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论述

合集下载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毛概论文1500字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毛概论文1500字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毛概论文1500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文化象征和思想理论前提。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毛概15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毛概1500字论文篇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党的内容里面的一项。

因此,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我国文化建设的趋势以及我国发展的状况。

所以,我们要按照党的内容来指导我们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本文在简单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又阐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最后介绍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原则;党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要求,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并有了“三个倡导”的新理论,这就为我们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引了道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从指导思想,再到共同理想,又到现在现在党的提出的“三个倡导”。

理论知识地及时更新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断的深化。

我们知道,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该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尽管每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有所出入,但是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

我们知道,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国家变得和谐与稳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假如没有马克思主义,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从谈起;假如没有共同理想,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没有方向;假如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变得沉闷。

党的提出的“三个倡导”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在核心价值观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认识的又一次升华。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我们从哲学上学到过,任何知识的认识与使用都要经过反反复复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认识,所带来的收获是与众不同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学习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学习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学习材料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学习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学习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二、“三爱”的基本内容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三节”的基本内容:节水、节电、节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学习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二、“三爱”的基本内容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三节”的基本内容:节水、节电、节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学习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二、“三爱”的基本内容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三节”的基本内容:节水、节电、节粮第二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三爱三节好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三爱三节好少年。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的播音的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三爱三节好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即是: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当代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们作为小学生,毫无疑问要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到行动就是“三爱三节”“三爱三节”,就是: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

爱学习:学习是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学习使我懂得了新的知识,提高了素质,学习使我走出了天真无知的行列,使我成为了一个德、智、体、美、劳的“文化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爱劳动:劳动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升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让这种升华永驻人间!爱祖国:热爱祖国是一种光荣,从出生到现在,自始至终:我都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祖国,我们都爱她那富裕的大地,我们都爱她滔滔的长江,我们爱她精彩的文化,我们都爱她永不停止的步伐!节水:中国已被列入世界贫水国家,虽然我们林区的水资源很足,大家为何不想一想,中国的西部,那里极度贫水,难到大家愿意看到宝贵的水资源在水龙头上哗哗的流走吗?每人节约一滴水,全国13亿人便会节约13亿滴水,一个多么大的数目呀!够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拧紧身边的水龙头。

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十八大对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十八大对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样论述的?胡锦涛同志在报告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必将创造出比以往社会形态条件下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

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洪晓楠,何美子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简明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而且更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兼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价值,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先进价值理念,从而彰显了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与包容性,也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是从社会理想、社会目标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共识、鼓舞人心、团结奋进的价值理想,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秩序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的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柱;伟大的理想与目标需要13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人辛勤奋斗才能实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行为规范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也是实现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基础,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这12个词的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美好愿景与共同诉求,从而也必然最大限度地凝聚当代中国继续前行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力量。

一、国家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科学论断,并且十八大报告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后第五次强调“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三篇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三篇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以下是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范文,欢迎阅读。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会《决定》突出强调的一个重点。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

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

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巨大深刻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任何文化都是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的有机统一。

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的“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基本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的。(12分)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的。(12分)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
导向的。

(12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以下是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的几个方面:
1.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追求,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的需要。

2.人民是价值的评判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念,体现了人民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社会制度和公共政策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尊严,以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3.人民是价值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道德伦理的培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尊严,从而符合人民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期望。

4.人民是价值的实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体现了人民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
的力量。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人民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追求放在首位,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构建一个人民满意、幸福、和谐的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国强 如果说,一国的财富,主要是由 经济和文化组成的;那么,一国的强 盛,主要是由政治和军事构成的。 政治的强盛,体现为对内的国 家统一,以及对外的国际影响力。中 国历史上不断重复着虽合久必分、但 分久必合的规律,对江山一统的追求 成为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因为历朝历 代的政府都深深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 要性。疆土归一、政权稳定、民族团 结,才能使国内资源形成合力,形成 势不可挡的大国力量。
如果说政治强大的形态,有 外放型也有收敛型,那么强盛的 军事状况,就常常被人理解为血 脉贲张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其实军事强大的理想状态,应该 表现为维持稳定的静态守备,而 不是冲锋陷阵的动态进攻。 兵强马壮,威仪赫赫,声名 远播,令敌人不敢来犯,这就是 “强军梦”的终极追求;而使家 国沦陷于战火,并不是军队建设 的本来目的。
自由: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和最高理 想 自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 果,是人类价值认识中的共识元 素,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把 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 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积极承接人类文明发展 的这一共同成果和人类社会的这 一共同价值追求,又高度体现了 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有机统一 。
再如篮球赛,有人看的是输赢,有人欣赏 的却是和谐。比赛中,激烈地拼抢,他们不和 谐吗?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和谐的。他 们表面上势不两立,其实有共同的目标、共同 的利益,那就是达到观众的满意。自己技艺纯 熟,更希望对方有好的表现。斗争只是现象, 和谐才是它的本质。和谐包含着斗争,也有妥 协;包含着严格,也有宽容;包含着一分为二 ,也包含着合二为一。
“和”字的左边是“禾”,它可以单独 成字,意思是农田里的苗;右边是个“口 ”字,即人人都有饭吃。“谐”字的左边 是“言”(讠)旁,右边是个“皆”字, 表达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说话。于是人们 说:和谐=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说话。 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和谐即 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辞海》上则把 和谐与协调并称。这就是说,和谐的含义 应该是指配合(或搭配)得适当、匀称、 协调而不生涩、不别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五篇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五篇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五篇材料]》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十八大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我看来,这二十四字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诚信。

何为诚信。

诚者不伪,信者不欺。

诚信就是要我们做人不要虚伪,欺骗。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

守信,就是讲信用,守诺言,言而有信。

自古以来恪守诚信就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品质和人格的标准。

做企业同样需要诚信,古人云:“经营之道在于诚,赢利之道在于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企业搏击市场赖以生存的前提。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社会各个单元都要坚持以诚为本,以诚立信。

党和国家强调进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与以德治校并举。

我们呼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价体系。

同时,再好的评价体系也代替不了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党员和干部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诚信是立人立业立国之本诚信,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在史册中熠熠生光,十分灿烂。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和体会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和体会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和体会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决定着人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

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团体的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团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全面涵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笔者试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和鲜明特征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1、第一个倡导,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要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精神,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与国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处事态度融为一体,正确引导国人认识和评价所生存的社会。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19年,我们国家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9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世界瞩目的这一宏伟目标,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一起,升腾开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必然是这个国家的共同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共同理想,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指明和引领现实社会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如果一个国家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必将影响并引导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成的坚实基础。

2、第二个倡导,彰显了社会风尚风貌的时代要求。

联系实际论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解。

联系实际论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解。

联系实际论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结、奉献、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教、守法等12个方面。

在这12个方面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四个方面。

下面将从个人层面探讨这四个方面的理解。

首先是爱国。

爱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个人层面,爱国意味着热爱自己的祖国、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关心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个人要从自身做起,要尊重国家法律法规,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出一份力。

例如,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关注社会问题、爱护国家自然资源等,这些都是爱国的表现。

其次是敬业。

敬业是指对工作的敬重和热爱。

在个人层面,敬业意味着对所从事的工作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尊重职业道德,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

例如,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任务、提高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思路等,这些都是敬业的表现。

第三是诚信。

诚信是指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恪守承诺。

在个人层面,诚信意味着讲信用、守承诺,不欺骗、不弄虚作假。

例如,遵守诚信行业规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诚实守信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都是诚信的表现。

最后是友善。

友善是指待人和善,关心他人的福祉。

在个人层面,友善意味着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例如,关心家人、朋友和同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待他人友好和谦虚,这些都是友善的表现。

综上所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遵循和践行的重要价值观。

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四个方面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无论如何,个人要在实践中逐步体悟其内涵和价值,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来体现对这四个方面的理解。

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一线,体现了他们对敬业和爱国的执着追求;在工作中,一些诚实守信的企业家和员工,不仅建立了起良好的商业口碑,也树立了起优秀的社会形象,体现了他们对诚信的高度重视。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思考高怀霞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这是对马克思价值观的中国化、现代化和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塑造新时期中华民族灵魂的伟大工程。

这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坚定全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中国要到哪里去,它揭示了民族复兴的目标。

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所在,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旗帜。

富强指向经济目标,民主指向政治目标,文明指向文化目标,和谐指向社会目标,展示了人民幸福、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四大共同愿景:富强实现民富国强,民主追求政治昌明,文明彰显人类共识,和谐体现华夏精神。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它们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

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要素和价值追求。

自由彰显人的个性,平等呼唤公民尊严,公正提供社会良知,法治保障正当权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他将近25 分钟的讲话,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 到“人民”,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 被掌声打断。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 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 为人民造福。

腾飞的中国
理论与实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贯穿于社 会实践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这有利于大学生在社 会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 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参与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创造条 件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分批组织学生到基地学习 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体验 生活、认识自我、磨炼自我,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升自身的责任感 与使命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价值的合理性 及其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遵守 职业道德,努力工作,处理好自身、集体、他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做 到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诚实守信,坚持德与智、知与行、义与利的 统一。从而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在实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目标。
充分பைடு நூலகம்挥学院业余党校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 一是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正视当 前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 价值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 义,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二是创新业余党校教育方式方法,提高质量水平。要全方位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使学生在“看不见的宣传”中受 到感染和教育。党课教师要对学生关注的时尚前沿、政治动态、社会 关切有及时了解,抓住普遍关心的价值问题,正视和回答学生中的价 值迷惘、道德困惑,把宣传普及与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有机统一起来, 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使学生对理论 产生认同,引起共鸣和反思,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

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之一,也是指导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工具。

下面将从理论基础、内涵和实践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理论基础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儒家思想,主张仁爱、和谐、诚信等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内涵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和社会主义法治观三个方面。

社会主义道德观强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提倡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等具有积极意义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强调创造力、民主法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提倡科学文化、平等自由、团结和合作等精神价值;社会主义法治观强调法律至上、公正司法、诚信守法等,倡导依法治国、法治社会的理念。

三、实践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价值追求的理论基础,引领中国继续前进。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和践行公民道德、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整合社会各个层面力量和资源的重要作用。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套原则、理念和道德规范。

它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和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和道德保障。

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继续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新未来。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了增强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向心力,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时代特点,形成的一套基本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标。

富强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民主是富强的保障和实现途径,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是各个领域及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

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国家要富强,社会要稳定,人民要富裕,并重视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层面,强调个人的发展自由和权利平等,要求社会的分配与公平正义相统一,以及法治的普及和健全。

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基础要求,公正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手段。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面,强调公民应有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标准。

爱国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正确认识,敬业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追求卓越,诚信是个人品德和社会信用的基本要求,友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宣布,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宣布,有助于引导全体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进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支持。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肯定,更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内涵,都源自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仁爱、和谐、中庸、君子等。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将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和广泛可行性。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是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强调国家要经济富强,科技先进,综合国力提升。

同时强调民主法治,人民在政治决策中有主体地位和作用。

推崇文明素养,注重个人的文化修养以及社会文明进步。

追求和谐社会,强调公平正义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协调合作和共同发展。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其中包括市场经济的积极参与,个人的发展和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

同时,法治是核心,要求所有人和组织都要遵守法律,国家要建设法治国家。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爱国主义精神,要求人们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和责任心。

同时,强调敬业精神,要求个人在工作中的专业素质和奉献精神。

诚信是核心,强调公民和组织之间信用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友善则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营造和谐社会关系。

4.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要求人们始终保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动力。

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实现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些价值观旨在引导人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这些价值观也指导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社会文明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

考研政治论述真题答案

考研政治论述真题答案

考研政治论述真题答案一、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也是个人行为的准则。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国家发展的整体框架。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则,它们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保障了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再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品德的体现,它们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友善待人。

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

这一新时代的背景包括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等。

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其次,新时代的到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再次,新时代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探讨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2. 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必须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3.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主要包括:1.马克思主义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中国国情,紧密联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道德传统,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成果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

3.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4.普世性与时代性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普世价值,体现了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系列基本价值,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同时也具有时代性,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目标。

5.全面性与系统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许多方面的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形成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实践的指导。

6.人民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和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人民群众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体现了其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普世性与时代性结合、全面性与系统性以及人民性质。

这一价值观旨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作为一名资深创作者,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提升价值认同度——一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强国梦想,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

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只有植根于人民、生长于社会,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可能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13亿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

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多样多变,为我们这个古老国家和民族注入了空前活力,也在精神价值层面给人以巨大冲击。

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有激动、有振奋,有实现精彩人生的无尽热情,也有困惑、有怅惘,有难以言说的精神迷思。

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怎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契合人们心灵深处对精神信仰的渴求,我们就能以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广泛的社会共鸣。

把握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我们就找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

找准情感的共鸣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亲和力。

一辈子追求信仰的将军夫人龚全珍为什么感人至深?刹那间抉择生死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为什么粉丝无数?因为她们的选择,击中了人们心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价值观的认同不仅体现在理性认知,也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

找寻思想道德情感的交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核心价值观就会在这样的引导中成为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

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只有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形成有利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法治环境和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

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升价值认同,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就有了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一定能描绘出这个时代最美丽的心灵图景。

知行合一培育道德责任感——三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评论员2014年02月26日04:16来源:人民日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何、精神风貌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道德标准。

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

”如果说好德之心人皆有之,那么道德责任感则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好”,更意味着唯此为快的践德之忱、舍我其谁的道义担当。

路遇跌倒的老人,应当说无人不有恻隐之心,可有的人溜之大吉,有的人“爱莫能助”,有的人不避风险挺身相助。

为什么一事当前,表现不一?归根结底,区别正在于是否把崇德向善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

追寻道德责任感不只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国家、社会、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个倡导”所体现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把个人、社会、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们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对社会进步的期许、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就是责任感油然而生的基础。

自赋责任是一种伟大的权利,履行责任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有了道德责任感,才会更加自觉地建设美好国家、维护公序良俗、推动社会进步。

如果说价值认知是道德责任感的指针,行动则是衡量其高度的标尺。

文明,不去实践就不可能抵达。

法治,不去奉行就无以彰显其公正。

诚信,不去坚守就难以成其为风尚。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从来不会取决于道德的看客,而是取决于择善而从的行动者。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引人向善的精神理念,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价值准则。

常有人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市场经济对精神世界的巨大冲击。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使者。

你我的德行操守怎样,社会的道德风尚便是怎样;每个人担负起一分道德责任,社会的道德水准就因此而托起一分。

对良心尽责、对他人尽责、对国家社会尽责,就是对我们自己尽责。

在责任的基点上,千千万万普通人的道德良知才会与他们的利益诉求、现实感受实现最牢固的对接和统一。

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变成主导13亿人思想和行动的道德责任感,我们所展现的必将是一个礼义之邦的泱泱气度,我们所改变的也必定远胜于我们所期待的。

人民日报评论员: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四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评论员2014年02月17日04:40来源:人民日报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每个公民的协力;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参与。

今日中国,“到此一游”触动的深刻反思,“扶起老人”引发的热烈讨论,无不折射国人对道德良知的珍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

再大的社会,也是由个人组成。

个人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基础所在、根本所系。

涓流汇海、积土成山,每个人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理想信念、追求怎样的人格品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形塑着一个时代的气质。

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才能绘就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价值图景。

回顾历史,“中国奇迹”的书写、“中国故事”的讲述,都离不开万千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的普通人。

青春报国、托起飞天梦的科技功臣,扎根农村、带领乡亲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精益求精、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的产业工人,殚精竭虑、为服务群众不辞辛劳的基层干部,一诺千金、宁肯散尽家财也决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正是一个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个人,支撑起共和国大厦的脊梁,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根基,催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步伐。

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有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者,有道德堕落、观念扭曲者,有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暗中滋长。

但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站得住脚跟,越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

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价值,让我们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带入更高境界。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每个公民都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必能鼓起梦想之帆、驶好梦想之船,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前行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评论员2014年02月14日03:39来源:人民日报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

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公平正义有新的诉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此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细数改革面临的硬骨头,多数都与人们的“公平焦虑”有关。

教育公平、医疗改革屡屡拨动心弦,诉说着人们真诚向往平等的发展机会;收入差距、身份歧视动辄引发关注,折射出人们满心渴望公正的社会环境;司法案件频频成为舆论热点,反映着人们热切期盼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

发展起来以后,多元思想不断交流交锋交融,越是众声喧哗,越要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社会。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决定着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

市场经济本就崇尚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现代社会更以公正和法治为价值核心。

如果公平的阳光变得晦暗、正义的空气逐渐稀薄,市场经济就可能异化为茹毛饮血的霍布斯丛林,现代社会可能陷入你争我斗的零和游戏,社会主义本质就难以彰显和体现。

相反,当机会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信任才会蓬勃生长,公民美德才会蔚为风尚,个体的绚丽人生才能绘入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中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不仅需要价值共识的弘扬,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调整、制度文明的建设。

十八大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勇气,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体制机制的积弊,才能为公平正义的价值生长创造更好的制度土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

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评论员2014年02月13日04:04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

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神州百年,沧海横流。

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臵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