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摇篮曲 贺绿汀作》|人音版简谱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简谱)6摇篮曲课件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简谱)6摇篮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021a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b.png)
妈 妈 的 手 臂 永 远 保 护 你。
65
2 2 3 2 1 5 43 2 5
世上 一 切 幸
福 愿 望,
3 5 2 3 4 3 3 2342 1 0
一 切 温 暖 全 都 属 于 你。
4
摇篮曲
4
3 5 2 3 4 3 3 2171 2 5
睡 吧,睡 吧, 我 亲 爱 的 宝 贝,
3 5 5 2 3 4 3 3 2342 1 0
妈 妈 的 手 臂 永 远 保 护 你。
65
2 2 3 2 1 5 43 2 5
世上 一 切 幸
福 愿 望,
3 5 2 3 4 3 3 2342 1 0
一 切 温 暖 全 都 属 于 你。
4
摇篮曲
4
3 5 2 3 4 3 3 2171 2 5
睡 吧,睡 吧, 我 亲 爱 的 宝 贝,
3 5 5 2 3 4 3 3 2342 1 0
车
我
妈
妈 教
妈妈在家长会上听得特别认真
我
做
手
工
妈妈教我做作业
妈妈爱我
我爱妈妈
1=G 4 行板 4
PP
35
摇篮曲
2 3 4 3 3 2171 2 5
睡 吧, 睡
吧, 我 亲 爱 的 宝 贝,
3 55 2 3 4
妈 妈的 双
手
妈 妈的 手
臂
妈妈 爱
你
2 2 321
摇 篮摇
你
世 上一
切
一 束百
合
3 5 23 4
妈 妈 爱 你 妈 妈 喜 欢 你。
65
2 2 3 2 1 5 43 2 5
一 束 百 合 一 束 玫 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 摇篮曲 》 ︳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 摇篮曲 》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db6439cc2af90242a995e549.png)
《摇篮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四四拍子、附点节奏、前倚音的知识,懂得其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通过歌曲学唱,能用连贯地气息、平稳、柔和的声音歌唱全曲。
3、通过歌曲学唱,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真挚、无私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1、四四拍子的强弱律动、附点节奏、前倚音的知识的学习。
2、歌曲连贯的气息、平稳、柔和的声音的引导。
3、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音乐有着神奇的魅力,不同的歌曲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些歌曲让人欢喜,比如“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有些歌曲让人自豪:水乡的孩子爱水乡,从小就生长在南湖旁……“,有些歌曲歌唱了对家乡的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你们知道是哪首歌曲吗?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很想唱,让我们一起唱一唱,人坐直,眼睛看大屏幕的中点,边唱边想象歌曲的内容,唱’白桦林好地方“这个点就是白桦林,唱”森林的那一边,遥远的平原“这个点就是森林、平原。
准备,“白桦林好地方……继续(继续唱,师走到钢琴前为学生弹伴奏)2.聆听师:同学们唱得真投入!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歌曲《摇篮曲》,是谁为这首歌曲作的曲?我们来认识一下,是这位伟大的奥地利的作曲家(停顿),他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巨匠,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人们称他为“歌曲之王”,他的名字叫做?(师生一起回答:舒伯特),再自豪地念一念这位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摇篮曲》。
(音乐起)可以闭上眼睛,可以睁开眼睛听,也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地动一动。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速度慢、轻柔、平稳流畅、平静、哄宝宝入睡时听的歌,声音连贯…师:同学们分析得真不错!你们其实已经把这首摇篮曲的特点都说出来了。
摇篮曲又叫催眠曲,往往在母亲哄宝宝入睡时歌唱,它的曲调平静,起伏不大,给人一种非常亲切温暖的感觉。
(PPT,《摇篮曲》伴奏自己播放)3、熟悉曲调,感受歌曲结构(1)师:老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分一分乐句,一共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的旋律相同或相似?(第二段间奏处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唱第三段时用WU 来为老师伴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1)](https://img.taocdn.com/s3/m/0a90303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f.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1)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人音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宁静的旋律和温馨的歌词,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还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五线谱的解读和唱名的教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音乐的美感。
3.帮助学生理解五线谱的阅读,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解读和唱名的教授。
2.歌曲中旋律的演唱,尤其是音高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柔和的声音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游戏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五线谱教材和相关资料。
2.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伴奏。
3.准备教室内的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摇篮曲》的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摇篮曲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摇篮曲》的五线谱,讲解五线谱的读法和唱名。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五线谱,熟悉唱名。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摇篮曲》,注意指导学生音高的准确性。
分组进行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演唱《摇篮曲》。
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为《摇篮曲》编写伴舞或改编歌词。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音乐特点和五线谱的阅读方法。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3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3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9d9fff9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4.png)
4.体会摇篮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5.分组合作,进行摇篮曲的演唱实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结合教材中的简谱,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摇篮曲,感受其优美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唱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摇篮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摇篮曲的基本概念。摇篮曲是一种专门为哄婴儿入睡而创作的歌曲,它具有舒缓的旋律和温柔的节奏。它是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们对亲情的关爱和呵护。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的《摇篮曲》。这个案例展示了摇篮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通过音乐传递情感。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6.3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的6.3节,主题为“演唱摇篮曲(克劳蒂乌斯词舒伯特曲)|人音版(简谱)”。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摇篮曲的创作背景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学习简谱知识,掌握摇篮曲的旋律和节奏。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摇篮曲》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摇篮曲的旋律和节奏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他们对摇篮曲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摇篮曲的基本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在实际中的应用。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db3e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a.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宁静、优美的旋律,描绘了一个母亲为孩子唱摇篮曲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母爱和宁静的氛围。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的音乐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这首《摇篮曲》。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学生音乐感受和音乐审美的培养,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感受宁静、优美的音乐氛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但是,对于这首《摇篮曲》,他们可能对于其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细节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理解音乐细节。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演唱《摇篮曲》。
2.能够理解《摇篮曲》的音乐情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3.能够通过学习《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2.歌曲中的音乐细节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摇篮曲》的音乐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出《摇篮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我会详细讲解《摇篮曲》的背景、音乐情感和音乐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3.示范:我会为学生示范演唱《摇篮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细节。
4.练习:学生会进行集体练习和分组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5.展示: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摇篮曲》的歌词、音乐符号、音乐情感等。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摇篮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
摇篮曲 教案 贺绿汀
![摇篮曲 教案 贺绿汀](https://img.taocdn.com/s3/m/aae1fe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0.png)
摇篮曲教案贺绿汀教案标题:摇篮曲教案贺绿汀教学目标:1. 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和作用;2. 学习贺绿汀的《摇篮曲》;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贺绿汀的《摇篮曲》音乐录音;2. 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摇篮曲的演出场景;4. 学生练习表演的小道具(如娃娃或摇篮)。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摇篮曲的概念,解释摇篮曲的作用和特点。
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摇篮曲的演出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的温柔和安抚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摇篮曲适合什么场合演奏?为什么?2. 学习《摇篮曲》(15分钟)- 播放贺绿汀的《摇篮曲》音乐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
- 向学生介绍贺绿汀,解释他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以温柔、悦耳为特点。
- 分析《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3. 合作演奏(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
- 分配乐器的不同声部,让学生尝试演奏《摇篮曲》。
- 引导学生合作演奏,注意和谐的音乐表达和协调的演奏节奏。
4. 表演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道具(如娃娃或摇篮),在演奏《摇篮曲》时进行表演。
-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展示摇篮曲所传达的温柔和安抚。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可以用掌声和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
5. 总结(5分钟)- 回顾学习过程,学生分享他们对摇篮曲的理解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情感?- 强调摇篮曲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力量和影响。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摇篮曲,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或声音素材。
2. 组织学生进行摇篮曲的合唱表演,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3.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摇篮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水平。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136e4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c.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曲目。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母亲为孩子唱着摇篮曲的情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认识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五线谱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贺绿汀这位作曲家的了解可能较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作曲家的背景和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使学生了解贺绿汀及其作品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别和运用。
2.摇篮曲旋律的掌握。
3.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分析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特点和情感内涵。
5.欣赏法:播放其他摇篮曲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五线谱教材和乐谱。
2.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教学课件或黑板。
4.合唱团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其他摇篮曲作品,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的乐谱,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乐谱。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进行分组练习。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互相学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摇篮曲》 ︳人音版 (五线谱) (4)](https://img.taocdn.com/s3/m/e0ad6e5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0.png)
《摇篮曲》一、教学目标1、在本单元已学习过 3 首摇篮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具有中国风格的摇篮曲所体现的情感。
2、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多次的聆听和律动感受八六拍的韵律。
3、通过反复的聆听旋律和身体律动,能够哼唱乐曲旋律,能够准确、完整、自信的演唱歌曲《摇篮曲》,用轻柔的歌声表达出妈妈哄宝宝入睡的真挚情感和亲切祝福。
4、说出想对妈妈说的话,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懂得感恩!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这一阶段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材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活动吸引学生。
应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乐于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分析摇篮曲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特点,并能为摇篮曲这一音乐体裁下定义。
2、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和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篮曲》,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和总结出摇篮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的第四、第六乐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基础训练:1、导入: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铃鼓)。
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动作,并能把他模仿出来。
拍铃铃 |拍铃铃|这是几拍子?2、下面听老师有变化了。
说说你听到了怎样的变化?跟着老师一起做手腿腿脚腿腿(强弱弱次强弱弱)3、跟着音乐一起来做。
4、跟着伴奏音乐吹竖笛。
5、6/8 拍的意义是什么?以八分音符为 1 拍,四分音符数几拍?附点四分音符数几拍?三、学唱歌曲:1、初听听一遍这首曲子,看看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或是说在什么情境下哼唱更合适?师:同学们说的都挺好,没有固定答案也不分对错,因为音乐带来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2、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们来听一下完整的歌曲,看看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哄宝宝睡觉)。
摇篮曲(贺绿汀)(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摇篮曲(贺绿汀)(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0140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2.png)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摇篮曲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其情感表达,并探讨如何创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验。
摇篮曲(贺绿汀)(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摇篮曲(贺绿汀)》教案,选自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作曲家贺绿汀及其作品背景;2.学会演唱《摇篮曲》,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3.识别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延长记号、连音线等;4.领悟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5.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尝试创编自己的摇篮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摇篮曲》,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摇篮曲(贺绿汀)》的基本概念、音乐特点和文化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摇篮曲的理解,并尝试了自己的创作。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摇篮曲(贺绿汀)》,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对音乐的热情。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我发现大家在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创作表现方面有了新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同学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非常浓厚。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大家积极讨论、动手实践,展示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同学在创作过程中存在思路不清晰、方法不熟练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音乐创作方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创作能力。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905f8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1.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的教学内容。
本曲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摇篮曲,采用五线谱记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贺绿汀的作曲风格,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贺绿汀的作曲风格及摇篮曲的特点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贺绿汀的作曲风格,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旋律。
2.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学会识谱。
2.难点:理解贺绿汀的作曲风格,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旋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五线谱知识。
2.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聆听、分析、欣赏摇篮曲,感受其优美旋律。
3.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摇篮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贺绿汀的作曲特点。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五线谱知识、贺绿汀的简介、摇篮曲的欣赏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演奏摇篮曲。
3.教学音频:收录不同风格的摇篮曲,供学生对比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熟悉的摇篮曲,引导学生回忆起摇篮曲的特点。
然后,简要介绍贺绿汀及其作曲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27113cbceb19e8b9f6baae.png)
《摇篮曲》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难点1体验不同地域摇篮曲的音乐情绪,感知其音乐要素。
2通过对歌曲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学过程:一, 欣赏与感受1, 聆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谈感受.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2, 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二, 学习新课1,初次聆听歌曲《摇篮曲》.提问:A.谈谈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温馨,安宁的,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与爱意.)B.歌曲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是怎样的?(速度是缓慢的,力度是弱,音色是轻柔的)2, 介绍作品背景<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这首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作于1868年。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摇篮曲》人音版 (五线谱) (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摇篮曲》人音版 (五线谱) (4)](https://img.taocdn.com/s3/m/6f3afb5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b.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4)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摇晃着摇篮,哄孩子入睡的情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能够用歌声表达夜晚宁静的氛围。
2.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摇篮曲》,掌握五线谱的识谱技巧。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钢琴弹奏《摇篮曲》,让学生跟随演唱,从而掌握歌曲旋律。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练习法:通过反复演唱、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4.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摇篮曲》的旋律,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
2.学生准备:掌握基本的五线谱知识,准备好音乐课本和相关练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钢琴弹奏《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摇篮曲》的背景,讲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摇篮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对于一些难以掌握的音高,可以分组练习,以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唱《摇篮曲》,对其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12357e7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2.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一首人音版的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简洁优美的旋律和温馨的歌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妈妈哄宝宝入睡的场景。
歌曲采用2/4拍,共16小节,结构紧凑,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庭温馨的氛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实践来提高音乐素养。
针对这一学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其温馨、宁静的氛围。
2.学会演唱《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准确演唱。
2.理解摇篮曲的特点,学会用适当的情感演唱。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演唱任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摇篮曲的魅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教学法:欣赏优秀摇篮曲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准备乐谱,分发给学生。
3.准备教学道具,如摇篮、毛绒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夜晚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入睡的画面。
播放一首经典的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旋律。
教师简要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如悠扬的旋律、温馨的歌词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掌握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演唱质量。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4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9a6bd44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5.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曲目。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温馨的情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摇篮曲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五线谱的解读和运用。
此外,学生对摇篮曲这一体裁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摇篮曲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演唱《聆听摇篮曲》。
2.学会用五线谱阅读和演奏《聆听摇篮曲》。
3.理解摇篮曲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阅读和演奏。
2.摇篮曲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3.学生对柔和声音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柔和的声音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魅力。
2.讲解法:教师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五线谱的阅读和演奏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五线谱教材和乐谱。
2.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摇篮曲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柔和的声音演唱一首经典的摇篮曲,如《孟母三迁》,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聆听摇篮曲》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五线谱的构成,讲解摇篮曲的基本特点,如旋律的平稳、节奏的缓慢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柔和的声音演唱《聆听摇篮曲》,注意把握旋律和节奏。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聆听摇篮曲》,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摇篮曲(贺绿汀)》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摇篮曲(贺绿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0101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d.png)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摇篮曲(贺绿汀)》教学设计《摇篮曲(贺绿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中深入感受作品营造的优美意境,在甜美的音色中感受来自母亲淡淡却又纯粹的母爱;在贺绿汀的《摇篮曲》中感受不同创作时代和背景所带来的震撼,更深切的体会关于母爱的伟大与永恒;2、通过静心聆听、肢体感受、对比聆听、音乐色彩描绘和听力测试等教学活动清晰地感受摇篮曲的音乐特点,并从中感受不同创作背景和创作时代对于音乐作品的深刻影响力;3、扎实把握摇篮曲的概念与音乐特点,清晰听辨弦乐音色以及不同音乐体裁。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感受性,器乐音色分辨以及乐段划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在之前两个课时两首歌唱作品的《摇篮曲》中已经对摇篮曲这一体裁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为第三课时的概念复习与器乐《摇篮曲》欣赏能力的提升做好了一定的能力铺垫。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勃拉姆斯《摇篮曲》,通过肢体体会、不同要求的聆听感受,巩固对摇篮曲音乐特点的理解,清晰听辨弦乐音色,对比聆听感受贺绿汀《摇篮曲》,感受理解不同创作背景与创作时代对于音乐作品的重要影响力,并能在音乐片段测试聆听中对不同作品和体裁进行正确判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音乐聆听中去感受音乐色彩,并进一步理解音乐、情感与色彩的联系,启发学生从不同意境的两个器乐作品中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永恒教学过程一、图片联想导入师:看到这张图,你会想到什么?(出示夜景图片)学生看图回答【设计意图:直接以夜景图片引导学生自然联想到夜晚,自然直接地导出摇篮曲主题】师:想到了天黑了,我们都该睡觉了,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就是最适合夜晚聆听的摇篮曲,那谁能告诉我什么样的作品我们可以称为摇篮曲?生:催眠曲、安静的、宁静的、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候唱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或重复反馈:摇篮曲又称为催眠曲,最早就是指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候所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音乐体裁,作品种类也更加丰富了,不再局限于歌曲,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器乐曲。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贺绿汀)(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贺绿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50aed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0.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摇篮曲》(贺绿汀)(教案)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由贺绿汀作曲的一首经典音乐作品,收录在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
这首歌曲以宁静、柔美的旋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家庭和亲情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较为复杂的音乐表达和情感理解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音乐体验情感,提升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体验家庭和亲情的温暖,培养他们的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特别是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
2.歌曲中情感的表达,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作品所蕴含的温暖和关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3.情感体验法:通过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感受亲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示范。
3.分组标识:用于分组练习和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故事引入《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情感。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重点讲解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节奏。
4.巩固(10分钟)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通过其他版本的《摇篮曲》进行拓展,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4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a129d61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d.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四下《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教案4一. 教材分析《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曲目,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温馨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了解贺绿汀先生的音乐创作风格,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贺绿汀先生和他的作品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贺绿汀先生及其音乐创作风格。
2.学会演唱《聆听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音准。
2.重点:学会演唱歌曲,理解摇篮曲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感。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学。
3.讨论法:分组讨论歌曲的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类似的摇篮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作者背景、歌词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唱,便于学生互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贺绿汀的其他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等,让学生对贺绿汀的音乐风格有所了解。
引导学生谈论对摇篮曲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聆听摇篮曲》的乐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接着,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节奏、音准。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相互观摩、交流,提高演唱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对其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让全班学生一起跟着音乐演唱,巩固所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篮曲》
教学内容:1、歌曲:勃拉姆斯《摇篮曲》
2、音乐知识:“摇篮曲”体裁
3、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
教材分析: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首民歌风格的歌曲,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祥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这首歌曲为3/4拍,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为了让学生对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更深的了解,我又找出中外名曲《摇篮曲》作为补充教材。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演唱《摇篮曲》。
2、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3、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来欣赏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从中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活动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法讨论法视唱教学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为情景配乐
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聆听哪段音乐更适合如下情景:夜幕已降临,小宝宝该睡觉了,可是顽皮的宝宝就是不能安静的入睡,妈妈为宝宝放了一段音乐,顽皮的宝宝一会儿就安静下来很快进入梦乡。
A《拉德茨基进行曲》 B 《摇篮曲》(纯音乐)
2、同学们选择,并说出为什么(从乐曲的旋律、速度。
感情来分析)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初步感受到摇篮曲的情绪,旋律、速度,为下面环节做铺垫。
3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
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学习勃拉姆斯《摇篮曲》
1、新歌欣赏(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并思考)
在学唱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这首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所以应该用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来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自己感悟歌曲的内涵,并依据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选择合适的速度、力度、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歌曲的能力。
2、新歌学唱
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视唱歌谱,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同时学生完整地视唱歌谱,保持了歌曲的完整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感受歌曲。
师:大部分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把歌谱唱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歌。
-
弱起小节-作用(作品每句从第三拍弱拍起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
——作用(不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视唱歌谱,学习效果较好。
师:老师已经指导大家如何演唱歌谱了,现在请同学们再和老师一起来演唱一遍歌谱,在演唱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老师刚刚强调的地方。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再完整演唱歌谱)
⑵哼唱歌谱
mu”来演唱歌谱,大家在唱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
【设计意图】学生用"mu"哼唱歌谱,无形中给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味歌曲的内涵。
3、演唱歌词
师:经过刚才歌谱的演唱,大家对这首歌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它。
首先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同学们欣赏迅速熟悉两段歌词。
(教师钢琴伴奏、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并熟悉歌词。
)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熟悉歌词,为下一步学生自己演唱歌词做了准备。
师:听了老师的范唱,大家也熟悉了歌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发现并改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完整演唱,感受歌曲内涵,解决装饰音作用问题。
)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学会演唱《摇篮曲》,并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装饰音的作用。
三、欣赏中外名曲《摇篮曲》,从中感受《摇篮曲》的温馨及甜美。
1、东北民歌《摇篮曲》
2、舒伯特《摇篮曲》
3、莫扎特《摇篮曲》
4、贺绿汀钢琴曲《摇篮曲》
5听了这些摇篮曲,你有种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从以下几方面总结摇篮曲的音乐特点:情绪、速度、力度、曲调、
总结后得出
情绪:温柔的、宁静的、甜美的、亲切的
速度:速度较慢的
力度:较弱的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曲调同一体材的摇篮曲,感受体验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总结:出示摇篮曲体裁概念
《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班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
常见的拍子有6/8拍、3/4拍、4/4拍。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欣赏活动,在学生讨论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概念,学生容易理解,并且记忆深刻。
四、学生结合摇篮曲音乐的特点随琴有感情的歌唱。
(要求歌唱中表现出三拍子及弱起在摇篮曲中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