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村,今日小康村

合集下载

中国十佳小康村介绍

中国十佳小康村介绍

中国十佳小康村介绍(图)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都山村新社区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都山村的村民,如今住进了统一规划、统一建造、设施齐全的别墅区。

这是都山村以厂建村、兴企强村、以发展工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有27年历史的三木集团有限公司是都山村的村办企业,现在已发展成占地2500亩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涂料树脂生产厂,它的涂料用树脂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30%以上,集团2006年销售额达60亿元。

他们坚持办绿色化工,治污比国家标准还严。

三木集团开展了ISO14000认证,投资3826万元建设了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使各分厂的化工废水、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

依托企业的发展,村里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有效建设,村民的生活富起来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发展起来了。

三木集团党委还是江苏宜兴市首家民营企业党组织管理行政村的试点单位,创建了“企业管村”的致富模式。

都山村现在已建成现代化新型社区,全村人都迁入了新居。

现在都山已拥有6200人,全村劳动力都安排了就业,2006年人均收入已达13200元,村民还享有养老保险。

今明两年,三木集团还将支持都山村斥资3.5亿元,新建农民住宅1300套,建造一流的小学、医院、体育馆,建设都山农民公园,配套建设社区公共设施及绿化工程,使都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卫生村、生态村、文明村。

图为九星综合市场是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及时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兴办大型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2006年,九星村实现可支配收入4.1亿元,利税3亿元,人均收入3.8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亿元村。

九星村抓住地域优势和有利时机,走以市兴村、以商富民的路子。

他们首先建成了“三场一路”,即农贸市场、停车场、养鸭场和虹莘路商业一条街,不到两年就见了成效。

然后又明确了工业为商业让路的策略,把原有的厂房、仓库改为商铺,形成了星东路商业一条街。

江苏连云港黄窝村:重温“国字号”渔村的小康之路

江苏连云港黄窝村:重温“国字号”渔村的小康之路

江苏连云港黄窝村:重温“国字号”渔村的小康之路黄窝村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村域面积2.02平方公里,居民216户、人口602人,其中党员49名。

俯瞰黄窝村黄窝村在21世纪初还只是个靠捕捞为主的传统渔村,当年村集体负债3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4000元,是全区有名的三个贫困村之一。

如今,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全国最美渔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100个特色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

2020年,黄窝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

支部探索,走上小康大道想要脱贫致富,找对路子是关键。

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感慨道:“为了找到适合黄窝村发展的道路,党支部带领村民走过了许多弯路错路。

在最艰难的时候,村集体资产亏空。

支部委员自费外出寻找出路,在实践和探索中,黄窝村找到了适合本村发展的脱贫致富道路——紫菜养殖。

”黄窝村党支部深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为了让小康道路更加宽广,扩大受益村民覆盖面,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让党员作示范,率先搞养殖,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如今,黄窝村近海紫菜养殖面积从500亩扩大到36000亩,年产值从0.2亿元增长到2.2亿元,村集体年收入从5万元增长到9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0.3万元增长到4万元。

经过党支部20年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原本“垂头丧气”的传统渔村,摇身一变,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码头,收割紫菜的船只满载而归。

党支部书记张立祥海上现场指导紫菜养殖。

支部引领,深挖特色产业长久的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作为支撑。

随着紫菜养殖户的不断增多,紫菜产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养殖户利润的减少,如此往复村民们又要垂头丧气。

黄窝村党支部为了实现村民经济良性循环,稳步增长,多次召开“两委”会议、支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充分收集民情,集思广益寻找经济发展新道路。

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和村干部们决定围绕紫菜产业继续拓宽产业链,打造紫菜特色品牌。

小度写范文钱月宝以科技造梦绽文化芝兰_造梦天师模板

小度写范文钱月宝以科技造梦绽文化芝兰_造梦天师模板

钱月宝以科技造梦绽文化芝兰_造梦天师面对产业升级、科学发展的新态势,苏州村级经济如何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如何做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带头者,如何做转型升级的开拓者,钱月宝“创意”十足,她屡屡提出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同时,她干劲十足,为苏州乃至中国的村级经济转型为现代企业集团的进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新路径。

梦兰村的成功在于它有着这样一个好的带头人——书记钱月宝。

40年来,作为梦兰村党委书记和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带领梦兰人实实在在建出了一个“新天堂”,将昔日的城郊贫困村梦兰村建成了富裕和谐、生态宜居的“中国十佳小康村”;一手缔造了“梦兰”这一中国家纺行业最具价值品牌;并引领梦兰集团,走上了从“枕芯”到“龙芯”、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在钱月宝的典型引领作用下,梦兰村上下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民办事、廉洁自律,使村级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如今,梦兰人成为当今中国最富裕的农民群体之一,梦兰村正用“先行者”的实践,以科技和文化打造了一个梦一般的家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之梦作出了生动具体的阐释。

梦兰,就是一个造梦的高手。

追梦科技,一个女性的奋斗史在别人看来,钱月宝身上有一种执着的劲头,认定要做的事情谁说也拦不住。

钱月宝认为,没有这种农民天不怕地不怕的蛮劲,自己就不可能异想天开,不可能从一无所有到无中生有。

是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劲头,让梦兰,一家纺织企业,成了中国科技发展史无法绕开的名字。

“好梦开始的地方”,这句广告词引人遐想。

梦想始于40年前的常熟东南部老浜村。

1972年,一位叫钱月宝的姑娘借款2万元,带领村里8个小姐妹创办绣花加工点。

几年后,8根绣花针,绣出了中国家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床上用品品牌——梦兰。

而2005年4月8日,江苏梦兰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携手打造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产业化基地,成立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领域跨越。

在钱月宝带领下,梦兰集团积极倡导创新理念,弘扬创新精神,发挥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青年技术骨干的作用,不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附件1:一心为民的好支书大理州祥云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原下庄镇镇长助理)杨福员我是大理州祥云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原祥云县下庄镇镇长助理)杨福员,下庄村原来是下庄镇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现在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每当提起这20年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们都会动情地提到他们的领头人——好支书普发兴。

普发兴担任村支部书记是1987年,在这之前他靠开拖拉机、搞修理,月收入几千元,家中存款十几万,已经是贫困村里有名的“首富”。

被选为支书时,他明明知道村里一穷二白,也晓得村干部的月工资不足30元,还是低价卖掉了自家的拖拉机,把家里正在建盖的新房丢给哥哥管,走马上任了。

他说:“组织和群众这样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再去计较个人得失呢?既然干了,就要干出个样来!”上任时,摆在普支书面前最头疼的问题,是全村76名党员中就有48人借用过集体资金共7.2万元,一直没有归还,群众意见很大。

老普打破“新官不理旧事”的传统观念,把欠款的党员组织起来学习,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一个一个做工作,反复强调:“如果党员都这样,党支部还有什么威信!”几个月后,所有的欠款全部归还了。

就这一件事,党支部的威信树立起来了,民心凝聚起来了!面对贫穷的下庄村,普支书和村干部们决定把“夯基础、兴科技、发展二三产业”作为改变落后面貌的重点。

那时候,村集体资金只有3800元,老普就想方设法一点一点积累。

他带领党员和村组干部,在拦沙坝工地干了两个月,所挣的2万多元全都归了集体。

他在全县率先成立农工商贸公司,带领村民从河北、湖南等地贩运大米到邻近的楚雄州、攀枝花市销售,为集体挣得3万多元,集体资产越聚越多。

村民的致富路是从1988年兴起土法炼锌热起步的,最多的时候,发展到87户炼锌户。

普支书和其他村干部因势利导,把散户集中到荒山上开办起了炼锌工业园区。

他亲自带领村干部多方奔走,筹措了10万元资金,为工业园区架通了水管、电路。

又多方牵头,引进资金到工业园区投资建厂。

使园区内有了硫酸厂、红砖厂和碳粉厂等多家有规模的企业。

努力提升支农服务水平——省联社金融支持湄坨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扫描

努力提升支农服务水平——省联社金融支持湄坨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扫描

励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看到湄坨村发展 业 、引资金 、扶龙头 ,增加农民增收致 万元 ,是2 0 末年各项贷款余额5 44 01 0. 4 茶叶有基础 ,他特别嘱托大家要把茶业 富渠道 ,真正让农民实现了 “ 在家 门口 万元的1. 倍 ;不良贷款率 ( 08 1 四级 )为
企 业做好 、把茶业产业做大 、带动群众 就业”,老百姓的心气顺了 ,政府 的公 1 7 . %, ̄2O 年末不良贷款率 ( 7 O1 四级 )
村 进 行 了实地 调 研
努力提升支农服务水平
— —
省联社金融支持湄坨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扫描
甘 虹
文 I 渠俊 峰
2(年1月,时任国务院昌 02 1 )
的温 去年全省农民 ^ 均纯收 25 5元。
家宝到铜仁市印江县湄坨村视察时,鼓
万元 ,是2 0 年末各项 存款余额 7 74 01 1.2 1 年来 ,政府 通 过调 结构 、定产 万元的9 4 ;各项贷款余额为5 3 .1 0 .倍 6 127
2. 9 汗降 了2. , 百分点。 7 3\ 91
以诚信建设为载体 有效解 决发展资金 “ 瓶颈”
服 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 ,支持 当 为了解决农村诚信缺失 ,农民法律 1年来 ,昔 日贫困村一跃成为现在 地经济 发展 的 同时 ,也实现 了 自身发 意识淡薄和贷款担保缺失制约农村经济 0 的富裕村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 年的 展。以缠溪信用社为例 ,截至2 1年5 02 02 月 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印江 自治县农村
经过1年的不懈努力 , 0 截至21年5 02
月末 ,湄坨村农 户建档评级面达10 0%,
评定信用农 户5 5 ,占该村总农 户的 制” , 1户 大大缩短农户办贷时间 ,一般情 累计发放茶叶种植 、生产及加 工类贷款 9. 6 9 9,授信总额15万元,户均授信3 况下 ,5 1f@左右就可以办结一笔贷 54万元 ,占该村总信贷投放的7 . 2 63 . 2 -5  ̄ r } 07 8 %; 9 1 万元 ,占该 万元;湄坨村贷款余额为73 4 8. 万元,是 款 , 4 大大提高了农户办理贷款的便利度 累计 发放烤烟种植 贷款7 3 20年湄坨村贷款余额的1. 01 9 倍,有贷款 和效率。 6 余额 户数37 o户,户均贷 2 万元。1年 欠6 .. O 村总信贷投放的1. 1 %;累计发放农户建 1 进一步提高授信额度 ,农户小额信 房 、农户消费 、农户养殖 、蔬菜种植等 据了解 ,湄坨村 目前2 亩以上的茶 0 叮丁一 家, 1 3 1 茶叶有限责任公 司 ,即贵州省 印江 家

产业花开富万家——江西省广昌县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侧记

产业花开富万家——江西省广昌县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侧记
2 8 2 扶贫螽线 0 ' 07
FU PI ZA要XI N AN
●何
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陈 勇 贵
初 秋 时 节 , 走在 江 西 省 广 昌县 }竹 镇 训花 村 , 处 洋 行 j 处 溢 着 丰 收 的喜 悦 。烟 农们 正忙 着 把 一 捆 金 黄 的 烟 叶 打包 L 捆 车 准 备 出 售 ,缀 满 枝 头 的南 丰蜜 卞新 果 泛 着 新 绿 吸 人 眼 球 , | I i 掩 映 于修 竹 古 樟 下 的 菇 棚 散 发 出 阵 阵 清 香 沁 人 心 脾 … … 村 主 任徐 思 荣 介 绍 说 , 过 实施 产 业 化 扶 贫 , 通 如今 , 花村 发 展 朝 有 烤 烟种 植 面 积 7 0亩 , 丰 蜜 桔 种 植 面 积 20 0 南 0 0亩 , 薪菇 茶 种 植 规 模 达 8 筒 ,形成 了小 农 户 大产 业 的 喜人 局 面 ,这 个 万
过数 千年 的物竞天择 ,广 昌农 业有得天 独厚的农业 资源优 势。广 昌白莲有 10 30多年 的种植历史 , 为历代 “ 贡莲 ” 是驰 ,
名 中外 的名 优 特 产 , 畅销 国 内外 市 场 。 因此 , 昌被 誉 为 “ 广 中
L AOQU I S E—48 JAN H —
老 区 建 g- 20 7 / 0 8) ’


产业扶贫 ,参 与产业 扶贫开发 的贫 困户 占全县贫 困人 口的
9 % 以上 ,贫 困户 从 产 业 中 获 得人 均年 纯 收 入 9 0元 ,农 民 0 0
人 均 收 入 由 2 0 的 7 7元上 升 到 2 0 0 0年 9 0 7年 的 1 6 9 0元 。 困 贫
人 口由 20 0 0年 的 2 4 . 7万人 下 降 到 2 0 0 7年 的 14 . 2万 人 , 万

学习燕振昌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燕振昌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燕振昌事迹心得体会学习燕振昌事迹心得体会心中有党,做事才有底气。

在燕振昌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我整理了(精选5 篇),欢迎借鉴参考。

【1】要学习燕振昌同志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公仆情怀。

一心为民,就要捧出一颗真心。

燕振昌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担任水磨河村党组织书记44 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办企业、修道路、建学校、造良田、搞三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以前人均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的穷村,跻身许昌市"小康村"行列。

近年来,由于毗邻禹州市内的煤矿开采,造成水磨河村及周边地下水位下降,群众吃水和灌溉成了大问题。

已经 70 多岁的他不顾年迈,四处奔走,积极反映。

经上下多方协商,建成坡胡镇西部安全饮用水及灌溉工程,解决了 3 个乡镇 23 个村近4 万口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

学习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最大追求,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一腔赤诚,永远保持以民为本公仆情怀。

【2】幸福湖碧波荡漾,湖岸绿柳拂堤,这个占地 270 亩、可容水 43 万立方米的水利项目,凝结着燕振昌同志大量的心血与汗水。

20**年年底至 20**年年初,幸福湖水位突然下降直至干涸,周边群众吃水、农田灌溉都成了大问题。

燕振昌前往长葛、许昌乃至省相关部门,多方奔走,请求勘查原因、争取水利项目,终于于 20**年争取到长葛市西部引水灌溉工程。

燕振昌帮乡亲们把水"找回来"了,可修好的幸福湖刚刚开始试蓄水,燕振昌同志就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在刚刚打造好的燕振昌事迹展馆内,大家首先听取了工作人员对燕振昌同志先进事迹和水磨河村的简单介绍。

燕振昌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全村 13 个村民组、1070 户、4500 口村民艰苦创业,扎根基层 44 年,带领群众谋划新农村,打造幸福湖,建起商业街,新建教学楼,硬是把一个昔日的贫瘠村建成全市闻名的明星村。

攻坚的榜样 精神的旗帜——评电视剧《花繁叶茂》彰显的脱贫攻坚精神

攻坚的榜样 精神的旗帜——评电视剧《花繁叶茂》彰显的脱贫攻坚精神

88THE REALM OF MOVIE AND TV ARTS影视艺苑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

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在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有的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用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电视剧《花繁叶茂》镜头下的革命老区黔北花茂村的蜕变正是当下中国广大农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地处贵州遵义县(今播州区)枫香镇的花茂村,这个曾经鸡鸭满地跑、尘土漫天飞的穷乡僻壤,在近年来统筹推进的精准扶贫中,实现华丽转身。

如今的花茂村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综合体,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贫困村”到“小康村”,花茂村描绘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

以此为题材,电视剧《花繁叶茂》紧扣脱贫攻坚时代主题,讲述枫香镇花茂村、纸房村和大地方村等几个村寨从贫困到小康的美丽蜕变,展现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精准方略在基层的落地落细落实,同时以轻喜剧形式生动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场上广大基层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电视剧《花繁叶茂》中的枫香镇党委书记石晓峰、镇长高立伟,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唐万财,花茂村、纸房村、大地方村第一书记欧阳采薇、赵子奇、王隆学,大地方村老支书等村干部是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

在贫困面前,他们一心为民,迎难而上、积极作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彰显出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因地制宜的求实精神和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一、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抓好这项工作,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故里乡贤(散文)

故里乡贤(散文)

故里乡贤(散文)高海涛 开始春天开始于某个清晨,夏天开始于某个黄昏。

地方美丽的地方和快乐的地方,往往不是同一个地方。

美丽在远方,快乐在故乡。

樱桃熟了故乡人都诚实饱满。

男人们走路,都像谷穗一样,微微弯着腰,在田里是这样,回到村里也是这样。

谁家办事,男人们就这样弯弯地笑着喝酒。

这些年日子好了,他们的笑意也实实在在,无论春夏,看上去都自带丰收景象。

而女人则个个透着甜美,姑娘媳妇去赶集,你随便看她们一眼,就仿佛听见有人喊——樱桃熟了!蒲公英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蒲公英,你只爱故乡那种。

故乡的蒲公英有个非常土气的名字:婆婆丁,是普通的野菜。

小时候一到春天,男孩儿女孩儿就上山剜野菜,用铲子剜,剜满一筐,挎着回家。

偶尔,野菜也被叫成苦菜,还有人编过几句话,说苦菜也是菜,苦瓜也是瓜,苦人也是人,苦笑也是笑。

意思很乐观,人就得这样,多苦的日子都要学着过。

所有的野菜中,婆婆丁的味道最苦,但苦得有滋味,蘸酱吃,卷饼吃,那苦味都让人振奋,让人精神。

所以老家人很待见婆婆丁,仿佛它们就是粮食的补丁,蔬菜的补丁,连缀着当年捉襟见肘的日子。

但实际上,老家人吃的都是小婆婆丁。

“蒲公英色黄如菊,一柄惟擎一朵花”,而故乡的婆婆丁却连一朵花也开不起,或者说,人们不等它开花,就把它剜走了,因为开了花的婆婆丁,作为野菜就不好吃了。

甚至,老家人都忘记了婆婆丁会开花,也忘记了它结籽之后,攥在手上会像一把星光,然后随风飞扬,满世界飘散。

2010年在上海参观世博园,他们说英国馆就是蒲公英的造型。

看到那么华美、巨大的建筑形象,想到故乡那样朴素、本分的婆婆丁,你几乎泪奔。

人们你喜欢看人们热爱生活的样子,不屈不挠、多才多艺地活着的样子。

田野风习一个扶犁耕作的人,若环顾左右,看别人耕了多少地,这是不好的,这句话好像托尔斯泰说过。

而在你的老家,生产队队长谭国相也同样说过。

你当时中学毕业回生产队劳动,管他叫大哥。

大哥说记着,不管你旁边是二毛楞、三混子还是大连女知青,你都不要乱看,只管把犁扶好。

负重前行作文【优秀9篇】

负重前行作文【优秀9篇】

负重前行作文【优秀9篇】负重前行作文篇一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艘货轮在卸货后返航的时候,突然遭遇巨大风暴,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灌水!”往里灌水?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但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水手们还是照做了。

虽然风暴依然那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高,货船渐渐地平稳了,不在害怕风暴的袭击了。

船长告诉水手:“一只空木桶很容易被风打翻,如果装满了水,风是吹不倒的。

船在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其实最危险。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呢?那些心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常压在心头,在压力的激励下,砥砺着人生坚稳的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出来。

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没有盛水的木桶,往往一场风雨就能打倒,也许一生都在晃悠。

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

压力对我们来说其实很重要。

在现代社会,人人的心里都在负重,但大家却很排斥。

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压力其实不是较大,但有很多人却承受不起,为了逃避压力,逃避责任,为了逍遥自在,他们找出各种理由放纵自身,对浪费的时间毫不在意。

还认为逃避责任与压力是一种呵护心灵的方法,然而,却让自身的心变的轻浮脆弱,让自身的人生颓废不前。

人生本是一个拼搏的过程,而责任与压力正是我们的支柱,他们逼着我们不断向高处走。

因此,年轻的朋友们,鼓起勇气,去承受压力吧,给我们自身灌满“水”,让我们负重,只有负重前行才能一直向前。

快到期末考试了,让我们正视压力,努力前行吧,成功一定属于我们。

负重前行作文篇二货轮在海上遇风暴,要负重平稳,才能安全返航。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人生前行的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要有忧患意识,勇于“负重前行”。

负重前行,对个人而言,可以化压力为动力,激发出强大的力量。

大学生张晓岩家境贫困,面对生活的负重,她化压力为动力,用自身的双手擎起一片晴空。

为了赚取生活费、学费,她利用课余时间做各种兼职:在学校附近的小餐馆刷起碗筷……张晓岩勇于负重前行,最终成长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中国消灭了贫困,进入了小康社会的事例

中国消灭了贫困,进入了小康社会的事例

中国消灭了贫困,进入了小康社会的事例案例一:村里有个树莓经纪人“做好吃苦准备了吗?不然这活儿可干不下来!”明明多发展一个种植户,就能多一份收入。

可作为树莓经纪人的纪淑华,面对前来“加盟”的同村年轻人,总是先把“丑话”说在前头。

有人说她傻,不先考虑个人收益。

但纪淑华却更愿意替树莓种植户多考虑,“树莓金贵,需要起早贪黑侍弄。

收果子时,要赶在太阳完全升起前把熟了的果子全部收完,不然,熟过了就卖不上价了。

”42岁的纪淑华,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常安镇长兴村村民;丈夫张钧是村医,开了家小诊所。

与树莓的缘分,还得从六七年前的一天说起。

晚饭时,张钧跟纪淑华聊起了他的发现:“你注意到了没,咱爸这两天老往县城跑。

他一个庄稼人,过去一年也去不了几次县城,是不是遇到啥事儿?咱咋一点儿也不知道啊。

”夫妻俩急忙问了父母。

原来,老两口见夫妻俩靠着小诊所生活,孩子出生后日子越过越紧巴。

张钧父亲张国文听说一家公司在搞千亩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便多次到县城打听,想试着种植树莓,拓展收入来源。

瞒着纪淑华夫妻俩,也是怕他们担心。

“咱们虽然祖祖辈辈都在种地,可树莓从没种过,会不会太冒险了?”“公司给培训到位!而且听说还有个农村经纪人的活儿,从农户那儿收树莓,每斤有几毛钱的服务费。

”“农村经纪人,是干啥的?靠谱吗?”“公司说,就是带动农户加入树莓种植的人,另外还要把公司和农户的信息对接好、沟通好。

”听着“农村经纪人”这个新鲜词,纪淑华夫妻俩有点半信半疑。

第二年春天,张国文在自家地里种上了树莓,同时,作为经纪人,他还动员十里八乡的村民种树莓。

一年过去了,收入很不错。

眼瞅着经纪人的生意越来越好,光靠张国文一个人张罗不开了。

考虑到张钧忙着小诊所,虽然纪淑华文化程度不高,但账头清,于是全家人一致决定,让纪淑华加入进来帮忙经营。

一顶遮阳棚,一张小方桌,一杆秤。

树莓丰收季,就在这方寸之地,张国文和纪淑华一忙就是一整天,有时收完果筐,已是凌晨时分。

纪淑华做事仔细,上手也快。

在负重中前行作文7篇

在负重中前行作文7篇

在负重中前行作文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负重中前行作文7篇通过写作文可以记录下我们的遗憾和失落,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在负重中前行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全国林业劳模事迹材料

全国林业劳模事迹材料

---------------------------------------------------------------范文最新推荐------------------------------------------------------全国林业劳模事迹材料林业苦,林业累,干了林业活受罪。

这句民间流言充分证明了林业人的艰苦生活和乐于奉献。

一个能在深山扎根二十年默默奉献的林业人,可想而知,他的这种耐住清贫、爱岗敬业、甘于付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钦佩和学习。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林业劳模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借鉴!全国林业劳模事迹材料一xx,男,39岁,现任xx区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已十多年,从办事员到科长,xx同志自始自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义务感,紧抓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不放松,带领干部职工依法治林、依法护林,确保了我区森林管理秩序的稳定,为保护我区森林资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好评,多次被局党委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XX年度xx区先进个人、被授予xx省林改工作先进个人,所带领的科室也多次被省、市林业局和区法制办评为先进集体。

一、把握双争活动重点,做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学习,把握重点。

开展双争活动,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把双争内容与日常的学习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全面提高自己。

森林资源管理科是我局最重要的业务科室,承担着全区森林资源管理及林业要素市场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全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林木采伐、1/ 20林地征占用、林权登记发证、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林权交易及生态公益林管护等方面的工作。

科室小、人少但工作任务重,xx同志担任科长一职时间不长,为了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结合工作中常碰到的难题,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在网上浏览学习,实在不懂的,就请教一些专业老师。

他平时不定期会组织职工学习,本人在通过党校本科学习的同时,还参加武汉大学的法律专业自学考试以及心理咨询师自学考试。

榜样8先进事迹

榜样8先进事迹

榜样8先进事迹
《榜样8》介绍了多位先进人物的事迹,以下为部分人物事迹:
1. 张桂梅:在烂漫的山花中,她发现并致力于改变贫困地区女孩的教育问题。

尽管自然环境恶劣,命运多舛,她依然选择以歌唱和帮助他人来面对困境。

她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被誉为“崖畔的贵,雪中的梅”。

2. 横坎头村:地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南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

村民们通过艰苦奋斗,将横坎头村从贫困村变为小康村,展现了坚毅的革命精神和勤劳的奋斗精神。

这些榜样的事迹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勇敢行动,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一个好当家,贫困村变小康村

一个好当家,贫困村变小康村

一个好当家,贫困村变小康村67岁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有一句口头禅:“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工作30多年来,他怀揣着一腔对党的热爱、对群众的深情,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在昔日的盐碱滩上建起了闻名全国的小康明星村。

49面红旗“达西碱地白花花,庄稼歉收日子苦。

大人肚子饿常唱歌,巴郎子露着光屁股。

”这是当年在达西村老一辈中流传的一首打油诗,也是昔日达西村的真实写照。

30多年前,沙吾尔?芒力克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不能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面貌,就是我们的失职。

”上任第一天,在村党员大会上沙吾尔?芒力克的话语掷地有声。

他和支部成员带头集资办起了砖厂、农贸市场、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党员干部通过学知识,用科学技术种田,带头走出家门闯市场,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走进达西村村委会办公室,一张张《帮带致富承诺书》赫然入目: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长辈带晚辈、老户带新户;宗教人士带信教群众。

村民司迪克?买买提有养殖经验,但家里没钱,沙吾尔?芒力克主动借给他2.8万元;村民阿瓦汗?卡德尔身患残疾,家里缺少发展资金和劳动力,沙吾尔?芒力克连续12年为她免费送生产母羊……从1991年至今,帮扶对象全部脱贫致富,49名党员被群众亲切地誉为“49面红旗”。

18项惠民政策村民自来水费、有线电视收视费、在村小学上学的学费等都由村里负担,村民去世后村里补助安葬费1500元……在达西村村委会大厅,一块写有18项惠民政策的宣传牌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是边领工资边种田。

”村民古丽佳娜提?包尔汗道出了达西人的幸福,她拿出一个绿皮小本子说:“这是我们村的18项惠民政策兑现簿,也是我们家的工资本,拿着它每个月都可以去村里领‘工资’,我们达西村人家家都有一本。

”翻开古丽佳娜提家的兑现簿,200元、400元、600元……“这一排排数字映入眼帘,一个4000元的数字格外引人注目,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古丽佳娜提满脸幸福地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日贫困村,今日小康村——宁波站村建国60周年回顾与展望浙江象山县定塘镇宁波站村,这个拥有耕地面积1330亩,农户442户,总人口为1437人的村庄,在上世纪80年代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贫困村,现在在当地可谓极富盛名。

素有“浙江海运第一村”和“华东航运大村”美誉的宁波站村通过十多年来海运业的发展,在经济上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新农村建设红红火火,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由宁波站村人创办的荣宁、兴宁、银星、大唐、永正、金川等6家船务公司目前拥有船舶百余艘,资产规模达25亿元,海运总运力达到30万吨,占全县总运力的85%,营运收入超 3亿元,税收突破1000万元。

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973万元,村集体收入经济收入4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0268元,全村80%的家庭在投资海运中受益。

2007年5月14日,作为一名刚刚考进来的大学生农村工作者,我被分配到宁波站村工作。

回想当初第一次来到村里,就被眼前新落成的一幢三层的村办公楼(当年6月6日正式开业,取名为农民会所,为全县首家农民会所)所震撼,听说过当地村民是很富裕,没想到村集体也不简单。

后来了解到这幢办公楼建筑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投资210万元。

在镇联村干部的指引下,我见到了村支部书记王恒良,在往后两年多的接触中,我由衷体会到很不一般的王书记带领很不一般的宁波站村走出了一条很不一般的发展道路。

第一篇:“阿拉村是美丽村庄”“名字是签在这里吗?”村民励茂树询问道。

原来这是我们几个村干部在指导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通过动员广大村民负责搞好各自门前的卫生保洁、绿化和秩序,树立起“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建设美丽村庄。

从去年5月开始我们广泛发动,积极创建,通过村居环境、经济活力、文化建设、组织领导等综合考评,结合公众短信投票、网络投票等方式,最后我村被评为象山县首批十佳“美丽村庄”。

“阿拉村现在被评为美丽村庄,这块牌子拿来后,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压力。

”党支部书记王恒良深知身上的担子还很重。

一个村庄搞得好不好,领头雁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恒良无疑是宁波站村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人物”。

他千方百计地为民谋利益、办实事。

1996年,深得村民信赖和好评的王恒良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从最初上任的没有办公楼、一层楼到现在的全县首家农民会所,村办公楼共经历了6次修造,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老王心里最清楚。

2006年宁波站村被列入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单位,王恒良带领村民轰轰烈烈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他邀请宁波大学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组织村班子成员赴外地参观考察,借鉴各地经验,同时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制定了《定塘镇宁波站村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

根据《建设规划》,着重构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框架。

通过宅基地整理,拆除空心屋,改造破旧房,统一规划(50亩)土地新区建造,做到了布局优化,环境整洁。

为了在新区吸引人气,王恒良率先带头在新区造别墅,在他的带头下吸引了其他20多户村民从老区搬出来。

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王恒良和村班子成员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单位补一点和在外工作的宁波站籍海运老板捐款相助;另一方面,积极发动村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到2008年底,该村农民义务投工投劳5000工,农户王成利、张礼旦等出资40万元;吸收永正、兴宁等5家海运公司和其他社会资金30余万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缺的局面。

环境建设是一项重点工作,家庭绿化是一项先行工程。

2006年在王恒良的带动下,全村村民已购入花盆16车,在庭园、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树木花草,做到四季常绿,天天有花香。

目前全村绿化面积达1.34万平方米以上,各类花草树木达3500余株,人均绿地面积20平方米以上。

王恒良家庭也被评为2007年度象山县“绿色家庭”、定塘镇“庭院美化示范户”。

精神文明方面,爱好吹拉弹唱的王书记一心想把村落文化搞起来,2007年在室外平整场地建起了面积为29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和一个高标准的灯光篮球场,投入20万元村落文化建设,组建起女子腰鼓队、舞蹈队等巾帼文艺队,回想当初成立腰鼓队时,没多少人参加,为了发动在家妇女参加,王书记鼓励村干部家属积极参加,这一招果然有效,现在的宁波站村的腰鼓队经常被邀请外出演出。

宁波站村的巾帼文艺队以小品、舞蹈、三句半等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宣传法律法规、科技知识。

成立以来先后在县妇联举办的“庆三八、迎奥运”广场健身赛、定塘首届农民运动会、定塘第三届农民文化节等活动中登台表演。

如今,走进宁波站村就能看到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休闲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条条马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红花绿树相得益彰,整个村庄安静祥和。

第二篇:60年前哪像现在噶好啊我喜欢在傍晚逛老村的巷子口,那时随处可以碰到在荫凉闲聊的村民。

在多次与村民的闲聊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以前哪像现在噶好啊!”郑大妈今年60多岁,娘家也在这个村,她告诉我,做小孩子那会,吃也吃不饱,最多吃点番薯丝、粥,靠海吃海,吃些红钳蟹酱。

50年代(1958年)在生产队干活,吃食堂。

自然“灾害”(1959-1961年),更加没得吃,人都有些浮肿。

1961年后分自留地,发放各种票证,有糖票、粮票。

1981年分田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

1986年,全村用上了自来水,改变了喝大塘港咸水的历史。

说到水,不得不提大塘的地理环境和历史。

根据大塘塘史记载,距今200多年前的大塘还是一片海洋,退潮后则是一片海涂。

围塘之前,当时的18个富户(俗称十八股)派了行家宜地考察,对需投资的金额、完成的土方量、完成后可得的土地量以及收回投资所需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证;最后,在嘉庆六年,他们大摆祭礼祷告天地,求神指引。

果然,在当日围塘方向发现了稀稀疏疏的牛蹄印,传说那是金牛下凡,因此大塘内塘岸弯弯曲曲。

经过6年的修筑,终于完成了围塘。

15年后,在塘岸外周围,又围起了从逸口山至礁横的新塘,始名大泥塘(解放后简称大塘)。

大塘共分10个自然村,其中,宁波堍,也就是现在我们现在的宁波站村,它的村名是这样得来的:18个富户中有17户把围垦的土地出卖后返回了原籍,只有一位宁波人仍在原地。

大塘分设逸口山、中岙、浮礁等五个渡口,在距离塘田10公尺处挖掘环塘河,与南北、东西内河相通,便于农田排涝和灌溉,村与村之间的边界叫河界,划船可驶绕整个大塘。

而到了1972年大塘港堵港完成,大塘周围的海江由咸水变成淡水,田地不再遭受旱灾,农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据了解,解放前的宁波站村80%以上的住房是茅草屋,绝大多数人家用竹和笠当房子的壁和门,每逢下雨天,往往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直到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的口袋里有了钱,都开始重新造房。

于是原先的茅草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瓦房。

1986、1987年开始造楼房,1990年时全村最后一户(王迹章)茅屋消失。

1993、1994年普遍造楼房,但质量较差,2003年开始造别墅,2006年村规划建立新区,现在共建造了325幢小洋楼,村内百余户家庭在丹城、宁波购买了公寓房。

交通方面,70年代,村民外出,皆步行。

通往定山、石浦、宁海方向则要摆渡,早期用木船过渡,因1976年3月木船漏水淹死6人,象山县财政购臵机帆船1艘,集资购机帆船2艘进行摆渡。

1986年,南至石浦,北到丹城的公路也正式投入使用,这给宁波站人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1997年,浮礁渡大桥开始通行,自此,村民去定塘镇上再也不用过渡了。

90年代,自行车普及,2000年摩托车、电动车普及,现在近百户人家有了小轿车,共计80余辆。

第三篇:特色产业——海运业撑起一片天“现在的村支部、村委会组织,行使着小政府功能。

如果村书记、村主任手中无企业,无能力,无收入,要为老百姓办事是一句空话。

”王书记深谙其道。

在工作接触中,我了解到村海运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宁波站村原是个经济非常薄弱的贫困村,村民都是以地为生,外出者少,依靠每亩土地三块钱的承包款来维持村集体日常开支。

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了一部分人自主创业,农民不甘于传统的农业操作,转而投身二、三产业,尤以海运业为代表。

1982年,村里唯有5艘10余吨手摇木帆船,属于集体资产(生产队),主要运输石板、黄沙到附近的三门、沈家门等地。

其他村民还是按照计划耕种三季农作物,闲时去捕鱼补贴家用,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经济收入。

1990年,村民胡将云、胡余委等购入120吨机动船,但大家都是各干各的,一年也只能赚个5000至1万元左右。

其他农民也不怎么看好海运这个行业。

到1990年“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组”进驻宁波站村时,村集体收入在支付军属款、翻水费(田地灌溉费用)等费用后,连村干部补贴都无着落。

王恒良与县工作组组长陈必献同志商量,壮大海运业,增加钢制运输船,抱团接业务闯大洋,然后把村内所有的运输船都汇总进行集体管理,审批成立象山运输服务站,收船只管理费。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2年2月4日,象山运输服务站与象山港务所合并,对每艘运输船收取年管理费700元,隶属村级企业。

因为大家劲往一处使,密切合作,信息渠道多了,联系也便利了,也不互相竞争压价,比合作前每艘船年收入增加了2倍多。

赚得多了,这几个村民积极性高了,也乐意交管理费了,当年村集体一下收了700多元的管理费。

1994年,村运输船吨位达4500吨,其他村民开始积极合股造新船加入村集体共同搞运输。

规模大了,担子也重了。

由于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村里就致函宁波海事局,希望该局委派专业人员来指导村船务工作。

不久,海事局就派了石浦航管所的齐眉同志专门来协助老王(时任村主任)开展工作,同时,村研究决定申请成立象山荣宁船务公司。

在市县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省航运局批准,1994年5月2日成立了象山第一家村级单独核算松散型企业——象山荣宁船务公司。

荣宁公司统一向本村的船只提供业务联系、气象预报、船只动态等服务,避免了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

从此,宁波站村海运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2002年,由于政策上允许个人承包了,而当时的荣宁公司也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引入新的管理体制。

该村村民王成利就将荣宁公司承包了下来。

同时催化了其他船运公司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宁波站村相继成立了大唐海运、银星船务等5家民营水运企业。

在各级航管部门的帮助下,宁波站人紧紧抓住“水运强省”工程实施有利时机,积极发展以集装箱为主的包括大吨位油品和大宗散货运输。

1996年,荣宁公司投资800余万元,购入一艘5000吨级的集装箱船。

2000年5月26日,中国交通部水运国内字(2000)342文件批准,增加油品运输资格,并同意荣宁公司购买油轮。

经象山工商局核准,在2000年6月27日注册为3302251701284,成立象山荣宁船务公司油运分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