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笔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美学笔记》读书笔记
书名:《建筑美学笔记》
作者:王振复
出版社:白花文艺出版社
摘要:
朱光潜《谈美书简》指出“Art艺术这个词在西文里本义是人为或人工造作。

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就认识观点说,艺术是自然在人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实践观点说,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

”如此说来,广义的“艺术”,实即“本义”的“艺术”,指“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人为”或“人工造作”,及所创造的“第二自然”,也就是一切社会生产劳动的技艺及其成果,具有技术与技巧之义。

因而,凡经过一定的技巧、技艺与技术“人工造作”的“第二自然”,均可统称为“艺术”,难怪有所谓烹调艺术、裁剪艺术、栽培艺术甚或军事艺术等等的习惯说法。

这些说法的来由,正是基于对“艺术”的广义理解。

在中国古代,有时就连巫术,也被称为一门知然否、判凶吉的“艺术”。

显然,建筑首先是一种技艺、工艺,西文Architecture建筑的本义,指“巨大的工艺”。

此词源自希腊文Archi与tekt两词的复合,Archi有“巨大的”、“首要的”之含义,tekt 意为“技艺”、“工艺”。

任何建筑物,从史前最原始的茅屋到现代感十分强烈、结构非常复杂的摩天大楼,都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体现出一定的技术与技巧,因而,说建筑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是合乎逻辑的。

意大利的布鲁诺.赛维在评论建筑美的时代精神时简略地指出:“埃及式=敬畏的时代,那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期基督教式=虔诚的与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

”立普斯指出,所谓审美移情,乃是当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时,将人的一定情感“投射”到一定“对象”的“空间意想”之中,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

审美移情,必关乎审美“对象”与“自我”两方面。

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课题“对象”自在着;主体“自我”,亦是“本然的自我”,两者相对立,没有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

移情境界关系。

移情境界的出现,以为着“对象”与“自我”之间对立状态的消失,达到同一。

这时,客体作为“对象”,成为被审美主题“自我”感知到、经验到的“对象”,已经不是“本然的形象”;“自我”,亦即审美主题的感觉、情感与理智等等,亦由于它们已被“客观化”,而与被感知的“对象”相融合,也已经不是“本然的自我”了。

在黑格尔的艺术系列说中,诸种艺术之系列的排列次序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

可见建筑与雕塑是近邻。

建筑物与雕塑的共通性,在于两者都占有三度空间,都是立体之“器”。

所不同的,建筑物比较庞大、重实,它总是与大地在一起,建筑物一旦屹立于大地,一般不能搬动。

雕塑品一般相对小型,且可以搬动,它与大地的联系相比较是不够紧密。

建筑艺术是一种以建筑细节为基础的“恰当感” ,“恰当的”感觉是使人(也即以艺术素养作为审美基础)有节制地排除非艺术因素的影响。

这种“恰当感”保证人获得更美好和更完善的艺术感觉。

正是有这种“恰当感” ,建筑师才有信心和有把握地感觉到所要创造的未来艺术的现实性,从而把生活中呆板的建筑问题转化成具有诗意的建筑艺术。

斯克鲁登的主旨中心强调建筑艺术就是表现为艺术修养即“恰当感”的实现,这种艺术修养永远处在努力中使建筑变得更有诗意,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建筑之美在于科学技术对艺术和建筑创作的影响,这是20世纪艺术和建筑发展中,最鲜明的有益于以往时代的特征。

技术的进步使得建筑师的梦想成为可能。

艺术的作用表现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生活的爆满,从感性上体验自然和人生的韵律和诗意。

这时候的建筑界逐渐形成了“反形式美学”“高技美学”“生态美学”和“可维持发展的美学”为代表的新兴建筑美学体系。

感想:
学习建筑设计将近四年,在这几年认知学习建筑的过程中,最早在脑子里的疑问便是怎样评判建筑物的美与丑。

这一自我提问或是在价值中取舍的过程贯穿始终,于是在这样一个时候,通过阅读,思考以及在自己设计中的一点实践的基础上,对建筑美学有了属于我个人的“意识流”。

为什么叫“意识流”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即承认主观。

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狄德罗说过“人们谈论的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的很少的东西,而美的性质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客观事物并不能随着人们谈论的多少存在或灭亡,为了探究一种或一类事物的真理,“谈论”照样还得进行。

谈论建筑的美,就有必要顺带提一下人们认知建筑的过程。

我觉得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最外层的形式认知,中间层的结构认知,深层的精神认知。

如果能看透这三个层面,想必是极有修为的建筑专业人士。

而对于占多数的老百姓,建筑的评判标准还停留在形式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不妨偷换一下概念,把形式说成建筑美学。

之所以这么交代,不是想摆明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哗众取宠或趋炎附势。

相反,正是为了对大多数人关心的建筑美学(形式)做一个冷静而深入的思考,探究这样一种美从何而来。

探究根源,就从“与生俱来”一词寻找方向。

生,追溯到人类起源。

试想,当衣不蔽体的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的抗争,妥协,之后的崇拜自然万物,认为自然界冥冥之中有一神主宰世间万物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形成一种思维,即认为自然界中就是靠一种法则或规律支配着万事万物。

进而对之妥协,模仿。

这就是“与生俱来”的“生”。

人类最早的美学奠基。

在一本宗教的书上描述:按照某种不为人知的神秘规律排列组合的形式,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感动我们。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说:各种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看来可以破戒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这“有意味的形式”就是终极实在的本身。

即:“高踞与万物之上的上帝”。

有意味的形式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形式,适用于建筑形式。

就这样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一次又一次。

一年又一年的演示着在“上帝”光环下的美,在这一演化的过程中,随着对自然界的逐渐认知,赋予美以不同的含义。

文章写到现在,只是说了美的来源,而非建筑美。

其实,美的源头相同,只是被不同的载体承载着,我们说建筑作为一种载体,通过视觉也传递着一种美。

那么,建筑这一载体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的呢?正如我们学习到的:统一,对称,比例,韵律,色彩等方式方法表现。

上述这些法则是老祖宗传承给我们的接力棒。

不妨把人类的建筑创作过程比作接力赛。

手中要接过传统这根棒子,然后还要跑完未来这一段距离。

回到接力棒上。

既然,建筑美的所有信息都已被前人总结,那么为什么我们还犹豫不决呢?为什么还要迷惘彷徨?也许,在当今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的主观意识流被繁多的风格派系冲击,难以稳住脚步冷静思考一下,在这个时代有什么是可以恒古不变的?一不小心就踏进了或深或浅的派系争斗的潮流中。

不知何时被历史的大潮冲入无名的坑道。

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的我们,能有什么事比这更可怕的呢?所以我觉得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先接住接稳这只承接过去与未来的接力棒,之后才能谈上迈步飞奔,要知道在你的左右是承接世界其他文明的竞争对手。

建筑是具有多重属性的事物。

我所理解的方方面面只基于建筑作为艺术的这一特征,具有局限性。

至于“建筑就是艺术”这一说不能苟同。

这不是概念游戏,它还具有实用,经济,技术等价值,只是艺术的物质手段。

这样无视建筑的物质性,即把建筑定义为美学带有主观随意性,局限性。

之前已交代,只属于意识流这样,便于深入的分析建筑美学这一特性。

建筑美学课程即将结束,回顾建筑美学这一问题还是知之甚少。

我还是比较喜欢王振复的这段话“一个事先不考虑自然生态因素的建筑设计,必然是缺乏美学追求的失败的设计,建筑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始终与一定的自然环境不可分离。


李渊
建筑030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