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rhGH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再灌 注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 可以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促进线 粒体功能恢 复 , 改善肝 细胞能量代谢 状态 ;h H在肝 rG 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中, 具有促进肝脏再生 的作用 。
【 关键 词】 重组 人生 长激 素 ; 鼠 ; 大 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丙二醛 ; 能核 【 中图分类号】 R673R542 5. ; 8.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20 )400- 0 - 6 (080 - 0 4 04 3 0
TeFr ep H si l K n i K n i 60 1 ,hn ) h it ol s o t um n sP e p ao f g, u m n g 501Ci a
Lipo-PGE1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压疮模型的干预作用

r t.M e h ds t e y—ou at we e ca sfe nt oup r nd m l t e ic m i ou ( ou I as t o w nt f r r s r ls iid i o 3 gr s a o y: h s he c gr p gr p ); t s he i— he ic m a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的影响

转移酶( S 、 A T)透明质酸( A) H 和乳酸脱氢酶( D : 测肝组织 细胞 的 D A双链百分率 ; L H)检 N 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 端转移酶介导的缺 口末端 标记 法( U E T N L法 ) 检测各组肝细胞 凋亡情况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 B l2和 B x比值及 C sae3 c一 a aps一 。结果 :大 鼠 LR后血浆 中 A T A T HA、D I L 、 S 、 L H含量均 明显增 加 ; I LR后肝组 织细胞 D A双链 百分率降低 , N 凋亡细胞 百分率增高。 c一 / a B l2 B x蛋 白比值减 小 ,aps一 C sae 3蛋白表达 明显增强 。 P +R组上述 IC I 各指标 较 I R组改善 , 但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 尸<00 . 5或 P<00 ) .1 。结论 : 肢体缺血再灌 注可以导致肝 脏的损 伤 , 缺血预适应 可以减轻损伤 的发生 , 其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 凋亡 有关 。 关键词 四肢 再灌注损伤 肝 细胞凋亡 大 鼠, s r Wia t
天 津 医 31
缺血预适应对 大 鼠肢体缺 血再灌 注后肝损伤 的影 响
刘丽 华 卢小 青 门秀丽 赵 利军 孔 小燕 王艳蕾 赵林 静 张连 元
摘 要 目的 : 观察缺血 预适应 ( C对大 鼠肢体缺血 再灌 注( I 后 肝脏损 伤和细 胞凋亡 的影 响 , I ) P LR) 以进一 步探讨 IC对 肢体 缺血再灌注后肝脏功能 的保护作用 。方法 : P 将实验用雄性 Wia 大鼠 1 , sr t 8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 缺血再灌注 (R) I 组和缺血预适应加再 灌注(P +R) , IC I 组 每组 6只 。测定各组 动物 血浆 中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 I )天冬氨酸氨基 AJ 、 T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

S co i l0 2 o 2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 电子版 ) 08 4 20 年 月第 2 卷第 2 Ci rh e r (l tnc esn ) pi20 ,VI,N . 期 h c G n ug Ee r iV ro ,A r 8 o nA
【 关键词 】 肝脏 ; 缺血后处 理 ; 核转录 因子一 ; B 缺血再灌注损伤
T eP oe t eR l fs h mi p s o d inn g i t a l i h mi-e efso jr ti r h rtci oeo c e c o t n i iga an r c e c rp r ini uyi r e v i c t o s e ys u n nal v
【 bt c 】 O j te T uyh re v l o ihmc ocni n gIC a i t ay A sat b cv os d epo c ere fs e i psodi i ( ) g n r r ei t t tt o c i t t n P o a sel
血后处理组 ( C 。 I 组)后处理组于完全再 灌注前 , P 给予多次短暂复灌复停作为缺血后处理 。 分别于再灌注 后 1 、 及6h 血进行血清 A 、 S 活性 及T F— 表达 测定 ,免疫 组化测定肝 脏N — B 3 h h 抽 AT N F K 活性及I — C M 1 A 一 的表 达 。结果 与s 组 比较 , 组及 IC 再灌 注后 大 鼠血 清A 、 S 活性 明显 增高 ,肝脏 0 I R P组 AT N —B F K 活性 明显增强 ,N — L C M 1 T F O和I A 一 表达也随之增加 ; R 同I 组相 比, C 的血清A 、 S 活性 明显 I 组 P AT
PrxⅢ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内的表达变化中期报告

PrxⅢ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内的表达变
化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中血浆前胶原酶原(PrxⅢ)的表达变化情况。
首先,使用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肝脏I/R损伤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缺血30min后再灌注2h,对照组则只进行假手术操作。
然后,收集大鼠心脏组织和血浆样本。
接着,对血浆中的PrxⅢ水平进行 ELISA测定。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浆Prx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
此外,还对实验组大鼠的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并进行微视觉分析。
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受到了严重的I/R损伤,肝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和脱落。
而对照组的肝脏组织结构完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鼠肝脏I/R损伤模型中,血浆中Prx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说明PrxⅢ可能参与了肝脏I/R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肝脏组织学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肝I/R损伤的严重性。
未来工作将进一步探讨PrxⅢ在肝脏I/R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其作为靶点的临床应用前景。
移植沉默TSG-6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B M S C组重, 与P B S 组无明显区别, B M S C组和 s h R N A — N C — B M S C组的肝组织损伤较 P B S 组明显减轻。 【 结论 】 移植 B M S C
能 改善 肝缺血再灌注 损伤 , 移植 沉默 T S G 一 6基因 的骨髓 间充质 干细胞削弱 了其对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保护作用 。
He p a t i c I s c h e mi a R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i n R a t s
L I U S h u a n g — q u a n ,CHE NG Mi n g — x i a n g , GO NG J i a n — p i n g ,T U B i n g ( 1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He p a t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e r y , T h e S e c o n d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1 0 ,
摘
要: 【 目的】 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中, 观察移植沉默 T S G 一 6 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 M S C ) 对大鼠肝脏缺
血 再灌注损伤 ( H I R I ) 的影 响 。 【 方法 】 全骨髓 培养法分离 培养大 鼠骨髓 间充质 干细胞 , 流式细胞 学鉴定 , 慢病 毒载体 ( L V 3 一
C h i n a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He p a t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e r y ,T h e F i r s t A f i f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Ch o n g q 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何其宽;戴宁高;叶瑞凡;洪重;余华军;郭鹏毅;张杰;张启瑜【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xosomes (Exo) from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IRI) in rats. Methods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extracted from Sprague-Dawley (SD) rats in collagen enzymatic way. Exosomes were isolated from conditioned culture medium by ultracentrifugation.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group, IR group and IR+Exo group. Exosomes were injected via the tail vein in male SD rats model of 70% hepatic IR injury,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The serum levels of AST, ALT, TNF-α and IL-1β were measur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SOD activity and MDA level were measured in liver tissues. The expressi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NQO-1, HO-1, apoptosis indexes Bcl-2, Bax were assessed by Western blotting.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IR group, the activities of ALT, AST, TNF-α and IL-1β in IR+Exo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SOD activity increased and MDA level decreased considerably (P<0.05). NQO-1, HO-1, Bcl-2 were noticeably increased, Bax decreased remarkably (P<0.05). The histopathological damag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IR+Exo group. Conclusion Exosomes can attenuate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may play a role in suppressing inflammatory reaction, allevia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apoptosis.%目的研究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Exo)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方法胶原酶法提取SD大鼠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缺血再灌注损伤外泌体治疗组(IR+Exo).Sham组腹部正中切口,离断肝脏周围韧带,不做其他处理;IR组用动脉夹阻断70%肝脏血流60 min;IR+Exo组70%肝脏血流阻断60 min后,尾静脉注射外泌体观察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醌氧化还原酶(NQO-1)、血红素氧合酶1(HO-1),凋亡相关指标Bcl-2、Bax,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相比IR组,IR+Exo组血清中ALT、AST、TNF-α、IL-1β水平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NQO1、HO-1、Bcl-2表达量显著升高,Bax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外泌体能够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抗凋亡而发挥作用.【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30)002【总页数】8页(P134-141)【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凋亡;大鼠【作者】何其宽;戴宁高;叶瑞凡;洪重;余华军;郭鹏毅;张杰;张启瑜【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浙江温州 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指肝脏在血流供应不足甚至被阻断一段时间恢复血流供应后,引起的再灌注损伤。
金纳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色 观 察 肝组 织 形 态学 改 变 , 各 时相 肝 右 叶组 织 1 c 取 . m×tm ×02m用 1%甲醛 固定 , 5 e .c 0 HE染 色 , 光镜 观
察. 1 . 统 计 学方 法 4
实验 结果 用均 数 ±标准 差 ( ±S 表 示 , ) 差异性 比较采 用 S S 1.软 件进 行数 据处 理. P S1 0
1 实验设备 . 2
E i — LI p sX 型流式细胞仪( 国B cm n c 1 美 ek a 公司) 及实验光学显微镜.
1 实验动物 选用雄性 Wia大鼠( . 3 sr t 吉林大学动物 中心提供)体重 20 20 , , 0~ 5 g周龄 6 8 合格证号 : ~ 周. ( )0 6 0 0 . 吉 2 0 — 0 7
c l yf w yo ty e au td t eh p tc t s a h lgc a g . s ls Th a l s S n T a r et e l b o c tmer . v l a e e a o y e p t oo ia d ma e Re u t : er t a maA T a dAL t h e me s l h l p t i
金 纳 多对 大 鼠肝 脏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保 护作 用 的 实验 研 究
乙酮可可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 关键词】 肝脏 ; 缺血 ; 再灌注损伤
中 图 分 类 号 : 34 1 R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T eE et f etxfln nHea cIc e aa dR p ruinIjr t h f c o no i l eo p t sh mi n e efs u yi Ras P yi i o n n
中国微循 环 2 0 0 9年 4月第 1 3卷第 2期
文 章 编 号 :0 78 6 (0 9 0 -0 90 10 -5 8 20 )20 9 - 4
・
・
9 ・ 9
实 验研 究 ・
乙酮 可 可 碱 对 大 鼠肝 脏 缺 血/ 再灌 注 损 伤 影 响 的 实 验 研 究
杜 鹏 , 浩 荣 , 小平 , 立新 吴 耿 朱
ti u et c o i u ao yd su b n e h c sp t oo i r c d r f e ai s h mi n e e f s n r t mir cr lt r itr a c ,w ih i a h l gc p o e u e o p t ic e aa d rp r i .P X b o e h c u o T
【 要】 目的 摘 探讨 乙酮 可可 碱保 护大 鼠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的机制 。的缺血再灌 注模 型 , 将健康雄性 s D大鼠 6 4只 随机分 为四组 : 照组 及乙酮可可 碱给药 组 , 对 观察每 组动物 的病理切 片 , 分别检测血浆谷丙转 氨酶 ( L ) 乳酸脱 氢酶 ( D 、 瘤坏死 因子一 T F 0 以 AT 、 L H) 肿 仪( N 一【 )
与对照组相 比显著降低 ( P<00 ) P X保护组 P选择 素蛋 白表达显 著低 于对 照组 ( . 1 ,T 一 P<0 0 ) . 1 。结 论
活化蛋白C对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高, 脂肪肝的发病 率逐年 增高 。在外科 手术 治疗 的肝 脏疾病患者 中 , 2 %合并 有 脂肪肝 , 肝移 植 中供 约 0 在 者脂肪肝 的检 出率达 到 3 %… 。与正常 肝脏相 比, 0 脂
肪肝对缺血再灌 注损伤 比正常 肝脏更为 敏感 , 肪 脂
肝患者行肝叶切除和肝移植术后 , 效果较差 , 其机 制与
po i C A C 是 一种天然 的抗凝 剂 , 了抗凝 作用 , re , P ) tn 除
许多研究 显 示 , P A C通过抑制转 录 , 抑制前炎性 因子 的产生 , 达到抗炎作 用 。研究 显示在 大 鼠肝 移植 的 模型 中 , 存 液 中添加 A C有助 于 减轻 移植 物 的损 保 P
光 镜 下观 察 肝 形 态 学 变化 , 照组 损 伤 甚 为 明 显 , P 对 A C组 和 假 手 术 组 损 伤 程 度 较 对 照 组 轻 , 手 术 组 更 轻 。再 灌 假
注 2 4h后 , 与对照组 比较 , P A C组 T F—O水平 明显降低 , P N t A C组 与对照组 其余各 项指标 间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结论 A C通过抗炎和减少 内皮细胞损伤 , P 对大鼠脂肪肝缺血再 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 关键 词】 活化蛋 白 C ;脂肪肝缺血再灌注 ;大鼠
近年 随着我 国社 会经 济 的发展 和生 活水 平 的提
验试剂盒购于北京奇松生物科 技有 限公 司。髓 过氧化 物酶 ( yl eoia , O) m e prx s MP 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 o de 工程研究所。免疫组化试剂盒黏附分子 1 IA (C M一 ) 1 购 于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害 。A C可 以有效地 预 防大 鼠肝 缺血再灌 注损 伤 。 P
α-硫辛酸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Y n— o ,I i一 危 Q N Y n , uR n— u’ u b L e ; , I a e g i P .
A l t o i lfD l Clg , ai 70 0 C ia i ad pao f i e H s t ai oeeD l6 10 , h l n
中外 医 学 研 究
一 。
21 0 1年 1 第 9卷 0月
| 一- m 曩 | -
第2 9期 C N S N 0 E G E IA E E R H HIE E A D F R IN M D C LR S A C 菇雾 l l |_ 薯| | 譬 | | 。| l 曩誊| 誓 ≯曩≯≯。 曩| l ≯
ai r ra et ru ( c pe et n op 仅一I ru ) Ice i rpr s ngop I ru ) U igc m ehd ter s ee sdt b emoe o e d t m g J gop , hm a eef i ru (R gop . s l pm to ,h a r ue et dl fh A s uo n a
OL ‘ 。 ‘ 。
硫 辛 酸 预 处 理 对 大 鼠肝 脏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的 实 验 研 究
齐崧 旭 谭 云波 李克志 秦 燕 刘仁 贵 大理 学院基础 医学院
全反式维A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Mn S O D m R N A 的表达( 1 . 39 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键词� 肝;
缺血再灌注时肝组织 M n SO D 表达, 增加 SO D 的活性 , 减 少细胞 脂质过 氧化, 降低 M D A 的水 平, 从而 再灌注损伤; 维 A 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A O J a - a , JIA N G X c , M EN G Fa - , QI D fe , LI H a - , � � � � � � L� IU � Ya � � � � � - � , � Z � � HA � N G X - . D ea e f G e ea S e , X C Ce a H a, X 213 000, C a � � � � C e d a : ZHA N G X - , E a : a @ a . c �A � O Toi n v est i ga t e t he ef f ec t s of a l l t ra n s ret i n oi ca c i d ( A T R A ) onm a n ga n es e 18 ma l e S p ra gue� su � � p� ero � � xi de di s mu t a se ( M n S O D) duri n g i sc hem i a/r ep erf u si oni n ju ry i n ra t s. M
� 2 9 06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 01 1 年 5 月第 5 卷第 1 0 期
C hi nJ C l i n i c i an s( E l ec t ron i cE di t i on ), Ma y 15 , 2 01 1 , Vol. 5 , No. 1 0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胆汁酸转运体Bsep与Mrp2的表达及意义

再灌注后 1 h~1 , p R A表达水平下 调( 00 )再 灌注后 1 , p R A表达水平恢复正常 , 2h Mr2m N P< .5 , Mr2m N d 而再 灌注后的 1h~
Sx el yMa pau — a l ( - asw r rn o l i ddit 2 g u s tiyrsi ec r p :G opA(h o t l iyh a h l S rg eD we SD)rt ee ad mydv e o r p (  ̄ a ah go ) r tecnr t t e y i n o h n u u o go p , a een tu jc dt hpt ce i pr s n ru rt w r betd o 0m no t eacsh ma t ru ) rt w r o bet e aci hm ar e ui .GopB,as ees jc i fo hp ti e i s s e o i s e f o u e t3 ta l i c .A 1
王 召华 , 叶本 钱
【 摘要 】 目的
探讨大 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 R 后 高胆红素 血症发生 的分子机制 。方法 I ) /
6 0只健 , A组为对 照组 , 只解剖第一肝 门 , 不行肝 门阻 断 , 为缺 血再灌 注后 , B组 阻断第一肝 门 3 i 开放 。于术后 的 1 0 rn后 a h 6h 1 、 . 、 、2h 1d 3d开腹 , 每个 预定 时相 点取 5只大鼠进行 取材 和指标检测 , 应用全 自动 生化 分析仪检测血清 T A、 BL A J B D I、 【 T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图文并茂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Pipilulu目录:第一部分线栓模型制备理论及经验1插线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简介2大鼠颈部及颅内动脉解剖及常用插线位置3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实验的总结和心得(zhuqing0506战友)4 也谈大鼠MCAO模型的实验体会(bladeflyer战友)5 我的做MCAO模型的一些体会(intelligentwang战友)6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制备技巧(ysf2k战友)第二部分线拴模型制作过程(雨后天晴战友)第三部分灌注取脑(pipilulu战友)第四部分 TTC染色(pipilulu战友)前 言相信不少神经内科的研究生都作过或将要作大鼠线栓模型,都有一个从查文献了解方法到跟师兄、师姐学习再到自己体会摸索直至熟练的过程,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可能的经历了从模型不成功的郁闷到熟练后成功的喜悦(我们是有这样的感觉)。
为了缩短各位将要作或刚开始作MCAO 模型的战友的摸索过程,提高模型制作的成功率,我们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相信各位战友看过后将对制作大鼠线栓模型有更深的认识,并以其为乐趣,同时欢迎各位熟练的战友与我们交流经验。
第一部分线栓模型制备理论及经验⒈插线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简介八十年代Koizumi和Longa创用了不开颅的大鼠MCA可逆性脑梗塞模型,此后,应用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已渐趋成熟,目前该法已逐渐取代开颅法而成为最流行的方法。
该模型先阻断颈外动脉(ECA)及其分支,且阻断翼腭动脉(PPA),以切断颅外来源的侧副循环血流。
从ECA插入尼龙线,经颈内动脉(ICA)到大脑前动脉(ACA),机械性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发出处的血供来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此模型可在无麻醉状态下拔出尼龙线,恢复血流,实现再灌注。
1994年Huang等[55]首次将线栓技术应用于小鼠局部永久性脑缺血模型。
1997年Hara 等[56]将线栓技术改进后应用于小鼠局部暂时性脑缺血模型。
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it —ei n a ijc o i o t R .( nr p ro elne t nwt u I I C)N rcn io igb t —ei n a ijc o b f eHI I ( a t i h Spe odt nn yi r p ro el net n l e r R . D) i na t i h o P n x yl epeo dt nn y it -ei n a ijc o bfr I I H pt i o rhlg nls a e t i ln r n ioig b nr pro el net n l e e R . e ai hs mop o y a a i w s of i c i a t i h o c t o ys
方法 :持续阻断肝 固有动脉 1 后再灌注 1h h ,建立 s D大鼠 HR 模型。2 II 4只雄性 s D大鼠随机
分成 4组 :生理 盐水腹 腔预 处理 假 手术 组 ( 、 己酮 可可 碱腹 腔 预 处理 假 手 术组 ( 、 生理 盐 A) B)
水腹 腔预 处理 HI I ( 、 己酮 可可碱腹 腔预 处理 H R 组 ( 。检 测各 组 血清 A T和肝 组 织 R 组 C) II D) L H E染 色、原位 凋 亡 ( U E T N L) 和 K -7 i 。结 果 :D组 与 c组相 比 ,AL 6 T显 著 降低 ( P<0 0 ) .5 ,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抑制剂、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机理等方面常用的动物模型。
最初由Lee在1973年报道,经过许多学者的改进,其手术基本稳定,根据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式,大鼠原位肝移植可分为“二袖套法”和“三袖套法”,下面简单的将大鼠肝脏移植的模型制作介绍一下。
一、手术器械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
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动物。
三、术前准备供、受者术前禁食14h,自由饮水,采用乙醚吸入麻醉麻醉的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受者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3mg,防治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四、供者手术麻醉成功后,经阴茎背静脉注射50U/ml肝素稀释液3.0ml,使供者全身肝素化。
十字切口入腹,经腹主动脉穿刺灌洗供肝;灌洗前,剪开膈肌,阻断腹主动脉,离断胸腔段肝上下腔静脉,灌洗至流出液澄清为止,约需灌洗液20~30ml。
游离肝下下腔静脉,分离结扎离断右肾静脉和右肾上腺静脉,自肠系膜上静脉置管,缓慢注入20ml含肝素的林格氏液,于右肾静脉下方离断肝下下腔静脉,剪开胆总管前壁,近肝端插入外径1.0mm,长4.0mm 的聚乙烯管约2.0mm(可用硬膜外导管制成),结扎固定后远肝端离断之,分离结扎离断肝固有动脉;游离门静脉,结扎离断其分支幽门静脉、脾静脉,于脾静脉下方离断门静脉,锐性分离肝周韧带,结扎左膈下静脉,绕肝上下腔静脉环切膈肌及其腱膜,保留2.0mm边缘,取下供肝置于4℃林格氏液中保存。
五、血管套管的准备供肝置4℃冰浴中,作血管套管放置。
尿石素A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尿石素A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米 凯1,黄 锐21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成都610500;2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成都610007摘要:目的 探讨尿石素A(Uro-A)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ro-A低剂量组(1mg/kg)和Uro-A高剂量组(3mg/kg),每组10只。
造模前Uro-A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每天灌胃药物1次,持续5d。
动物麻醉后造模,恢复血流后6h检测血清中ALT、AST与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IL-1β、IL-6和TNFα含量,观察肝脏病理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中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下游应激转录因子(CHOP)和凋亡蛋白家族(Caspase-12)的表达水平。
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 Uro-A高剂量组ALT、AST、LDH、MDA、CAT、IL-1β、IL-6、TNFα、CHOP、GRP78、Caspase-12水平及凋亡率均较模型组降低,SOD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模型组肝脏结构破坏严重,阳性率90%,Uro-A高剂量组肝脏结构完好,未见明显组织增生与炎性细胞增多,阴性率80%。
与Uro-A高剂量组相比,Uro-A低剂量组ALT、AST、LDH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
结论 Uro-A预处理可降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减少氧化损伤与炎症因子的释放,其机制与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通路减少肝细胞的凋亡有关。
关键词:肝疾病;再灌注损伤;尿石素A;大鼠,Sprague-Dawley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20)08-1783-05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0.08.021收稿日期:2020-02-20;修回日期:2020-04-02。
依达拉奉对大鼠肝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l 键词 】 缺血 再灌 注 依 达拉奉 J K S A 3 凋亡 关 A 2 T T 【 图分 类 号 】R6 6 中 5 【 献标 识码 lA 文
肝脏 移植 【 章 编 号 】 1 7 -0 4 (0 90 () 0 6 1 文 6 4 7 22 0)4a-0 1-0
实验结 果采 用S s 3 O P s 1 .统计 软件进 行分析 。 用成组设 计的方 采
雄性S 大 鼠 , D 体重2 0 0g 动物 随机分 为假手 术组 、 5 ~30 。 生理盐 水 干预组 、 拉奉干 预组 , H 0 治 疗组于新肝 开放前 5 n 别经 依达 每 ̄2 只。 . mi分
S A 表 达 的影 响 。 T T3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实验动 物及 分组 .
D B A 显色 , 苏木素复 染。 , 明和中性树胶封 片。 脱水 透 ⑧在4 1倍的光 0 XO 镜 下 , 别对肝组 织切片 各5 分 个视野 里凋亡 阳性细胞 的数 目计数 。 17 统 计学 方法 .
依达 拉奉是 一种 合成 的新型 自由基 清除 剂和抗 氧化剂 。T ui sj 等 在 大 鼠7 %肝切 除后4h 射脂 多糖 (iooyac aiL S, O 8注 1 plsch r,P )注射前 p
给 予依达 拉奉治 疗 . 结果显 示依达拉 奉可以抑 制血清 中各种炎症 因子 如 T 一0、 ) pI一 2I —v、 NF 【I 一l、 1 、 L L NF 细胞 因子诱导 的 中性粒细 胞化学 趋 化 因子 1并减少肝 组织中T —o、 一 2CN 一1l S , NF 【I 1、 I c :i 的含量 , L  ̄ NO l 明显提高 了肝切 除后 内毒素血症大 鼠的存活率 . 减轻肝 脏炎症改变 , 进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方法综述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方法综述摘要:基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综述了成功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大鼠肝脏微循环、病理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法,简要归纳分析了血清学评价、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模型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适宜方法,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指肝脏缺血一段时间,重新灌注血液后,肝组织功能和结构损伤反而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肝切除、肝移植、休克后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1]。
目前研究集中在大鼠实验,因此制作一种稳定可靠的HIRI动物模型以研究其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
实验模型的成功制作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对动物模型制作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大鼠HIRI模型制作的评价方法做一综述。
1.血清学评价1.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细胞中的酶在肝细胞损伤时可释放入血,测定其血清活性或含量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其中,ALT、AST为国外内学者采用最多的血清学指标[3-20],分别存在于肝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肝细胞膜受损时ALT、AST释放入血,血清水平升高,以反映肝组织损伤。
班跃松等[5]在进行HIRI造模时于大鼠肝缺血30min再灌注6h后,右颈总动脉抽血测定ALT活性。
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H/I组大鼠血清ALT活性显著升高,提示造模成功。
尚有学者[6]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ALT、AST活性并评价模型制作成功。
同样以ALT、AST作为判断指标,也有学者经静脉取血[9、10]提示造模成功。
ALT、AST的活性间接反映肝脏病理状态,说明HIRI造模是否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再灌注损伤,即缺血器官、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了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
对麻醉动物的肝中叶和肝左叶的门静脉和肝动脉进行阻断和再通,由于肝脏中叶和左叶血流的阻断和再通,引起肝脏中叶和左叶明显的再灌注损伤。
肝脏缺血过程中由于肝细胞内ATP迅速耗尽,导致乳酸酮体等的堆积,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低下,引发代谢性酸中毒,缺血过程中细胞缺氧使ATP含量下降,导致肝细胞内外Ca2 +重新分布,即Ca2 +内流,引起线粒体的损伤。
再灌注过程中由于氧自由基的爆发性增多,中性粒细胞的聚集,kupffer细胞的激活,细胞凋亡及其他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使得肝细胞膜损伤,内皮细胞损伤及肝脏微循环障碍等导致肝脏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
1.实验动物
SPF级Wistar大鼠,健康,雄性,体重为250g-300g。
2.实验分组
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
3.实验周期
0h、3h、6h、12h、24h、72h
4.建模方法
1.选取体重250g-300g大鼠,行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
2. 15%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麻醉成功后将大鼠平躺在手术台上胶带固定四肢,将大鼠腹部至剑突术区剃毛,用10%碘酒和75%乙醇术区消毒。
3.取腹正中切口1cm,打开腹腔,小心分离出肝脏左、中叶之肝蒂(左、中叶肝脏供血的门静脉和肝动脉)。
4. 用无创血管夹夹闭中叶和左叶的门静脉和肝动脉,使约70%的肝脏缺血,以防止发生严重肠系膜静脉淤血。
0.5min后,与非阻断的右叶相比,肉眼可见阻断叶明显变白,说明阻断成功,用止血钳夹闭皮肤切口临时关闭腹腔,同时将大鼠放在37℃恒温加热垫上保温。
5. 完成持续缺血60min后,重新打开腹腔,迅速取出血管夹,恢复缺血肝血流,0.5min左右可见缺血区肝脏由白色逐渐恢复为鲜红色表明再灌注成功,逐层缝合腹腔肌肉和皮肤关闭腹腔,完成手术。
待大鼠清醒后放回饲养室饲养,密切关注大鼠的状态及生存状况并做好记录。
6. 术后分别于再灌注0h、3h、6h、12h、24h及72h处死大鼠,下腔静脉取血1ml,室温静置2h后于4℃3000r离心10分钟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冻存。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谷丙
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
同时统一取肝左叶组织1.5cm×1cm×0.2cm留作病理标本或分生标本。
5.模型评价
1. 分别检测术后0h、3h、6h、12h、24h及72h大鼠血清中ALT(谷丙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
2. 统一取肝左叶组织1.5cm×1cm×0.2cm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后脱水,包埋,进行石蜡切片后行HE染色,tunel染色。
作坏死评分。
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网状纤维支架塌陷,肝细胞坏死,空泡变样,肝细胞索、肝窦充血肿胀,边界不清,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3.肝脏缺血损伤评分:
0分:无肝细胞损伤
1分:轻度损伤,特点为细胞质空泡化,病灶核固缩
2分:中度损伤,血窦膨胀,细胞溶质空泡化,细胞边界模糊
3分:中度到重度损伤,凝固性坏死,大量血窦膨胀,红细胞渗出到肝锁,嗜伊红细胞增多,中性白细胞着边(附着于血管壁)
4分:严重坏死,失去肝脏结构,肝索崩解,出血,嗜中性粒细胞渗入
6.注意事项
6.1 分离肝门时用棉签分离,可避免对肝脏的损伤
6.2术前禁食有利于手术进行
6.3阻断血流要一次成功,否则会造成缺血预处理,减轻损伤程度
6.4再灌后用棉签轻轻按压肝脏,有利于血流恢复
6.5取材时镊子不要损伤肝脏
Ischemia liver lobe
Non ischemia liver lobe
图1 大鼠肝脏70%缺血大体图,与非阻断的右叶相比,肉眼可见阻断叶明显变白
武汉云克隆诊断试剂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