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文部分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复习(人教版)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1复习(人教版)ppt课件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 汉武帝,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 “史学双璧”。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 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共130篇。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 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陈涉世家》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这部 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衔接交杂而成;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 通常以“太史公曰”为起头,内容或有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有对人物的评价, 或有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仍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这也呼应司 马迁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标。
1、《短新闻两篇》都是新闻,它应当具有真实、及时、有价值的特征。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特写真实、准确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 大事件――香港回归。它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角度,详细地描述了中英 双方在香港举行的交接仪式,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 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 之后采写的,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 来写。譬如,这儿“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高兴地嬉戏,作者却 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2、报告文学的特点是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问题 及其发展趋势。它所反映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的,但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中的 三个主要场景,即起床、吃饭、工作,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 的苦难生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基础知识梳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基础知识梳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 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 社会利益之上。
答案: C
ppt精选
11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 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 因进行分析。
B.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17届 亚洲运动会成为亚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 一次盛会。
2.关于“三美”
诗歌“三美”说是由闻一多率先提出的。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 呼应。
ppt精选
3
三、重点字音
《沁园春·长沙》 百舸(ɡě) 寥廓(kuò) 浪遏(è)飞舟 方遒(qiú) 峥嵘(zhēnɡ rónɡ) 《雨巷》 惆怅(chànɡ) 彳亍(chìchù) 颓圮(tuí pǐ) 彷徨(pánɡ huánɡ) 《再别康桥》 河畔(pàn) 青荇(xìnɡ) 榆(yú)阴 浮藻(zǎo) 长篙(ɡāo) 漫溯(sù) 斑斓(lán) 笙(shēnɡ)箫 似(shì)的 似(sì)乎 悄悄(qiāo) 悄(qiǎo)然 《大堰河——我的保姆》 瓦菲(fēi) 青苔(tái) 虱(shī)子 火钵(bō) 碾(niǎn)米 忸怩(niǔ ní) 冰屑(xiè) 团箕(jī) 凌侮(wǔ) 叱(chì)骂 漂泊(bó) 给(jǐ)予
答案: A
ppt精选
9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现代文ppt课件(必修1)精品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现代文ppt课件(必修1)精品
现代文
一、识字音 给加点的易读错字注音。
1.百舸.( gě ) 2.寥廓.( kuò) 3.摭.拾( zhí)
4.吮.吸(shǔn) 5.甄.别(zhēn) 6.奢侈.( chǐ )
7.商榷.( què) 8.墓冢.(zhǒn)g 9.不啻.( chì)
10.形骸.( hái )
11.戕.害(qiāng)
24.赭.色(zhě )
25.诳.语(kuán)g 26.干涸.( hé )
27.甬.道(yǒng)
28.船棹.(zhào)
29.残羹.(gēng)
30.饿殍.(piǎo )
31.饮啜.(chuò) 34.啮.噬( niè ) 37.佝.偻( gōu ) 40.黑魆.魆( xū ) 43.绮.窗( qǐ ) 46.远阜.( fù ) 49.矫.饰( jiǎo )
5.苟延残喘: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残喘,仅存的一口气。 例:有很多开发商不是通过降价销售,而是通过银行体系之外的 高息借贷苟延残喘,希望能够凭借市场复苏脱困。 6.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比喻做事时 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例:欧厝避风港项目将建设闽南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之前对 着厦门岛内望洋兴叹的欧厝渔村将迎来新的春天。 7.惨淡经营:下笔之前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例:对于车商而言,惨淡经营、“败走麦城”的日系车让其销量进入 寒冬;而低价甩卖、价格触底的欧美德系车以及国产轿车,则硕果 累累、盆满钵溢。
32.按捺.不住( nà ) 33.打夯.(hāng)
35.侘傺.( chì)
36.欷.歔( xī )
38.涮.羊肉(shuà)n 39.抛锚.(máo )
41.恪.尽职守( kè ) 42.炫.耀(xuàn)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实用课件6(16份) 人教课标版3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实用课件6(16份) 人教课标版3
续铺垫。
今日的交通,也像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 的急促,那样的忙乱。
我拿起书看着,眼神却时常飘向母亲的脸 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母 亲眉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一条深深 的沟壑,才肯作罢。
“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儿,来得 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眼神交 汇了。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 地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实用课件6(16份 ) 人教课标版3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实用课件6(16份 ) 人教课标版3
如下面语段横线上的文字,就设计得十分巧合。 巧遇
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道路泥泞难走,行人很少。 一个男青年,乌黑头发,身穿西服,脚蹬皮靴,骑一辆崭新
的自行车。他哼着小曲儿,好像有什么喜事,车速很快。他来到 一家首饰店,精心挑好了一条项链,又急忙出门上车。由于路 滑,脚没站稳,险些跌倒,一松手车子摔在地上,把身旁一个年 过花甲的老人撞倒了。那男青年扶起自行车,边用布擦车上沾的 泥,边用眼瞟了一下那老人说:“老东西,往哪儿撞,瞎了?” 老人慢慢地爬了起来,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 样多。”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实用课件6(16份 ) 人教课标版3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实用课件6(16份 ) 人教课标版3
三、铺陈误会法 误会法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一方误会另一方或双方相互误会, 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手法。误会往往表现为人物 不了解事实真相,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错误地判断为另一种并 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文章常对误会做必要的渲染和强调,其结 局,一般是情节陡转,误会解除,有时也可能是误会加剧。
本文采用“设置悬念”式结构。全文截取高考当天的生活 情境,从厨房备餐到行驶在前往高考考场的路上,始终以 “我”的视角展现母亲的“忧与爱”,既用细节设疑来制造渲 染气氛,又以“我”的内心感悟来构建伏笔铺垫,一波三折, 看起来漫不经心,随意而写,实际上匠心独运,情节有致,结 构严谨,吊足了读者胃口。

高中语文教材知识梳理:必修一现代文ppt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教材知识梳理:必修一现代文ppt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锭dìng子 《飞向太空的航程》 耸sǒng入云天 翌yì年 酝yùn酿 横亘gèn
3.形近字辨析
《沁园春·长沙》 稠chóu 稠密 惆chóu 惆怅 绸chóu 绸缎 寒hán 寒冬 寨zhài 寨子 《诗两首》
消xiāo 消沉 销xiāo 销毁 绡xiāo 红绡 婉wǎn 婉约 剜wān 剜菜 惋wǎn 惋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尝cháng 尝试 偿cháng 偿还 膝xī 膝盖 漆qī 漆布 碾niǎn 碾场 辗zhǎn 辗转 棵kē 一棵 稞kē 青稞 己jǐ 自己 巳sì巳时 已yǐ 已经
⑧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 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 子佳为笔名。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 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 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 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 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 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 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知识巩固
填空 :
(1)细草微风岸, 。 , 。名岂文章著, 。 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2)漫江碧透, 。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此情无计可 消除,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 残玉簟秋》)
(4)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小狗包弟》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作揖:拱手行礼。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叱骂:责骂。 浩劫:大灾难。 逆来顺受:对外界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顺从地忍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风和日丽:微风和煦,阳光明丽。 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文复习2-PPT文档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文复习2-PPT文档资料



3、情感:,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 出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 4、艺术特色: (1)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 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态的对比,风华正茂 的“同学少年”与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 明比,“万类”的自由与民生的压抑是暗比。 (2)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以“万” 言山之多,以“遍”写红之广,“击”字形象地写 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则生动地描绘了游鱼 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叮咛(níng) 撩(liáo)起 狂妄(wàng)自信 炫(xuàn)耀 沉湎(miǎn) 宠(chǒng)爱 粘(zhān)贴 怪癖(pǐ) 诧(chà)异 横(hèng)蛮 颤(chàn)抖 夭(yāo)折 引吭(háng)试啼
迂(yū)回 喧(xuān)响 迷惘(wǎng ) 晨曦(xī) 面面相觑(qù) 溺(nì)爱 抹煞(shā) 摭(zhí)拾 祈祷(qí)(dǎo) 磕(kē)绊(bàn) 冰雹(báo) 碾(niǎn)成 嬉(xī)游 坐标轴(zhóu) 眺(tiào)望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沁(qìn)园春 橘(jú)子 百舸(gě)争流 挥斥方遒(qiú) 怅寥廓(liáo) (kuò)峥嵘(zhēng)(róng) 浪遏(è)飞舟 开天辟(pì)地 吝啬(lìn)(sè) 澄(chéng)清 召(zhào)唤 凄(qī)厉 不驯(xùn) 明澈(chè) 灰烬(jìn) 脊(jǐ)骨 不屈不挠(náo) 摇曳(yè) 睫(jié)毛 瞳(tóng)孔 曙(shǔ)光 轻蔑(miè) 惆怅(chóu chàng) 给(jǐ)予 噼噼(pī)啪(pā)啪 絮絮(xù)叨(dāo)叨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P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P

(六)我的四季
1、创作背景:张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致力于“爱”与“美” 的探索和表现,命名为“大雁系列”,以一种轻松、自然、冷静的笔法在当时浸
泡着泪水、呻吟着苦楚的文学之中显得与众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重
点转向了纯粹的人生层面,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末散文创作中出现的状写人生浪 潮;二是充溢着一股强烈的苦难意识。沿着第二条写作理念,张洁作了进一步的
(四)像山那样思考
1、思想内涵: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平衡。 2、构思:总写狼的嗥叫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含义— —写人们消灭狼带来的生态失衡——呼唤保护生态平 衡。
3、艺术性:拟人手法。
“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最后一节是年轻的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诗人放弃了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 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
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四)六月,我们看海去
1、思想情感:诗歌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 力的旺盛,它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二、专题内容解析
(一) 沁园春·长沙
1、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 沙停留,于深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内容: 上片:重写景,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先点明了
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接着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住“富有
(五)十八岁和其他
1、思想内容: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 2、结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是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 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与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文复习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一现代文复习ppt精品课件
、思想情感:诗歌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 力的旺盛,它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让思想在风浪中成熟的青 春和生命的渴望。 2、艺术特点: (1)运用“听觉想象”体会青春的活力 (2)具有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 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语言声调,一种节奏主要由诗 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 (3)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 郁而悠远。
二、专题内容解析
(一) 沁园春· 长沙
1、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 沙停留,于深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内容: 上片:重写景,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先点明了 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接着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住“富有 生命活力”这一总体特征来描绘,为下面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最后即 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 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同时,艺术地回 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3、情感:,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出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 4、艺术特色: (1)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 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态的对比,风华正茂的“同学 少年”与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万类”的自由与民生的压抑是 暗比。 (2)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以“万”言山之多,以“遍”写红之广, “击”字形象地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则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
(二)致青年公民
1、体裁: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 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 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 2、内容情感:诗人以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闪射出 时代精神的光芒,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 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完成先 辈未竟事业,为改造大自然、创造新生活做出自己应有 的贡献。 3、艺术特色:在形式上,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阶 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有如阶梯一样 的诗行排列,造成了热情奔放的气势。采用“楼梯式” 排列,使诗充满了力度,增强了音乐性,达到了形式和 内容的和谐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