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曼斯菲尔德的_苍蝇_

合集下载

及物性系统与权力关系_对凯瑟琳_曼斯菲尔德_苍蝇_的文体分析

及物性系统与权力关系_对凯瑟琳_曼斯菲尔德_苍蝇_的文体分析

及物性系统与权力关系_对凯瑟琳_曼斯菲尔德_苍蝇_的文体分析及物性系统与权力关系———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的文体分析宋海波内容提要韩礼德对小说《继承者》所作的文体分析开辟了及物性分析的先河。

现今,及物性系统已经发展成为最为学者熟知和最为广泛应用的文体分析模式之一。

本文也将采取这种模式,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苍蝇》中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作者对及物性系统的选择和运用在表现权力关系时的作用,以及读者对及物性系统的分析和理解在解读权力关系中的意义。

关键词《苍蝇》及物性系统权力关系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与其他形式的语篇相同,都是作者从语言的系统网络中进行选择的结果,因此,全面的文学文本解读应该包括对语言选择的分析。

文学文体学“集中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正是“连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桥梁”。

①本文将遵循文学文体学的宗旨,以韩礼德(M. A.K.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作为文体分析模式,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 atherine Mans field)短篇小说《苍蝇》(The Fly)中的权力关系进行详尽分析,旨在说明:(1)作者如何通过对及物性系统的巧妙运用来成功表现权力关系;(2)读者如何通过对及物性系统的分析来充分理解小说中的权力关系;(3)作者的语言选择对于文学作品主题意义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苍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她的成就不仅在于“以一种新型的散文文体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还在于对语言的成功驾驭:她“最优秀的作品里,字字句句无一不经过精心安排……她是最优秀的语言大师之一”。

②完成于1922年的《苍蝇》充分体现了曼斯菲尔德对传统小说格局的突破,以及在语言选择中的匠心,因而成为其被讨论最多的作品之一。

对《苍蝇》的分析与评论包括:贝特森(F.W.Bates on)、③鲍迪(G illan Boddy)、④纳森(Rhoda B.Nathan)、⑤卡普兰(Sydney Janet K aplan)、⑥付灿邦、⑦徐凯,⑧等等。

《苍蝇》读书笔记范文1份

《苍蝇》读书笔记范文1份

《苍蝇》读书笔记范文1份《苍蝇》读书笔记 1上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Katherine Mansfield在其《苍蝇》一文中对生命有着比较形象的描述。

并对人性潜在的暴力意识做了些微观的讽喻般的展示。

主人公“老板”对待陷入墨海中困厄的苍蝇的态度,难道不像上苍戏弄人类那样吗?一只不幸的苍蝇,无意中跌入宽口墨水瓶中,它拼尽全力艰难地向上攀爬,却绝望地发现墨水瓶边缘又湿又滑。

老板发现了它,用钢笔把它挑了出来,放到吸墨纸上。

九死一生的苍蝇精疲力尽地躺在慢慢洇开的墨水中,艰难地清理自己的身子,试图拍打掉两只翅膀上的墨水。

可是,就在它缓过劲来准备飞离时,主宰它生命的老板却将一滴墨水再次滴落到它的头顶,厄运又从天而降。

在灭顶之灾时,苍蝇又开始了挣扎,振着虚弱的翅膀,挥舞着疲惫的前腿为生命的尊严再次抗争着,就连决定其命运的老板也不得不佩服其勇气。

老板却不因此而心生怜悯,在苍蝇再次勉强弄干身体上的墨水时,再度将一滴致命的墨水滴落下去,怀着复杂的`心情观察着小生灵在漆黑的__大海中绝望地挣扎着,直到生命的终止。

把视点放大一千倍,老板是不是与这只苍蝇有着相似之处?在他玩弄那只可怜的苍蝇前六年,他也曾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的绝望。

老板的儿子英俊聪慧,子承父业,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

公司的业务又兴旺发达。

他也习惯了接受别人羡慕的眼光和赞赏的话语。

对老板来说,这个独子似乎就是他人生的全部。

可是厄运就像那只倒霉的苍蝇那样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战争爆发了,他的儿子和邻居伍德菲尔德的儿子都应征入伍了。

有一天,仆人递过来一份电报:“Deeply regret to inform you 。

”。

天旋地转,世界的末日竟然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到来了。

六年来,老板经历了炼狱般的折磨,说过最多的句子就是“我的儿子!”,试图用祥林嫂般简单重复的__来舔平受伤的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盯着桌子上玻璃板下那张发黄的照片。

坚毅英俊,神情严肃,一身军装容光焕发。

在挣扎与抗争中阐释生命的意义——《苍蝇》与《飞蛾之死》之解读与比较

在挣扎与抗争中阐释生命的意义——《苍蝇》与《飞蛾之死》之解读与比较

在挣扎与抗争中阐释生命的意义——《苍蝇》与《飞蛾之死》之解读与比较王素英【期刊名称】《英语研究》【年(卷),期】2007(005)001【摘要】凯瑟淋·曼斯菲尔德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同为英国现代派女作家.写作上的共同追求及生活上的相似命运使二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灵犀",并相互成为对方写作上的"知音",从而,她们在作品中流露出了对相同问题的关注.两位女作家在其作品和书信日记中都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自我象征:"苍蝇"和"飞蛾".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苍蝇>与伍尔夫的随笔散文<飞蛾之死>都通过作家的自我象征以不同的文本形式阐释了生命的意义,并对生与死的关系做出了哲理性的阐释."苍蝇"和"飞蛾"在与巨大的毁灭力量的抗争中共同演绎了生命的意义,揭示出生命意义的本质就在于那不断的挣扎与抗争之中.两个小文本以不同的曲调形式演奏了两曲相似的生命乐章,实具异曲同工之效.【总页数】5页(P62-66)【作者】王素英【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61.072【相关文献】1.从《飞蛾之死》看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J], 周彦每2.由《推销员之死》与《飞蛾之死》看小角色对生命的态度 [J], 洪晓丽3.生的顽强,死的挣扎——解读萧红对“生命”的阐释 [J], 艺丹4.生命之珠与空心圣徒--伍尔夫和迪拉德同名散文《飞蛾之死》生命阐释 [J], 曹晓玲5.生命的意义:抗争与挣扎——《苍蝇》与《飞蛾之死》之解读与比较 [J], 牛洁珍;王素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行为背后的无意识

行为背后的无意识

行为背后的无意识作者:邱少芸凌海衡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7期摘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苍蝇》中两个人物截然不同,老伍德菲尔德毫无男子气概,十分可怜;老板却充满魅力,令人羡慕。

老板貌似幸福快乐,实际上却是生活在阴影的威胁下。

他残忍对待苍蝇的行为背后是一种无意识的替罪羊行为,是受到阴影威胁的他所采取的一种投射行为。

关键词:苍蝇;老伍德菲尔德;老板[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2一、引言《苍蝇》是曼斯菲尔德著名的小说之一,故事以老伍德菲尔德拜访老板开始,在他离开之前,提起了他们死在战场上的儿子,这番出乎意料的话对老板震撼很大。

在他回忆悲伤往事时,一只苍蝇掉进了墨盒,引起他的注意,之后他反复拿起钢笔滴墨在苍蝇身上直到它不再动弹。

故事情节发展十分简单,但人物的心理危机却十分突出。

在父系社会,有一类男性像老伍德菲尔德那样,没有扮演好男性角色,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也有一类像老板一样,摘不下根据社会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人格面具,压抑了其它成分,最终形成阴影。

当他们受到阴影威胁时,往往否认并投射到他人身上。

二、分析和讨论1. 老伍德菲尔德的失败和老板的成功毫无疑问,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是有差异的。

女性普遍表现为生命和营养的给予者,被充分地赋予了爱。

男性则常以长者或统治者的形象出现,充满理性和判断力。

荣格一再提到,男子气概和女子气质这两条原型原则提供了男性和女性的刻板模式发挥着作用。

⑴对男子气概,或者说对主导权的追求,都原型地植根于男性当中。

《苍蝇》中的老伍德菲尔德因为失去了一切主导权,感到失败,显得可怜。

退休后的伍德菲尔德身体不好,只能依赖家人,即使拜访朋友这种事也需家人同意,只能在每周二。

他是被禁锢在家,被穿戴整齐后被允许进城。

被动语态的使用及对他的称呼都在前面加修饰词“老”,使他失败可怜的形象跃然纸上。

贝特森与沙哈维奇(Bateson & Shahevitch)认为对他的所有描写都突显了小说最初介绍他的形象,一个坐在婴儿车里朝外张望的婴儿形象。

论《苍蝇》中曼斯菲尔德的人生哲学

论《苍蝇》中曼斯菲尔德的人生哲学

论《苍蝇》中曼斯菲尔德的人生哲学论《苍蝇》中曼斯菲尔德得人一辈子哲学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20世纪为数不多得杰出女性短篇小讲作家之一.在短暂得三十五年得生命历程中,曼斯菲尔德既经历了波澜起伏得爱情生活,又承受了战争带来得丧亲之痛.这些丰富得人一辈子阅历充实了其短暂得写作生涯,使得其作品充满了深刻得人一辈子寓意.而其作品中得人物也因为有血有肉得鲜活形象唤起了读者得深思.凭借独特得写作风格,寓深刻人一辈子哲理于日常琐事得独特视角,曼斯菲尔德树立并巩固了其在文坛上得牢固地位,从而在20世纪得文坛中脱颖而出,并赢得了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妨碍得作家之美誉.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把她短暂得一生都献给了非常少受英国作家重视得短篇小讲创作.因此,她得作品一直是评论家所热议得对象.首先,她笔下所塑造得女性形象几乎成为了其标志性作品形象:正是由于她创作得年代伴随着无穷得孤寂和无尽得病痛得折磨,她得作品才较多地涉及家庭事件和婚姻得不幸.她用手中得笔,融进自己得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描写了她得同类在闯世界得奋斗中所遭遇得坎坷磨难,刻画了广阔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所迫下产生得孤独感、幻灭感、恐惧感和她们得叛逆和抵抗性,道出了她们深沉得考虑和无声得叹息,表达了自己对她们遭遇得无限同情和愤慨之情.其次,作为英国短篇小讲领域得创新者之一,曼斯菲尔德得短篇小讲呈现出与传统短篇小讲极不相同得叙事风格.她转型期得作品《序曲》成功地融入了戏剧、诗等文学形式及绘画等非文学形式,拓宽了小讲这一艺术载体得内涵和容量.再次,凯瑟琳以其特有得女性视角向读者传递着其思想,敏感、正直以及对不公正得社会充满得厌倦.wWwcOm总之,曼斯菲尔德凭借其敏锐得观看,细腻得心理描写,刻画出了当时社会上得人一辈子百态,将人一辈子哲理通过日常琐事表达出来得艺术造诣更使其他同时代得作家望尘莫及.《苍蝇》发表于20世纪初,当时社会和自然科学得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得物质财宝.然而,人们却逐渐地发觉,随着物质财宝得积存,人们精神上欲发感到加倍得孤独.这种情形随着一战得结束愈演愈烈,战后得经济危机慢慢演变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成了一场巨大得信仰危机.人们不管对世界依然对自身都丧失了信心,心中充满了对以后得迷惘和彷徨.作为亲身经历了战争和经济危机得一代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从战争之痛,丧亲之痛和婚姻之痛中获得了一个冷眼看世界得情感空间,其短篇小讲《苍蝇》也借助老总和伍德菲尔德得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了一代人得迷惘和苦痛.小讲中得两位主人公都曾经是生活得躲避者.不管其手段是手中得酒杯依然笔下得苍蝇,他们都曾在其建立起得虚幻王国中苟延残喘,而没有勇气和胆识去面对残酷现实得挑战.在小讲得结尾处,作者尽管仅仅以轻描淡写之笔描述了主人公无法躲避现实得尴尬,但却取得了相当震撼得效果:哀莫大于心死.作者以睿智得笔调和平复得口吻描绘出了当时社会得冷酷无情和人们恶劣得生存环境.同时以极富同情得口吻道出了面对信仰危机,人们所表现出得无奈和无能.该小讲秉承了作者一贯得写作风格.表面看来,这篇小讲得故事平淡无奇:故事得主人公是一位尽管事业有成但已至暮年得老总.一方面,他不能承受战争带来得丧子之痛;另一方面,他又不情愿向不人喋喋不休地诉讲自己内心得压抑与痛苦.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他有意装出一副心中意足得喜悦,然而正当他一个人在其奢华得办公室上演这一幕独角戏得时候,另一位称作伍德菲尔德得老者得造访却在不经意间撕破了这一张掩盖真相得面纱:老年丧子,生活不顺,事业危机等一系列得打击又被赤裸裸地摆在面前.而老总本人对此既挥之不去又无处藏身.在伍德菲尔德先生走后,老总心中得郁闷无处发泄,而这一切恰恰是后来苍蝇命丧黄泉得导火索.这只苍蝇得出现既给了老总一个转移情绪得借口,又给了老总一个发泄苦闷得出口.随着老总一次又一次地将墨水滴在马上脱身得苍蝇身上,随着苍蝇一次又一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一场极富有人一辈子哲理得大幕就此拉开.该戏剧由两个篇章构成:第一篇章要紧讲述得是伍德菲尔德对老总得造访,而第二篇章则要紧讲述得是老总对苍蝇得玩弄与折磨.这出戏剧得结构看似支离破裂,但却折射出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得孤独与交际功能得丧失.简单得故情况节和平淡无奇得语言恰到好处地与老总得古怪行为形成巨大得反差,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当时人们在战争得阴影下所承受得肉体和心灵上得创伤.本篇论文通过论述这一心理危机和老总为拯救自己所采纳得一系列诸如幻想,转移,遗忘和补偿等心理防卫手段,力图传递和诠释作者有关人一辈子哲学得真谛.与非常多评论家得论调一致,曾经有人质疑老总对亲孩子得情感,认为他和20世纪初得英军领导人一样,为了昭示自己得爱国主义情结而不惜以亲孩子得身家性命为代价.他得下属不能理解老人“努力营造”得丧子之痛,以至于老总需要刻意强调给不人自己得切肤之痛.这场看上去及其荒谬得表演恰恰是人际交流失败得一种体现.没有人情愿也没有人真正理解老人内心得痛苦,老人每次宣言般地宣布其预备哭泣得行为恰恰是其内心对猎取他人同情心得极度渴望.在博取周围理解得努力都成为徒劳之举得时候,老总在不经意间举起了自己得防卫武器,来安慰自己孤独受伤得心灵,同时也力图躲避残酷得现实生活.面对战争得洪水猛兽,老总也无力去挽救亲孩子得命运.因此,在他得幻想世界中,他和苍蝇得战场就变成了英军在一战中得战场,老总用在自己和苍蝇得战场中运筹帷幄、叱诧风云得英姿来抵消自己在战场上得无能和无奈.与父亲得无奈异曲同工得是亲孩子在战场上得无助.他和他得同龄人不明白什么时候会被上帝呼唤回天国.面对战争那个洪水猛兽,他们太过渺小,只得束手就擒.在老总亲孩子和这只苍蝇得形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得联系.亲孩子生命在战场上得脆弱和渺茫正如苍蝇在墨水迹中得挣扎和无助.也许老总一滴滴地将墨水滴在苍蝇身上是想验证苍蝇得抗压性.也许他确实希望奇迹得发生.盼望苍蝇能一次次地逃脱多蹇得命运.然而,这只是是老总本人一厢情愿得美好梦想罢了,随着苍蝇停止挣扎那一刻得到来,老总梦醒时分得钟声也就随之敲响了.而已至暮年又老年丧子得老总不想同意那个残酷得事实,因此他从不去看望亲孩子得墓穴,相反,他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道,“亲孩子只只是是‘长眠’罢了”.苍蝇得挣扎和无助与老总亲孩子在战场上得孤独无助交相呼应.老总把全部得盼望都寄予亲孩子,盼望他能够子承父业.他得一切所作所为基本上为了小孩,然而,随着亲孩子命丧战场,而自己也已至暮年,有关美好愿望得一切对老总来讲都变得灰飞烟灭.尽管,他离梦想得实现仅仅是咫尺之遥,然而战争却使得他得打算永久地失败.事业得危机和亲人得离去给老总带来了致命得打击,使得他无力还击.因此读者不应该再对下面得行为惊诧不已:老总一方面关于亲孩子得离去表现得悲痛欲绝,而另一方面却对亲孩子得葬身之处一无所知.殊不知,这恰恰又是老总安抚自己那颗破裂得心灵得另一个防备手段.为了抑制自己得丧子之痛和随之而来得事业危机,老总关于有关亲孩子得身后之事不由自主地选择了遗忘.老总心中得苦痛在外人看来是无法理喻得.在伍德菲尔德得眼中,老总是特别享受于其崭新得办公室和蒸蒸日上得事业得,甚至于来自伍德菲尔德言不由衷得艳羡都会让老总心悦不已,但事实上,正如老总对苍蝇和助手梅茜所讲得那样,他们都需要看起来更强干些.这句话恰恰是老总讲给自己孤独心灵得一句鞭策,已至暮年而又老年丧子得他不想被不人怜悯,因此他必须强迫自己在不人面前树立起强悍得形象,以此来补偿自身在年龄和工作能力上得不足而形成得强烈得自卑心理.因此,老总内心越是越痛苦,他就可能越不情愿表现出来.在下属和朋友面前,他总是装得特别乐观.在下意识地掩盖其真实心理状况得同时,老总得反向行为却恰恰是其真实意识得有效释放.事实上,不管是他有意写在脸上得欢乐依然其过于奢华得办公室,都更加恰如其分地反衬出老总内心深处得空虚和孤独.非常多人把老人得形象解读为一个对他人一辈子命漠不关怀,对血腥战场视而不见得幕后黑手,老人无法解释清晰,因此只得借助苍蝇之战来排解心中得郁闷.在文章中,老人戏谑地将苍蝇得挣扎赞之为所谓得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然而,他自己同时也特别明晰那个口号得内涵如今此地显得多么得空洞无力.这讲明,老总关于英军队命运和战争得残酷早已了然于胸,然而他只是迫于外界得压力,不能也不敢将自己得不满表达出来.因此,只能借助于杀蝇这一行为来转移并排解心中得郁闷罢了.他一次次地用墨水将刚刚脱逃得苍蝇再次推向生命绝境得行为,生动形象地重演了在战争中,这些生龙活虎得士兵们一次次从战争得魔掌下挣脱,但随之又一次次地被推向另一个死亡边缘这一心照不宣得事实.所以,非常多评论家也指出了心理防卫机制得消极侧面:即防卫过当所带来得消极躲避心理.这正如本篇小讲得结尾所示:通过三个回合得搏斗与挣扎,老总终于以暴力得行为结束了苍蝇得生命.然而,如此得行为和结局并未减轻老总心中一丝得痛苦.他紧张痛苦得情绪并未获得有效得释放和解脱.相反,他感受到得是更大得郁闷与恐惧.因此,小讲得结尾布满着一种令人窒息得凄凉与无助.正如作者本人拖着病体在孤独坚韧地与病魔作斗争得写照.在那个充满残酷现实得世界中,人与人之间无法跨越得隔阂越筑越高.同时,迫于现实得压力,人性也变得越发扭曲.老总并未从苍蝇得死亡中获得任何胜利得快感,相反,当苍蝇放弃了一切挣扎,不再显示任何生命迹象得时候,老总得到得不是胜利者得欢乐,而是由于对手得缺失,内心得苦痛更加无处发泄.因此,如今得老总心中得愁云无疑又加深了一层.同时,苍蝇得死亡也意味着老总精神胜利法得失败.作为一个不敢面对事实得典型形象,苍蝇得死亡使其不得不直面亲孩子死亡得事实.他不能够再自欺欺人,也不得不放弃阻止现实得徒劳之举.应该讲,通过苍蝇形象得塑造,曼斯菲尔德在本篇小讲中将其从一个肮脏讨厌得角色转变成立一个值得同情和怜悯得对象.苍蝇得悲剧性命运不仅仅是个人层面上得,它更多地带给人们广义层面上有关社会悲剧得反思.同时,它也深刻地揭示了在当时得社会条件下,人们不由自主地成为命运玩偶得不争之实.通过那个消极被动得结尾,曼斯菲尔德大概想向人们传递如此一个道理:即便人们生活在仿佛无望得绝境当中,人们也应当有勇气来面对和同意现实,单纯得躲避是于事无补得.通过老总对苍蝇得一番莫名得折磨,作者展示了一个缺乏精神支撑得苍白人一辈子得写照.同时,也委婉批判了老总消极被动得躲避态度.尽管老总使用了各种各样得心理自卫机制,但曲曲折折逃脱不了自身精神上得完全死亡,随着老总对生活盼望得幻灭,他内心所无法躲避得伤痛和恐惧都达到了前所未及得高度,正如一滴墨水对苍蝇来讲是一种灭顶之灾,这层笼罩在这代人头上得信仰危机也使得老总为代表得一代人变得无路可逃.。

苍蝇象征意义曼斯菲尔德

苍蝇象征意义曼斯菲尔德

苍蝇象征意义曼斯菲尔德【篇一:苍蝇象征意义曼斯菲尔德】1313 文学评论漫谈曼斯菲尔德《苍蝇》中的象征意义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 德,善于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手法来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坎坷的命运以及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伴随着她短暂的一生,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孤独和死亡成为探讨的主题思想。

在作品中她十分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本文将分析在《苍蝇》这篇小说中苍蝇、苍蝇之死以及最后一滴墨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苍蝇;苍蝇之死;最后一滴墨;象征意义戈登教授在她的短篇小说集《未发现的国土》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她最优秀的作品里,字字句句无一不经过精心安排,无一不表现她的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她是最优秀的语言大师之一,她的文笔经得起最严格的推敲。

”(ian gordon,1991:11) 她就是被誉为“英语界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女王凯瑟曼斯菲尔德。

曼斯菲尔德在一个与自己个性格格不入的社会中独自探索、挣扎,在承受病痛的同时,又如此理智、敏锐地思索人生,以坚强的毅力进行着创作,终以其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闻名于世。

(杨威,2010:156)《苍蝇》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一、故事简介故事一开始,就听到尖声细语的赞叹声:“你这可真舒服呀!”,这一声不是别人,而是老板的老员工伍德菲尔德发出的赞叹。

这足以看出老伍德菲尔德对老板气派的办公室近乎眼红的羡慕。

这番称赞使得老板“感到一种深切而真实的满意”(曼斯菲尔德,1982:266)。

但他并没有让伍德菲尔德看见办公桌上的一张旧照片。

可老伍德菲尔德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偏偏却提起了照片中的年轻人——老板去世已经6 年的独子。

他的话再一次让老板回忆起刻骨铭心的丧子之痛。

回忆起6 年前,儿子没了,老板所有的希望也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伍德菲尔德留下那句话之后离开了,只剩下老板在奢华的办公室里独自承受着外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和煎熬。

就在这时老板注意到一只苍蝇掉进了硕大的墨水池里,正挣扎着向外爬,力量甚微,却也是全力以赴。

老板的形象之惑——《苍蝇》的叙述视角分析

老板的形象之惑——《苍蝇》的叙述视角分析

老板的形象之惑——《苍蝇》的叙述视角分析作者:杨岸青, YANG Anqing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1刊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年,卷(期):2007(5)参考文献(20条)1.Robert Wooster Stallman Mansfield's'The Fly' 20002.Wills D Jacobs Mansfield's'The Fly' 20003.Pauline P Bell Mansfield's'The Fly' 20004.R A Copland Katherine Mansfield's'The Fly' 20005.Celeste Turner Wright Genesis of a Short Story 20006.John T Hagopian Capturing Mansfield's'Fly' 20007.莎士比亚李尔王 20048.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20059.F W Bateson;B Shahevitch Katherine Mansfield's'The Fly' 200010.Shlomith Rimmon -Kenan Narrative Fiction 200111.米克@巴尔;潭君强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200312.曼斯菲尔德;陈良廷;郑启吟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 198313.Dorrit Cohn Transparent Minds 197814.Thomas J Assad Mansfield's'The Fly' 200015.申丹视角[期刊论文]-外国文学 2004(03)16.Gerard Genette Narrative Discourse:An Essay in Method 198017.戴维@洛奇;王俊岩小说的艺术 199818.Mary Rohrberger Katherine Mansfield:'The Fly' 200019.罗钢叙事学导论 199920.W·C·布斯;华明;胡晓苏;周宪小说修辞学 1989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1.曾秀烨《苍蝇》中"苍蝇"意象解析[期刊论文]-科技咨询导报2007(13)2.武士杰巧妙的象征深刻的内涵 --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期刊论文]-南京农专学报2001,17(4)3.杨威.于菁华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的悲剧性主题[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2010(14)4.罗建波.丁旭《苍蝇》的现代主义叙事艺术[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8(34)5.王素英在孤独与死亡中写作——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创作[期刊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7(14)本文链接:/Periodical_gjgxxyxb200705015.aspx。

生命的乐章:抗争与挣扎———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

生命的乐章:抗争与挣扎———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

生命的乐章:抗争与挣扎———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阴周涓引言:新西兰裔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一生因短篇小说见长,通过平淡无奇的日常琐事敏锐地揭示生命长河的真实底蕴。

该文意从《苍蝇》一文中苍蝇在墨水瓶中的挣扎与抗争来间接映射作者对待命运的态度以及怎样谱写她人生中生命的乐章。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擅长的短篇小说的创作时总以微小琐碎和荒诞无奇的日常细节来展现人生哲理。

在她短暂的生涯中,经历过从希望———破灭的过程,婚姻的不幸和病魔的困扰给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心灵留下不可治愈的创伤,她的文学素材均洞察于平凡生活,因此幻灭、孤独和死亡总是伴随着她的作品,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的影响力为她赢得了“短篇小说乔伊斯”的美誉。

短篇小说《苍蝇》讲述了年迈体弱的伍菲尔德尽管蘩漪四凤的年纪很轻,她才十九岁,是吗?鲁侍萍不,是十八岁。

蘩漪这就对了,好像她比我孩子是大一岁的样子。

这样年轻的女孩,在外边做事,又生得很秀气的样子。

(曹禺,1997)蘩漪以这样拐弯抹角、循序渐进的说法是想传达给侍萍这样的信息:周公馆男人多女人少,富家少爷容易对下人产生感情,尤其是四凤这样年轻由秀气的女孩子,同时也在暗指周朴园与侍萍的过去,告诉侍萍不要让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经历被富家少爷抛弃的惨痛经历。

侍萍非常清楚的接受到了繁漪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这是在警告她赶紧带走四凤,不要让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因而出现了言后之意,即对该话语作出的反应。

侍萍道,如果四凤有不检点的地方请不要瞒我。

这就是达到了繁漪说话的目的。

5)鲁侍萍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这些傻话你不要再说了。

周朴园那更好。

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聊一聊。

鲁侍萍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聊的。

周朴园可聊的话很多。

你的性情倒没有大改,—————鲁贵却像是个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你不要担心。

他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的。

周朴园那两方面都好。

还有,我要问你,你当年带走的儿子在哪里?(曹禺,1997)这是第二幕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之后的一段对话,周朴园“—————鲁贵像是个不老实的人”和鲁侍萍“你不要担心。

漫谈曼斯菲尔德《苍蝇》中的象征意义

漫谈曼斯菲尔德《苍蝇》中的象征意义

漫谈曼斯菲尔德《苍蝇》中的象征意义作者:查庆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5期摘要:被誉为英国的短篇小说女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善于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手法来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坎坷的命运以及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伴随着她短暂的一生,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孤独和死亡成为探讨的主题思想。

在作品中她十分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本文将分析在《苍蝇》这篇小说中苍蝇、苍蝇之死以及最后一滴墨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苍蝇;苍蝇之死;最后一滴墨;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013-02伊恩·戈登教授在她的短篇小说集《未发现的国土》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她最优秀的作品里,字字句句无一不经过精心安排,无一不表现她的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她是最优秀的语言大师之一,她的文笔经得起最严格的推敲。

”(Ian A. Gordon,1991:11)她就是被誉为“英语界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女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曼斯菲尔德在一个与自己个性格格不入的社会中独自探索、挣扎,在承受病痛的同时,又如此理智、敏锐地思索人生,以坚强的毅力进行着创作,终以其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闻名于世。

(杨威,2010:156)《苍蝇》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一、故事简介故事一开始,就听到尖声细语的赞叹声:“你这可真舒服呀!”,这一声不是别人,而是老板的老员工伍德菲尔德发出的赞叹。

这足以看出老伍德菲尔德对老板气派的办公室近乎眼红的羡慕。

这番称赞使得老板“感到一种深切而真实的满意”(曼斯菲尔德,1982:266)。

但他并没有让伍德菲尔德看见办公桌上的一张旧照片。

可老伍德菲尔德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偏偏却提起了照片中的年轻人——老板去世已经6年的独子。

他的话再一次让老板回忆起刻骨铭心的丧子之痛。

回忆起6年前,儿子没了,老板所有的希望也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伍德菲尔德留下那句话之后离开了,只剩下老板在奢华的办公室里独自承受着外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和煎熬。

《苍蝇》的现代主义叙事艺术

《苍蝇》的现代主义叙事艺术

《苍蝇》的现代主义叙事艺术罗建波I丁旭2(1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分院,浙江宁波315100)摘要:作为2泄纪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短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她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现代主义技巧。

她注重细节的表现,对内心世界观察敏锐,语言含蓄优芙。

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等方面分析她的短篇小说《苍蝇》,探讨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说起现代主义短篇小说。

我们自然会想到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 at her i ne M ans f i el d)。

她为短篇小说开创的许多现代主义技巧使她在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

“就所起的指导性影响而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之于短篇小说艺术。

犹如乔伊斯之于长篇小说……他们开拓了一条通向更高境界的道路.为后人展示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I】曼斯菲尔德于1888年生于新西兰.主要写作时间在20世纪20年代。

虽然她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英国。

但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关于她的故乡——新西兰的生活。

她的独特的写作艺术体现在运用现代主义技巧驾驭其细腻敏感的语言,将探索的笔墨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貌似平凡但内涵深刻的细节.揭示生活场景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本文主要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等方面分析《苍蝇》这一短篇小说中所体现的作者独特的现代小说叙述艺术。

一、叙事结构在现代主义之前的传统的小说中.作者一般按照时间或者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安排故事情节。

一部完整的作品由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等部分组成,读者在这样循序渐进的叙事结构中逐步地融人到作者创造的世界中。

而对于曼斯菲尔德来说.情节只是作为一个次要的因素被淡化处理。

在她的小说中,没有传统意义上完整而连贯的情节.没有迭起的高潮,甚至没有故事的开端和结局。

她展示给读者的往往是一些琐碎的生活片段。

从《苍蝇》叙事策略与表达效果分析“老板”形象

从《苍蝇》叙事策略与表达效果分析“老板”形象

从《苍蝇》叙事策略与表达效果分析“老板”形象作者:周涓来源:《文学教育》2016年第10期内容摘要:短篇小说《苍蝇》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晚年的代表作,她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细腻的笔法刻画人物形象使其成为20世纪初闪耀于世界短篇小说文坛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该文拟从小说中苍蝇这一意象对比分析老板的形象反差,充分挖掘该小说带给读者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思索。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讽刺叙事策略表达效果以短篇小说著称的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响彻于20世纪世界短篇小说文坛,与同时代的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等被歌颂为现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翻译成中文引进中国,国内的文学大师和各行批评家们对其作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唐宝心呕心沥血的译作《苍蝇》深受国内读者喜爱。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一生创作了90余篇的短篇小说,不少佳作深得读者喜爱和泛读。

其中《苍蝇》是其生前最后一部著作,该小说直至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世逝后被收录在《鸽巢》集册中而面世,小说因其独特的叙事艺术风格和细腻的刻画手法深得广大评论界研读和读者的探讨。

罗伯特·伍斯特·斯托尔曼认为《苍蝇》的主题告诫人们的是“时间终将战胜一切悲伤”,当下的痛楚也仅仅只是片刻逗留;威尔斯·D·雅各布斯则认为苍蝇其实正是象征着身患肺结核即将病逝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本人,一生颠簸流离却终将因疾病而苟延残喘;波林·P·贝尔将“死亡以及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作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主题;P·A·科普兰认为该则故事讲述的是人的性格而非人的危机;西莱斯特·特纳·赖特将《苍蝇》的主题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本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试图通过传记的方式将苍蝇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本人等同,而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扼杀苍蝇的老板则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父亲——卜香,一个新西兰最富有同时也是最为卑鄙的银行经理。

巧妙的象征 深刻的内涵——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

巧妙的象征 深刻的内涵——曼斯菲尔德的《苍蝇》赏析

“苍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老板的朋友,老伍德菲尔德到他的办公室来闲聊时提起了老板死去的儿子朋友走后,老板用墨水淹死了一只苍蝇就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中蕴涵着曼斯菲尔德对灵魂的严肃探究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曼斯菲尔德首先对人的感情提出了疑问:人的感情真的会经久不变吗?恰恰相反,整日标榜的深情厚意都是稍纵易逝的。

老板的所作所为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儿子刚刚阵亡时,老板一提到儿子就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他不断向周围的人宣称“时光不会让他忘记痛苦。

”可偏偏就是这个人,“由于种种原因”,6年过去了他竟然不知道儿子的墓究竟是什么样子,当老伍德菲尔德旧话重提时,他“筹划好要大哭一场”,结果却滴泪未下,在小说的结尾,老板竟然连自己想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无独有偶,老伍德菲尔德也从未去看过他自己儿子的墓,也几乎忘记了自己女儿去比利时给儿子扫墓一事。

老板是孤独的,也是可悲的。

与其说他是沉浸在刻骨铭心的丧子之痛中GAGGAGAGGAFFFFAFAF倒不如说他在一种强烈而深切的自怜之中不能自拔,对他来说,人生的全部意义似乎就在于自己事业的发展。

儿子死了,他手中的事业也将随着他的衰老而消亡。

生活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才是他沮丧感的真正来源。

对事业的偏执追求导致了情感的物化,在老板的心目中,事业比儿子更重要,真正值得痛苦的似乎不是一个年轻生命的消失,而是自己事业后继无人的绝望。

萨拉琳•戴利指出:“曼斯菲尔德一直关注人类的潜在暴力,她有许多小说探讨残暴及其影响[1]。

”苍蝇“对此暴力冲动作出了深刻的剖析。

小说的第二部分极其细致地刻画了自哀自怜的老板对一只苍蝇的无情摧残,最后把它淹死。

极度沮丧的老板竭力想寻找一种发泄,但时间之流已将那点一再渲染的悲痛洗刷殆尽,“大哭一场”已不复是一种解脱。

那只苍蝇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牺牲品。

老板虐待狂般地一次次折磨苍蝇,从苍蝇的痛苦挣扎中享受刺激与快感,从而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痛苦和绝望。

GAGGAGAGGAFFFFAFAF曼斯菲尔德试图说明: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潜在的暴力倾向当人处在痛苦或困境之中时,他就会或有意或无心地以暴力方式,通过折磨别人来转移或减轻自身的痛苦,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消除痛苦。

《苍蝇》中的顿悟及象征意义分析

《苍蝇》中的顿悟及象征意义分析

《苍蝇》中的顿悟及象征意义分析作者:吕千平王萌宫昀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17期摘要:《苍蝇》是20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的优秀作品之一,其中顿悟的写作手法及各种意象的象征意义是这部作品的两大特色。

从这两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能让广大读者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苍蝇;顿悟;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8) 15-0-0120世纪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给20世纪的世界文坛带来了一股春风,她在写作风格上颠覆了以往的风格,可以说对英国传统的短篇小说注入了创新的血液,使英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

《苍蝇》(The Fly)是曼斯菲尔德于1922年在她弟弟去世六年之后发表的一篇字数仅有两千多字的作品,这篇极具象征意义的小说表明了作者终于平静地接受了弟弟的死。

而“顿悟”的运用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

一、作品内容简介《苍蝇》作为现代短篇小说佳作展示了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细腻的人物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独特地再现人生顿悟的感觉以及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巧妙结合的手法。

如曼斯菲尔德的其他短篇一样,该小说情节平淡无奇,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主题深远,耐人寻味。

故事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两位老朋友,一位是名叫伍迪菲尔德的退休商人,一位是身体健壮的老板。

伍迪菲尔德每周二都要到城里商业区来看望老板,聊聊天。

这次,伍迪菲尔德在喝完威士忌后,酒精的作用使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们到比利时给战中阵亡的儿子扫墓的事情,还提到了葬在同一个公墓里的老板的独子。

第二部分是商人走后,老板心情极为沉重,这时,他看到了一只掉在墨水瓶里的苍蝇,他把苍蝇捞出来但又一次次在它身上重新滴上墨水,直到它不再挣扎。

苍蝇的死亡没有给老板带来丝毫的安慰和解脱,相反老人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和痛苦。

战争的创伤——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中老板形象分析

战争的创伤——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中老板形象分析
读下文 , 就会 发现 , 曼斯 菲尔德此 处用反讽 的手 法 , 明老 表
板只不过是虚 张声 势 , 拿 财 富当盔 甲, 身份 地位 当盾 他 拿 牌, 紧紧保 护着 自己不堪一击脆弱 的神经 。两人本 质一样 , 都如 同长不大 的孩子 , 经受 不起任何 的风吹雨打 , 只不过 一 个体现在外在 的身体 , 一个 隐藏在 内心 , 在现实面前采取 过
怜的小孩之态活灵 活现地展示 出来 。而 与之相 反 , 老板 则
威风八面 , 让他羡慕 不 已。老 板红光 满面 、 身体 结实 、 权 大 在握 , 好个春 风得 意、 运筹帷幄 、 装腔作势 的态势 !他“ 办 在 公椅上转啊转啊” ’ “ 一会儿炫耀新装修 的房 间 , 一会 儿 拿出珍藏 的美酒 , 高高在上地 接受老伍 德菲 尔德 的钦佩 与 羡慕 。但是 , 大权在握 就一 定是真 正的强 者吗?老 伍德 菲 尔德 的弱小赢弱就是为 了凸显老板的坚强有力吗?仔细 阅
品进行解读 , 后一篇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对文本进行 细读。 本文则主要关 注作者对战 争的看法 , 着重 讨论 第一 次世界 大战对人们 心灵上造成 的伤 害。曼斯 菲尔德在那 场人类浩 劫中丧失了 自己唯一的爱弟 , 悲痛欲绝 。此后又身患绝症 , 种种磨难极大地影 响 了她 的小说 创作 。在 致默 里的信 中 , 她曾写到 :小说不能将那一场 战争一笔勾销 。人心必定经 “ 历过变化。看 到人们 居 然 如 此 ‘ 之茹 素 ’ 确 实令 人 害 安 , 怕, 我深深感到一切都不 同于从 前。如果 我们 的感情 与此 相反 , 我们便是在背叛。我们必须对战争加 以考虑 , 寻找新 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模式 以适 应我们新 的思想感 情。 【 ”4 《 苍蝇》 就是一部 反 映一 战创 伤 的小 说。故事 中的主

从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苍蝇》中的人物形象突显

从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苍蝇》中的人物形象突显

从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苍蝇》中的人物形象突显作者:覃青芝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5期摘 ;要:图形-背景是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本文根据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苍蝇》中人物形象。

通过图形-背景的选择与转换,并根据其突显原则,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研究与图形-背景相关的语法现象、修辞手法及其象征意义,进而分析小说的主题,从认知的角度体会作者的创作手法与写作魅力。

关键词:图形;背景;人物形象;突显作者简介:覃青芝,女,广西河池人,毛南族,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2一、引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被誉为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被评论界称为“英国的契科夫”。

她把短暂的一生投入到当时不受英国作家关注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并以此著称文坛。

她的作品叙述视角独特,表现手法独具匠心,语言简洁,刻画人物细腻入微,于细节上精雕细琢。

短篇小说《苍蝇》(The Fly,1922)是其典型的“无情节”作品,小说由中间开始(inmediasres),描述年老羸弱的退休雇员去拜访主人公(一家公司的老板),在办公室里,短暂的交流,却已鲜明地对比出两人大相径庭的人物形象。

认知诗学融合了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文学文体研究。

认识诗学结合语言学和文学,探究文本新的含义。

任何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该有可能因其独特的关照角度而对文本有新的发现。

认知诗学的根本任务或存在根据是“从解释到发现”,就是要力求发现作品效果的新的原因、作品新的涵义或新的美感(熊沐清,2012:448)。

本文通过分析语篇、语法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对小说《苍蝇》进行图形-背景与小说人物形象图形的解读,深入小说的主题意义,以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写作魅力。

二、语篇图形-背景与人物形象Talmy首次把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认知语言学中,认为“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其特别的价值是突显(李金妹,邹智勇,2012:56)。

老板的形象之惑——《苍蝇》的叙述视角分析

老板的形象之惑——《苍蝇》的叙述视角分析

老板的形象之惑——《苍蝇》的叙述视角分析
杨岸青
【期刊名称】《国际安全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创作的短篇小说《苍蝇》自问世以来就引起评论家们的热议.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使得故事的主人公老板的形象让人难以把握.运用叙事学中有关叙述视角的理论,可以指导读者分清这篇"第三人称人物意识中心"的典型叙事样本中属于叙述者的叙述声音与属于故事人物的叙述眼光,而结合对言语陈述手段的分析可以准确把握老板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的两面形象.
【总页数】7页(P69-75)
【作者】杨岸青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06
【相关文献】
1.叙述语言、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以电视剧《潜伏》为个案的叙述学分析 [J], 杨萌
2.战争的创伤——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中老板形象分析 [J], 李星
3.《雨中的猫》中“旅店老板”形象的多视角探析 [J], 曹梦;
4.形象构成与叙述视角的“守本”解读——例析小说教学的本体性问题 [J], 曹明

5.《吃下午茶遇到苍蝇》的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分析 [J], 宰海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园会》与《苍蝇》的相似性分析

《园会》与《苍蝇》的相似性分析

《园会》与《苍蝇》的相似性分析王亚男【摘要】目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备受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但对其作品的对比分析实例还不多.因此,选取《园会》和《苍蝇》为分析对象,利用相似性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两部短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人物身份地位以及小说象征手法运用三方面的相似性,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创作.【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2页(P123-124)【关键词】《园会》;《苍蝇》;相似性分析【作者】王亚男【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毕生只专注于短篇小说的写作,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伊恩·戈登曾说:“就其所起到的指导性影响而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之于短篇小说艺术,犹如乔伊斯之于长篇小说。

”[1]曼斯菲尔德1888年生于新西兰,后定居于伦敦,1923年病逝于巴黎,如此跌宕的生活经历给予了她许多创作的素材。

同时,曼斯菲尔德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敏感缜密的构思使她不断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通过刻画、组合不同的生活画面,阐释最普通却又最深刻的人生真谛。

《园会》和《苍蝇》是曼斯菲尔德后期最重要的两部作品。

《园会》以小主人公Laura为主线,讲述Sheridan家宴会期间由临街车夫意外死亡而引起的一系列事件。

《苍蝇》则围绕老板展开,叙述了老板与Woodsfield先生的谈话以及老板与苍蝇的“游戏”过程。

阅读完这两篇小说后,一些细节的相似之处不能不引起注意。

1.1 情节开端翻开《园会》和《苍蝇》两篇小说会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地均以生活场景为开端。

《园会》开始时描绘了清晨园丁在花园中修剪花卉的场景,把读者直接带入故事发生现场,让读者仿佛感受到自己在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花园里发生的一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