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构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桥涵工程

框构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工程DK119+043.5~DK145+761.57段框构桥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收集施工中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管理、技术人员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框构桥施工采取碗扣式支架+平板钢模,外模统一采用90×150cm平板钢模。为了保持平板钢模的整体平整度和刚度,模板外侧设置10号槽钢背带。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浇筑顺序为先底板,再侧墙和顶板,伸缩缝两侧对称浇筑。

侧墙与顶板钢筋绑扎采用钢管排架加固的施工方法。模板采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拼装。侧墙的振捣利用预留过人孔入内振捣。

4.施工工艺流程及标准

4.1施工工序

框构桥的施工工序为:基底处理→测量放样→支立钢管支架→绑扎底板钢筋及侧墙竖向钢筋→加固侧墙竖向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底板养护→搭设支架→绑扎顶板钢筋→模板加固检查→浇筑侧墙、顶板混凝土→侧墙、顶板养生→拆除支架。

4.2工艺流程

框构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框构桥施工工艺框图

5.施工要求

5.1准备工作

开始施工前,首先进行现场勘探,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框构桥的平面位置、进出口方向及标高进行复核,并对设计图的结构尺寸及工程量进行审核,确定无误后,开始施工。

5.2基底处理

按设计要求采用碎石桩或水泥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地基处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桩基检测,包括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桩身完整性等。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5.3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放坡1:0.5,基坑底部工作面1.0m,四周设0.5×0.5m排水沟,基坑一角处设一0.5×0.5m、深0.8m集水井,基坑排水采用抽水机集中排出。开挖时在基槽底面留一层20cm厚土层采用人工突击开挖,基坑顶部四周2m范围内禁止堆放材料、机具设备、土方等,避免边坡垮塌。

5.4基础施工

基坑地质不得长期暴露,检查合格后及时施工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的宽度、厚度、平整度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5底板施工

5.5.1绑扎底板钢筋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开始施工框架底板。在基础顶面测放中线及底板边线,并做明显标志。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的边线确定钢筋骨架和主筋、变形缝的安装位置。钢筋购进后按批量及要求频率进行原材料检验,并现场制作焊接试件进行试验。要求钢筋先在预制场地按设计图纸加工制作大样,检查合格后按照大样成批加工,再运到现场进行安装。在预制场地加工时,应架空施工,防止与地面接触生锈。钢筋如果生锈,应先除锈后加工。在现场绑扎安装时,钢筋的间距与尺寸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钢筋焊接采用500型焊机,施工时电流控制在200A,防止电流过大,发生啃边咬筋现象。焊条用J506型,保证焊接强度。主筋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要满足要求,焊缝要饱满,光滑,无气泡,焊渣必须清除干净。具体焊缝质量标准为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缝厚度不小于0.25d。钢筋的安装与制作有专人负责,并配备熟练的操作员进行操作。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的中心轴线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过程中应遵循由中间向两边,由下部向上部的焊接顺序。钢筋与周边模板之间放置符合设计要求的保护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具体做到成型标准,绑扎牢固,

表面清洁。

5.5.2底板模板安装

底板钢筋加工完成合格后,开始安装底板模板。按照测量放样的边线支立内外侧模板。模板采用90×150cm的平板钢模。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线条顺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外侧采用钢管支架支撑保证不变形。外侧模板确保线型顺畅,接缝平整,做到无漏浆无胀模;内侧模板缝口密封并磨平,保证结构物成型后无明显接缝,支撑合理、牢固,几何尺寸、轴线偏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模板内侧涂脱模剂。内外侧模板用φ20mm 对拉螺栓加固,间距为75cm,外侧再用斜向钢管加固。模板安装合格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模。

5.5.3浇筑底板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有自动计量系统的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6-20cm。浇筑时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进,必须一次成型。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的层厚控制在30cm内,振捣间距在25~30cm,距模板15cm,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使上下层完全形成整体。以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气泡、不再显著下沉为振捣合格标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无蜂窝、麻面及无气泡现象。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超过30度或低于5度时,分别采取降温和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及时收浆、抹面,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无裂纹。养护采用洒水覆盖方式,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6边墙身和顶板施工

底部模板拆除后,进行基坑回填至底部顶面,将边墙底部砼表面浮浆凿除,用水冲洗后开始绑扎边墙钢筋,立边墙及顶板内模,然后绑扎顶板钢筋,立边墙外模。

内模采用大块钢模,满堂支架支护,外模采用钢模,钢管排架支护。满堂支架搭设在底板顶,当底板砼满足设计强度50%后开始搭设钢管支架(间距60×60cm)。支架顶上铺设纵向15cm×10cm方木,横向铺设10cm ×10cm方木,间距30cm,方木顶铺设底模,底模标高采用顶托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