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儿童画》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丰子恺《图画与人生》阅读答案

丰子恺《图画与人生》阅读答案

丰子恺《图画与人生》阅读答案丰子恺《图画与人生》阅读答案在中国,图画观念错误的人很多。

其错误就由于上述的真和美的偏废而来,故有两种。

第一种偏废美的,把图画看作照相,以为描画的目的但求描得细致,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

称赞一幅画好,就说“描得很像”。

批评一幅画坏,就说“描得不像”。

这就是求真而不求美,但顾实用而不顾欣赏,是错误的。

图画并非不要描得像,但像之外又要它美。

没有美而只有像,顶多只抵得一张照相。

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

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这是偏废了美的错误。

第二种,偏废真的,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

以为“画画儿”,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游戏,是消遣的。

于是上图画课的时候,不肯出力,只思享乐。

形状还描不正确,就要讲画意。

颜料还不会调,就想制作品。

这都是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的原故。

原来弹琴、写字、描画,都是高深的艺术。

不知那一个古人,把“下棋”这种玩意儿凑在里头,于是琴、书、画三者都带了娱乐的`、游戏的、消遣的性质,降低了它们的地位,这实在是亵渎艺术!“下棋”这一件事,原也很难;但其效用也不过像叉麻雀,消磨光阴,排遣无聊而已,不能同音乐、绘画、书法排在一起。

倘使下棋可算是艺术,叉麻雀也变成艺术,学校里不妨添设一科“麻雀”了。

但我国有许多人,的确把音乐、图画看成与麻雀相近的东西。

这正是“琴棋书画”四个字的流弊。

现代的青年,非改正这观念不可。

图画为什么和下棋、叉麻雀不同呢?就是为了图画有一种精神——图画的精神,可以陶冶我们的心。

这就是拿描图画一样的真又美的精神来应用在人的生活上。

怎样应用呢?我可拿数学来作比方:数学的四则问题中,有龟鹤问题:龟鹤同住在一个笼里,一共几个头,几只脚,求龟鹤各几只?又有年龄问题:几年前父年为子年的几倍,几年后父年为子年几倍?这种问题中所讲的事实,在人生中难得逢到。

有谁高兴真个把乌龟同鹤关在一只笼子里,教人猜呢?又有谁真个要算父年为子年的几倍呢?这原不过是要借这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来训练人的头脑,使头脑精密起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含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含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6分)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①朱光潜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

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

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

同事夏丏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

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

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

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

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

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

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

子恺于“清”字之外又加一个“和”字。

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

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抑无矜持气。

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

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

他是子恺的先生。

在许多地方,子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

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

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

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

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

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

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

期中复习记叙文阅读练习(二)-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期中复习记叙文阅读练习(二)-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期中复习记叙文阅读练习(二)-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班级姓名成绩【例题解析】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牵手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

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

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②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天天。

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

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

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

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

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③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

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

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

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

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

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

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④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

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

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

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丰子恺《从孩子得到的启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从孩子得到的启示》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从孩子得到的启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丰子恺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

我随口问:“你最喜欢什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

”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

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一个月以前,上海还属孙传芳的时代,国民革命军将到上海的消息日紧一日,素不看报的我,这时候也定一份《时事新报》,每天早晨看一遍。

有一天,我正在看昨天的旧报,等候今天的新报的时候,忽然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

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

不过当时张皇失措,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

那里面地方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忽然兵车在墙外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愈响愈近,又愈密了。

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

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

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

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

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

枪炮声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

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

傍晚,我坐在校旁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新课标 小学作文题库

新课标 小学作文题库

小学作文题库我想变成一只在天空中飞行的小鸟,我想变成一只在原野上奔驰的小鹿……,你呢?请以“向往”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小学组作文题1、题目:我很想对说2、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2)作文内容具体、新鲜、健康。

(3)不少于500字。

(4)不得抄袭。

注,此题既可以写古今中外所有的人,包括自己,乃至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可以是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又可以写各种物:山川河流、草木虫鱼,建筑、雕塑等等。

选择不同的内容,就可以反映出学生不同的见闻、感受、关注和个性,及其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①三年级题:把下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文章。

阿宝12岁那年,老爸叫他独自上山放羊。

阿宝很害怕,老爸说:“你别怕,万一狼来了,你就朝山下喊一声,山下的叔叔们一定会上山帮你。

”第二天,阿宝上山放羊,他怕万一狼来了,山下的大人不来救自己,就朝山下喊:“狼来啦——”山下的大人果然立即冲上了山,但他们被骗了。

过了几天,阿宝在山上放羊,狼真的出现了,阿宝大喊,但没人上山救他……要求:根据以上内容,合理添加细节,结合环境、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二年级300字以上,三年级400字以上。

②四、五年级题:《你听我说》要求:记叙文,四年级500字以上,五年级600字以上。

③六年级题:《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要求:记叙文,600字以上。

“滨海•水木花都”杯长兴第五届新概念现场作文大赛决赛作文题1、二、三年级题:①《我的___________》、②《__________的我》要求:请在两题中任选一个题目,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题①如:我的妈妈、我的梦想、我的小狗……;题②如:诚实的我、幸福的我、成长中的我、渴望理解的我……;你可以在横线内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然后完成作文。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认真。

二年级300字以上,三年级400字以上。

2、四、五年级题:①《_________的乐趣》、②《真没想到……》要求:⑴请在两题中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作文,如写第一题,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

学画回忆丰子恺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学画回忆(节选)丰子恺放假时我挟了书包和先生交给我的一张纸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

大姐教我,用一张画方格子的纸,套在画谱的书页中间。

画谱纸很薄,孔子像就在格子范围内清晰可见了。

大姐又拿缝纫用的尺和粉线袋给我在先生交给我的大纸上弹了大方格子,然后从镜箱中取出她画眉毛用的柳条枝来,烧一烧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画法。

那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铅笔和三角板、米突尺,我现在回想大姐所教我的画法,其聪明实在值得佩服。

我依照她的指导,竟用柳条枝把一个孔子像的底稿描成了,同画谱上的完全一样,不过大得多,同我自己的身体差不多大。

我伴着热烈的兴味,用毛笔钩出线条;又用大盆子调了多量的颜料,着上色彩,一个鲜明华丽而伟大的孔子像就出现在纸上。

店里的伙计,作坊里的司务,看见了这幅孔子像,大家说:“出色!”我在许多人的盛赞声中,俨然成了一个小画家。

把画交给先生去,先生看了点头。

次日画就粘贴在堂前名匾下的板壁上。

学生们每天早上到塾,两手捧着书包向它拜一下;晚上散学,再向它拜一下。

我也如此。

自从我的“大作”在塾中的堂前发表以后,同学们就给我一个绰号“画家”。

每天来访先生的那个大块头看了画,点点头对先生说:“可以。

”这时候学校初兴,先生忽然要把我们的私塾大加改良了。

他买一架风琴来,自己先练习几天,然后教我们唱“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的歌。

又请一个朋友来教我们学体操。

我们都很高兴。

有一天,先生呼我走过去,拿出一本书和一大块黄布来,和蔼地对我说:“你给我在黄布上画一条龙。

”又翻开书来,继续说,“照这条龙一样。

”原来这是体操时用的国旗。

我接受了这命令,只得又去向大姐商量;再用老法子把龙放大,然后描线,涂色。

但这回的颜料不是从染坊店里拿来,是由先生买来的铅粉、牛皮胶和红、黄、蓝各种颜色。

我把牛皮胶煮溶了,加入铅粉,调制各种不透明的颜料,涂到黄布上,同西洋中世纪的壁画画法相似。

龙旗画成了,就被高高地张挂在竹竿上,引导学生通过市镇,到野外去体操。

叶圣陶《子恺的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圣陶《子恺的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子恺的画叶圣陶①推算起来大概是一九二五年的秋天,那时子恺在立达学园教西洋绘画,住在江湾。

那一天振铎和愈之拉我到他家里去看他新画的画。

②画都没有装裱,用图钉别在墙壁上,一幅挨一幅的,布满了客堂的三面墙壁。

这是个相当简陋而又非常丰富的个人画展。

③有许多幅,画题是一句诗或者一句词,像《卧看牵牛织女星》,《翠拂行人首》,《无言独上西楼》等等。

有两幅,我至今还如在眼前。

一幅是《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画面上有梧桐,有站在树下的人,耐人寻味的是斜拖在地上的长长的影子。

另一幅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画的是廊下栏杆旁的一张桌子,桌子上凌乱地放着茶壶茶杯。

帘子卷着,天上只有一弯新月。

夜深了,夜气凉了,乘凉聊天的人散了——画面表现的正是这些画不出来的情景。

④此外的许多幅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的,画孩子的特别多。

记得有一幅《阿宝赤膊》,两条胳膊交叉护在胸前,只这么几笔,就把小女孩的不必要的娇羞表现出来了。

还有一幅《花生米不满足》,后来佩弦谈起过,说看了那孩子争多嫌少的神气,使他想起了“惫赖的儿时”。

其实描写出内心的“不满足”的,也只是眼睛眉毛寥寥的几笔。

⑤此外还有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当时看画的还有谁,也记不清了。

大家看着墙壁上的画说各自的看法,有时也发生一些争辩。

子恺谢世后我写过一首怀念他的诗,有一句“漫画初探招共酌”,记的就是那一天的事。

“共酌”是共同斟酌研讨,并不是说在子恺家里喝了酒。

总之,大家都赞赏子恺的画,并且怂恿他选出一部分来印一册画集,那就是一九二五年底出版的《子恺漫画》。

⑥那一天的欢愉是永远值得怀念的。

子恺的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给了我一种不曾有过的乐趣。

这种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而达到相与会心的感受。

就拿以诗句为题材的画来说吧,以前读这首诗这阕词的时候,心中也曾泛起过一个朦胧的意境,正是子恺的画笔所抓住的。

而在他,不是什么朦胧的了,他已经用极其简练的笔墨,把那个意境表现在他的画幅上了。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篇一:《给我的孩子们》正式导学案及其答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学习重点】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要珍惜美好童年。

【学习难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憧()憬():龌()龊():考()妣()刬()袜:鞠躬尽瘁:2、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

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合作探究】一、活动一:根据课文,了解孩子的特点1、注意概括的方法:可以抓住具体的事件,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也可以抓住作者自己对事件的分析。

瞻瞻:阿宝:软软2、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①为什么大人“出丑得很”?②“你是何等鞠躬尽瘁┅┅”中“鞠躬尽瘁”出自《》,后半句是,文中的意思是3、重点语段理解“我每次┅┅被判了死罪的亲友一样”表现了孩子什么心理?二、活动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划出表示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

2、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受?3、作者为什么为孩子们感到“悲哀”呢?4、体会作者“给我的孩子们”什么呢?三、活动三:我们如何处理好现实与童真之间的关系?1、资料上的观点:2、如果是你爸爸,他会是哪一种观点?3、作者的观点:4、我的想法:【课堂反馈】一、指出下列说法欠妥的一句是()A、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只有在孩子们身上能看到。

B、作者在文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课题,即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成人在不经意间“摧残了你们”。

2019图文转换练习

2019图文转换练习

2019届语文一轮复习图文转换练习1、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即使再精美的艺术品,也需要衬托方显其美丽。

B.很多艺术品初看很精美,但缺乏耐久的艺术魅力。

C.人总是羡慕他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后却不懂珍惜。

D.环境和心境发生了变化,审美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右面是2016年10月13日在厦门举办的“2016中国(厦门)国际新型墙体及环保涂料展”的会标。

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的寓意。

3、“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教学中课堂和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了调整,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用一段文字概括说明“翻转课堂”的特点。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 个字。

【注】图中三角形里的内容是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六个目标。

4、下面是在上海发布的2019年篮球世界杯会徽,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5、下面是某城市读书节标志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6、下面这幅漫画是丰子恺先生描绘自己的长子丰华瞻幼年时光的名作,请概述漫画内容,并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认识。

7、下面的图表是一家研究机构对20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数据,请根据要求答题。

类别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70年代155.5厘米41.3公斤99.0480年代158.6厘米42.1公斤97.3790年代160.6厘米46.5公斤90.86(1)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不超过20字)8、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了网上境外购物,但是有些境外电商网站不支持直邮中国,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利用转运公司的中转功能海淘呢?下面是日本亚马逊网站海淘流程图,请将消费者的购物流程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得超过100 字。

《丰子恺散文集》阅读以及答案

《丰子恺散文集》阅读以及答案

《丰子恺散文集》阅读以及答案《丰子恺散文集》阅读以及答案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

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

长得密密层层。

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丰子恺《绘画之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丰子恺《绘画之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绘画之用丰子恺从前日本有一个名画家,画一幅立轴,定价洋六十元,画中只有疏朗朗三粒豆。

有一个商人看见了,惊叹道:“一粒豆值洋二十元!?”在展览会中,如果有人问我:“绘画到底有什么用?”我准拟答复他说:“绘画是无用的。

”“无用的东西!画家何苦画?展览会何苦开?”“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

无用便是大用。

”普通所见的画,种类甚多:纪念厅里的总理遗像也是画,教室里的博物挂图也是画,地理教科书中的名胜图也是画,马路周边的墙壁上的广告图也是画。

然而这种都不是纯正的绘画。

展览会里的才是纯正的美术的绘画。

为什么呢?就因为前者是“有用”的,后者是“无用”的。

纪念厅里有总理遗像,展览会里也有人物画。

但前者是保留孙中山先生的遗容,以供后人瞻仰的,后者并无这种目的,且不必标明是何人。

博物挂图中有梅花图,吴昌硕的立幅中也有梅花图。

然前者是对学生说明梅花有几个瓣,几个雄蕊与雌蕊的,而吴昌硕并不是博物教师。

地理教科书中有西湖的风景图,油画中也有西湖的风景图。

但前者是表明西湖的实景,使没有到过杭州的人可以窥见西湖风景的一斑,后者并不是冒充西湖的照片。

马路周边的墙上的广告画中有香烟罐、啤酒瓶,展览会里的静物画中也有香烟罐、啤酒瓶。

但前者的目的是要诱人去买,后者并不想为香烟公司及酿造厂推广销路。

大厦堂前的立幅,试问有什么实用?诸君手中的扇子上画了花,难道会多一点凉风?展览会里的作品,都是这类无目的的、无用的绘画。

——无用的绘画,才是真正的美术的绘画。

因为真的美术的绘画,其本质是“美”的。

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识的,是欣赏的,不是实用的。

所以画家但求表现其在人生自然中所发现的美,不是教人一种知识;看画的人,也只要用感情去欣赏其美,不可用知识去探究其实用。

真的绘画,除了表现与欣赏之外,没有别的实际的目的。

前述四种实例:遗像、博物图、名胜图、广告画,都是实用的,或说明的。

换言之,都是为了一种实际的目的而画的。

《子恺漫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子恺漫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子恺漫画从日本回来,在专注译述介绍西洋文艺理论的同时,“子恺漫画”也出生了。

读的书多了,看的画多了,感觉从前在浙一师时所确信的“师自然” 的忠实写生画法,其实与幼年时所热中的“印”《芥子园画谱》,相去可是五十步。

都是“依样画葫芦”。

“葫芦不肯再画下去,非葫芦的画不出来”,于是只能“读念书,看看他人的画罢手了”。

“我想看看书再画,但越看书越不会再画了。

”其实正是在这愁闷期间,一种新的画风已不期但是然地在他的思路中孕育着了。

有一次,春晖中学开校务会议的时候,丰子恺对会议的内容茫无眉目,却单独观看“那垂头拱手而伏在议席上的各同事的疲倦的姿态”。

回家后用毛笔把这校务会议的印象画了出来,又恐被学生看见了不好,便把画贴在门背后单独赏识。

这幅画惹起了他的兴味,此后以后,丰子恺不停地把他平常所萦心的杂事细故一一乘兴描出。

开初作的大量小画,都是因为遇到目前情景的感想,感觉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非立刻画下不行。

一旦画出以后,便“获得和产母产子后所感觉的相同的欢欣”。

“有时把平常所信口低吟的古诗句词也试译出来”,“译作小画,粘在坐右,随时赏识”,并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的英文缩写TK。

画这些小画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去发布。

有一次被夏丐尊发现了,连声赏识说:“好! 再画 ! 再画 ! ”丰子恺遇到激励,“心中私下欢欣,此后描的时候就感觉更勇敢了”。

是朱自清第一个把丰子恺的画稿拿去发布的。

那时,白马湖畔的朱自清与远在北京的俞平伯合办了一个不按期的文艺刊物,丰子恺不单为这刊物设计封面,还在《我们的七月》上初次公然发布了一幅画,画题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被郑振铎发现,他对这幅画及其作者感觉莫大的兴趣。

朱自清到白马湖去,郑振铎便向他探询丰子恺的信息。

1925 年,丰子恺到上海创立立达学园,这时《文学周报》恰巧要用插图,郑振铎便经过胡愈之向丰子恺索画,陆续发布在《文学周报》上,他给这些画冠以“漫画”的题头。

此后中国始有“漫画”这名称了。

现代文《父亲的画》阅读题及答案

现代文《父亲的画》阅读题及答案

现代文《父亲的画》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父亲的画》阅读题及答案父亲的画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

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

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

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

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然地问错在哪里。

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父亲说到做到。

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

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阅读题:1.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1分)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 )(2分)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1分)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2分)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分)参考答案:1.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非连续性文本丰子恺《认识绘画》阅读练习及答案(合肥2022年高一下期末)

非连续性文本丰子恺《认识绘画》阅读练习及答案(合肥2022年高一下期末)

肥东县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的艺术真有些儿奇妙: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绘画,讲到远近法差不多没有一幅不错。

《仇文合制西厢记图册》中就可看见许多显著的远近法错误的实例。

这种画犯着种种错误,画中没有眺望的中心点,画家没有一定的立场,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分别地观察各物的形状,局部地描写出来,凑合而成一幅绘画。

我选出上述图册摹写其中之一的大体轮廓如下面图(图一)来,依照西洋的画理而另拟远近法正确的图(图二),比较观察,始知这差异乃由于东西洋艺术的性质根本不同而来。

试比较观察前面的第一图(仇英原作)与第二图(依西洋画法改作),最初所得的感觉,后者就是现世常见的景象,前者便似“别有天地非人间”。

后者是事实的,前者是虚构的。

第一图所表现的,似是我们读了《西厢记·惊艳》一出后闭目想象所见的普救寺的光景。

第二图中所表现的,却是我们身入灵隐寺等处时实际看到的光景了。

西洋美术自古注重写实。

希腊时代的神像雕刻,都依照人体解剖学。

文艺复兴期的画家都讲究远近法。

东洋艺术的态度则不然,一向注重空想,绘画当然也不务写实,而描摹想象中的情景。

想象的世界中,行动非常自由;眺望景物时自己的立场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左就左,要右就右。

这犹似做梦,昔人云“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伏在斗室中描山水图的中国画家,正同这相思家一样。

做梦一般地飞绕天涯而眺望景物,把不同时所见的光景收入同一幅画中,上下重叠地描写的便是山水“立轴”,左右连绵地描写的便是山水“图卷”。

立轴是像两个黄金律长方形相连接一般狭长的一条纸,山水可以重重叠叠地画上去,仿佛飞机中望下来所见的鸟瞰图,而各种景物又都可作平眺形。

图卷有横长数文者,一丘,一垒,一桥,一亭,连绵不断地画过去,比回旋照相镜头所摄的大团体摄影收罗更广,而各部又都可作正眺形。

洋画创作的时候,首先必固定自己的立场,而规定画的中心点。

儿童画丰子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儿童画丰子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儿童画丰子恺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丰子恺的《儿童画》告诉我们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常常包含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我们应该培养儿童画而不是扼杀。

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儿童画丰子恺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儿童画丰子恺阅读材料孩子们的袋里常常私藏着炭条、黄泥块、粉笔头,这是他们的画具。

当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便偷偷地取出这些画具来,在雪白的墙壁上,或光洁的窗门上,发挥他们的作品。

大人们看见了,大发雷霆,说这是龌龊的,不公德的,不雅观的;于整洁和道德上,美感上都有害,非严禁不可。

便一面设法销毁这些作品,一面喃喃咒骂它们的作者,又没收他们的画具。

然而这种禁诫往往是无效的。

过了几日,孩子们的袋里又有了那种画具,墙壁窗门上又有那种作品发表了。

大人们的话说得不错,任意涂抹窗门墙壁,诚然有害于整洁、道德及美感的。

但当动手销毁的时候,倘得仔细将这些作品审视一下,而稍加考虑与设法,这种家庭的罪犯一定可以不禁自止,且可由此获得救导的良机。

因为你倘仔细审视这种涂抹,便可知道这是儿童的绘画本能的发现,笔笔皆从小小的美术心中流出,幅幅皆是小小的感兴所寄托,使你不忍动手毁损,却要考虑培植这美术心与涵养这感兴趣的方法了。

……这点画心,倘得大人们的适当的指导与培养,使他们不必私藏炭条,黄泥块与粉笔头,不必偷偷地在墙壁窗门上涂抹,而有特备的画具与公然的画权,其发展一定可观。

同时艺术教育的前途定将有显著的进步。

儿童画丰子恺阅读题目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没收( ) 涂抹( )龌龊( )( ) 咒骂( )2.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大发雷霆:审视:3.针对上面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很顽皮,很不懂事,常常趁大人不注意在墙上乱涂乱抹,影响整洁。

B.对于大人们的禁止孩子们不过几天就会旧病复发,真是玩劣至极,不可救药。

C.大人们管教孩子乱涂乱抹是非常正确的。

D.文段肯定了孩子的乱涂乱抹的错误,同时也告诉家长不要一味的禁止,要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之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丰子恺《光的诗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丰子恺《光的诗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光的诗人丰子恺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可说是理想主义支配的时代。

作画先须用头脑来考虑,选取高尚的题目为题材,然后可以产生大作。

同样的笔法、同样的色调,拿来描写皇帝的“加冕式”,就是伟大的作品;描写村夫稚子的日常生活,就没有价值。

从前的绘画,题材以外原也有技术的妙处,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的有力的表现,拉斐尔的优美的表现,达•芬奇的神秘的表现,原是对于其技术的鉴赏;然而除这种专门的技术鉴赏以外,幸而在题材上,米开朗琪罗所描的是《最后的审判》,拉斐尔所描的是《圣母子》,达•芬奇所描的是《最后的晩餐》,所以不理解其技术的“有力优美”或“神秘”的一般人,也尚能因其题材而感到这等画的兴味。

然而现在的印象派,技术比之前深进了,技术深进的结果是忽视题材,而新创一种描写色与光的绘画。

比如,印象派首领画家莫奈,对于同一的稻草堆连作了十五幅画,把朝、夕、晦、明的稻草堆的受光的各种状态描出,各画面作成一种色彩与光的谐调。

他的描风景,并不是对于风景有兴味,只为便于研究光,故描风景。

在他的作品中全无浪漫的情绪与光景,所描写的题材皆单调、平凡、乏味。

“稻草堆”“寺院”、一片水上的“睡莲”、“泰晤士河面”一类的题材,千遍不厌地被他描写,然而绝没有重复的表现。

莫奈用自然科学者的实验来完成他的绘画。

他把太阳的光与空气的色用三棱镜分解,得到原色,用强烈的原色来作出绘画的效果。

他是外光主义的首创者,步他的后尘的许多画家,也都热衷于光的追求。

他们憧憬于色彩,赞羡太阳。

凡是有光明的地方,不问何物,都是他们的好画材。

“太阳崇拜的画家”“光的诗人”“向日葵的画家”,他们不选择事物,但追求光与色的所在。

美的光与色的所在,不论其为何物,均是美的画材。

因为追求光与色,故自然倾向于光色最丰富的野外的风景的写生。

因为不择事物,故自然不必像从前那样取高尚的题目为题材,而一切日常生活琐事细故,只要是光与色的所钟,无不可取为大作品的题材了。

丰子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答案

丰子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答案

丰子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答案①丰子恺的文章,最容易让我想起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文人的生活。

天真与经验,宽容和愤怒,亦庄亦谐,流连光景。

②《缘缘堂随笔》,二十一篇文章,薄薄的一本,眉清目秀的样子。

③“闲居,在生活上人都说是不幸的,但在情趣上我觉得是最快适的了《闲居》。

”④丰子恺能从不幸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并因其情趣的获取而感到快适。

这并不是强颜欢笑和苦中作乐,这是丰子恺常常怀着艺术的心,在食客和凶年、传说与流言里悲欣交集。

⑤悲欣交集——弘一法师的绝笔。

丰子恺是弘一法师的学生,那时候,弘一法师还叫李叔同,还在风琴上弹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⑥“我小时候从李叔同先生学习弹琴,每弹错了一处,李先生回头向我一看。

我对于这一看比什么都害怕《颜面》。

”⑦丰子恺的叙事,就像他的漫画,能寥寥几笔传出人物的神来,一低头,一回头,一抬头,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有时候却省俭得连五官都不用画。

所以当时对丰子恺的漫画人物,有这样一句赞美“丰子恺画人——不要脸”。

⑧丰子恺的文笔,有时候简直可以说无文有笔,朴素到了极点。

思维也不曲折,但回味之际却很有平地起波澜之感。

⑨“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

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忆儿时》。

”说的三件事,是养蚕、吃蟹和钓鱼。

⑩丰子恺的文章,像药芹,因了淡淡的药味,就解了水气,厚了起来。

宗教感观或许就是丰子恺的药味——但这药味并不是苦的;还有点香甜。

丰子恺的宗教感观,就是人情两字。

所以说丰子恺的药味,也就是人情味。

这种味道说是厚或是厚拙,还不如说是生气来得妥帖。

有时候,生气十分蕴藉:大侠隐于江湖,不动声色,不卑不亢,不耻下问,不争不抢,灵光内敛,暗藏不露。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方字。

觉得单看各笔画,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

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

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艺术三昧》。

”这段话用在丰子恺自己的文章上,我觉得也挺合适。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阅读题及答案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阅读题及答案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阅读题及答案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阅读题及答案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

这个话题很好。

作为一位画家,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

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意思。

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

在另一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明的基本价值。

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

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

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

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

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

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

《子恺漫画》阅读答案

《子恺漫画》阅读答案

《子恺漫画》阅读答案《子恺漫画》阅读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子恺漫画》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子恺漫画》阅读答案1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见人也但劝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着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笑容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吧。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

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在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

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破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先把那破席子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再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的。

第二日未到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励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

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萝卜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萝卜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儿童画》阅读答案
儿童画
丰子恺
孩子们的袋里常常私藏着炭条、黄泥块、粉笔头,这是他们的画具。

当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便偷偷地取出这些画具来,在雪白的墙壁上,或光洁的窗门上,发挥他们的作品。

大人们看见了,大发雷霆,说这是龌龊的,不公德的,不雅观的;于整洁和道德上,美感上都有害,非严禁不可。

便一面设法销毁这些作品,一面喃喃咒骂它们的作者,又没收他们的画具。

然而这种禁诫往往是无效的。

过了几日,孩子们的袋里又有了那种画具,墙壁窗门上又有那种作品发表了。

大人们的话说得不错,任意涂抹窗门墙壁,诚然有害于整洁、道德及美感的。

但当动手销毁的时候,倘得仔细将这些作品审视一下,而稍加考虑与设法,这种家庭的罪犯一定可以不禁自止,且可由此获得救导的良机。

因为你倘仔细审视这种涂抹,便可知道这是儿童的绘画本能的发现,笔笔皆从小小的美术心中流出,幅幅皆是小小的感兴所寄托,使你不忍动手毁损,却要考虑培植这美术心与涵养这感兴趣的方法了。

……
这点画心,倘得大人们的适当的指导与培养,使他们不必私藏炭条,黄泥块与粉笔头,不必偷偷地在墙壁窗门上涂抹,而有特备的画具与公然的画权,其发展一定可观。

同时艺术教育的前途定将有显著的进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没收()涂抹()
龌龊()()咒骂()
2.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大发雷霆:
审视:
3.针对上面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很顽皮,很不懂事,常常趁大人不注意在墙上乱涂乱抹,影响整洁。

B.对于大人们的禁止孩子们不过几天就会旧病复发,真是玩劣至极,不可救药。

C.大人们管教孩子乱涂乱抹是非常正确的。

D.文段肯定了孩子的乱涂乱抹的错误,同时也告诉家长不要一味的禁止,要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之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4.“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常常包含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时看来很荒唐,但也不能无端地加以禁止”,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

举一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儿童画》答案
1.mòmǒwòchuòzhòu
2.比喻大发脾气,怒斥别人。

认真详细地看一看。

3.D
4.略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