巧,就能在行测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本文将介绍一些资料分析的经典技巧,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行测考试。
技巧1 - 留意关键词行测考试中,有一些关键词在题目中出现的几率较高,例如“比例”、“平均数”、“增加”、“减少”等。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并结合题目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比如,在一道涉及“增加”和“减少”的题目中,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些关键词,很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关键词,加强自己的词汇量,以便更好地理解题目中的含义。
技巧2 - 重视数据细节资料分析往往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考试中会存在一些数据细节的问题。
比如,数据单位的转化、小数点的精度、数据取整等等。
在分析时,要注意这些数据细节,并且要做出合理的筛选和计算。
如果对数据细节不够重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和答案错误的情况。
所以,要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对数据细节的敏感度。
技巧3 - 破解干扰项行测考试中,常会出现一些干扰项,迷惑考生,让对题目产生误解。
因此,要善于破解干扰项,分辨出正解。
一些常见的干扰项包括:近似值、转化错误、单位问题等。
考生在做题的时候要善于分析干扰项,并通过排除法找到正解。
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技巧4 - 多维度思考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目的数据可能是多方面的。
因此,考生在分析数据的时候要善于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可以从净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题目中的数据,并结合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更加准确地算出答案。
技巧5 - 积累经验资料分析是一个需要积累经验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做题,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因此,在备战行测考试的时候,除了刻苦用功地学习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多做题,积累经验。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d74764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8.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我们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很多考生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常常感到时间紧张,难以准确快速地得出答案。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我们就能在资料分析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资料分析题型概述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包括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
题目类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计算类题目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比较类题目则需要我们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增减等方面的比较;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涉及对多个选项的判断和分析。
二、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快速浏览:在阅读资料时,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表头、注释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勾画重点:对于重要的数据、关键词、时间节点等进行勾画,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
2、估算技巧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可以通过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首位数字来估算商的首位数字。
有效数字法: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3、比较技巧同位比较法:对于分数形式的数据,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增长幅度来判断大小。
差分法:当两个分数比较大小且分子分母相差不大时,可以通过差分法来快速判断。
4、特殊值法常用特殊值:如 1/2 = 50%,1/3 ≈ 333%,1/4 = 25%等,将数据转化为这些特殊值进行计算和比较。
5、排除法先根据常识和数据特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三、练习方法1、专项练习针对不同的题型和技巧,进行专项练习,加深对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集中练习计算类题目,熟练掌握各种估算方法。
2、模拟练习按照考试的时间和要求进行模拟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模拟练习中,注意总结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86f6a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9.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题目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却难以保证准确率。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就能在这一模块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快速解题技巧(一)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种。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重点关注时间、关键词和段落结构,快速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
可以通过圈画关键词、总结段落大意等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注释等信息,迅速把握数据的含义和趋势。
对于综合型材料,则需要将文字和图表结合起来阅读,相互印证和补充。
(二)分析技巧1、观察数据特点在计算之前,先观察数据的特点,看是否能通过约分、凑整等方式简化计算。
例如,如果数据中有百分数,可以将其转化为分数,便于计算。
2、运用估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精确计算出结果,而是通过估算来确定答案的范围。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
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快速确定答案;尾数法适用于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判断结果;特征数字法则是将百分数转化为与其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三)计算技巧1、加法运算可以采用凑整法、尾数法等。
例如,计算 234 + 765 + 126 时,可以先将 234 和 126 相加得到 360,再加上 765,计算就会简便很多。
2、减法运算可以采用凑整法、裂项相消法等。
比如,计算 876 345 时,可以将345 凑成 350,先计算 876 350 = 526,再加上 5,得到 531。
3、乘法运算可以采用拆分法、错位相减法等。
例如,计算 25 × 36 时,可以将36 拆分成 4 × 9,先计算 25 × 4 = 100,再乘以 9 得到 900。
[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练习题(17页)
![[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练习题(17页)](https://img.taocdn.com/s3/m/667f993781c758f5f71f678d.png)
[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练习题(17页)第四章资料分析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数量庞大,且流动速度快,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处于社会中枢的地位,需要收集、加工、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
作为公务员,要想胜任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快速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因此,公务员录用考试将资料分析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测试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资料分析测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
其测试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或是一个统计表,或是一个统计图,或是一段文字,或是统计表和文字资料,或是统计图和文字资料的综合。
在资料之后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从问题后面的4个备选答案中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资料分析测试的内容一般包括3个部分:一是对某项工作任务的进展或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判断,如对政策、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二是对被研究现象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及依存程度的规律等加以揭示和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或推断。
就资料分析题的难度而言,一般来说分为3个层次:第一级:简单题。
只需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断最大值、最小值或者资料中某一项具体数值。
这类题由于表面看来过于简单,容易使此前一直紧张的考生掉以轻心,造成失分。
再加上考生易受第一印象左右,而未必肯定用心去分析题目本身,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细心处理的地方。
第二级:中等难度的题。
往往是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这类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之后才能得出答案。
答题过程要求绝对细心,这对那些因担心考试时间不足而心浮气躁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另外,因为这类题对计算能力有相当要求,所以,对那些长期习惯于用计算器的考生是重大考验,这就需要在参加考试前对自己的计算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
第三极:较难的题。
往往是给出一组判断,要求考生判别这组判断的正误,这样的题一般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对资料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有时甚至需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是比较难的一类资料分析题。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e2575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3.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我们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通常数据较多、计算量较大,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很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行测资料分析的快速解题技巧,并结合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材料有技巧先略读材料: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所涉及的统计指标、时间范围和数据类型。
标注关键信息:对于重要的时间、数据范围、关键词等进行标注,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2、分析题目抓关键明确所求:读懂题目,确定要求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具体指标。
提取关键数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数据。
3、计算方法要灵活估算法:适用于选项差距较大的题目,通过对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得出答案。
直除法: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快速比较商的首位或前两位来确定答案。
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见的特殊值,如 1/2 = 50%,1/3 ≈ 333%,1/4 = 25%等,将复杂计算转化为简单计算。
4、选项分析有窍门先看选项差距:差距大则大胆估算,差距小则精确计算。
排除法:根据题目特点和数据性质,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二、练习题与解析【例 1】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5000 亿元,2018 年为 4000 亿元,求 2019 年该地区 GDP 的增长率。
A 20%B 25%C 30%D 35%解题思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即(5000 4000)÷ 4000 × 100% = 25%,答案选 B。
【例 2】2020 年,某企业的营业收入为 800 万元,营业成本为 500 万元,求该企业的毛利率。
A 375%B 30%C 25%D 20%解题思路: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 100%,即(800 500)÷ 800 × 100% = 375%,答案选 A。
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23fd7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a.png)
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一、引言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是常见且重要的题型之一,往往是考察考生对信息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考查。
在解答该类题目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将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测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二、理解题目要求在回答行测资料分析题之前,首先要准确、全面地理解题目要求。
通常,这类题目会给出一段或多段文字材料,并在问题中要求考生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解、分析和推理。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材料,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并正确解读题目要求,确保清楚地知道应该从何处入手。
三、把握关键信息在解答行测资料分析题时,把握关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考生应该学会通过阅读材料和问题,确定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然后将这些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
通常来说,关键信息往往与问题的答案直接相关,所以抓住关键信息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四、进行逻辑推理行测资料分析题往往要求考生进行逻辑推理。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考生需要将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考生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推理方法:1. 比较法:将所给的不同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缩小答案的范围。
2. 归纳法:通过观察已知的现象和规律,推断出一般的结论。
3. 排除法: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5、注意细节和辨析在解答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考生需要特别注意细节和辨析。
有些问题可能会在细节上进行考察,考生需要仔细审题,并对材料进行仔细推敲。
此外,在辨析选项时,考生要注意选项之间的微妙差别,以便正确选择答案。
六、切勿武断和主观臆断在解答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考生切勿凭主观臆断和个人意见,而是应该以客观的立场对待题目,并据以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
同时,避免武断做出决策,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材料和信息来提供依据。
七、练习积累经验最后,要想熟练掌握行测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光是了解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积累经验。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0c5a8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3.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一些快速解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先略读材料:在开始答题之前,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题,了解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信息:重点关注材料中的时间、统计指标、数据单位等关键信息,便于在答题时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2、数据处理技巧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快速判断选项。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简化计算。
例如,将 25%视为1/4,50%视为 1/2 等。
3、估算技巧截位法: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减少计算量。
可以根据选项差距和数据特点选择截位的位数。
放缩法:在计算过程中,适当放大或缩小数据,以快速判断结果的范围。
4、分析选项技巧排除法:通过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和逻辑关系,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提高答题效率。
特殊值法:代入特殊值进行计算和比较,快速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二、练习题目及解析【例题 1】2019 年,某地区粮食产量为 12345 万吨,比上年增长56%。
上年该地区粮食产量为多少万吨?A 11691B 11782C 11856D 11928【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基期量的计算。
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列式为:12345÷(1 +56%)≈12345÷1056。
可以使用首数法,12345÷1056 的首位数字约为 11,排除 C、D 选项。
然后计算12345÷1056 ≈ 11691,故选 A 选项。
【例题 2】2020 年,某企业销售额为 5678 万元,同比增长 18%,利润为 890 万元,同比增长 25%。
最新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
![最新行测总结笔记学霸笔记必过](https://img.taocdn.com/s3/m/816a8c7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c.png)
现在开始资料分析之所以把资料分析放在第一,是因为本人以前最怕资料分析不难但由于位于最后,时间紧加上数字繁琐,得分率一直很低。
而各大论坛上的普遍说法是资料分析分值较高,不可小觑。
有一次去面试,有个行测考 90 分的牛人说他拿到试卷先做资料分析,我也试过,发觉效果并不好,细想来经验因人而议,私以为资料分析还是应该放在最后,只是需要保证平均 5 分钟一篇的时间余量,胆大心细。
一、基本概念和公式1 、同比增长速度(即同比增长率) = (本期数 -去年同期数) /去年同期数 x100%=本期数/去年同期数-1显然后一种快得多环比增长速度(即环比增长率) = (本期数-上期数) /上期数=本期数/上期数-12 、百分数、百分比(略)3 、比重(略)4 、倍数和翻番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数量以 2^n 次变化5 、平均数(略)6 、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的数据为 A,第 n+1 年为 B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1 、 a=b÷(1+x%) ≈b×(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记住是略小,如果看到有个选项比你用这种方法算出来的结果略大,那么就可以选;比它小的结果不管多接近一律排除;x 越小越精确a=b÷(1-x%) ≈bX(1+x%)结果会比正确答案略小, x 越小越精确特别注意:⑴当选项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该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需验证⑵增长率或者负增长率大于 10%,不适用此方法2 、分子分母比较法⑴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⑵差分法★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大于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且大一点点时,差分法非常适用。
例: 2008 年产猪 6584 头, 2009 年产猪 8613 头,2010 年产猪 10624 头,问 2009 与 2010 哪一年的增长率高答: 2009 增长率 8613/6584-1 , 2010 增长率 10624/8613-1, -1 不用看,利用差分法(10624-8613)/(8613-6584)=2047/2029 显然<8613/6584 所以 10624/8613<8613/6584 我们把分子、分母都比较小叫做小分数,分子、分母都比较大的叫做大分数, (大分子 -小分子) /(大分母-小分母)所得的分数叫做差分数。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8f884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是一个能够通过掌握正确技巧和方法来大幅提高分数的模块。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题型和考点在开始备考资料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有清晰的了解。
资料分析的题目类型通常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倍数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现期量减去基期量再除以基期量得到;比重则是部分量除以整体量。
只有熟悉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才能在做题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方向。
二、快速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篇幅较长,数据众多。
因此,快速阅读并准确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浏览题目,明确需要查找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
对于文字型材料,可以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占比”等;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关键要素。
同时,要学会用铅笔标记出关键数据和信息,以便在后续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三、熟练掌握计算技巧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技巧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
例如,将百分数近似转化为整数,或者将复杂的数字四舍五入简化计算。
2、直除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来快速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3、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 05,1/3 ≈ 033,1/4 = 025 等,在计算时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这些特殊值进行计算。
4、分数比较法对于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通分、交叉相乘等方法快速得出答案。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0ff0e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d.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资料(如文字、图表、数据等)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信息量较大,数据繁多,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很容易在这部分花费过多时间,从而影响整个考试的进度和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快速浏览材料在开始做题之前,先快速浏览一下给定的材料,了解其主要内容和结构。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数据单位、统计指标等,为后续解题做好准备。
2、识别题型资料分析的题型通常包括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在阅读题目时,要迅速判断出题型,以便采用相应的解题方法。
3、巧用估算和简化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不必追求精确计算,而是要善于运用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
例如,对于除法运算,可以将除数或被除数近似地转化为整十、整百的数,以方便计算。
同时,要注意结合选项,有时候通过简单的估算就可以排除错误选项。
4、观察数据特点在面对数据时,要善于观察其特点。
例如,若数据呈现倍数关系、分数关系或等差数列等,就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进行快速计算。
5、掌握常用公式熟练掌握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公式,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的计算公式,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6、重视选项分析很多时候,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比如,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采用较为粗略的估算;选项之间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或大小关系时,可以据此进行判断和排除。
二、练习题【例 1】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5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10%。
2018 年该地区的 GDP 是多少亿元?A 4500B 4545C 4000D 4400【解题思路】这是一道计算基期量的题目。
已知现期量为 5000 亿元,增长率为 10%,则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 5000÷(1+ 10%)≈ 5000÷11 ≈ 4545(亿元),答案选择 B 选项。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179a2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0d.png)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资料分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
它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是我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关键之一。
然而,很多考生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感到头疼,觉得数据繁多、计算复杂,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完成题目。
那么,如何才能在国考行测的资料分析中取得高分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要想做好资料分析,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公式。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等。
只有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计算公式,才能在看到题目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是: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对于比重,我们要知道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而平均数则是总量÷份数。
在学习这些概念和公式时,不能死记硬背,要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做到能够灵活运用。
二、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资料分析题中的数据通常都很多,而且比较分散。
因此,快速准确地查找数据是解题的关键之一。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快速浏览一下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三种。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其中”“占比”等,这些地方往往会包含关键信息。
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注释等。
在查找数据时,要细心认真,避免看错行或找错数据。
三、学会估算和简化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很多计算都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能够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一些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使计算变得简单。
或者利用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法等方法来快速得出答案。
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附例题)
![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附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50eddb76eeaeaad1f330b0.png)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 7/4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李委明提示: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729ad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8.png)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也是很多考生想要攻克以取得高分的部分。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还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技巧和策略。
首先,我们要明确资料分析的特点。
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包括文字、图表、表格等形式,内容涵盖经济、人口、资源等多个领域。
题目主要考查对数据的查找、计算和分析能力。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1、熟悉统计术语要熟练掌握诸如增长率、比重、倍数、平均数等常见的统计术语,明确它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比如,增长率的计算就有多种方式,包括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等。
2、掌握基本公式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比重=部分量÷整体量×100%等这些公式,必须牢记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出应该运用哪个公式。
二、高效的阅读方法1、略读材料在拿到资料分析的题目时,不要急于去看具体的数据,而是先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主题、时间范围以及各部分的大致关系。
2、标记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关键的时间、指标和段落结构进行标记,以便在后续做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比如,不同年份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标记,不同类别的指标用不同的颜色笔进行区分。
三、准确的数据查找能力1、按照题目顺序查找通常情况下,题目顺序与材料的信息呈现顺序是相对应的,按照顺序查找数据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混乱。
2、注意数据的单位和范围有时候,题目中的数据单位可能会发生变化,或者数据的范围有所限定,一定要仔细看清,避免因为粗心导致错误。
四、巧妙的计算技巧1、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加法或减法时,只计算尾数就能排除错误选项。
2、首数法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可以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
3、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如 25%=1/4,125%=1/8 等,能大大简化计算。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89d41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8.png)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一、熟悉题型与考点首先,了解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题型包括文字型资料、图表型资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综合型资料。
考点主要涵盖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对于增长率,要熟练掌握其计算公式,如: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增长量的计算则要明确其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公式。
比重问题中,要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比重或者根据比重求出部分或整体的值。
平均数的计算也有特定的公式和方法,需要准确把握。
二、快速准确阅读资料在考场上,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快速而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取得高分的基础。
拿到资料后,不要急于看问题,而是先快速浏览资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但是”等,这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对一些关键的数据要做好标记,比如年份、数据的名称等。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先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图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解题提供便利。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量往往较大,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估算法。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胆的估算,以减少计算量。
直除法也是常用的技巧,通过直接相除得到首位数字来判断答案。
此外,还有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05,1/3 ≈ 033,1/4 = 025 等,可以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题型讲解,全面复习重点突击资料分析的资料一共有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合资料四种。
文字材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
文字材料分析题时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
具有隐蔽性和陷阱性的特点。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使用率特别的高,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题型,考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表和统计图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道题目中、对于综合资料,最关键的就是弄懂每个材料本身的含义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表格资料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
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只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驾驭能力。
6说教育提醒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当行列比较多时,容易找错数据,看错行或看错列,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加以参照,比如直尺或笔杆都可以。
6说教育建议考生,在选择教材时题型全面是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本好的图书应该囊括公务员考试的所有题型,有效地杜绝了备考盲点。
内容由浅入深:根据考生的学习习惯与接受程度,本系列图书对考试内容的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也是由浅入深。
第一节文字资料分析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
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
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
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
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
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
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资料分析的计算技巧三、很多考生都做资料分析题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料的内容那么多,怎么看不懂?顾名思义,要想到做好资料分析的题目,必须要快速有效地读懂材料,除了考生本身的阅读理解水平之外,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的方法技巧。
我看了大吃一惊原来猜答案也要讲究方法的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
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统计图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
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应读懂图。
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
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
08年公务员考试专项:六诀窍轻松应对选择题行测试题越来越难,这是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者的共识。
试题难度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各界考生普遍这样反映。
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为行测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进不了面试更谈不上录取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省市考试常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英文为Administrative attitude test(简称ATt)。
本来是用来测智商的,有相当数量的题小学生都能做,好多题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上都有。
少部分是中学生就能做的,只有极少数需要大学生才能做。
但好多考生把它想得太难了,总以为微言大义,其实有时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
考《行测》,把问题想简单点好。
《行测》是用来过滤迂夫子的,公务员队伍不需要书呆子!所有的认为行测难的报考者都是把行测当成知识考察来做的。
这恰好中了“机关”,因为行测试题设计原理是公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做完所有的题,所以,要考100分基本上不可能。
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有谁考过100分,当然,这也不否认今后出现有人考满分的情况。
因为行测的题设计得要公平,就需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有所长,都有所短,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水平。
所以,做不正确所有的题是很正常的,包括很多培训书上,那些多年关注行测的人,依然还是经常做错题。
但这并不是说行测就不容易考高分,行测也容易考高分。
有考中央行测的考了96分,四川也有考了98分的。
考行测,根据我长期的研究,总结为一句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所以,行测高分之道,不只在于做得起的题要得分,更重要的是做不起的题也要得分。
我结合自己长期的研究,将被报考者公认为经典的方法演示如下,希望能给各位报考者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
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
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考试#大&收集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
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
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
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
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
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
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但是,在不同的题中难题和易题的判断标准显然不一样。
相对比较容易看出什么是难题和易题的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等题型上。
但在常识判断中,根据研究,常识判断中的难题是题干比较短小、关键词汇不多的题。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为词语越少,词语之间能够形成逻辑链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样,即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你要是忘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题干和选项中推知答案的,这是常识判断的难做之处。
相反,那些题干比较长的常识判断,反而容易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之间找到蛛丝马迹,根据有限信息提示,从而把答案做对。
我们来看例子。
例: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
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A、22人B、28人C、30人D、36人(05中央A)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
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
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
一般人简直无从下手。
这时候,放弃做题是必要的,但放弃答案是不行的。
这时候,你就选择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A的正确率非常高。
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
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例: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了1/7圈。
丙比甲少跑1/7圈。
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A、85米B.90米C.100米D.105米(05中央A)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
看:800,1,1/7,1/7。
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85,90,100,105。
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1,7,8。
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
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
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
所以选C。
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
考行测,有一句经典的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有过场。
”从这题里你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