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合集下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37赛项名称:模特表演英文名称:Model Performance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文化艺术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充分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精神,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

培养模特行业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素质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模特行业的稳步发展储备力量。

通过技能大赛的筹备和比赛过程,开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检验现有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

为中等职业教育模特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专业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与国内外模特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模特人才培养体系。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本要求,制定大赛规程、实施方案与规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行业人才选拔标准,设定比赛环节。

模特表演赛项分成服装模特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每个省市选派两名选手参加模特服装表演分赛项,三名选手参加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选手根据比赛规程自备相关服装并进行相应的化妆造型设计。

其中服装模特表演分赛项共设泳装展示、生活装展示、礼服展示三个比赛环节;平面模特展示分赛项共设礼仪知识和综合素质问答、泳装展示、生活装产品展示及镜前造型展示四个环节。

通过考察礼仪常识、综合素质、基本身体姿态、服装展示表演技巧、产品展示能力、镜前造型展示水平等项目,对模特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评判。

根据竞赛平台成熟赛项设计原则,比赛内容及形式设计紧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标准,检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模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竞赛方式本赛项是个人赛,分为服装模特表演和平面模特展示两个分赛项。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28赛项名称: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英文名称:Assembly Tes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ircuit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信息技术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考核选手电子电路的装配、焊接、调试、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测量、故障检修、数据采集、可视化界面制作、PCB绘制的操作技能及电路的应用能力,同时考察参赛选手分析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操作、安全意识、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引领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和产业企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提升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吻合度;另一方面,达成选手与指导教师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三、竞赛内容(一)工作内容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采用理实一体的竞赛方式,具体的工作任务:1.用赛场提供的元器件,在电子线路板上完成装配、焊接、调试,并进行数据测量和存储。

2.按赛场提供的电子线路板及功能说明,完成电路的故障检修与仿真。

3.按电子电路应用系统原理图及功能说明,搭建电子电路应用系统,完成功能调试,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

4.根据电子电路应用系统的工作说明,制作可视化控制界面,完成电子电路应用系统的功能控制。

5.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完成装配、排故、调试、控制相关工艺及过程记录。

6.完成指定电子电路印刷线路板绘制。

(二)竞赛时间完成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所有指定工作任务的时间为240分钟(4小时)。

(三)成绩比例根据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实际工作中的权重比例,本赛项各任务分值配比如表1所示:表1 各任务分值比例权重分配表四、竞赛方式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赛项为个人赛,由参赛选手单独完成书面解答与实际操作一体的工作任务。

所有参赛选手在同一赛场,同一时间段,在同样的技术平台上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T-2019003赛项名称: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英文名称:Installation of Ships' Main Engine and Shafting赛项组别:高职赛项归属:装备制造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展示高职院校本专业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生岗位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该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选取船舶轮机设备系统安装调整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测试”、“船舶轴系定位”、“工艺参数的测量与调整”、“轴承负荷的测量、计算与调整”、“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和“小型柴油机拆装与调试”等6个模块。

理论知识测试模块考核选手船舶动力装置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其它5个模块考核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及柴油机的装配调试操作技能,参赛队需要完成所有6个模块的竞赛。

竞赛内容详见表1。

表1 竞赛内容及时间注:1.各模块的报检时间不计入竞赛时间。

2.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模块中,垫片配制场地与机械加工场地之间步行来回约需10分钟,此时间含在110分钟的竞赛时间之内。

四、竞赛方式(一)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参赛队的总成绩进行排序。

(二)参赛队伍组成:每支参赛队由3名比赛选手组成,3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

每队设领队1人,指导教师2人。

(三)竞赛需分批次进行,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日程表组织各参赛领队抽签确定批次。

(四)赛场的赛位统一编制赛位号,参赛队的赛位由参赛队队长抽签决定。

(五)本赛项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到场观赛。

五、竞赛流程(一)竞赛日程安排具体的竞赛日期,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赛区执委会统一规定,赛事日程安排,见表2。

表2竞赛日程表(二)参赛选手竞赛流程参赛选手竞赛日(模块2-6)的竞赛流程如表3所示。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4赛项名称:护理技能英文名称:Nursi 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医药卫生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三、竞赛内容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护理。

竞赛分别设置理论考试站和技能考试站两个考评站点。

在理论考试站,选手根据赛项提供的理论考卷(选择题)进行作答;在技能考试站,选手根据案例在四个赛室分别实施右踝关节扭伤包扎、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输液、气管切开护理4项护理技术操作。

理论考试竞赛时长为30分钟,占总成绩的10%技术操作竞赛时长为32分钟,占总成绩的90%。

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四、竞赛方式(一)参赛对象须为咼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咼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9年5月1日为准。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本赛项。

(二)组队要求1.本赛项为个人赛,以团队方式报名参赛。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挑选不超过5名优秀选手组成一支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同一院校参赛选手不超过2名,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比赛前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33赛项名称:现代物流综合作业英文名称:Modern logistics integrated operation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财经商贸类二、竞赛目的服务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适应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下物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标准的完善与实施,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中职物流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参赛选手在物流中心现场准确、规范、安全及文明作业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中职物流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提升培养专业人才的市场匹配度。

三、竞赛内容竞赛由作业任务优化和职业素养考核、现场实操、方案汇报和作业总结三个阶段组成,依次进行。

(一)第一阶段:作业任务优化和职业素养考核1.作业任务优化参赛队根据给定的一套题目(题目为Word形式呈现),题目中包含若干个案例,模拟一个物流中心的全年的出入库订单信息和1天的工作计划(含入库、出库、移库、补货、拣选、盘点、运输、配送等作业任务),并根据Word2010答题纸完成作业任务优化,并用PowerPoint2010制作PPT(在第三阶段答辩时进行汇报)。

(1)使用Excel2010完成对指定货物在指定期间内的出入库汇总报表,并按题目要求对货物进行ABC分类(出入库汇总报表和ABC 分类结果通过Word答题纸呈现);(2)按word答题纸模板的要求完成出入库汇总报表、库存信息统计、ABC分类、出入库作业计划、移库作业计划、拣选作业计划、盘点作业计划、运输及配送作业计划等作业任务优化,通过使用Word2010答题纸呈现;(3)使用PowerPoint2010对以上(1)~(2)的内容形成PPT汇报文件,PPT文件中的内容必须包含答题纸中要求的作业任务优化的所有内容。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15赛项名称:化工生产技术英文名称:Chemical production technology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生物与化工二、竞赛目的(一)促进了解化工行业发展形势和化工技术类专业的发展趋势,推进化工技术类及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适应石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二)深入推进产教深度整合和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三)提供化工技术类职业院校的交流平台,促进职业院校化工技术类及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经验的学习与交流,促进教学质量与师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提升职业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四)考核与展示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核心技能与知识;展示职业院校的化工技术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化工总控工高级工以上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设置竞赛项目,具体包括化工专业知识考核、化工仿真操作考核和精馏操作考核三个项目。

具体考核时间及占总分比重分别为:化工理论考核60分钟,占总分比重的15%,化工仿真操作考核120分钟,占总分比重的40%,精馏现场操作考核90分钟,占总分比重的45%。

具体竞赛内容及其考核知识点与技能要求如下:(一)化工专业知识考核(A)主要以高于化工总控工高级工(三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组织命题。

包括选择题与判断题两种题型,其中:选择题60题(40题单选+20题多选)、判断题40题。

具体出题范围见表1。

表1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理论试题命题范围命题范围知识点选择题(含多选题)是非题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及职业守则 3 2基础知识化学基本知识 5 4 计量知识 1 1 化工基础数据 1 1 分析与检验知识 1 2单元操作流体输送 4 2 传热 3 1 非均相物系分离 2 2 压缩、制冷 2 1 干燥 1 1 蒸馏精馏 4 2 结晶 1 1 吸收 3 2 蒸发 1 1 萃取 2 1 反应 4 2命题范围知识点选择题(含多选题)是非题化工工艺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化工生产操作知识、典型化工生产工艺5 3催化剂催化剂相关基础知识 1 1 化工识图化工工艺图纸制图、识图知识 2 1化工机械与设备典型化工设备种类、结构4 2 材质的选择设备维护保养及安全使用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仪表种类、应用与使用维护5 2 化工控制仪表及控制规律化工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与环境保护“三废”与环保3 3 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消防化工物料危险性、灭火原理、灭火器性能及使用1 1相关法律法规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化工职业卫生法规1 1合计60 40 (二)化工生产仿真操作(B)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操作进行考核,分别考核冷态开车、正常运行、事故处理和正常停车四种工况的操作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回答随机生成的操作思考题,依据操作正确率和完成质量客观评分。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6赛项名称:会计技能英文名称:Account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财经商贸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生会计职业岗位通用技术、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竞赛包括财务会计技能竞赛和管理会计技能竞赛两个环节,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

其中财务会计技能竞赛环节包含岗位职业素养竞赛内容(岗位职业素养考核穿插和融入于团队竞赛过程中),管理会计技能竞赛环节也采用团队竞赛方式。

1.财务会计技能(含职业素养)竞赛环节竞赛内容及分值分布财务会计技能竞赛环节共400分,其中4个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各10分,共40分,团队合作竞赛360分。

(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在全部正确的基础上,每提前1秒可获得奖励分0.01分)(1)岗位职业素养考核内容及分值(共40分)严谨准确精神——出纳岗位——现金存储业务(10分)耐心细致态度——审核会计——银行对账业务(10分)快速高效作风——成本会计——凭证汇总业务(10分)灵活应变能力——会计主管——会计制度设计(10分)(2)团队赛竞赛内容及分值(共360分)①出纳岗位(共60分)支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进账单填写、单据整理、网上电子支付业务、涉及收付款记账凭证审核等。

②成本会计岗位(共100分)填制成本核算原始凭证、计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核算相关的记账凭证、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等。

③审核会计岗位(共100分)票据审核、填制除成本核算以外的相关业务原始凭证、编制除成本业务以外的记账凭证、凭证审核、账簿核对等。

④会计主管岗位(共90分)建立账套、凭证的审核、过账及结账,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的审核授权,网上税费申报、报表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公式设置)及报表分析、纳税筹划等。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5赛项名称:中药传统技能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医药卫生大类二、竞赛目的本赛项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引领全国高职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培育新时代中医药领域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通过竞赛,能为师生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完善“赛教融合”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检验参赛院校学生从事中药生产、流通、服务等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展示全国职业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激发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中医药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竞赛内容包括中药性状鉴别(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含审方理论考试)、中药炮制四个项目。

各个项目涵盖的知识与技能、比赛时限及成绩比例比见表1。

表1 竞赛项目、知识与技能、时限及成绩比例本赛项考察的职业能力:中药性状和粉末鉴别能力、中药处方审查及调剂能力、中药炮制操作能力等高水平知识与技艺技能。

本赛项体现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创新创业、依法执业、开拓进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中药性状鉴别本项目包括中药识别、真伪鉴别两部分内容。

比赛时,参赛选手须对给出的2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识别,并写出品名及主要功效;同时,须对给出的10味中药材或饮片进行真伪鉴别,判断是真品还是伪品。

比赛规定时限13分钟。

1.中药识别品种竞赛品种范围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常用中药材及饮片350种,见表2。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导游服务(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第三产业(旅游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一)以导游服务技能竞赛为载体,促进相关院校、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促进旅游行业与院校之间的了解,搭建行业名师与参赛选手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参赛选手与优秀企业之间构建就业对话平台。

(四)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促进政、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推动专门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与壮大。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正、公平。

(二)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宗旨。

(三)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

(四)坚持源于实际、高于实际的竞赛要求,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一)评分形式智能化导游知识测试采用机考;现场导游辞创作及讲解、自选景点导游讲解、导游英语口语测试三个环节裁判采用信息平台即时评分,第一时间显示比赛成绩。

(二)裁判组成国际化在导游英语口语测试环节首次邀请英语母语国家的外教担任裁判(三)赛项设计更加完善为更好体现大赛的公平公正,避免泄露选手区域身份,自选景点导游讲解环节,明确规定讲解景点为非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或世界遗产地。

(四)比赛内容突出传统文化比赛内容适应导游职业发展趋势。

进一步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重在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五)重视导游创新能力培养以导游职业能力为导向,重点考评选手在导游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能力,包括针对不同人群创作与讲解导游辞、运用英语能力开展对外服务、灵活运用才艺调节团队氛围等能力。

六、竞赛内容简介(须附英文对照简介)竞赛内容包括5 个部分,共四个环节:导游知识测试、现场导游辞创作及讲解、自选景点导游讲解、导游英语口语测试、才艺运用,其中第二、三项作为一个竞赛环节在同一场地按序完成,其余三项作为独立环节在各自比赛场地完成。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赛项规程.doc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赛项规程⼀、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8赛项名称:关务技能英⽂名称:Customs Affairs Management Skills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职组赛项归属:财经商贸⼤类⼆、竞赛⽬的关务技能赛项,以培养服务“⼀带⼀路”关务⼈才为⽬标,积极探索世界进出⼝信⽤体系与贸易安全、关检融合、全国通关⼀体化等新业态下的职业标准、国际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融合,积极推进职业素养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型关务⼈才起到引领作⽤。

三、竞赛内容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报关⾏业前沿、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重点考察参赛选⼿进出⼝商品归类、报关单证处理与质量监控、关务⽅案设计等职业核⼼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时间管理能⼒、团队合作能⼒和创新创业能⼒等职业素养。

竞赛内容包括:(⼀)进出⼝商品归类技能(占⽐25%)1.在规定时间内,对影响进出⼝商品归类的要素进⾏分析。

2.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商品8位编码。

(⼆)报关单填制技能(占⽐20%)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进⾏报关单证填制。

(三)报关单证质量监控技能(占⽐25%)1.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及相关信息,对已经填制完毕的报关单证进⾏复核,找出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错误点并进⾏修正。

2.编制质量分析报告。

(四)关务操作技能(占⽐20%)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信息及要求,在竞赛平台上完成关务⽅案设计。

(五)综合职业素养(占⽐10%)1.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海关及委托企业要求,现场完成相关任务;选⼿在执⾏任务过程中,展⽰出综合职业素养。

2.综合职业素养,主要考核:(1)团队合作素养。

(2)时间管理素养。

(3)协调沟通素养。

(4)逻辑思维素养。

四、竞赛⽅式竞赛⽅式为团体赛。

(⼀)组队⽅式1.每⽀参赛队由4名学⽣选⼿组成,不得跨校组队,每个学校限报1⽀代表队参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2赛项名称: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英文名称:Big Dat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电子信息大类二、竞赛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针对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通过引入大数据各个环节的实际应用场景,全面考察高职学生大数据技术基础、软件开发相关技术、Hadoop及其生态组件部署与管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前沿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赛项围绕大数据产业各个岗位的实际需求和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大赛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毕业生能力,同时大赛促进相关教材、资源、师资、认证、实习就业等全面建设,推动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大数据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促进职业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共同发展,为国家战略规划提供大数据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竞赛内容赛项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为核心内容,重点考查参赛选手基于Hadoop平台环境下,利用Hadoop技术生态组件,综合软件开发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1.掌握按照项目需求配置管理Hadoop大数据平台及相关生态组件;2.掌握企业常用采集工具和网络爬虫的相关技术,完成指定数据的采集及处理能力;3.综合利用MapReduce、Spark、Storm等技术、分布式存储系统、数据仓库Hive等工具,使用Java、Python等开发语言,完成数据清洗、存储、转化、分析及数据推送等一系列大数据操作;4.综合运用HTML、CSS、JavaScript、Python等开发语言,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5.根据数据可视化结果,完成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写;6.竞赛时长4小时,竞赛连续进行。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4赛项名称:护理技能英文名称:Nurs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医药卫生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三、竞赛内容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护理。

竞赛分别设置理论考试站和技能考试站两个考评站点。

在理论考试站,选手根据赛项提供的理论考卷(选择题)进行作答;在技能考试站,选手根据案例在四个赛室分别实施右踝关节扭伤包扎、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输液、气管切开护理4项护理技术操作。

理论考试竞赛时长为30分钟,占总成绩的10%;技术操作竞赛时长为32分钟,占总成绩的90%。

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四、竞赛方式(一)参赛对象须为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9年5月1日为准。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本赛项。

(二)组队要求1.本赛项为个人赛,以团队方式报名参赛。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挑选不超过5名优秀选手组成一支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同一院校参赛选手不超过2名,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比赛前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0赛项名称: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英文名称: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电子信息大类二、竞赛目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紧密结合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云计算技术发展方向,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中的人才措施要求,针对高职“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通过引入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应用开发等实际应用场景,全面考察高职学生云计算技术基础、云平台规划设计、云平台部署、虚拟桌面、云存储、云网络、云安全、容器、大数据平台、云应用开发和大数据分析开发等前沿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赛项围绕企业云计算的实际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大赛促进相关教材、师资、认证、实习就业等全面建设,引领相关专业课程改革创新,促进职业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建设,推动院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赛项展示云计算相关专业建设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提升学生从事云计算相关岗位的适岗性,为互联网+、智慧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规划提供云计算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实现云计算平台架构的规划设计,完成云计算平台网络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互联和配置,完成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等系统软件的部署、配置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大数据分析、云存储、软件定义网络等各类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满足应用场景需求并提交标准化的工程工作总结报告。

竞赛开始与结束时间为9:00-13:00,共计240分钟,本赛项总分100分,竞赛具体内容及相应评分分值如下:(一)IaaS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15分)1.理解和分析一个企业云计算应用的服务需求,进行设计、构建和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16赛项名称: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英文名称:Assembling and debugging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加工制造类二、竞赛目的赛项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理念,围绕行业、企业在产品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改造升级过程中对中、高级制冷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组织竞赛,引领和促进中职学校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建设。

以制冷专业技术为背景,融入具有时代背景的新技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生产理念,通过竞赛,展示参赛学生熟练的系统装调综合技能和专业知识,检阅参赛选手制冷管路设计安装、操作流程安排、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等职业岗位能力,促进中职学校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方法与工作方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教学改革。

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引导职业教育关注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以及融入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新理念,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制冷专业高技能人才。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主要以分体式空调、双温冷库为载体,对应职业岗位中制冷管路制作、设备组装、调试、使用、维护与维修等相关工作内容,以生产工序、生产流程、维修工艺为过程,涵盖制冷系统管路设计与制作、设备组装、系统保压、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及调试工况等内容。

竞赛赛题总分为100分,完成总时间为240分钟,选手需要完成如下工作任务:(一)工作任务任务一制冷管件制作(5%)根据图纸要求,选用合适的铜管,完成制冷管件的制作,并固定在夹板上。

任务二双温冷库制冷系统组装(30%)根据图纸要求,完成双温冷库制冷系统的组装。

任务三空调及双温冷库电气系统连接(10%)根据接线端子排分配表,完成空调和双温冷库电气系统的连接。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21赛项名称:汽车营销英文名称:Automobile Sales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交通运输类【二】竞赛目的以汽车后市场广阔的经济前景为背景,融入“汽车营销”新概念,促进中职学生在汽车营销、配件治理、服务接待等团队协作方面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展示中职院校汽车营销类专业的教学成果及学生风采;以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创新步伐,为行业、企业培养紧缺人才。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包含汽车营销差不多流程、配件治理和服务接待三个子赛项,具体见表1。

本子赛项以机考形式进行。

各队的A、B选手同时上场,按二次加密号对号入座;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计算机上完成差不多流程操作。

考虑到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本次竞赛选取了新车购销、车险承保两个岗位的差不多工作流程作为竞赛内容。

竞赛时,计算机系统分别从新车购销模块与车险承保模块随机抽题。

新车购销模块包含采购入库、新车销售、一条龙服务、销售收款、新车交付五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的具体题目由系统随机生成,相互独立,难度及分值一致;车险承保模块包含业务登记、保费计算、核保制单三项工作任务,每项任务的具体题目由系统随机生成,相互独立,难度及分值一致。

选手上一任务所答题的正误对下一任务不造成妨碍,幸免连环扣分,保证竞赛公平。

本子赛项旨在考察选手对汽车营销典型工作岗位差不多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考核的知识点要紧包括这些典型岗位差不多任务的内容及其中包含的产品知识、技术知识、经营治理知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商务礼仪等,考核的技能点要紧包括信息采集及分析、资料收集及治理、计算机系统操作等。

2.配件治理本子赛项模拟真实工作情境进行。

考虑到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选取了配件治理员这一典型工作岗位,设置了4S店配件库房这一典型工作场景。

竞赛现场设置有四梯货架两个,分别为A、B货架。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模板】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模板】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纺织服装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通过大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服装类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生服装设计与工艺岗位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服装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与核心知识,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服装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与工艺职业人才培养水平。

四、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地组织、筹备赛项各个环节。

赛题编制遵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设计竞赛规则、程序、标准;公布理论考核试题库、公开技能竞赛试题内容,并附竞赛试题的样卷;公开执行赛事过程,选手抽签和每项作品评分均进行二次加密;竞赛现场全程直播;保证比赛结果公平、公正。

(二)坚持赛项覆盖专业面广原则。

赛项覆盖“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群。

赛项关联服装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多,具有广泛的覆盖面。

(三)坚持注重岗位关联性原则。

采取校企专家共同组成赛项专家组,按照服装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设计赛项、收集、整理并研制赛题。

赛项设计一方面注重关联职业岗位的知识体系,以满足企业对服装设计师、服装打版师、服装管理与制作等关键岗位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向高职服装院校开设专业点多、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的内容倾斜,推动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改革。

(四)坚持竞赛平台优化原则。

根据服装专业特点,赛项选用的服装缝制设备、立体人台等均为目前较先进、通用性强、社会保有量高的设备。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一)竞赛内容体现了高职服装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

通过近几年大量的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和市场调研,结合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归纳出目前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赛项方案,将比赛的项目和专业知识与动手技能融合在一起,在兼顾知识、技能、素质发展和项目过程系统化的原则下,形成了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比赛方式,基本形成以培养工作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比赛、实训为一体的创新格式,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具有非常清晰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8赛项名称:关务技能英文名称:Customs Affairs Management Skills Competition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财经商贸大类二、竞赛目的关务技能赛项,以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关务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世界进出口信用体系与贸易安全、关检融合、全国通关一体化等新业态下的职业标准、国际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融合,积极推进职业素养培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为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创新创业型关务人才起到引领作用。

三、竞赛内容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报关行业前沿、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重点考察参赛选手进出口商品归类、报关单证处理与质量监控、关务方案设计等职业核心技能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

竞赛内容包括:(一)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占比25%)1.在规定时间内,对影响进出口商品归类的要素进行分析。

2.在规定时间内,确定商品8位编码。

(二)报关单填制技能(占比20%)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进行报关单证填制。

(三)报关单证质量监控技能(占比25%)1.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及相关信息,对已经填制完毕的报关单证进行复核,找出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错误点并进行修正。

2.编制质量分析报告。

(四)关务操作技能(占比20%)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委托企业提供的业务单证、信息及要求,在竞赛平台上完成关务方案设计。

(五)综合职业素养(占比10%)1.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海关及委托企业要求,现场完成相关任务;选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展示出综合职业素养。

2.综合职业素养,主要考核:(1)团队合作素养。

(2)时间管理素养。

(3)协调沟通素养。

(4)逻辑思维素养。

四、竞赛方式竞赛方式为团体赛。

(一)组队方式1.每支参赛队由4名学生选手组成,不得跨校组队,每个学校限报1支代表队参赛。

2.每支参赛队的4名选手必须为本校在籍学生;每队指导教师1~2名,须为本院校专职教师。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报名结束后,如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选手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比赛时,可进行缺员比赛,缺席选手成绩按0分计入团体成绩。

4.赛项执委会邀请与中国高职院校有国际合作的境外院校组成境外参赛队,参加本届关务技能赛项。

境外参赛队由来自同一国家的4名选手组成。

各境外参赛队可选配1名中国指导教师和1名中文翻译(可由学生担任),中国指导教师和中文翻译原则上应从入围赛项的国内合作院校中选择。

境外参赛队其他事项,另行公布。

(二)选手角色及职责选手角色分别为:商品归类师、关务操作师、单证处理师和质量监控师。

选手角色,在开赛前1天抽签确定,选手角色确定后不得更改。

1.商品归类师承担的竞赛任务包括:进出口商品归类及综合职业素养展示。

2.关务操作师承担的竞赛任务包括:关务方案设计及综合职业素养展示。

3.单证处理师承担的竞赛任务包括:报关单证填制及综合职业素养展示。

4.质量监控师承担的竞赛任务包括:报关单证复核与修正、质量分析及综合职业素养展示。

(三)竞赛方式竞赛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岗位核心技能考核赛段,占总分90%。

单证处理师、质量监控师、商品归类师、关务操作师均单独完成各自竞赛任务;竞赛时长均为120分钟。

(1)商品归类师进行商品归类技能竞赛项目;(2)单证处理师进行报关单证填制竞赛项目;(3)质量监控师进行报关单证复核与修正、质量分析等竞赛项目;(4)关务操作师进行关务方案设计技能竞赛项目。

2.第二阶段行业职业素养考核赛段,占总分10%。

4名选手在同一赛位上共同完成竞赛任务;竞赛时长为60分钟。

五、竞赛流程日程时间具体安排赛前一日18:00前报到及赛场体验18:30-19:30 领队会及角色抽签竞赛日8:00-8:501.领队、指导教师参加开赛式2.参赛选手进行加密检录9:00-11:001.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竞赛项目(商品归类师)2.报关单填制技能竞赛项目(单证处理师)3.报关单证质量监控技能竞赛项目(质量监控师)4.关务操作技能竞赛项目(关务操作师)11:00-11:20 综合职业素养竞赛准备11:20-12:20 综合职业素养竞赛14:00-15:30 参赛队风采展示16:00-17:00 赛项点评及闭赛式六、竞赛赛卷竞赛题库将于赛前1个月在大赛信息发布平台上()发布。

竞赛样题,见附件 1(一)商品归类(占总成绩25%)比赛用时120分钟,总分100 分1.竞赛题型(1)商品归类题。

确定商品的8位编码。

(2)归类要素分析题。

分析要素是否齐全或分析要素缺少项目。

2.题量及分值(1)商品归类题,共75题,每查对一个编码得 1 分,共75分。

(2)归类要素分析题,共25 题,每判定正确一项得1分,共25分。

(二)单证处理(占总成绩20%)比赛用时120分钟,总分100 分。

1.题型报关单填制。

2.题量及分值(1)共20项任务。

每项任务包含20 个栏目,共400个栏目。

(2)每填对一个栏目,得0.25 分。

(三)质量监控(占总成绩25%)比赛用时120 分钟,总分100 分1.题型(1)报关单查错并改正错误栏目。

(2)编制质量控制分析报告。

2.题量及分值(1)报关单查错并改正,共20项任务,共100个栏目错误。

(2)每张报关单存在若干处错误,每改对一处得0.9 分。

(3)质量分析,总分为10分。

(四)关务操作(占总成绩20%)比赛用时120分钟,总分100 分。

1.题型关务方案设计2.题量及分值(1)共20项任务,每项任务包括若干步骤。

(2)每设计完成一项任务得5分。

(五)综合职业素养(占总成绩10%)比赛用时60分钟,总分100分。

1.题型关务现场操作2.题量及分值(1)共4项任务,每项任务包括若干步骤。

(2)每设计完成一项任务得25分。

七、竞赛规则(一)选手资格及组队要求1.参赛选手资格参赛选手须为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性别不限,年龄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1日。

本科院校中的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赛。

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必须是四、五年级的在籍学生。

2.组队要求每个学校限报1支代表队,参赛选手为同一学校,不允许跨校组队。

每个参赛队的4名选手必须为本院校在籍学生;每队指导教师1~2名,须为本院校专职教师。

(二)报名要求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报名结束后,如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选手缺席比赛。

(三)赛前准备1.领队会议竞赛日前一天召开领队会议,由各参赛队伍的领队和指导教师参加,会议讲解竞赛注意事项并进行赛前答疑。

2.熟悉场地比赛日前一天向参赛队开放赛场。

3.抽签仪式抽签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赛项执委会办公室指定的监督组全程监督。

因特殊原因无法到场的参赛队,需提前告知赛项执委会。

缺席参赛队若需委托代理人代为抽签的,需出具由本人亲笔签名的书面委托书并声明认可代理人的抽签结果。

没有授权他人代为抽签且未按时到场抽签的参赛队,或无故缺席抽签环节的参赛队,将视为自动放弃比赛。

4.参赛选手入场参赛队应按照赛项执委会时间要求提前到达赛场,凭参赛证、身份证检录,进行加密检录后进入赛场并根据抽签结果在对应的座位入座,裁判负责核对参赛队员信息;严禁参赛选手携带任何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相关资料与用品入场。

参赛队未按规定时间抵达赛场且错过加密检录的,以弃权论。

(四)赛场要求1.竞赛期间,赛场实行封闭管理,需凭赛项执委会配发的证件和标识进出赛场。

2.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可能透露参赛队及个人信息的服装、标识或信息入场比赛,参赛选手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及存储设备、纸质材料等物品进入赛场,赛项执委会将提供竞赛所需工具书、笔、纸张等必需品。

3.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必须听从现场裁判人员的统一布置和安排,比赛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4.比赛结束前10分钟,裁判长提醒比赛即将结束,当宣布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必须马上停止一切操作,按要求位置站立等候撤离比赛工位指令。

5.参赛队提交的所有文件、单据等,凡要求参赛选手签字确认的,均签参赛队参赛工位序号。

(五)成绩公布1.各阶段竞赛结束后,成绩经复核无误后,由裁判长、监督员签字确认进行公布。

成绩公布后,由仲裁长和监督组长签字后录入至竞赛评分系统。

2.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并由裁判长、监督员签字确认后,进行公布。

成绩公布后,由仲裁长和监督组长在成绩单上签字后录入至竞赛评分系统,并在赛项闭幕式上公布赛项获奖名单。

4.参赛队若有异议,应由领队按规程提出书面申诉。

八、竞赛环境序号比赛器材和技术平台相关参数1 关务技能大赛竞赛平台详见“十、技术平台”2 海关监管现场设置海关、委托企业等作业窗口。

包括:作业窗口功能标识、电脑、手持扫描终端、隔离带等。

配置无盲点录像设备,实时录制和显示赛场内竞赛情况。

裁判配置执裁记录仪,实时录制选手作业情况。

3 海关监管堆场设置1个监管堆场作业窗口。

包括:作业窗口功能标识、电脑、手持扫描终端、隔离带、装载货物的纸箱、集装箱等。

配置无盲点录像设备,实时录制和显示赛场内竞赛情况。

裁判配置执裁记录仪,实时录制选手作业情况。

4 关务企业办公区设置企业办公区80个,每个工作区能满足4名参赛选手同时进行操作。

包括:企业办公区标识、隔离带、电脑、打印机、竞赛工具书等。

配置无盲点录像设备,实时录制和显示赛场内竞赛情况。

5 竞赛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对照使用手册》、《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

以上工具书均为竞赛当年最新版本。

竞赛当日竞赛工具书由赛项执委会提供。

九、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8.《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9.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10.中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11.世界海关组织《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12.国际商会《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3.其他海关现行监管规定十、技术平台平台名称依据标准相关参数智欣联创归类达人实训系统V1.1.0 1.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2.中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3.《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本系统具备主要功能涵盖: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确定进出口商品编码和归类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