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易错题汇总解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精品【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601、106、900这三个数中()最小。
A.601B.106C.9002.在下面数字中,()是轴对称图形。
A.0B.4C.73.16人排队,第一排站了10人,第二排站了几人?正确的算式是()。
A.16-10B.16÷2C.16-24.九千零三十写作()。
A.9003B.9030C.93005.42÷7=6,这道算式表示( )。
A.把42分成7份,每份是6B.42里面有7个6C.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6.有49个乒乓球,每6个装一盒,至少需要()个盒子才能装完。
A.8B.9C.107.下面的数中,()中的5表示5个十。
A.4805B.4850C.45088.下面是同学们喜欢吃的蔬菜调查情况。
同学们最喜欢吃的蔬菜是()。
A.西红柿B.黄瓜C.茄子D.白菜9.把十位上的2片小圆上移到百位上,变成()。
A. B. C.10.下面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是()。
A.5002B.1050C.10000D.3604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5200既可以看作5个千和2个百,也可以看作52个百。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小明说“这堆书是10克”。
()4.8060是有8个千和6个十组成。
()5.()×5<49,括号里最大只能填8。
()6.余数是6,除数最小应该是5。
()7.质量是1千克的棉花比质量是1千克的铁轻。
()8.小强体重75千克。
()9.求10的5倍是多少,列式为10÷5。
()10.40○5=8,○里应该填“÷"。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7分)1.208是由()个百和()个一组成。
2.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吃________个桃。
3.一个三位数的最高位是()位,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万位的数是()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一.填空题1、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余数是5.除数最小是()。
如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2、一个数除以8商7余数是7.这个数是()。
3、(?)÷6=6……?。
被除数最大是()。
4、(?)÷(?)=7……6。
被除数最小是()。
5、比较数位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时,我们首先比较()位上的数。
6、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数。
7、用3、4、7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8、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
被减数和减数一样多,差是()。
9、表示物体质量一般用()和()作单位。
一只兔子大约重3()。
10、由7个千和85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11、1、3、7、13、()、31、……。
12、40÷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还可以表示()里面有()个()。
13、笔算加减法都要把()对齐。
14、用7、0、0、9组成四位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和()。
一个零也不读的是()和()。
15、与7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6、豆浆机原价是398元,现价是288元,便宜了约()元。
17、8个碗,14根筷子,可以分给()位客人。
18、从45里面连续减去5,减()次还剩5。
19、从63里面连续减去9,减()次还剩0。
2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一个()位数。
21、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22、写出4998后面的第3个数是()。
23、写出两道商是6的除法算式()、()。
24、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3,被除数是()。
25、一个鸡蛋的重量比一个西瓜的重量()得()。
26、“神州8号”升空时()现象,“神州8号”绕地球飞行是()现象。
27、由9个千,5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二年级数学重点内容及易错题(下册)
二年级数学重点内容及易错题(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数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点八近似数的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点八近似数的解决问题知识讲解:估算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在某些解决问题上,运用估算的解题策略,能够有效的避免算错数的问题,而且更高效。
但是运用估算的解题策略时,要根据问题来选定估算的标准,有时需要把数值估大,有时需要把数值估小。
易错题举例:服装厂收到一张订单,要求在两个月内赶制1800套服装。
该厂实际每月生产885套,服装厂能按时交货吗?错解:885≈900 900+900=1800(套) 1800=1800答:可以按时交货。
错因分析:学生仅根据885近似于900,就列式900+900=1800(套)得出能按时交货的结论。
却没有意识到885和近似数900的大小关系,即885比900小,所以没有判断出两个月的总和达不到1800,结果不能按时交货。
思路点拨:在根据题目找到合适的近似数进行估算以后,还要明确实际数值跟题目的总数相比是大了还是小了,然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
练习强化:1.下面各数各接近几百?621() 385() 523() 803()498() 712() 241() 179()2.下表是友朋苗圃几种树苗的情况。
(1(2)棵数最多的树苗比最少的树苗大约多多少棵?(3)银杏树苗和桂花树苗大约一共有多少棵?3.一台空调3350元,一辆摩托车4120元,买这两件商品,7000元够吗?4.一件上衣185元,一条裤子204元,妈妈拿400元,买这两件衣服够吗?5.学校建了一个大会议室,最多能容纳1500人,三、四、五三个年级各有400多人,学校举行六一演出,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坐得下吗?6.环卫阿姨上个月收集了523个塑料瓶,这个月收集了312个,环卫阿姨这两个月收集的塑料瓶超过了800个了吗?7.小红为地震灾区捐款489元,小东捐款321元,他们一共捐款大约多少元?8.某校三年级有男生358人,女生337人,有700个苹果,每人一个够吗?9.一辆自行车348元,一台录音机179元。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19分)1.一个数除以15商9余1,这个数是()A.134B.135C.150D.1362.“685>6□7”,在□里最大能填()。
A.4B.5C.73.翻动书页时,书页的运动是()。
A.平移B.旋转4.一百一百地数,800后面第二个数是()。
A.600B.700C.900D.10005.把14个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有()个。
A.1B.2C.36.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4×2B.4+2C.4÷27.8088中3个8表示的大小 ( )。
A.一样B.不一样C.无法确定8.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等腰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9.3人一组玩皮球,全班24人,可以分为()组。
A.6B.7C.8D.910.丁丁和东东玩“石头、剪马、布”的游戏,其猜拳15次,下图记录了丁丁的成绩,你知道东东赢了几次吗?()A.8B.5C.2二.判断题(共10题,共18分)1.41除以5等于8,余数是1,这个算式是错误的。
()2.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不会改变。
()3.王叔叔体重75克。
()4.五千零五写作:500005。
()5.是轴对称图形。
()6.1000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7.正方形、长方形、风车图案、等腰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8.汽车方向盘转动是旋转现象。
()9.和是1000的两个数,一定是500加500。
()10.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6。
()三.填空题(共10题,共37分)1.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现在全世界约有鸟类九千零二十一种。
()2.填空。
63÷()=9 9×()=546×()=48 42÷()=64×()=36 72÷()=85×()=30 36÷()=43.填上“=”“>”或“<”。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 易错题强化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易错精选强化练习题(2)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1.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A. B. C. D.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可以互相重合的是()。
A. B. C. D.3.下图中左边的飞机通过平移可以与下面的()号飞机重合。
A. B. C. D.A. B. C. D.5.从下面( )纸中剪下的图案是。
A. B. C.二、判断题(共5题;共15分)6.纸风车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7.拧开水龙头是平移现象。
()8.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垂直。
()9.圆的对称轴一定过圆心。
()10.左图是六边形,每条边都相等,它有三条对称轴。
()三、填空题(共4题;共16分)11.平移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________变。
12.把一个长方形从中间对折,长方形的左右两边一定会完全________。
13.红领巾的平面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14.下图是从镜子中看到的钟面的时间,你能辨认吗?请写出实际的时间.________时四、解答题(共3题;共18分)15.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16.下面现象是平移的用“△”表示,是旋转的用“○”表示。
17.在下面方格处,写出2个具有对称性的汉字和数字.五、综合题(共2题;共15分)18.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________号图形通过旋转可以和右边的图形重合。
(2)下面图形中,只经过平移就可以使两个图形完全重合的是________。
19.画一画,想一想:(1)小房子向()平移了()格;(2)直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3)钝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六、应用题(共3题;共21分)20.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21.聪明屋里住着一位智慧老爷爷.他给小朋友出了一道难题.下图是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猜一猜钟面上是几时.22.从镜子中看到上面的图形的样子是哪一个?(画“√”)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A【考点】镜面对称【解析】【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知识判断,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A。
新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错题集、重点知识易错题及分析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错题集、重点知识易错题及分析二年级下册数学错题集一、数据收集整理1、《课堂作业本》P3第2题某超市9月份两种牛奶的销售情况如下表:第1周 | 第2周 | 第3周 | 第4周 |A品牌 | 12.| 10.| 15.| 13.|B品牌 | 8.| 9.| 7.| 10.|1)从9月份的销售情况看,人们喜欢喝()品牌的牛奶。
2)从B品牌牛奶9月份的销售情况看,售出最多的是第(2)周,售出(9)箱;售出最少的是第(3)周,售出(7)箱。
3)两种品牌的牛奶销售箱数相差最大的是第(1)周。
4)如果超市想再进一批牛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5)从上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6)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二、表内除法(一)1、《课堂作业本》P10第2题根据算式填一填,圈一圈。
10÷2=5一共有(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朵。
2、《同步练》P7第4题3、《同步练》P8第4题筐里有24个桃子,每次取出的个数一样多,几次可以取完?每次可以取几个?4、《同步练》P14第5题读一读,想一想,分一分。
45只兔子9个家,家家只数都相差,最多最少差8只,你说如何来分家?三、表内除法(二)1、《同步练》P25第4题老师手上有5张扑克牌,分别是8、6、2、3、4,你能照样子拼出商是7、8的除法算式吗?看谁拼的多?例:24÷3=82、《同步练》P27第4题一条长32米长的彩带,每次剪下8米,要剪几次才能剪完?四、图形的运动(一)1、《课堂作业本》P20第4题五、混合运算1、《同步练》P33第3题公共汽车上原来有40人,到和平站下车8人,上车11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同步练》P34第5题一辆公共汽车停靠在A站,下车10人,上车9人,这时车上有30人。
停靠A站前这辆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3、《课堂作业本》P37第5题XXX原来比XXX22盆花,XXX送给了XXX8盆花,这时XXX比XXX多几盆花?4、《课堂作业本》P41第8题根据每组中的第一个算式,在里填上﹢、﹣、×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试题及答案(易错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试题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不能用“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计算的算式是()。
A.5×7B.35÷7C.35-5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8, 商是()。
A.1B.16C.643.5个9相加列式是()。
A.5×9B.45÷9C.45÷54.小明家种了42棵桃树, 6棵梨树, 求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多少倍?正确的解答是()。
A.42÷7=6B.42+6=48C.42-6=36D.42÷6=75.运用六六三十六乘法口诀的是()。
A.35÷5B.36÷6C.32÷4二.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计算5×9、49÷7和45÷5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2.每个篮子可以装8个胡萝卜, 装56个胡萝卜需要6个篮子。
()3.38里面最多有7个6。
()4.计算15÷5和15÷3的口诀相同。
()5.计算45÷9, 想口诀五九四十五, 所以45÷9=5。
()三.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填上“>”、“<”或“=”。
(1)45÷5________36÷4 (2)72÷8________40÷52.比一比, 在横线上填“>”、“<”或“=”。
16÷8______9×2 27÷9×3______3×8÷345÷9______4×1 27÷3×5______4×5÷58+14______7+15 9÷9×9______18÷23.红星小学二年级(1)班有48人, 每排摆8张, 需要摆()排。
4.在括号里填上“>”“<”或“=”。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易错题专项练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一、填空题1.下面是调查某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统计。
葡萄苹果香蕉草莓桃子石榴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水果葡萄苹果香蕉草莓桃子石榴人数( ) ( ) ( ) ( ) ( ) ( ) (2)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3)最喜欢吃香蕉的人数比最喜欢吃草莓的人数多( )人。
2.表是二(2)班环保小组同学三月份收集的废旧矿泉水瓶的数量。
姓名李虹张华王晓悦毛芳芳邓强乐小佳数量(个)25 47 30 31 35 40 (1)_______收集的废旧矿泉水瓶数量最多。
(2)收集的数量最多的同学比数量最少的同学多()个。
3.动物学校二(1)班正在竞选班长。
(1)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填写下表。
候选者小鹿小熊小狗小刺猬票数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2)老师宣布______得了______票,恭喜它当选为班长!______的票数第二,恭喜它当选为副班长!4.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调查情况。
(每人只能选一种)水果种类人数 5 13 17 8 11(1)二(1)班一共调查了( )人。
(2)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3)如果你请二(1)班同学到家里做客,最好多准备( )。
二、判断题1.用正字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5个数据。
( )2.像这样用记号“x”来表示统计图中的数据,我们就叫它记号统计图( )3.用“正”统计五月份的天气情况:一个“正”代表一天。
( )4.本期我们学了用“正”字记录数据很方便。
( )5.用“正”字来记录数据,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 )三、选择题1.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适合的办法是()。
①画“正”②画“√”③画“○”A.①②③B.①②C.②③2.下面是学校门前5分钟内通过机动车辆数的情况那么通过的车辆数最多的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集锦(附解析).doc
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考、易错题集锦(附解析)【一】填空题1、在计算有余数旳除法时.假如余数是5.除数最小是()。
假如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2、一个数除以8商7余数是7.那个数是()。
3、(?)÷6=6……?。
被除数最大是()。
4、(?)÷(?)=7……6。
被除数最小是()。
5、比较数位相同旳两个数大小时,我们首先比较()位上旳数。
6、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那个数是()数。
7、用3、4、7能组成()个不同旳三位数。
8、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
被减数和减数一样多,差是()。
9、表示物体质量一般用()和()作单位。
一只兔子大约重3()。
10、由7个千和85个十组成旳数是〔〕,那个数旳最高位是()位。
11、1、3、7、13、()、31、……。
12、40÷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还能够表示()里面有()个()。
13、笔算加减法都要把()对齐。
14、用7、0、0、9组成四位数,最大旳数是(),最小旳数是(),读数时,只读一个零旳是()、()、()和()。
一个零也不读旳是()和()。
15、与7999相邻旳两个数是()和()。
16、豆浆机原价是398元,现价是288元,廉价了约()元。
17、8个碗,14根筷子,能够分给()位客人。
18、从45里面连续减去5,减()次还剩5。
19、从63里面连续减去9,减()次还剩0。
20、一个数旳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一个()位数。
21、在一个有余数旳除法算式里,假如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22、写出4998后面旳第3个数是()。
23、写出两道商是6旳除法算式()、()。
24、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差不多上7,余数是3,被除数是()。
25、一个鸡蛋旳重量比一个西瓜旳重量()得()。
26、“神州8号”升空时()现象,“神州8号”绕地球飞行是()现象。
27、由9个千,5个一组成旳数是(),那个数读作()。
28、从3、7、8、9、0中选择,组成旳最大四位数是(),最小旳三位数是(),两数旳和是(),两数旳差是()。
【免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30道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30道易错题,附答案解析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哪个班人数最少?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 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 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数量牛奶 18盒酸奶 24盒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一道乘法算式,至少能写出()除法算式。
A.一道B.两道C.四道2.用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能写()道除法算式。
A.2B.1C.33.胶州湾海底隧道分为陆上与海底两部分,其中海底部分长3950米,约为()米。
A.3900B.4000C.39504.把50只兔子关进笼子,每个笼子最多只能关进8只。
至少要准备()个笼子,才能全部关得下。
A.7B.6C.55.48连续减6,得出0需要减几次? ()A.6次B.8次C.3次6.有6名少先队员,上午植树30棵,下午植树24棵,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植树多少棵?正确答案是()。
A.5棵B.4棵C.9棵D.6棵7.以下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9870B.8100C.78068.3□08<3357,□里最大填()。
A.1B.2C.39.算式48÷9=5……3中,余数是()。
A.9B.5C.310.20里面有()个4。
A.5B.4C.3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由3个一,5个十,7个百组成的数是357。
()2.计算15÷5和15÷3的口诀相同。
()3.小明和小红一起去买六一装饰用的彩色气球,红气球买了6个;黄气球买了5个;蓝气球买了4个;粉红气球买了8个,那么小明算出,买黄色气球和蓝色气球的总和比粉红色气球多2个。
()4.升国旗属于平移现象。
()5.计算4+3×2时,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6.妈妈用拖把擦地,是平移现象。
()7.拧瓶盖属于平移现象。
()8.计算15÷3和15÷5时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9.()×5<49,括号里最大只能填8。
()10.计算56除以8和7乘以8用同一句口诀。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2分)1.根据问题填空:(1)四个千、八个百和五个一写作:()(2)五个千和五个十写作:()2.一根12厘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厘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点击重难点】1.几个重要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例题】【解析】(1)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2)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第二单元:时、分、秒【点击重难点】1.钟面上较短的针叫时针,较长的针叫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秒针。
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
2.时间单位有:时、分、秒,他们之间的关系是:①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的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③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的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3.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再看分针(5分5分的数)。
【例题】小兰每天早上读半个小时的书后开始吃饭,6:40开始读书,()开始吃饭。
【解析】方法一:40分钟再加上30分钟是70分钟,70分钟也就是1是10分,故正确答案是7:10。
列式:6时40分+30分=6时70分=7时10分;方法二:6时40分开始读书,20分钟后是7时,再过10分钟就是7:10。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点击重难点】1.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2.在地图或平面图上,规定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四个方向之间还有四个方向: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一共有八个方向。
3.指南针的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易错题汇总练习+易错题精选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易错题汇总练习+易错题精选题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一、填空题1、与除法有关的问题(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列算式是(),读作()在这个算式中,12是(),表示();3是(),表示();4是(),表示()。
求商用的乘法口诀是()。
(3)看图写除法算式(4)24连续减8,减()次的结果是0。
(5)45里面有()个9. 32里面最多有()个6.(6)32÷4=8,在这道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读作:(),求商用的口诀是()。
(7)48里面最多有()个9.2、混合运算(1)在综合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要()计算;如果有加减运算又有乘除运算,要先算(),再算();有小括号的要()。
(2)根据下面的算式,写出综合算式。
32+24=56 56÷8=7 综合算式是26+34=60 90-60=30 综合算式是42÷6=7 5×7=35 综合算式是9×4=36 54+36=90 综合算式是(3)二年级一班有男生32人,女生16人,把他们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列综合算式是()3、有余数除法(1)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
(2)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的话,余数可能是()。
(3)用小棍摆下面的图形,如果有剩余,可能是()根。
(4)10月份有30天,合()个星期,余()天。
(5)39个小朋友坐船过河,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条船。
(6)□÷7=□……□,在这道算式中,余数最大是()。
(7)□÷□=5……3,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8)□÷8=6……□,被除数最大是()。
(9)……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20个图形是(),第22个是()。
(10)△÷○=6……1,其中○是最大的一位数,这是△是()。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数量牛奶 18盒酸奶 24盒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参考答案【精练】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50道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23分)1.用0,4,9,2组成一个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A.9240B.9042C.94202.河里有21只鸭,7只鹅,求鸭的只数是鹅的几倍?正确的解答是()。
A.21+7=28B.21÷3=7C.21-3=18 D.21÷7=33.每6人组成一个小组玩跳绳,可以分成6个小组。
如果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玩丢手绢,可以分成几个小组?4.六千零六十写作:()。
A.606B.6060C.60065.6千克苹果和6千克棉花相比,()重。
A.苹果B.棉花C.一样6.停车场管理员记录了一小时内的停车情况,如下表: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管理员哪句话是正确的()。
A.下一辆一定是小轿车B.下一辆可能是小轿车C.下一辆不可能是大客车7.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组。
A.7B.4C.138.26个学生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
他们至少要租()条船。
A.4B.5C.69.两个乘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乘数是8,另一个乘数是几?正确的列式是()。
A.72÷9=8B.72+8=80C.72-8=64D.72÷8=910.27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他们至少要租()条船。
A.5B.6C.7D.8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2.翻书属于旋转现象。
()3.由4个一、6个十、2个百、8个千组成的数是4628。
()4.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
()5.两数相除,余数最小是6。
()6.2千克铁比2千克棉花重。
()7.爸爸的体重是70千克。
()8.推拉窗和直升电梯的运动都是平移现象。
()9.600的相邻数是598,602。
()10.15里面有3个5,列式为15÷3=5。
()三.填空题(共10题,共33分)1.明明采了28朵花,每6朵插1个花瓶,能插()个花瓶,还剩()朵。
【期末易错笔记】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评高频考点+常考易错题汇编卷(一)人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评高频考点+常考易错题汇编卷(一)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亲爱的同学们,学期末的智慧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只要你认真地分析每一道题,你一定能获得一次难忘的旅途记忆!一、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满分16分)1.下表是三(1)班学生选举班长时的统计情况,()是有可能当上班长。
姓名笑笑淘气妙想奇思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一A.淘气B.笑笑C.奇思读作:()2.186A.18除6 B.18除以6 C.6除以183.把40朵小红花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朵?正确的列式是()。
A.40÷8 B.40-8 C.40×84.下面通过平移可以与相互重合的是()。
A..B..C..5.小刚和小强进行口算比赛,每人做72道,小强每分钟做9道题,小刚9分钟做完,他们俩谁做的速度快?()。
A.小刚B.小强C.一样快6.爸爸今年36岁,儿子今年8岁。
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倍。
A.4 B.6 C.10 D.57.二(1)班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15人,女生27人,平均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列式()。
A.(15+27)÷7 B.15÷7+27 C.(27-15)÷78.余数是2的算式有()。
A.16÷8 B.23÷7 C.47÷6二、用心思考,我会填.(满分16分)9.横线上最大能填几?9×________<30 7×________<60 29>________×410.△△○□□□△△○□□□……,照这样排列,第36个图形是(______)。
11.7774千位上的“7”表示(______)个(______)。
十位上的“7”表示(______)个(______)。
人教版小学二年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二年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专项训练题第一单元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下面是二(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的人数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绘画的人数比读课外书的人数少()。
(3)我在课余时间喜欢(),二(1)班同学做这种课余活动的有()人。
(4)如果二(1)班要组织一次课余活动,那么最好组织哪种活动呢?2. 二(1)班一共有35人,小明用举手的方法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科目(每人至少举了一次手),结果如下:喜欢语文的有20人,喜欢数学的有18人。
你知道有多少人举了两次手吗?答案:1.(1)去户外玩(2)4 (3)略(4)去户外玩2.20+18-35=3(人)答:有3人举了两次手。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1)1.把12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下面的方格里画“√”。
2.12个排球平均装在袋子里(每个袋子里至少装2个,不少于2个袋子),有()种答案:1.(3)√2.4第二课时平均分(2)1.(1)每个花瓶放2枝花,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2)每个花瓶放3枝花,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3)每个花瓶放6枝花,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2.有一些糖果,块数比20多,比30少,把它们平均分。
如果分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那么这些糖果有多少块?答案:1.(1)9 (2)6 (3)32.25块第三课时除法(1)1.(1)平均奖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朵纸花。
()÷ () =()(2)平均奖给6个小朋友,每人得到()朵纸花。
() ÷ () =()(3)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朋友,每人得到()朵纸花。
() ÷ () = ()2.想一想,填一填。
() + () + () =12() + () + ()+ () + () =15答案:1. (1)6 12÷2=6(2)2 12÷6=2(3)3 12÷4=32. 4 3第4课时除法(2)1.读一读,填一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训练姓名:一、我会填(1)♀♀♀♀♀♀♀♀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
(4分)(3)按规律填数:2 3 5 8 12 ( ) ( )。
(4)用9、8、0、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数有( )和( ),只读一个零的最小数是()。
(5)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5=100 46-□÷8=40(6)每5千克油可装一桶,32千克油至少需要()个桶。
(7)一个四位数的密码,它的大小在5000与6000之间,百位上的数字是6;十位上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它们两个的和是8,这个密码是()。
(8)一道除法题,除数是6。
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商是7。
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
(9)小英、小花、小兰、小月四个人在一次跑步中,小英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小花快,而小月又比小花慢。
()最快,()最慢。
(10)小明和4个同学去看电影,买票用了20元,每张票()元钱。
(11)42÷7=6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把42里有()个7。
(12)如果 + + + + + =48 则 =()。
(13)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8-15-5=38-(15 5) 57-(17+3)=57 17 335-(15-5)=35 15 5 39-20+1=39 (20 1)(14)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35÷7=5 29-25=4 21+14=35 36-17=1918-5=13 4×8=32 35÷7=5 39-19=20(15)()里最大能填几?()×6 < 32 47 > 8×( ) 56 > 8×( ) 7×( )< 48(1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重点易错题汇总解析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6-7=29(岁)
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
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哪个班人数最少?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
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 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43÷5=8(根)……3(米)不够
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
商品名称数量
牛奶18盒
酸奶24盒
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
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10、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现在有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车?还剩几个轮子?
38÷4=9(辆)……2(个)
错因分析:没有能正确理解“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的意思,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17÷3=5(盒)……2(个)
错因分析:有余数的问题,建议用实物让学生装一装。
1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丽拍的比小军拍的3倍少20下。
小丽拍了多少下?31×3=93(下)
93+20=113(下)
错因分析:比多(比少)的叙述方式,学生不太适应。
13、一捆电线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还剩210米没有用。
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68+76=144(米)
210+144=354(米)
错因分析:没看懂问题问的是什么,因此题目没解完,建议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
14、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用去了5毫米。
焊接后铁条长多少毫米?
45+45=90(毫米)
90-10=80(毫米)
错因分析:把两根长都是45毫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只有一个焊接头。
15、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
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55+18=73(页)
278-73=205(页)
错因分析:受干扰条件“278”影响,没看完所提问题问的是什么。
应告诉学生,有些题的条件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干扰条件),应充分理解题意后再列式。
16、植树小组昨天栽了105棵树,今天比昨天少栽了28棵树,两天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105-28=77(棵)
错因分析:读题不完整,建议学生读完题后简述出“2个条件,一个问题”。
17、养鱼场上午捕鱼504条,下午比上午少捕鱼196条。
这个养鱼场一天一共捕鱼多少条?
504-196=308(条)
错因分析:与16题属于同一类错误,不会找中间问题。
18、一批煤,已经运走了28吨,剩下的是运走的7倍。
原有煤多少吨?
28×7=196(吨)
错因分析:与16题属于同一类错误,不会找中间问题。
19、朱叔叔合每分钟走60米,他从家出发已经走了5分钟,离单位还有50米,朱叔叔从家到单位有多少米?
60×5=300(米)
300-50=250(米)
错因分析:理解此题最好用图示,线段画出来就非常明显的知道用加还是用减。
20、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
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21、小明买2卷胶卷,每卷36张18元,小红买了3卷胶卷,每卷24张13元。
谁买的胶卷合算,为什么?
小红买的合算,13<18
错因分析:没通过计算直接看数据而得出错误结果。
22、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树8棵,三年级去了4个班的同学植树,一共植树多少棵?
6×8=48(棵)
48+4=52(棵)
错因分析:4个班就应为4个48,属没理解乘法的意义。
23、一桶油,已经用了28升,剩下的是用的8倍。
原来有油多少升?
28×8=224(升)
错因分析:还是属于读题不完整,没看懂问的是什么。
24、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8倍还多5岁。
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7×8+5=61(岁)
错因分析:只完成了一半,求出了爷爷的年龄,没有仔细读问题“爷爷比小明大多少岁?”。
25、计算一下一个月(30天)有多少小时?
30×60=1800(小时)
错因分析:没理解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60小时。
26、小猴家住在游乐园的西北面520米,小狗家住在游乐园的东南面480米。
小狗与小猴家相距多少米?
520-480=40(米)
错因分析:此题分析时最好画草图,理解方位,就非常直观了。
27、今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
31÷7=4 (3)
错因分析:算式正确,但没算完。
应再列:8÷7=1……1,因为余数是1,条件又告诉8号是星期一,所以31÷7=4……3,余数是3,应为星期三。
28、青山村有63户人家,共158人,新林村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新林村有多少人?
158-63=95(人)
错因分析:没理解题意,“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说明新林村的人
数比青山村人数多,应该用加法计算。
29、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
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最少有多少本书?
40÷5=7(本)……5(本)
错因分析:前半部分算式正确,但没理解被除数、商数、余数之间的关系。
40÷5=7(本)……5(本),本来应该余3本,但计算中余5本,多出2本,就应在总数40中去掉多出的2本,40-2=38(本),所以最多为38本。
最少则当商为1即每堆只有1本时,总数最少为8本。
30、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张10元。
错因分析: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
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