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工业设计心理学提纲
![工业设计心理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2dccc15a76e58fafab0032a.png)
设计心理学题型: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述”机器为本”及以”人为本”的区别:人的行动特征:1、包括意图、计划、实施、评价等阶段。
每一步都靠大脑来思考。
2、主动的、灵活的、有适应性的。
3、一旦意图变化,立刻脱离当前正在实施的行动,启动一个性的行动。
4、受人尺寸,体力,耐力等生理因素影响。
5、按照人的思维和动作节奏。
6、动作不确定,重复性不好。
7、受情绪影响。
8、走神,遗忘,出错。
9有精神和体力负荷。
10、对操作必须负责任。
机器行为特征:1、机器运动。
2、被动的、不能按人的方式灵活行为、无适应性。
3、只能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有关的连续状态。
不可能跳跃状态,不可能按照人的行动规律变化。
4、只要不断电,一直运转下去,不管人是否疲劳受伤害。
5、高速度。
6、行为精确、重复性高。
7、不受情绪影响。
8、不区分人的对错,只执行人的操作。
9、一直运转,只要机器没坏,无精神和体力负荷。
10、严格执行人的操作,无责任感。
2论述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和特点195-196目的性、符号性、复杂性、连续性、跳跃性、多样性、节奏、思维方式的形成、易忘性。
3怎样在工业设计中应用心理学27-31 第一,用心理学把“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
第二,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依据,建立设计调查方法。
第三,用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建立设计需要的用户模型,建立人与物的关系。
用户模型可以分为任务模型和思维模型。
第四,发展新的设计过程。
4论述用户学习有哪些特征247 1, 激发人自己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知觉能力、认知能力、动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2,提高行动能力,包括怎样建立目标、计划、怎样启动实施,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决策,怎样评价等。
他可以提高自己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能干的事情也越多,符合人生目的。
3,与任务相关的学习,面临一个任务时,需要考虑若干具体问题,与谁合作,怎样分配和组织任务,怎样计划和协调。
这种学习符合人生目的。
4,与工具操作相关的学习。
工业设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工业设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10f93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9.png)
工业设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业设计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一项?A. 产品设计的美学B. 产品设计的功能性C. 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D. 产品制造的技术答案:C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工业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人机工程学B. 认知心理学C. 行为主义心理学D. 机械工程学答案:D3. 工业设计中,以下哪个因素对用户体验影响最大?A. 产品价格B. 产品颜色C. 产品形状D. 产品的易用性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工业设计心理学中用户需求分析的内容?A. 用户的生理需求B. 用户的心理需求C. 用户的社会需求D. 用户的宗教信仰答案:D5. 在工业设计中,以下哪个不是设计原则?A. 功能性原则B. 经济性原则C. 审美性原则D. 复杂性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工业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确定设计目标B. 提高产品可用性C. 增强产品吸引力D. 降低生产成本答案:ABC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A. 产品的颜色B. 产品的形状C. 产品的价格D. 产品的功能答案:ABD8. 工业设计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属于人机交互的要素?A. 界面设计B. 硬件设计C. 用户反馈D. 软件设计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工业设计心理学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
答案:工业设计心理学在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设计出既满足功能性又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
它涉及到用户的认知过程、情感反应以及行为模式,确保产品能够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互,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0. 描述工业设计心理学中的用户中心设计方法。
答案:用户中心设计方法是一种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的设计过程。
它强调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确保设计决策基于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工业设计心理学重点-(1)
![工业设计心理学重点-(1)](https://img.taocdn.com/s3/m/7e5e86f7ad51f01dc281f162.png)
工业设计心理学重点一、填空、选择1、工业设计就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2、工业设计活动是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的系统工程。
3、设计心理学这一内涵要注意六个点:(工业设计活动)、(消费者)、(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规律)、(适销对路的产品)、(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4、五类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准消费者、显在消费者、惠顾消费者、种子消费者。
5、消费者心理现象概括为六个行为过程:(1)形成消费要求(2)产生购买动机(3)了解商品信息。
(4)进行商品选择。
(5)发生购买行为6、消费者经历三个时代:(1)理性消费时代(2)感觉消费时代(3)感情消费时代7、(消费者心理)是工业设计的基础。
8、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者和设计师变更观念,从以(生产为向导)的旧观念转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观念。
9、急骤联想训练法又称(头脑风暴法)。
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
11、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观察的目的)、(对象)(观察时间)、(被观察对象的有关言行、表情、动作等的数量与质量)、(观察者对观察结果的综合评价)。
12、问卷设计的方式包括(是非问题的设计)(多种选择题设计)(分类问卷设计)。
13、三种投射方法(角色扮演发)(示意图法)(灶具测验发)。
14、语义分析量表法最主要的有(性质)(力量)(活动)三个方面。
15、消费者需要受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16、“七分法”学说的代表是(马斯洛)。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8、一般认为,能够引起个体需要的刺激源称为(诱因)。
19、研究需求,必须研究(需要)(欲望)(需求)(满意)的关系。
20、市场细分类型9种:(地理细分)(人口统计细分)(心理细分)(心理图示细分)(社会文化细分)(使用相关细分)(使用情景细分)(利益细分)(混合细分)。
21、欲望的基本特征:(起动性)(方向性)(趋强性)(持久性)(复合性)(重复性)(选择性)(关联性)。
工业设计心理学重点
![工业设计心理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f220bf767f5acfa0c7cdd0.png)
工业设计心理学要点一、填空、选择1、工业设计就是提高花费者〔满意度〕。
2、工业设计活动是办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的系统工程。
3、设计心理学这一内涵要注意六个点:〔工业设计活动〕、〔花费者〕、〔花费者心理〕、〔花费者行为规律〕、〔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花费者满意度〕。
4、五类花费者:潜伏花费者、准花费者、显在花费者、光顾花费者、种子花费者。
5、花费者心理现象归纳为六个行为过程:〔1〕形成花费要求〔2〕产生购买动机〔3〕认识商品信息。
〔4〕进行商品选择。
〔5〕发生购买行为6、花费者经历三个时代:〔1〕理性花费时代〔2〕感觉花费时代〔3〕感情花费时代7、〔花费者心理〕是工业设计的根基。
8、市场经济的展开,需要生产者和设计师更改观点,从以〔生产为导游〕的旧观点转变为〔以花费者为导向〕的新观点。
9、急骤联想训练法又称〔脑筋风暴法〕。
10、〔思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性和归纳性的反应。
11、察看记录的内容包含:〔察看的目的〕、〔对象〕〔察看时间〕、〔被察看对象的有关言行、表情、动作等的数目与质量〕、〔察看者对察看结果的综合评论〕。
12、问卷设计的方式包含〔是非问题的设计〕〔多种选择题设计〕〔分类问卷设计〕。
13、三种投射方法〔角色饰演发〕〔表示图法〕〔灶具测试发〕。
14、语义剖析量表法最主要的有〔性质〕〔力量〕〔活动〕三个方面。
15、花费者需要受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16、“七分法〞学说的代表是〔马斯洛〕。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8、一般以为,能够惹起个体需要的刺激源称为〔诱因〕。
19、研究需求,一定研究〔需要〕〔欲念〕〔需求〕〔满意〕的关系。
20、市场细分种类9种:〔地理细分〕〔人口统计细分〕〔心理细分〕〔心理图示细分〕〔社会文化细分〕〔使用有关细分〕〔使用情形细分〕〔利益细分〕〔混淆细分〕。
21、欲念的根本特色:〔起动性〕〔方向性〕〔趋强性〕〔长久性〕〔复合性〕〔重复性〕〔选择性〕〔关系性〕。
工业设计心理学 完整版 第十章(1)
![工业设计心理学 完整版 第十章(1)](https://img.taocdn.com/s3/m/0d70435c770bf78a652954fe.png)
①广告策划第一步,市场调查、广告定位 其一,谁是本产品的用户与买主? 其二,这些用户与买主的数量有多大? 其三,他们大约能消费的某产品的数量是多少? 其四,他们大都居住在何地和在何地消费某产品? 其五,近期内他们如何满足对某产品的需求? 其六,他们对这些产品有什么感觉?是好是坏?是满意是 不满意?有什么改进意见和要求?
10.2.4 广告设计与消费者的情感 广告的情感设计有别于艺术作品的情感表现 首先,情感设计的目的性不同。 其次,情感设计的相对明确性不同。 第三,情感设计的特定性不同。
10.2.5 国际广告设计理论与消费心理分析 10.2.5.1 国际的主要广告设计理论 1.雷福斯的“独特的销售重点型”广告设计理论 2.欧格威的“品牌印象型”广告设计理论 3.彭巴克的“表现型”广告设计理论 4.本纳特的“平实淳朴型”广告设计理论
3.注意的分配与广告设计 广告视听宣传时,最好不把令人生疏的音乐或画面与人们 不熟悉的汉语拼音等放在一起,那样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4.注意的转移与广告设计 一般而言,注意的转移快慢和难易程度取决于原来注意的 紧张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性质。原来注意的紧张程 度越高,新的事物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注意转移就越困 难,越缓慢。
本节习题
二、选择题 1.人类的记忆主要包括(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答案】ABCD
本节习题
二、选择题 2.商标命名的心理学原则包括( ) A.望名生义 B.便于记忆 C.产生良好的联想 D.引人注意 【答案】ABCD
本节习题
三、名词解释 1.知觉 2.注意 3.记忆 4.联想
10.2.1 广告设计与消费者的感知 消费者的感知,是消费者认识产品的初级阶段——感性认 识阶段,包括感觉和知觉过程。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6958748e9951e79b892719.png)
1.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者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工业设计活动是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的系统工程,可以称它为社会工程或文化工程。
(1、工业设计活动是观念设计的活动,也称元设计活动。
2、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的结合统一。
3、工业设计活动是包容性的活动,自身的活动,各产品的造型、色彩、表面装饰、包装、装潢、商标等。
4、工业设计活动是以资讯为基础的,如:采集数据,采集消费者、企业、社会等满意度数据。
5、工业设计活动是一种整合企划活动,从产品构思到生产,从使用到销毁的全过程。
6、工业设计活动是文化活动,如: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把握消费者生活方式变革,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3.消费者:是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
(1、潜在消费者:是消费者具有的卖点和企业的现实卖点完全对位或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
2、准消费者: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已产生了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形成了局部购买欲,但未产生购买行动。
3、显在消费者:是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40个潜在消费者)4、惠顾消费者:是常客(品牌忠诚,产品情结,服务到位)5、种子消费者:由常客进化而来,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的消费者(忠诚性、排它性、重复性、传播性)4.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的心理现象。
共同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表现为对产品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对产品的好恶态度,从而引发肯定和否定的情感。
差异性:表现在他们对商品的兴趣、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购买行为。
5.消费者行为规律:六个相互联系的行为过程:形成消费需求—产生购买动机—了解商品信息—进行商品选择—发生购买行为—评价所购商品。
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
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de1b29bff8c75fbfc77db25c.png)
1.以往制造企业在开发一件新产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制作成本、实用性、营销方法、使用难易程度。
2.★匸业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成果,解决设计领域屮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o3.唐纳德.诺曼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计算机专家、工业设计家、认知心理学家;Apple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先进技术组。
4.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如何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2)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
3)如何提升产品的美感。
5.如何提升产品的易用性: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让用户一目了然的知道如何去操作,应该让消费者亨受乐趣而不是饱受挫折。
2)如果你是设计师或是商家,那么在构思产品时,请在推从外观美感、艺术风格Z前, 首先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用八的感受,为设计的易用性而努力,因为这才是产品的生命力之源;这样会有更多的产品让我们体验到操作的快乐。
6.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化设计?1)单纯是运作良好的产品未必会受到用户的喜欢,因为人都冇感性的一面,对待任何一件产品,用户除了理性分析Z外, 还有感性认识的成分。
2)很多吋候,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对人们做出决定更关键,因此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必须在重视产品的易用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产品对用户的情感影响。
3)如果产品有趣可爱,设计师会侥幸获得更多的成功。
7.*工业设计中使用心理学的目的:1.把“以机器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2.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设计调查方法。
3.研究用户审美和操作特性,建立用户模型。
4.通过人机界面设计为卅户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和行动条件。
8.以人为木:指机器在操作面上的特征应当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生理特性要求适应人的尺寸、听觉、视觉、体力等。
心理特性要求考虑人的动机、需要、直觉、情感、能力等。
9.可视性原则:正确的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而且还要向用八传达出正确的信息。
10.心理学: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
设计心理学考点
![设计心理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5b378cb9d528ea81c7791c.png)
一、名词解释:
①潜在消费者
②准消费者
③惠顾消费者
④需要
⑤欲望
⑥需求
⑦惠顾动机
⑧购买动机
⑨消费者的态度
⑩自我觉知理论
11移情
12产品生命周期
13新产品扩散
14从众现象
二、简述题:
①消费者行为过程
②中国消费者需要的未来发展趋势
③欲望与设计的关系
④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内部因素
⑤分析广告宣传者的威信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⑥设计控制器的心理原则
⑦简述成熟期的产品特点
三、分析题:
①企业应如何稳定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②“流线性”为什么经过50年的沉默后又渐渐受宠了呢?
③设计CSI调查问卷的程序。
④对生产者和设计者而言,如何把握消费者需要的不满足特征?
四、填空题:
①消费者的具体购买动机:求实、求新、求真、求名、求利、好胜、癖好、平等、隐蔽。
②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内部因素:品质、功能、造型、规格、包装、商标、广告、保修、价格。
③依据消费者的类型可分为5种:潜在消费者、准消费者、显在消费者、惠顾消费者、种子消费者。
④消费者的行为规律:形成消费要求,产生购买动机,了解商品信息。
⑤成功的宣传方式:透过消费形式,抓住消费本质,提出消费理由,输送消费新
观念,从而转变消费态度。
⑥设计CSI调查问卷的原则:全面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区分度原则、效用性原则。
⑦自我觉知理论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对老产品的习惯性购买和对新产品的抵触。
⑧产品附加值包含:初始附加值,激励附加值。
⑨态度的转变有两方面:方向转变和强度转变。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c8ded3fd0d233d4b14e69d5.png)
第1〜3章1、什么是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就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专门研究在各项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人的心理现象: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3、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
心理状态:心理活动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个性心理:心理过程中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4、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一切心理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活动的外在物质条件。
第二部分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为的驱动机制。
第三部分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心理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心理过程,可划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5、设计艺术的双重属性:实用性与审美性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1)消费社会:日渐挑剔的用户(2)信息社会:科技以人为本(3)设计:多元性与反思7、现代设计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原因:1、二战带动了人机工学迅猛发展2、西方进入消费时代3、设计成为商品生产中药环节。
8、设计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1)Henry Dryfuss ,他在1951 出版了《Design for People》,书中用"Joe and Josephine ”的一系列图形来说明男女之间的体型尺度差异,这是第一次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尺寸问题。
(2)Donald A . Norman :他在1988 年写出了一本重要的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在其中阐述了如何设计出:用户看得懂、知道怎么用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又好用,既具美感又运转良好的产品。
《设计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设计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a59d9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0.png)
《设计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赫伯特·A·西蒙: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的学者。
唐纳德·A·诺曼:对设计心理研究最系统、全面的学者应首推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技术系教授,提出“诺曼门”,诺曼的研究在欧美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围绕提高“可用性”的专门的学科,包括以研究物品在使用方面的品质为核心的“可用性工程”,以及以提高可用性为目的的“可用性设计”。
杰克博·尼尔森:人机交互专家2、设计心理学的定义: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里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是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3、黑箱:消费者(用户)黑箱以及设计师黑箱。
4、设计心理学可分为三类:一、基于美学、审美心理学或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将设计对象作为审美对象进行研究。
二、工业心理学及人机工程学与广告心理学及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应用心理学的角度,重点考虑与效果和功能相关的因素。
三、早起职业设计师在设计实践得到的经验知识。
5、鲍姆嘉通:德国哲学家,1750年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黄金分割:1:0.6187、为心理学注入新的内容流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理论核心都在于承认人的无意识的存在,以及无意识对人的行为的驱动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原始的驱动力,是基本的生理欲望,遵循的是“快乐的原则”。
超我是行为的社会道德和伦理符号,它监控个体按照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满足需求。
超我是限制和抑制“自我”的“制动器”,服从“道德”的原则。
自我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相互平衡,它服从的是“现实”原则。
8、设计心理学意义:1、精神分析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消费者复杂的动机。
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daa2d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d.png)
1.以往制造企业在开发一件新产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制作成本、实用性、营销方法、使用难易程度.2.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成果,解决设计领域中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3.唐纳德。
诺曼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计算机专家、工业设计家、认知心理学家;Apple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先进技术组.4.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如何提升产品的易用性.2)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
3)如何提升产品的美感。
5.如何提升产品的易用性: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让用户一目了然的知道如何去操作,应该让消费者享受乐趣而不是饱受挫折。
6.2)如果你是设计师或是商家,那么在构思产品时,请在推从外观美感、艺术风格之前,首先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用户的感受,为设计的易用性而努力,因为这才是产品的生命力之源;这样会有更多的产品让我们体验到操作的快乐.7.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化设计?1)单纯是运作良好的产品未必会受到用户的喜欢,因为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对待任何一件产品,用户除了理性分析之外,还有感性认识的成分。
2)很多时候,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对人们做出决定更关键,因此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必须在重视产品的易用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产品对用户的情感影响。
3)如果产品有趣可爱,设计师会侥幸获得更多的成功。
8.9.1。
把“以机器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10.2。
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设计调查方法。
11. 3.研究用户审美和操作特性,建立用户模型。
12.4。
通过人机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和行动条件。
13.以人为本:指机器在操作面上的特征应当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生理特性要求适应人的尺寸、听觉、视觉、体力等。
心理特性要求考虑人的动机、需要、直觉、情感、能力等。
14.可视性原则:正确的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而且还要向用户传达出正确的信息。
10.心理学: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设计艺术:艺术性、人文性11.永不停歇的工业设计师:达芬奇12.达芬奇的手稿向我们展示了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益处,他的分析向我们证明了将形象思维与分析思维联系在一起的力量。
工业设计心理学试题(新整理有答案参考)
![工业设计心理学试题(新整理有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642232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0.png)
工业设计心理学试题(新整理有答案参考)填空1.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
2.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来验证心理学的假设。
3.认知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因素。
设计者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通过人机界面设计,减少或避免非理性因素造成的负面后果。
4.人机界面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行动-操作转换。
这应该由机器完成,而不应该推给操作者。
5.用户操作使用任何东西时,他们都要组织自己的知觉和操作动作,使其组合成为完成的和谐的行动。
了解这些组织结构,才能设计出比较符合用户操作的人机界面。
1.知觉与动作形成自动链,达到“”,不需要明显的反馈控制。
2.知觉会产生错觉,视觉的错觉叫视错。
3.出现认知心理学后,人们把归为它的一个部分。
认知包含了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决断、学习、概念形成、知识表达、语言使用等方面。
4.操作越难,越需要用户付出意志。
减少操作意志是改进人机界面设计的主要思考点之一。
5.从1970年代人们开始深入研究用户出错,建立了若干理论方法。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Reason(1990)的方法,他分析了各种行为中的出错类型。
1.工程心理学主要目的是研究军事设备操作员的。
2.控制动作的两种主要方法中动作编程方法强调动作的中央神经控制。
3.探索发现式思维被用于。
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创新。
迄今,人们已经发现了若干探索发现式思维方法:尝试法、means-ends法、减少差别法、回溯法(又被称为逆向思维法或反求法)、模拟求解法、机会计划法、对比法、反常法等。
4.人们把各种感知到的分别表示各种符号,主要包括:图形、象征、索引、信号和比喻等。
设计师必须了解人们把什么信息表示为什么符号,并把人们熟知的表示用于设计,不应该生造符号给用户造成理解困难。
5.思维模型描述了用户操作中的思维过程。
1.科学研究主要考虑三方面:目的对象、怎样认识、。
2.弗洛伊德早期的心理学把意识分为三种功能层次:有意识、和无意识3.短期记忆可以保持个信息块。
设计心理学复习(含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2e28757375a417866f8f74.png)
1、简述现代设计心理学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题要点:
(1)“二战”中人机工程学和心理测量等应用心理学科得到迅速发
展,战后转向民用,实验心理学以及工业心理学、人机工程学
中很大一部分研究都直接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为设计心理学
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
(2)西方进入消费时代,丰裕社会物质生产繁荣,为了在激烈的市
另一方面,从设计主体的角度而言,图式形成了密集的网络,那些具有更强创新能力的主体能很快地调动更多与这个节点相联结的信息,这就是发散性思维的实质。
6、记忆的分类有哪些?
答题要点:
记忆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这要分类的方式包括:
1、按照记忆表征的形式,可以分为形象记忆和词语逻辑记忆。
2、根据记忆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4、语义分析量表法的三向量内容是什么?
答题要点:
性质(评价向量),力量(潜能向量)、活动(活动向量)
15、简述消费者应对不满意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对设计的意义。
答题要点:
当目标无法达到而体验到挫折感时,人们为了减轻焦虑,求得内心的平衡,有时候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策略。在心理学中,这些策略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文饰作用、退缩、投射作用、我向思考、认同作用、攻击、压抑、退行等。
A家庭经济设计B家庭饮食设计C家庭物品使用设计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ac4c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1.png)
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是帮助设计师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提升设计师的心理素质。
2. 注意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指向和集中,具体来说,就是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3.设计情感特指与人造物的设计相关的人类情感体验,它包含了一切人与物交互过程中因人工物的设计而带来的情感体验:4. 下列属于对红色的情感体验的是兴奋5.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
6. 购买时特别重视价格,对于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这一类消费者属于经济型7.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的社会活动中,大众普遍崇尚和效仿的某种生活规格和式样,是指流行。
8. 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支配自身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包括自制力、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品质。
9.设计师的创意压力可通过团队合作解决10. 设计师具有对问题的感受力,发现新问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属于创造力结构中的敏感性11.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理论——视知觉一系列法则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2. 根据依独立程度、新颖程度、创造程度的不同,审美想象可以而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13. 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14.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和联系答: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如前面所提到的:抽象思维是运用语言(1分)、符号(1分)、理论(1分)、概念(1分)、数字(1分)等抽象材料(1分)进行的思维活动(1分),形象思维则是用形象材料(1分)进行的思维活动(1分)。
15.设计思维的特点答:(1)形象思维是艺术设计思维的基础,表象是设计主体进行思维活动的基本素材。
(1分)设计的全部活动都是以造型为根本目的和手段;(1分)在艺术设计思维中,设计主体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形象来推理、判断所解决的问题,并运用各种形象来展现自己的思维状态。
工业设计心理学。281553(精)
![工业设计心理学。281553(精)](https://img.taocdn.com/s3/m/8d983814a417866fb94a8e13.png)
工业设计心理学在各学科都处于深入和综合发展阶段的今天,设计师的工作是: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审美、了解用户价值观、……深刻表现社会心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1.自然科学:地理、化学、生物、医学等2..技术科学: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化工3.人文科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心理学的发展:1、古希腊心理学:希波克拉底(气质学-----苏格拉底-----柏拉图(灵魂与肉体独立存在2、现代心理学:产生于19c 德国。
威尔汉姆.冯德Wilhelm Wundt(现代心理学创始人,强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为主,内省为辅。
提出有意识的行为过程研究是心理学核心。
研究意志行动的核心思想发展了后期动机心理学。
3、美国心理学:威廉.詹姆斯/“思想流”和“意识流”概念,发展后期教育心理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俄国巴普洛夫5、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德国认为人的视觉不是简单反映,而是重新造型的结果。
又叫视觉造型心理学。
6、弗洛伊德心理学:意识分为有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最要;7、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瑞士皮亚杰Jean Piaget8、生态知觉心理学:美国基布森/人、人的视知觉与环境构成一个整体。
9、工程心理学:对知觉和动作进行研究\10.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批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大脑的行为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相应外界刺激。
哪些因素影响动机?价值、需要、能力、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习惯、条件、环境、社会期待、兴趣、信仰或信念、愿望价值:1、定义:某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是该核心文化保持的共同信仰和信念,认为某些目的、关系、活动、情感等的重要性,体现在信仰、追求、精神动力和动机等方面;2、不同文化的价值标准不同:认知标准、审美标准、道德标准;3、树立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性;马斯洛八层需要层次: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认知欲望、审美人们的需要分为目的需要和方式需要。
目的需要:指最终目标的需求;方式需要: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需求存在很多方式需求。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70d86dcf84b9d528ea7a8b.png)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设计艺术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应运心理学的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影响主体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即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部分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第二个部分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第三个部分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第四个部分是心理过程,设计活动中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包含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可以直译为“形式”,但与我们所说的形式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一般被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也可以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它起源于视知觉方面的研究,但并不只限于视知觉,其应用范围超出了感知觉的限度,包括了学习、回忆、情绪、思维等许多领域。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整体不决定于个别的元素,相反局部却决定于整体的内在特性。
主要代表人物有惠特海姆、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对于设计艺术心理学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揭示了人的感知,特别是占主要地位的视知觉,人的视知觉直接对所看到的“形”进行选择、组织、加工。
其次,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人知觉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知觉(主要是视觉)规律,主要的知觉规律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等。
再次,格式塔心理美学认为,由于审美对象的形体结构与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力的结构形式,所以能唤起人的情感,即所谓的“异质同构”。
最后,格式塔心理学家也将其学说拓展于创造力、创造思维的研究中,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过程,艺术家在一种追求良好结构的张力下试图达到某种理想的形象构图,随着其不断逼近,这个理想的形象不断清晰,张力得到缓解。
⏹如何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含义: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考核重点复习资料
![设计心理学考核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2396cce518964bce847c46.png)
1.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设计艺术心理学是设计艺术学与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既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也是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消费者或用户)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设计心理学应作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工具学科,它帮助人们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达到改善和辅助设计的开展,提高设计者创意能力的目的。
3.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因素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4.设计心理学的历史以及相关学科第一类是基于美学、审美心理学或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将设计对象作为审美对象进行研究。
工业心理学及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与广告心理学及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应用心理学的角度,重点考虑与效果和效能相关的因素。
早期职业设计师的经验知识。
5.格式塔心理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1、代表人物:惠特海姆(Wertheimer)、考夫卡(Kurt Koffka)、和苛勒(Wolfgang Kohler)、阿恩海姆2、主要理论:心理场,视知觉一系列法则: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6.格式塔心理学与艺术心理1、代表人物:惠特海姆(Wertheimer)、考夫卡(Kurt Koffka)、和苛勒(Wolfgang Kohler)、阿恩海姆2、主要理论:心理场,视知觉一系列法则: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7.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2、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3、集体无意识3、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投射法8.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9.感觉的功能1、生存需要,帮助人类适应外界环境;2、获得各种生物意义上快乐体验。
工业设计心理学
![工业设计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f71d523c1ec5da51e27004.png)
第二章 使用动机分析---用户的需求
例如: 目的需要:交通工具 方式需要:火车、骑马、自行车、电动车、飞机……………. 不同文化形成不同的价值,而不同的价值完成同一目的需要的方式不同。 例如: 目的需要:吃饭 方式需要:餐具、烹饪器具、清洁器具…… 东方文化:大家庭、合、聚等价值观念------大圆桌、共餐方式 西方文化:独立、个性、工业时代-------独立分餐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我们进行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灵感、感觉??? -----------在缺乏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时代
在各学科都处于深入和综合发展阶段的今天,设计师的工作是:
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用户审美、了解用户价值观、 ……深刻表现社会心理。
第一章 绪论---学习心理学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第二章 使用动机分析---使用动机调查
设计调查方法:
1、访谈与问卷 (1)用户使用这些产品的动机:价值观念、使用需要、学习和使用能力、 生活方式、…… (2)了解用户对外观的要求、分析用户的审美观、产品定位、价位、功 能结构工艺; 2、用户使用观察、用户使用过程有声思维记录: (1)观察用户操作过程,了解用户的使用要求,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 特征; (2)观察用户操作时想什么、期望什么、对什么困惑、思考什么….. (3)了解他们对人机交互的评价、了解他们的知觉特征、操作感受、思 维方式、记忆、理解……
工业设计心理学
工业设计 心理基础 理论知识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使用动机心理 第三章、知觉与感知行动心理 第四章、用户认知心理
理解归纳 应用实践
第五章、应用、方法与案例 第六章 实践课题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工业设计心理学学生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另外让学生明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心理学 应该要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往制造企业在开发一件新产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制作成本、实用性、营销方法、使用难易程度。
2.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成果,解决设计领域中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3.唐纳德.诺曼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计算机专家、工业设计家、认知心理学家;Apple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先进技术组。
4.设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如何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2)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
3)如何提升产品的美感。
5.如何提升产品的易用性: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产品的设计应该让用户一目了然的知道如何去操作,应该让消费者享受乐趣而不是饱受挫折。
6.2)如果你是设计师或是商家,那么在构思产品时,请在推从外观美感、艺术风格之前,首先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用户的感受,为设计的易用性而努力,因为这才是产品的生命力之源;这样会有更多的产品让我们体验到操作的快乐。
7.如何进行情感化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化设计?1)单纯是运作良好的产品未必会受到用户的喜欢,因为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对待任何一件产品,用户除了理性分析之外,还有感性认识的成分。
2)很多时候,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对人们做出决定更关键,因此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必须在重视产品的易用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产品对用户的情感影响。
3)如果产品有趣可爱,设计师会侥幸获得更多的成功。
8.9. 1.把“以机器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10. 2.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设计调查方法。
11. 3.研究用户审美和操作特性,建立用户模型。
12. 4.通过人机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和行动条件。
13.以人为本:指机器在操作面上的特征应当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生理特性要求适应人的尺寸、听觉、视觉、体力等。
心理特性要求考虑人的动机、需要、直觉、情感、能力等。
14.可视性原则:正确的操作部位必须显而易见,而且还要向用户传达出正确的信息。
10.心理学:科学性、客观性和验证性。
设计艺术:艺术性、人文性11.永不停歇的工业设计师:达芬奇12.达芬奇的手稿向我们展示了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益处,他的分析向我们证明了将形象思维与分析思维联系在一起的力量。
13.科学:直观、表象—抽象概念—理论艺术:直观、表象—意象—意象形态—形象创造14.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15理学研究一般范式:事实一描述一解释一理论16.反馈原则指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17.我们对美的鉴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现代人对艺术设计的感受在学多方面与我们先民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不同。
18.进化理论认为,复杂的生命形式是简单生命形式长期进化的结果。
进化本身是无心的19.大脑加工的三个水平: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20.设计的三个水平:本能水平的设计(关注产品的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与使用产品的乐趣和效率有关。
)反思水平的设计(考虑产品的合理化和理智性,是否迎合自我形象。
)21.唐纳德·诺曼将情感化设计分为3 种层次:本能层次>外形,行为层次>使用的乐趣和效>自我形象、个人满意度、记忆23.感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①感知外界的物理刺激;②把信息传递到大脑;③在信息加工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
24.感觉信息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即依赖于感觉器官对外部的物理事件编码的信息。
“下”指人体的感觉器,通常对外部物理世界直接反应;“上”指人的大脑,具有信息加工包括记忆和组织信息的功能。
25.知觉是外界环境经过感官而被转变成为的对象、事件、声音、味道等方面的经验。
26.知觉包括大脑的信息加工,即同时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因素,知觉不是被动的获取外部事件的信息,知觉是主动地、积极的、有组织的获取信息。
27.注意是心理学用来描述和解释集中和转移的心理现象。
是对精神的控制支配;意识的聚焦或专注。
28..注意的功能在于把认知过程对准外部刺激,因此能收集有关信息。
29.工业设计其实是竞争注意的行为30.注意的种类:听觉注意,视觉注意31.听觉注意通常是根据输入的物理特征,选择一个输入进入意识。
在嘈杂的会场中,我们仍很容易注意到朋友熟悉的声音。
32.视觉注意类似于一个可调节的聚焦灯,不过区域外的刺激的意义有时也会被加工。
33.视觉注意是指向物体或对象的,而不是视觉环境中的特定区域。
:从一种刺激转移到另一种刺激,转移不是由刺激单独决定的,人的认知或意识参与决定转移的时机和方向。
35.注意受哪些特定局限:(1)时间和能量局限。
(2)注意对象的数目是有限的。
(3)注意受感知觉范围的限制。
36.刺激的种类:刺激在一定程度上竞争着注意资源,艺术中有两种刺激与注意有关:一是和谐的刺激,另一个是新奇的刺激。
37.模式指若干元素或刺激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或者说是刺激的组合结构。
识别指辨认。
38.特征检测理论:自然匹配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
39.视觉恒常性是指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颜色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经验却保持其固有特征而不随之改变。
40.完形律(格式塔心理学)指在几种可能的几何形式中,最好的、最简单的、最稳定的几何形式构成图。
41.完形律(格式塔心理学)——图与背景(图形从背景中分离的心理现象):1)图形有形状,而背景没有形状。
2)图形是向前突出的,而背景似乎是向后退。
3)图形可引起更深刻的印象,比较容易记忆。
42.我们所感知的现象如果不反映或不符合外部刺激,就产生了所谓错觉。
43. 视错觉——差错差错的种类:失误、错误失误是无意识的,目标正确。
错误是有意识的,目标不正确。
44.通感指的是一个感觉对真实刺激的感觉伴随着另外一个感官的感觉,例如视觉伴随听觉,或听觉伴随视觉45. 儿童的消费特点:1)儿童的消费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由成人做出选择,购买产品意愿依赖于家长。
成人帮助儿童选择产品是考虑的因素:安全性;有助于儿童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孩子有吸引力。
2)儿童消费的模仿性强,趋同心理明显,尤其是少年期的孩子。
46. 儿童用品的设计原则:1)儿童要求造型有趣,想象力丰富的产品。
包装精良、色彩艳丽;富有童话色彩的装饰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诱发他们的购买动机,促成购买行为。
2)儿童用品的设计应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常用儿童喜爱的动画形象来做宣传,给孩子带来欢乐和愉悦。
3)把握家长的消费心理。
当今家长的消费动向是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因此,产品设计人员应当把握这种消费趋势,在产品的设计上突出这一点。
47. 游戏大多数游戏是社会化的,即人与人的游戏,是一种互动的发展。
48. 玩具是游戏的载体,玩具包含了社会意义49. 娱乐和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形式50. 设计师应在戏剧、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得到灵感、获得启发。
对于设计师来说,娱乐和游戏是一项值得做的追求。
51. 拟人化就是指把人们的动机、信仰、情感加给动物或无生命的物体。
52. 个体的动机性行为: 所谓动机或驱力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个内在过程。
53. 动机行为是从一个内在的动因开始,并以达到目标为中止,是一个有始有终有序的过程。
在设计研究中,需求的研究基于动机研究的理论。
54. 需要与动机动机是促使个体发生行为的内在力量。
动机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要,另一个是刺激。
55. 需要即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缺乏是一种心理状态。
所缺乏的可能是个体内在的维持生理平衡的物质要素如:水、食物等,也可能是外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因素,56. 受平衡作用的控制,人会产生需要之感,并由需要产生行为驱力,促使个体活动,直至获得目的物。
57.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六大类:①生理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相属与相爱的需要;④受人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⑥爱美的需要。
58. 工业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创造需求。
现在,是一个需求减少的年代。
过去人们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制造业比较重要。
而在这个需求减少的年代,用创意、创造,来产生新的需求,这是最重要的。
59. 原始性动机(1)饥饿(2)渴(3)好奇(4)性简答及论述复习题:1.以电话为例说明设计师应如何应用反馈原则?反馈原则指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试想你在和一个人谈话,但却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或者你在铅笔绘画,但却看不到任何笔迹,这两种情况都缺乏信息反馈。
例如:早期电话设计外观朴实,功能也不多,设计者也非常注重用户的需要,在反馈原则上花费很多心思,使用户接触电话上的按键时会用一种特殊的感觉,按下一个键时,用户就会听到咔嚓声或其他声音,使用者就能知道电话的工作状态。
现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多,价格也比以前要低,但客观地说,这些新的设计却突出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功能越多,产品就越复杂。
但是,这一问题并不能成为设计作下坡路的正当理由,为什么现代电话系统既难学又难用?功能多,反馈少是基本问题所在。
其次,当人们焦虑时,他们会更加专注,因此在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时,设计师应确保完成这件任务需要的信息始终都在手边容易看见,确保设备对正在进行的操作用清晰的反馈。
设计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物品要更加小心。
2、用过山车的例子说明设计中三个水平之间的关系?本能水平设计关注外形;行为水平设计与使用的乐趣和效率用关系;反思水平设计考虑产品的合理化和理智性。
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这三个不同维度,在任何设计中都是相互交织的,对于任何一种设计,其中一个唯度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例如:坐过山车这种活动是最原始的,是对坠落,高速度和高度的本能反应。
最有趣的是一种水平和另一种水平的抗争,如果坐过山车如此令人恐惧,那么它为什么还这么受欢迎?至少有两种原因,首先,有些人好像就喜爱害怕本身,他们喜欢伴随危险而产生的高度生理唤醒,以及由快速增加的肾上腺素引起的生理反应,其次,在于坐过山车后的感觉,如战胜害怕的自豪,或可以向别人吹嘘。
在两种情况下,本能水平的焦虑都在与反思水平的快乐进行竞争,反思水平也不会是成功的,如许多人拒绝乘坐或坐过一次后就再也不坐第二次,但是这又给那些继续乘坐的人增加了快乐。
他们由于自己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而提高自己的形象。
3.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如何利用视觉恒常性?波谱风格的设计特点?恒常性使我们在一个外观现象变化不定的世界中不至于头晕目眩,使我们能以一种精确的、有组织的方式观看世界。
视觉恒常性的应用:视觉恒常性说明,知觉不单纯是客观世界的影像,而且还包括这对物体的解释,在过去经验和直接作用与人的感觉信息之间,设计师是探寻者和发现者。
波普风格的设计强调物品的装饰性,大胆使用鲜艳的颜色,特别受到一些不受约束的青年们的喜爱。
波普风格的设计常用几何色块和高亮度的色彩;波普艺术家喜欢将日常生活的物品放大,用超大的放大镜去看我们周围习以为常的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