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PPT
![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24d0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d.png)
减少盐和 糖的摄入 量,以降 低血压
增加钾的 摄入量, 如香蕉、 土豆、菠 菜等
适量摄入 蛋白质, 如瘦肉、 鱼、豆制 品等
保持水分 平衡,避 免脱水
避免过量 饮酒和咖 啡因饮料
运动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每次持续30-60分钟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血 栓形成等
术后护理:卧床休息、监测 血压、预防并发症等
药物治疗:使用升压药物,如米多君、氟氢可的松等 饮食调整:增加盐分摄入,增加水分摄入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心理治疗: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PART THREE
增加膳食 纤维摄入 量,如全 谷类、豆 类、蔬菜 和水果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 物,如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 等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如头晕、头痛、心悸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 整药物剂量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可 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方法:静脉结扎术、静 脉切除术、静脉分流术等
手术适应症:严重直立性低 血压,药物治疗无效
测量血压:站立和躺下时测 量血压,比较两者差异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有心 脏、血管、神经系统等异常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液、 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排除其 他疾病可能
症状:头晕、眩 晕、恶心、呕吐、 冷汗、心悸等
体征: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呼吸 急促等
检查:血压测量、 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
鉴别:与低血压、 贫血、心律失常、 颈椎病等疾病进行 鉴别
汇报人:
CONTENTS
直立型低血压的名词解释
![直立型低血压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49aa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a.png)
直立型低血压的名词解释直立型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指的是当一个人从平卧或坐位状态突然站立时,出现血压下降的一种病症。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从坐位或平躺的姿势转为站立姿势时,心脏会迅速调整血管张力和心跳速度,以维持血压的稳定,确保血液正常地供应到全身各个器官。
然而,直立型低血压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的血压反应,导致血压血流供给不足。
直立型低血压的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视力模糊、乏力、心悸和易于晕倒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常发生在发作性的情况下,特别是长时间站立或从躺着的姿势突然起立时。
这个疾病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直立型低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多个,其中最常见的是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和血容量不足。
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失调是指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控制血管收缩和扩张中的平衡失调,导致血压不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疾病、药物的副作用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
血容量不足是指体液过少而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这可能是由于脱水、出血或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血容量不足还可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例如利尿剂等。
要确诊直立型低血压,通常需要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在不同体位下进行转换。
医生还可能进行一些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其他神经系统测试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针对直立型低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改变、增加摄入咸食、增加水分摄入、减少静脉扩张性药物的使用、改变体位、使用弹力袜等。
这些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增加血容量和改善神经调节功能来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α1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这些药物通过改变血管张力和心脏的收缩能力来增加血压,从而缓解症状。
总之,直立型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其症状独特而明显。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a63c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3.png)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9
• 增加盐和液体可以增加血管内容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可以使用促 红细胞生成素。腹带和压力袜可以增加静脉回流。腹带的耐受性 更好,可以绑在上腹部静脉血聚集处。而交感紧张的患者或许可 以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 NET)抑制剂阿托西汀、托莫西 汀等。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10
应该避免使用α和β受体阻滞剂,因为这些药物可恶化自主神经代 偿。其它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并逐渐加量。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15
直立性低血压合并仰卧位高血压
• 约 50% 的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会出现仰卧位高血压,这与 左心室肥厚和肾功能减退有关。对于大部分患者,指导他们在白 天避免仰卧位非常重要;而在夜间治疗高血压,可抬高床头 6-9 英寸(1 英寸≈2.54 厘米),睡前使用硝酸甘油贴片(晨起后去 除)或其它血管舒张药。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2
• 该病的发病率在 65 岁以后呈指数式增长,特别是在并存疾病的 虚弱老年人中。社区健康老年人中 6% 有直立性低血压,疗养院 中有 18%-54%,而在住院老年患者中高达 60%。
• 直立性低血压可使跌倒或致残的风险增加 2.6 倍,并且也是慢性 肾脏病进展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吸烟和高 甘油三脂血症的危险相当)。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4
• 如果出现快速进展的直立性低血压,需要排除自主免疫性疾病或 副瘤综合征(小细胞肺癌、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疾病、轻链疾病和 淀粉样蛋白沉积)。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及治疗
5
症状
• 直立性低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站立位头晕、黑朦或视野狭窄、肩 颈部背侧钝痛(呈衣架式分布),但患者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只 有非特异性的疲劳。通常情况下,站立位时症状加重,仰卧位时 不会出现,坐位或平躺时症状减轻。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PPT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90c2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c.png)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避免长时间站立,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久坐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鉴别诊断
药物性低血压:服用降压药 后血压下降
神经性低血压:神经系统疾 病引起的血压下降
体位性低血压:站立后血压下 降,坐下后血压仍低于正常值
心源性低血压:心脏疾病引 起的血压下降
直立性低血压:站立后血压 下降,坐下后血压恢复正常
内分泌性低血压:内分泌疾 病引起的血压下降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升 压药物,如米多君、 氟氢可的松等
治疗依从性:治疗依 从性差,预后较差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 式如吸烟、饮酒等,预 后较差
心理因素:心理压力 过大,预后较差
感谢您的观看
预后评估
预后良好:大 多数患者经过 治疗后症状得
到缓解
预后不良:部 分患者治疗效 果不佳,需要
长期治疗
复发风险:部 分患者在停药 后可能出现复
发
并发症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心血管疾 病、神经系统 疾病等并发症
预后影响因素
年龄:年龄越大,预 后越差
性别:女性预后较男 性差
基础疾病:患有基础疾 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预后较差
药物联合使用:必 要时可以联合使用 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严重直立性低血压,药物治疗无效 手术方法:静脉结扎术、颈动脉体切除术、肾交感神经切除术等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术后护理:监测血压、预防感染、注意饮食等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及相关仰卧位高血压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及相关仰卧位高血压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1a9c156137ee06eff918ed.png)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及相关仰卧位高血压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最全版)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OH)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多见于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
关于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目前尚无相关循证指南。
美国自主神经科学学会和国家帕金森病基金会于2017年1月推出了针对nOH及相关仰卧位高血压的诊治专家共识[1],该共识基于专家经验和目前可用的最佳证据,对nOH的筛查、诊断与治疗,以及相关仰卧位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具体、实用、可操作的建议,本文试择要点加以解读。
一、nOH的筛查与诊断nOH主要见于患有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或外周神经疾病的患者,前者包括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以及路易体痴呆等疾病,后者则包括糖尿病、淀粉样变性、HIV等。
共识认为,对于此类患者,以及虽无上述疾病,但存在体位性头晕、晕厥或跌倒史的患者,均应进行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常规筛查。
此外,对于虚弱的或服用多种药物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即使无上述病史或明显症状,也应视为OH高风险人群而进行常规筛查。
共识罗列了围绕直立性低血压症状(如直立性头晕、黑矇、跌倒等)展开的10个筛查问题(参见原共识表1),只要对任一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均视为筛查阳性。
表1OH/nOH的药物治疗建议对于筛查阳性的患者,共识建议采用逐步方案诊断nOH,包括:①在诊所内进行标准的卧立位血压和心率测量;②家庭监测卧立位血压和心率;③筛查可能导致OH的药物;④排除可能导致OH的其他原因;⑥nOH 的专科检查。
OH的定义参照现行指南,即站立或头高位倾斜3 min内收缩压持续下降至少20 mmHg或舒张压持续下降至少10 mmHg;但对于仰卧位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放宽至收缩压降低30 mmHg或舒张压降低15 mmHg更为合适[2]。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科普知识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eacf36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3.png)
目录 概述 诊断和治疗 生活管理 预防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概述
概述
什么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血 压持续下降的疾病,常在站立 时发生。
症状: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 症状包括头晕、眩晕、乏力以 及晕厥等。
概述
原因: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可能由多种 因素引起,如血管功能异常、神经调节 失调等。
诊断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诊断原发性直立性低血 压通常包括测量血压、进行体 格检查和评估病史等。
治疗:治疗原发性直立性低血 压的方法包括保持水分和盐分 的平衡、药物治疗以及改变生 活方式等。
诊断和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盐类、 中枢神经兴奋剂和血管收缩剂等。
生活管理
生活管理
增加液体摄入量:保持适当的 水分摄取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 获得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有 助于减轻症状。
- A: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目 前无法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 疗和生活管理可以控制症状。
常见问题解答
Q: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否会影响正 常生活?
- A: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可能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通过积极治疗和生 活管理可以减轻症状的影响。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生活管理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血压 下降,应适当控制活动强度。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饮食调理:适当增加盐分摄入 量,避免低盐饮食。 合理锻炼:进行适度的锻炼有 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预防措施
减少压力: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神经调节 失调,应寻求减压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Q: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否可 以完全治愈?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科普知识PPT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c321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5.png)
1. 什么是原发性直立性低 血压?
1. 什么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 异常,特点是在站立或久坐后出现血压 明显下降。 这种状况可能导致头晕、眩晕、乏力等 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晕厥。
1. 什么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原发性疾病 ,不是其他疾病的症状或并发症。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 科普知识PPT
目录 1. 什么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2.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与表现 3.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 4. 如何诊断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5.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方法 6. 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7. 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8.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预后
5.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 治疗方法
5.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方法
建议患者多饮水、适当增加盐分摄入, 以增加血容量。 避免长时间站立,适当活动身体,有利 于血液循环。
5.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方法
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一些药物来调节血 压。
6. 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 项?
6. 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通认为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 。 可能与血管舒张、心脏泵血功能异常相 关。
3.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发生 。
4. 如何诊断原发性直立性 低血压?
4. 如何诊断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血 压变化等信息来进行诊断。 可能需要进行倾斜试验或其他相关检查 来确认诊断。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2.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 症状与表现
2.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与表现
站立或久坐时,出现头晕、眩晕的感觉 。 可能伴有乏力、盗汗、恶心、心慌等症 状。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https://img.taocdn.com/s3/m/848aec330722192e4536f6b7.png)
概述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又称为Shy-Drager综合征。
是以自主神经系统为主的广泛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常伴有晕厥、出汗异常、阳痿、排尿异常,部分伴有帕金森病和小脑共济失调。
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
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
许多老年人其体位变化时血压有大范围的变化,并与其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的高低密切相关。
即当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最高时,体位性的收缩期血压下降最大,直立性低血压立位时收缩期血压下降320mmHg(2.7kPa)。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在健康老年人,此型低血压日日有剧烈的变化,与老年人血压增高以及属老年人特征性的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体位改变反应的增强有关。
它常为一般的低血压应激所诱发,例如血容量减低、服用降压药物、或排尿时所作的Valsalva 动作。
二、病理性直立性低血压 1、周围自律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生严重周围神经病变和其他终末器官损害;较不常见的还有淀粉样变性、维生素缺乏和伴发于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和胰腺癌的神经病变。
2、药物直立性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应用了药物,例如用吩噻嗪、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抗高血压药。
后者包括中枢作用(例如甲基多巴和可乐定)和周围作用(例如派唑嗪、肼屈嗪和胍乙啶)的制剂。
由于心室舒张期充盈随年龄而减损,老年人依赖于足够的静脉回流来提供正常的心排血量。
因此减少血液回流的药物尤其是硝酸酯和利尿剂常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许多药物在老年人即使用常规剂量也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三、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其特点为平卧位时基础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低,起立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不断增高,输注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压反应阈值较低,即使在交感神经末梢释出的去甲肾上腺素少的情况下,对酪胺的增压反应仍增高。
这些改变提示由于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缺乏引起突触后除神经支配过敏所致。
《直立性低血压》课件
![《直立性低血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5bf1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d.png)
直立性低血压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是它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 死等。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于直立性低血压患者来说,及时进
行治疗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THANKS
感谢观看
直立性低血压分类
分为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和继发 性直立性低血压,前者与自主神 经系统调节障碍有关,后者常继 发于其他疾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直立性低血压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 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障碍、心血管系 统异常、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异常,导致血 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血压下降。
病例二:青年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诊疗
总结词
青年患者症状较轻,需关注潜在病因
详细描述
青年患者直立性低血压通常症状较轻 ,但可能隐藏着潜在的病因,如自主 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疾病等。诊疗 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相关检查, 以明确诊断。
病例三:特殊情况下直立性低血压的诊疗
总结词
特殊情况下需紧急处理,保障患者安全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直立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站立或坐位时头晕、眼前发黑、乏力、心悸 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
诊断标准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同时参考卧位和直立位血压差值,一 般认为卧位血压与直立位血压差值大于20mmHg时即可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
02
直立性低血压的危害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直立性低血压》PPT课件
• 直立性低血压概述 • 直立性低血压的危害 • 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与预防 • 直立性低血压的病例分享 • 直立性低血压的常见误区与解答
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直立性低血压治疗【专业知识】
![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直立性低血压治疗【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149d5b69eae009581bec31.png)
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直立性低血压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直立性低血压是指突然站立时血压得急剧下降,引起内环境稳定受损。
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
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
疾病病因一、病因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1.全身性疾病: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2.单纯自律神经功能不全;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Shy-Drager综合征、脑干病变Parkinson病、脊髓病、多发性脑梗塞;4.周围和自律神经病变:糖尿病、淀粉样变性、骨髓痨、类肿瘤综合征、酒精和营养性疾病;5.药物:吩噻嗪和其他抗精神病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左旋多巴、血管扩张剂、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症状体征一、症状头晕,神志模糊是直立性低血压常见的临床表现。
二、诊断标准老年人如申诉体位性头昏和轻度神志模糊,临床医师不能认为他就是患直立性低血压。
应先让病人平卧至少5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然后安静站立1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继续站立3分钟后,再测血压和脉率。
低血压反应可能在站立后立即或延迟出现。
为了发现演出的低血压反应可能要延长站立时间或作倾斜试验。
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多次测量血压以确认立位性低血压的持续存在。
用药治疗一、西医1、治疗盐酸米多君有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的作用,对本病有一定效果,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麻黄素、阿拉明、利他林等效果不理想,且会引起卧位高血压,一般不建议使用。
对自律神经功能不全病人的研究显示,吲哚美辛50mg每6小时1次,咖啡因250mg加或不加用双氧麦角胺6~10mg/kg皮下注射或生长抑素12~16mg皮下注射餐前可能改善进食后低血压。
咖啡因应仅在晨间给予,使其作用在晚间消失,以免影响病人睡眠和避免产生药物耐受性。
二、中医1、中医疗法辨证论治:1.)脾虚气陷证:眩晕,气短,脘腹坠重,食后尤甚,神疲乏力,食少,面色萎黄,血压低,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直立位低血压的诊断标准
![直立位低血压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7df5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5.png)
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诊断方法,常见分析如下:
1、诊断标准: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直立时血压比卧位时的血压,其收缩压低20mmHg,或者舒张压低10mmHg,并且经常出现脑灌注不足的症状,如头晕、眼前发黑、心慌、浑身没劲等情况;
2、诊断方法:患者需躺在床上至少5分钟左右,保持比较确定的卧位状态,此时测量血压,如测量右边胳膊的血压,测量3次取平均值,之后患者需从卧位站起,站起后不要坐下,直立1分钟,此时测量同侧手臂血压,测量3次取平均值,立位1分钟后,需再保持立位2分钟,即立位满3分钟时测量血压,测量同侧血压,无论是1分钟,还是3分钟的血压,如果达到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说明有体位性低血压。
若患者未到1分钟就出现症状,如30秒时就出现头晕,这时血压开始下降,说明患者有比较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即患者直立时,越早发生血压下降,越早出现相关症状,说明体位性低血压越严重。
直立性低血压病理、疾病高发人群、早期识别、预防措施、高血压出现头晕对策及误区解读
![直立性低血压病理、疾病高发人群、早期识别、预防措施、高血压出现头晕对策及误区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95cc0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f.png)
直立性低血压病理、疾病高发人群、早期识别、预防措施、高血压出现头晕对策及误区解读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是由卧位转为直立位后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出现大脑供血不足、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低血压症状,主要表现在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对血压调节功能欠缺方面。
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人群直立性低血压是导致晕厥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常发生于老年人。
直立性低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直立性低血压者约占15%,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30%~50%。
随着年龄增长,大血管弹性纤维减少,交感神经反射增强,可使老年人血压升高。
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老年人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血压药以后。
直立性低血压风险早期识别65岁以上,前一年发生跌倒事件,罹患高血压、脑卒中、心绞痛或糖尿病。
直立性低血压常无症状,但其存在会引起远期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甚至死亡。
直立性低血压预防一般直立性低血压无症状者无须治疗,主要在于预防,以减少发作风险。
注意事项。
卧床时头位稍高于下肢15°~20°,能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并刺激自主神经系统;穿有弹性的紧身裤和弹力长袜,能减少患者直立位时静脉回流淤积;从床上坐起或下地时,不应该突然或过快、用力猛起,应先活动双腿几秒再缓慢站起。
日常做法。
每天做倾斜运动以刺激体位改变时维持血压,决不能一直弯腰到地面或在弯腰后起立过快;延缓运动,起床1小时后再进行较剧烈的运动,如打扫卫生、跑步、早锻炼等;服药时取坐位,以防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避免能促进外周血管舒张的各种原因,如热水浴、运动等;少量多餐,食物以易消化、清淡为主,保证热量供应;患者常因便秘导致上厕所时间过长,突然站立时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故应行含适量纤维素的饮食,以保证大便通畅。
蹲久了站起来时头昏眼花原因蹲位时,双腿处于缺血状态;当久蹲的人突然站起时,腿部回流大量血液,导致头部出现缺血、缺氧,会出现头晕眼花现象,待身体适应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e747c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d.png)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有哪些1.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概述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Primary Orthostatic Hypotension,POH)是一种以血压在直立位下降而导致症状的疾病,其与体位改变有关。
一般情况下,当人体从躺着或坐着的位置迅速直立时,血压会短暂性下降,但随后会迅速回升到正常水平。
然而,患有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人会出现血压下降后无法有效恢复的情况,导致血压持续较低,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2.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因素。
2.1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平衡,包括心率、血压、消化道运动等。
患有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人往往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对体位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
具体来说,自主神经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的能力减弱,导致直立位时血管无法迅速收缩来保持足够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低血压症状。
2.2 血容量减少在直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会下降到下肢,导致心脏返回血量减少。
正常情况下,身体会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以及心脏的代偿机制来维持血压稳定。
然而,对于患有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人来说,这种代偿机制不够有效,导致心脏无法迅速增加心脏收缩力以及收缩频率,进而引发低血压。
2.3 血管对储血量的控制减弱在直立位时,血管需要通过收缩来维持足够的血液回流到心脏,以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
然而,患有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人的血管对储血量的控制减弱,无法有效收缩,导致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引起低血压症状。
2.4 年龄和遗传因素老年人更容易患有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这可能与年龄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退化有关。
此外,有研究显示,一些人具有遗传易感性,使他们更容易患上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2.5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能与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相关,如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神经源性心动过缓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进一步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cfb3567561252d380eb6e25.png)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不少中老年人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从沙发上站起来时头晕,起床一瞬间也会头晕,甚至上厕所起身时也会出现头昏、乏力、站立不稳、视力模糊等症状,此时,让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血压升高了。
然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发现,不少人在坐下后再猛地站起来时,眼前常会发黑、头脑发晕,这其实是一种病症,医学上称之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是内环境稳定受损的常见临床表现,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
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
许多老年人其体位变化时血压有大范围的变化,并与其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的高低密切相关。
即当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最高时,体位性的收缩期血压下降最大,直立性低血压立位时收缩期血压下降320mmHg(2.7kPa)。
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在无其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证据者中也是如此。
诊断大多数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突然起床或久坐后站立时常出现晕厥、头晕、目眩、意识障碍、视物模糊等症状。
疲劳、运动、饮酒或饱餐等可加重症状。
脑部供血的严重减少可以导致晕厥甚至昏迷。
医生可根据症状作出诊断。
如果当病人站立时有血压明显下降以及平卧后血压恢复正常,就能确定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
当然,应进一步找寻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
老年人如申诉体位性头昏和轻度神志模糊,临床医师不能认为他就是患直立性低血压,应先让病人平卧至少5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然后安静站立1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继续站立3分钟后,再测血压和脉率,低血压反应可能在站立后立即或延迟出现,为了发现演出的低血压反应可能要延长站立时间或作倾斜试验,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多次测量血压以确认立位性低血压的持续存在。
本病应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压相鉴别。
生理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通常指的就是那些身体健康的人,除了血压偏低以外,身体没有其它任何的症状,身体器官也无缺血或是缺氧的情况,更不会对身体有身体影响。
直立性低血压科普讲座PPT课件
![直立性低血压科普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90cd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1.png)
直立性低血压 的诊断和治疗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诊断方法:包括血压测量 、倾斜试验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 - 保持良好的体位:站立时
慢慢起立,避免突然变动姿势 。
- 增加饮水量和盐的摄入: 适时增加水分和盐的摄取可以 有助于提高血压。
- 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 站立会加重低血压症状,应适 当休息。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直立性低血压科普讲座PPT课 件来自目录 引言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引言
引言
直立性低血压概念:直立性低血压 是指站立时出现的血压明显降低的 一种情况。 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可能与神经 、循环、代谢等多个方面的原因有 关。
引言
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头 晕、眩晕、乏力等。
提高身体的机能和循环系统的健康 。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某些药 物可能导致低血压,应慎重使用。
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避免久坐或久立:长时间处于同
一姿势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 饮食均衡:合理的饮食结构对身
体健康至关重要。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能及早发现低血压问题。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 - 利尿剂:某些利尿剂可以减少体
液潴留,提高血压。 - 血管收缩剂:某些药物可以收缩
血管,增加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 的预防和注意
事项
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方法: - 维持适当的体重:过重或过
轻都可能导致直立性低血压。 -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近期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推出了自我评估指南系列,其中的直立性低血压部分由来自范登堡大学医学院的Italo Biaggioni 执笔,主要讲述了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治疗及其它特殊情况下的直立性低血压。
1、直立性低血压的定义和发病
直立性低血压的定义:改变体位为站立位3分钟内,收缩压持续下降至少20mmHg(高血压患者为30mmHg)或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定义: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
该病的发病率在65岁以后呈指数式增长,特别是在并存疾病的虚弱老年人中。
社区健康老年人中6%有直立性低血压,疗养院中有18%-54%,而在住院老年患者中高达60%。
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为药物(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及部分抗抑郁药)和可以导致神经病变的系统性疾病(糖尿病等)。
自主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单纯自律异常和多系统萎缩)导致的直立性低血压少见,但也更为严重。
帕金森病也可以导致自主神经病变,但作为直立性低血压的一个原因,经常被忽视。
此外,如果出现快速进展的亚急性直立性低血压,需要排除自主免疫性疾病或副瘤综合征(小细胞肺癌、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疾病、轻链疾病和淀粉样蛋白沉积)。
直立性低血压可使跌倒或致残的风险增加2.6倍,并且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和
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吸烟和高甘油三脂血症的危险相当)。
2、症状和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站立位头晕、黑朦或视野狭窄、肩颈部背侧钝痛(呈衣架式分布),但患者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非特异性的疲劳。
通常情况下,站立位时症状加重,仰卧位时不会出现,坐位或平躺时症状减轻。
根据定义,诊断可在床旁进行,测量仰卧位和站立1-3分钟的血压。
同时测量心率非常重要,因为出现夸张的心动过速提示有脱水或使用血管扩张剂,而出现不合适的缓慢心率(明显直立性低血压时心率增加<15次/分钟)则提示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
自主神经测试可以明确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特别是在Valsava试验时持续监测血压,自主神经障碍通常表现为持续大幅度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在第2期未代偿性增加(袖带紧),第4期未出现血压过度降低(袖带松)。
3、病理生理和治疗
直立姿势后导致静脉血聚集、静脉回流减少和心输出量降低,从而使压力感受器反射介导的代偿性交感神经激活,增加静脉回流、心率和血管阻力,从而维持正常的平均动脉压。
而上述代偿机制的损害则会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出现。
直立性低血压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去除导致或恶化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如药物作用(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和阿米替林)、脱水、感染(直立性低血压的恶化可能只是尿路感染的迹象)或去适应状态(自主神经反射受损的患者即使是短暂的卧床休息也会恶化直立性低血压)。
一旦上述原因去除,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则可以指导直立性低血压的进一步治疗。
增加盐和液体可以增加血管内容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可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腹带和压力袜可以增加静脉回流。
腹带的耐受性更好,可以绑在上腹部静脉血聚集处。
而交感紧张的患者或许可以使用阿托西汀等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阻滞剂。
最后,交感血管收缩功能受损可使用短效升压药“替代治疗”,如α1受体激动剂米多君、拟交感神经药物、麦角胺咖啡因,严重情况下甚至可以使用奥曲肽。
屈昔多巴是一种前体药物,在体内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近期得到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
使用短效升压药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症状、预防跌倒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一直坐位或仰卧位后适得其反的话,这类药物没什么用处,反而会恶化仰卧位高血压,诱导压力性利尿,从而加剧直立性低血压。
4、特殊情况下的直立性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
与直立体位的机制类似,食物消化使内脏血液聚集,从而导致餐后低血压,最低点一般在餐后30分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则更加严重,服用阿卡波糖50-100mg 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可以预防。
高血压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同时治疗高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非常重要。
通过停止降压治疗改善直立性低血压的做法通常会适得其反(通过压力性利尿)。
血压未控制的老年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率高于血压控制好的高血压患者。
应该避免使用α和β受体阻滞剂,因为这些药物可恶化自主神经代偿。
其它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并逐渐加量。
直立性低血压合并仰卧位高血压
约50%的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会出现仰卧位高血压,这与左心室肥厚和肾功能减退有关。
对于大部分患者,指导他们在白天避免仰卧位非常重要;而在夜间治疗高血压,可抬高床头6-9英寸(1英寸≈2.54厘米),睡前使用硝酸甘油贴片(晨起后去除)或其它血管舒张药。
仰卧位高血压的出现并不会限制直立性低血压治疗时短效升压药的使用,因为这类药只用于改善直立时的活动性,而患者在指导下也知道服用这类药物后不能躺下。
住院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为预防跌倒,住院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时经常被医务人员限制卧床休息,而临床医生也连续24小给予升压药物。
这种方法只会让直立性低血压更加严重,这主要是通过通过诱导去适应、恶化仰卧位高血压及促进压力性利尿。
如果患者白天处于坐位,并且只在需要站立位活动时候给予升压药物的话,患者症状就可以的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