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子主题四三峡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精)
重难点分析重点:三峡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其首要任务是防洪,还有发电、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这是现代科技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杰出代表,也是现代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宏伟工程,是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好材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好内容,因此成为重点。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元左右,于1994年开工建设,分三阶段进行,2009年全面竣工。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
1.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在我国古代,云梦泽一直是滞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
云梦泽消亡后,洞庭湖替代云梦泽成为又一个滞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
当时长江中下游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但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洞庭湖的水面面积和容积日渐萎缩,使其滞蓄长江洪水的能力大力削弱。
这就迫使大量洪水直接从荆江河槽下泄。
然而,时至今日,荆江河段的安全下泄流量只有6万—6.8万立方米/秒。
因此,每到汛期,荆江河段的洪水水位高出两岸地面6—10米而形成“悬河”,时时威胁着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15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2300万亩耕地的安全。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2.发电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846.8(1000)亿度(相当于4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将改善这一地区的能源结构布局,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三峡工程项目管理难点(3篇)
第1篇一、引言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经历了长达17年的建设周期,于2003年6月1日实现大江截流,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也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项目管理难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峡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进行分析。
二、三峡工程项目管理难点分析1. 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三峡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建设涉及大坝、船闸、发电、航运、环保等多个领域,技术难度极高。
在项目管理中,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提高工程效益,成为一大难点。
2. 项目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三峡工程建设涉及水利、电力、交通、环保、地质、建筑等多个领域,项目管理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工作。
如何实现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高效协同,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成为项目管理的一大难点。
3. 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达17年,总投资高达2000多亿元。
在如此长的建设周期和巨大的投资压力下,如何确保资金合理使用、降低投资风险,成为项目管理的一大难点。
4.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中上游,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
在项目管理中,如何确保工程安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成为一大难点。
5. 环保问题突出,社会影响大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移民搬迁、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
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成为项目管理的一大难点。
6. 项目管理人才短缺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大。
然而,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人才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如何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成为项目管理的一大难点。
三、三峡工程项目管理难点应对策略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针对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的问题,应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三峡工程分析精编版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三峡工程分析1.霍尔的三维结构霍尔三维结构又称霍尔的系统工程,后人与软系统方法论对比,称为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 Methodology,HSM)。
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的出现,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样,就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其中,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七个时间阶段。
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
优化、决策、实施七个逻辑步骤。
知识维列举需要运用包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维结构体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统工程研究的框架,对其中任一阶段和每一个步骤,又可进一步展开,形成了分层次的树状体系。
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
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如图示:(1)时间维(工作进程)对于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从制定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过程可分为七个阶段: ①规划阶段。
即调研、程序设计阶段,目的在于谋求活动的规划与战略;②拟定方案。
提出具体的计划方案。
③研制阶段。
作出研制方案及生产计划。
④生产阶段。
生产出系统的零部件及整个系统,并提出安装计划。
⑤安装阶段。
将系统安装完毕,并完成系统的运行计划。
⑥运行阶段。
系统按照预期的用途开展服务。
三峡系统的环境分析
二、三峡系统对周边环境有什么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2.对生物的影响 3.对于水质的影响
1.气候
•
超过2
400米。
•年平均气温变化不超过0.2
高0.3~1
0.9~1.2
高气温可降低4
3
度夏季增大3%~6% 春秋两季增大1%~3% 冬季将减
小2%。
•建库后年降水量增加约3
影响。 •平均风速将增加15%~40%,因建库前库区平均风速仅2 米/
2.对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统计,
谢谢观看!
方案三:
库区滑坡今后有可能对保护对象构成威胁 和危害,可以 暂不进行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 的滑坡,通过监测预警主动监控可 能发生的 滑坡灾害,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滑坡灾害造成 的损失。 监控方法:如降雨、泉水、库水位监 测,宏观巡查监测等。专业 监测预警监测内 容包括绝对位移监测(GPS监测和大地形变 监 测),地表裂缝变形监测,滑体深部位移 监测(钻孔测斜监测), 滑体推力监测,地 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监测;大气降雨、泉水 和 库水位监测,相关人类活动监测(工程建 设明挖、洞掘、加载及 边坡削坡等)及宏观 地质巡查监测等
流入水库的磷、氮等盐类,有利于植物和水生生物 的生长,但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促使藻类和水 草丛生,而藻类和水草的枯死分解,又将消耗水中
的氧,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水质变化。
河道断流,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 物的扩散。
三峡工程对下游河道水质的影响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的系统分析研究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的系统分析研究1、概述三峡工程大江截流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方式,戗堤位于上游围堰的下游侧,戗堤长907.46,顶宽25~30m。
进占高程依据进占时的长江水位而定,最终合龙高程为69m。
大江截流施工有以下主要特点:(1)右左两岸料源分布不均,右岸导流明渠过水后,截流基地成为孤岛;(2)截流时河床最大水深约60m,堤头坍塌严重;(3)截流工程量大,工期紧,持续高强度抛填,龙口段130m 宽的20.83 万m3 要在5 天内合龙,日平均抛投4.17 万m3,最大日抛投7.58 万m3;(4)截流进占必需严格根据设计进度要求分段实施,不得拖延也不得冒进。
由此可见,三峡大江截流工程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从它的资源配置优化、总进度支配,还是从关键措施的采取和风险管理等各方面,都突出了大系统的特色。
在此,本文拟就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在施工组织规划中所进行的系统分析研究加以介绍。
2、料场平衡优化──线性规划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及二期上游围堰共需备料总量700 多万m3,共设计5 个料场或备料场,分布不集中。
由于各备料场的运距、存料质量、采挖条件等均不相同,因此,如何合理地规划、开采和选取备料,是关系到确保大江成功截流的关键。
大江截流和二期上游围堰所规划的5 个备料场分别位于永久船闸、上游引航道、刘家河下段、左岸上游截流基地和右岸截流基地。
顺序编号为1~5号备料场,设计储量分别为150、30、301、84 和108 万m3,共计731.9 万m3。
而依据需要从5个备料场中的取料量仅需438.06 万m3。
因此,5 个料场的备料量能满意要求。
但是,在5 个已有的备料场中毕竟要分别选取多少量才是最优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
对此,需首先确定在保证质量、进度的前提下造价最低作为料场规划的目标函数(minZ),然后对各料场采、翻、挖、运的实际条件逐一进行综合单价分析,计算出5 个料场的综合单价分别为a1~a5。
三峡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工程规模巨大三峡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主体工程混凝土工程量达2650万立方米,约为巴西伊泰普电站的2倍,为国内已建葛洲坝工程的2.5倍。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0MW,约为伊泰普电站的1.45倍,最终装机为伊泰普电站的1.6倍。
如此庞大的工程规模,使得三峡工程项目管理在组织、协调、资源调配等方面具有极高的挑战性。
二、施工工期紧、强度高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在6年内建成,除截流、基坑抽水、开挖和金结、机电安装时间外,基本上混凝土浇筑高峰集中在3年左右。
平均年强度高达400万立方米以上,最高年强度达500万立方米以上。
这样的施工强度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对施工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三、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三峡工程项目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
例如,大坝施工、电站厂房建设、通航建筑物等,都需要不同专业协同作战。
这对项目管理的组织、协调、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四、项目管理系统庞大三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
这些系统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项目管理的整体框架。
项目管理系统庞大,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五、创新管理方法在三峡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国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方法,如采用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块化、标准化等手段,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针对三峡工程的特点,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创新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三峡工程项目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专家参与,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国与各方展开广泛合作与交流,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总之,三峡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工程规模巨大、施工工期紧、强度高、专业多、技术复杂、管理系统庞大、创新管理方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特点。
三峡工程管理系统
三峡工程管理系统三峡工程是我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项重大工程,由三峡水库、三峡水电站和三峡船闸组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三峡工程的管理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峡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基本构成以及其在工程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三峡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三峡工程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扮演着统筹协调的角色,能够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各个环节顺利运行。
其次,管理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工程的运行数据和信息,实时监测和评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再次,管理系统能够对工程进行可视化管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三峡工程管理系统在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优化工程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三峡工程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三峡工程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1. 信息采集系统:这部分系统主要负责采集和传输工程运行的各项数据和信息。
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到水位、水质、流量、温度等工程运行的关键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后续处理和分析的部分。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这部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模型建立,可以得出工程的运行状态、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工程的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 运行监控系统:这部分系统对整个工程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
通过可视化软件、控制台等设备,运维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工程各部分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决策支持系统:这部分系统基于数据和分析结果,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数据可视化、指标分析、模拟预测等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的运行状况,并基于此进行决策和调度,提高工程的效益和管理水平。
5. 档案管理系统:这部分系统主要负责对工程的各类文件、资料和记录进行管理和归档。
通过建立合理的档案体系和管理流程,可以确保工程的历史资料完整、准确,并方便后续的查阅和利用。
三峡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
2.环境决定着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它们 的优化.
3.环境是产生风险的根源.
环境对于项目及项目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长江三峡工程的环境系统
• 三峡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河道型水库。三峡库区西起重庆巴县鱼洞镇,东至湖 北宜昌三斗坪坝址;纵深长600余公里,宽度多小于1000米;岸线长2000多 公里;水库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
长江三峡工期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 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 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 部分石坝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 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 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 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 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以及重庆市的巫山、巫 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丰都、石柱、涪陵、武隆、长寿、渝 北、巴南、主城区、江津市,共计20个县(区、市),总面积达5.67万平方 公里。其中,淹没陆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
• 三峡库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其中,水库泥沙淤积、水 库诱发地震、库岸稳定性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等,都是
• 【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 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 缴纳大量所得税。三峡地下电站布置于枢纽右岸,利用弃水发电,可以提高工程对长江水能资源的 利用率。地下电站6台机组投产后,加上大坝左、右电站26台机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2 50万千瓦,年最大发电能力达1000亿千瓦时。三峡输电系统工程是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 建设的国家能源重点项目,总投资348.59亿元。线路总长度6519千米,跨越华中、华东、 华南、西南等地区的160多个县级行政区,被誉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交直流混 合输电系统。至2010年底,三峡输电工程已累计安全送出电量4492.3亿千瓦时,相当于 1.6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到2011年3月,历时近20年论证和建设的三峡电站输电线路 工程全部完工。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工程项目的系统描述(一) 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一) 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二)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三)项目的行为系统(四)项目组织系统(一)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工程项目的环境是指对工程项目有影响的所有外部的总和,它们构成项目的边界条件,主要体现在: 1.环境决定着对项目的需求,决定着项目的存在价值. 2.环境决定着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它们的优化. 3.环境是产生风险的根源. 环境对于项目及项目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长江三峡工程的环境系统三峡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河道型水库。
三峡库区西起重庆巴县鱼洞镇,东至湖北宜昌三斗坪坝址;纵深长600余公里,宽度多小于1000米;岸线长2000多公里;水库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以及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丰都、石柱、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主城区、江津市,共计20个县(区、市),总面积达5.67万平方公里。
其中,淹没陆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
三峡库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
其中,水库泥沙淤积、水库诱发地震、库岸稳定性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等,都是举世关注的三峡库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一)气候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气候又一定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的影响范围,两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过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
年平均气温变化不超过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度;极端最高气温可降低4度,最低气温可增高3度左右;相对湿度夏季增大3%~6%,春秋两季增大1%~3%,冬季将减小2%。
三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TGPMS介绍
定义数据实体(类) 实体大组25个 实体122个
用户视图 按实体聚类
定义数据元 素类型长度
选择相关数据元 素作为实体属性
TGPMS
TGPMS
TGPMS开发过程
TGPMS原型机 根据数据规划修改TGPMS原型 机
向最终用户介绍演示原型机
用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修改TGPMS原型机 投入试运行
用户提出修改建议
务的矩阵服务体系。
三、TGPMS开发与实施的总体情况
TGPMS承包商的选择(1993年----1995年)
1、国内承包商:缺乏市场经济经验、软件工程经验 及成熟产品
2、国外承包商:具备以上能力
TGPMS 开发与实施的历程(1996年---2000年 )
TGPMS的规模 TGPMS开发工业化形式的组织管理 TGPMS开发后的软件著作权归属
复杂的技术条件和气候环境
TGPMS
三峡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项目法人负责制
招标承包制
TGPMS
建设监理制
合同管理制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手段管理三峡工程
三峡 工程
规章 管理信 制度 息系统
管理 应用 数据
模型 程序
TGPMS
TGPMS 开发与实施的历程(96---2000年 )
1、总公司管理模型的确定(96.04---96.11)
修改、完 善、扩充
第二部分:TGPMS应用系统结构
一、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 TGPMS系统总体结构 三、 TGPMS功能结构图
1、编码结构、岗位管理 2、资金与成本控制 3、计划与进度管理 4、合同管理 5、工程设计管理 6、物资设备管理 7、工程财务与会计 8、文档管理 9、质量管理 10、安全管理 11、施工区及公共设施管理
湖北省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湖北省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湖北省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及存在问题的分析0.引言湖北省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有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电站。
其中三峡水利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由栏江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关键词:三峡水利枢纽,主要问题,措施及对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
它是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电站装机总容量l820万kW,年平均发电量847亿kW.h。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和升船机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轴线全长2335m,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l75m。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两侧为电站厂房坝段及非溢流坝段。
电站采用坝后式,分设左岸及右岸厂房,分别安装l4台及l2台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kW。
右岸预留后期扩机的6台机组(单机容量为70万kW)地下厂房位置。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临江最高峰坛子岭的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34m 5m(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t。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为l20m、18m、3.5m,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t级客货轮或1500t 级船队。
1.主要存在问题1.1生态问题1.1.1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这个庞大的工程给库区乃至下游河道沿岸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长江丰富的鱼类资源受到了破坏。
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会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
三峡工程分析
• 保证各阶段、各分部和各专业工程活动之间良好的协调
1
三峡项目的行为系统
一、创新管理体制,运用市场经济办法组织工程建设
(一)三峡工程的“五制”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
的决议。从此,三峡工程从筹划阶段转入正式实施阶段。为了加强对三 峡工程建设的领导,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为了能够按照 现代企业制度对三峡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国务院决定成 立中国三峡总公司,实行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 管理制和资本金制。
1
三峡工程的成功性分析
• 一、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初步显现
移民问题: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库水淹没区将涉及湖北 和重 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其中重庆16个区市县 受淹,移民数量占整个库区移民的85%左右。 按照“突出重点, 远近结合;移民进度与工程进度相衔接;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 移民宜早不宜晚”的移民搬迁原则,国家对三峡库区的移民工 程进行了详细规划,要求各个区市县按照规划分四期完成移民 搬迁任务。
1
三峡工程的成功性分析
• 综合评价:
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 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她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实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 一个宏大工程,其发电、防洪和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对建设 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
三峡工程的对象系统
• 二、双线五级船闸工程 双线连续五级船闸由上下游引航道、闸室
长江三峡水利施工方案
长江三峡水利施工方案一、引言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胜景之一,也是重要的水利工程。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长江水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长江上游的三峡水利施工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上游的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长江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 目标与目的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水利施工,达到以下目的:•提供足够的水资源供应,满足上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加强对长江的治理与防洪能力,确保水资源的安全性;•促进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施工内容1. 三峡大坝建设三峡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其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大坝基础的开挖与处理;•堆石工程和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大坝水库的调试与运营。
2. 电力发电站建设三峡水利工程还包括了多个电力发电站的建设,以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的同时,产生清洁能源供应给上游地区。
电力发电站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与调试;•发电站的电网接入与运行;•发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 水资源调控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调控长江的水资源,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供应,施工方案还包括以下设施的建设:•抽水站的建设与维护;•输水管道的敷设与维修;•水资源调控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四、施工计划1. 工期规划整个长江三峡水利施工方案计划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工期规划如下:•第一阶段:大坝基础开挖与处理,预计工期:2年;•第二阶段:大坝核心结构建设,预计工期:5年;•第三阶段:电力发电站建设,预计工期:3年;•第四阶段:水资源调控设施建设,预计工期:4年。
2. 技术支持与管理施工方案所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包括:•工程设计与规划;•工程监督与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五、项目成果与影响长江三峡水利施工方案的成功实施将带来以下成果和影响:•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供应,满足上游地区的需求;•增强长江的治理与防洪能力,保护水资源安全;•促进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珍稀物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系统分析工程项目的系统描述(一) 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一) 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二)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三)项目的行为系统(四)项目组织系统(一)工程项目的环境系统工程项目的环境是指对工程项目有影响的所有外部的总和,它们构成项目的边界条件,主要体现在: 1.环境决定着对项目的需求,决定着项目的存在价值. 2.环境决定着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它们的优化. 3.环境是产生风险的根源. 环境对于项目及项目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长江三峡工程的环境系统三峡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河道型水库。
三峡库区西起重庆巴县鱼洞镇,东至湖北宜昌三斗坪坝址;纵深长600余公里,宽度多小于1000米;岸线长2000多公里;水库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以及重庆市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忠县、丰都、石柱、涪陵、武隆、长寿、渝北、巴南、主城区、江津市,共计20个县(区、市),总面积达5.67万平方公里。
其中,淹没陆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
三峡库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问题较多。
其中,水库泥沙淤积、水库诱发地震、库岸稳定性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等,都是举世关注的三峡库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一)气候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气候又一定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的影响范围,两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过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
年平均气温变化不超过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度;极端最高气温可降低4度,最低气温可增高3度左右;相对湿度夏季增大3%~6%,春秋两季增大1%~3%,冬季将减小2%。
建库后年降水量增加约3毫米,影响涉及库周围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因地形而异;仍需警惕伏旱对农业的影响。
平均风速将增加15%~40%,因建库前库区平均风速仅2米/秒左右,故建库后风速仍不大。
(二)陆生植物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80属、560种。
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
因此,不至于造成物种的灭绝但其中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川明参三种珍惜植物必须妥为保护。
(二)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实质上是工程项目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的描述系统。
由于项目管理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所以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系统,它是项目过程中的一条主线。
工程项目目标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项目目标系统有自身的结构。
2.完整性。
3.目标的均衡性。
4.动态性。
长江三峡工程的目标系统长江三峡工程成本预计三峡工程所需投资,静态(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900.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库区移民工程400亿元)。
动态(预测物价、利息变动等因素)为2039亿元。
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约需195亿元;二期工程(首批机组开始发电)需3470亿元;三期工程(全部机组投入运行)约需350亿元;库区移民的收尾项目约需69亿元。
考虑物价上涨和贷款利息,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长江三峡工期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综合效益【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
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
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
三峡地下电站布置于枢纽右岸,利用弃水发电,可以提高工程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地下电站6台机组投产后,加上大坝左、右电站26台机组,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250万千瓦,年最大发电能力达1000亿千瓦时。
三峡输电系统工程是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建设的国家能源重点项目,总投资348.59亿元。
线路总长度6519千米,跨越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160多个县级行政区,被誉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
至2010年底,三峡输电工程已累计安全送出电量4492.3亿千瓦时,相当于1.6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
到2011年3月,历时近20年论证和建设的三峡电站输电线路工程全部完工。
【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三峡升船机布置在枢纽左岸,主要用于为大型客轮提供一个“电梯式过坝”的快速通道,将成为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楼梯式过坝”的有效补充,大大提高船舶过坝效率。
(三)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即工程项目应完成的工程技术系统,它决定项目的类型和性质,决定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
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是由项目的设计任务书、技术设计文件等定义的,并通过项目实施完成。
它的要求有:1.空间布置合理,各分部和专业工程协调一致。
2.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率地运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运营费用低,能源、人力消耗省。
3.结构合理,没有冗余,各部分、各专业工程投资比例合理,质量和寿命期设计均衡。
4. 它必须是一个均衡的简约的高效率运行的整体。
5.与环境的协调。
三峡工程施工主要技术难题三峡工程自1992年施工以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有3个项目:一是永久船闸高边坡的开挖和锚固,二是二期深水围堰,三是高强度、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
三峡工程施工自主创新技术破解世界筑坝难题�0�2 1.世界领先的截流施工技术�0�2 承担保护二期大坝浇筑重任的二期围堰最大堰高82.5米,围堰防渗墙施工最大深度达74m,基础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防渗墙工程。
在围堰填筑和防渗施工中,葛洲坝集团应用先进的双轮铣设备,采用“两钻一抓”、高压旋喷登新技术,在围堰防渗墙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确保围堰顺利建成。
1998年,三峡二期围堰经受了百年一遇洪峰及10多次长江洪峰冲击的考验,监测结果表明,大江基坑渗水量甚微,上游围堰仅0.026m3/秒,下游约0.06m3/秒,远低于设计预期值,“滴水不漏”的围堰成功担当起保护三峡二期基坑主体工程施工重任。
�0�2�0�2�0�2 2. 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施工三峡大坝混凝土浇筑从1998年开始施工,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高强度浇筑,年浇筑量都在400万立方米以上,大大超过了巴西伊泰普电站创造的混凝土施工强度世界纪录。
1999年,葛洲坝集团完成砼浇筑247万m3,占三峡当年浇筑总量458.5万m3的53.9%;最高月产34.1万m3,最高日产1.39万m3。
2000年完成砼浇筑258万m3,占当年浇筑总量388.6万m3的66.4%。
2001年,完成砼浇筑185.73万m3,占当年浇筑总量403万m3的46%。
在三期大坝砼浇筑施工中,葛洲坝集团创造了大坝甲块年平均上升高度63.7米,最高坝块年上升高度68米等多项施工纪录,为三峡大坝2006年5月20日提前计划10个月浇筑到顶作出了重要贡献。
3.创新性的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是大坝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三峡区域夏季气候炎热,混凝土浇筑强度为世界之最,大坝浇筑块体尺寸大,建筑结构形式复杂。
由于皮带机运送预冷混凝土时温度回升较大(夏天高温季节时,每运送150�0�2米,混凝土温度约回升1℃),更增加了这一问题的难度。
为攻克顽症,确保工程质量,葛洲坝集团技术人员围绕混凝土施工展开了科技攻关,使三峡工程在这个世界水电工程的老大难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创了混凝土骨料二次风冷技术,盛夏时将拌和楼生产出的混凝土全部预冷到7℃;突破并严于规范要求,对高标号混凝土进行“个性化”通水冷却,很好地控制了混凝土最高温度;采用保温性能优良的聚苯乙烯板进行大坝表面的永久保温;在管理上总结出“天气、温度控制、间歇期”三项预警制度,保证了混凝土温控各个环节的高质量。
技术创新,有效地控制了坝体的温升,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成功遏制了裂缝的产生,使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的顽症得到根治 4.革命性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为保证三峡大坝混凝土高强度高质量施工,三峡建设者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优化资源配置,选定采用6台塔带机为主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大规模采用如此先进的水电施工设备在世界尚属首次,使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从传统常规的吊罐浇筑,升华为混凝土一条龙连续生产,实现了工厂化作业生产的特点,使三峡工程在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5.碾压混凝土围堰快速施工技术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与下游土石围堰一起保护右岸大坝、电站厂房及右岸非溢流坝段的施工,是实现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的关键性控制工程。
围堰轴线长度为580米,堰顶高程140米,最大堰高121米,顶宽8米,混凝土浇筑量为167.3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电站的混凝土浇筑量。
三期围堰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型,其总方量居碾压混凝土围堰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堰”。
�0�2 6.爆破施工技术光面爆破技术是在葛洲坝电站建设时期率先开发的一项爆破新技术,葛洲坝集团在三峡工程中使该技术进一步完善并成熟地运用。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是在花岗岩山体中开挖形成的长7公里、宽56米,最深176米的巨型石闸,直立高边坡的稳定是三峡工程施工重大技术难题之一,葛洲坝集团通过成功运用光面爆破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岩体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