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考研试题整理

合集下载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轨道高度在1000km以上的是()。

A. 低轨道卫星B. 中轨道卫星C. 高轨道卫星D.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答案:C2. 遥感影像上,绿色通常代表()。

A. 水体B. 植被C. 城市D. 裸土答案:B3. 以下哪种传感器可以获取立体影像()。

A. 多光谱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雷达传感器D. 单波段传感器答案:C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A. 大气折射B. 地球曲率C. 地形起伏D. 传感器倾斜答案:D5.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类型属于高光谱遥感()。

A. 多时相数据B. 多角度数据C. 多波段数据D. 超光谱数据答案:D6.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不包括()。

A. 传感器响应函数B. 大气影响C. 太阳高度角D. 地形起伏答案:D7.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主要用于海洋环境监测()。

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遥感答案:C8. 遥感影像的分类中,监督分类需要()。

A. 训练样本B. 先验知识C. 专家系统D. 机器学习算法答案:A9.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可以用于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A. 可见光数据B. 红外数据C. 微波数据D. 超光谱数据答案:B10. 遥感影像的融合技术中,IKONOS和QuickBird数据的融合可以提高()。

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获取()。

A. 云层覆盖B. 太阳高度角C. 传感器类型D. 地形起伏答案:ABCD1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方法包括()。

A. 仿射变换B. 多项式变换C. 透视变换D. 傅里叶变换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遥感影像的增强方法()。

A. 直方图均衡化B. 边缘增强C. 波段组合D. 空间滤波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遥感影像的解译方法()。

遥感导论考研试题

遥感导论考研试题

2010年1、遥感2、主动微波遥感3、大气窗口4、数字图像5、波谱分辨率6、遥感图像理解7、SPOT影像8、多元信息符合9、天为什么是蓝的?日出日落时天空是橙红色?10、说明产生遥感影像畸变的主要原因?11、简述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12、简述遥感数据的特点。

13、简述中心投影和垂直投影的区别。

14、简述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方法和步骤。

15、论述遥感影像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16、试述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概念、原理和过程。

2011年1、传感器2、大气窗口3、扫描成像4、遥感信息复合5、最大似然分类法6、简述利用多时相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的基本过程。

7、简述在TM影像的第二、第三、第四波段上绿色植物的反射率变化规律。

8、简述基于ISODA TA法的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的基本过程。

9、简述如何进行遥感图像的质量评价。

10、什么叫遥感?依据传感器所用探测波段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1、什么是K-L变换法?请详细阐述利用K-L的方法将30m分辨率的TM432三个波段与10m分辨率的SPOT全色波段影像进行信息复合的具体过程。

2012年1、传感器2、绝对黑体3、瞬时视场角4、图像波谱分辨率5、静止卫星6、K-T变换7、NDVI 指数8、图像分类9、简述遥感影像精几何校正的涵义及其基本实施过程。

10、依据遥感平台的不同,遥感类型的划分情况。

11、基于HIS 变换的遥感图像增强的基本过程。

12、试阐述“在TM 第四波段影像上,通常清澈水体呈深黑色,泥沙含量较高的水体呈浅黑色”的主要原因。

13、什么是农业遥感?若要对某地的作物面积进行遥感估算,试写出从数据收集开始的各主要工作步骤。

14、图1位大小5*5的图像窗口,若要以大小为3*3的滤波窗口(图2)对图1进行中值平滑,则该图像窗口的中心像元(即位于第三行第三列的像元)在平滑后的灰度值是多少?(注意:要写出中值平滑的涵义及其具体的计算过程。

)图1: 图2:29 36 37 23 425036 43 35 38 4441 220 27 39 4370 50 40 43 26 32 39 50 282014年1、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2、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他们分别有什么影响?3、请结合所学Landsat 和SPOT 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

遥感考研复习题

遥感考研复习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复习题及作业参考答案概念题:遥感:通过仪器远距离、无接触地获取并分析目标的电磁辐射特性,借以估计目标的其他物理属性、几何属性等,或者进一步地对目标进行识别的技术。

(以上是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为“借助仪器对目标的远距离、无接触探测技术”,其中包括利用力场、机械波等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对地遥感:主要是从地球表面以外的空间对地球表层目标进行探测。

它是空间探测遥感的一种(以空间目标为探测对象,以信息获取为目的,遥感技术是其手段。

后者又可从遥感的空间范围分为对地遥感(以地球为探测目标)和宇宙遥感(以地球以外的宇宙天体为目标)。

遥感器:遥感中用于采集地物的电磁辐射能量的仪器。

其核心部分是对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敏感的各种传感器(sensor)。

遥感平台:搭载遥感器的各种工具。

包括车、船、高架、热气球、飞机、卫星、飞船等等。

其中卫星和飞机是目前最主要的遥感平台(platform)。

遥感平台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和航宇平台。

主动遥感:遥感方式为遥感器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目标地物对该电磁波的散射回波。

被动遥感:遥感方式为遥感器接收目标地物对太阳电磁辐射的反射或地物自身的电磁辐射。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多普勒效应:由于波的接收器与波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由相对论给出。

波的干涉:两列或以上(离散)的波,因波的迭加而引起传播交迭区域内振动强度(振幅)重新分布(加强或削弱)的现象。

波的干涉必须满足相干条件:频率相同;存在相互平行的振动矢量;相位差稳定。

波的衍射:“连续”分布的相干波源引起振动强度(振幅)重新分布(加强或削弱)的现象。

波的偏振:偏振是波的振动矢量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振动状态。

因此偏振现象是横波所特有的。

波的偏振分为线偏振:在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振动矢量的轨迹为一直线;圆偏振:振动矢量的轨迹为一圆;椭圆偏振:振动矢量的轨迹为一椭圆。

遥感概论试题(归纳)

遥感概论试题(归纳)

名词解释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3.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称为三原色。

红绿蓝是最优的三原色,可以方便的产生其他颜色。

4.密度分割——单波段黑白遥感图象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彩色图象,这种方法叫密度分割。

5.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

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

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1.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常见的有气球、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器。

2.微波遥感指利用某种传感器接收地面各种地物发射或者反射的微波信号,籍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的信息。

遥感概论考研试题整理

遥感概论考研试题整理

遥感概论考研试题整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概论》考试大纲本《遥感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遥感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与成像机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和遥感应用等。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地物电磁波谱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方法,并具有综合应用遥感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特征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遥感的基本概念1、遥感的概念、特点、类型2、遥感系统的组成3、遥感的发展概况及其展望(二)遥感的物理基础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三)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1、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及微波成像的原理及图像特征2、常用遥感图像(TM、ETM+、SPOT、CBERS、MODIS等)的基本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用范围等3、遥感图像的特征(空间、时间、光谱、辐射分辨率)(四)遥感信息提取1、遥感图像(光学图像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解译标志及解译方法3、遥感图像的校正与增强处理方法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五)遥感的应用1、了解遥感在植被、水体、土壤及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应用2、3S技术的综合应用二、考试要求(一)遥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了解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了解遥感的发展与前景。

(二)遥感的物理基础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理解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三)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了解遥感平台;理解并掌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图像特征;了解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用范围等;熟悉遥感图像的特征。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 遥感技术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A. 直接接触B. 间接测量C. 人工观察D. 遥感卫星答案:D2. 遥感技术中,SAR代表什么?A. 同步辐射B. 卫星遥感C. 合成孔径雷达D. 空间分析答案:C3. 以下哪个波段属于短波红外区域?A. 0.4-0.7微米B. 0.7-1.1微米C. 1.1-3.0微米D. 3.0-5.0微米答案:B4.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包括哪些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所有以上答案:D5.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的目的是:A. 提高图像的对比度B. 纠正图像的几何误差C. 增强图像的颜色D. 减少图像的噪声答案:B二、多选题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土地利用规划B. 环境监测C. 军事侦察D. 农业作物评估答案:A, B, C, D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光谱分离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白天获取数据。

(错误)2. 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层获取地表信息。

(正确)3. 所有遥感传感器都具有相同的空间分辨率。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遥感技术是通过遥感传感器在飞机或卫星等平台上,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特性,获取地球表面或大气中目标物的图像和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类型及其意义。

空间分辨率:指图像上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区分不同波长电磁波的能力,分辨率越高,能够获取的光谱信息越丰富。

时间分辨率:指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数据的能力,时间分辨率越高,能够更频繁地监测同一地区。

五、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843遥感概论考研(历年真题+答案+梅安新、赵英时笔记)复试分数线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843遥感概论考研(历年真题+答案+梅安新、赵英时笔记)复试分数线
中科院大学 2015 年 843 遥感考研考试科目分析 一、考试范围解析(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考试范围解析:
考察大家对遥感的基本概念和了解,难度一般。
开篇就说要着重考察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对遥感信息处理基本方法的 掌握以及对遥感地学应用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三块,分别是遥感基本概念 和原理;遥感信息处理基本方法的概念、原理;遥感应用的基本分析能力。这几个方面, 都 强调的是基本能力,也就是说题目不会太难。 ……………… ⑤遥感的应用 包括遥感地学应用的一般工作流程,以及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遥感、植被遥感、水体遥感、 地质遥感中的最基本内容,能够举例说明。注意两点,一是掌握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遥感、 植被遥感、水体遥感、地质遥感中的最基本内容,也就是概念,原理,流程,这些在资料里 面都有涉及;二是要举出代表性例子,书上例子均可。
3、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大气校正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地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解析】 :一要知道大气对电磁波辐射都有哪些影响?一是散射,二 是吸收,三是透射。大气的这些特性都取决于电磁波的特性、大气成分和环境的变化。二要 知道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范围,那就是 0.38-2.5um。 参考答案: 大气对透过的电磁波会产生吸收、散射和透射的特性。当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面,必然与大 气有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能量不断减弱。主要有几个方面:大约 30%会被云层和其他大气成 分反射回宇宙空间;17%会被大气吸收;22%会被大气散射;仅有 30%会辐射到地面。 大气吸收方面: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是水汽。在可见光区, 大 气的吸收很少,可以忽略;在红外区,主要是水汽的吸收,可以吸收大约 20%太阳能量,主 要在 1.4 和 1.9um 处………… 大气散射方面:大气散射是电磁辐射能受到大气中微粒(大气分子或气溶胶等)的影响, 而 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其散射强度依赖于微粒的大小、微粒含量、辐射波长和能量传播穿过 大气的厚度,分为瑞利散………… 大气反射方面:由于遥感成像一般都会选择晴朗无云天气,所以大气反射应先排除。 所以, 太阳辐射的衰减主要是由于散射造成的, 散射衰减的类型与强弱主要和波长密切 相关。而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主要就是瑞利散射。所以在此波段的大气校正主要考虑因 素应是空气中的气溶胶或大气分子,一般………… 三、论述题 3、如果需要对某个南方多云多雨的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请叙述整个工作流程和其 中的注意事项。 【地学考研中心遥感小组解析】 :关于土地利用遥感调查,也是遥感的主要应用之一,相关 书籍对流程这块都有详细说明。 比例尺方面, 由于已经确定为城市, 影像可选取 TM、 SPOT、 HJ-1 号、ZY-3 等,细节方面考虑使用 IKONOS 影像补充。另外要注意多云多雨这个条件。 一、基本工作流程 土地利用主要研究各种土地的利用现状(包括人为和天然状况) ,一般指地球表面的社 会利用状态,如工业用地、住宅地、商业用地等。土地利用仅反映土地实际用途,而不表示 它的潜在用途和适用性。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以摸清土地数量及分布状况, 是遥感应用最早,也是最多的一项基础工作。基本工作流程即为: 遥感图像的选取---图像的分析---解译标志的建立---判读与制图---面积量算---精度分析。 二、具体步骤 1、遥感数据源的选择 目前用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监测的遥感数据主要有 NOAA/AVHRR 数据和 Landsat/TM 数 据,还有 SPOT 数据。NOAA 是美国发射的气象观测卫星,其 AVHRR 数据时间分辨率高,有利 于捕捉地面快速动态变化信息,但空间分辨率低(1.lkm)太低,适于全球、大洲、区域等 大尺度的环境资源研究。 Landsat/TM 数据。 TM 有七个波段, 地面分辨率为 30m(TM6 为 120m) TM 数据光谱分辨率较高,针对性强,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多种组合处理和专题信 息提取, 适于做中小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研究。 最终本项目选择了 TM 和 SPOT 数据。 理由如下: (1)对于城市及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SPOT 10 米分辨率、环境系列卫星 15 米的分辨 率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 5、人工目视解译 (1)解译标志的建立 首先, 根据区域特点, 确定以国家一、 二级分类系统为基础的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遥感概论-考研、考博试题答案汇总

遥感概论-考研、考博试题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陈程)1.成像光谱仪:通常的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对遥感而言,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即波谱取样点越多,愈接近联系波谱曲线,因此可以使得扫描仪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也能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这种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象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2.光谱分辨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

即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是传感器记录的电磁光谱中特定波长的范围和数量。

波长范围越窄,光谱分辨率越高;波段数越多,光谱分辨率越高)。

3.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首先要从研究区选择由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

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4.合成孔径雷达;是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5.叶面指数: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一块地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

即:叶面积指数=绿叶总面积/占地面积。

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

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

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6.波谱反射率:反射率为地物表面反射与入射的辐照度之比值。

反射率分析乃是对实测的地物反射率和从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反射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于鉴别地物和直接识别地物的方法。

7.地面反照率:即在地面以上某高度,用一个朝上的短波辐射表测量向下的太阳直接辐射加上大气对太阳光的半球散射(漫射辐射),用另一个朝下的短波辐射表测量地面向上的半球反射辐射。

后者与前者通量之比即为当地的地表反照率。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遥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以下哪种波长的电磁波来获取地表信息?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红外线D. 微波答案:B, C, D2. 下列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主要类型?A. 光学影像B. 雷达影像C. 声纳影像D. 红外影像答案:C3. 遥感技术在以下哪个领域中不常用?A. 农业监测B. 城市规划C. 军事侦察D. 天气预报答案:D二、填空题1.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_________来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答案:遥感传感器2.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可以分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辨率3.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

答案:光谱分辨率的不同三、简答题1. 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案: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监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灾害评估、军事侦察等。

2. 描述遥感数据的三种主要分辨率,并简要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单个像素所代表的地表面积大小,它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度;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中可分辨的光谱波段的数量和宽度,它影响着数据对特定物质的识别能力;时间分辨率是指遥感数据获取的频率,它影响着对地表动态变化的监测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获取地表的光谱信息,可以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水体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环境问题。

例如,利用多光谱或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识别不同植被类型,评估植被健康状况,从而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监测。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信息。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森林火灾,遥感技术如何帮助评估火灾影响范围和程度?答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火灾发生地区的热红外影像来评估火灾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热红外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地表温度的异常升高,从而识别出火灾区域。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考试题库(带答案)一.多选题1.航空遥感的优点:()A、空间分辨率高,信息容量大B、灵活,适用于专题遥感研究C、各种星载遥感仪器的先行检验者D、信息获取方便参考答案:ABCD2.分辨率是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A、空间分辨率B、时间分辨率C、光谱分辨率D、辐射分辨率E、角度分辨率参考答案:ABCDE3.遥感制图流程可分为:A、制图目的B、制图规划C、制图颜色D、图像整饰参考答案:ABCD4.监督分类对训练区的要求:()A、训练区包含样本的种类与待分区域一致B、训练样本在各类目标地物面积较大的中心选取、保证均质C、必须选择和使用多个训练区,才能进行成功有效的识别D、选择一个训练区即可有效识别参考答案:ABC5.航空摄影按摄影所用的波段分为:()A、普通黑白摄影B、天然彩色摄影C、黑白红外摄影D、彩色红外摄影E、多光谱摄影参考答案:ABCDE6.按遥感的应用空间尺度分类为:A、全球遥感B、乡村遥感C、区域遥感D、城市遥感参考答案:ACD7.传感器按数据记录方式可分为:()A、成像方式B、可见光传感器C、红外传感器D、非成像方式参考答案:AD8.微波遥感的优点:()A、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实现实时的动态监测B、对一些物体及地表层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云层C、微波传感器天线的方向可以调整,能够增强所获取的信息量D、微波信号与物质组成、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可以对物质组成进行推测E、多种频率、多种极化、多个视角,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物的空间关系、大小尺寸、介电性质以及地表粗糙程度等参考答案:ABCDE9.目视解译方法包括:()A、直接判读法B、对比分析法C、地理相关分析法D、信息复合法E、综合推理法参考答案:ABCDE10.遥感技术系统的构成A、传感器B、遥感平台C、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D、遥感信息的分析与应用参考答案:ABCD11.遥感技术按平台分类为:A、近地面遥感B、航空遥感C、航天遥感D、航宇遥感参考答案:ABCD12.遥感技术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为:A、主动遥感B、有光源遥感C、被动遥感D、无光原遥感参考答案:AC13.遥感分类误差来源:()A、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的多样性B、空间、辐射、光谱分辨率影响C、分类系统与数据资料的匹配程度D、分类算法和步骤的准确性E、混合像元参考答案:ABCDE14.监督分类方法有:()A、平行算法B、最小距离分类法C、最大似然法D、多级切割分类法参考答案:ABCD15.遥感影像地图的特征:()A、信息量丰富B、直观形象C、一定数学基础D、现势性较强参考答案:ABCD16.遥感影像镶嵌原则:()A、镶嵌的影像投影相同、比例尺相同,有足够的重叠区域B、图像的时相保持一致,多幅图像镶嵌时,以中间一幅为准进行几何拼接和灰度平衡C、有必要时应进行局部区域二次几何纠正和灰度调整D、镶嵌后的影像应是一幅信息完整、比例尺统一和灰度一致的图像参考答案:ABCD17.监督分类的缺点:()A、主观性较强B、训练样本的代表性难以保证C、花费较多人力、时间D、只能识别训练样本定义的类别参考答案:ABCD18.室内判读阶段包括哪些环节:()A、建立解译标志B、室内初步判读C、野外验证D、精度评价E、成果制图参考答案:ABCDE19.遥感图像几何畸变产生的原因:()A、遥感平台位置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B、地球自转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D、地形起伏的影响E、大气折射的影响参考答案:ABCDE20.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的目的是:()A、改善图像显示质量,提高目视判读效果B、去除干扰,突出所需(专题)信息C、计算机自动分类的预处理方法参考答案:ABC21.光谱分辨率决定因素:()A、像元大小B、传感器波段数C、中心波长位置D、波长间隔(带宽)参考答案:BCD22.遥感信息提取的种类:()A、类型信息B、变化信息C、物理量提取D、指标提取E、特殊地物及状态的识别参考答案:ABCDE23.遥感技术按数据的表示方式分类为:A、影像遥感B、照片遥感C、成像遥感D、非成像遥感参考答案:CD24.可以从哪些方面建立间接解译标志:()A、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标指示特征B、地物与环境的关系C、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D、不同解译标志的综合运用参考答案:ABCD25.遥感技术按波段宽度及波谱的连续性分类为:A、高光谱遥感B、宽波遥感C、常规遥感D、窄波遥感参考答案:AC26.遥感数据处理的目的是:()A、提高遥感图像判读的视觉效果B、误差订正C、提高分辨率D、自动分类的预处理参考答案:ABD27.实际进入传感器的辐射能量包括:()A、太阳直接发射到传感器的电磁辐射B、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地面,经地面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C、地面物体本身辐射经大气衰减后进入传感器;D、大气对入射辐射散射后直接进入传感器。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

遥感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卫星遥感属于以下哪种类型?A. 地面遥感B. 航空遥感C. 航天遥感D. 空间遥感答案:C2. 遥感影像中,波段数最多的是哪种传感器?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热红外传感器D. 微波传感器答案:B3. 以下哪种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最高?A. 全球覆盖B. 区域覆盖C. 国家覆盖D. 地方覆盖答案:D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不包括以下哪项?A. 辐射校正B. 投影转换C. 地形校正D. 配准答案:A5.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中,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A. 算法复杂度B. 计算速度C. 需要的训练样本D. 影像的分辨率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某一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空间分辨率2.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光谱分辨率3.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时间分辨率4.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某一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

答案:光谱分辨率5. 遥感影像的______是指影像上不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空间分辨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植被覆盖度分析、水体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等。

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有哪些步骤?答案: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步骤包括影像配准、投影转换、地形校正和影像镶嵌等。

3.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传感器本身的不均匀性、大气影响以及地形起伏等因素对影像辐射值的影响,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地物反射率信息。

4.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答案: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类、机器学习分类等。

遥感概论考研试题

遥感概论考研试题

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71 地物反射波(光)谱33623 0372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3 基尔霍夫定律021-4 瑞利散射共济5 大气窗口彰武6 分辨率7 辐射亮度8 维恩位移定律研9 高光谱课10 小波分析共二、问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 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12分)研2. 比较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

(12分)336260 373. 利用雷达探测地物的机理及其优势。

(12分)48号4. 光机扫描成像与CCD成像的比较。

(12分)112室5. 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12分)三、论述题(30分)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星”及“风云一号D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

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

(30分)表1:风云1-C、D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辐射出射度2.信噪比3.极化雷达4.数字地形模型5.叶面积指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一个光子的能量频率为3.75*1014赫兹(Hz),则该光子的能量为焦耳,其对应的波长为微米,波数为厘米-1。

(已知普朗克常数为6.626*10-34焦耳秒,光速为3*108米/秒)2. 已知标准漫反射板在某一波长的反射率为50%,在相同的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分别测量目标和反射板在相同波长处的辐射亮度,得到观测仪器的读数分别为800和2500,则在该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目标的双向反射率因子BRF为,双向反射率BRDF为。

3.在地球大气层顶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为1380瓦/米2,地球大气层顶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1.5*1011米,则太阳的总辐射功率为:瓦。

4. 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和。

遥感概论试题

遥感概论试题

遥感概论试题(习题集)1. 遥感系统的组成为_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 遥感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分为无记录的地面遥感、有记录的地区遥感、空中摄影遥感、航天遥感四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从1957年算起的。

3. NASA的全称是(中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文全称是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4. 1970年4.24,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5. 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近地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反射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12.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_038-0.72um。

14. 按照维恩位移定律的描述,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λmax与黑体绝对温度T成λmax=A/T。

15. 实际地物的发射分黑体和灰体两种情况22. 地面接收的电磁波方向与实际太阳辐射之间的夹角,称为_折射值。

遥感是利用地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和散射特性,通过接收电磁波或光波的辐射或散射信息获取地物的特性。

地物的特性分为几何的和物理的两种,即地物的几何特征和物理特征。

地物的几何特征如土壤的粗糙度,房屋的轮廓、各种植被的形状和长势等,是随机过程的统计量;地物的物理特征如地物的介电常数、土壤湿度等,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遥感实际上就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或光波的信息反推出地物的几何特征和物理特征的反演过程。

28. 遥感技术系统中预处理主要作用:针对噪音和误差进行辐射纠正和几何纠正、图像分幅等,提供用户信息产品(光学图像和CCT磁带)29. 根据卫星的轨道高度,可分为低轨卫星、中轨卫星和高轨卫星三种。

传感器是记录地物反射或者发射电磁波能量的装置,是遥感技术的核心部分。

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2类:1)主动式:人工辐射源向目标地物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从目标地物反射回来的能量。

如:侧视雷达、激光雷达、微波散射计等。

(完整版)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完整版)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遥感真题答案解析考研遥感专业课真题与课后题答案解析第一套真题答案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探测;狭义理解:利用探测仪器, 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 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 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和动态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按高度分类, 可以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散射和吸收的, 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 横坐标表示波长, 纵坐标表示反射率, 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 将此与遥感传感器的对应波段接收的辐射数据相对照, 可以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和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 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该轨道叫~BIL格式: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格式。

波谱分辨率:指卫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的辐射波谱信号时, 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 分辨率越高。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这种散射主要大气中的微粒引起, 例如气溶胶、小水滴。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并且向前散射强度大于向后散射强度, 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合成孔径雷达:指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 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 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 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SAR的方位分辨力与距离无关, 只与天线的孔径有关。

天线孔径愈小, 方位分辨力愈高。

图像锐化:又叫图像增强, 是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 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 提高图像细节的反差, 图像锐化处理有空间域与频率域处理两种。

1、黑体辐射的特性。

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出射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满足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 即黑体总的辐射出射度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MT,作用:对于一般物体来讲, 传感器探测到的辐射能后就可以用此公式大致推算出物体的总辐射能量或绝对温度。

(完整word版)遥感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遥感复习题及答案

1、遥感?遥感与GIS的关系?高光谱遥感?遥感的概念:遥感就是从远处探测和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遥感(RS)与遥测计算技术系统获取数据,通讯、互联网(Internet)传输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则承担处理、存贮及分析数据的任务,同时形成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

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的简称。

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一般光谱分辨率在λ/100 。

2、遥感分类?1、按遥感平台来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太空遥感)【n 遥感平台:安装或装载传感器的飞行器。

n 传感器:记录地物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的装置】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来分:紫外遥感\可见光——(反射)近红外遥感\热红外线遥感\微波遥感3、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n 主动遥感:遥感系统本身带有辐射源的遥感。

n 被动遥感:由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物反射自然辐射源的电磁辐射来探测的遥感.】4、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OR 从具体的应用来分: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灾害遥感\军事遥感3、遥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宏观性2获取信息快3信息量大,技术先进4应用领域广5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多波段性,多时相性(城市变迁)4、遥感技术组成包括哪些部分?遥感过程包括哪几部分?一、技术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控制系统.1、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工具近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2、传感器(遥感器):是记录地物反射和发射电磁波能量的装置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

一般由信息收集、探测系统、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4部分组成.3、地面控制系统:指指挥和控制传感器与平台并接受其信息的系统二、遥感过程遥感试验,遥感获取,遥感信息接收,遥感信息处理,遥感信息分析应用5、遥感的发展趋势?(此题答案仅供参考,没找到和题目一致的答案)三、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展望1、新的传感器的研制,以获得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遥感图像和数据2、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轨道卫星相结合,时间分辨率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形成多级分辨率影像,以提供从粗到精的对地观测数据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概论》考试大纲本《遥感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遥感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与成像机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和遥感应用等。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地物电磁波谱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方法,并具有综合应用遥感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特征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遥感的基本概念1、遥感的概念、特点、类型2、遥感系统的组成3、遥感的发展概况及其展望(二)遥感的物理基础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三)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1、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及微波成像的原理及图像特征2、常用遥感图像(TM、ETM+、SPOT、CBERS、MODIS等)的基本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用范围等3、遥感图像的特征(空间、时间、光谱、辐射分辨率)(四)遥感信息提取1、遥感图像(光学图像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解译标志及解译方法3、遥感图像的校正与增强处理方法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五)遥感的应用1、了解遥感在植被、水体、土壤及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应用2、3S技术的综合应用二、考试要求(一)遥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了解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了解遥感的发展与前景。

(二)遥感的物理基础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理解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三)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了解遥感平台;理解并掌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图像特征;了解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用范围等;熟悉遥感图像的特征。

(四)遥感信息提取掌握光学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了解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理解并基本掌握遥感图像校正与增强处理方法;掌握遥感图像的分类过程及主要方法。

(五)遥感的应用对遥感在植被、水体、土壤及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及3S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实际经验。

三、参考书目1. 梅安新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吕国楷,洪启旺等,《遥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遥感概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一、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平台3)微波遥感4)热红外遥感5)成像光谱仪6)辐射亮度7)光谱反射率8)电磁波谱9)瑞利散射10)大气窗口11)近极轨卫星12)后向散射13)波粒二象性14)图像空间分辨率15)图像辐射分辨率16)图像光谱分辨率17)高光谱遥感18)假彩色合成遥感图象19)真彩色合成遥感图象20)NDVI21)植被指数22)图像融合23)非监督分类24)色调25)纹理特征26)边缘检测27)数字影像28)大气校正二、判断对错1)遥感图像上只能分辨大于分辨率的地物2)红外遥感比可见光遥感大气透过率高3)热红外遥感夜间不能成像4)辐射纠正是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处理过程,大气纠正是消除大气影响的处理过程5)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是NOAA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

6)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mm7)利用人工发射源,获取地物反射波的遥感方式叫做被动遥感。

8)在军事遥感中,利用热红外波段可以识别绿色植物伪装9)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影像上能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大小,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像元、像解率和视场角。

10)水在蓝光波段反射率稍高,到近红外波段,水成了全吸收体11)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只能应用于气象领域12)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把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各灰度值频率固定的直方图的变换13)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μm,最大值为0.47μm。

三、问答题1)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遥感技术可应用在哪些领域?2)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3)植被、水体、土壤、岩石在不同波段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及标准假彩色图像上的颜色4) 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5) 近红外遥感机理与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6) 遥感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列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7)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有哪些方法?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算法8) 遥感图像计算机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9)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10) 遥感图象解译标志(判读标志)有哪些?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图象解译中的应用11)试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及其过程。

12)常用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他们的应用。

13)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有哪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14) 如何运用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地物空间位置来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15) 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一个遥感应用的实例(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及结果)16) 论述陆地资源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北大遥感与GIS研究所1998年考研试卷考试科目:遥感概论一、遥感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 选择性辐射体2. 电磁波谱3. 漫反射4. 大气窗口5. 中心投影6. 真彩色合成7. 数字地球模型8. 静止卫星9. 瞬时视场角10. 亮度温度二、问答题:(共60分)1. 试述植被、水、岩石、雪的反射光谱具有哪些特点?(10分)2. 试述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解译标志及目视解译的方法。

(10分)3. 试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

(10分)4. 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架,说明它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

(15分)5. 试述可见光、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物理基础及其数据的主要用途。

(15分)南京大学2001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四分)1、太阳同步轨道2、灰标3、象点移位二、问答题(80分,每题20分)1、什么是遥感景象的判读标志?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六小类?请分别解释。

(20分)2、SPOT-1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它是由哪一国发射升空的?它的轨道特征有哪些?它的传感器共有几台?写出其中文名和外文名。

传感器的监测系统采用了什么样的元件?(写出元件的中文名和外文名)其扫描方式被为什么扫描?它划分光谱璺有哪两种方式,怎样划分,各种方式对应的地面分辨力各是多少?它对地观测有哪两种模式?采用这两种模式具有哪些优点?3、什么是标准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图象?在这种图象中,绿色森林、清水、含砂多的浊水、红土、风成砂、城市、云、雨各呈现什么颜色?4、以下一行文字叫做________图象的________行。

通过这一行,可以看出:发射卫星的国家和单位,卫星的名称和号码,本图象成象的年、月、日、时、分、秒,成象时的太阳高度和方位角,卫星前进方向相对于真北方向的角度,所用传感器的名称和波段、图象中心点和天底点所对应的经纬度。

请用中文将以上各条逐一写出。

南京大学2000年遥感学一、名词解释(20分)1、中心投影2、航向重叠和航向重叠率3、升交点4、SPOT5、HDDT二、填空(20分)1、自1988年以来至1999年,中国用()系列运载火箭一共发射了()颗()系列气象卫星。

1999年5月,中国发射击了其中的()(一号A,一号B,一号C,二号)卫星。

这是一颗()同步轨道卫星。

2、1999年10月,中国用()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了由中国和()联合研制的()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国土资源变化及监测灾害等。

三、在可见光----近红外区间内,绿色森林的反射光谱有哪些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推断它在彩红外感光片及相应的彩色象纸片上呈现的颜色:可绘出这两回事种感光材料的剖面结构来分析说明。

(20分)四、LANDSAT-4和-5 是哪一国发射的?它们的轨道高度、旋转周期和覆盖周期各是多少?它们有哪两种传感器?各有哪几个通道?各通道的地面分辨率是多少?五、在遥感数字图象中,以什么来衡量反差的大小?为什么有时要作反差扩展?其具体方法有哪几种?请细述之。

(20分)南京大学1999遥感学一、名词解释(20分)1、大气窗口2、混合像元3、合成孔径雷达4、数字图像处理二、近红外遥感与热红外遥感的区别是什么:请各举二例分别说明各自的应用。

(20分)三、什么是主动遥感?什么是被动遥感:请说明各自的应用范围。

(20分)四、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分哪几个步骤?请逐一阐述。

(20分)五、遥感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五例分别说明其中的原理(20分)南京大学1998年遥感学遥感学:(要求: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工整。

)一、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请说明这两种卫星的轨道特征,主要遥感器及其功能。

与正在运行的同类卫星相比较,有何特点?(15分)二、简要说明遥感图像人工目视判读的原理和方法。

(15)三、陆地卫星4/5数据是目前利用得最多的遥感数据,请简要说明TM各波段的光谱特性及其适用领域。

(15分)四、试比较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与黑白红外扫描图像的异同。

(15分)五、应用航空像片判读成果进行制图时应注意那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

(15分)六、举例说明地表光谱特性的时间和空间效应。

(15分)七、试绘出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土地分类的流程图。

(10分)此题即教材P189表5-15的一部分,很简单南京大学1997年遥感学遥感学:(注意:答题要字迹工整,用字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切忌冗长。

)一、绘出对地遥感的流程图,并对其中图像数据处理部分作较详细的说明。

(15分)。

二、与陆地遥感相比较,海洋遥感有那些特点?近年来,国际上有那些海洋遥感计划,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5分)三、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试论述之(15分)。

四、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和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所收集的遥感数据有那些特点,(与Landsat和NOAA比较)它们已在那些方面得到应用。

(15分)五、Eos(对地观测系统)是一项跨世纪的遥感计划,试述其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0分)六、对下述各小题作简要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1、混合像元2、DTM3、航天飞机4、模式识别5、ARC/INFO6、判读标志7、GPS8、长二捆9、监督分类10、光谱标志11、大气窗口12、Landsat TM 6 的地面分辨率13、Landsat 5 的倾角与高度14、列出国内两种遥感期刊15、我国已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几颗?回收几颗?北京师范大学遥感试题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849遥感概论试题院(系、所):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科目代码:849科目名称: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选择性辐射体误差矩阵辐射分辨率大气窗口二向性反射因子(BDRF)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80分)1、简述在植被遥感中的植被冠层被植物的BDRF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