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隐居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隐文化

中国隐文化

中国隐文化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那日初闻此诗,即觉此诗所描绘景致的淡雅,更为诗中所展现的意境感到叹服。

不禁想起那句:难得糊涂了。

张养浩诚然是太过聪慧了,识透了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即便欲语又有何人听?宛若当年始皇母,庄襄王后淫乱后宫,被始皇打入冷宫,倒有不少识大体之士劝阻始皇莫要如此,失了孝道。

哪知始皇帝不听,且又杀死了二十七位力谏之臣,倒白白浪费了二十七条人命。

故蔡东藩有言:太后不谓无罪,谏官真自取亡。

想来张养浩明白这些道理,倒也乐得逍遥,称父母年迈辞官归故里了。

后又被召几次不赴,倒也真情实意写下来《山波羊》这样的淡雅、深境的诗作来,让我等瞻仰。

从此诗中,倒是窥出一些隐士、隐居的味道,不如从此处下笔,寻觅一些道理出来罢。

隐士隐居,在中国算得上历史悠久,被人仰慕,也被人斥责,西蜀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中曾得孟获之兄的帮助,孟获之兄即是一位隐士,诸葛亮不禁想起自己躬耕于南阳的那段岁月,当时便坦言:羡慕先生的生活。

被人斥责的也算是些有识之士,不想让中国贤能之人因个人仕途失落而抛弃了国家,独善其身,厌世出世,安逸于山林之论。

故在我看来,中国隐居也算的上是一种文化了。

就我所知道的隐士隐居者,上及尧舜禹时代的许由等,下及魏晋竹林七贤,陶渊明等,再到元朝张养浩等都算得上是中国隐居的代表隐士了。

【一、隐文化之小隐】关于隐文化,古代诸多诗人、文人都有所谈及,有分之为大隐、小隐的,也有分之为大隐、中隐、小隐的,总之隐文化倒也成了文人们津津乐道的素材了。

不妨我们先谈谈小隐,古人云:小隐,隐于野。

这个野,我认为应当是山林间,与山水为乐,与自然相亲。

当然也有解释说是隐于朝堂,关于这点我不太了解,暂且不提。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发展轨迹。

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哲学思想的演进以及文人士人的追求密切相关。

一、隐士文化的成立隐士文化的成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

道家强调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他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隐士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社会经历了多次动荡和战乱,这些动荡使得一些有识之士感到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因此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同时,隐士文化的发展也与社会的相对稳定时期有关,当社会相对稳定时,人们更容易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进而催生了隐士文化的发展。

二、隐士文化的发展隐士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隐士文化和现代隐士文化。

1. 古代隐士文化古代隐士文化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文化中。

道家注重追求自然之道,提倡超脱尘世,因此道家学派中的一些学者选择隐居山林,修炼心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儒家文化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些儒者也选择隐居山林,通过隐居修炼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古代隐士文化中,隐士们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他们通过修炼道德、研习经典、与自然相处等方式,追求个体的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同时,他们也注重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写诗作文、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现代隐士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隐士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隐士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人们内心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上。

现代隐士文化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摒弃功利主义和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实现。

现代隐士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的相对稳定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追求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一些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成为现代隐士文化的代表。

中国隐士文化的冷思考

中国隐士文化的冷思考

中国隐士文化的冷思考“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

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中所称的“处士”(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也就是隐士,指的是有才有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但这个“处士”,是指从来未做过官的人。

先官后隐如陶渊明也叫隐士,却不能叫“处士”。

旧时认为隐居的人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十分欣赏陶渊明、林和靖之流的隐居逍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采菊”文化,依然“枝头抱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暗香”文化,依然“香远益清”。

隐士文化真的那么美妙吗?世易时移,我们今天需要重新审视一下隐士文化了。

隐士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虽不是主流,却常常成为某种文化精英的暗洞。

本来,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就不多,稍不如意又隐居了一大批,中华大地的文化思想格局岂不更加混乱?政治形势岂不更加昏庸?政治黑暗腐败,文人的生存就更加艰难,文化的强盛就只能成为梦呓!历来学者对隐士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认为隐士逃避现实,应负国家衰亡之责。

当然,隐逸不宜提倡,年轻人隐逸不仅不宜提倡,还应加以反对。

但隐逸者所创造出灿烂丰富的文化却不容否定。

而且,隐逸的根源在政治浑浊和强权统治,应该鞭挞的正是这一批独夫民贼和卑哪之徒《南史·隐逸》有云“夫独往之人皆察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若使夫遇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不得已而然故也。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体是隐士。

自古以来,不仅隐士人员众多,而且对于隐士的称谓也纷纭复杂。

按照蒋星煜在《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的统计,自尧舜时代一直到民国期间,各种文献中有记载的隐士不下万余人,而其中事迹历历可考者也数以千计,其名称则主要有隐士、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一种之多。

以上这些名称中,最能代表其特征的仍然是隐士,所以隐士的称呼也最为流行。

隐居与隐士隐士据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晋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载了九十多位高士的故事,便是从帝尧时期的被衣开始讲起的,但他提到的前十几位隐士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隐士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与此相一致,最早关于“隐居”的说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

《论语·季氏》引孔子的话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其中“隐居”一词的意思,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差不多。

因此,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来说,最早提出“隐居”一词的是孔子,他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这一说法。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隐”,即隐居,隐士一定是隐居的人;二是“士”,即士人,隐士一定是士人。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的士人”。

隐居在这里是和出仕做官相对而言的,“隐居的士人”,就是隐藏起来不出来做官的士人。

根据上面的两层意思,并不是所有隐居的人都是隐士,隐士必须是士人;也不是所有不做官的士人都是隐士,想做官做不上的士人就不是隐士;“隐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种原因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最早提到“隐士”这一术语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他在运用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就是指“隐居不仕的人”。

《荀子·正论》中说:“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

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

中国的隐士文化

中国的隐士文化

7、以隐求官。如唐代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
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用这种隐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隐士的三种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隐身于朝野之中,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
10、所谓“隐于朝”。
有人统计过,古诗中约有三成的诗歌出自隐士之手,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现在最多人说的就是:“大隐隐于市”,陶渊明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隐士了。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中国的隐士文化
隐士文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遭受排挤,个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便愤然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但却因此成就了中国隐士文化。
4、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式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5、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我看隐士文化

我看隐士文化

我看隐士文化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隐士文化是其一个亮点,也许我们不能深入理解这种博大的文化,但是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对我们先人的做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隐士”顾名思义就是隐居不仕的人,《后汉书》说隐士们“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还有一点就是人总会被孤独吸引,静默的时候,思想就会飘向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脱离周边环境的纷纷扰扰,真正与时间和万物同在。

这也许就是很多人思想意识里有“隐”的想法。

隐士,则是让独处的时间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到如止水般平静,思想灵动智慧,心性和善仁慈。

隐士常在深山中默默无闻,茅蓬褴衣,不留文字,却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一直被各个朝代的人们所尊敬。

放眼看去,我国历史上的隐士真让人叹为观止啊!从最远古就有了一位真正的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云:“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

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也许大家都会对许由产生一种尊敬和赞扬,但是我觉的许由太爱装逼了,作为一个学生这样的话也许不应该说,但是我自知学识浅陋,无法在找出其他的词来表达我的意思,大家想一想,许由他在以前并未做过官,他也并不熟悉作官是如何如何,况且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并不是很灵活,远古的那种共产社会,官场也许只是充当了一个好好服务他人的部门,那是的人基本上没有私欲,官场不会想后世那么黑暗,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许由为什么?要归隐却不愿为他人服务呢?就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一.许由也许是一个比较虚伪的人,因为还有后文记载说: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

牵牛上游饮之。

”可见许由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名声而已。

二.许由自知无德无能,不敢胜任。

三.也许许由真是和常人不一样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想法,他比其他人进化的快。

古代人隐居山林的独白

古代人隐居山林的独白

古代人隐居山林的独白引言古代人隐居山林,是一种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这种隐居生活不仅代表了对尘世烦琐的逃避,更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人隐居山林的原因、生活方式以及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一、隐居的原因1.1 逃避动荡社会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往往是人们选择隐居山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战乱、政治纷争等社会动荡时期,很多人选择背井离乡,来到深山老林中隐居避难,以避免战乱对自己生命造成的威胁。

1.2 追求心灵自由在古代社会,人们由于家族、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常常无法追求内心的真正渴望。

隐居山林成为了他们追求心灵自由的方式。

在山林中,远离尘嚣喧嚣,人们可以追求内心真正的欢愉,找回自我。

1.3 追求修身养性古代人隐居山林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修身养性。

山林环境清幽,道家、佛家等修身养性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更好的实践。

人们可以追求身心的和谐,通过修炼身心,提升自己的修养。

二、隐居生活的方式2.1 修行隐居山林的人们通常会进行修行。

无论是道家修身养性、佛家修禅修行,还是儒家注重品德修养,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更好的实践。

修行可以帮助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使内心得到真正的平静和满足。

2.2 种植与养殖隐居山林的人们往往会种植一些蔬菜水果,以供自己食用。

同时,也会养殖一些家禽家畜,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赖,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

2.3 牧渔猎山林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隐居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补充。

人们可以以牧渔猎为生,获取足够的食物和资源。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能满足生活需求,更能带给人们身心的平静与满足。

2.4 读书与写作山林环境清幽,适合人们静心阅读和写作。

隐居山林的人们常常会带上一些书籍,沉浸于文学艺术的世界中。

他们可以尽情阅读和写作,开拓自己的思维,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隐居生活的意义与影响3.1 对个人的影响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对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隐居生活可以让人们追求内心真正的欢愉和满足,使内心得到平静和安宁。

中国的隐士文化: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中国的隐士文化: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中国的隐士文化: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

”这些人就不一一介绍了,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所标榜的高人,隐士,是被列入《隐士传》《高士传》里的人。

说到隐士,大家注意,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的要特别注意,中国几千年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人?还不是孔孟,还不是老庄,是隐士。

好像我看近百年来的著作,都对这一点没有讲清楚。

有一个同学拿我这个观念作博士论文,写了六年还没有写完,因为资料找不全,很痛苦!何以证明隐士思想对中国文化那么重要?我们正史上从三代以下,所谓唐尧让位许由,从这些历史故事一路找下去,都可以找到。

相传历史上的隐士,在三代之际,便有许由、巢父、卞随、务光等人,这些人物,大多都是“视富贵如浮云”,所谓:敝履功名,薄视帝王而不为的角色,同时,又说他们的学问、人品,都是有超人的成就。

正因为他们浮云富贵,敝履功名,所谓“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因此使我们历史上所推崇的圣帝明王,如尧、舜、禹、汤等人,都为之礼敬景仰有加;换言之,凡是上古的圣帝明王,无论为政为人,最顾忌的,便是隐士们的清议和轻视。

尤其在野的知识分子,和民间的心理,对于隐士们态度的向背,非常重视。

到了秦汉以后,司马迁作《史记》,特别点处隐士一环的重要,把他和谦让的高风合在一起,指出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人高尚其志的另一面目。

因此他写世家,便以《吴太伯世家》作点题;他写列传,便以《伯夷列传》作点题,尤其他在《伯夷列传》中,借题发挥,大发其历史哲学与人生、世事哲学的议论,比他的自序,还要进一层,深刻透露出文化哲学的观点,强调隐士思想的背景,与其崇高的价值。

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如汉高祖时代的商山四皓。

所谓皓是头发都白了的老头子。

从秦始皇时候就当隐士不出来的四个老头子,学问很好,名气很大,道德很高,可是不出来。

到了汉高祖的时候,年纪很大,须发都白了,被尊为四老。

汉高祖当了皇帝,礼请他们出来,他们不答应,后来刘邦要立太子传位时,宫中发生了一个大问题,汉高祖想把吕后所生的孝惠帝——当时的太子废掉,改立他所喜欢的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几乎成了事实,结果吕后问计于张良,张良就告诉吕后,除非孝惠帝——当时的太子把商山四皓请来,汉高祖就不敢废太子了。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隐士,通常指不求名利,独处山林,追求自我修身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隐士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始于汉代,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元明清。

隐士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就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及其意义展开探讨。

一、隐士文化的源起隐士文化的源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汉代时期,由于太学教育的抑制和权贵阶层的掌权,许多有志之士无法在政治、学术和文化领域得到发展和施展。

隐士就是一些人因为不被承认或被剥夺了权力而选择独立的生活和传统的学术实践。

他们通常选择隐居深山老林,离开纷扰的尘世,在崇高孤独的环境中修身养性,探索自然法则,宣扬崇高的道德思想,使他们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二、隐士文化的特点隐士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理想主义,注重人的精神和道德追求。

隐士在山林中自给自足,远离尘嚣,把个人的理想、信仰、思想和精神投注在自然环境中。

他们重视自然观察和个人经验,通过内省和反省,逐渐领悟道理和智慧。

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物质的精神充实。

在学者眼中,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

三、隐士文化的意义隐士文化的意义在于他们维护了道德理想和精神的本真,以及中国文化的延续和繁荣。

第一,隐士文化重视道德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自我修身来表现道德人格,正是中国文化里发扬人类精神的一种方式。

隐士们非常强调人类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古代中文文化中被认为是莫大的财富和智慧,所以隐士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隐士文化强化了地位的重视,隐士们不接受众人声望和名利观念的扰乱,及其纷乱的人类关系。

他们与社会大群体的沟通方式不同,在传统文化中,隐士的存在被看做是一种商业社会化侵略的抵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士文化对于公众的影响也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背景下。

最后,隐士文化也强调了文化传承的价值。

在山林隐居的隐士是学者传承的重要角色之一。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本文将探讨中国隐士文化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隐士文化的形成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使得一些人开始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有效性,并寻求一种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生活方式。

这种思潮促使了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士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隋唐时期,这个时期的隐士文化主要体现在文人墨客的行为和作品中。

许多文人都对官场生涯不感兴趣,选择了隐居山水之间,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以诗词、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一笔。

第二个阶段是宋明清时期,这个时期的隐士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并且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宋代文人韩愈、苏轼等人提倡“归隐田园”,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自由发展。

明代文人杨慎、唐伯虎等人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他们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作品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

到了清代,隐士文化更加兴旺,清代文人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以自己的著作和行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隐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隐士文化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我实现。

这种思想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礼教和权威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其次,隐士文化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完善,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多隐士不仅是文人,还是艺术家和学者,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隐士文化也对后来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山水田园”和“闲适自在”的精神,都与隐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总之,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隐居在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理论依据

隐居在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理论依据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收稿日期:2016-08-04作者简介:陈连山,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主要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隐居在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理论依据陈连山摘要:隐居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治性的,一种是宗教性的。

当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来临之际,诸子百家对于隐居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经典性论述在塑造中国文化模式、影响后世隐居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认为隐居是在无道时代保持道德操守的基本手段,所以儒家的隐士大都是政治性的,但这种隐居是有限度的,只回避无道的政治,不回避人类社会;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中远离社会的隐居理念远远强于儒家思想,他们给予隐居的文化地位也远远高于儒家,道家认为隐居才能保护人类的自然天性,他们不仅否定政治,甚至否定一切价值观,因此,道家思想是最能体现隐士精神、最能揭示隐居文化意义的理论;法家则唯专制君主马首是瞻,完全排斥隐士。

道教和佛教均主张脱离世俗社会而修行,但得道之后仍然会出世引导世人修行。

总之,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关于隐居的阐释,总体上肯定了隐居的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光芒闪耀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隐居;文化经典;儒家;道家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669(2017)01-0105-08人类是一种群居性或者说社会性的动物,离群索居的隐居生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

因此,隐居,特别是名人的隐居在人类社会就成为十分引人注目的行为,或赞美,或批评,各种态度不一而足。

一、如何看待隐居人类既然是所谓的“社会动物”,那么为什么总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远离社会而隐居呢?究竟原因何在?造成隐居现象的原因在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在矛盾。

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集体中生活,而集体生活出于彼此协作和交流的需要,必然产生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秩序和多数人自觉不自觉遵循的主流生活模式。

文化毕业论文: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

文化毕业论文: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

文化毕业论文: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摘要:隐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存在。

本文通过分析隐士的定义、起源和发展,探讨了中国隐士文化的内涵。

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脱物欲的追求。

隐士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清贫、远离俗世和尚德修身。

隐士文化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道德、文化和精神发展。

关键词:隐士文化;内涵;价值观;中国;影响一、引言隐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隐士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通过对隐士文化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中国隐士文化的内涵。

二、隐士文化的定义与起源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詩經》中,指的是避开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在宋代,隐士成为了一种风尚,被誉为“仙人”和“先贤”。

隐士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归隐”观念,即追求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脱物欲的追求。

三、中国隐士文化的内涵1.社会地位与思想观念:隐士在中国社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被视为有学识、有才华、有道德品质的人物。

隐士文化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超脱物欲的追求,注重个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

2.核心价值观:隐士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清贫、远离俗世和尚德修身。

自由即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清贫即不贪图物质财富,追求心灵的富足;远离俗世即与纷繁的社会世俗脱离,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尚德修身即追求道德的高尚品质和个人品德的完善。

四、隐士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道德发展:隐士文化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推动道德发展的作用。

隐士代表了高尚的品德标准和道德规范,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榜样,影响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2.文化传承:隐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隐士倡导的自由、清贫和修身的价值观,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隐居文化

中国隐居文化

中国的隐居文化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最具中国味的不是唐诗,不是宋词,而是一种生计方法,这种生计方法叫隐居。

中国古代一直是在动荡中曲盘崎岖提高的,纵不雅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的不停更迭,在漫漫历史永夜中,不过是一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悲剧。

千古一悲剧,纵横五千年,清晰了这个事理,中国历史上便多了些看透历史与实际的人,这类人在历史的夹缝里苦苦寻求出路而不果,于是放丧生俗,进山或归田,中国历史上今后多了一个职业:隐居。

我暂且称它为中国式隐居。

隐居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中国味的文化,就如同中国的玄门,土生土长,完完全全由中国人传承生长。

说到玄门,我不禁莞尔,沉静无为切实其实是玄门的思惟,而隐居恰恰讲究的沉静无为。

固然如许说也禁绝确,自古以来就熟大年夜隐小隐之说,大年夜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沉静充其量不过是小隐,大年夜隐的真正精髓是无为。

而把沉静无为阐扬到极致的,无论在闹市仍是在山野,才是真正的隐居。

隐居由来久已,彷佛从有中国文明就有了隐居的萌芽。

隐居者和山人差别,山人隐居须若是文人,名人,有知识。

不着名,不仕进,终身在村子为农平易近,或出亡江湖,或居于山洞,或隐匿于深山老林,以佃猎砍柴为生,这些是隐居,不是山人。

古来隐居者居多,却不能全数称为山人,在这里,我们说的隐居,搜罗山人却高于山人。

一直认为,隐居是人类的奢侈品。

月白风清,闲取一瓢浊酒,再有梨花或者桃花或杏花,值着暮春时节,花树下残花漂荡,清风阵阵,明月朗朗,喝的酩酊大年夜醉,不觉寒暑,不知岁数。

或醉卧,或斜躺,醉眼微睁花树下,衣襟半被落花埋。

云云奢侈的神仙式生计只有隐居者才华享有,忙碌在凡间的人是弗成能有那样一种恬静沉着沉静的心态。

当初读到张养浩的一首曲子,有一句是“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心一下子被震撼了,天蓝水清,一叶扁舟轻帆卷,无风无浪,悠闲地漂流在水面上,一孤翁横卧孤舟,右手边鱼儿游走,左手边手持琼浆。

多美的景色,多好的人生,只是如许斑斓的景色是隐居者的专属,王公贵族,高位权臣,士族豪门,纵使再有钱也难以买到的奢侈品。

中 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有何意义

中 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有何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文化有何意义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隐士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光芒。

隐士,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隐士文化的兴起,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战乱频繁。

许多有识之士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无奈,他们选择隐居山林,以躲避尘世的纷扰。

这些隐士们有的是对政治黑暗感到厌恶,不愿同流合污;有的是怀才不遇,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例如,庄子就是一位著名的隐士,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主张“逍遥游”,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隐士文化的核心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喧嚣的尘世中,人们往往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心灵变得浮躁和疲惫。

而隐士们则通过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与山水为伴,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

他们注重内心的修养,通过读书、思考、修炼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种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追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心灵空虚。

隐士文化提醒我们,要适时地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的自我。

隐士文化还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隐士们隐居在山林之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着四季的更替,领略着山川的壮美。

他们把自然视为生命的源泉和精神的寄托,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

隐士文化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我们保护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隐士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隐士们在隐居的过程中,往往会从事文化创作和学术研究。

他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哲学作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最新 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精品

最新 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精品

论中国隐士文化内涵曾在一篇名为《真水无香》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

这类真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引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

这正应和了日本名著《徒然草》里的一段话: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

所谓真人,大概与隐士是同义的吧?记忆瞬时切换到幽径通深林,世外桃源,园外人家,晨观红日升,夕赏天边霞,夜数碎繁星。

流年在安详里更迭。

然后带着一颗娴静的心读书学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守住属于自己的山河岁月。

当然,这在我看来是最高的隐士境界。

遁迹山林的知识分子,从此不为名不为利,远离明争暗斗的朝野,一心一意过恬淡平凡的生活,才算“隐”到最高层次了吧。

当然,若原本只是一介白丁,一生生活于田园山林,便不可算入隐士行列。

而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不过是给隐士“隐”的程度划分个深浅层次而已。

真隐,放下名利之心,从此不再为世俗所累,倒挣得个逍遥自在。

先官后隐,既留下了前半生的芳名,也保住后半生的安逸。

半官半隐,在名利与安闲之间穿梭,该出手时便顺了名利心为朝廷出智谋,其余时间,蒲扇一摇,两袖清风。

忽官忽隐,始终如犹豫着是否往园外探出头来的红杏,既想闲游四野,骑鹿访名山,又拒绝不了功名的诱惑。

假隐,就是找个漂亮的借口“借”来个掩饰本心的身份。

名隐实官,与假隐无大异。

以隐求官,终南捷径行得通也就成名官实官了。

无奈而隐,许是才华遭妒,因谗言而被弃用,只能伴着叹息声退隐。

真隐而士,亦与半官半隐出手时无异。

不过,无论人家想隐到什么程度,是真隐、先官后隐、半官半隐、忽官忽隐、假隐、名隐实官、以隐求官、无奈而隐、真隐而士还是所谓“隐于朝”,无论是否隐到不闻朝野、不沾染丝毫俗世气,都无妨其隐居行为的进行。

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各种有意或无意的目的,更何况是隐士们的隐居行为呢?有时仅仅是因为“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或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单纯的客观原因。

中国“隐”文化:深山中盛开的智慧

中国“隐”文化:深山中盛开的智慧

中国“隐”文化:深山中盛开的智慧作者:李人山来源:《求学·素材版》2017年第03期“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历代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强调“士”,实是不精确。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而且一般的“士”即使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又曰:“遁世无闷。

”又曰:“高尚其事。

”……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直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且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短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这种“隐”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一】许由洗耳,巢父饮牛相传,上古时代的尧帝,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

许由是个不为名利不问政治的清高之人,不但拒绝了尧帝的请求还连夜逃往箕山,隐居不出。

尧帝便派人去请他,说:“如果你坚决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

”不料许由听后,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颍水边去,掬水洗耳。

不过在洗耳的时候,许由遇到了同样隐居在此的巢父,当时巢父正带着自己的牛在溪边饮水,问起许由洗耳朵的原因,许由便原原本本说了,不想巢父却很不高兴,说:“你许由虽然不接受王位,隐遁起来不吭声则罢了,还大谈洗耳缘由,是另一种沽名钓誉。

我下游饮牛,你上游洗耳,岂不有意脏我的牛口?”微评:巢父、许由两位隐逸高士,虽未登帝位没有作为,但却以六根清净的仙风道骨惊天地泣鬼神,被历代高人隐士、贤达俊哲高山仰止。

他们身上氤氲着一种至美至洁的文化气韵,树立了两面高远的旗帜。

(文化气韵/节操/高尚)【二】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东汉严光在长安学习时遇到刘秀,两人结成好友。

你对文人隐居的看法

你对文人隐居的看法

你对文人隐居的看法
1. 文人隐居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源自中国古代。

在历史上,不少文化名人都选择了隐居生活。

2. 隐居生活通常是指文人为了达到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平静,故意选择远离喧嚣世界的一种生活方式。

3. 文人隐居有时也被称为“遁世”,是对社会和政治环境失望的一种逃避方式,但不代表完全逃避,而是一个人在纯粹的环境中自我完善和养成自身性格。

4. 文人隐居可以让人安静思考,追求真理。

在隐居时,文人可以沉淀自己的思想,以更深刻的方式感受人生的意义。

5. 隐居生活也可以让文人更全面地发掘自己的潜能,透过内心沉淀,达到创造、创新的目的。

文人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观察社会、反思人生。

6. 然而,隐居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

对于一些人来说,追求成功和竞争是他们生命的动力。

这些人更适合活跃、竞争激烈的社会。

7. 此外,文人隐居是一种保持个人独立、不被困扰的方法,但也有可能导致人在长期孤独与沉寂中迷失方向,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8. 总的来说,文人隐居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然也可能存在负面影响,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权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析现代人的隐逸文化

析现代人的隐逸文化

析现代人的隐逸文化摘要: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块静地,无论这块静地在往后的生活中是越拓越大还是一点一点的被占据,我们都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它的存在使我们总向往“隐居”的生活,然而隐居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就像隐居文化的发展,从先秦两汉的隐士群到现代的隐居族,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定义,古人的隐居多与仕途有关,而现代人的隐居则多是厌烦水泥建筑而逃离或是追求心灵的陶冶。

关键字:现代人隐逸文化物质心灵我们常读古人的隐居,那么现代人是否可谈?谈到现代人的隐居,我们就不得不谈谈“隐居”在现代的社会中又是怎样的定义。

在百度的搜索中有那么一个名词叫“隐居族”。

何为“隐居族”?在百度里的解析的是“长期蛰居在租屋中,很少与人交往,既不外出工作,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和朋友,过的就像是‘隐居’生活的一群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外界一切事情乃至解决生活起居,但这是隐居吗?是懒惰还是隐形?对于隐居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在我看来“隐”始终离不开回归生命的本真,何为回归生命的本真?这就涉及到生命本真的问题,生命的本真却又涉及到人为什么而活?人要怎么活的问题。

散文文学家蒙田曾说过:“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那么好的生活也应是放慢脚步静静的来品尝。

张笑恒先生在他的《幸福禅学》中有一篇叫“安禅何须劳山水”的文章深刻的谈了如何在这物质泛滥的年代里静下心来享受生活。

他引用了佛家的一则故事:有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集鲜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当他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你每天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依经典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佛教徒非常欢喜的回答:“这是应该的。

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

我是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繁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无德禅师反问:“你以鲜花礼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隐居文化
作者:↓1123↑
关键词:隐居;隐士;
摘要:在封建时代,儒家思想一统天下,这就决定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学性格,那就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皇帝效忠。

而《论语》上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便是文人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负,而一旦这种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在官场上失意了,也不能随波逐流,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隐居。

一、隐居文化
(1)隐居、隐士的历史,应该和官僚的历史一样久远,有了官僚也就有了隐士。

隐士最受宠、最春风得意的是在唐代和宋代。

也正因为唐、宋时代的皇帝们特别尊礼隐士,搜易在唐代也就特备兴起了一股“隐居”的风气。

(2)隐士,由于其隐居原因的不同,因而心境也不同。

隐士中有被免职赋闲的,有主动辞官不做的,有平生浪迹江湖,不愿为官的,有为博取美名,待价而沽的,有避仇或被通缉而逃亡的......他们的心境有的哀凄,有的绝望,有的超脱,有的提心吊胆,有的万念俱灰,有的悠闲自在。

在江湖之上,当然可以偃仰啸歌,把酒临风,浇开心中块垒,磨合点点伤疤,一洗心中的郁闷与耻辱。

身在山野,心在庙堂的,可以图恢复,祈望东山再起;决意隐居的,亦可以寄情山水,吟诗作画,提高自身品位,悠然自得的过着隐居的生活。

(2)隐居,似乎成了一种心态的象征,让人向往。

如果不是隐士,我们怎能领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韵,以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美呢?“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那分悠闲,那种心境,不是隐士,谁能有呢?
(3)关于隐文化,古代诸多诗人、文人都有所谈及,有分之为大隐、小隐的,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隐居之成其为文化,全由隐士的思想与创作来支撑和构建,这些作品反映了隐士们的苦痛与郁闷,焦灼与无奈,豁达与优雅,潇洒与风流......隐士之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体现在他们笔下是那样的灵动、雍容,似潺潺小溪,闲闲地流淌。

真正的隐士,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卑躬屈膝的媚眼,境由心生,来去无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甚而无所谓生,甚而无所谓死,只追求学者生命的真正纯粹,只渴慕文士胸襟的永恒唯美!
(4)是一种无奈于社会,而选择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其实这便是对于士大夫们而言,
就是回归平民百姓却又略高于平民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能够真正这样做,倒也算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无法为社稷分忧,也不会让自己堕落迷茫,更不会让自己随波逐流,祸害社会,倒也安然。

(5)隐居须要有酒,有酒就多了些出尘的味道。

在中国历史上,以饮酒闻名的人不在少数,隐居者愈甚。

文人大都是喜好酒隐的,今日怅然中便在酒中暂时忘却家国忧愁,来日再为国家计!酒对于文人的熏陶,当然宋朝的酒隐就更为显著了,念来文人还是爱国深切,只叹无奈,也就能饮酒醉忘愁了。

饮酒的最初可能不是隐居,但那种酒后酣醉的最纯洁的文化真正起原于隐居。

原因很简单,隐居者无名利之心,恬静沉着沉静安然安祥的过着隐居的生活。

二、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隐于野外(例如荒郊野岭、崇山峻岭等远离红尘、远离凡尘俗世的地方)是小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知最多的那种隐士,例如远居深山的道士、僧人之类。

隐于市井(即我们平常所生活的环境)是中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藏身于我们身边深藏不漏的那些“高人”。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中所说的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我们通常所说的隐士就是指前两种“隐于野”和“隐于市”的人。

不管是“隐士”还是“高人”,都是我们生活中听说过的,而且这两类人一般性情恬淡,志向高远。

三、隐居文化中的代表人物
大隐莫过于晋陶渊明了,陶渊明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便算是真正道出了隐文化的价值,上述的小隐、大隐不过都为这大隐作了陪衬了。

隐文化从闹市搬入山林如何?从仕途渐入民间又如何?都逃脱不了一个烦字,即便是在山林与山水为乐,也不如心中坦然,无私无欲来的实在。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表现了陶渊明安贫乐道、不修边幅、悠闲自适、率真豪迈的品质与个性。

四、隐居文化的延伸
真正的隐居文化所教给我们的,便是让自己学会明白人生百态,如若不能改变社会,那便试着改变自己如此方能活得洒脱、幸福。

可这个改变自己又怎会容易?小隐,忘却世事,非真忘,是图忘。

大隐,不论是非,非真不论,是无力论辩。

都只能是一种被动状态,真正灵活、主动的状态便是大隐,那种能够明白世事,却又懂得该在什么时候将自己的观念
展现于世,内心又可以豁达、开朗,不被世事所拘泥,做到真正的“心静自然凉”。

隐逸文化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生活的反映,是他们审美境界的人生追求,同时,隐逸文化也保证了士大夫相对独立的人格价值、社会理想、生活内容和审美情趣等。

正是有了这种隐逸文化,中华民族有了一种“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的自慰精神,无论面对怎样的打击,他们都能将其淡化、抹平,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外界再凶险,而个体的心情总是宁静的;处境极困难,总认为人生是美好的。

隐居文化似乎始终在封建皇权的正统中躲躲闪闪,与正统文化若即若离,但它却真正剥蚀了浮华的文字外衣,挖掘出内心最深处的清冽甘泉,汩汩有声!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它的生命力或它的吸引力,已经通过无数文人学士的吟唱,传承了千年,而且,还必将绵延万代,流传不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