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高二开学第一课1.1将进酒 课件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小李或者小张。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 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一些。
例句:1.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 2.都像你这样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卡片摘录
一、作者作品
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如其人,以飘逸 闻名天下。丰富奇特的想象,雄健奔放的风格,瑰玮绚 丽的色调,清丽自然的语言,令多少文人墨客掷笔长叹。 然而,这些都是李白诗歌的外在表现,要想真正领略诗 人的绝对情操和内在风骨,非得探索诗人的思想发展的 轨迹不可。《将进酒》是诗人的名篇之一,完全体现了 诗人的创作风格,从中我们可以窥睨到一些什么呢?
发散迁移 1.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白居易《运用,是本诗成功的最 大诀窍。“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化眼前之景为艺术想象, 使诗的气势更为磅礴。“千金”“三百”“十千”等夸 大的数字表述,使人感觉其豪情而不觉空泛。
2.大胆夸张。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 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 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 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 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课文内容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斗酒十千恣欢谑。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赏析: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辞。但在唐代, 李白初进长安,确实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这在他的 《行路难》中略有表现。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渡黄 河”“登泰山”,无奈巨冰塞川,大雪满山,要奔赴前 程,可谓举步维艰啊。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 他还从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辅佐商汤)身上 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虽然困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 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是在公元 744 年写《行路难》的,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赐 金放还”的时候,那时“千金”尚未“散尽”,虽有怀才不遇 的失落感,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还依稀可辨。八年之 后,即公元 752 年,李白写《将进酒》时,当年“直挂云帆济 沧海”的梦想已化为泡影,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 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实际上并不见来。 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 代词人李清照语),由此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复来”表面豪爽,暗藏忧愁。
《将进酒》这个题目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的旧 题,主要是表达喝酒放歌时的情感。李白将之运用到诗 歌中来,表达他喝酒时的愁绪,却能挥洒自如,淋漓尽 致,这和他广泛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有关。民间文学特 别是乐府诗,由于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因而具 有浅显易懂、不受羁绊的特点,而李白情感是如此激昂, 律诗的那种严格的韵律、平仄要求严重地束缚了他的发 挥,因此李白用《将进酒》来表达情感,真是天马行空, 随心所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同是表达人生短暂的愁 思,其他任何诗歌格式都无法像《将进酒》这样尽兴尽 意,“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将进酒
名句赏读 (1)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呻吟语》 赏读: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
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
则徐集》
赏读: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什么生和 死,哪能因为有福就前往,有祸却去躲避呢?这 是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告别家中人时口头吟诵 的诗句,显示出铮铮爱国情怀。
这首诗的情思跳跃性比较大,有时前后两句根本是相对 的,但读来却没有突兀的感觉。整体上看,按照情感的 波动我们可把诗歌分为三个层次:从起首到“莫使金樽 空对月”为第一层;第二层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到 “会须一饮三百杯”;其余的为第三层。
二、背景剖析
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 客,三人登高宴饮。当时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已达八年之久,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 “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的借 酒诗情,得到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4.课内名句 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朝__如__青__丝__暮__成__雪___。 ②__人__生__得__意__须__尽__欢__,莫使金樽空对月。 ③___天__生__我_材__必__有__用__,千金散尽还复来。 ④烹羊宰牛且为乐,_会__须__一__饮__三__百_杯____。 ⑤___钟__鼓__馔__玉__不__足_贵__,但愿长醉不愿醒。 ⑥古来圣贤皆寂寞,__惟__有_饮__者__留__其__名___。 ⑦主人何为言少钱,__径__须__沽__取__对_君__酌___。 ⑧呼儿将出换美酒,__与__尔__同__销_万__古__愁___。
思考
1.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 析。
【答案】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诗中的“千里” 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这样 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 染力。
2.作者通过这几句诗句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答案】为了夸张琵琶女弹琵琶的美妙,就说在江州地 方没有中听的音乐,有的只是很难听的山歌与村笛, “强此弱彼”。
③撰 馔
撰写 馔玉
⑥销 消
销毁 消灭
3.词语解释
①将.进酒,杯莫停_______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心__情__愉__快__,__有__兴__致___________ ③会.须.一饮三百杯_______应__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钟鼓馔.玉.不足贵_______形__容__食__物__珍__美__如__玉___________ ⑤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被__世__人__冷__落_________________ ⑥径.须.沽取对君酌_______只__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话我们可以 多角度阐释,这里面既包含着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也包 含着对人生前程的自我激励。
请你多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写作示例:
天生我材必有用
小草没有大树的伟岸,它却可以将大地变得富有生机, 激情四射。清泉没有大海的雄浑,它却可以抚平人们内 心的激荡与愁思。明月没有太阳的火热,它却可以向人 们心中注入一缕思念与感伤。因此请相信“天生我材必 有用”。
【思悟】 问是为了学,而学又是为了做人,这就把学习 的目的与途径都讲清了。对于问与学的关系而言,“问” 的作用尤其重要。
词语辨析
还是·或者
这是一组虚词。二者都表示选择,但是“或者” 只能用在陈述句中,不能用在疑问句中;“还是” 则相反,即使用在陈述句中,也仍含有疑问语气。
例句:1.我也搞不清楚他是先去的北京,还是先 去的上海。
史蒂芬·霍金,一位人生的斗士,一位科学界的泰山北
斗,然而他却遭遇了命运的摧残。面对女记者提问,霍 金用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这样的一些字:“我没有悲 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把我固定在这个轮椅上,却 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 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因为他坚信着“天生我材必有 用”。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艰辛的努力,写出了著名 的《时间简史》,推动了科学界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做 出了贡献,他也被称为与牛顿和爱因斯坦并列的世界三 大科学家之一,他的成就足以让世人敬仰。
邰丽华,一位婀娜的舞者,一位自强不息的女强人。然 而从小喜欢跳舞的她,在一次意外中突然失聪,此时她 的理想与她越来越远。可是她并没有放弃,她用刻苦努 力来弥补自身的缺陷,终于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 大放异彩,她领衔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们带来了视 觉的盛宴。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她的生命 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 在手臂间勾勒人生的高洁,因为她始终坚信“天生我材 必有用”。
三、艺术特色
1.开阖自如。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 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 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 径”之妙,既非顷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 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尽参差错综之 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 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 奔放而不流易。
文言拾贝
林逋论学问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 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 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 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 容不问。
【译文】 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 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 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 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 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 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一、中心主旨
李白在诗中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以及与朋友痛饮共醉 的描写,表达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二、重要语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 不是李白的独创,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 府《长歌行》“百川东入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告诫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 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 子》
赏读: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 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 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 《后汉书》
赏读: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 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2.这两句诗曾引起过一些封建卫道者的批评,认为李 白过于狂妄,难道连先圣先贤如孔子、孟子者,都是默 默无闻,只有酒鬼留名于后世吗? 这种批评,其实是多
余的,宋代人讲究诗的各种炼句方法,把这种格式的诗 句称为“尊题格”。这两句诗,仅是艺术上的夸张手法, 不必看成思想的真实。在一个对比中,为了强调甲方而 大大地压低乙方,这叫作“强此弱彼”的句法。
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 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一开篇, 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 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了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至于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与作者的《秋浦 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开头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 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 口。
基础积累
1.识记字音
①将.进酒(q iāng ) ④岑.夫子( cén ) ⑦千金裘.( qiú )
②金樽.( zūn ) ⑤馔.玉( zhuàn ) ⑧沽.取( gū )
③烹.羊(pēng ) ⑥欢谑.( xuè )
2.辨析组词
①材才
人才 材料
④咨恣
恣肆 咨询
②岑 涔
岑寂 汗涔涔
⑤汩沽 沽河名水钓汩誉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