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1)逻辑“与”:它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相交 关系或限定关系运算,表示检索结果必须满足两个或两 个以上条件的单元集合。例如,查找“计算机控制啤洒 生产过程”课题的相关信息。则检索的文献记录中必须 同时含有 计算机、控制 、啤洒,才算命中,其检索式 为:计算机 与 控制 与 啤洒。或 计算机*控制*啤洒。
2)逻辑“或”:它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并列 关系运算,表示检索结果必须满足两个以上条件之一的 单元集合。例如,查找国外有关电视机的资料,则检索 式为television+TV(television OR TV),检得的文献记录 中只要有television或TV、或者二者兼有均符合检索条件。
二.按信息的加工深度和结构等级
(1)零次文献: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 如实验记录、手稿等,零次文献是原始文献的保 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等方面有 着重要的作用。 (2)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 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如图书、期刊论文、 科技报告等。一次文献的论述一般都比较具体详 尽和系统。具有独创性 , 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 价值。
一个记录
பைடு நூலகம்
3)文档
文档:由某一类型的若干条记录组成的信息集合称 之文档。它是数据库的基本形式,包括顺排文档 和倒排文档。 (1)顺排文档:指文档中的记录按序存放。记录 的存取按时间顺序进行。 (2)倒排文档:是将每篇文献记录中的标识抽取 出来 ,同时记录下该检索标识出现过的文献记 录号,再按先后顺序组织起来成为可以用作索引 的文档。
直接检索:指直接从信息源和文献载体中获取信息, 它是信息用户常用的检索方法,用这种方法检索时可以 明确判断检索到的信息是否符合需要,但很难广、快、 精、准地查到所需的全部信息。 间接检索:它把信息资料加上多种检索标志,并按 照这些标志把信息有效的组织起来,在检索时利用这些 标记可以查到所需信息的线索或信息本身。所以我们学 习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指间接检索方法,掌握 使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的技巧以提高检索的效率。

信息检索理论基础(精选优秀)PPT

信息检索理论基础(精选优秀)PPT
第一章信息检索理论基础
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及其发展
信息检索基本概念:
根据特定课题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专门的工具,从大量信息、 中迅速、准确、相对无遗漏地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即信息检索。 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 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 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询。 完整的信息检索概念包括两项工作: (1)信息存储过程,即搜集、筛选、整理、积累现有信息及检索工具,建立信 息检索系统; (2)信息检索过程,即利用信息检索工具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传统布尔检索模型的具体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① 布尔检索式的非友善性,即构造一个好的检索式是不容易的。 ② 易造成零输出或输出过量。 ③ 无差别的组配元,不能区分各组配元的重要程度。 ④ 匹配标准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对于文献中标引词的数量没有评判, 都一视同仁。 ⑤ 检索结果不能按照重要性排序输出。
(3)在社会科学化的进程中,信息检索经历了从手工检索到机械检索再 到计算机化检索的发展过程。
1.脱机检索( 20世纪50年代) 2.联机检索(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3.光盘检索( 20世纪80年代) 4.网络检索 ( 20世纪90年代)
信息检索原理
信息存储(标引)过程

原始
信息特

信息特
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将Tk取值为“0”或“1”,现在大多在[0,1] 区间取值。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向量空间,把信息检索中文献与提 问的匹配处理过程转化为向量空间中文献向量与提问向量的相似度计 算问题。某一文献与某一提问的相关程度通过计算该向量对之间的相 似度来测定。这种方法自然引入了检索的柔性和模糊性,从理论上使 检索更为合理。

信息检索基础完整篇

信息检索基础完整篇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第一节信息资源概述一、信息含义:(1)广义信息定义为: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

(2)狭义的信息定义:信息是指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二、知识1.概念: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大量客观事物传递的信息,即感性认识或经验,通过大脑对这些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理性认识,即知识。

2.知识与信息的联系: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传来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信息包含了知识,知识是信息被认识了的那部分。

3.信息、知识、文献三者关系(1、信息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形式和运动规律的表征。

(2、人脑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形成知识。

人们对信息集合加工、整理形成人类社会实践的知识。

知识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到的那一部分信息。

(3、知识被记录在载体上形成文献。

(4.、文献被人类广泛传播、运用在理论和实践中又产生新的信息、知识和文献。

三、文献1、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著录总则中定义)它把人类知识用文字、符号、图形及声频、视频信号等方式记录在纸张、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载体上。

2、文献四要素——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记录方式是构成文献的四个基本要素。

四者缺一不可。

知识决定文献的内容,载体决定文献的形态,记录则是构成文献的手段。

四、信息资源定义——这种大量的客观存在的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信息集合总称为信息资源。

五、信息素质1.定义:指从各种信息源中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

2.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应具备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信息增效、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第二节信息资源的构成一、从文献的性质和出版形式划分主要划分为以下十种类型,即所谓的“十大情报源”。

1.科技图书:一般是对已发表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它通常是以一次文献为基本素材,经过作者的选择、分析、鉴别和归纳后重新组织写成的。

《信息检索教案》课件

《信息检索教案》课件

《信息检索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述1.1 信息检索的定义解释信息检索的概念和意义强调信息检索在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1.2 信息检索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信息检索方法,如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等解释各种检索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1.3 信息检索的流程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如确定检索需求、选择检索工具等提供实用的检索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信息第二章:检索工具与数据库2.1 检索工具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文摘等强调各种检索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2.2 数据库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如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解释各种数据库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2.3 检索工具与数据库的选择提供选择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依据和方法强调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数据库对信息检索的重要性第三章:网络信息检索3.1 搜索引擎的使用介绍搜索引擎的概念和原理讲解如何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3.2 学术搜索引擎的使用介绍学术搜索引擎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如何利用学术搜索引擎获取学术信息3.3 社交媒体与网络信息检索介绍社交媒体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强调社交媒体在获取实时信息和社交网络分析中的价值第四章:信息检索技巧与策略4.1 检索关键词的选择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检索关键词提供关键词选择的方法和技巧4.2 布尔逻辑检索介绍布尔逻辑检索的概念和原理讲解如何运用布尔逻辑提高检索效果4.3 短语检索与位置算符介绍短语检索和位置算符的概念和用法强调短语检索和位置算符在精确检索中的重要性第五章:信息检索实践与应用5.1 学术研究中的应用讲解信息检索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演示如何利用信息检索进行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5.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信息检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强调信息检索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5.3 信息检索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介绍信息检索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如版权、隐私等强调信息检索时应注意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第六章:特定信息类型的检索6.1 图像和多媒体信息的检索介绍如何检索图像和多媒体信息演示使用图像搜索引擎和多媒体数据库的技巧6.2 统计数据的检索讲解如何检索统计数据介绍使用政府统计网站和专业统计数据库的方法6.3 专利信息的检索介绍如何检索专利信息演示使用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的步骤和技巧第七章:信息评估与批判性思维7.1 信息评估的标准讲解评估信息质量的标准和原则强调批判性思维在信息评估中的重要性7.2 识别信息源的可靠性介绍如何识别和评估信息源的可靠性分析不同类型信息源的可信度和偏见7.3 信息批判性思维的实践讲解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信息演示通过信息检索进行批判性思维实践的案例第八章: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8.1 信息素养的概念解释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信息素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8.2 培养信息素养的策略介绍培养个人信息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强调终身学习在维持和提升信息素养中的作用8.3 信息素养的实践应用讲解信息素养在个人和专业生活中的应用演示如何利用信息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信息检索的未来趋势9.1 与信息检索介绍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改变信息检索的方式9.2 大数据与信息检索讲解大数据对信息检索的影响探讨大数据时代信息检索的新挑战和新机遇9.3 未来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方向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10.1 综合实践项目设计设计一个综合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应用所学信息检索技能提供项目实施步骤和评估标准10.2 案例分析与讨论提供几个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应用信息检索技能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经验10.3 课程总结与展望总结整个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展望信息检索领域的发展前景,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探索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信息检索的概述、检索工具与数据库的选择、网络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技巧与策略、信息检索实践与应用、特定信息类型的检索、信息评估与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信息检索的未来趋势以及综合实践与案例分析等十个章节。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概述1.信息与文献信息知识的分类:已掌握的知识和需查询的知识。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传输和储存。

这里有几个词组需说明: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和态势。

信息已成为与物质、能量同样重要的三大资源之一。

信息是一种原料,人类接受外界大量信息后,经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机制加工提炼后变成有用的知识(知识的认识程度)。

文献:将知识记录并保持在一定的载体上,就形成了文献。

文献信息是文献所表达的内载信息,以文字、符号、声像信息为编码的人类精神信息,也是经过人们筛选、归纳和整理后记录下来的信息。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2.信息的特点(1)普遍性;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c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是信息的母体;(2)时效性:信息的获得和传送需要时间,信息反映的总是特定时刻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当人们获得信息后,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的事物,是一种历史纪录,如果传递很慢,信息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3)传递性:指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效应,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期传到另一个时期;信息的传递决定了信息的可扩散性,信息是通过各种渠道、媒介传播和扩散;(4)共享性:信息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载体本身的信息并不因此而减少,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极大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5)可转换性:信息的物质载体形态是可以相互转移变换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金钱、效益、质量等;(6)可伪性:在人们得到信息后,必须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以便正确享用信息。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介绍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介绍

原始文献 加工整理
提 问
数据库 存 储
检 索
输 出
检 索
三、信息检索的类型
(一)按检索对象和目的划分 1、数据检索
LOGO
是以数据为检索对象,检索的结果是经过测试、
评价过的各种数据、可直接用于分析和研究。
2、事实检索
是以具体事项为检索对象,检索结果是有关 某一事物的具体答案。
3、书目检索
以标题、作者、来源出处、专利号等为检索对象,
主题词语义参照系统
汉语拼音 Zà o shēng gān răo 符 英文 参照项 含义 噪声干扰 简称 英文全称 [56MB] 范畴分类号 正式主题词 号 简称 Zábō gān răo 汉语拼音 Noise jamming 英译名 用项 同义词(正 用 Y USE Use D 杂波干扰 Dià n zĭ duì kà ng 非正式款目主题词 杂波干扰 [56MB] 范畴分类号 式主题词 ) 瞄准式干扰 电子对抗* F · 通信对抗 代项 同义词 (非扫频干扰 代 Noise D jamming UF Used For 参 英译名 · · 通信干扰 关 阻塞式干扰 照 正式主题词 ) · · · 脉冲干扰 系 S 通信干扰 Y 噪声干扰 符 参照符号 关系词 · · · 欺骗性干扰 分项 狭义词 分 F NT Narrower Term 词 号 有源干扰 · · · 载波干扰 · · · 噪声干扰 属项 广义词 Z 电子对抗 属* S BT Broader Term · · · · 扫频干扰 C 连续波干扰 · · · · 阻塞式干扰 族项 族首词 族 Z TT Top Term 脉冲干扰 · · 通信抗干扰 调制干扰 参项 相关词 参 C RT Related Term
INFORMATION RETRIEVAL

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查全率=—— x w 查准率=—— m
w
漏检率=1-查全率 误检率=1-查准率
如果x与m完全吻合,或者说检索工具 中所存储的有关某一课题的文献全部被 检出,这是最理想的。然而在实际上往 往达不到这个指标,而总是有一定误差 的。
五 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 一般说,所有文献的特征可分两 大类:外表特征(题名、著者、序号等) 和内容特征(分类、主题、关键词)。 所以文献检索的途径也分成两个方面。
思考题 1. 简述对信息和文献的理解。 简述对信息和文献的理解。 2. 文献的出版类型有哪些? 文献的出版类型有哪些? 3. 比较文献载体的优缺点。 比较文献载体的优缺点。 4. 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有何 一次文献、 区别? 区别? 5. 谈谈电子信息源。 谈谈电子信息源。
6. 信息检索及其种类有哪些? 信息检索及其种类有哪些? 7. 常用的检索工具有哪些? 常用的检索工具有哪些? 8. 谈谈检索效率的评价标准。 谈谈检索效率的评价标准。 9. 简述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 简述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 10. 检索的一般程序步骤有哪些? 检索的一般程序步骤有哪些? 11. 何谓音译? 何谓音译?
(2) 常用法 : 利用检索工具来查找
文献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倒查法和顺查法. 倒查,就是由近及远地逆时间查找.它的 倒查 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只需查到基本满足要 求时间为止. 顺查, 顺查,就是由远及近地顺时间查找。例 如,已知某项发明的产生年代,现在需要了 解它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运用顺查法从最 初的年代开始,逐步往近期查找。
第一章 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第一节 信息与文献概述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类型与特征 三、各种信息源及其特征 1 文献信息源 2 电子信息源 3 实物信息源 4 口头信息源

信息检索复习课件

信息检索复习课件

信息检索(第二篇)天津理工大学信息检索教研中心第一章信息检索基本知识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一些文献、信息、检索等常识,初步建立起信息意识。

♦第一节信息的基本知识♦第二节检索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信息检索基本知识第一节信息的基本知识这一节的中心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情报信息与文献科技文献种类及特点第一章信息检索基本知识三者的关系信息与知识、文献的关系•信息是知识的基础,知识是信息的核心。

•文献是传播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知识、载体、记录是构成文献的三要素。

•文献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信息与情报的关系•情报包含于信息,是信息的一部分。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第一章信息检索基本知识科技文献种类及特点依出版类型划分•图书、连续出版物、特种文献(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档案、产品样本等)依文献内容加工深度划分•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依文献载体划分•印刷型、缩微型、电子型、声像型(作业10练习总结的一个方面)各种信息源的特点♦书:系统、全面(历史悠久,多用于学习参考)♦刊:动态、量大、内容新、影响广(研究价值高,利用率高)♦报告:新颖、专深、具体(情报价值高、获取成本高)♦会议录:专业、及时、可靠(与科技期刊相似,利用率仅次期刊)♦学位论文:独创性强、水平参差♦专利:新颖、具体、题材广(经济和技术价值不容忽视)♦标准:系统性、指令(指导)性、时效性(可关注阶段性技术底线)♦政府出版物:权威性♦(Internet:综合性、交互性、包容性、即时性)♦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新颖、具体。

如期刊、专利等♦二次文献:工具文献,汇集性、检索性。

如目录、题录、索引等♦三次文献:综述性文献,参考性、可检索性。

如年鉴、手册等♦零次文献:未公开文献,原始、详尽、具体。

如手稿、记录等(所用的方法: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第二节检索的基本知识这一节的中心内容包括:信息检索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方法、途径和步骤信息检索♦按存储和检索的内容划分–文献检索(过程、方法和策略)–资料检索(数据、数值检索)–事实检索–多媒体检索♦按检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检索工具♦检索工具的形式–按加工程度划分•目录、题录、索引、文摘–参考工具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字典、词(辞)典–按收录范围划分•综合性检索工具、专业性检索工具、单一性检索工具♦检索工具的内容结构–编辑使用说明、正文部分、索引部分、附录部分(产品说明书、网站帮助等可以参考此内容结构)检索工具的特点♦目录:以单位出版物为著录对象,按“种”为单位记录与报道。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定义: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为手段的记录方式。 优点:便于阅读和流传 缺点:存贮密度低、收藏占有空间大,加工保存成本高,识别和 提取难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不便于管理和长期保存。
2. 微缩型
定义: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技术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
如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
优点:存贮密度大、体积小,便于保存和远距离传递; 缺点:不能直接阅读,必须借助缩微阅读机才能阅读。
著者
书名
代码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Horst, R., Pardalos, P. M. 1994, Handbook of global optimization, Kluwer, Dordrecht.
10
(三)文献类型--按文献出版划分: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 P7
ultrasound and pulsed-vacuum treatments on the dehydration kinetics, distribution and status of water in osmotically dehydrated strawberry: a combined NMR and DSC study[J],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4, 7(10): 2782-2792.
1.图书(Book)
定义: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
、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的出版物。包括专著、汇编、丛书等。
特点: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论点成熟、可靠,但传统印刷 业图书的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可

信息检索学习笔记

信息检索学习笔记

信息检索第一章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第一节基础概念一、信息概述(一)信息的定义:信息指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世界三大基本要素:信息物质能量(二)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①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物质相对独立地存在。

②信息业来源于精神世界,但又不限于精神的领域。

③信息是具体的,并且可以被人所感知、提取、识别,可以传递、存储、变换、显示、检索和利用。

2.普遍性3.可存储性4.可传递性5.扩散性6.共享性7.时效性(三)信息的功能1.经济功能①运用信息可以使非资源转化为资源创造财富。

②使用信息取代劳动力、资金、材料等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经济效益倍增。

③直接让信息作为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创造财富。

④通过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创造财富。

2.管理与协调功能5M资源:人、财、物、设备、管理办法信息的管理与协调功能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①传递整个组织的运行目的,有效管理5M资源。

②调节和控制物质流和能源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

③传递外界对系统的作用,保持组织的内部环境稳定。

3.选择和决策功能4.研究与开发功能二、知识1.知识的概念: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

2.知识的类型①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②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

③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

三、情报1.情报的概念:情报是具有特定传递对象的特定知识货有价值的信息。

2.情报的特征①动态性②按特定的方式传递③为特定目的服务的④常常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机密性3.情报的类型零次情报:私人笔记、手稿、设计草图、会议记录、口头言论等。

一次情报: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科学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文献、专著等。

二次情报:书目、索引、文摘等三次情报:综述、专题评论、年度总结、研究进展报告、数据手册、专业年鉴等。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本科)讲课要点与考试重点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本科)讲课要点与考试重点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本科)讲课要点第一章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讲课要点:一、信息(一)基本概念(P1-2)1、信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应,在发生源和吸收源之间,当发生源发出的信号被吸收源所理解,信号就成为信息。

2、文献:大凡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的手段记录下来的东西,统统可称为文献。

也可以称为固化在一定载体上的知识。

3、资料:固化在一定的实物或载体上的知识。

4、信息的传递渠道(二)信息的类型及特点(P4-7)从不同的角度信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加工层次(请注意这三者的不同与联系)(1) 一次信息(原始文献)(2) 二次信息(检索工具)(3) 三次信息(参考工具)2、出版形式——图书、期刊、特种文献,结合教材P24-25的内容(请从基本概念、内容特点、著录特点三个方面着重掌握图书、期刊、会议、专利、标准、学位六种类型)3、物理类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4、按信息的性质划分P75、按信息所表征的服务对象划分P7二、信息检索(P2-4)(一)信息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查寻与信息提问所指定的课题(对象)有关的文献,或者是包含用户所需事实与消息的文献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方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三者中以文献检索为主。

数据和事实检索是检索出包含在文献中的具体情报;文献检索则是要检索出包含所需要情报的文献。

(二)文献检索及其类型1、定义:检索系统的建立及检索工具的组织和积累文献的查寻,利用检索工具检出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2、直接检索是从通过阅读原始文献直接获取所需信息快捷、方便漏查率高3、间接检索是通过检索工具的指导再查找原始文献而获取所需信息。

系统、全面滞后? 为什么间接检索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检索方法?三、检索工具(P8-11)(一)基本概念:按一定的学科、主题等进行搜集整理并给予文献的标志,是及时报道的二次文献,具有报道、存贮、检索的功能。

信息检索第一章

信息检索第一章

信息检索第一章(没有重复标题,直接开始正文)信息检索第一章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简称IR)是指从大规模的、非结构化的信息集合中,快速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相关信息的过程。

本章将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常用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原理信息检索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文本数据进行搜索的技术。

它主要依靠关键词匹配和相似度评估来实现。

用户通过输入查询词(关键词),系统通过对预先建立好的索引进行搜索和匹配,最终返回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文档列表。

信息检索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档预处理:对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去除停用词、词干提取等操作,以便后续的索引构建和查询过程。

2. 索引构建:将预处理后的文本数据构建成索引,常用的索引结构包括倒排索引、向量空间模型等。

3. 查询处理:对用户输入的查询词进行处理,包括分词、查询扩展、相似度计算等操作。

4. 相似度计算:根据用户查询词和文档的关键词匹配程度、权重等,计算文档与查询的相似度。

5. 结果排序和评价:根据相似度,对返回的文档列表进行排序,并根据评价指标(如查准率、查全率等)评估检索效果。

二、信息检索的技术信息检索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下面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技术。

1. 分词技术:将连续的文本数据切分成单词或短语,是信息检索的基础步骤。

2. 查询扩展技术:根据用户查询词的意图,自动扩展查询词,以提高检索效果。

3. 相似度计算技术:常用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包括余弦相似度、TF-IDF等。

4. 近似搜索技术:如基于编辑距离的拼写纠错、基于近似匹配的模糊搜索等,提高了检索的鲁棒性。

5. 排名算法:根据文档与查询的相似度,使用不同的排名算法对文档进行排序,以便用户更快地找到相关文档。

三、信息检索的应用和挑战信息检索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文本分类与聚类、问答系统等。

它为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查询服务,使得海量的信息得以充分利用。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课件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课件

03
信息检索系统
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
信息检索系统由信息源、信息组织与 检索方式、信息检索工具、用户界面
和信息利用等部分构成。
信息源是信息检索系统的物质基础, 包括各种类型的文献、网页、社交媒
体等。
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式是信息检索系统 的核心,通过关键词、分类、主题等 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和检索。
信息检索工具是信息检索系统的手段 ,包括搜索引擎、数据库、图书馆等 。
05
信息检索的未来发展
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趋势
语义理解技术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检 索将更加注重对用户查询的语义理解,以提 高检索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个性化检索
个性化检索技术将更加成熟,能够根据用户 的兴趣、偏好和行为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加 精准和个性化的检索结果。
多模态检索
多模态检索技术将实现文本、图像、音频和 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融合检索,满足用户 对多媒体信息检索的需求。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是信息检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它利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文本进行分析和处理,以 实现自然语言文本的自动识别和机器理解。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等,这些技术能够将自然语言文本转换为 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以便进行后续的信息检索和文本挖掘。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在搜索引擎中实现自动纠错、自动完成、智能推荐等功能,以 及在智能客服中实现自动问答、智能回复等功能。
源。
网络信息检索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计算 机进行信息检索,出现了各种基于计算机技 术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智能信息检索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信息检索逐 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它能够更加智能地理 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情报
1、情报的概念
情报是指那些被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 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加工、整理、传 递)活化了的知识。 情报与信息、知识的关系:
信 息
知 情 识 报
三、情报
2、情报的属性
(1)知识性 情报的本质是知识,情报首先必须是知识。 (2)传递性 知识要变成情报,必须经过运动。 (3)效用性 运动着的知识也不都是情报,只有那些能 满足特定要求的运动的知识才可称为情报。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二、信息资源检索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二章:网络信息检索 第三章:图书信息检索 第四章:报刊信息检索 第五章:特种文献检索 第六章:中文数据库检索 第七章:科技论文写作
三、学习这门课对我们有什么用?


有利于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成功率。
电子型:
定义:
采用高技术手段,将信息存储在磁盘、光盘等一 些媒体中,形成的多种类型的电子出版物。是计算 机对电子格式的信息进行的存取和处理。 优点: 信息量大、存储速度快、查找方便、易于编制二 次文献等。 缺点: 设备昂贵、使用费用高。
例如;光盘、U盘、硬盘等。
多媒体型:
定义:
采用超文本(Hypertext)或超媒体(Hypermedia) 方式,把文字、图片、动画、音乐、语言等多种媒 体信息综合起来,直观、多样化的表现信息内容的 一种崭新文献载体。 优点和不足: 优点是内容表达多样、直观,并且有人机交互的 友好界面,是一种很好的文献载体,几乎拥有前面 几种文献载体的全部优点。不足的一点是对网络带 传输要求较高。
五、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
信息
情报
文献
知 识
发生
大脑加工
事物
信 息 反 馈 情 报
传递作用 传递作用
知 识
存 贮
文 献
2.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一、信息资源概念 二、信息资源的类型 三、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四、信息资源共享
一、信息资源概念
1、信息资源的概念
狭义: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 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广义: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和设备。
信息是指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特征及其反映。
一、信息
2、信息的属性
(1)识别性 (2)存储性 (3)扩充性 信息是可以识别的,可通过感官或各种测试手段来识别。 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存储的。 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
(4)加工性
(5)传递性 (6)转换性
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就可使之精练。
一次文献:
定义:
以著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撰写创作的论著、 论文、技术说明书等,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 献。
例如:学术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
专利说明书等。
二次文献:
定义:
二次文献是图书情报工作者将大量的、分散的、 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浓缩,把文献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著录下来,使 之成为有组织、有系统的检索工具。
二、信息资源(文献)的类型
(一)按文献的载体不同划分: 1、手写型 2、印刷型 3、缩微型 4、声像型 5、电子型 6、多媒体型 (二)按文献的出版形式不同划分:
1、图书 2、期刊 3、报纸 4、会议文献 5、学位论文 6、科技报告 7、专利文献 8、标准文献 9、产品样本 10、档案 11、政府出版物
(2)规律性
(3)真理性 (4)继承性
知识是对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总结。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智慧的总结。 知识可继承,可深化。
二、知识
3、知识的分类
OECD分类
世界经合组织(OECD) 在1996年的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what):主要是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主要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知识。
学位论文

定义:
学位论文是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申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提交的学术论文。
例如: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等。
科技报告

定义:
科技报告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科研生产单位关于某 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或是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报 告。
例如:技术报告、技术备忘录、札记、通报等。(目前国 际上较著名的科技报告是美国政府的四大报告:AD报 告、 PB报告、NASA报告和DOE报告)

例如: 辞典、手册和百科全书等(工具性图书)
专著(原始文献)
•ISBN号*
期刊

定义:
期刊一般是指名称固定、开本一致的定期或不定期 出版的汇集许多个著者论文的连续出版物。(期刊上刊 登的论文大多数是原始文献)
按内容分:学术性期刊、通讯性期刊、述评性期刊等。

例如:
按时间长短分: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

例如:《机械制造标准》
产品资料

定义:
产品资料指产品目录、产品样本和产品说明书一 类的厂商产品宣传和使用资料。
例如: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等。
技术档案

定义:
技术档案是生产和科学研究部门在某种科研生产活 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技术文件。
例如:技术指标、研究计划、工艺记录等。
政府出版物

定义:
信息
社会信息:由人类社会活动发出,通过人的语言、 文字、图像、符号、手势以及记录有上述内容的 各种载体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知识
1、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智慧的总结,是 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知识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
知识
二、知识
2、知识的属性
(1)实践性 知识产生于实践,又可反作用于实践活动。
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版的文献。
例如: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调查统计资料、 科学技术文献等。
二、信息资源的类型
(三)按文献的加工程度不同划分: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
定义:
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进入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例如:
手稿、个人通信、原始记录,甚至包括口头言论 等。
ISSN号*
报纸

定义: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 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 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例如:人民日报、体育周报等
会议文献

定义:
指在国际或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宣读表 的论文。
会前文献:会议议程表、会议议程、会议论文预印本等

例如:
会后文献:各种会议录、论文集等

四、信息资源共享
1、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 信息资源共享(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是指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 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 作、相互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 同提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 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
四、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
只看到两匹马——有毛病 只看到三匹马——有点儿毛病 只看到四匹马——多少有点儿毛病 只看到五匹马——也许有点儿毛病 ……不合格…… 只看到六匹马——勉强凑合活着吧 -只看到七匹马——勉强凑合活着吧 只看到八匹马——基本上算正常 ……合格…… 只看到九匹马——正常 只看到十匹马——比较优秀 ……良好…… 只看到十一匹马——独俱慧眼 只看到十二匹马——眼睛里不揉沙子 只看到十三匹马——出类拔萃 ……优秀…… 只看到十四匹马——可以去中情局当 差 只看到十五匹马——诸葛亮转世 …… 看到十八匹马——上帝来了
1.文献信息源
一、信息 二、知识 三、情报 四、文献 五、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信息
1、信息的概念
C.E.Shannon (香农)对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 Norbert Wiener (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 交换内容的名称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三)按文献的加工程度不同划分:
1、零次文献 2、一次文献 3、二次文献 4、三次文献
二、信息资源的类型
(一)按文献的载体不同划分:
手写型 印刷型 缩微型
声像型
电子型
多媒体型
手写型:
定义:
通过手写的方式记录下来的文献。 优点: 便于阅读、传递,成本低,历史价值大。 缺点: 信息存储密度低、效率低、管理困难。
四、文献
文献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代码等手 段将信息、知识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 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文献又分为科 学技术文献和社会科学文献。 科学技术文献:人类在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活动中产生 的文献 社会科学文献:人类在从事社会文化活动中产生的文献。
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外一个地方。信息的本质特征。 信息是可以由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7)时效性
(8)共享性
信息只在特定的范围内有效。这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特性。
信息可在不同的人之间实现共享。
一、信息
3、信息的分类
自然信息:由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出,通过声波、 电磁波和物质的作用表现出来。
专利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