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一)条件分析【例1】小东、小南和小北是好朋友,他们中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司机,现在只知道,小北比司机年纪大,小东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南年龄小,请问:谁是教师,谁是医生,谁是司机?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法解答这道题:根据“小北比司机年纪大”判断出小北不是司机;根据“小东和医生不同岁”判断出小东不是医生;根据“医生比小南年龄小”判断出小南不是医生,所以小北是医生;根据年龄大小来判断:小北比小南年龄小,小北比司机年纪大,所以小南也比司机年龄大,所以小南是教师,小东是司机.[巩固]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分析: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由此得到左下表.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右上表.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因此得到左下表,从而得到右下表,即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教师.采用列表法,使得各种关系更明确.为了讲解清楚,例题中画了几个表,实际解题时,不用画这么多表,只在一个表中先后画出各种关系即可.需要注意的是:①第一步应将题目条件给出的关系画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将分析推理出的关系画在表上;②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一个“√”,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应画“×”.【例2】森林里举行动物运动会,小猴、小兔、小马、小羊和小鹿参加赛跑.小马在小羊和小猴之前跑到终点,小猴没有小羊跑得快,小兔紧跟着小马之后跑到终点,有两只小动物在小鹿和小羊之间跑到终点,这五只小动物的名次分别是多少呢?分析: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分析.因为“小马在小猴和小羊之前跑到终点,小猴没有小羊跑得快“,所以小马比小猴和小羊都跑得快,用下图表示:又因为“小兔紧跟着小马之后跑到终点,有两只小动物在小鹿和小羊之间跑到终点”,可以判断小兔在小马后面,小鹿应该是第一名,如图所示:【例3】中关村一小举办歌咏比赛,六个年级排名次,比赛的最后结果得分情况如下:(1)四年级的得分比一年级高;(2)五年级的得分比二年级高,但比一年级低;(3)三年级的得分比四年级低,但比一年级高.请你判断哪个年级在这次歌咏比赛中得了第1名?分析:建议教师在本题的讲解中强调“数轴定位”的数学方法.我们先将题目中所列举的条件翻译一下:由(1)知,四年级的得分>一年级的得分,在数轴上表示为:一年级四年级由(2)知,一年级的得分>五年级的得分>二年级的得分,在数轴上表示为:二年级五年级一年级四年级由(3)知,四年级的得分>三年级的得分>一年级的得分,在数轴上表示为:三年级二年级五年级一年级四年级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四年级的得分是本次歌咏比赛的五个年级中最高的,所以四年级得了第一名.【例4】编号分别为1,2,3,4的四位同学参加了学校的110米栏比赛,获得了全校的前四名,1号同学说:“3号比我先到达终点.”得第三名的同学说:“1号不是第四名.”而另一位同学说:“我们的号码与我们所得的名次都不相同.”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四位同学各自所得到的名次吗?分析:从得第三名同学的话中可以推知:1号不是第三名,也不是第四名;而1号同学又说“3号比我先到终点”,这说明1号同学不是第一名,这样我们可以得知1号同学是第二名,于是3号同学是第一名,而另一位同学说:“我们的号码与我们所得的名次都不相同.”,这样4号不是第四名,只能是第三名,所以获得第四名的同学是2号.[拓展]小刚在纸条上写了一个四位数,让小明猜.小明问:“是603l 吗?”小刚说:“猜对了1个数字,且位置正确.”小明问:“是5672吗?”小刚说:“猜对了2个数字,但位置都不正确.”小明问:“是4796吗?”小刚说:“猜对了4个数字,但位置都不正确.”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出小刚所写的四位数多少?分析:由两人的第3次问答可知小刚所写的四位数是由数字4,7,9,6组成的.因为数字6在603l 中出现,所以据小刚的第1次回答知四位数的千位数字就是6.又数字7在5672和4796中均出现过,且小刚说其位置均不正确,所以7应该出现在个位.数字9在4796中出现,但它的位置也不正确,所以9只能在百位,进而4是十位数字.综上所述,所求的四位数是6947.(一般电子辞典等学习工具中会有类似这种题目的小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例5】一个粉笔盒的六个面分别涂上了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粉笔盒如下视图,请你判断每种颜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⑶⑵⑴黑黄黑蓝绿白红绿白分析:本题的要点在于“相邻的面不同色”,所以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决.由第一个图,红色与白色、与绿色相邻,所以红色的对面不可能是白色与绿色,同理,白色对面不是红、绿色,绿色对面不是红、白色,如图(1)(建议老师用红笔连线表示不对面,绿色表示对面):黑黄蓝绿白红黄蓝绿白红黑黄蓝绿白红(1)(2)(3)由第二个图,白色对面不可能是蓝色与黑色,蓝色对面不可能是黑、白色,黑色对面不可能是蓝、白色如图(2);由第三个图,绿色对面不可能是黄色与黑色,黑色对面不是黄、绿色,黄色对面不是黑、绿色,如图(3).现在看图(3),绿色的对面只能是蓝色;白色对面只能是黄色;黑色对面只能是红色.【例6】宝宝、贝贝、聪聪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1)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的高(2)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宝宝一起看电影(3)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4)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关系很好(5)贝贝向大作家借过书(6)聪聪下象棋常赢贝贝和小画家问:宝宝、贝贝、聪聪各有哪两个外号吗?分析:由(2)知,宝宝不是跳高冠军和大作家;由(5)知,贝贝不是大作家;由(6)知,贝贝、聪聪都不是小画家,可以得到下表:因为宝宝是小画家,所以由(3)(4)知宝宝不是短跑健将和数学博士,推知宝宝是歌唱家,因为聪聪是大作家,所以由(2)知聪聪不是跳高冠军,推知贝贝是跳高冠军,因为贝贝是跳高冠军,所以由(1)所以,宝宝是小画家和歌唱家,贝贝是短跑健将和跳高冠军,聪聪是数学博士和大作家.[开心数学]有个学生请教爱因斯坦学习逻辑推理有什么用,爱因斯坦问他:“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去,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当然是脏的那个.”学生说,爱因斯坦回答:“不对.脏的那个看见对方干干净净,以为自己也不会脏,哪里会去洗澡?”(二)真假判断【例7】四个小朋友宝宝、星星、强强和乐乐在院子里踢足球,一阵响声,惊动了正在读书的王老师,王老师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破了.王老师问:“是谁打破了玻璃?”宝宝说:“是星星无意打破的.”星星说:“是乐乐打破的.”乐乐说:“星星说谎.”强强说:“反正不是我打破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那么这个孩子是谁?是谁打破了玻璃?分析:因为星星和乐乐说的正好相反,所以必是一对一错,可以逐一假设检验假设星星说得对,即玻璃窗是乐乐打破的,那么强强也说对了,这与“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矛盾,所以星星说错了.假设乐乐说对了,按题意其他孩子就都说错了.由强强说错了,推知玻璃是强强打破的.宝宝、星星确实都说错了.符合题意.所以是强强打破了玻璃.[拓展]动物王国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由狮子法官审理,它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狐狸、松鼠、老虎、黄鼠狼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狐狸说:“罪犯在松鼠、老虎、黄鼠狼三人之中.”松鼠说:“我没有做案,是老虎偷的.”老虎说:“在狐狸和黄鼠狼中间有一人是罪犯.”黄鼠狼说:“松鼠说的是事实.”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同学们,你能确认谁是罪犯吗?分析:松鼠和黄鼠狼是盗窃犯.如果狐狸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松鼠和黄鼠狼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老虎说了假话,松鼠和黄鼠狼说的都是真话.即“老虎是盗窃犯”.这样一来,狐狸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狐狸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老虎说真话.松鼠和黄鼠狼说的是假话,即老虎不是罪犯,松鼠是罪犯.又由狐狸所述为真话,即狐狸不是罪犯.再由老虎所述为真话,即黄鼠狼是罪犯.注意:用假设法解决逻辑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那么符合题意,假设成立.【例8】小猫、小狗、小兔子和小松鼠在比较它们的身高,小猫说:“我最高”.小狗说:“我不最矮”小兔子说:“我没有小猫高,但是还有人比我矮”小松鼠说:“我最矮”.经过测量,有一只小动物说错了,请将它们按身高次序从高到矮排列出来.分析:小松鼠不可能说错,否则就没有最矮的了,由此推出小狗也没有说错,假设小猫也没有说错,那么小兔子说的也就是对的了,所以,说错话的是小猫,可以推出它们的高矮顺序是:小狗、小猫、小兔子、小松鼠.【例9】小白兔、小黑兔、小花兔和小灰兔进行赛跑,比赛结束后,小白兔、小黑兔、小花兔说了以下几句话,小灰兔没有说话.小白兔:小花兔第一名,我第三名小黑兔:我第一名,小灰兔第四名小花兔:小灰兔第二名,我第三名比赛成绩公布后,发现它们都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它们的名次是如何排列的吗?分析:因为每只小兔子说的两句话中,有一半是对的,即一句对一句错,我们可以先假设某一句话是对的来进行推理,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错的.假设小白兔说的前半句是对的,即小花兔是第一名,那么它说的第二句话“我第三名”就是错的;因为小花兔是第一名,那么小黑兔说的第一句就是错的,它说的小灰兔第四名就是对的;因为小灰兔是第四名,那么小花兔说的小灰兔第二名就是错的,它说的“我第三名”是对的,即小花兔是第三名,这样,小花兔既是第一名又是第三名,发生矛盾,所以假设是错误的,即小白兔说的前半句话不可能是对的.由上面的假设,小白兔说的后半句话一定是对的,即小白兔第三名,那么小花兔说的“我第三名”就是错的,它说的“小灰兔第二名”是对的,推出小黑兔说的“小灰兔第四名”是错的,从而小黑兔是第一名,所以小花兔是第四名.名次排列为:小黑兔、小灰兔、小白兔、小花兔.[拓展]三年级一班新转来三名学生,班主任问他们三人的年龄.刘强说:“我12岁,比陈红小2岁,比李丽大1岁.”陈红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李丽和我差3岁,李丽是15岁.”李丽说:“我比刘强年岁小,刘强13岁,陈红比刘强大3岁.”这三位学生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班主任分析出他们三人各是多少岁?分析:经过审题,仔细分析这九句话,不难发现有两句话是相互矛盾的.一句话是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我12岁”,另一句话是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这两句话不能都真,必有一句是假的.为了确定这两句话的真假性.可以先假设某一句为真,如果推不出矛盾,本题就获得了解决;如果推出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假的,从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先假设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我12岁”为真,那么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就为假,因此李丽的另外两句话就应该是真话,从“陈红比刘强大3岁”就推出陈红是15岁;又从“我比刘强年岁小”推出李丽小于12岁.可是这样一来,陈红说的三句话中,“李丽和我差3岁”和“李丽15岁”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这与本题中的要求(“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即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真的)相矛盾.因此,刘强说的“我12岁”这句话是假的.由于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是假的,所以后两句话就是真的.因此,李丽说的第三句话“陈红比刘强大3岁”就是假的,所以,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就是真的.于是就可以推出:李丽12岁,陈红15岁,刘强13岁.【例10】在神话王国内,居民不是骑士就是骗子,骑士不说谎,骗子永远说谎,有一天国王遇到该国的居民小白、小黑、小蓝,小白说:“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小蓝说:“小白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国王很快判断出谁是骑士,谁是骗子.你能判断出吗?分析:假设小白是骑士(说实话),则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又因为小蓝是骑士,那么小白、小蓝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与小白、小蓝均为骑士矛盾.假设小白是骗子(说假话),那么小蓝是骗子,小黑是骑士,又因为小蓝是骗子,所以小白、小蓝不同是假话.因此,小白、小蓝是骗子,小黑是骑士.[拓展]甲、乙、丙三人,一个总说谎,一个从不说谎,一个有时说谎.有一次谈到他们的职业.甲说:“我是油漆匠,乙是钢琴师,丙是建筑师.”乙说:“我是医生,丙是警察,你如果问甲,甲会说他是油漆匠.”丙说:“乙是钢琴师,甲是建筑师,我是警察.”你知道谁总说谎吗?分析:甲.如果甲从不说谎,那么乙的最后一句、丙的第一句都对,没有总说谎的人,矛盾;同理,如果丙从不说谎,也将推出矛盾.【例11】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分析: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1)若小明得金牌,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2)若小华得金牌,那么“小明得金牌”与“小华不得金牌”这两句都是错的,那么“小强不得铜牌”应是正确的,那么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三)分析计算【例12】三年级举行乒乓球单循环比赛,王同、李涛、韩伟、张洪、付文五人参加.胜者得2分,负者不得分,已知比赛结果如下:(1)王同与付文并列第一名;(2)李涛是第三名;(3)韩伟与张洪并列第四名.求李涛的得分.分析:共五名选手比赛,每人都要赛4场,每名选手得分均为偶数,且最少0分,最多8分,又有两个并列第一和两个并列第四,所以,没有四场全胜,也没有4场全败的.五人参加比赛:4×5÷2=10(场),十场球总得分:2×10=20(分),由于有两个并列第一,两个并列第四,所以没有全胜的,也没有全败的,即没有得8分的,也没有得0分的,因此,并列第一只能得6分,6×2=12(分);并列第四得2分,2×2=4(分),所以,第三名得20-12-4=4(分),即李涛得4分.[拓展]某次考试,A,B,C,D,E五人的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A说:“我得了94分.”B说:“我在五人中得分最高.”C说:“我的得分是A和D的平均分.”D说:“我的得分恰好是五人的平均分.”E说:“我比C多得2分,在我们五人中是第二名.”问:这五个人各得多少分?(总分100分)分析:B,E,D,C,A依次得98,97,96,95,94分.由B,E所说,推知B第一、E第二;由C,D所说,推知C,D 都不是最低,所以A最低;由A最低及C 所说,推知C在A,D之间,即D第三、C第四.五个人得分从高到底的顺序是B,E,D,C,A.因为C是A,D的平均分,A是94分,所以D的得分必是偶数,只能是96或98.如果D是98分,则C是(98+94)÷2=96(分),E是96+2=98(分),与D得分相同,与题意不符.因此D是96分,C得95分,E得97分, B得96×5-(94+95+96+97)=98(分).B,E,D,C,A依次得98,97,96,95,94分.[韵律小诗]逻辑推理有规律,基本方法有两个;已知条件必相关,活用“假设”与“排除”.严密分析做假设,排除一切不可能;逐步归纳与总结,正确答案轻松找;运用“假设”与“画图”,还有列表等方法;此类问题常见到,生活处处有学问;冷静仔细逐一对,条理清楚不慌张;掌握逻辑善推理,聪明过人办法多;不仅益于学数学,其它学科亦有助.[小规律]逻辑推理必须遵守四条基本规律:(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3)排中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4)理由充足律.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1.(例1)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问: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分析: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说明乙不是日本人和英国人,所以乙是中国人,甲不懂英文,说明甲是日本人,丙是英国人.2.(例5)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有1、2、3、4、5、6.有三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如图4-5-2.问这个正方体每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分析:1的对面是5,2的对面是4,3的对面是63.(例6)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1)车工只和电工下棋;(2)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4)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分析:由(2)(3)(1)可画出右表:徐是车工,王是钳工,陈是电工,赵是木工.4.(例9)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五个学生分别听到如下的情况:(1)是一位姓王的中年女老师,教语文课;(2)是一位姓丁的中年男老师,教数学课;(3)是一位姓刘的青年男老师,教外语课;(4)是一位姓李的青年男老师,教数学课;(5)是一位姓王的老年男老师,教外语课.他们听到的情况各有一项正确,请问:真实情况如何?分析:姓刘的老年女老师,教数学.假设是男老师,由(2)(3)(5)知,他既不是青年、中年,也不是老年,矛盾,所以是女老师.再由(1)知,她不教语文,不是中年人.假设她教外语,由(3)(5)知她必是中年人,矛盾,所以她教数学.由(2)(4)知她是老年人,由(3)知她姓刘.5.(例12)有1克、2克、4克和8克的砝码各一个,其中丢了一个砝码,所以在砝码放在一端,只能称一次的情况下,无法称出12克和7克的重量,问丢的那个砝码是几克重的?分析:注意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在砝码放在一端,只能称一次的情况下,无法称出12克和7克的重量,要称12克的重量必有8克砝码,要称7克重量必有4克砝码,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推理.因为8+4=12,所以称12克的重量必有8克和4克的砝码,又因为1+2+4=7,所以称7克的重量必有1克、2克、4克的砝码,综上所述,因为称12克与7克的重量都要用4克的砝码,所以丢失的砝码是4克重的.。

小学生数字推理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数字推理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数字推理试题及答案数字推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算术运算能力。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数字推理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1. 推理题题目:请推理出下一个数字是多少?1, 3, 5, 7, ?解析:由于给出的数字是奇数,并且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2,所以下一个数字应该是9。

2. 数列题题目:请问下面的数列中的规律是什么?2, 4, 8, 16, ?解析: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2倍。

所以,下一个数字应该是32。

3. 字母代表数字题题目:请将字母转换成数字,使等式成立:ONE + ONE = TWO解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对应关系:O=0, N=1, E=8,T=2, W=9。

将字母转换成数字后,等式变为:081 + 081 = 920所以,答案是O=0, N=8, E=1, T=9, W=2。

4. 图形推理题题目:请根据图形的规律,选择方框中的正确图案。

图:解析:观察图形中的变化,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是由上一个图形演变而来的。

按照规律,下一个图形应该是C。

5. 颠倒数字题题目:请将下面的数字倒过来,使得它们成为一个新的数字。

456 -> ?解析:将数字456倒过来,得到654。

所以,答案是654。

以上是一些小学生数字推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多做这些题目,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例题分析 【例1】(☆☆)有一天,李强、王雷、丁红、孙丽四名运动员围坐在桌旁聊天。

已知: ⑴ 丁红的对面是足球运动员;⑵ 李强的左边是篮球运动员;⑶ 孙丽的对面是王雷;⑷ 篮球运动员与乒乓球运动员不相邻;⑸ 排球运动员的右边是孙丽。

根据上面的情况判断,王雷是什么球类运动员? 分析:由⑶、⑸可知图一,由⑴可进一步知道图二,再由⑴可补充画出图三,最后由⑵可得图四:所以王雷是乒乓球运动员。

【例2】(☆☆)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A ,B ,C ,D 四位不同国籍的旅客,他们分别穿蓝、黑、灰、褐色的大衣,面对面每边两人地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已知:⑴ 英国旅客坐在B 先生左侧;⑵ A 先生穿褐色大衣;⑶ 穿黑色大衣的坐在德国旅客右侧;⑷ D 先生的对面坐着美国旅客;⑸ 俄国旅客穿着灰色大衣。

问:A ,B ,C ,D 分别是哪国人?分别穿着什么 颜色的大衣? 分析:由⑶、⑸可知德国旅客穿的大衣不可能是黑色和灰色,由⑴、⑶可知德国旅客和英国旅客斜对面,即德国旅客与B 先生面对面,与C 先生相邻,因此四位旅客的国籍与大衣颜色如上右表:【例3】(☆☆)有八个球编号是①至⑧,其中有六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三次,结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重,第二次⑤+⑥比⑦+⑧轻,第三次①+③+⑤与②+④+⑧一样重。

那么两个轻球的编号是?分析:从第一次称重和第二次称重的情况来看,③号球和④号球中必有一个轻球,⑤号球和⑥号球中必有一个轻球,其它球都是标准球。

我们再来看第三次称重的情况,②号和⑧号都是标准球,如果④号也是标准球,从“一样重”可推出③号、⑤号也都是标准球,这就与“③号、④号球中必有一轻球”不符合,可见④号球是轻球。

④号球是轻球,可知③号球是标准球,再由第三次的“一样重”,得到⑤号球是轻球。

所以两个轻球的编号是④号和⑤号。

【例4】(☆☆☆)小赵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五位数,它由五个不同的数字组成。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题目: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说明:在本篇文章中,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

这些题目旨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每个题目都有对应的答案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节:数列推理题1. 请根据下列数列的规律,写出下一个数。

(a) 2, 4, 6, 8, 10, ...(b) 3, 6, 9, 12, 15, ...2. 请根据下列数列的规律,选择正确的选项。

(a) 5, 10, 20, 40, ...A. 45B. 50C. 55D. 60(b) 2, 4, 8, 16, ...A. 18B. 20C. 22D. 24第二节:图形推理题3. 请根据下列图形的规律,选择正确的选项。

图形A 图形B────── ──────/|\\//\\| | | | | ┌ //|__|_|_| | | —(a) 图形C(b) 图形D(c) 图形E(d) 图形F4. 如果下面的图形是由四个相同的方格组成的,那么请写出缺失的方格。

┌──┬──┐│□│■│├──┼──┤│■│□│└──┴──┘第三节:数学逻辑题5. 请根据下面的逻辑关系,选择正确的选项。

猫→ 爪子爪子→ 锐利锐利→ 切割(a) 猫→ 切割(b) 切割→ 猫(c) 锐利→ 猫(d) 爪子→ 猫6. 请根据下面的逻辑关系,选择正确的选项。

1, 4, 9, 16, ...(a) 25(b) 36(c) 49(d) 64答案解析:1. (a) 下一个数为12。

解析:此数列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

2. (a) 50; (b) 32.解析:(a) 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两倍;(b) 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两倍再加2。

3. (a) 图形C。

解析:每一行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模块的线条相同,而中间两个模块的线条相同。

4.┌──┬──┐│□│■ │├──┼──┤│■│□ │└──┴──┘解析:此图形中,左上角和右下角方格的形状相同,而右上角和左下角方格的形状相同。

4~6年级数学逻辑推算测试题

4~6年级数学逻辑推算测试题

小学数学8道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逻辑推理篇测试1.(首师附中考题)A、B、C、D、E、F六人赛棋,采用单循环制。

现在知道:A、B、C、D、E五人已经分别赛过5.4、3、2、l盘。

问:这时F已赛过几盘。

2.(三帆小学考题)甲、乙、丙三人比赛象棋,每两人赛一盘。

胜一盘得2分。

平一盘得1分,输一盘得0分。

比赛的全部三盘下完后,只出现一盘平局。

并且甲得3分,乙得2分,丙得1分。

那么,甲乙,甲丙,乙丙(填胜、平、负)。

3.(西城实验考题)A、B、C、D、E、F六个选手进行乒乓球单打的单循环比赛(每人都与其它选手赛一场),每天同时在三张球台各进行一场比赛,已知第一天B对D,第二天C对E,第三天D对F,第四天B对C,问:第五天A与谁对阵?另外两张球台上是谁与谁对阵?4.(人大附中考题)一个岛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总说真话的骑士,另一种是总是说假话的骗子。

一天,岛上的2003个人举行一次集会,并随机地坐成一圈,他们每人都声明:“我左右的两个邻居是骗子。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但是一名居民因病未到会,参加会议的2002个人再次随机地坐成一圈,每人都声明:“我左右的两个邻居都是与我不同类的人。

”问有病的居民是_________(骑士还是骗子)。

5. (西城实验考题)某班一次考试有52人参加,共考5个题,每道题做错的人数如下:题号12345人数46102039又知道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题,做对一道题的有7人,5道题全做对的有6人,做对2道题的人数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题的有多少人?预测1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五个学生分别听到如下的情况:(1)是一位姓王的中年女老师,教语文课;(2)是一位姓丁的中年男老师,教数学课;(3)是一位姓刘的青年男老师,教外语课;(4)是一位姓李的青年男老师,教数学课;(5)是一位姓王的老年男老师,教外语课。

他们听到的情况各有一项正确,请问:真实情况如何?预测2某次考试,A,B,C,D,E五人的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

小学逻辑推理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小学逻辑推理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小学逻辑推理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小明、小红、小刚三人,小明不是最高的,小红也不是最高的,那么最高的是()A. 小明B. 小红C. 小刚答案:C解析:因为小明和小红都不是最高的,所以最高的只能是小刚。

2. 桌子上有苹果、香蕉、橘子三种水果,苹果比香蕉多,橘子比苹果少,哪种水果最少?()A. 苹果B. 香蕉C. 橘子答案:B解析:苹果比香蕉多,橘子比苹果少,所以香蕉最少。

3.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甲比乙跑得快,丙比甲跑得慢,谁跑得最快?()A. 甲B. 乙C. 丙答案:A解析:甲比乙快,丙比甲慢,所以甲跑得最快。

4. 有三个盒子,一个装着糖果,一个装着饼干,一个装着水果,装糖果的盒子比装饼干的盒子重,装水果的盒子比装糖果的盒子轻,哪个盒子最轻?()A. 装糖果的B. 装饼干的C. 装水果的答案:B解析:装糖果的比装饼干的重,装水果的比装糖果的轻,所以装饼干的最轻。

5. 动物园里,猴子在大象的左边,熊猫在大象的右边,猴子在熊猫的()A. 左边B. 右边C. 前面答案:A解析:猴子在大象左边,熊猫在大象右边,所以猴子在熊猫左边。

6. 小红有3 个气球,小明的气球比小红多,小亮的气球比小红少,小明最少有()个气球。

A. 2B. 3C. 4答案:C解析:小明的气球比小红多,小红有3 个,所以小明最少有 4 个。

7. 小强、小亮、小辉三人排队,小强不在最前面,小亮不在最后面,小辉在中间,排在最前面的是()A. 小强B. 小亮C. 小辉答案:B解析:小辉在中间,小强不在最前面,所以排在最前面的是小亮。

8. 四个小朋友比身高,甲比乙高,丙比甲矮,丁比丙高,谁最矮?()A. 甲B. 乙C. 丙答案:B解析:甲比乙高,丙比甲矮,丁比丙高,所以乙最矮。

9. 书包里有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语文书不在最上面,数学书在最下面,最上面的是()A. 语文书B. 数学书C. 英语书答案:C解析:数学书在最下面,语文书不在最上面,所以最上面的是英语书。

小学生逻辑推理训练100题--(含答案)

小学生逻辑推理训练100题--(含答案)

小学生逻辑推理训练100题--(含答案)小学生逻辑推理训练100题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

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

”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

()最大,()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

(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

”(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年纪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

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班多。

()人数最少,()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

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最高,()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

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

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8、有四个木盒子。

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

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盒子,()盒子,()盒子,()盒子。

9、张、黄、李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1)甲不姓张;(2)姓黄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在听姓李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乙姓(),丙姓()。

10、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1)小春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

”(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及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及答案

逻辑推理1.四个黑衣人宝宝、星星、强强和乐乐在院子里踢足球,一阵响声,惊动了正在读书的博士,博士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破了.博士问:“是谁打破了玻璃?”宝宝说:“是星星无意打破的.”星星说:“是乐乐打破的.”乐乐说:“星星说谎.”强强说:“反正不是我打破的.”如果只有一个黑衣人说了实话,那么这个黑衣人是谁?是谁打破了玻璃?2.有A、B两个靠的比较近的村庄,A庄的人一直说假话,B庄的人总说真话,两村的人可以互相往来(即A村的人可以去B村,B村的人也可以去A 村),一个外地人到了这个地方,但不知到了哪个村庄。

他问:“请问你是这个村的人吗?”回答:“不是。

”外地人在___村。

3.某地质学院的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观察和鉴别。

甲判断:不是铁,也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的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人完全说错了。

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一半的吗?4.三位女孩A、B、C进行百米赛跑,裁判D、E、F在赛前猜测她们之间的名次。

D说:“我猜A是第一名。

”E说:“我猜C不会是最后一名。

”F说:“我猜B不会是第一名。

”成绩揭晓后已知恰只有一位裁判的猜测是正确的,请问哪位女孩得第一名?5.盛盛、菲菲、东东三个小学生都是少先队的干部,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中队长,一个是小队长.一次数学测验,这三个人的成绩是:(1)东东比大队长的成绩好.(2)盛盛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3)中队长比菲菲的成绩差.请你根据这三个人的成绩,判断一下,谁是大队长呢?参考答案1、【答案】乐乐是黑衣人,强强打破了玻璃【解析】首先看看有没有矛盾或一致的.因为星星和乐乐说的正好相反,所以必是一对一错.由于只有一个黑衣人说了实话,那么宝宝和强强说的就一定是假话,根据强强说的话可以判断是强强打破了玻璃.说实话的人是乐乐.2、【答案】A3、【答案】丙全说对了,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

小学数学专项训练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专项训练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专项训练逻辑推理题(含答案)
题目一
小明手里有5个苹果,他把其中的3个苹果分给了小红。

请问现在小明手里还有几个苹果?
答案:2个苹果
题目二
小华去超市买了一支笔和一本书,共花了15元。

笔比书便宜8元。

请问笔和书各自的价格是多少?
答案:笔的价格为6元,书的价格为14元
题目三
小明和小红一起参加了一个抽奖活动。

小明抽中了大奖,奖金是150元。

小红的奖金是小明奖金的1/3。

请问小红的奖金是多少元?
答案:小红的奖金为50元
题目四
小王有三部手机,他想把这些手机按照以下规则分给他的三个朋友:第一个朋友可以得到手机总数的1/3,第二个朋友可以得到剩下手机总数的2/5,最后一个朋友可以得到剩下的手机。

请问每个朋友最后分到了几部手机?
答案:第一个朋友分得1部手机,第二个朋友分得1部手机,最后一个朋友分得1部手机
题目五
请根据下面数列的规律填写空缺的数字:
2, 4, 6, 8, __, 12, __
答案:10, 14
以上是小学数学专项训练逻辑推理题及答案。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你提高数学推理能力。

小学生逻辑思维推理题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生逻辑思维推理题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生逻辑思维推理题训练题及答案小学生逻辑思维推理题【经典篇】1、有两个桶,一个三斤,一个五斤,水无限,如何得出精确的四斤水。

2、夜晚过一桥,甲过需要一分钟,乙两分钟,丙五分钟,丁十分钟。

桥一次最多只能承受两人,过桥必须使用手电筒,现在只有一只手电筒。

请问4人如何在17分钟内全部过桥。

3、小赵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挑了20元的货,顾客拿出50元,小赵没零钱找不开,就到隔壁小韩的店里把这50元换成零钱,回来给顾客找了30元零钱。

过一会,小韩来找小赵,说刚才的是假钱,小赵马上给小李换了张真钱。

问:在这一过程中小赵赔了多少钱4、鸡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出去觅食,为了防止小鸡丢失,她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8,从前向后数,数到她是9。

鸡妈妈最后数出来她有17个孩子,可是鸡妈妈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这么多孩子。

那么这只糊涂的鸡妈妈到底有几个孩子呢鸡妈妈为什么会数错5、用水果刀平整地去切一个大西瓜,一共切10刀,最多能将西瓜切成多少块最少能切多少块6、小李有40元钱,他想用他们买饮料,老板告诉他,2元钱可以买一瓶饮料,4个饮料瓶可以换一瓶饮料。

那么,小李可以买到多少瓶饮料7、有一口深4米的井,井壁非常光滑。

井底有只青蛙总是往井外跳,但是,这只青蛙每次最多能跳3米,你觉得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到井外去吗为什么8、小红和小丽一块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两个人都想买《综合习题》这本书,但钱都不够,小红缺少4.9元,小丽缺少0.1元,用两个人合起来的钱买一本,但是钱仍然不够,那么,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呢9、明明牵着一只狗和两只小羊回家,路上遇到一条河,没有桥,只有一条小船,并且船很小,他每次只能带狗或一只小羊过河。

你能帮他想想办法,把狗和羊都带过河去,又不让狗咬到小羊。

10、如果有9个乒乓球,要分别装在4个袋里,保证每个袋里有乒乓球,并且每个袋里的乒乓球个数是单数,你能想出办法吗11、盗贼从窗户潜入三楼一卧室内盗走了梳妆台上的一枚钻石戒指。

小学二年级简单逻辑推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简单逻辑推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简单逻辑推理练习题课题:小学二年级简单逻辑推理练习题说明:本练习题旨在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请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并根据题目的描述进行推理和判断,选择正确的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图为一些水果,横线上方的水果是______。

A. 苹果B. 桃子C. 梨子2. 同一个箱子里装有一个红苹果、一个黄梨子和一个绿桃子,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箱子里有一个黄梨子,所以箱子里没有苹果。

B. 箱子里有一个红苹果,所以箱子里有一个水果。

C. 箱子里有一个绿桃子,所以箱子里有一颗水果。

3. 下图为小华的书包。

请问他书包里放了什么?A. 苹果和橘子B. 橘子和香蕉C. 香蕉和苹果4. 以下哪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是可以叠在一起的?A. □ △B. □ ○C. ◇△5. 下图中哪一个图形是和其他的不同的?A. ○B. □C. ×二、填空题1. 2 × 3 = _______2. 4 - 2 = _______3. 假如今天是星期四,那么两天之后是星期_______4. _______ × 5 = 255. 3 + _______ = 7三、判断题1. 两只狗加一只猫一共有三只动物。

√ 错2. 三个橘子减去两个梨子等于一个水果。

√ 错3. 下图中的图形有两个是正方形。

√ 错4. 一个木桶里有8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苹果。

木桶里剩下的苹果数量是5个。

√ 错5. 上一道题的答案是错的。

√ 错以上是本次练习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仔细选择答案。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二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二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二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题目一:小明和小红是同学,他们一起参加了一个数学比赛。

1. 小明今年7岁,小红比小明大1岁,那么小红今年几岁?2. 小鸟和小猫在一起玩耍,小鸟飞了3圈,小猫绕小鸟跑了5圈,那么小猫跑了几圈?3. 一只兔子有四只脚,一只鸟有两只脚,那么两只兔子和两只鸟一共有几只脚?4. 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3倍,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2倍,那么小明爸爸和小明妈妈的年龄一共是几岁?5. 小红有5本故事书,小明有3本故事书,小红把自己的书给了小明,那么小明一共有几本书?题目二:小王和小李在一起比赛做数学题。

1. 小王先做了3道数学题,小李比小王多做了2道数学题,那么小李一共做了几道题?2. 小王有6支铅笔,小李有3支铅笔,小王借给小李2支铅笔,那么小李一共有几支铅笔?3. 一只大象有4条腿,一只猴子有2条腿,那么两只大象和三只猴子一共有几条腿?4. 小王爸爸的年龄是小王的年龄的5倍,小王妈妈的年龄是小王的年龄的3倍,那么小王爸爸和小王妈妈的年龄一共是几岁?5. 小李有8支彩色笔,小王有6支彩色笔,小王借给小李4支彩色笔,那么小李一共有几支彩色笔?题目三:小明和小红一起参加了一个逻辑推理活动。

1. 小明喜欢吃苹果,小红不喜欢吃苹果,那么他们两个人一共喜欢吃苹果的人有几个?2. 小明和小红都去了动物园,小明喜欢看狮子,小红喜欢看大象,那么他们两个人一共喜欢看狮子或大象的人有几个?3.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小明做对了5道题,小红做对了3道题,那么他们两个人一共做对了几道题?4. 小明爸爸是医生,小红妈妈是老师,那么他们两个人的父母一共有几个人?5. 小明和小红一起种植的花卉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三种,小明种植了红色和黄色的花卉,小红种植了黄色和紫色的花卉,那么他们两个人一共种植了几种花卉?题目四:小明和小华一起参加了一个逻辑推理比赛。

1. 小明比小华高3厘米,小华比小明瘦5斤,那么小明和小华一共相差多少厘米和多少斤?2. 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2个苹果,小明把自己的苹果分了一半给小华,那么小华一共有几个苹果?3. 小明和小华一共有8个球,其中有红球和蓝球两种颜色,小明拿了4个红球和1个蓝球,小华拿了2个红球和1个蓝球,那么他们两个人一共拿了几个红球和几个蓝球?4. 小明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2倍加3,小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年龄的3倍减5,那么小明爸爸的年龄比小华爸爸的年龄大多少岁?5. 小明和小华一共有12个橙子,小明拿了5个橙子,小华拿了3个橙子,那么他们两个人一共拿了几个橙子?题目五:小明和小红一起参加了一个逻辑推理比赛。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一)条件分析【例1】小东、小南和小北是好朋友,他们中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司机,现在只知道,小北比司机年纪大,小东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南年龄小,请问:谁是教师,谁是医生,谁是司机?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法解答这道题:根据“小北比司机年纪大”判断出小北不是司机;根据“小东和医生不同岁”判断出小东不是医生;根据“医生比小南年龄小”判断出小南不是医生,所以小北是医生;根据年龄大小来判断:小北比小南年龄小,小北比司机年纪大,所以小南也比司机年龄大,所以小南是教师,小东是司机.[巩固]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分析: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由此得到左下表.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右上表.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因此得到左下表,从而得到右下表,即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教师.采用列表法,使得各种关系更明确.为了讲解清楚,例题中画了几个表,实际解题时,不用画这么多表,只在一个表中先后画出各种关系即可.需要注意的是:①第一步应将题目条件给出的关系画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将分析推理出的关系画在表上;②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一个“√”,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应画“×”.【例2】森林里举行动物运动会,小猴、小兔、小马、小羊和小鹿参加赛跑.小马在小羊和小猴之前跑到终点,小猴没有小羊跑得快,小兔紧跟着小马之后跑到终点,有两只小动物在小鹿和小羊之间跑到终点,这五只小动物的名次分别是多少呢?分析: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分析.因为“小马在小猴和小羊之前跑到终点,小猴没有小羊跑得快“,所以小马比小猴和小羊都跑得快,用下图表示:又因为“小兔紧跟着小马之后跑到终点,有两只小动物在小鹿和小羊之间跑到终点”,可以判断小兔在小马后面,小鹿应该是第一名,如图所示:【例3】 中关村一小举办歌咏比赛,六个年级排名次,比赛的最后结果得分情况如下:(1)四年级的得分比一年级高;(2)五年级的得分比二年级高,但比一年级低;(3)三年级的得分比四年级低,但比一年级高.请你判断哪个年级在这次歌咏比赛中得了第1名?分析:建议教师在本题的讲解中强调“数轴定位”的数学方法.我们先将题目中所列举的条件翻译一下:由(1)知,四年级的得分>一年级的得分,在数轴上表示为:一年级四年级由(2)知,一年级的得分>五年级的得分>二年级的得分,在数轴上表示为:二年级五年级一年级四年级由(3)知,四年级的得分>三年级的得分>一年级的得分,在数轴上表示为:三年级二年级五年级一年级四年级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四年级的得分是本次歌咏比赛的五个年级中最高的,所以四年级得了第一名.【例4】 编号分别为1,2,3,4的四位同学参加了学校的110米栏比赛,获得了全校的前四名,1号同学说:“3号比我先到达终点.”得第三名的同学说:“1号不是第四名.”而另一位同学说:“我们的号码与我们所得的名次都不相同.”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四位同学各自所得到的名次吗?分析:从得第三名同学的话中可以推知:1号不是第三名,也不是第四名;而1号同学又说“3号比我先到终点”,这说明1号同学不是第一名,这样我们可以得知1号同学是第二名,于是3号同学是第一名, 而另一位同学说:“我们的号码与我们所得的名次都不相同.”,这样4号不是第四名,只能是第三名,所以获得第四名的同学是2号.[拓展]小刚在纸条上写了一个四位数,让小明猜.小明问:“是603l 吗?”小刚说:“猜对了1个数字,且位置正确.”小明问:“是5672吗?”小刚说:“猜对了2个数字,但位置都不正确.”小明问:“是4796吗?”小刚说:“猜对了4个数字,但位置都不正确.”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出小刚所写的四位数多少?分析:由两人的第3次问答可知小刚所写的四位数是由数字4,7,9,6组成的.因为数字6在603l 中出现,所以据小刚的第1次回答知四位数的千位数字就是6.又数字7在5672和4796中均出现过,且小刚说其位置均不正确,所以7应该出现在个位.数字9在4796中出现,但它的位置也不正确,所以9只能在百位,进而4是十位数字.综上所述,所求的四位数是6947.(一般电子辞典等学习工具中会有类似这种题目的小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例5】 一个粉笔盒的六个面分别涂上了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粉笔盒如下视图,请你判断每种颜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⑶⑵⑴黑黄黑蓝绿白红绿白分析:本题的要点在于“相邻的面不同色”,所以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决.由第一个图,红色与白色、与绿色相邻,所以红色的对面不可能是白色与绿色,同理,白色对面不是红、绿色,绿色对面不是红、白色,如图(1)(建议老师用红笔连线表示不对面,绿色表示对面):黑黄蓝绿白红黑黄蓝绿白红黑黄蓝绿白红(1) (2) (3)由第二个图,白色对面不可能是蓝色与黑色,蓝色对面不可能是黑、白色,黑色对面不可能是蓝、白色如图(2);由第三个图,绿色对面不可能是黄色与黑色,黑色对面不是黄、绿色,黄色对面不是黑、绿色,如图(3).现在看图(3),绿色的对面只能是蓝色;白色对面只能是黄色;黑色对面只能是红色.【例6】 宝宝、贝贝、聪聪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 (1) 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的高 (2) 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宝宝一起看电影 (3) 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 (4) 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关系很好 (5) 贝贝向大作家借过书(6)聪聪下象棋常赢贝贝和小画家问:宝宝、贝贝、聪聪各有哪两个外号吗?分析:由(2)知,宝宝不是跳高冠军和大作家;由(5)知,贝贝不是大作家;由(6)知,贝贝、聪聪都不是小画家,可以得到下表:因为宝宝是小画家,所以由(3)(4)知宝宝不是短跑健将和数学博士,推知宝宝是歌唱家,因为聪聪是大作家,所以由(2)知聪聪不是跳高冠军,推知贝贝是跳高冠军,因为贝贝是跳高冠军,所以由(1)所以,宝宝是小画家和歌唱家,贝贝是短跑健将和跳高冠军,聪聪是数学博士和大作家.[开心数学]有个学生请教爱因斯坦学习逻辑推理有什么用,爱因斯坦问他:“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去,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该去洗澡?”“当然是脏的那个.”学生说,爱因斯坦回答:“不对.脏的那个看见对方干干净净,以为自己也不会脏,哪里会去洗澡?”(二)真假判断【例7】四个小朋友宝宝、星星、强强和乐乐在院子里踢足球,一阵响声,惊动了正在读书的王老师,王老师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破了.王老师问:“是谁打破了玻璃?”宝宝说:“是星星无意打破的.”星星说:“是乐乐打破的.”乐乐说:“星星说谎.”强强说:“反正不是我打破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那么这个孩子是谁?是谁打破了玻璃?分析:因为星星和乐乐说的正好相反,所以必是一对一错,可以逐一假设检验假设星星说得对,即玻璃窗是乐乐打破的,那么强强也说对了,这与“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矛盾,所以星星说错了.假设乐乐说对了,按题意其他孩子就都说错了.由强强说错了,推知玻璃是强强打破的.宝宝、星星确实都说错了.符合题意.所以是强强打破了玻璃.[拓展]动物王国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由狮子法官审理,它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狐狸、松鼠、老虎、黄鼠狼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狐狸说:“罪犯在松鼠、老虎、黄鼠狼三人之中.”松鼠说:“我没有做案,是老虎偷的.”老虎说:“在狐狸和黄鼠狼中间有一人是罪犯.”黄鼠狼说:“松鼠说的是事实.”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同学们,你能确认谁是罪犯吗?分析:松鼠和黄鼠狼是盗窃犯.如果狐狸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可是松鼠和黄鼠狼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老虎说了假话,松鼠和黄鼠狼说的都是真话.即“老虎是盗窃犯”.这样一来,狐狸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所以狐狸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老虎说真话.松鼠和黄鼠狼说的是假话,即老虎不是罪犯,松鼠是罪犯.又由狐狸所述为真话,即狐狸不是罪犯.再由老虎所述为真话,即黄鼠狼是罪犯.注意:用假设法解决逻辑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那么符合题意,假设成立.【例8】小猫、小狗、小兔子和小松鼠在比较它们的身高,小猫说:“我最高”.小狗说:“我不最矮”小兔子说:“我没有小猫高,但是还有人比我矮”小松鼠说:“我最矮”.经过测量,有一只小动物说错了,请将它们按身高次序从高到矮排列出来.分析:小松鼠不可能说错,否则就没有最矮的了,由此推出小狗也没有说错,假设小猫也没有说错,那么小兔子说的也就是对的了,所以,说错话的是小猫,可以推出它们的高矮顺序是:小狗、小猫、小兔子、小松鼠.【例9】小白兔、小黑兔、小花兔和小灰兔进行赛跑,比赛结束后,小白兔、小黑兔、小花兔说了以下几句话,小灰兔没有说话.小白兔:小花兔第一名,我第三名小黑兔:我第一名,小灰兔第四名小花兔:小灰兔第二名,我第三名比赛成绩公布后,发现它们都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它们的名次是如何排列的吗?分析:因为每只小兔子说的两句话中,有一半是对的,即一句对一句错,我们可以先假设某一句话是对的来进行推理,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错的.假设小白兔说的前半句是对的,即小花兔是第一名,那么它说的第二句话“我第三名”就是错的;因为小花兔是第一名,那么小黑兔说的第一句就是错的,它说的小灰兔第四名就是对的;因为小灰兔是第四名,那么小花兔说的小灰兔第二名就是错的,它说的“我第三名”是对的,即小花兔是第三名,这样,小花兔既是第一名又是第三名,发生矛盾,所以假设是错误的,即小白兔说的前半句话不可能是对的.由上面的假设,小白兔说的后半句话一定是对的,即小白兔第三名,那么小花兔说的“我第三名”就是错的,它说的“小灰兔第二名”是对的,推出小黑兔说的“小灰兔第四名”是错的,从而小黑兔是第一名,所以小花兔是第四名.名次排列为:小黑兔、小灰兔、小白兔、小花兔.[拓展]三年级一班新转来三名学生,班主任问他们三人的年龄.刘强说:“我12岁,比陈红小2岁,比李丽大1岁.”陈红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李丽和我差3岁,李丽是15岁.”李丽说:“我比刘强年岁小,刘强13岁,陈红比刘强大3岁.”这三位学生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请你帮助班主任分析出他们三人各是多少岁?分析:经过审题,仔细分析这九句话,不难发现有两句话是相互矛盾的.一句话是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我12岁”,另一句话是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这两句话不能都真,必有一句是假的.为了确定这两句话的真假性.可以先假设某一句为真,如果推不出矛盾,本题就获得了解决;如果推出矛盾,就说明这句话是假的,从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先假设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我12岁”为真,那么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就为假,因此李丽的另外两句话就应该是真话,从“陈红比刘强大3岁”就推出陈红是15岁;又从“我比刘强年岁小”推出李丽小于12岁.可是这样一来,陈红说的三句话中,“李丽和我差3岁”和“李丽15岁”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这与本题中的要求(“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错的”,即三句话中有两句话是真的)相矛盾.因此,刘强说的“我12岁”这句话是假的.由于刘强说的第一句话是假的,所以后两句话就是真的.因此,李丽说的第三句话“陈红比刘强大3岁”就是假的,所以,李丽说的第二句话“刘强13岁”就是真的.于是就可以推出:李丽12岁,陈红15岁,刘强13岁.【例10】在神话王国内,居民不是骑士就是骗子,骑士不说谎,骗子永远说谎,有一天国王遇到该国的居民小白、小黑、小蓝,小白说:“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小蓝说:“小白和我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国王很快判断出谁是骑士,谁是骗子.你能判断出吗?分析:假设小白是骑士(说实话),则小蓝是骑士,小黑是骗子;又因为小蓝是骑士,那么小白、小蓝不同,一个是骑士,一个是骗子,与小白、小蓝均为骑士矛盾.假设小白是骗子(说假话),那么小蓝是骗子,小黑是骑士,又因为小蓝是骗子,所以小白、小蓝不同是假话.因此,小白、小蓝是骗子,小黑是骑士.[拓展]甲、乙、丙三人,一个总说谎,一个从不说谎,一个有时说谎.有一次谈到他们的职业.甲说:“我是油漆匠,乙是钢琴师,丙是建筑师.”乙说:“我是医生,丙是警察,你如果问甲,甲会说他是油漆匠.”丙说:“乙是钢琴师,甲是建筑师,我是警察.”你知道谁总说谎吗?分析:甲.如果甲从不说谎,那么乙的最后一句、丙的第一句都对,没有总说谎的人,矛盾;同理,如果丙从不说谎,也将推出矛盾.【例11】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分析: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1)若小明得金牌,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2)若小华得金牌,那么“小明得金牌”与“小华不得金牌”这两句都是错的,那么“小强不得铜牌”应是正确的,那么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三)分析计算【例12】三年级举行乒乓球单循环比赛,王同、李涛、韩伟、张洪、付文五人参加.胜者得2分,负者不得分,已知比赛结果如下:(1)王同与付文并列第一名;(2)李涛是第三名;(3)韩伟与张洪并列第四名.求李涛的得分.分析:共五名选手比赛,每人都要赛4场,每名选手得分均为偶数,且最少0分,最多8分,又有两个并列第一和两个并列第四,所以,没有四场全胜,也没有4场全败的.五人参加比赛:4×5÷2=10(场),十场球总得分:2×10=20(分),由于有两个并列第一,两个并列第四,所以没有全胜的,也没有全败的,即没有得8分的,也没有得0分的,因此,并列第一只能得6分,6×2=12(分);并列第四得2分,2×2=4(分),所以,第三名得20-12-4=4(分),即李涛得4分.[拓展]某次考试,A,B,C,D,E五人的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A说:“我得了94分.”B说:“我在五人中得分最高.”C说:“我的得分是A和D的平均分.”D说:“我的得分恰好是五人的平均分.”E说:“我比C多得2分,在我们五人中是第二名.”问:这五个人各得多少分?(总分100分)分析:B,E,D,C,A依次得98,97,96,95,94分.由B,E所说,推知B第一、E第二;由C,D所说,推知C,D都不是最低,所以A最低;由A最低及C 所说,推知C在A,D之间,即D第三、C第四.五个人得分从高到底的顺序是B,E,D,C,A.因为C是A,D的平均分,A是94分,所以D的得分必是偶数,只能是96或98.如果D是98分,则C是(98+94)÷2=96(分), E是96+2=98(分),与D得分相同,与题意不符.因此D是96分,C得95分,E得97分, B得96×5-(94+95+96+97)=98(分).B,E,D,C,A依次得98,97,96,95,94分.[韵律小诗]逻辑推理有规律,基本方法有两个;已知条件必相关,活用“假设”与“排除”.严密分析做假设,排除一切不可能;逐步归纳与总结,正确答案轻松找;运用“假设”与“画图”,还有列表等方法;此类问题常见到,生活处处有学问;冷静仔细逐一对,条理清楚不慌张;掌握逻辑善推理,聪明过人办法多;不仅益于学数学,其它学科亦有助.[小规律]逻辑推理必须遵守四条基本规律:(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3)排中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4)理由充足律.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1.(例1)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问: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分析: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说明乙不是日本人和英国人,所以乙是中国人,甲不懂英文,说明甲是日本人,丙是英国人.2.(例5)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有1、2、3、4、5、6.有三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如图4-5-2.问这个正方体每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分析:1的对面是5,2的对面是4,3的对面是63.(例6)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1)车工只和电工下棋;(2)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4)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分析:由(2)(3)(1)可画出右表:徐是车工,王是钳工,陈是电工,赵是木工.4.(例9)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五个学生分别听到如下的情况:(1)是一位姓王的中年女老师,教语文课;(2)是一位姓丁的中年男老师,教数学课;(3)是一位姓刘的青年男老师,教外语课;(4)是一位姓李的青年男老师,教数学课;(5)是一位姓王的老年男老师,教外语课.他们听到的情况各有一项正确,请问:真实情况如何?分析:姓刘的老年女老师,教数学.假设是男老师,由(2)(3)(5)知,他既不是青年、中年,也不是老年,矛盾,所以是女老师.再由(1)知,她不教语文,不是中年人.假设她教外语,由(3)(5)知她必是中年人,矛盾,所以她教数学.由(2)(4)知她是老年人,由(3)知她姓刘.5.(例12)有1克、2克、4克和8克的砝码各一个,其中丢了一个砝码,所以在砝码放在一端,只能称一次的情况下,无法称出12克和7克的重量,问丢的那个砝码是几克重的?分析:注意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在砝码放在一端,只能称一次的情况下,无法称出12克和7克的重量,要称12克的重量必有8克砝码,要称7克重量必有4克砝码,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推理.因为8+4=12,所以称12克的重量必有8克和4克的砝码,又因为1+2+4=7,所以称7克的重量必有1克、2克、4克的砝码,综上所述,因为称12克与7克的重量都要用4克的砝码,所以丢失的砝码是4克重的.。

一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一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一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小学数学练习题
1. 掌握数字顺序
a) 小明有3个苹果,他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苹果?
b) 小李有5个橙子,他给了小红2个,还剩下几个橙子?
c) 小华有8个饼干,他吃了3个,还剩下几个饼干?
2. 掌握数字比较
a) 比较下列两组数字的大小并写出“>”、“<”或“=”:
i) 8 __ 5 ii) 9 __ 9 iii) 15 __ 20
b) 小刚有7个橡皮擦,小明有6个橡皮擦,谁有更多个橡皮擦?
c) 小红的身高是100厘米,小华的身高是105厘米,谁身高更高?
3. 求从1到10的连续数之和
将从1到10的所有数字相加,求和结果。

4. 找规律
a) 3, 6, 9, __, __, __, __, __, __, 30。

请填写空格处的数字。

b) 1, 4, 7, 10, __, __, __, __, __, 25。

请填写空格处的数字。

5. 逻辑推理
根据下图推断问号处应填写的数字是多少。

9 6 7
4 7 11
11 ? 14
6. 数字配对
将左边的数字与右边的数字进行配对:
4 - 6
7 - 2
8 - 8
3 - 1
7. 填空数学表达式
将正确的数学符号填入下列空白处,使得等式成立:
a) 3 __ 2 __ 5 = 13
b) 4 __ 2 __ 6 __ 2 = 10
8. 解决问题
小明有5颗苹果,小华有3颗苹果。

他们一共有几颗苹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小学数学的练习题,希望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例8】四个小朋友宝宝、星星、强强和乐乐在院子里踢足球,一阵响声,惊动了正在读书的陆老师,陆老师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破了。陆老师问:“是谁打破了玻璃?”
宝宝说:“是星星无意打破的。”
星星说:“是乐乐打破的。”
乐乐说:“星星说谎。”
强强说:“反正不是我打破的。”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说了实话,那么这个孩子是谁?是谁打破了玻璃?
【例9】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5)刘英与语文老师是邻居。
问:各人分别教哪两门课程?
分析:李波教语文、图画,顾锋教数学、政治,刘英教音乐、体育。由(1)(3)(4)推知顾锋教数学和政治;由(2)推知刘英教体育;由(3)(5)推知李波教图画、语文。
【例3】小明、小芳、小花各爱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中的一项,并分别在一小、二小、三小中的一所小学上学。现知道:
(1)丙比大队长的成绩好。
(2)甲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
(3)中队长比乙的成绩差。
请你根据这三个人的成绩,判断一下,谁是大队长呢?
分析:根据条件(2)和(3),甲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中队长比乙的成绩差。,可以断定,甲不是中队长,乙也不是中队长,只有丙当中队长了。甲和乙两人谁是大队长呢?由(1)和(3),丙比大队长的成绩好,中队长比乙的成绩差,可以推断出按成绩高低排列的话,乙的成绩比中队长(丙)的成绩好,丙的成绩比大队长的成绩好。这样,乙、丙就都不是大队长,那么,大队长肯定是甲。

三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三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三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一、判断题1. 以下哪个数是奇数?A. 4B. 7C. 10D. 122. 假设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天是星期几?A. 星期一B. 星期二C. 星期三D. 星期四3. 在数轴上,哪个数比-4大但比-2小?A. -3B. -1C. 0D. 14. 孩子们参加游泳比赛,小明比小红快,小红比小刚快。

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小明是最快的B. 小红是最慢的C. 小刚是最快的D. 小红是最快的5. 如果3只猫需要9碗食物,那么6只猫需要几碗食物?A. 12B. 15C. 18D. 21二、填空题1. 请用“+” 或“-” 填空:4 __ 3 = 72. 请按照数字顺序填空:1, 2, __, 4, 53. 请填入适当的数:2 + __ = 74. 请填入适当的符号:8 __ 4 __ 25. 一周有 __ 天。

三、推理题1. 小明有8个苹果,他打算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几个苹果?2. 星期天的晚上,小丽去睡觉前关了房间里的所有灯,但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灯又亮了。

这是怎么回事?3. 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小车和小熊三样物品,付了10元。

如果小车比小熊贵5元,铅笔比小车便宜2元,那么小熊的价格是多少元?4. 小明和小红参加了一场春游活动,小明比小红早到15分钟。

如果活动开始时间是上午九点,那么小红是在几点到达的?5. 今天是星期日,再过7天是星期几?四、综合题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去商店买了一件衣服。

小明付了30元,小红付了20元。

衣服的价格是多少元?以上就是一份关于三年级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题目一:小明在学校吃午饭的时候,他发现餐厅有各种各样的食物供选择,包括汉堡、面条、饺子和沙拉。

小明喜欢吃饺子和沙拉,但不喜欢吃汉堡和面条。

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今天中午吃了什么?答案:饺子和沙拉2.小明喜欢吃饺子吗?答案:是的3.小明喜欢吃面条吗?答案:不喜欢4.小明喜欢吃汉堡吗?答案:不喜欢5.小明喜欢吃饺子和面条吗?答案:不喜欢题目二:某小学举办了一次运动会,参赛学生共有850人。

其中男生人数为500人,女生人数为350人。

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参加运动会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答案:850人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多少?答案:150人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答案:1.43倍(保留两位小数)4.参加运动会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和与男生人数的差是多少?答案:850 - 500 = 3505.参加运动会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积是多少?答案:500 × 350 = 175000题目三:小明的家离学校有5公里的距离,他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每骑1公里需要5分钟,他每天上学用时多长时间?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需要多长时间?答案:5 × 5 = 25分钟2.小明每天上学用时多长时间?答案:25 × 5 = 125分钟3.小明每天上学用时多少小时?答案:125 ÷ 60 ≈ 2.08小时(保留两位小数)4.小明每周上学用时多少分钟?答案:125 × 7 = 875分钟5.小明每周上学用时多少小时?答案:875 ÷ 60 ≈ 14.58小时(保留两位小数)。

小学逻辑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逻辑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逻辑考试题库及答案逻辑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逻辑考试题目及答案,旨在帮助他们锻炼逻辑思维。

# 题目1:数字逻辑小明有3个数字卡片,分别是1、3和5。

他想用这些卡片组成一个三位数,那么他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答案:小明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135、153、315、351、513和531。

# 题目2:图形逻辑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分别放置了四种不同的颜色:红、蓝、黄、绿。

如果顺时针旋转90度,颜色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答案:顺时针旋转90度后,颜色的排列顺序变为绿、红、蓝、黄。

# 题目3:推理逻辑有三个盒子,分别标记为A、B和C。

A盒子里装的是苹果,B盒子里装的是橙子,C盒子里装的是香蕉。

如果告诉你“盒子A里不是橙子”,那么盒子A里装的是什么?答案:根据题目描述,盒子A里不是橙子,所以盒子A里装的是苹果。

# 题目4:序列逻辑一个序列是1, 3, 5, 7, 9, 11, ...,这个序列的下一个数字是什么?答案:这个序列是奇数序列,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2。

所以下一个数字是11 + 2 = 13。

# 题目5:条件逻辑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明天是星期二。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

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昨天和明天分别是星期几?答案: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昨天是星期二,明天是星期四。

# 题目6:分类逻辑有三种水果:苹果、香蕉和橙子。

如果把所有的苹果放在一个篮子里,所有的香蕉放在另一个篮子里,所有的橙子放在第三个篮子里,那么每个篮子里分别有多少种水果?答案:每个篮子里都只有一种水果,所以第一个篮子有苹果,第二个篮子有香蕉,第三个篮子有橙子。

# 题目7:时间逻辑小华早上7点起床,然后花了30分钟刷牙洗脸,接着吃了20分钟的早餐。

小华吃早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答案:小华7点起床,刷牙洗脸用了30分钟,所以7:30开始吃早餐。

四年级逻辑推理题目

四年级逻辑推理题目

四年级逻辑推理题目
一、简单的人物关系推理
1. 题目
- 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医生、教师和警察。

已知甲不会看病,丙不会上课,乙经常抓小偷。

请你判断甲、乙、丙三人的职业。

2. 解析
- 根据“乙经常抓小偷”,可以直接判断出乙是警察。

- 然后,因为甲不会看病,那么甲就不是医生,又因为乙已经是警察了,所以甲只能是教师。

- 丙不是教师(甲是教师),也不是警察(乙是警察),所以丙是医生。

二、数字推理中的逻辑
1. 题目
- 在下面的数列中,1,3,6,10,15,(),28。

请找出括号里的数字。

2. 解析
- 观察这个数列,可以发现:
- 3 - 1 = 2;
- 6 - 3 = 3;
- 10 - 6 = 4;
- 15 - 10 = 5。

- 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个数列的规律是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递增1。

那么括号里的数与15的差应该是6。

- 所以括号里的数是15 + 6 = 21。

三、关于物体特征的逻辑推理
1. 题目
- 有红、黄、蓝三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有一个苹果。

红盒子上写着“苹果不在我这里”,黄盒子上写着“苹果在红盒子里”,蓝盒子上写着“苹果不在我这里”。

已知只有一个盒子上写的是真话,那么苹果在哪个盒子里?
2. 解析
- 红盒子说“苹果不在我这里”,黄盒子说“苹果在红盒子里”,这两句话相互矛盾。

- 因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而题目中说只有一个盒子上写的是真话,所以真话就在红盒子和黄盒子的话中。

- 那么蓝盒子上写的“苹果不在我这里”就是假话,所以苹果在蓝盒子里。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以下是一份关于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的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个学校的150名学生中,有80名学生是女生,剩下的学生是男生。

那么男生人数是:A. 50B. 70C. 100D. 120答案:B. 702. 小华拥有10支铅笔,小明有他的3倍铅笔数,小红有他们两个人的总和铅笔数。

小红最少有几支铅笔?A. 20B. 30C. 40D. 50答案:C. 403. 一辆公交车上有30名乘客,其中有5名是老人,8名是学生。

那么剩下的乘客是成年人的人数是多少?A. 9B. 12C. 15D. 18答案:B. 124. 三个数字a、b、c构成一个三位数abc,其中a > b > c。

如果abc = 589,那么a、b、c的值分别是多少?A. a = 9, b = 8, c = 5B. a = 8, b = 9, c = 5C. a = 5, b = 8, c = 9D. a = 9, b = 5, c = 8答案:D. a = 9, b = 5, c = 8二、填空题1.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六百四十五万零三十二"。

答案:645,0322. 请将下列数字从小到大排列:20, 10, 50, 5。

答案:5, 10, 20, 503. 请写出一个比65大且能被8整除的最小正整数。

答案:72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个单位,请计算它的周长。

答案:32个单位三、解答题1. 一共有6个苹果和3个橘子,小明拿走了2个苹果和1个橘子。

请问还剩下几个水果?答案:4个水果(4个苹果和2个橘子)2. 小华在一家商店里买了一条裤子,裤子原价120元,商店正在举行打折活动,打8折。

请问小华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96元3. 如果一个矩形的长是8个单位,宽是2个单位,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答案:面积为16个单位,周长为20个单位。

以上是关于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的练习题和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注意的是:
1第一步应将题目条件给出的关系画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将分析推理出的关系画在表上;
2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一个“√”,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应画“×”.
【巩固】小王、小张和小李原来是邻居,后来当了医生、教师和战士。只知道:小李比战士年纪大,小王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张年龄小。请同学们想一想:谁是医生,谁是教师,谁是战士?
对照表5和表4,得到:张明住在上海是工人,席辉住在天津是教师,李刚住在北京是农民。
【例6】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已知:(1)教师不知道甲的职业(2)医生曾给乙治过病(3)律师是丙的法律顾问(经常见面)(4)丁不是律师(5)乙和丙从未见过面。那么甲、乙、丙的职业依次是:______________.
(5)刘英与语文老师是邻居。
问:各人分别教哪两门课程?
分析:李波教语文、图画,顾锋教数学、政治,刘英教音乐、体育。由(1)(3)(4)推知顾锋教数学和政治;由(2)推知刘英教体育;由(3)(5)推知李波教图画、语文。
【例3】小明、小芳、小花各爱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中的一项,并分别在一小、二小、三小中的一所小学上学。现知道:
所以,甲是小画家和歌唱家,乙是短跑健将和跳高冠军,丙是数学博士和大作家。
【巩固】李波、顾锋、刘英三位老师共同担负六年级某班的语文、数学、政治、体育、音乐和图画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现知道:
(1)顾锋最年轻;
(2)李波喜欢与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
(3)体育老师和图画老师都比政治老师年龄大;
(4)顾锋、音乐老师、语文老师经常一起去游泳;
分析:律师、教师、警察。由(3)可以知道丙不是律师,但是他见过律师,再由(5)知乙不是律师,又由(4)可知甲是律师。于是由(1)和(3)知丙不是教师,由(2)和(5)知丙不是医生,从而丙是警察。再由(2)知乙是教师,丁是医生列表法,直观明了,不会犯错误:
(5)乙向大作家借过书;
(6)丙下象棋常赢乙和小画家。
你知道甲、乙、丙各有哪两个外号吗?
分析:由(2)知,甲不是跳高冠军和大作家;由(5)知,乙不是大作家;由(6)知,丙、乙都不是小画家。由此可得到下表:
因为甲是小画家,所以由(3)(4)知甲不是短跑健将和数学博士,推知甲是歌唱家。因为丙是大作家,所以由(2)知丙不是跳高冠军,推知乙是跳高冠军。因为乙是跳高冠军,所以由(1)知乙不是数学博士。将上面的结论依次填入上表,便得到下表:
【例5】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1)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
(2)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
(3)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
(4)席辉不是农民。
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ຫໍສະໝຸດ 什么职业?分析:这道题的关系要复杂一些,要求我们通过推理,弄清人物、工作地点、职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的关系需要两两构造三个表,即人物与地点,人物与职业,地点与职业三个表。
(1)丙比大队长的成绩好。
(2)甲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
(3)中队长比乙的成绩差。
请你根据这三个人的成绩,判断一下,谁是大队长呢?
分析:根据条件(2)和(3),甲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中队长比乙的成绩差。,可以断定,甲不是中队长,乙也不是中队长,只有丙当中队长了。甲和乙两人谁是大队长呢?由(1)和(3),丙比大队长的成绩好,中队长比乙的成绩差,可以推断出按成绩高低排列的话,乙的成绩比中队长(丙)的成绩好,丙的成绩比大队长的成绩好。这样,乙、丙就都不是大队长,那么,大队长肯定是甲。
(1)小明不在一小;
(2)小芳不在二小;
(3)爱好乒乓球的不在三小;
(4)爱好游泳的在一小;
(5)爱好游泳的不是小芳。
问:三人上各爱好什么运动?各上哪所小学?
分析:这道题比上例复杂,因为要判断人、学校和爱好三个内容。先将题目条件中给出的关系用下面的表1、表2、表3表示:
因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所以表3可补全为表4。
由表4、表2知道,爱好游泳的在一小,小芳不爱游泳,所以小芳不在一小。于是可将表1补全为表5。对照表5和表4,得到:小明在二小上学,爱好打乒乓球;小芳在三小上学,爱好打羽毛球;小花在一小上学,爱好游泳。
【例4】甲、乙、丙三个小学生都是少先队的干部,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中队长,一个是小队长。一次数学测验,这三个人的成绩是:
分析:小李是教师,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医生。
【例2】甲、乙、丙每人有两个外号,人们有时以“数学博士”、“短跑健将”、“跳高冠军”、“小画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称呼他们。此外:
(1)数学博士夸跳高冠军跳得高;
(2)跳高冠军和大作家常与甲一起去看电影;
(3)短跑健将请小画家画贺年卡;
(4)数学博士和小画家很要好;
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右上表.
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因此得到左下表,从而得到右下表,即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例题中采用列表法,使得各种关系更明确.为了讲解清楚,例题中画了几个表,实际解题时,不用画这么多表,只在一个表中先后画出各种关系即可.
小学数学《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含答案)
列表分析法
【例1】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分析:这道题目并不难,聪明的小朋友思考一下就能得到答案,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这道题目一起来学习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列表分析法.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由此得到左下表。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
我们先将题目条件中所给出的关系用下面的表来表示,由条件(1)得到表1,由条件(4)得到表2,由条件(2)(3)得到表3。
因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所以表(3)可填全为表(4)。
因为席辉不在上海工作,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所以席辉不是工人,他又不是农民,所以席辉是教师。再由表4知,教师住在天津,即席辉住在天津。至此,表1可填全为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