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一、教学目标•认识“里”和“外”的概念•了解“里”和“外”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够运用“里”和“外”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学内容1.认识“里”和“外”的概念2.运用“里”和“外”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里”和“外”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运用“里”和“外”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与学生展示几个盒子,并问:“盒子里有什么?”2.引导学生说出盒子里装的物品,比如铅笔、橡皮、书等。
3.以铅笔为例,进一步问:“铅笔在哪里?”并引导学生作出回答。
2. 认识“里”和“外”的概念(15分钟)1.展示一个透明的容器,容器里放进一些小球。
2.问:“小球在容器里还是在容器外?”并引导学生作出回答。
3.提问:“为什么小球在容器里?什么是容器里?”4.引导学生发现“里”和“外”的概念。
5.与学生共同总结“里”和“外”的概念。
3. 运用“里”和“外”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25分钟)1.讲述一个小故事:小白兔躲进洞里避雨,问学生小白兔是在洞里还是在洞外?为什么?2.给学生几个实物,例如球、椅子、汽车、盒子等,请学生用“里”和“外”的概念描述这些实物。
3.出示几张图,让学生考虑小鸟的家在哪里,树叶和花儿在哪里,汽车在哪里等。
4.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几个与“里”和“外”有关的小问题,带领学生运用“里”和“外”的概念解决问题。
4. 小结(10分钟)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里”和“外”的概念。
2.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发现“里”和“外”概念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我发现:1.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2.在导入环节中,引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
可以将盒子、小球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里”和“外”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教学目标1.认识物品的内部和外部;2.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物品;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手工操作技能;4.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一:认识里外活动目的:认识物品的内部和外部。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步骤:1.把一些不同的物品放在桌子上(如球、杯子、盒子)。
2.让幼儿自主选择一个物品,观察其外部颜色、形状、纹路等特点。
3.指导幼儿用手食指轻轻地在物品表面画一个圆形或方形,然后打开观察物品的内部。
4.观察物品的内部颜色、形状、质地等特点。
5.引导幼儿总结内外特点的不同。
教学流程图:st=>start: 开始op1=>operation: 放置物品op2=>operation: 观察外部特点op3=>operation: 画出图形op4=>operation: 观察内部特点op5=>operation: 总结不同e=>end: 结束st->op1->op2->op3->op4->op5->e教学活动二:制作纸盘子活动目的: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手工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实践法。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纸盘子的制作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彩纸、剪刀、胶水)。
2.引导幼儿观察纸盘子的外部特点和结构。
3.帮助幼儿用剪刀剪下一个圆形、一个小圆形和三个长条形。
4.指导幼儿用胶水把长条形粘成一个立体的四边形,再把圆形和小圆形粘在顶部和中心位置。
5.引导幼儿用手指按压盘子侧面,让其成为一个成品。
教学流程图:st=>start: 开始op1=>operation: 讲解纸盘子制作方法op2=>operation: 观察纸盘子外部特点和结构op3=>operation: 剪纸op4=>operation: 粘贴制作op5=>operation: 成品加工e=>end: 结束st->op1->op2->op3->op4->op5->e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指导活动切实可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目录: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幼儿园小班教案《记忆发展》二幼儿园小班教案《讲卫生不得病》含反思三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小班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认识里外》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篮子一个,玩具动物若干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认识里外,感知5以内的数量。
出示一篮子玩具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在哪里?说说:这儿有什么?小猫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动物?边数边将小动物拿到桌上,接着再看一看说臆说:小动物现在在哪里?让幼儿感知里外。
最后送小动物回家,带领幼儿边送边说:一只小动物回家了,二只小动物回家了,……当小猫全部送回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2、操作活动分辨里外,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认识里外。
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请你给篮子外面的东西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看图说说:小动物在哪里?请你勾出在里面的小动物。
3、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活动反思:在操作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表扬将操作材料收拾得整齐的幼儿。
小百科:里外指指从里到外。
表示整个、全部。
幼儿园小班教案《记忆发展》二小班教案《记忆发展》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引导幼儿记忆小木偶服饰的颜色组合,学习记忆方法,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记忆发展》教案吧。
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
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教师总结、学生总结、企业总结、活动总结、党建总结、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teacher summaries, student summaries, enterprise summaries, activity summaries, party building summari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里外认识小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里外”。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孩子观察、比较、分析,掌握里外的空间关系;利用身边的事物举例,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体会里外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理解并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分辨里外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运用空间思维,将“里外”概念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实物(如书包、盒子等)。
2. 学具:小书包、小盒子、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上台,将书包里的书本、文具等物品展示给大家,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是在书包的里面还是外面?2. 例题讲解:(1)展示图片,让孩子们分辨里外关系。
(2)通过PPT动画,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里外的概念。
3. 随堂练习:发放小书包、小盒子等学具,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分辨里外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板书内容:(1)里:物体在空间内部的部位。
(2)外:物体在空间外部的部位。
(3)里外关系: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家里的5个物品,分别描述它们在空间中的里外关系。
(2)用画图或拍照的方式,展示你对里外概念的理解。
2. 答案:(1)例如:电视在电视柜里面,遥控器在电视柜外面。
(2)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展示里外关系的画图或照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了“里外”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更多的里外关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三章《空间与位置》第一节《认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学会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
2. 学具:每组幼儿一个透明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透明的塑料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大小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箱子,箱子里面有什么呢?你们能告诉我它们在哪里吗?”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情景引入,引导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讲解新课内容。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玩具,放在箱子外面,再放一个玩具在箱子里面,让幼儿判断哪个玩具在“里”,哪个玩具在“外”。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让幼儿判断它们在箱子里的位置关系。
(2)幼儿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换箱子,判断箱子里的物品位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内容:里:箱子内的物品外:箱子外的物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箱子,箱子内和箱子外各画一些物品,让幼儿用箭头标出物品的“里外”。
(2)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找到一些物品,让幼儿判断它们的“里外”位置关系。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里外”的概念,教学效果较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及时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4篇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里外方位,辨识里外,并认识里外的标志,尝试正确运用里外等方位词汇。
2、能排除干扰,按颜色、里外等不同要求分类计数。
【活动准备】画背景用的大白纸、黑板、磁性教具:红黄蓝色的鸭子、花;1-9数字卡;里外标志卡;奶牛卡片5张、马卡片4张,记录表每人一张;红蓝沙包若干(每人一个):大呼拉圈1个。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新朋友,他们住在这座小房子里,场景一:(在纸上画出小房子)这是宝宝兔,还有贝贝羊、嘟嘟牛,(依次摆在房间里,空出一个房间)噢?有一个朋友今天不在家,他在哪呢?(出示胖胖猪,在两手间画一条绳子)小朋友找到他了吗?瞧!胖胖猪为了减肥,正在外面跳绳运动呢!这会儿胖胖猪也跳累了,他要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场景二:(师画出草、花、栅栏,贴上蝴蝶,在栅栏里贴上奶牛、马)小朋友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牧场)栅栏外有什么?什么在栅栏里?有几头牛?几匹马?二、布题:池塘与鸭子师:牧场参观完了,猜猜看胖胖猪又要领我们去哪里呀?场景三:(画出池塘)在这里我们又遇见一些好朋友,是谁呢?(出示鸭子)一些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一些小鸭子在岸上晒太阳,(几名幼儿将手里的鸭子分别放在池塘里和池塘外。
)1、提问:①池塘里有几只红色的鸭子?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池塘里?(引导幼儿设计里、外的标志)若能设计出,可用幼儿设计的标志,并请幼儿在红色鸭子和标志后面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
②几只红色的鸭子在池塘外?我们可以怎样表示池塘外?(设计池塘外的标志并找出对应的数字卡)2、老师刚才提问了两个问题,看着这幅图,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幼儿之间相互问答)练习运用“里、外”的方位词汇。
小班《里面和外面》数学教案
小班《里面和外面》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里面”和“外面”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并运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主题:认识“里面”和“外面”的概念。
2.教学重点:理解“里面”和“外面”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分。
3.教学难点:运用“里面”和“外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盒子里有什么?”邀请幼儿上台打开盒子,发现盒子里的物品。
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里面’?什么是‘外面’?”2.基本概念学习教师通过讲解和实物展示,帮助幼儿理解“里面”和“外面”的概念。
举例说明:“衣服的里面是我们的身体,衣服的外面是我们的皮肤。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巩固对“里面”和“外面”的理解。
3.游戏活动游戏一:“猜猜我在哪里?”教师将一个玩具藏在一个纸箱子里,让幼儿猜猜玩具在哪里。
邀请幼儿上台寻找玩具,找到后引导幼儿说出:“玩具在纸箱的里面。
”游戏二:“里面外面大比拼”准备一些物品,如球、书本、玩具等。
将物品分别放在盒子内外,让幼儿找出所有在盒子里的物品。
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4.实践操作教师分发操作材料,如纸盒、玩具等。
要求幼儿将玩具放入纸盒的里面,并说出:“玩具在纸盒的里面。
”邀请幼儿互相检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操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提问:“你们在哪里找到了玩具?什么是‘里面’?什么是‘外面’?”拓展活动: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里面”和“外面”描述家里的物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判断他们对“里面”和“外面”的理解程度。
2.评价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里面”和“外面”的概念。
3.收集幼儿在拓展活动中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里面”和“外面”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认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知道物体可以在其他物体的里面或外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里外”的概念。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里外”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塑料盒、一个布袋、若干个玩具、图片等。
2. 学具:每组一张“里外”概念图、若干个玩具、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透明塑料盒,里面装有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家看看,这个盒子里有什么?”(2)请幼儿将手伸进盒子,拿出玩具,引导幼儿感受“里外”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布袋,里面装有玩具,提问:“这个布袋里面有什么?”(2)教师拿出一个玩具,放在布袋外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里面”和“外面”。
(3)教师通过图片、教具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里外”的概念。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里外”概念图,让幼儿自己观察、比较、分析。
(2)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图上的物品在‘里’还是‘外’?”(3)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将“里外”概念应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板书内容:(1)里: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内部。
(2)外: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里外”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里外”的概念。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2篇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精选2篇(一)教案: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里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里”和“外”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提供实物模拟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里外”关系。
3. 学会使用“里”和“外”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实物模型:一个有大有小的嵌套矩形容器。
2. 小板书:里、外。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容器,向学生提问:“这个容器是里面还是外面?”引导学生思考容器的不同部分与“里外”概念的联系。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里”和“外”的概念,并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然后教师拿出一个小物体,放在容器外,并问学生:“这个物体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外面”;接着,教师将物体放入容器内,并再次问学生:“现在这个物体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里面”。
通过这个示范,让学生明确物体在容器内外的位置关系。
3. 游戏互动(15分钟):教师将实物模型递给一个学生,让学生摸索容器的内外。
然后教师问学生:“你手里的容器的哪一面是外侧?”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 实践操作(15分钟):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小容器,并分发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
教师示范将物体放置在容器内外,然后让学生跟着示范操作,并用“里”和“外”描述。
教师巡视辅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总结(5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复习“里外”的概念,并提醒学生运用这个概念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同时,鼓励学生发现和描述身边更多的“里外”关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模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里外”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学生在游戏互动中增加了亲身体验,进一步巩固了对“里外”关系的认识。
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运用“里”和“外”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二章第五节,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里外”概念,能够区分物体在容器的里面和外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在容器的里面和外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里外”概念,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个透明的盒子、若干个小球、若干张图片。
2. 学具:每组一个透明的盒子、若干个小球、若干张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拿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放一个小球,问:“小球在哪里?”引导幼儿回答“小球在盒子里”。
(2)教师将小球拿出盒子,问:“现在小球在哪里?”引导幼儿回答“小球在盒子外面”。
2. 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举例,讲解“里外”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并掌握。
(2)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物体在容器的里面还是外面。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放有若干个小球,外面也有若干个小球。
问:“里面有几个小球?外面有几个小球?”引导幼儿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教师给每组幼儿发放一个透明盒子和若干个小球,让幼儿将小球放在盒子里和外面,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物体在容器的里面还是外面。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判断结果,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板书内容:(1)里外概念(2)判断物体在容器里面或外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判断它们是在容器的里面还是外面。
(2)画一幅画,展示你理解的“里外”概念。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里外”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巩固。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教案:《认识里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的第4章节,主要讲述的是认识里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里外,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里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的里外。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玩具学具:作业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如球、盒子、书包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
然后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讲解里外的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如球、盒子、书包等,然后引导学生辨别这些物体的里外。
教师讲解里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里外是指物体的内部和外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卡片,卡片上画有一些物体,如球、盒子、书包等,让学生辨别这些物体的里外。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辨别物体的里外。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作业本,让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本上有一些题目,让学生辨别一些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认识里外里:物体的内部外:物体的外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画出三种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略2. 题目:请家长帮忙找一些物体,让孩子辨别这些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讲解里外的概念时,通过出示卡片,让学生辨别物体的里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篇一: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活动反思:】活动内容:数学活动《区分“里”“外”》活动目标:1.学习辨别里外空间方位,尝试用“xx在xx的里面(外面)”进行表述。
2.体验参与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小房子一座,玩具小猴子、小熊等。
2.幼儿操作材料《房子里的小动物》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以游戏“小手动一动”导入,复习对上下方位的辨认。
1.师:拼板,拼板,拼拼板板,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五。
2.逐渐加快语速,提高游戏难度。
二、区分并表述里、外空间方位。
(一)游戏“捉迷藏”。
1.师:今天小动物们来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们快快把眼睛闭起来,从1数到5小动物们就藏好了。
2.提问:小猴子在房子的什么地方?小熊在房子的什么地方?(二)看图观察《它们在哪里?》。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布娃娃(汽车)在盒子的什么地方?球(积木)在盒子的什么地方?2.小结:布娃娃(汽车)在盒子的里面,球(积木)在盒子的外面。
小朋友可不能学小动物乱扔玩具,要爱护玩具,玩完后要把玩具收拾好,放回玩具盒里面。
三、听指令探索、操作“小动物洗澡”,巩固对里、外空间方位的认识。
(一)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求。
1.教师示范操作一遍。
2.请个别幼儿示范听教师指令操作。
3.提出操作要求:(1)要听教师指令进行操作。
(2)操作完把材料收好轻轻的放回椅子下面。
(二)听教师指令,幼儿动手操作。
引导操作完的小朋友和旁边的伙伴说一说:xx在房子的里面(外面)。
(三)教师出示范例小结:1.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式表达“xx在房子的里面(外面)”。
2.点数房子里面(外面)有几只小动物?四、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活动室里、外的物体。
提问:1.房子的里面和外面都有很多东西,教室里面有什么?柜子里面有什么?杯子里面(外面)有什么?2. 教室外面有什么?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五、活动延伸。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里外》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和“外”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的内外位置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里”和“外”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的内外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里”和“外”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大小不一的盒子、玩具、书本等。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设置一个“里外”区域,摆放各种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他们发现物品的内外位置关系。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里’,什么是‘外’吗?谁能举个例子?”(二)基本概念教学1.讲解“里”和“外”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它们表示的是物体的位置关系。
2.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感受“里”和“外”的区别。
例如,将一个玩具放入盒子中,然后提问:“玩具在哪里?它在盒子的里还是外?”(三)游戏活动1.游戏一:“猜猜我在哪里?”教师将一个玩具藏在盒子或书本的里或外,让幼儿猜猜玩具在哪里,然后请他们亲自操作,找出玩具。
2.游戏二:“里外大挑战”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盒子,让幼儿将玩具放入盒子的里或外,看谁能最快完成挑战。
1.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理解“里”和“外”的概念。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2.教学改进措施(1)增加更多实物操作环节,让幼儿在操作中加深对“里”和“外”的理解。
(2)引入更多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幼儿用“里”和“外”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位置关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感悟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掌握“里”和“外”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建立空间方位感,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准确区分“里”和“外”。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你们知道藏猫猫的时候,我们可以躲在哪些地方呢?是躲在桌子‘里’还是‘外’呢?”幼儿们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对,有时候我们躲在桌子下面,那就是在桌子‘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认识里外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与运用“里”、“外”这两个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小猫找鱼》、《大花盆里的秘密》等。
2. 图片或实物:篮球、果汁盒、小花盆、盖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篮子篮球,并问幼儿:“篮球是在篮子里还是篮子外?”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
2. 启发探究(15分钟)教师唱歌:“小猫找鱼花了好多功夫,到处找都没有找对。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小猫如何找鱼。
然后教师提问:“小猫找鱼时是把手伸到里面还是伸到外面?”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并给予肯定的回应。
3. 游戏体验(20分钟)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组织“里”、“外”认知的游戏。
如:教师将果汁倒进盖子里,然后提问:“果汁在盖子里还是在盖子外?”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和解释。
4. 图画讲解(15分钟)教师给幼儿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个小花盆。
教师提问:“小花在花盆里还是花盆外?”然后教师以幼儿为主角,演示小花找到温暖的家。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
5. 课堂活动(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使用纸巾盒制作小房子,让幼儿在里面放入一些小物品,再将盖子盖在上面,提醒幼儿观察和思考,小物品在房子里还是房子外。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幼儿总结归纳:“里”和“外”有什么区别?幼儿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幼儿能够理解和运用“里”和“外”这两个概念。
他们通过课堂上的游戏、图片、手工制作等活动,逐渐学会了观察和分辨物体的位置。
在语言表达方面,幼儿的表述能力也有所提高。
比如,在回答问题时,幼儿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然而,在这堂课上,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幼儿对“里”和“外”这两个概念还不够清楚,在游戏时容易困惑。
所以,下次课时,我会针对这一问题加强训练,让他们更好地掌握“里”和“外”的运用技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的第二章节《空间位置》,详细内容为“认识里外”。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里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里外”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型玩具一个(如滑滑梯),里外标识卡片若干。
学具:每组一张里外标识卡片,每组一个大型玩具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型玩具,引导幼儿注意大型玩具的里外部分,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大型玩具,有哪些地方是里面的,哪些地方是外面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里外标识卡片,讲解“里外”的概念,引导幼儿正确区分里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大型玩具模型和一张里外标识卡片。
教师指导幼儿用标识卡片为大型玩具标出里外部分,并让幼儿互相检查。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里外”的概念,如:“我们家里的哪些东西是放在里面的,哪些是放在外面的?”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型玩具,并用不同颜色标注里外部分。
2. 在旁边写出“里”和“外”两个大字,并用箭头指向大型玩具的相应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标出它们的里外部分,并拍照记录。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实际观察和标注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部分幼儿对“里外”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里外现象,提高幼儿对空间位置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快乐数学》的第二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里外”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情景,帮助幼儿理解“里外”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区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里外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运用“里外”概念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个大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玩具。
学具:每人一套小箱子,内含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拿一个大箱子,箱子内放置各种玩具。
(2)教师请一位幼儿上台,将手伸进箱子里取出一个玩具。
(3)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个玩具在箱子的哪里?”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里外”的概念。
(2)教师拿出一个玩具,放在箱子外面,再放一个玩具在箱子里面,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里外位置。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小箱子,每个幼儿将手伸进箱子内,触摸并描述玩具的位置。
(2)幼儿相互交换箱子,再次描述玩具的位置。
(2)教师提出一些生活情景,让幼儿运用“里外”概念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箱子,标注“里”和“外”。
2. 在箱子内和外面分别写上不同的物体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它们在空间中的里外位置。
2. 答案示例:电视在客厅里,沙发在电视外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情景,让幼儿掌握了“认识里外”的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避免出现语言表达混乱的情况。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入“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空间方位。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幼儿生活数学》的第二单元“认识里外”,具体内容包括:章节2.1“理解里外的概念”,通过实物操作帮助幼儿感知里外的空间关系;章节2.2“里外的应用”,通过实践情景让幼儿运用里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里外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空间感知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数学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里外的概念,能够正确辨别里外关系。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运用里外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如盒子、球等)、磁性白板、卡片。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找玩具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玩具在哪个房间里?房间里还有什么?2. 教学新课(10分钟)(1)讲解里外的概念,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感知里外关系。
(2)展示磁性白板上的卡片,让幼儿判断卡片上的物品在里外位置。
(3)邀请幼儿上台操作,巩固里外的概念。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完成教材P17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白板上展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里外”。
2. 在旁边展示与里外相关的实物图片,便于幼儿直观地理解里外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家里找一个盒子,将玩具分别放在盒子里和盒子外,然后画下来。
2. 答案:画出一个盒子,盒子内有玩具,盒子外也有玩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方法、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里外现象,鼓励幼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幼儿空间感知能力。
2024年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2024年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认识里外”,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里”、“外”的概念,辨别日常生活中物品的里外关系;掌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里外位置;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里”、“外”的概念,正确辨别物体的里外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提高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里”、“外”的概念,正确辨别物体的里外位置。
难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里外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图卡。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磁性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书包,引导学生观察书包里的物品,提出问题:“书包里有什么?它们在书包的哪里?”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里外位置。
(2)学生尝试描述,教师点评并指导。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册,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点评并讲解。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日常生活中的里外例子。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里外”2. 板书内容:“里”的概念“外”的概念物体的里外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生活中找出5个里外例子,并描述它们的里外位置。
2. 答案:(1)略。
(2)铅笔在铅笔盒的里面;书包在书桌的外面;书桌在房间的里面;电视在电视柜的里面;冰箱在厨房的里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里”、“外”概念,并能正确辨别物体的里外位置。
但在用语言描述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里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认识里外》。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二章节“生活中的里外”,详细内容为通过实物操作和情景体验,帮助学生理解“里外”的概念,并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里外”的概念,能正确区分里外。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里外”的概念,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操作和情景体验,让学生掌握“里外”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里外实物(如箱子、书包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箱子,引导学生观察箱子里的物品,提出问题:“箱子里的物品和箱子外的物品有什么不同?”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里外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里外的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说出身体里的器官和身体外的器官。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小明把玩具放在了箱子里,把书放在了箱子外,请你说说看,哪些是箱子里的,哪些是箱子外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里外”的概念。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教师出示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运用“里外”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认识里外》2. 内容:里:箱子里的物品、身体里的器官外:箱子外的物品、身体外的器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在生活中找出5个“里外”的例子,并画出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里外”的概念,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里外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活动准备
篮子一个,玩具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认识里外,感知5以内的数量。
出示一篮子玩具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在哪里?说说:这儿有什么?小猫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小动物?边数边将小动物拿到桌上,接着再看一看说臆说:小动物现在在哪里?让幼儿感知里外。
最后送小动物回家,带领幼儿边送边说:一只小动物回家了,二只小动物回家了,……当小猫全部送回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
2、操作活动分辨里外,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认识里外。
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哪里?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篮子里面和外面的实物,请你给篮子外面的东西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看图说说:小动物在哪里?请你勾出在里面的小动物。
3、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