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童谣里的老成都风情
四川方言童谣精选

四川方言童谣精选1、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铁。
毛铁打了三斤半,娃娃崽崽都来看。
另、东打铁,西打铁,打个剪刀送姐姐;姐姐要我歇,我不歇,我在桥脚歇;桥角有条乌梢蛇,把我耳朵咬半截;张补锅、李补锅,快来补我的烂耳朵。
杀个猪儿补不起,杀个牛儿刚补起!另、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脚歇。
桥脚有根花花蛇,把我耳朵咬成两半节,回去爹也嗟(jué),妈也嗟,嗟得我心里过不得。
杀个鸡,我不依,杀个鹅,请舅婆,舅婆在屋里梳脑壳,请舅公,舅公在屋里爬烟囱,请爸爸,爸爸在屋里扫渣渣,请妈妈,妈妈在屋里搓粑粑。
2、方脑壳,哈戳戳,不拐弯,走直角,遇到祸事跑不脱。
另:哈起一驼,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都要出脱。
3、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大人吃饱三顿饭,娃儿要拿压岁钱。
另: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大人想挣钱,娃儿想过年,娃儿要吃肉,大人没得钱。
4、老婆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扑通一声跳下河,河里有个鬼脑壳。
另:老婆婆,尖尖脚,火车来了跑不脱,骨碌骨碌滚下河,河里有个猪脑壳。
5、狗啃生红苕,火烧罐罐肴,罐罐搁(ko)得高,碰个大青包。
6、正月十五桂花香,贼娃子翻墙偷水缸,聋子听到忙起床,哑巴一路喊出房,跛子赶忙追出去,爪(zhuǎ)手赶紧来帮忙,强盗吓得跑得慌,阴沟掉到鞋子头,出得门来人咬狗,捡坨狗来砸石头。
7、胖娃胖嘟嘟,骑马赶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骑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吃汤圆,汤圆吃得多,胖娃屙驼驼.另、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滚铁环,铁环滚得远,胖娃跟到撵,撵又撵不上,白白跑一趟!另、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的圆,胖娃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滚下海。
另、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
爱四川的童谣歌词_童谣

爱四川的童谣歌词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
省会成都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你们知道哪些关于爱四川的儿歌童谣呢?下面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一下吧。
爱四川的经典儿歌童谣今年的雪,特别的大,爸爸妈妈,回不了家。
有群坏人,来把人吓,烧了我学校,砸我的花。
那个喇嘛,叽里呱啦,长鼻子的洋人,假装眼瞎。
巴黎铁塔,伦敦警察,抱火炬的姐姐,人见人夸。
汽笛嘟嘟,铁轨哗哗,去天堂的列车,还没到达。
龙又翻身,大地垮塌,教室的瓦砾下,埋了童话。
重重的墙,将老师压,我们在他身下,都很听话。
没过很久,听到喇叭,外面有个爷爷,叫我别怕。
叔叔的手,使劲地挖,解放军的飞机,送我回家。
经过灾难,我已长大,永远不会忘记,二零零八...温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现在我们要说: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爱四川的精选儿歌童谣爱问救灾,打油抗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你是医生? 就去出力。
不知专业,就职何地?邻近省市,都在组织。
红会报名,单位批准。
外科急需,骨科最缺。
你是壮汉,就去出力。
废墟救人,壮汉急需。
救人一命,浮屠七级。
你是大款,多出点钱。
你是歌星,搞些义演。
你是领导,组织搞好。
单位带头,群策群力。
救援献血,力所能及。
捐款捐物,还是可以。
你是,有孤待领。
领养孤儿,真情。
只要有爱,随处救灾。
众志成城,报国有门。
你是爱友,捐点积分。
虽然微薄,略表寸心。
有所行动,总比没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以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童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成都春节习俗童谣的介绍

成都春节习俗童谣的介绍: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的征兆。
而在成都,除了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洒扫屋子,装饰街铺,而那些我们曾经很熟悉的童谣,也从大街小巷孩子们的口中开始唱出来;那轻快欢乐的调子,也很快把我们带入对春节的期盼中,带到儿时的腾闹回忆中。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恍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绊下海。
”“青羊宫、真热闹,糖油果子三大炮,有的人在哭有的人在笑,哭的为了包包掉,笑的买了糖油果子三大炮。
”孩子们一唱,你就知道,春节真的快要到了。
是的,孩童们最盼着过大年了,那古老的童谣更是唱出了过大年的习俗,许许多多的童谣就像在一代代成都人的心里扎了根,终生难忘,特别是春节的童谣,从祖辈一直唱到今,还将一直唱下去。
春节童谣介绍: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大家乐淘淘,大家一起迎接新年到.过年啦,贴花啦,满窗子,都红了.贴个猫,贴个狗,贴个小孩打溜溜,贴个老爷贴烟头,贴个没牙老满窗走.新年到,放鞭炮,鞭炮蹦蹦跳,新年真热闹.新年到,哈哈笑,新年长一岁,祝我个子快长高.过年好,过年棒,人人见了微微笑.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祝你新年身体好,一声祝福暖心房.大家齐声过年好!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成都童谣大全_有趣的四川方言童谣

成都童谣大全_有趣的四川方言童谣那些儿时歌谣,见证了那个年代孩子们的快乐,是我们青春的契约。
今天店铺分享的是一些成都童谣,让大家回忆一下。
成都经典童谣1、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
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幺妹说闲话。
2、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割燕麦,燕麦里面有条蛇,把我耳朵咬出血。
3、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了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了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了个老妖婆。
4、周拔皮,爱吃鸡,半夜三更来偷鸡。
我们正在做游戏,一把抓住周拔皮。
5、老婆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扑通一声跳下河,河里有个鬼脑壳。
6、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老板来交涉:要屙屎,有草纸,不要撕我篾席子;要屙尿,有夜壶,不要在床上画地图;要放屁,有罐罐,不要在床上放闷烟要起早打招呼滑竿儿送你上成都,上成都~嘛上成都 ....7、拉大锯,扯大锯,家婆门口有本戏,请外孙来看戏,看个牛肉包子夹狗屁。
8、月亮月亮光光,芝麻芝麻香香,烧死麻大姐,气死幺姑娘。
姑娘不要哭,买个娃娃打鼓鼓,鼓鼓叫唤,买个灯盏,灯盏漏油,买个枕头,枕头开花,结个干妈,干妈脚小,气死癞疙宝。
9、折耳根,满坡生,我是外婆的好外孙,我走外婆门前过,外婆请我进屋坐。
10、太阳落坡,月亮过河,背时老师紧都不放学,吃了二两饭,点点大一砣,吃又吃不饱,睡又睡不着,半夜起來偷馒头,老师看到咯,给我两皮砣,老子明天要逃学!11、房顶上的冬瓜两头滚,你喊老子切买粉,粉买来你不擦,你喊老子切买茶,茶买来你不喝,你喊老子切买锅,锅买来你不煮,你喊老子切买鼓,鼓买来你不敲,你喊老子切买刀,刀买来你不磨,你喊老子切买鹅,鹅买来你不喂,你喊老子切买柜,柜买来你不装,你喊老子切买枪,枪买来你不打,看你龟儿哈不哈。
12、正月十五桂花香,贼娃子偷水缸,聋子听到忙起床,哑巴一路喊出房,跛子赶忙追出去,爪手赶紧来帮忙,强盗吓得跑得慌,阴沟掉到鞋子头,出得门来人咬狗,捡坨狗来砸石头。
四川方言童谣

四川方言童谣B巴巴掌,油煎饼,你卖烟脂我卖粉,卖到成都折了本,买个骨头大家啃,啃又啃不动,丢到河里嘣嘣嘣.巴巴掌,有芡粉,我卖胭脂你卖粉,卖到泸州折了本,捡到一个大铜元,买了一个大月饼,吃一半留一半,放到姐姐枕头边,猫儿含到灶门前,狗儿含到茅房边,鸦雀含到树尖尖。
巴三巴四看我娘,娘又远,路又长,我走哥哥门前过,哥哥喊我进切坐,堂屋中间有根藤,开起花来十二层,哥哥喊我摘来戴,嫂嫂骂我踩死藤,泡碗茶,冷冰冰,煮碗面,几根根,哥哥喊我多吃点,嫂嫂在灶门前鼓眼睛,哥哥送我十八里,嫂嫂送我出朝门,哥哥问我好久回,石头开花我再回。
巴地草,红根根,我是家婆的亲外孙。
我从家婆门前过,家婆喊我进去坐。
家婆喊我坐椅子,家公喊我坐板凳,舅舅喊我坐门槛,舅母喊我坐街沿。
家婆死,烧金纸,家公死,烧银纸,舅舅死,烧钱纸,舅母死,坟头上屙堆尖尖屎。
白鹤扯长,扯到张家堰塘。
不杀猪,不杀羊,杀个耗儿来过端阳。
包包散,包包散,明天吃个大鹅蛋。
C虫虫儿虫虫儿飞哟,飞到家婆门口来,家婆门口有棵菜,吃得家婆喊乖乖。
虫虫飞,飞到果果园,捡到一个饽饽蛋(就是鸡蛋的意思),不拿给嘎嘎(外婆的意思)看。
虫虫飞,飞到大山里,捡个卜卜蛋,回来咽冷饭,冷饭多做一锅,冷饭少,做一口。
刺梅花,顺墙爬,搭起梯子看婆家,公公年十九,婆婆年十八,大姑才学走,女婿还在爬,但愿女婿早长大,结了莲蓬谢了花。
踩到我的脚(juo),杂个说?擦膏药(yuo), 啥子膏?牙膏. 啥子牙?豆芽. 啥子豆?豌豆. 啥子豌?台湾. 啥子台?抬你妈妈进棺材。
踩着我的脚,咋个说?妈妈说:要上药。
啥子药?膏药。
啥子膏?牙膏。
啥子牙?豆芽。
啥子豆?豌豆。
啥子弯?台湾。
啥子台?台你妈妈滚下捱。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坐轿轿,走近城门挨一刀。
城门城门鸡蛋糕,蒿子萝卜蜜蜜甜,骑骑马,坐轿轿,坐到城门去挨一刀。
城门城门鸡蛋糕,三泡牛屎高,骑马马,三把刀,走起路来砍一刀。
从前有个地主渥屎不开屁股。
成都童谣

天府童谣
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儿耍关刀,关刀耍的圆,胖娃儿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儿绊下海。
天老爷,快下雨,
保佑娃娃吃白米,白米甜,白米香,今年不得饿慌慌。
清早起来不新鲜,心想成都耍几天,一出东门天涯石,二出南门五块砖,三桥九洞石狮子,青羊宫内会神仙。
青羊宫、真热闹,糖油果子三大炮,有的人在哭有的人在笑,哭的为了包包掉,笑的买了糖油果子三大炮。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大人吃饱三顿饭,娃娃要拿挂挂钱。
正月有个春,嫂嫂去看灯。
看的啥子灯?看的狮子和龙灯。
猪猪灯、牛牛灯,还有莲灯和幺妹灯。
嫂嫂脚又小,骑个马马灯。
巴蜀童谣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藏猫猫,钻洞洞,走板板,过桥桥。
一走走到城门洞,翻过坎坎赶花会。
青羊宫,吃凉粉,嘴巴辣个红
圈圈。
三大炮胀肚儿,回来买个风车车。
正月正,耍龙灯,龙头转,龙尾跟。
三桥焰火架,火炮响通城。
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
开门做生意,大吉又大利。
成都童谣精选

成都童谣精选小时候的童谣你们还记得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都童谣,成都的小伙伴们,你们还记得这些童谣吗?成都童谣1、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儿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儿坐轮船;轮船倒个拐,胖娃儿拌下海2、下雨了打雷了,楼上的桶子打倒了3、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4、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了一包拿一包5、恩恩儿(即鹦鹉)恩恩儿你从哪里来,我从北门山洞来,北门山洞有好高,万丈万丈高,几匹骡子几匹马,请你恩恩儿进城耍,恩恩儿没得空,请你恩恩儿钻狗洞6、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这段顺口溜说的时候是配合手势的,不知道现在还有谁会)7、原来的地主真有钱,现在的地主垮了杆,又生癞头又生癣,还要长个气包卵(这是爸爸他们小时候的了)8、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9、又哭又笑,黄狗飚尿10、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烧酒辣,买黄蜡;黄蜡苦,买豆腐……(还有一些,记不全了)11、月亮光光,芝麻烧香,烧死麻大姐,气死幺姑娘。
幺姑娘,不要哭,买个娃娃打鼓鼓,鼓鼓叫唤,买个灯盏,灯盏漏油,买个枕头,枕头开花,接个干妈,干妈脚小,一脚踩到癞疙宝13、天老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
白米甜,白米香,今年不得饿莽莽(饿饭)14、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夹夹(污垢)多,你一砣,他一砣,不给那个老婆婆(当年演济公,我们老爱翻场主题曲)我有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死叛徒王金彪。
王金彪的脚,便麻雀,麻雀一飞,变乌龟,乌龟一爬,便爸爸……(后面还有很长,忘得差不多了)15、房子上的冬瓜两边滚,你说我,不买粉;买了粉,你不擦,你说我不买茶;买了茶,你不喝,你说我不买锅;买了锅,你不煮,你说我不买鼓;买了鼓,你不敲,你说我不买刀;买了刀,你不磨,你说我不买鹅;买了鹅,你不喂,你说我对不对(另一个版本是:花生米儿脆又脆)16、屁屁屁,人身之气,在肚子里面拱来拱去,一不小心,就溜了出去。
【诗歌】五马街 童谣

【诗歌】五马街童谣五马街的老房子,
砖瓦上满是夕阳的黄金。
小石子铺成的小路,
踏上去咚咚咚,像击鼓声。
五马街的车声响,
快车行驶的很远。
小船滑在小河上,
游弋着很悠然。
五马街的小广场,
孩子们在玩闹。
玩具小车飞快转,
笑声绕在耳畔绊。
五马街的小商店,
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架。
糖果、玩具、还有新衣裳,
贪玩的小孩激动难耐。
五马街的饭馆堂,
香气扑鼻的跳蚤堂。
大鱼大肉大蛋糕,
胃口大的人一个都不亮。
五马街的老者们,
坐在门前出神远眺。
许多年轻时的回忆,
一幅又一幅在心中演绎。
五马街的银杏树,
秋天金黄的花纷飞。
小鸟儿快活的歌唱,
美妙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之中。
五马街的重阳节,
红红火火的闹非常。
老人们登高山,
远眺美景饱眼眶。
五马街的夜晚里,
星星点点的灯火闪烁。
大人们唱着歌,
小孩们快乐的跳舞。
五马街的温馨里,
亲情友情相互拥抱。
大家都开心的笑着,
世界变得没有一点瑕疵。
五马街啊五马街,
你是我们最美的童年记忆。
无论怎样时光变迁,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温馨气息。
关于成都的童谣文化内涵

关于成都的童谣文化内涵老成都人“牙尖”,一首童谣就有许多道理。
对很多老成都人来说,一首首童谣也是儿时的记忆。
老成都童谣涵盖生活方方面面,许多过年风俗也被应景写入童谣中,成了老成都过年的“年历”。
1、“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老成都,一过腊八节就算进入新年了。
腊八由来已久。
腊与猎相通,在秦汉时期,人们在腊月通过打猎,而进行祭祀,乞求来年的丰收。
人们认为,在腊八这一天,喝了粥便是有福。
(以前的老成都天祥寺一带都有粥厂,每到入冬时节,有钱人就会向粥厂施柴米。
)寺庙僧人节前两天就要开始准备腊八粥配料,在腊八这一天以掺有瓜果等物的粥食供奉佛祖,到了明清时期,腊八粥的发展更加兴盛,老成都家家户户的腊八粥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
2、“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杀年猪可是老成都过年的重头戏,每到杀年猪时,整条街像过小年一样热闹,尤其是城中杀年猪。
在城中杀年猪的多是农民工。
民国时期,有许多来自德阳、彭山、峨眉、简阳等地的农民工在成都打工。
打工之余,他们在城边的空旷之处开荒种菜,再几家人“搭伙”喂头猪用来改善过年伙食。
到了腊月,猪也肥了,娃娃们开始扳着手指算,哪一天才能杀年猪呢,杀了年猪,就有肉吃,还有热闹看。
所以就有童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3、“小子要炸火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为什么要“老头儿要顶新毡帽呢”?这跟祭灶有很大关系。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成都人笃信,灶神是上天派到人间掌管善恶之神,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便会上天禀报这家人这年的善恶。
因此,老成都家家户户都贴有灶神像,两旁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成都的主妇们更是每天将灶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积水油渍不见。
4、“红甘蔗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老成都过年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特产-红甘蔗。
红甘蔗产自内江和东山外,也就是今天的三圣乡附近。
老成都人过年喜欢红火,不仅大街小巷的树枝,窗台,家具,灶头要贴上小红纸,更要买几节红甘蔗讨个好彩头。
儿歌童谣里的老成都风情

2016-05-28 06:38:37 来源: 四川新闻在老成都的不少游戏里,孩子们都会配上唱词歌谣,一边唱一边玩。
在有些游戏,比如跳皮筋里,童谣和玩法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跳“马兰花”,就不是跳“萝卜”,也不是跳其他的什么。
在游戏以外,还有很多儿歌、童谣流传,在孩子们成群结对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在院坝头纳凉的家人群里,一支又一支童谣就这样代代相传。
其实除了四川,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只是可能流传的歌谣内容上大同小异。
耍龙游江有歌谣说起老成都的儿歌,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快过年的时候,大人会对小孩讲“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事实上,除了过年,像正月十五、花会游船,都有相应的儿歌。
成都民俗画画家季风就在《百谣图》里面收录了一些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比如:“龙来龙往,四季发财,今年耍过,明年又来。
”还有“正月正,耍龙灯,龙灯转,龙尾跟。
三桥焰火架,火炮响通城。
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
开门做生意,大吉又大利。
”旧时,成都还有不少民间集会,也是当时成都人生活中的热闹大事件。
比如在青羊宫附近有花会,春天在锦江上游江,坐着船沿锦江到百花潭一带。
这些民俗活动,也留在了传唱的童谣里。
有一首“月亮弯弯像条船”,唱的是:月亮弯弯像条船,合江亭边搭花船。
花船宽,花船长,坐起花船喜洋洋!花船开,花船快,坐起花船好自在。
顺南河,百花潭,去赶花会真好玩。
走累碰到铁拐李,背起送回到家里!小孩手指也是歌有的歌谣是作为长辈的奶奶、姥姥、妈妈在带小孩的过程中,轻声唱给孩子听的。
比如捏着孩子的两根食指,一边碰,一边唱“斗虫虫,咬手手,外婆家,吃酒酒。
飞到外婆菜园头。
吃了外婆一窝菜,气得外婆骂妖怪!吃了外婆一根葱,气得外婆打倒栽葱。
——虫虫呢?飞了!”或者捏捏孩子的小手,一边握,一边唱儿歌:捏馍馍,捏得圆,馍馍香,馍馍甜,吃了馍馍好过年。
等孩子大些,还会一扳孩子的小手指,一边编“大指拇哥,二指拇弟,中三娘,四伙计,小身小(lang)巴,不争气。
老成都街名歌谣

老成都街名歌谣清早起来不新鲜,心想成都耍几天。
一出东门天涯石,二出北门五块砖。
三桥九洞石狮子,青羊宫里会神仙。
遇仙迎仙送仙桥,侧边有个二仙庵。
百花潭前双孝祠,冯家花园龙爪堰。
杜公祠挨草堂寺,浣花溪上坐画船。
转过南门武侯祠,古柏森森高过天。
文臣武臣二十八,三绝碑前人挤满。
岳飞书写出师表,龙飞凤舞真前贤。
洗面桥上祭关公,张爷庙里放生还。
浆洗街上皮匠多,南来北往二金川。
凉快不过小天竺,清静要数三台山。
南门桥头大当铺,挤满茶馆和旅馆。
进城三个火巷子,处处都是收荒摊。
十方堂,韦驮堂,红照壁来修得长。
瘟祖庙,川主庙,转过十字置茶道。
卧龙桥连拱背桥,青石桥下一洞桥。
半边街走学道街,走马街过东大街。
按察司接西沟头,不远就是盐市口。
皮房街长一里远,一直扯到山西馆。
玉带有桥不见河,转拐就是准提阁。
大小福建西玉龙,羊市街过后子门。
上升街上住秀才,九思巷里有清真。
骡马市街像拐棍,远远望见武担山。
青龙灯笼县署前,扬雄墨池有书院。
代书原名线香街,要写状纸有人编。
古天府在正府街,华阳县过成都县。
北门文庙文殊院,一前一后隔不远。
金马碧鸡没牌坊,红石柱往楞伽庵。
珠宝街有七宝楼,珍珠玛瑙看不完。
金丝银丝铜丝街,东西珠市多公馆。
李家花园数第一,亭台楼阁转不完。
万福桥上有楼房,麻婆豆腐味道鲜。
金花街对簸箕街,白云寺观玲珑园。
城隍庙、小南海,驷马桥见欢喜庵。
将军碑后白莲池,抬头看见凤凰山。
昭觉寺在青龙场,第一禅林不虚传。
顺着府河往东走,不觉来到猛追湾。
痘芝庵前吃稀饭,数九寒天人挤满。
天仙桥上七仙姑,王爷庙前淘金砖。
椒子街上好烧酒,牛王庙里有铁牛。
莲花池边宰犯人,紫东楼接天福楼。
菜市场在年丰巷,一洞桥过牛市口。
水津街和双槐树,多少机房在编布。
安顺桥望九眼桥,古佛黄瓜宋公桥。
宋濂有幸靠蜀王,静居寺里庙堂高。
三官堂前有渡口,雷神庙修望江楼。
古来就有薛涛井,水甜正好酿烧酒。
白塔寺高红瓦寺,坐船马上到江口。
东门大桥长春桥,城门洞里卖红苕。
油篓糠市红布街,筹边楼挨广东馆。
四川经典语录顺口溜

《四川经典语录顺口溜》哟呵,四川的经典语录顺口溜那可老有意思啦!“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
”这顺口溜,打小儿就听着呀,一说起来,脑海里就能浮现出个胖嘟嘟的娃娃,兴高采烈骑着马往成都去的画面呢。
感觉那胖娃对成都满心期待,觉得成都到处都是好玩的地儿,念着念着,自己都好像跟着那胖娃一块儿踏上旅途了似的,可有意思咯。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要吃人,黑了要关门。
”嘿,这在四川娃娃堆里那也是常念叨的呀。
几个小伙伴凑一块儿,一边念着,一边还装模作样比划着上山打老虎的动作呢。
特别是说到“黑了要关门”,还会故意做出很紧张的样子,好像真怕那老虎晚上跑进来了,玩得那叫一个乐呵呀。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老汉没得钱。
”听着就特有生活味儿呀。
一到快过年的时候,这顺口溜就更容易冒出来了。
想着那红通通的红萝卜,甜滋滋的,可过年了孩子盼着吃肉,当爹的却囊中羞涩,把那种又期待又有点小无奈的生活场景展现得明明白白的,念着它呀,就好像回到了过去那种质朴又简单的日子里呢。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笆篓里面装豆豆,送给幺妹下烧酒。
”这顺口溜念起来,那意境美美的呀。
晚上看着月亮,嘴里就不自觉地念出来了,好像自己真跟着月亮在走,还提着个笆篓,想着里面装着好吃的豆豆,要拿去给可爱的幺妹当下酒菜呢,充满了那种浓浓的情谊,又带着点小浪漫的感觉哦。
“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说闲话。
”好家伙,这说起来那是一套一套的呀,感觉像在讲一个小故事似的。
那王婆婆卖茶的场景,观音来吃茶,还有后面那些事儿,越念越觉得有意思,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念着,笑声都能传老远呢。
“又哭又笑,黄狗飙尿,鸡公打锣,鸭子吹号。
”这用来打趣那些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人可太合适啦。
要是有哪个小伙伴前一秒还在抹眼泪,后一秒就笑开了花,旁人就会笑着念起这句顺口溜,被打趣的人往往也不生气,跟着一块儿笑起来,氛围那叫一个欢快呀。
四川儿歌民谣集锦

四川儿歌民谣集锦四川儿歌民谣集锦(白水千树辑录)1、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哭儿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
2、抱鸡婆,下个蛋,拿跟幺儿下稀饭,幺儿不吃臭盐蛋,拿到锅头拷两转,你吃碗,我吃碗,小娃儿回来添锅铲。
3、疯子癫子拿棍子,怵弄幺店子。
看到一个死耗子,拿进馆子,炒一盘子,吃一肚子,阿一裤子。
拿到河边边切洗哈子,遇到一个船夫子,船夫子给他几哈子,打的他哭爹喊妈喊娘喊老子。
4、烟子烟,朝那边,火对火,对到我,杀个鸡来打平伙,我吃鸡脑壳,你吃鸡屁股,吃到糖鸡屎,怪你不怪我·。
5、癞儿癞爱打牌,半夜三更不回来,鸡一叫狗一咬,癞儿回来了。
快烧香,快点蜡,保佑癞儿生头发。
要是癞儿再赌钱,生一根,落一转(鬈),落得癞儿光板板。
又作:癞儿癞,爱打牌。
打到三更半夜不回来。
鸡一叫,狗一咬,扯脱癞毛就开跑。
快点香、快点蜡,保佑癞儿生头发。
生一根,落一根,落得癞儿光零零;生一鬈、落一鬈,落得癞儿光板板。
6、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就过年。
过年又好耍,瓢羹舀汤汤,筷子拈戛戛7、斗虫虫,虫虫飞。
飞到家婆菜园里,检个簸箕蛋,拿给家婆下稀饭8、洋娃娃,睡洋床,莫得铺盖盖衣裳。
妈妈问我哭啥子?我要吃点米花糖9、噼噼拍,噼噼拍,大家来打麦。
麦子打得多,明天吃馍馍;麦子打得少,明天起个早10、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儿耍弯刀。
弯刀耍得圆,胖娃儿当状元。
11、王子点兵,点齐五更。
五更鸡公叫,王子放大炮。
咚!一炮;咚!二炮;咚!咚!咚!放三炮12、二娃二娃,不吃豆芽;放点猪油,大夹大夹;拈根酸菜,落到地下。
摔一筋斗,莫得下巴。
13、王婆婆,快烧茶,三个观音来喝茶。
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说闲话。
14、爬山豆,藤藤长,爬山爬地去看娘。
娘又远,路又长,姐姐是个黑心肠,不认爹,不认娘,二天嫁跟黄鼠狼,15、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姐姐床上有个大狗虱,把我耳朵咬个大缺缺。
成都童谣——精选推荐

成都童谣
成都小孩的童谣,有趣的不少,但能体现其独有的特色的和体现川人的幽默还是不多。
随着现代媒体和载体多样代,现在的儿童也就唱不了多少童谣了,就连小孩子的父母也记不了多少成都童谣了的。
我这里整理点,仅供爱好者阅读。
唱个歌,唱个歌,唱个猴子摸耳朵。
我们两个好,我们两个好,我们两个存钱买皮袄。
你穿一件,我穿一件,你接婆娘我来看。
洋不洋,看颈项。
缺牙巴,啃西瓜,啃不动,喊妈妈,妈妈给他两耳巴。
东大街,西大街,两个婆娘抵奶奶,你的大我的小,我们两个调一调…
下雨了,打雷了,楼上的马桶子打倒了。
跟到人家学,舔人家臭脚。
不咋不咋,屙屎大爬。
又歪又恶,又不吃豆芽脚脚。
又哭又笑,黄狗飙尿。
对不起,行个礼。
打个屁,臭死你。
气包卵,恰门槛,哦嗬,摁破
老太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
日不拢耸,猫钻灶烘。
一二一,一二一,高蹬蹬儿皮鞋不讲理。
有钱的人,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
脚一提,华达呢。
手一捞,金手表。
嘴一揸,金牙巴…。
四川方言童谣集锦

四川方言童谣集锦四川人的童年如果不会几句童谣,都不好意思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四川方言童谣,欢迎大家阅读。
四川方言童谣一踩到我的脚(juo),杂个说?擦膏药(yuo), 啥子膏?牙膏. 啥子牙?豆芽. 啥子豆?豌豆. 啥子豌?台湾. 啥子台?抬你妈妈进棺材。
另:生了病,要吃药,啥子药?膏药,啥子膏?牙膏,啥子牙?豆芽,啥子豆?豌豆,啥子湾?台湾,啥子台?抬妈妈滚下崖(ai)。
另:大脑壳,棒棒剁,剁烂了,我有药,啥子药,膏药,啥子膏,鸡蛋糕,啥子鸡,公鸡,啥子公,文化宫,啥子闻,屙扒屎来给你慢慢闻。
四川方言童谣二巴巴掌,油煎饼,你卖烟脂我卖粉,卖到成都折了本,买个骨头大家啃,啃又啃不动,丢到河里嘣嘣嘣.另:巴巴掌,有芡粉,我卖胭脂你卖粉,卖到泸州折了本,捡到一个大铜元,买了一个大月饼,吃一半留一半,放到姐姐枕头边,猫儿含到灶门前,狗儿含到茅房边,鸦雀含到树尖尖。
另:打掌掌,做粑粑,家婆有米不做粑,做个牛屎粑,放在床旮旮,黄狗叼到大路边,鸦雀衔到树巅巅,孙儿放到枕头边,妈妈拿起小皮鞭,打得娃娃哭半天。
四川方言童谣三墙上的冬瓜两边倒,你说老子不买表,老子买表你不戴,你说老子不买菜,老子买菜你不煮,你说老子不买鼓,老子买鼓你不敲,你说老子不买刀,老子买刀你不磨,你说老子不买鹅,老子买鹅你不杀,你说老子不买鸭,老子买鸭你不喂,你说老子累不累?!四川方言童谣四叮叮猫,雷爪爪,哥哥起来打嫂嫂,嫂嫂哭,背起娃娃回娘屋,娘屋远,打把伞,娘屋近,拄根棍.另:叮叮猫,雷爪爪,哥哥起来打嫂嫂,嫂嫂起来床边坐,坐死娃娃惹大祸.另:丁丁猫,穿红裙,高大姐做媒人,麻子娘娘吹鼓手,斑竹丫丫抬起走,抬轿的,慢点抬,看把姑娘绊下来,姑娘穿的绣花鞋.另:丁丁猫,海扒子,婆婆带个幺娃子。
公公好欢喜,婆婆留来吆鸭子。
鸭子下田打哈哈,鸡公下土啄枇杷。
枇杷叶子翠,活象王幺妹。
幺妹生得白,嫁给张家客。
银子二百两,爹妈舍不得。
成都歌词古风版

成都歌词古风版引言《成都》是一首经典的歌曲,由歌手赵雷演唱,原本是一首现代流行歌曲。
然而,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尝试将这首歌曲的歌词改编为古风版。
古风音乐一直以其唯美的旋律和情感丰富的歌词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通过将现代歌曲改编为古风版,我们可以为听众带来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
歌词古风版城郭如画墨烟笼,燃烛人间古乐飘。
游马行千里,归心万般依旧。
高楼林立倚斜阳,明月流光共此娱。
繁华尽处堪回首,了无牵挂心足够。
啦啦啦啦,我想和你们唱。
这个城市青花瓷,像是古人的诗和画。
我们一起走过曾经的辉煌岁月,谱写这首古风版的《成都》。
望穿秋水月下闲,雨纷飞雁翩翩起舞。
时光犹如弦上月,拨动心弦思绪绕。
蜿蜒小巷古风笼,纸醉金迷入夜中。
懵懂岁月故事长,茶香蒲扇铺岁月。
啦啦啦啦,我想和你们唱。
这个城市青花瓷,像是古人的诗和画。
我们一起走过曾经的辉煌岁月,谱写这首古风版的《成都》。
山水之间情意浓,万家灯火点璀璨。
楼台云雾多心情,繁华背后藏红颜。
岁月如梭织古韵,歌声此起天地宽。
共话人生好时光,相约古风江南。
啦啦啦啦,我想和你们唱。
这个城市青花瓷,像是古人的诗和画。
我们一起走过曾经的辉煌岁月,谱写这首古风版的《成都》。
结语通过这篇文档,我们将现代歌曲《成都》改编为了古风版,带给听众一种独特的音乐体验。
古风音乐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感人的歌词而备受欢迎。
这个古风版的《成都》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古代风情的美妙。
希望这首歌曲能够带给大家愉悦的心情,让人们共同回味曾经的美好时光。
成都童谣

1、胖娃胖嘟嘟,骑马到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掉下海。
(或:胖娃儿坐轮船,轮船倒个拐,胖娃儿绊下海。
)2、胖娃胖嘟嘟,骑马到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滚铜圆,铜圆滚得远,胖娃跟倒撵,撵又撵不上,白白跑一趟。
(或:关刀耍得圆,胖娃吃汤圆,汤圆x了,胖娃气吹了。
)3、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又好耍,萝卜煮尜尜(读:GA),瓢羹舀汤汤,筷子拈尜尜。
(或: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老汉没得钱。
)4、《颠倒歌》:八月十五桂花香, 贼娃子翻墙偷水缸, 聋子听到忙起床, 哑巴一路喊出房, 跛子赶忙追出切, 爪手赶紧来帮忙。
5、《鸦鹊子遍地滚》:鸦鹊子,遍地滚,你说老子不买粉,买起粉,你不擦,你说老子不买麻,买起麻,你不搓,你说老子不买锅,买起锅,你不煮,你说老子不买鼓,买起鼓,你不敲,你说老子不买刀,买起刀,你不磨,你说老子不买鹅,买起鹅,你不喂,你说你娃对不对。
6、《家公家婆》:家公家婆,骑马过河,家公落水,气死家婆,家婆告状,惊动和尚,和尚念经,惊动观音,观音打鼓,惊动老虎,老虎下山,捡顶皮毡,老六戴起打偏偏。
7、《打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洞里歇,桥洞里有根花花蛇,把我耳朵咬成两半节,回去爹也嗟(jue),妈也嗟,嗟得我心里过不得,杀个鸡,我不医,杀个鹅,请舅婆,舅婆在屋里梳脑壳,请舅公,舅公在屋里爬烟囱,请爸爸,爸爸在屋里扫渣渣,请妈妈,妈妈在屋里搓粑粑。
(注:嗟,骂的意思。
)8、: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起来打鞋(hai)底,婆婆起来蒸糯米,糯米蒸得喷喷香,敲锣打鼓接姑娘,姑娘矮矮,嫁给螃蟹(hai),螃蟹(hai)脚多,嫁给白鹤,白鹤嘴尖,嫁给犁辕,犁辕逃走,嫁给毛狗,毛狗骚臭,嫁给么舅,么舅嫌她,嫁给田家,田家不要她,扯根赖毛吊死她。
元康三的蜀中童谣四首

元康三的蜀中童谣四首
1. 家乡山川蜀中游,童年岁月乐悠悠。
滚滚江水逶迤去,岷江美景叫人留。
高山峻岭纵横立,翠竹婀娜迷人眼。
羌笛悠扬儿歌起,蜀中童谣我们唱。
2. 蜀犬吠日影婆娑,巴蜀之地奇景多。
滚滚江水激昂起,犹如巨龙出海波。
四川美食饱口福,麻辣火锅香滋味。
蜀中民俗浓淳厚,童谣欢歌乐无边。
3. 锦城花开温如水,蜀中童谣唱欢乐。
锣鼓喧天闹新春,烟花绽放似彩虹。
熊猫熊熊憨态可掬,川剧脸谱色彩艳。
快乐年少尽欢笑,蜀中童谣放歌唱。
4. 红军过雪山,蜀中童谣传唱间。
渡过大渡河,英雄壮丽传奇的。
红旗招展胜战争,革命火烧遍蜀中。
红军为民战不休,蜀中童谣永传承。
四川民风民俗游记歌谣

四川民风民俗游记歌谣在四川的大地上,
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
众多的节庆活动,
点缀了这片土地。
成都是四川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锣鼓喧天、舞狮舞龙,庆贺新春的到来。
香火浓郁的华山庙,朝拜及祈福的圣地,烟火弥漫,人声鼎沸,庙会上的欢乐无限。
川剧变脸真神奇,
快速换脸让人惊叹。
红蓝绿白四种颜色,华美绚丽金光熠熠。
宽窄巷子藏古韵,
老成都的独特风情。
青砖黛瓦,四合院,闲逛其中有乡愁。
甜甜的酥饼锦绣巷,品味担担面的独特。
辣不猛辣却撩人,
四川美食真好吃。
九寨沟风景美如画,翠色叠嶂水悠悠。
彩池翻飞似花朵,
仙境般的美丽景致。
康定情歌抒心声,
情深意长动人心。
吉祥的竹鼠代表着,
幸福幸福福福到底。
糖画技艺口口香,
一笔一刷生动影。
刀削面面长白虎,
四川传统手工艺。
火把节燃烧情意,
熊熊烈火冲云霄。
群众狂欢情互动,
洒水洗尘过新年。
金沙遗址展古风,5000年的洪荒遗迹。
文明的记忆分布,
重新审视生活的迹。
黄龙溪美如画卷,
雄伟险峻令人叹。
碧水清凉鱼儿跃,
世外桃源如天堂。
四川民俗风情浓,
充满了乡野的趣。
庙会、美食、山水景,
游历四川真幸福。
这就是四川的故事,
文化底蕴丰厚多彩。
欢迎你来四川游,
领略这片土地的美。
老童谣唱响新天府,《天府胖嘟嘟》嗨翻兴隆湖

⽼童谣唱响新天府,《天府胖嘟嘟》嗨翻兴隆湖像成都⼈那样⽣活,成为今夏的⽕爆热词之⼀。
从唐朝的“万⾥桥边多酒家”,到宋朝的“锦江夜市连三⿎,⽯宝书斋彻五更”……诗⼈笔下的成都⽣活,灯影摇曳,街市繁华,⼀派热闹。
今天的成都⼈对于⽣活的期待,更多了丰富的内涵及全新的“打开⽅式”。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哪⼉好耍,兴隆湖打卡……”7⽉18⽇晚,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场欢快、热闹的街头⾳乐会在这⾥上演,勾勒出这座城市惬意⾃在、丰富美好的⽣活⽅式和独特的烟⽕⽓、休闲味。
活动现场⽼童谣唱响新天府《天府胖嘟嘟》嗨翻兴隆湖“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哪⼉好耍,兴隆湖打卡,湖边逛总部,⼀亿才起步……”当这⾸⽿熟能详的成都童谣加⼊了动感的Rap饶⾆之后,会变成怎样?当晚⾳乐会现场,⼀⾸由天府新区成都党⼯委党群⼯作部发起、创作的童谣《天府胖嘟嘟》正式官宣⾸发。
当熟悉的⾳乐声响起,俏⽪⽽⼜琅琅上⼝的歌词汇聚成动⼈的旋律,瞬间唤醒了现场所有⼈的内⼼记忆。
流⾏好听的rap搭配轻快活泼的旋律,⼀只憨态可掬的熊猫“胖嘟嘟” 跃然眼前,令⼈忍俊不禁。
“真的很好听,浓浓的成都味,刚听了⼀遍我就情不⾃禁地跟着唱起来了。
”市民张瑶家住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在她看来,如今的天府新区许多地⽅已经成为了成都⽹红打卡地,周末的夜晚,漫步在兴隆湖畔,⼀边听⾳乐⼀边感受夏夜的美好,别有⼀番乐趣。
天府新区党群⼯作部相关负责⼈表⽰,胖娃胖嘟嘟这⾸童谣伴随着⼀代⼜⼀代成都⼈的成长,真切的诠释了“像成都⼈那样⽣活”,如今还被赋予了更加⽣动的形象。
“我们发起创作的新童谣《胖娃胖嘟嘟》今⽇官宣⾸发,通过这⾸童谣,希望能让更多⼈,知晓和见证天府新区⽇新⽉异的发展。
”活动现场此次⾳乐会吸引了⼤批观众前来观赏享受,他们有的是兴隆湖周边的上班族和居民,有的是从全国全省以及成都其他区市县前来游玩打卡的游客,甚⾄还有专程从沈阳、杭州、贵州等地慕名⽽来的⾳乐发烧友。
“童谣琅琅上⼝,是我们⼩时候的味道,改编后包含了我们天府新区的新地标,⼀定要让娃娃学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05-28 06:38:37 来源: 四川新闻在老成都的不少游戏里,孩子们都会配上唱词歌谣,一边唱一边玩。
在有些游戏,比如跳皮筋里,童谣和玩法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跳“马兰花”,就不是跳“萝卜”,也不是跳其他的什么。
在游戏以外,还有很多儿歌、童谣流传,在孩子们成群结对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在院坝头纳凉的家人群里,一支又一支童谣就这样代代相传。
其实除了四川,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只是可能流传的歌谣内容上大同小异。
耍龙游江有歌谣说起老成都的儿歌,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快过年的时候,大人会对小孩讲“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事实上,除了过年,像正月十五、花会游船,都有相应的儿歌。
成都民俗画画家季风就在《百谣图》里面收录了一些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比如:“龙来龙往,四季发财,今年耍过,明年又来。
”还有“正月正,耍龙灯,龙灯转,龙尾跟。
三桥焰火架,火炮响通城。
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
开门做生意,大吉又大利。
”旧时,成都还有不少民间集会,也是当时成都人生活中的热闹大事件。
比如在青羊宫附近有花会,春天在锦江上游江,坐着船沿锦江到百花潭一带。
这些民俗活动,也留在了传唱的童谣里。
有一首“月亮弯弯像条船”,唱的是:月亮弯弯像条船,合江亭边搭花船。
花船宽,花船长,坐起花船喜洋洋!花船开,花船快,坐起花船好自在。
顺南河,百花潭,去赶花会真好玩。
走累碰到铁拐李,背起送回到家里!小孩手指也是歌有的歌谣是作为长辈的奶奶、姥姥、妈妈在带小孩的过程中,轻声唱给孩子听的。
比如捏着孩子的两根食指,一边碰,一边唱“斗虫虫,咬手手,外婆家,吃酒酒。
飞到外婆菜园头。
吃了外婆一窝菜,气得外婆骂妖怪!吃了外婆一根葱,气得外婆打倒栽葱。
——虫虫呢?飞了!”或者捏捏孩子的小手,一边握,一边唱儿歌:捏馍馍,捏得圆,馍馍香,馍馍甜,吃了馍馍好过年。
等孩子大些,还会一扳孩子的小手指,一边编“大指拇哥,二指拇弟,中三娘,四伙计,小身小(lang)巴,不争气。
”小朋友之间,还会互相玩猜中指的游戏,这也有童谣“猜中指,辣辣皮,见家打你二十一。
胡豆花,豌豆花,灶神老爷偷锅巴。
偷不到,挖挖挖!”盛夏纳凉童谣不断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旧时,一家老小都会在院坝里乘凉。
大人们躺在躺椅上,孩子们就在一旁玩耍。
月亮上来了,孩子们唱:月亮光光,芝麻烧香。
也有小孩唱“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后面的内容,各地还有区别。
童谣多,也能见到两个小孩双手拉着,一边拉一边唱《扯锯还锯》:“扯锯还锯,家婆门口有本戏。
请外孙,来看戏,没得吃,牛肉包子夹狗屁。
”非常俏皮。
天要小雨了,娃娃些会在院子里拍手叫:“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百米。
一点一个泡,长年好睡觉。
”起风了,娃娃们也有的唱:“风婆婆,莫起风,明天与你杀个大鸡公。
”房前屋后,江边坝子玩耍的孩子看到蚂蚁排队取食、搬家,也有儿歌唱:黄酥黄酥蚂蚁,请你家公婆吃点朒(ga)朒,先来的吃瘦肉,后来的啃骨头。
刘孝昌说,还免不了有小孩专门打死一只昆虫,引得蚂蚁来觅食,看蚂蚁忙碌,自己唱童谣唱得乐不可支。
由于童谣的节奏感很强,押韵上口,所以小孩子们常常是一边拍手一边唱,甚至还会用脚打起节拍。
比如孩子们会唱“点脚班班”:点脚班班,脚踏南山。
南山大斗。
一担二斗。
猪蹄马蹄,四马攒蹄。
每人缩脚,大枝花儿割只脚。
踢个毽子有花样女孩子们的传统游戏就是踢毽子、丢沙包。
踢的鸡毛毽子和丢的沙包都是小姑娘们自己做的。
鸡毛毽子的底座是小钱,其实就是旧时外圆内方的铜钱。
女娃娃们找二三个铜钱重起来,外面包上布或者皮,铜钱中间插一根鹅毛管,精心挑选的鸡毛就插在鹅毛管中。
为了让鹅毛管缝得更稳固,底部要劈开,夹在几枚铜钱之间。
踢毽子的习俗很久,宋代已经有了。
女孩子们一起踢的时候,还要唱唱儿歌,比赛踢的个数和花样。
颇有乐趣。
沙包需要的布比毽子要多,爱美的小姑娘想把沙包做得漂亮,布也要选好看的。
刘孝昌说,在以前,经济条件没那么好,小女娃娃不可能去商店随意扯一块花布专门做沙包,所以一个沙包的布都是她们攒了好久攒下来的,像家里长辈做鞋子,邻居家里的婆婆婶婶做衣服剩下来的布头。
沙包里一般装的是粗沙。
如果有小女娃娃想沙包好用,拿米做填充物的话,发现后一定会被家里长辈骂败家。
踢毽子的儿歌很多,像“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儿,绕花线儿,里踢外踢,八仙过海,九十九个,一百。
”或者“一抬,二抓,三拍手,四叉腰,五点灯笼,六接花。
”等等。
逮猫猫儿的儿歌花样成都人口中的逮猫猫儿,就是捉迷藏,可谓历史悠久。
后蜀时期,花蕊夫人还写诗回忆:“内人深夜学迷藏,遍绕花丛水岸傍。
乘心忽来山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
”民国到现在,玩这个游戏的主要还是小娃娃些。
捉迷藏也简单,住在一个大院子或者一条街上的年龄相仿的孩子聚在一起,商量好了,划定一个捉迷藏的范围,也就是营盘,就开始分配角色,“耗子”要藏起来,当“猫”的要把耗子找出来。
分角色的时候,有些小孩是猜拳,手心手背,有些是唱儿歌。
刘孝昌介绍,这个儿歌唱的是“逮猫儿的重九九,不来的少腊肉。
一九,二九,三九……”孩子们一个一个往下接,哪个唱到“九九”,哪个当猫。
旧时,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时间多在黄昏,借着暮色躲起来,不让“猫儿”发现自己,而且夜色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刺激。
有的“猫”比较机灵,等大家藏好后,一边到院坝角落、门后这些容易藏人的地方找,一边还会唱儿歌,唱完了,问一句“藏好没有?”如果有年龄小的娃娃放松了警惕,回答一声“藏好了”,那就自曝其位,很容易就被找到了。
《成都通览》中的“老”童谣成都童谣有的渊源颇深,成都人傅崇矩编写的《成都通览》编写于清朝末年,里面收录了一些“成都之小儿女歌谣”,这些歌谣,相传千百年,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
虽不知其来由,但也颇为有趣。
这里摘录了一些,希望能博君一笑。
一碗荞凉粉一呀碗荞凉粉,熟油辣子多放点。
大一小一,脚抛手提。
大二小二,鸡毛做毽。
大三小三,鹅毛赶潘。
大四小四,吃鱼吐刺。
大五小五,金瓜月斧。
大六小六,荷包水流。
大七小七,恰恰八匹。
大八小八,揖敬月华。
大九小九,天长地久。
大十小十,过年有吃。
红白萝卜三下锅,汤满水水与馍馍。
客来了,盖着锅;客走了,揭开锅;几娘母吃得笑呵呵。
大人吃得打哈哈,娃娃吃得喊妈妈。
吃一半,留一半,灶门前还有一沙罐。
雁鹅雁鹅雁鹅扯长,一扯扯在东校场。
不杀鸡,不杀羊,杀个老鼠过端阳。
巴巴掌巴巴掌,油旋饼,又卖胭脂又卖粉,卖在泸州蚀了本。
你跳河,我跳井,买个猪头大家啃。
啃不动,丢到河头蹦蹦蹦。
你姓啥你姓啥?我姓唐。
啥子唐?芝麻糖。
啥子芝?河芝。
啥子河?大河。
啥子大?天大。
啥子天?广东天。
啥子广?湖广。
啥子湖?茶壶。
啥子茶?清茶。
啥子清?杨柳青。
啥子杨?咩咩羊。
啥子咩?荞咩。
啥子荞?驷马桥。
啥子驷?宝光寺。
啥子宝?元宝。
啥子元?桃园。
啥子桃?仙桃。
啥子仙?神仙。
啥子神?噼噼啪啪送瘟神。
金银花十二朵金银花,十二朵,幺姨妈,来接我。
猪打柴,狗烧火,猫儿煮饭笑死我。
铁门槛铁门槛,油转弯。
挑担担,吃饭饭。
酒窝窝,猪油罐。
高山顶,茅草窝,落下来打到你的猪耳朵。
一叶一叶花开一叶黄,昔年有个福中堂,钦赐一把尚方剑,要斩不忠不孝郎。
石榴石榴花开叶儿黄,磨房来了李三娘。
三娘挑了一担水,看你想尝不想尝。
耗子翻墙耗子翻墙过,翻墙过,翻不过,搭起梯子慢慢翻,来嘛。
大脚板大脚板,踩田坎,踩个窝窝做饭碗。
太阳出来太阳出来红彤彤,幺姑出来打蚊虫。
蚊虫落在燕子口,幺姑晒得汗长流。
一个豆子一个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
过路君子买一个,拿回去,多放清油少放盐。
一根树儿一根树儿九枝丫,又结葡萄又结瓜,又结云南金豇豆,又结四川牡丹花。
说背子说背子,就背子。
正月十五汤圆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标字,四月农忙栽秧子,五月端阳包粽子。
六月间,扇扇子。
七月间,烧袱子。
九月重阳好日子。
十月间,烘笼子。
冬月间,穿袄子。
腊月间,贴对子。
星宿星宿排对排星宿星宿排对排,算命先生请进来。
不算你喜,不算你财,算你幺妹要回来。
哥哥听到妹妹要回来,提起秤,割肉来。
妈妈听到幺女要回来,端把椅子接进来。
嫂嫂听到姑姑要回来,火筒火钳定出来。
游戏里的童谣在旧时,儿歌和童谣并非截然分开,很多游戏有自己的顺口溜,这些童谣的流传也很广。
季风在《百戏图》中,也有提及。
识拳儿识拳儿就是猜拳,也就是石头剪刀布,玩的时候,有一段顺口溜:一只螃蟹八呀八只脚,两个眼睛这么大一砣!砣砣砣,砣砸剪,剪剪帕,识——拳儿!洗澡歌谣长辈给娃娃洗澡的时候,常常念一些歌谣:前拍拍,后拍拍,娃娃洗澡不怕热。
先拍背,不伤肺,后拍胸,不伤风。
小娃娃自己耍的时候也唱:娃娃洗澡澡儿,开门倒水水儿……拍巴掌两个小孩左手右手互拍手掌的时候,常常也会唱童谣,比如:一一,一什么一,一是小孩坐飞机。
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孩梳小辫儿。
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孩打秋千。
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孩写大字。
五五,五什么五?五是小娃打老虎。
六六,六什么六?六是小孩啃猪肉。
七七,七什么七?七是小孩喂小鸡。
八八,八什么八?八是小孩吹喇叭。
九九,九什么九?九是小孩喝冷酒……编花篮以前,女娃娃们耍过一种游戏,叫“编花篮”,三四个小姑娘围成一个圈,各伸出右腿互相钩在一起,然后面朝外,一边拍手一边跳,边跳还边唱: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翻山。
木头人木头人是流传很广的一个游戏,孩子们一边唱“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笑,不能张嘴不能动。
”然后就立住,宛如木雕一般。
谁先稳不住动了或是笑了,就输了。
西蜀景一进东门天涯石,二出南门五块石。
三桥九洞石狮子,青羊宫里会神仙。
唐家寺有八阵图,德阳孝泉出安安。
摇亭碑动金铃响,汉州河水照连山。
好山好山真好山,枪打凤凰炮连天!竹马“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茜图片由季风提供雷远东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