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

名词解释局部和填空题局部1、园林: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开展演变的历史3、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要素构成〕按照园林匠师的审美意识所创造出的时空的动静空间艺术4、园林美的衡量标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5、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7、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8、天然山水园: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调整,加工,改造。
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8、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家至尊9、私家园林: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
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
无论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不同于皇家园林〔多为宅园,在邸宅后部,前宅后院。
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10、寺观园林: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
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多以栽培名贵花木文闻名〔如杭州灵隐寺〕11、皇家园林的分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12、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故宫内御花园〕13、行宫御苑:建置在城都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14、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者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地方15、中国古典园林雏形源于商代:囿,台,园圃16、囿的定义: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32231)一、单项选择题:1.唐代郊野别墅园中的耦川别业的园主是()0A.王维B.白居易C.裴迪D.孟浩然2.著名诗人欧阳修所做“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所述园林是()。
A.沧浪亭 B,狮子林 C.留园 D.拙政园3.以下不属于古代埃及神庙柱式的选项为()。
A.莲花束茎式B.纸草束茎式C.玫瑰束茎式D.纸草盛放式4.西晋时期的私家园林()为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西郊所建。
A.章华台B.兰池宫C.兔园D.金谷园5.《闲情偶寄》又名《一家言》,是继《园冶》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其作者是()。
A.张南垣B.李渔C.刘敦桢D.朱均珍6.英国风景园庄园园林化时期主要以()等为代表。
A. Charles BridgemanB. William KentC. John VanbrughD. William Chambers7.()时期的皇家园林已趋于规范化,明显区分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三种类型。
A.魏晋南北朝B.隋唐C.宋D.元8.()将最美的花坛、雕像、泉池等都集中布置在中轴上。
A.日本园林B.英国风景式园林C.勒诺特尔式园林D,古埃及园林9.斯托园、奇斯威克园、查兹沃思园等为()的代表作。
A英国风景式园林B英国规则式园林C意大利台地园 D莫卧儿园林10.具有“宫殿之城”、“世界奇迹”之称的西班牙著名宫殿是()=A.阿尔罕布拉宫B.阿多尼斯园C.阿波罗神庙D.柏拉图园11.()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也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
A尼亚加拉瀑布B维多利亚瀑布 C伊瓜苏瀑布 D安赫尔瀑布12.自然界常以其形式美取胜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各种景物都是由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的。
以下那一项是描述的内形式?()A.材料、质地B.线条、体态C光泽、色彩、声响D上述因素按不同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13.()被称为现代风景园林师之父。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绪论一、园林的内涵1、人居环境中人对自然环境的需求是根本性的。
古写的“艺”字反映了人不满足于自然的恩赐而要人造自然。
人是自然的成员,又是足以独立的特殊成员,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文化。
本学科是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保护和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境域的一门学科。
2、园林是人脱离了自然而又感到离不开自然而产生的专项建设事业。
有一开始就具备生态文化和游憩的综合功能。
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以手段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综合的要求。
自两晋文献便可见这一名词,沿用至今可与国际上landscape architecture接轨和近似性对等。
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展的在国外大体经历了gardening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目前正在向earthscape planning演变。
基本上是四家所有的传统园林,以公共享用为主的城市绿地,现在拓展到国土大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的统一规划。
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园林在生态环境、社会和尽可能的经济等方面综合效益。
二、什么是L.A.?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利用自然环境,运用水土石植物动物建筑物等素材来创造游憩境域。
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
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使用土地。
1、1910年美国著名景观师Charles W.IliotLA本来就是艺术的一种,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创造和保存人类居住环境和广袤国土之上的自然风景美;同时,LA理应给日渐疏远田园风景的都市人提供美丽而宁静的风景,以满足他们亲近自然的迫切需要,更新和慰安紧张而忙碌的劳动生活,增进城市人的享乐、方便和健康。
2、《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LA的定义为:“对一个地区的形象进行规划的职业或艺术,包括道路、建筑物及绿化区域。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园林艺术概述1.园林艺术的定义和概念2.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发展3.园林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二、园林艺术的要素与原则1.园林艺术的要素a.基础土地与自然环境b.建筑和构筑物c.植物和植被d.水体和水景e.道路和路径f.装饰和雕塑2.园林艺术的原则a.整体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可持续性原则e.功能和使用性原则三、园林艺术的设计与规划1.园林艺术设计的概念与特点2.园林艺术设计的步骤与方法a.方案设计b.施工图设计c.施工管理d.成果评价3.园林艺术规划的概念与原则4.园林艺术规划的内容与范围a.城市公共绿地规划b.园林景观规划c.历史文化名园保护规划四、园林艺术的表现与效果1.空间感和景深感的表现2.运动感和起伏感的表现3.视觉效果和景色的呈现4.颜色对比和植物组合的效果五、园林艺术的项目与案例分析1.历史名园案例分析a.故宫的皇家园林设计与建设b.英国的皇家花园设计与管理c.法国凡尔赛宫的花园设计与修复2.现代公园案例分析a.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与管理b.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六、园林艺术的保护与管理1.历史名园的保护与修复2.公共绿地的管理与维护3.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七、园林艺术与现代社会1.园林艺术的文化与教育价值2.园林艺术的社会功能与意义3.园林艺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上是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你可以根据这个提纲进行详细的复习和总结,重点掌握园林艺术的要素和原则,了解园林设计与规划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园林艺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和效果。
此外,还需要关注园林艺术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园林艺术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希望这个提纲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以下关于园林布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2.0)A、传统的中国式塔采用的是连续韵律B、假山洞穴的内外空间可形成明暗对比C、北海的白塔是全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D、拙政园卅六鸳鸯馆采用的是对称均衡正确答案: A2、在水榭的造型设计中,榭与水面、池岸的结合,以强调()线条为主。
(2.0)A、垂直B、水平C、曲折D、几何正确答案: B3、中国园林又分成两大园林体系()。
(2.0)A、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B、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东方的陵墓园林C、东方的陵墓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D、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北方的坛庙园林正确答案: A4、()既有利于园林植物防寒,又可帮助其越夏。
(2.0)A、灌水法B、覆盖法C、包扎法D、施肥正确答案: A5、法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式是()。
(2.0)A、自然式B、几何式C、混合式D、台地式正确答案: B6、园林设计风格通常反映地方特点,如意大利园林的典型形式对应为()。
(2.0)A、山水园B、台地园C、建筑园D、风景林正确答案: B7、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因数是()。
(2.0)A、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构成B、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C、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组合D、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正确答案: C8、广东四大名园中的哪所建筑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景色()。
(2.0)A、清晖园B、可园C、十二石斋D、馀荫山房正确答案: B9、以下哪个不是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的类型。
(2.0)A、民用建筑B、商业建筑C、工业建筑D、农业建筑正确答案: B10、站在豫园内园的假山上眺望园外的湖心亭是()。
(2.0)A、对景B、框景C、添景D、借景正确答案: D11、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2.0)A、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将使建筑的成本一定增加B、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可能使建筑的成本降低C、绿色建筑设计只要考虑建筑的设计阶段D、绿色建筑设计意味着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加上室外合理的绿化正确答案: B12、关于拉·维莱特公园,描述错误的是()。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园林中的生活美不包括是()A、园林中空气清新、卫生条件好、水体清洁。
B、适于人生活的小气候。
C、交通方便,有各种活动场所D、风摇松涛答案: D2.关于园林中的自然美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美统称为自然美B、园林植物美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C、自然美往往以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D、以上都是答案: D3.下列其中选项不是园林艺术美的具体特征的为()A、形象性B、典型性C、变化性D、审美性答案: C4.中国园林又分成两大园林体系:( )A、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B、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东方的陵墓园林C、东方的陵墓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D、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北方的坛庙园林答案: A5.在园林布局上不属于稳定布置的有()A、在体量上采用上小下大B、筑山采用石包土C、山顶置石D、下部质感粗,颜色深,上部光滑、色浅答案: C6.一名合格的园林设计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A、熟知植物的特性B、调查研究的能力C、绘画功力D、以上都需要答案: D7.山石结体在江南被归纳为叠、竖、垫、拼、挑、压、钩、撑、( )九字。
C、挂D、剑答案: C8.假山、湖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堂榭主要是( )特点A、大型皇家园林B、小型私家园林C、坛庙园林D、陵墓园林答案: B二、判断题1.水中的倒影属于俯借。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2.静态空间按照构成要素分为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3.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提法,一曰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一曰线条、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都说明园林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总和。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4.静态空间依其形式分为规则空间、半规则空间和自然空间。
根据空间的多少又分为单一空间和复合空间等。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5.色彩的冷暖,与胀缩感也有一定关系。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复习大纲一、名词1、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2、古典园林: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
3、园林规划设计:是指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对拟建的园林绿化用地进行规划设计、做出方案、绘出图纸、编制说明书等设计文件的一系列工作过程。
4、添景:就是为了求得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是在主景前面加植花草、树木或铺山石等,使主景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5、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感情的观赏形象,就是美。
6、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7、视距:赏景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称赏景视距。
8、私家园林:古代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拥有的私人宅园。
9、开朗风景:在开敞空间中所呈现的风景。
10、园林建筑: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等建筑物。
11、对景:视景空间中景点、建筑间的相互呼应关系。
12、皇家园林:古代皇帝或皇室享用的,以游乐、狩猎、休闲为主,兼有治政、居住等功能的园林。
13、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14、苑: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15、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16、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经过加工,成为真、善、美的统一表现即是艺术美。
17、园林形式: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18、物境:分“生境”.“画境”。
19、闭合空间:人的视线被四周景物屏障遮挡的空间。
20、交替韵律:由二、三种组成因素,按固定组合,有规律的连续构图。
21、堤:是将大水面分隔成不同景区的带状陆地。
22、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园林艺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地形、水体的应用地形和水体是园林应用中的一重要因素,也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还能起到许多实际的旅游规划效果,利用地形可以起到引导游人路线的作用,遮挡游人路线,布置障景,吸引游人兴趣;水体也是古典园林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游人平和舒适的感觉,给人视线的延伸,还能起到降低温度,提高空气湿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主景主景:主要的景物是整个园林的重点核心;主景是园林绿地的核心,一般一个园林由若干个景区组成,每个景区都有各自的主景,但各景区中,有主景区与次景区之分,而位于主景区中的主景是园林中的主题和重点;配景起衬托作用,像绿叶与红花的关系一样。
主景必须要突出,配景则必不可少,但配景不能喧宾夺主,能够对主景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借景借景: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将佳景组织到观赏视线中来;借景即有意识的把园外景物“借”到园内视景空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在园林建筑规划设计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借景的目的是把各种在形、色、声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夹景:将视线两侧的贫乏景物用建筑树木等加以隐藏,突出空间端部景色;夹景: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框景框景:将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正框的景门或景窗框起来,升华到艺术美;框景,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农业大学2019级第三学期《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试卷(A)教学单位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园林艺术:2、节奏:3、韵律:4、比例:5、尺度:6、框景:7、意境:8、花坛:9、借景:10、绿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2.园林的形式为四类、、、。
3.园林中的墙,常作成或,这就打破了实墙的沉重闭塞感,产生的效果。
4.园林中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倍。
宽度大于高度的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倍。
5.园林组景观可分为“实线”与“虚线”。
“实线”是指,“虚线”是指。
6.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
7.园路的坡度有横坡和纵坡两种,横坡的坡度为左右,纵坡主路一般为,最大纵坡为。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常用造景方法有哪些?2、如何用植物色彩来造景?3、简要说明花坛和花镜的设计要求。
4、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概括其主要内容。
5、园林空间有哪些类型,植物能够成哪些类型?6、地形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1、概括说明俯视、仰视、平视景观的区别与联系。
2、分析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特点。
2017春季《园林艺术原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园林艺术:将大自然中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集中起来形成的完美整体,并以建筑的方式来安排花草树木、水池等的一种对环境艺术处理的理论和技巧。
2、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变化,无规律的,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
3、韵律: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 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
4、比例:一般只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而不涉及具体尺5、尺度: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6、框景:凡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色,恰似一幅嵌于境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称为框景。
《园林史及艺术原理》期末复习.doc

八、历史上第一座具有“一池三山”模式的园林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1、简远:即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
这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和概括,趋向写意的特征。
2、疏朗:就是要处理疏与密的关系。
3、雅致:逃避现实,雅趣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
4、天然:即天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十二、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第一阶段宋代的园林特征。
1、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
3、叠石、置石均显示其高超的技艺,理水已经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的全部的水体形象, 与石山、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
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到南宋时大体上已经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
5、总之,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两宋园林,显示出蓬勃进取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
三十二、私家园林的三大地方风格是?造园手法的区别是?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山石:江南园林叠山石料以太湖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北方园林叠山用石,以当地产的青石和北太湖石,这两种石材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岭南园林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皱褶繁密,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
只可远观,不可近视。
在沿海一带也常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
理水:江南园林理水运用异常繁多,大到了无园不水的局面。
但是由于面积狭小,水面也不够大。
理水方式不如北方皇家园林丰富,但理水的意境处理及艺术手法则更为细腻。
北方园林水资源匮乏,北京除西北郊外,均缺少充足水源,因而水池面积都较小,甚至采用“旱园” 的做法。
植物:江南园林由于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
以落叶树种为主,配以长绿树,再补以竹、芭蕉、草花的基调,能充分利用花木形成四季景色。
花木也往往是观赏的主体。
北方园林受气候的限制,冬天落叶,水面结冰,很有萧索感。
为了使宫苑庄重,冬有绿色,所以多种北方针叶树种。
观赏植物比南方少。
岭南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
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提纲⽬录⼀、名词解释 (1)1、园林、园林美、园林艺术 (1)2、园林意境 (2)3、花架 (2)4、园林⼩品、景墙、园林雕塑 (2)5、园林建筑 (2)6、置⽯、特置、散置、群置 (2)7、花坛、模纹花坛、盛花花坛、花境 (3)8、借景、远借、对景、隔景 (3)9、框景 (3)10、透景 (4)11、对植、孤植、群植、丛植 (4)12、漏景 (4)13、风景 (4)⼆、填空、简答与论述 (5)1、常见的地形有哪些类型? (5)2、在园林艺术创作中,常⽤的造景⼿法包括哪些?突出园林主景的主要艺术⼿法有哪⼏种?每种⼿法请各举⼀例你所熟悉的景点。
(5)3、园林中对前景的艺术加⼯有哪些⼿法? (7)4、在进⾏园林地形处理时,要注意哪⼏个⽅⾯? (7)5、常见的园林⽔景的运⽤形式有哪⼏种? (7)6、园林植物根据观赏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类?每类举出⾄少4种观赏植物。
(7)7、园林植物的种植类型有哪些?园林中常可布置花境的场合有哪些? (8)8、花境的作⽤都有哪些? (8)9、园路有什么功能?按功能和性质分,园路可以分为哪⼏类?其特点是什么。
(9)10、园林⼴场按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哪⼏类? (9)11、扬州个园四季假⼭及其堆筑艺术。
(9)12、常见的假⼭⽯材料有哪些?按堆⼭所⽤材料不同,可分为哪⼏种? (9)13、假⼭的造型艺术要求可归纳为哪⼏点? (10)14、置⽯的⽅式有哪⼏种? (10)15、多样统⼀法则主要表现在哪⼏个⽅⾯? (10)16、园林植物的配置⽅式有那⼏种? (10)17、园林构图要素有哪些? (10)18、园林艺术构图的基本法则包括哪些? (11)19、观景根据视点位置可以分为那⼏种观赏类型? (11)20、园林规划形式分为哪⼏种? (11)21、何谓对景、透景、藏景、障景、抑景、隔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11)⼀、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美、园林艺术园林在⼀定的地域运⽤⼯程技术和艺术⼿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步筑⼭、叠⽯、理⽔)、种植树⽊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成的美的⾃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名词解释园林: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综合组成的统⼀体。
园林美:是以⾃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植物)创造⽽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
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们在⾏进中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和园的排云殿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通常以定点观赏,⼀般要在⼈流⽐较集中,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点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些空间限制因素,如⼭坡。
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
对⽐: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出强烈冲击性⽽产⽣美感调和: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起。
节奏:⾳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产⽣运动中的秩序稳定:给⼈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下⼤上⼩。
颜⾊上浅下深,降低重⼼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种形式(由中⼼设⼀中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
给⼈平静,舒适感觉(静⽌美),感觉庄重,严肃,有⽓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动活泼(动态美),⼴泛应⽤于⾃然式园林布置中⽐例:要素本⾝、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尺度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之间的制约关系。
包括:⾃然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空间:西⽅将空间表现为具有⼀定⼏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空间象征为⼀种宏⼤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不同的艺术效果主配⼿法:就是要突出主景。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广场上布置花坛,一般不超过广场面积的()A、1/3B、1/4C、1/5参考答案:A2.园林空间展示序列为一般序列,专类序列和()A、循环序列B、统一序列C、专项序列参考答案:A3.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地种植形式称()A、对植B、列植C、篱植D、丛植参考答案:B4.公园的间接功能是美化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和A、卫生防护B、娱乐休息C、保护生态平衡D、防护作用参考答案:C5.公园的直接功能是()A、卫生防护B、美化城市C、休息娱乐D、提高市民素参考答案:C6.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供人们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A、园林景致B、园林艺术C、园林景观D、园林景物参考答案:A7.景物的线、面、体常形成不同的形状这是()A、体量的对比B、形象的对比C、质感的对比D、方向的对比参考答案:B8.二株成丛栽植距离应为()A、两株树冠的半径之和B、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C、大于两树冠半径之和参考答案:B9.踏步与平台等距离的反复出现属于()A、起伏的韵律节奏B、渐变的韵律节奏C、交替的韵律节奏D、简单的韵律节奏参考答案:C10.江南园林主要以()为代表。
A、北京园林B、杭州园林C、苏州园林D、岭南园林参考答案:C11.通常在广场中设计高大景物时,广场直径与景物高度比为()A、1/2-1/3B、1/3-1/6C、1/2-1/6参考答案:B12.总体设计是园林艺术的A、创造过程B、构思过程C、设计过程D、规划过程参考答案:B1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是()A、元,明,清B、隋,唐,宋C、秦,汉参考答案:B14.园林中的园桥起着联系交通、组织导游同时还能()的作用。
A、自成一景B、分隔水面C、连接作用D、联系交通参考答案:B15.不属于森林公园的类型是()A、日游式森林公园B、度假式森林公园C、周末式森林公园D、旅游式森林公园参考答案:D16.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九寨沟B、张家界C、峨眉山D、黄山参考答案:B17.中国最早出现的最具有园林性质的是A、.園B、圃C、囿参考答案:C18.城市道路绿化是()的绿化。
《园林艺术》考试重点复习总结

■第6章 园林建筑、园路与广场 1.园林建筑的作用 2.园林建筑的基本形式及图样样式 3.园路的类型及一般宽度 4.坡度标准 5.园路的构图法则 6.园林广场的类型 7.园林建筑的特征 8.园林建筑布局艺术
■第6章 园林建筑、园路与广场 1.园林建筑的作用
2.园林建筑的基本形式及图样样式
■第6章 园林建筑、园路与广场 3.园路的类型及一般宽度
■第4章 园林山水地形艺术 1.地形改造的作用 2.地形处理的原则与艺术手法 3.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特点
■第4章 园林山水地形艺术 1.地形改造的作用
■第4章 园林山水地形艺术 2.地形处理的原则与艺术手法
■第4章 园林山水地形艺术 2.地形处理的原则与艺术手法
■第4章 园林山水地形艺术 3.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特点
■第5章 园林种植艺术 1.园林种植艺术原则 2.园林植物的配植方式 3.种植类型 4.园林植物的景观作用 5.园林植物的空间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6.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主要表现在?
■第5章 园林种植艺术 1.园林种植艺术原则
■第5章 园林种植艺术 2.园林植物的配植方式
3.种植类型
■第5章 园林种植艺术 3.种植类型
3.园林的三大规划形式 5.园林风格
■第2章 园林构图艺术 1.园林构成要素 2.三原色 3.色彩的三要素 4.园林构图的艺术法则
■第2章 园林构图艺术 1.园林构成要素
山水地形、植物、建筑、广场与道路、园林小品。
2.三原色
3.色彩的三要素
■第2章 园林构图艺术 4.园林构图的艺术法则
■第3章 园林风景艺术 1.观赏视距 2.中国园林造景手法 3.突出主景的手法 4.景物的组织 5.前景的处理 6.意境概念 7.意境特征 8.论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处理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库整理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库整理园林艺术原理第一章第一节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2、园林建筑四要素:地形、山水、植物、建筑3、园林艺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美丽、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4、园林美:通过人工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倾注到自然美中去,以此达到情感交融,物我相契的程度5、园林艺术特征:园林艺术的综合性、时空性、地域性6、园林美特征: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综合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美;充分反映了社会美的美;具有生命的生长特性7、世界三大造园系统:西亚、欧洲、中国第二节1、日本古典园林:为了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宫殿为主体的朴素园林2、日本园林的特征:日本古代宫苑;中期的寺园、枯山水及庭园;后期的茶庭及离宫书院式庭园;以石组、飞延、石段、水潭、流水、石灯笼、石塔、植物等园林造景元素。
代表作:京都龙安寺石庭典型的枯山水3、中日园林的区别:(1)园林类型的比较:a.中日园林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宗教园林三类。
中国的皇家园林表现为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有一定的对称轴,整体富丽堂皇,具有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的特点;私家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特点是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宗教园林更多的与儒家结合,形成三教合一的特征。
b.日本的皇家园林规模较小,不施粉黛,树多屋少,伏势置石,土桥平桥;私家园林以武家园林为主,面积大,建筑量大,彩画多,园林整体开阔,胜过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宗教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意,神社园林以建筑为主,为枯山水为主。
(2)造园手法的差异:山水方面:中国的山体较大,人工味较浓;日本山体则较小,注重自然,不用假山。
中国园林属于山性,日本属于水性。
中国古典园林堆石取竖向纹理向上堆积,日本则取横向纹理水平展开,理石方法不是堆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提纲目录一、名词解释 (1)1、园林、园林美、园林艺术 (1)2、园林意境 (2)3、花架 (2)4、园林小品、景墙、园林雕塑 (2)5、园林建筑 (2)6、置石、特置、散置、群置 (2)7、花坛、模纹花坛、盛花花坛、花境 (3)8、借景、远借、对景、隔景 (3)9、框景 (3)10、透景 (4)11、对植、孤植、群植、丛植 (4)12、漏景 (4)13、风景 (4)二、填空、简答与论述 (5)1、常见的地形有哪些类型? (5)2、在园林艺术创作中,常用的造景手法包括哪些?突出园林主景的主要艺术手法有哪几种?每种手法请各举一例你所熟悉的景点。
(5)3、园林中对前景的艺术加工有哪些手法? (7)4、在进行园林地形处理时,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7)5、常见的园林水景的运用形式有哪几种? (7)6、园林植物根据观赏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每类举出至少4种观赏植物。
(7)7、园林植物的种植类型有哪些?园林中常可布置花境的场合有哪些? (8)8、花境的作用都有哪些? (8)9、园路有什么功能?按功能和性质分,园路可以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9)10、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哪几类? (9)11、扬州个园四季假山及其堆筑艺术。
(9)12、常见的假山石材料有哪些?按堆山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哪几种? (9)13、假山的造型艺术要求可归纳为哪几点? (10)14、置石的方式有哪几种? (10)15、多样统一法则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0)16、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有那几种? (10)17、园林构图要素有哪些? (10)18、园林艺术构图的基本法则包括哪些? (11)19、观景根据视点位置可以分为那几种观赏类型? (11)20、园林规划形式分为哪几种? (11)21、何谓对景、透景、藏景、障景、抑景、隔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11)一、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美、园林艺术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高度统一。
园林美是形式美内容美和的高度统一。
●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是园林设计师运用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体形、色彩、节奏质感等园林语言,将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上反映。
2、园林意境园林意境,是造园主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
3、花架是攀援植物的棚架,又是人们消夏庇荫之所。
4、园林小品、景墙、园林雕塑●园林小品构成园林建筑内部空间的小品性设置称为园林建筑小品。
这些小品或依附于景物或建筑之中,或者相对独立,其选型取意均须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并能与园林整体协调一致,常见的小品有门洞、窗洞、花窗、隔断、景墙、铺地、花架、雕塑、花台、花钵、栏杆、踏步与蹬道、小桥与汀步、园凳园椅、园灯等。
●景墙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能够反映文化,兼有美观、隔断、通透的作用的景观墙体。
景墙的主要形式有平顶墙(包括阶梯式墙)及云墙。
为打破园林围墙的单调感,以上两种形式的墙均可设计成花格墙、漏明墙、白粉墙、虎皮墙等。
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
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
园林中的墙有分隔空间、组织导游、衬托景物、装饰美化或遮蔽视线的作用,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园林雕塑园林雕塑泛指在公园、园林中使用的雕塑,配合园林构图,多数位于室外,题材广泛。
园林雕塑通过艺术形象可反映一定的社会时代精神,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既可点缀园景,又可成为园林某一局部甚至全园的构图中心。
一般遍布于规则式园林的广场、花坛、林荫道上,也可点缀在自然式园林的山坡、草地、池畔或水中。
园林雕塑是环境装饰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园林雕塑是一种艺术造诣比较高的雕塑作品因为这些园林雕塑在映衬园林环境的同时也要突显出自己的主题性,这些园林雕塑适合大众的审美眼光。
园林雕塑具有表达园林主题,组织园林景观,点缀、装饰、丰富游赏内容,充当实用的小型设施的作用。
5、园林建筑园林中,既有使用功能,又可供观赏的景观建筑称之为园林建筑,要求园林建筑达到可居、可游、可观。
6、置石、特置、散置、群置●置石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性的布置,着重表现山石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山形的造景。
置石是用山石零星布置的一种点景方法,作为独立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置石的方式可分为特置、对置、列置、群置和散置等五种类型。
●特置又称为孤置山石,孤赏山石,峰石。
单块山石独立成景。
特点:体量大,姿态多变,具有瘦、透、漏、皱、拙、顽等特点。
●散置包括孤置和群置,以山野间自然散置的岩石为蓝本,师法自然。
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布置称为群置或聚点,大散点。
常布置在山顶、山藏、池畔、路边或大树下,水草旁。
●对置将山石沿某一轴线或路口、桥头,做位置相对的布置,非对称布置。
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上无需对等,在摆放形式上也无需一致。
7、花坛、模纹花坛、盛花花坛、花境●花坛花坛是在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不同色彩的观赏植物,配植成各种图案的种植类型。
花坛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观赏价值。
因种植方式和对植物的观赏要求不同,可分为花丛花坛、模纹花坛、立体花坛;根据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和活动组合花坛。
●花境花境是介于规则式和自然式构图之间的一种长形花带,是花卉自然式的带状布置。
它是模仿自然界深山小径两旁的各种奇花异卉自然散布生长,错落有致的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模纹花坛模纹花坛以精细的图案为表现主题,又称图案式花坛、毛毡花坛、镶嵌式花坛等。
●盛花花坛由观花草本植物(主要是一、二年生草花)组成的,表现盛花时群体的色彩美,图案美的装饰绿地。
8、借景、远借、对景、隔景●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即把园内围合空间的建筑物、山石树丛等作为画面中的近景处理,而把园外景物作为远景处理,以组成统一的画面。
借景有多种方式,如《园冶》所说:“ 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远借远借是指借园外远处的景物,把它引入园内成为全园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达到了扩大园内空间的效果。
远借主要是借园林外远处的自然美景,如峰、峦、岗、岭重叠的山色,田野村落平远的风光,湖光水影的景色,只要极目所至的远景,都可借入园内。
●对景凡位于园林轴线及景观视线端点的景为对景。
对景分为正对和互对。
一般指园林中观景点具有透视线的条件下所面对的景物之间形成对景。
对景多用于景点间的联结,用以加强园林空间构图中的呼应与联系。
如苏州拙政园枇杷园的远香堂与雪香云蔚亭成对景,加强了枇杷园与其他景区的视线联系。
●隔景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大小不同的空间景城,使各空间具有各自的景观特色,而互不干扰者称为隔景。
隔景是把整个绿地化整为零。
能起到小中见大。
它与障景不同之处,在于障景是出其不意,而且障景本身就是景,隔景自在分隔空间景观,并不强调自身的景现效果。
圆明园就是利用隔景的手法,构成大小景区40多个,正因为如此。
风格迥异的西洋园能出现于视明园中。
隔景有虚隔、实隔、虚实隔之分。
一般来说,两个相邻的空间互不透漏的为实隔,如额和园中的谐趣园、无锡的奇畅园都用高墙隔开,属实隔。
两个空间相互透漏的为虚隔,如用水体、山谷、堤、桥以及道路等分隔。
形成空间与空间之间完全通透的形式。
还有两个空间虽隔又通,隔而不断,景观能够互相渗透的,如用开窗的墙、长鹰、铁栅栏、花墙、疏林、花架等分隔的空间称为虚实隔。
长廊、花架和亭的柱子把个完整的风景分隔成为个个景面,这也叫隔景。
如北京北海公园中的看西廊,即借长廊的立柱,把湖光山色分隔成几副幅面供游人观赏9、框景园林建筑中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而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就是框景。
把自然景框起来作画面处理的手法叫做框景。
利用树木枝干、门框、窗框、山洞等为边框,有选择地摄取空间优美景色,而隔绝遮挡不必要的部分,使主题更集中、鲜明的造景手法。
10、透景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上物所挡住,要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11、对植、孤植、群植、丛植●对植对植一般是指用两株或两丛乔灌木按照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均衡配置的种植类型。
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入口,突出入口的严整气氛。
同时结合蔽荫、休息,在构图方面作配景或夹景。
对植可分为对称种植和非对称种植两种。
对称种植常应用在规则式种植构图中,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
对称种植的位置既不妨碍交通和其他活动,又要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孤植孤植是树木单株栽植或二、三株同一树种的树木紧密地栽植在一起而具有单株栽植效果的种植类型。
孤植树常布置在大草地或林中草地的构图重心上,或布置在庭园、水边、透视开阔的高地、山岗上。
孤植树是园林种植构图中的主景,因而四周要空旷,要留出一定的视距供人欣赏,一般最适距离为树木高度的四倍到十倍左右。
孤植树主要表现植物的个体美,尤其以体形和姿态的美为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孤植树树种应该选择体形高大、枝叶茂密、树冠展开、姿态优美的树种,如银杏、槐、樟、悬铃木、柠檬按、朴、无患子、枫杨、柳、青冈栎、七叶树、麻栎等。
还要注意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如雪松、云杉、南洋杉、苏铁等,他们的轮廓端正而清晰:罗汉松、黄山松、柏木等具有优美的姿态;白皮松、白桦等具有光滑可赏的树干;枫香、元宝枫、鸡爪械、乌桕等具有红叶的变化:凤凰木、樱花、紫藤、梅、广玉兰、柿、柑桔等具有缤纷的花色或可爱的果实。
另外,要注意选择长寿、病虫害少的树种●群植群植是多数(20- 30株以上)乔木或灌木的混合栽植。
群植的树木为树群,树群主要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并不把每株树木的全部个体美表现出来,所以树群挑选树种不像树丛挑选的严格。
树群在园林造景方面的作用与树丛类同,是构图上的主景之一,因此树群应该布置在有足够距离的开朗场地上,如靠近林缘的大草坪上,宽广的林中空地,水中的岛屿上,有宽广水面的水滨及小山坡上、土丘上。
在树群的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4倍、树群宽度的1. 5倍距离以上,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欣赏。
树群可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类。
●丛植丛植是指由2株到十几株乔木或灌木组合而成的种植类型。
丛植的树木称树丛,树丛是种植构图上的主景。
树丛的组合主要考虑群体美,也要考虑到在统构图中表现出单株的个体美。
所以选择作为组成树丛酌单株植物的条件与孤植树相似,必须挑选在庇荫、树姿、色彩、开花或芳香等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植物。
丛植的配置形式有:一株配合、三株配合、四株配合、五株配合、六株以上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