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课后问题解答.doc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课后问题解答简要解释为什么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答:过渡区的高度取决于最薄毛细管中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
由于储层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体的影响,油气界面张力很小,因此毛管力很小,油气过渡带高度很小。
由于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油气界面张力,油水过渡带的毛管力大于油气过渡带的毛管力,水和油的密度差小于油的密度差,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的宽,油越厚,水和油的密度差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
四、简短回答问题1.简要解释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为什么油越厚,油水过渡带越宽。
由于地层中孔隙毛细管的直径不同,油水界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过渡带。
从底层到顶层,油水分布一般如下:纯水区——油水过渡带——纯油区。
自下而上,水饱和度逐渐降低。
根据公式:当PcR不变时,油水密度差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
油越厚,油水密度差越小,所以油越厚,油水过渡带越宽。
来自自大者叶鹏练习11。
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转化为一定量物质的组成。
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解决方案:根据理想气体计算:组分质量组成/%摩尔质量/(克摩尔)-过渡区的高度取决于最薄毛细管中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
由于储层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体的影响,油气界面张力很小,因此毛管力很小,油气过渡带高度很小。
由于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油气界面张力,油水过渡带的毛管力大于油气过渡带的毛管力,水和油的密度差小于油的密度差,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的宽,油越厚,水和油的密度差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
四、简短回答问题1.简要解释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为什么油越厚,油水过渡带越宽。
由于地层中孔隙毛细管的直径不同,油水界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过渡带。
从底层到顶层,油水分布一般如下:纯水区——油水过渡带——纯油区。
自下而上,水饱和度逐渐降低。
根据公式:当PcR不变时,油水密度差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课后题问题详解
简要说明为什么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 宽?答:过渡带的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细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
由于油藏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的影响,油气界面张力很 小,故毛管力很小,油气过渡带高度就很小。
因为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油气界 面张力,故油水过渡带的毛管力比油气过渡带的大,而且水油的密度差小于 油的密度,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且油越稠,水油密度差越小, 油水过渡带越宽 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由于地层中孔隙毛管的直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油水界面不是平面,而是一个过渡带。
从地层底层到顶层,油水的分布一般为:纯水区——油水过渡区——纯油区。
由下而上,含水饱和度逐渐降低。
由式:,在PcR 一定时,油水的密度差越小,油水的过渡带将越宽。
油越稠,油水密度 差越小,所以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来源于骄者拽鹏 习题11.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404-CH ,%1062-H C ,%1583-H C ,%25104-H C ,%10105-H C 。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55%,35%,1012510483---H C H C H C 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各组分的体积组成:%23.964-CH ,%85.162-H C ,%83.083-H C ,%41.0104-H C , %50.02-CO ,%18.02-S H 。
若地层压力为15MPa ,地层温度为50C O 。
求该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视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解:(1)视相对分子质量836.16)(==∑i i g M y M(2)相对密度58055202983616..M M ag g ===γ (3)压缩因子244.3624.415===c r p p p 648.102.19627350=+==c r T T T3.2441.6480.84(4)地下密度)(=)(3/95.11127350008314.084.0836.1615m kg ZRT pM V m g g +⨯⨯⨯===ρ (5)体积系数)/(10255.6202735027315101325.084.0333m m T T p p Z p nRT pZnRTV V B sc sc scsc gscgf g 标-⨯=++⨯⨯=⋅⋅===(6)等温压缩系数3.2441.6480.52[])(==1068.0648.1624.452.0-⨯⋅⋅=MPa T P T C C rc rgrg(7)粘度16.836500.01171.41.6483.244[])(01638.00117.04.1/11s mPa g g g g ⋅=⨯=⨯=μμμμ(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何更生版《油层物理》--课后标准答案经典详细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WWi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
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
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 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
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
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Φa 、Φe 、Φf 的关系怎样?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2)由绝对孔隙度a φ、有效孔隙度e φ及流动孔隙度ff φ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φ>e φ>ff φ。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
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
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
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及成岩后的压实作用(即埋深)就成为影响这类岩石孔隙度的主要因素。
油层物理习题册答案
(4)根据压缩因子图版,在Ppr=1.84、Tpr=1.48处(仅供参考) 代入数据计算得:
(5)该天然气的视分子量
M=∑YiMi=0.902×16.0+0.045×30.1+0.031×44.1+0.021×58.1=18.37
查图可得大气压下该天然气的粘度:μ1=0.0106(mPa·s)
查图可得在Ppr=1.84、Tpr=1.
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Z≈0.81
3.已知某气井地层压力为53.752MPa,地层温度为105.58℃,根据天然
气分析知,相对密度为0.57,临界压力为4.762MPa,临界温度为
192.3K,求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解:由题意可求得:Ppr=P/Ppc=53.752/4.762=11.2
Tpr=T/ Tpc= (273+105.58)/192.3=1.97
参数:
Tpc=215K,
Ppc=4.65MPa(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
∴Tpr=T/TPc=(273+75)/215=1.62 Ppr=P/Ppc=15/4.69=3.23
查压缩因子图版可得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0.83。
∴Bt=BO+Bg(Rsi-Rs)=BO+ZTP0(Rsi-Rs)/(T0P) =1.25+0.83×(273+75)×0.1×(120-115)/[(273+20)×15]
因而,析出 △Rs=100-60=40 (标准米3/米3) 3.有一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为20MPa,地层温度为75 ℃,饱和压力为 18MPa,原始溶解油气比为120标 ,当P=15MPa时,
=115标
,Bo=1.25,已知天然气比重为0.70,求压力为15MPa时的两相体积系 数。
油层物理学答案
油层物理学答案【篇一:油层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化合物的质量组成转化为物质的数量组成。
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ch4?40%,c2h6?10%,c3h8?15%,c4h10?25%,c5h10?10%。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c3h8?10%,c4h10?35%,c5h12?55%.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组分的体积组成:CH4?96.23%,c2h6?1.85%,c3h8?0.83%,c4h10?0.41%,co2?0.50%,h2s?0.18%。
若地层压力为15mpa,形成温度为50℃。
计算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表观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如果日产气量为104m3,则计算地下容积。
解决方案:(1)视相对分子质量mg??(yimi)?16.836(2)相对密度?g?mgma?十六点八三六?0.58055229(3)压缩因子PR?p15t50?273??3.244tr???1.648pc4.624tc196.02(4)地下密度mpmg15?16.836? g???=111.95(kg/m3)vzrt0。
84? 0.008314? (50-273)(5)体积系数vgfvgscznrtpt0.101325273?50p?? Zsc??0.84??? 6.255? 10? 3(立方米/标准立方米)nrtscptsc15273?20pscbg?(6)等温压缩系数1.6480.523.244cg??cgr?trpc?tr?=0.52=0.068(mpa?1)4.624?1.648(7)粘度0.01175016.8361.6481.43.244? Gg/?g1???g1?1.4? 0.0117? 0.01638(MPA?S)(8)如果每天的天然气产量为104m3,则计算其地下体积。
油层物理习题 有答案 第一章
1第一章油层物理判断题1.不均匀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2.三种不同基准体积的比面之间的关系S p>S s>S b。
(正确)3.三种不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应为流动<有效<绝对。
4.平均压力愈大,则滑动效应愈显着。
(错)5.平均孔道半径愈小,则对滑动效应愈显着。
(正确)6.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错)7.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正)8.地层水矿化度愈高,则粘土膨胀能力愈强。
(错)9.颗粒平均直径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0.胶结物含量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1.粒度组成愈均匀,则岩石孔隙度愈大。
(正确)12.离心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有效孔隙度。
(错)13.饱和煤油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流动孔隙度。
(错)14.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愈小。
(正确)15.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错)16.同一岩样的气测渗透率必定大于其液测渗透率。
(正确)17.分选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18.绝对渗透率在数值上等于克氏渗透率。
(正确)19.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膨胀能力是最强的。
(正确)20.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一定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
(错)2 第一章油层物理选择题1-1 若某岩样的颗粒分布愈均匀,即意味着不均匀系数愈,或者说其分选系数愈。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D1-2 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平均颗粒直径愈,岩石对流体的吸附阻力愈。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C1-3 若S f、S p、S s分别为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面的比面,则三者的关系为。
A、S f>S p>S sB、S s>S p>S fC、S p>S s>S fD、S f>S s>S p答案为C1-4 若a、e、d分别为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则三者的关系为。
油层物理-杨胜来主编-习题集答案电子版
油层物理-杨胜来主编-习题集答案电子版第一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二. 计算题1.(1)该天然气的视分子量M=18.39该天然气的比重γg=0.634(2)1mol该天然气在此温度压力下所占体积:V≈2.76×10-4(m3)2.(1)m≈69.73×103(g)(2)ρ≈0.0180×106(g/m3)=0.0180(g/cm3)3. Z=0.864. Bg=0.005235. Ng=21048.85×104(m3)6. (1)Cg=0.125(1/Mpa)(2)Cg=0.0335(1/Mpa)7. Z=0.848. Vg地面=26.273(标准米3)9. ρg=0.2333(g/cm3)10. ρg=0.249(g/cm3)11. Ppc=3.87344(MPa)Pc1﹥Ppc﹥Pc212. (1)Z≈0.82(2)Bg=0.0103(3)Vg=103(m3)地下(4)Cg=0.1364(1/Mpa)(5)μg=0.0138(mpa﹒s)13. Rs CO2=65(标准米3/米3)Rs CH4=19(标准米3/米3)Rs N2=4.4(标准米3/米3)14.Rs=106.86(标准米3/米3)15.(1)Rsi=100(标准米3/米3)(2)Pb=20(MPa)(3)Rs=60(标准米3/米3)析出气ΔRs=40(标准米3/米3)16. V/Vb=0.9762 17. γo=0.704(g/cm 3) 18. γo=0.675(g/cm 3) 19. Bo=1.295 20. Bt=1.28321. Rs=71.3(Nm 3/m 3)Bo=1.317 Bg=0.00785 Bt=1.457 Z=0.85422. P=20.684Mpa 下:Co=1.422×10—3 (1/Mpa) Bo=1.383P=17.237Mpa 下: Bo=1.390 Bt=1.390Rs=89.068(Nm 3/m 3)P=13.790Mpa 下:Bo=1.315 Bt=1.458Rs=71.186(Nm 3/m 3)Bg=7.962×10—3 Z=0.87823. 可采出油的地面体积No=32400(m 3) 24. )/1(10034.32C 4Mpa -?= 若只有气体及束缚水)/1(10603.169Cg 4Mpa -?=26. Pb=23.324(Mpa )27.Pd2=18.231(Mpa)28.该地层为CaCl2水型29.本题可编程上机计算,结果如下2 '+P--=084998.0B P14696g.1123.6446130.经编程上机运算,有(1)Y=2.039492+0.09387455P(2)33005Bt=.131. 经编程上机运算,得整理后的相对体积系数35. (1)We1=3.0267×105(m3)(2)We1=6.5392×105(m3)(3)Np=6.85462×105(m3)36. 原油的地址储量N=3.452×108(m3)在P=11.032MPa下:We=0.121×108(m3)在P=8.963MPa下:We=0.453×108(m3)在P=6.895MPa下:累积采油量Np=0.999×108(m3)第二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二. 计算题1 (1)Vp=2.356(cm 3)(2)φ=16.319% (3)f ρ=2.2191(g/cm 3)2 (1)K=66.667×10-3(μm 2)(2)Q=0.0444(cm 3/s )3 (1)K L =16.956(μm 2)(2)Kg=17.586(μm 2)对比计算结果,对同一岩样,气测渗透率大于液测渗透率。
油层物理习题有答案第二章
油层物理习题有答案第二章第二章油层物理选择题2-1石油是()。
A.单质物质;B.化合物;C.混合物;D.不能确定答案为C。
2-2 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汽压愈(),其挥发性愈()。
A.大,强B.大,弱C.小,强D.小,弱答案为A2-3 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图位置愈();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B.低,左;C.高,左;D.低,右答案为D2-4 多级脱气过程,各相组成将()发生变化,体系组成将()发生变化。
A.要,要;B.要,不C.不,要;D.不,不。
答案为A2-5 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A2-6 单组分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力(),其溶解系数与压力()。
A.有关,有关;B.有关,无关;C.无关,有关;D.无关,无关。
答案为B2-7 就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CO2、N2、CH4三者的强弱顺序为:>N2>CH4; >CH4>CO2>CO2>N2>CH4>N2答案为D2-8 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 %答案为C2-9 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仅与()有关。
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答案为A2-10 在相同温度下,随压力增加,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
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答案为C2-11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1。
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
答案为C2-12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下降;B.下降;上升C.上升,上升D.下降,下降答案为B2-13 形成天然气水化物的有利条件是()。
油层物理(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WWi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
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
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 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
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
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孔隙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
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
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
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及成岩后的压实作用(即埋深)就成为影响这类岩石孔隙度的主要因素。
44、试推导含有束缚水的油藏的综合弹性系效计算式)(w w o o f C S C S C C ++=*φ其中:*C ——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fC ——岩石的压缩系效; oC ——原油压缩系效; w C ——地层水压缩系效;oS 、wiS ——分别表示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
油层物理最新习题 有答案 第一章
1第一章油层物理判断题1.不均匀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2.三种不同基准体积的比面之间的关系Sp >Ss>Sb。
(正确)3.三种不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应为流动<有效<绝对。
4.平均压力愈大,则滑动效应愈显著。
(错)5.平均孔道半径愈小,则对滑动效应愈显著。
(正确)6.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错)7.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正)8.地层水矿化度愈高,则粘土膨胀能力愈强。
(错)9.颗粒平均直径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0.胶结物含量愈大,则岩石比面愈大。
(错)11.粒度组成愈均匀,则岩石孔隙度愈大。
(正确)12.离心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有效孔隙度。
(错)13.饱和煤油法测出的岩石孔隙度是流动孔隙度。
(错)14.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愈小。
(正确)15.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错)16.同一岩样的气测渗透率必定大于其液测渗透率。
(正确)17.分选系数愈大,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错)18.绝对渗透率在数值上等于克氏渗透率。
(正确)19.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膨胀能力是最强的。
(正确)20.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一定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
(错)2 第一章油层物理选择题1-1 若某岩样的颗粒分布愈均匀,即意味着不均匀系数愈,或者说其分选系数愈。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D1-2 岩石比面愈大,则岩石的平均颗粒直径愈,岩石对流体的吸附阻力愈。
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答案为C1-3 若Sf 、Sp、Ss分别为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面的比面,则三者的关系为。
A、Sf >Sp>SsB、Ss>Sp>SfC、Sp>Ss>SfD、Sf>Ss>Sp答案为C1-4 若a 、e、d分别为岩石的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则三者的关系为。
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
1第一篇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第一章 天然气的高压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
1.天然气视分子量(gas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g(gas relative density ) :3.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gas compressibility factor) :4.对应状态原理(correlation state principle) :5.天然气压缩系数Cg (gas compressive coefficient ):6.天然气体积系数Bg (gas formation volume factor): 二.判断题。
√×× ×√√××1.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 ) 2.烃类体系温度愈高,则天然气压缩因子愈小。
(× ) 3.体系压力越大,天然气等温压缩率越大。
(× ) 4.当二者组分相似,分子量相近时,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5.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6.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低温低压。
(√ ) 7.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体积系数减小。
(√ ) 8.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分子量变大。
(× ) 9. 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 )三.选择题。
ACACBDB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 ( A )2.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天然气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 C )3.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气压愈其挥发性愈A.大,强B.小,弱C.小,强D.大,弱( A )4.地层中天然气的密度地面天然气的密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课后题问题详解
简要说明为什么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 宽?答:过渡带的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细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
由于油藏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的影响,油气界面张力很 小,故毛管力很小,油气过渡带高度就很小。
因为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油气界 面张力,故油水过渡带的毛管力比油气过渡带的大,而且水油的密度差小于 油的密度,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且油越稠,水油密度差越小, 油水过渡带越宽 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由于地层中孔隙毛管的直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油水界面不是平面,而是一个过渡带。
从地层底层到顶层,油水的分布一般为:纯水区——油水过渡区——纯油区。
由下而上,含水饱和度逐渐降低。
由式:,在PcR 一定时,油水的密度差越小,油水的过渡带将越宽。
油越稠,油水密度 差越小,所以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来源于骄者拽鹏 习题11.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404-CH ,%1062-H C ,%1583-H C ,%25104-H C ,%10105-H C 。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55%,35%,1012510483---H C H C H C 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各组分的体积组成:%23.964-CH ,%85.162-H C ,%83.083-H C ,%41.0104-H C , %50.02-CO ,%18.02-S H 。
若地层压力为15MPa ,地层温度为50C O 。
求该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视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解:(1)视相对分子质量836.16)(==∑i i g M y M(2)相对密度58055202983616..M M ag g ===γ (3)压缩因子244.3624.415===c r p p p 648.102.19627350=+==c r T T T3.2441.6480.84(4)地下密度)(=)(3/95.11127350008314.084.0836.1615m kg ZRT pM V m g g +⨯⨯⨯===ρ (5)体积系数)/(10255.6202735027315101325.084.0333m m T T p p Z p nRT pZnRTV V B sc sc scsc gscgf g 标-⨯=++⨯⨯=⋅⋅===(6)等温压缩系数3.2441.6480.52[])(==1068.0648.1624.452.0-⨯⋅⋅=MPa T P T C C rc rgrg(7)粘度16.836500.01171.41.6483.244[])(01638.00117.04.1/11s mPa g g g g ⋅=⨯=⨯=μμμμ(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油层物理课后题答案
组分
摩尔质量 -1 /(g﹒mol ) 16 30 44 58 70
i / M i (i / M i )
yi
/% 66.9 8.8 9.1 11.5 3.7 100.0
i / M i
0.0250 0.0033 0.0034 0.0043 0.0014 0.0374
CH 4 C2 H 6
C3 H 8 C 4 H 10 C5 H 10
Pc Tr
=
0.52 =0.068 (MPa 1) 4.624 1.648
0Hale Waihona Puke 01175016.836
1.648 1.4 3.244
g g / g1 g1 1.4 0.0117 0.01638(mPa s)
(8)若日产气为104m3,求其地下体积。
7.5
C3 H 8
C 4 H 10
C5 H 12
C6 H 14
5.5
4.0
1.5
0.5
若地层压力为136MPa,地层温度为99 O C ,求气体的粘度。 14.试估算某一凝析气藏气在49.2 MPa 和104.44 O C 下的粘度。 已知这一气体的相对密度为 0.90,并含有摩尔分数为2%的 N 2 ,4%的 CO2 和6%的 H 2 S 。 15.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743,地层压力为13.6 MPa ,地层温度为93.3 O C ,求天然气的 绝对粘度和运动粘度。 16.某油田气的组成如表1.3所示。 表 1.3 组分 摩尔积分
(5)计算该气体的粘度。
组分 摩尔组成 /% 0.902 0.045 0.031 0.022
yi
Pci
4.604 4.880 4.249 3.797 4.588
油层物理课后题答案
气的质量:
饱和条件下油密度
23.某断块地层压力为22.55 ,地层温度为72 ,泡点压力为21.84 ,油气分析数据表1.6和表1.7,求当地层压力分别为21.0 及20.0 时的两相体积系数。
表1.6地层油的分析数据(泡点压力为21.84 )
21.84
21.0
27.某油藏地面原油的密度为0.8762 ,所溶解的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80,油层温度为71.11 ,溶解气油比为100 ,试查图版估算在16.6 下的底层油体积系数
解: (1980)公式:
28.某地层油在地面脱气的密度为0.78 ,脱出气体的相对密度为0.8,原始溶解气油比为178 ,目前油藏压力为13.6 ,油藏温度为93 ,试查图版确定地层油泡点压力、收缩率及粘度。
则每个小球的表面积为
每个小球的体积为
3设有一块干净岩样,在空气中的质量 ,饱和煤油后在煤油空气中的质量 ,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的质量 ,煤油的密度为0.876 ,试求该岩样的孔隙度。
解:
岩石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
( )
4设一油藏含油面积A=10 ,油层有效厚度 ,孔隙度 ,束缚水饱和度 在 下原油体积系数 ,在泡点压力 下原油体积系数 ,考虑了束缚水在内的岩石的压缩系数 ( 间 的平均值),试计算油藏的储量,综合压缩系数( ~ 之间)和弹性储量。
(1)储量
(2)
(3)弹性储量
5已知某一过饱和油藏中含束缚水为24%,测得油,水及岩石的压缩系数分别为 , , ,油藏的孔隙度为27%,试求该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
解:
=
=16.06
6.设第五题中油藏含油体积为 (原始压力下),原始压力为27.0 ,泡点压力为21.3 ,泡点压力下油的体积系数为1.2,试计算该油藏的弹性采油量。
长江大学油层物理习题解答
第一篇 储层流体的高压物性第一章 天然气的高压物理性质一、名词解释。
1.天然气视分子量(gas apparent molecular weight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g(gas relative density ):3.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gas compressibility factor) :4.对应状态原理(correlation state principle) :5.天然气压缩系数Cg (gas compressive coefficient ):6.天然气体积系数Bg (gas formation volume factor):二.判断题。
√×× ×√√××1.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 ) 2.烃类体系温度愈高,则天然气压缩因子愈小。
(× ) 3.体系压力越大,天然气等温压缩率越大。
(× ) 4.当二者组分相似,分子量相近时,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5.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天然气的粘度增加。
(× ) 6.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低温低压。
(√ ) 7.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体积系数减小。
(√ ) 8.温度不变时,压力增加,天然气分子量变大。
(× ) 9. 当压缩因子为1时,实际气体则成为理想气体。
(× )三.选择题。
ACACBDB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1.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A.压力B.温度C.体积D.组成 ( A )2.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天然气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 在高压区间将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 ( C )3.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气压愈其挥发性愈A.大,强B.小,弱C.小,强D.大,弱( A )4.地层中天然气的密度地面天然气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404-CH ,%1062-H C ,%1583-H C ,%25104-H C ,%10105-H C 。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2.12510483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3462%83.083-H C ,%41.0104-H C , %50.02-CO ,%18.02-S H 。
若地层压力为15MPa ,地层温度为50C O 。
求该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视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解:(1(2)相对密度 (3)压缩因子 (4)地下密度 (5)体积系数 (6)等温压缩系数 (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4.知常压下天然气各组分的体积组成:%0.874-CH ,%0.462-H C ,%0.183-H C ,%5.0104-H C , %5.72-N 。
若相对密度为0.88,地层压力为15MPa ,地层温度为38C O ,求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CH 5.某天然气在温度为93.33C O 、压力为14.06MPa 时,视临界温度和视临界压力分别为225.19K 和5.538MPa ,在该天然气中,S H 2的摩尔分数为18.41%,2CO 的摩尔分数为1.64%,试计算含S H 2和2CO 的天然气压缩因子。
6.求相对密度为0.743,地层压力为13.6MPa ,地层温度为93.3C O 时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7.在压力为10MPa ,温度为40C O 的砂岩地层中储藏有天然气,其物质的量的组成为:%,7.7%,3.6%,0.10%,0.6%,0.7012510483624-----H C H C H C H C CH 设岩层孔隙度为20%,气体饱和度为80%,求13m 岩层体积中的天然气量(标3m ) 解:①33g 0.00635(/)10(27320)sc sc P TZ B m m PT ===⨯+标②4g 2733.45810tB ZP-+=⨯⋅ 8.有一含气层(湿气),其地层压力为20MPa ,地层温度为75C O ,气体的相对密度为0.70,该气层的地下含气体积为3910m ,求该气层的储量。
查0.835z =9.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70,地层温度为99C O ,地层压力为15.64MPa ,计算气体的体积系数。
10.某一地层气体在65.55C O 时,压缩因子Z 随压力P 的变化情况和表1.0所示。
表1.1MPa 出在这些压力下的气体压缩系数。
11.已知某气井深4554m ,地层压力为54.141MPa ,地面平均温度为17.0C O ,地温梯度为0.02C O /m ,天然气的压缩因子为1.148,相对密度为0.574(干气),求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45540.0217.0108.08t =⨯+=(℃)0.57428.9716.464g g g g a aM r M r M M =⇒==⨯=g/mol12.已知某气井地层压力为53.752MPa ,地层温度为105.58C O ,根据天然气分析知,相对密度为0.57,临界压力为4.762MPa ,临界温度为192.3C O ,求天然气的地下密度。
13.气体组成如表1.2所示。
表1.2若地层压力为136MPa ,地层温度为99C ,求气体的粘度。
14.试估算某一凝析气藏气在49.2MPa 和104.44C O 下的粘度。
已知这一气体的相对密度为0.90,并含有摩尔分数为2%的2N ,4%的2CO 和6%的S H 2。
15.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743,地层压力为13.6MPa ,地层温度为93.3C O ,求天然气的绝对粘度和运动粘度。
16.某油田气的组成如表1.3所示。
表1.3若油层温度为32C ,油层压力为8.3MPa 。
(1)求气体的压缩因子; (2)求气体的体积系数;(3)若油井日产气100003m (标准状态),它在地下所占的体积为多少? (4)计算该气体的压缩系数; (5)计算该气体的粘度。
(1)8.3 1.8094.5880.8232273 1.477206.44r P Z T γ⎫==⎪⎪⇒=⎬+⎪==⎪⎭(2)42733.45810tBg ZP-+=⨯ (3)40.010*******.2g g os V B V -=⨯=⨯=(m 3) (4)由P γ、T γ查[]gr C T P γγ⨯-图, 得0.142gr g C C →= (5)11(0.01258()n ngi i i i x x mPa s μμ====∑∑由P γ、T γ查得,17.有一凝析气藏。
有其流体的高压物性分析得到压力-温度关系如图1.1所示,图中A 点代表气藏压力及密度。
试分析:(1)此气藏在开采过程中的相态变化;(2)为了减少凝析油的损失,可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18.根据某油田所取油样的高压物性试验,得到如图1.2所示的压力—温度关系图,油藏的压力及温度如A 点所示,试说明此油藏的类型,并分析开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19.原始气体组成列表于表 1.4中,以致原始地层压力i p =26.78MPa ,地层温度T=346.68K 。
计算地层温度下(收敛压力CV P =35.0MPa ,由其他资料得+7C 的临界温度为596.9K )。
表1.4地层温度不同压力下的平衡常数20.某油井产物的i 值和20C O 下的平衡常数见表1.5。
表1.5试计算一次脱气分离出来的液量,并对分出液量进行对比。
(已知脱气温度:20C ;一次脱气压力:0.1MPa ;多级脱气时,一、二、三、四级脱气压力分别为5.0,3.0,1.0,0.1 MPa 。
)21.某地油层样品,在地层条件下原始体积为3103cm ,当地温降到15.5C O ,压力降到大气压时,液体体积减少到2043cm ,并析出218⨯1033cm 气体,计算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
解:)/(10085.1)(4.2215.1527329310218333osgs 33o g gs m m V V Rs m T T V V 标标⨯===+⨯⨯=⨯=22.在饱和压力下,13m 密度为8763/m kg 的原油中溶解相对密度为0.75的天然气1383m ,在饱和压力下体积系数为1.42,求饱和压力下原油的密度。
解:油的质量:876kg/m 331m ⨯=876kg气的质量:kgV M m M M g g g g ga g a g72.12413875.0205.1/kg 90375.01075.0205.1205.175.033g =⨯⨯===⨯⨯=∴====ρρρρργ饱和条件下油密度3/7.70442.1172.100072.124876m kg B V V M o sc gfgf gf =⨯=+==ρ23.某断块地层压力为22.55 MPa ,地层温度为72C O ,泡点压力为21.84MPa ,油气分析数据表1.6和表1.7,求当地层压力分别为21.0MPa 及20.0MPa 时的两相体积系数。
表1.6地层油的分析数据(泡点压力为21.84MPa )g γi MPa 3cm MPa 释放出的13.43cm 的气体后,油的体积为8.73cm ;原油在地面脱气后剩下的体积为7.83cm ,试求原始压力下油的体积系数、14MPa 时油的单相及两相体积系数。
解:(1))(282.18.71033m m B oi ==(2),14MPa P = )(115.18.77.833m m B o ==25.由某一地层油样的高压物理性质试验,得出如图1.3所示的溶解度曲线。
求: (1)原始溶解气油比; (2)泡点压力;(3)当油层压力降到12.5MPa 时,从油中分出的游离气有多少? 解:(1))(7.1063m R s 标=(2))(a 25.17b MP P =(3)单位体积油中,)(4.251)3.817.106()(33m m V R R V oss si g 标=⨯-=-=26.查图版计算油藏压力为20MPa ,温度为93C O ,含盐质量浓度为3⨯1043/m g 的地层水的压缩系数。
27.某油藏地面原油的密度为0.87623/cm g ,所溶解的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80,油层温度为71.11C O ,溶解气油比为10033/m m ,试查图版估算在16.6MPa 下的底层油体积系数解:φGlas (1980)公式:28.某地层油在地面脱气的密度为0.783/cm g ,脱出气体的相对密度为0.8,原始溶解气油比为17833/m m ,目前油藏压力为13.6MPa ,油藏温度为93C O ,试查图版确定地层油泡点压力、收缩率及粘度。
29.有一封闭未饱和油藏,如图1.4所示,原始储量在标准状况下为N (3m ),原始压力i p ,溶解气油比为si R (33/m m );目前压力P 低于泡点压力b P ,累积采油为p N (3m ),平均生产气油比(累积产气与产油之比)为R p (33/m m ),目前压力下油、气体积系数分别为o B 、g B ,溶解气油比为S R (33/m m ),试写出下列平衡表达式(不考虑岩石及束缚水弹性):原始溶解气量=采出气量+目前溶解气量+自由气量 解:[]g o p oi s p p p si B B N N NB R N N N R NR )()(--+-+=第二章1. 某岩样的粒度组成如表2.1所示,其孔隙度φ=25.9%,取校正系数C=1.3,试计算岩样的比面值。
表2.1φ排列直径为D 的小球n 个解: 每个小球的表面积为2D π,每个小球的体积为63D π3设有一块干净岩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 W 760.271=,饱和煤油后在煤油空气中的质量g W 665.302=,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的质量g W 178.193=,煤油的密度为0.8763/m g ,试求该岩样的孔隙度。
解:321oW W 30.66527.7603.3162()0.876V cm ρ--===空隙岩石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
13oW W V ρ-=骨架23o o W W W W 30.66519.17813.11300.876V ρρ---====湿浮外表(cm 3)4设一油藏含油面积A=102km ,油层有效厚度m h 10=,孔隙度%20=φ,束缚水饱和度%,20=wi S 在MPa P i 50.15=下原油体积系数02.1=oi B ,在泡点压力MPa p b 0.10=下原油体积系数025.1=ob B ,考虑了束缚水在内的岩石的压缩系数14102--⨯=MPa C f (i p 间b P 的平均值),试计算油藏的储量,综合压缩系数(i p ~b P 之间)和弹性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