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隙阻滞术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科护理学》一、单项选择题。

1.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是()A.低渗性缺水B.等渗性缺水C.高渗性缺水D.原发性缺水E.继发性缺水2.导致急性阑尾炎发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病人抵抗力下降B.饱餐后剧烈运动C.饮食不洁D.阑尾腔阻塞E.胃肠道功能紊乱3.TPN病人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疑有空气进入体内,为防止空气栓塞,应置病人于()A.左侧卧位B.右侧卧位C.半卧位D.平卧位E.中凹位4.下列各项感染中,属于特异性感染的是()A.急性蜂窝组织炎B.肝脓肿C.唇痈D.新生儿皮下坏疽E.肺结核球5.眼袋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A.感染B.血肿C.下睑外翻D.眼睑凹陷E.瘢痕增生6.临床各类器官移植中疗效最稳定最显著的是()A.肝移植B.肾移植C.心脏移植D.骨髓移植E.肺移植7.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A.1~4hB.4~8hC.8~12hD.12~36hE.36~48h8.乳腺癌病人术后的最佳卧位是()A.端坐位B.健侧卧位C.平卧位D.半卧位E.自由卧位9.下列有关腹部损伤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至少每半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B.给予抗生素,开放性损伤应给予破伤风抗毒素C.观察期腹痛严重者,可给予吗啡止痛D.非手术治疗期间要求绝对卧床休息E.无内脏损伤者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0.下列不属于高位肠瘘特点的是()A.漏出液中含大量消化液B.日排出量大C.漏出液刺激性强D.漏出液中含粪汁E.易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11.下列有关骨折病人现场急救的次序中,正确的是()A.妥善固定、包扎伤口、初步检查、平稳运输B.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初步检查、平稳运输C.平稳运输、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初步检查D.妥善固定、初步检查、包扎伤口、平稳运输E.初步检查、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平稳运输1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在形成局部脓肿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A.使用清热解毒药B.温水坐浴C.局部理疗D.全身应用抗生素E.及早行手术切开引流13.肝良性肿瘤中较常见的是()A.纤维瘤B.海绵状血管瘤C.混合瘤D.腺瘤E.错构瘤14.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时,在饮食方法是()A.低脂流质饮食B.高热量、高蛋白饮食C.低糖饮食D.禁饮食E.低脂、低糖流质饮食15.病人意识障碍、不能叫醒、对疼痛刺激为痛苦表情和防御反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和吞咽反射存在。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1、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和椎管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隙的统称。

2、原因(1)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2)动脉硬化、血液病、动脉炎、脑炎等。

3、病理分类(1)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

(2)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

4、临床表现(1)头痛、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升高。

(2)病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3)意识障碍。

5、辅助检查(1)头部CT。

(2)头部MRI。

(3)脑血管造影。

(4)腰椎穿刺。

6、治疗(1)一般治疗:出血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可应用止血药物。

头痛者可给予止痛、镇静剂,并保持大便通畅。

伴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脱水。

(2)大出血者可行手术治疗。

7、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意识不清有关。

(2)营养失调 与呕吐、发热有关。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和肢体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有关。

8、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取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

(2)加强营养:创伤后的应急反应可产生严重分解代谢,使血糖增高、乳酸堆积,后者可加重脑水肿。

因此,必须及时、有效补充能量、蛋白质以减轻机体损耗。

(3)脑损伤患者因意识不清或肢体功能障碍,可发生关节挛缩和肌萎缩。

应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每日作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及按摩。

9、健康教育(1)心理指导: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减退的患者给予解释,使其树立信心。

(2)康复训练:协助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废损功能训练,如语言、记忆等。

各种常见麻醉患者的护理

各种常见麻醉患者的护理

各种常见麻醉患者的护理第一节气管、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护理一、概述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是麻醉气道管理的主要手段。

气管内插管方法大致分为经口腔插管法、经鼻腔插管法、经气管造口插管法三大类,如把导管插入单侧支气管即称为支气管内插管。

二、护理常规1. 麻醉前准备(1)患者准备:①麻醉前评估患者劳动能力、吸烟与嗜酒史,有无长期服用催眠药史,有无怀孕,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嘱患者清洁口腔、鼻腔,戒烟、酒。

②术前禁食≥8小时,婴幼儿禁食≥4小时,禁饮(糖水、清果汁)≥2小时。

③嘱患者取下活动义齿、首饰、手表、戒指等。

按医嘱执行麻醉前用药。

④告知患者麻醉复苏期需要配合的内容,如应答、睁眼、伸舌等。

⑤麻醉开始前测量和记录首次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

⑥建立上肢静脉通道。

(2)麻醉器械、设备、耗材准备:①多功能麻醉机、心电监护仪、听诊器、麻醉喉镜、注射泵、加温仪、简易呼吸囊。

②检测氧气源和吸引装置压力、系统密闭程度,确认无漏气。

③一次性耗材有气管导管(支气管内插管准备双腔支气管导管或支气管封堵管)或喉罩、导管芯、呼吸回路、麻醉面罩、吸痰管、吸附器、口咽通气管、过滤器、医用水溶性润滑剂。

④困难气道麻醉用具如支气管纤维镜、可视喉镜。

(3)药物准备:按医嘱准备镇痛药、镇静药、肌肉松弛药、胶体和常规急救药品(包括阿托品、麻黄碱、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0.9%氯化钠溶液500mL。

2. 麻醉中的护理观察及记录(1)连续动态监测心电图,每10~15分钟记录麻醉机、监护仪上各参数,支气管内插管麻醉根据手术需要单肺通气时,尤其要密切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协助填写麻醉记录单。

(3)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脱管、阻塞。

术中变换患者体位时注意观察导管置入的深度。

(4)记录用药时间点、用量。

(5)记录输注液体种类及其在麻醉手术期间的出入量。

(6)按需要给予液体加温、患者身体保温。

(7)根据医嘱采血进行各种检验。

3. 麻醉复苏期护理(1)气管导管拔管指征: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2020护师考试外科护理学练习题及答案0503

2020护师考试外科护理学练习题及答案0503

2020专业知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一、A11、麻醉前准备不包括A、进行心理护理B、了解病人各系统功能C、纠正病人生理功能紊乱D、麻醉用具及药物的准备E、手术区备皮2、麻醉前禁食禁水的主要目的是A、预防术中呕吐物误吸B、防止术中排便C、防止术后腹胀D、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E、防止术后尿潴留3、全脊髓麻醉的主要危险是可引起A、截瘫B、高血压C、剧烈头痛D、呼吸、心搏骤停E、肢体感觉恢复缓慢4、全身麻醉病人清醒前下列哪项护理最重要A、每15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保持输液道通畅D、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E、防止意外损伤5、全身麻醉患者完全清醒的标志A、睫毛反射恢复B、能睁眼看人C、眼球转动D、眼球翻身E、能准确回答问题6、全麻非消化道手术进食时间为A、术后6小时B、术后8小时C、术后12小时D、术后24小时E、术后4小时7、腰麻穿刺术一般选择的部位A、腰椎1~2间隙B、腰椎3~4间隙C、腰椎6~7间隙D、腰椎8~9间隙E、腰椎9~10间隙8、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常规去枕平卧A、1~2小时B、2~4小时C、4~6小时D、6~8小时E、8~10小时9、术后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的最常见原因是A、胃潴留B、代谢异常C、麻醉镇痛后反应D、机械性肠梗阻E、胃肠蠕动受抑制10、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的主要措施为A、术前做好心理准备B、术中注意头部保暖C、术后服用止痛药D、术后保持环境安静E、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11、应用小剂量局麻药即发生毒性反应者,首先应A、应减药量B、立即停药C、吸氧D、补液E、减慢注射速度12、局部不良反应多为局麻药和组织直接接触所致,若局麻药浓度高或与神经接触时间过长可主要造成A、神经系统损害B、呼吸系统损害C、循环系统损害D、内分泌系统损害E、泌尿系统损害13、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血压下降B、血管扩张C、尿潴留D、呼吸变慢E、全脊髓麻醉14、全麻术后预防病人发生误吸的有效措施是A、用止吐药B、用阿托品C、留置鼻饲管D、继续禁食、禁水E、麻醉清醒前去枕平卧15、为了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一般成人术前禁食A、8~12小时B、12~16小时C、3~6小时D、5~10小时E、16~20小时16、全麻苏醒期的护理不包括A、仰卧位B、定时测BP、P、RC、防止舌后坠D、保持体温E、清醒之前只能少量饮水17、术前访视病人着重了解的项目除外A、婚姻史B、过去史C、以往手术麻醉史D、治疗用药史E、个人史18、气管插管的拔管条件为A、意识及肌力恢复,根据指令、开口、握手等,上肢可抬高10秒以上B、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的表现C、延后反射恢复D、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E、以上说法均正确19、病人自控镇痛(PCA)不包括A、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以阿片类药物为主B、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以局麻药为主C、皮下PCA:药物注入皮下D、持续镇痛:以镇痛泵持续输入小剂量镇痛药E、神经干旁阻滞镇痛;以局麻药为主20、下列哪类药物能降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和幅度A、巴比妥类B、地西泮类C、阿片类D、抗胆碱能药E、抗组胺药21、全身麻醉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或意外,除外的是A、心搏停止B、室性心律失常C、呼吸暂停D、全脊髓麻醉E、支气管痉挛22、腰麻后去枕平卧的目的是防止A、血压波动B、休克C、呕吐误吸D、头痛E、脑缺血23、术后镇痛的目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减轻病人手术后的痛苦,提高病人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B、减少下肢筋脉血栓的形成C、减少肺栓塞的发生D、有利于胃肠道恢复E、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4、椎管内阻滞血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肌肉麻痹B、肾上腺素C、交感神经阻滞D、副交感神经阻滞E、中枢交感神经介质释放减少25、病人全麻拔管后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常见于A、急性支气管痉挛B、呼吸暂停C、肺不张D、上呼吸道梗阻E、误吸26、防止局部麻醉出现不良反应须做到A、宁多勿少B、最小剂量、最低浓度C、用药最大剂量D、局部药物注入血管内E、麻药中勿加肾上腺素27、下列哪项不属于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A、恶心呕吐B、体温上升C、耐受和身体依赖D、瘙痒E、肌僵直二、A21、男性,66岁,局麻下行体表肿瘤切除术,注入麻药后5分钟,出现中毒表现,其中毒原因不可能是A、用量过大B、浓度过高C、精神紧张D、麻药直接入血E、年老体弱2、女性,50岁,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尚未清醒,其卧位应取A、平卧位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半卧位D、俯卧位E、侧卧位3、女性,30岁,全麻下开颅手术,术后已清醒,应采取的卧位是A、半卧位B、平卧位C、头高斜坡位D、平卧头转向一侧E、侧卧位4、男性,34岁。

脑室、蛛网膜下隙引流护理常规

脑室、蛛网膜下隙引流护理常规

脑室、蛛网膜下隙引流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引流管,并进行标识(注明名称),观察并记录脑脊液颜色、性状、量;躁动者适当予以约束。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牵拉。

3.根据病情调整脑室引流瓶悬挂高度,控制流速及引流量,保持匀速外滴,每日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

4.置管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

5.搬动患者时夹闭引流管后再搬动,防止逆流。

6.观察有无颅内低压综合征(如头晕、呕吐、虚脱等)及颅内血肿症状(如头痛加剧、意识改变等)。

7.拔管前先试行24~48小时,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8.拔管后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如局部敷料反复潮湿等。

各种麻醉护理常规

各种麻醉护理常规

硬脊膜外腔麻醉护理-术后
1术后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酌情取适当卧位。避 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血压下降。 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作好记录。 3麻醉后出现恶心、呕吐、穿刺处疼痛及尿潴留等现 象,及时报告医师,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4术后禁食4-6小时后,下腔阻滞麻醉
定义:简称腰麻,将局麻药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 (位于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实体腔隙,充满脑脊液, 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由于此腔隙与脑室相通,麻醉 平面过度上升将会导致延髓生命中枢麻痹,造成心跳呼 吸骤停。腰麻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也常伴有血压 下降,可用麻黄碱预防。此外由于硬脊膜被穿刺,使脑 脊液渗漏,造成压力降低,易致麻醉后头痛。药液的比 重和病人体位将影响药液的水平面,如用放出的脑脊液 溶解药物,则比重高于脑脊液。用蒸馏水溶解,则比重 小于脑脊液,高比重液用于坐位病人,药液下沉至马尾 周围,将安全有效。
颈丛臂丛麻阻滞麻醉-护理
1去枕平卧6小时; 2禁食禁饮6小时; 3测一次生命体征; 4术后伤口的观察; 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头晕、胸闷、恶心 突发性紫绀和惊厥 呼吸困难。
局麻
定义: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 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 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传 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这种 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任何组织损害。局部麻醉 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 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护理
1.术后去枕平卧或头低位6-8小时。麻醉后头痛者平卧24小时,必 要时取头高足低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术后有呼吸抑制或呼 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或使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全脊麻的观察: 低血压、面色发绀、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立即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加快输液、升压等抢救措施。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60分钟监测呼吸、血压、脉搏1次至血压 平稳,并作好记录。 4.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及神经系统症状,对症 处理。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血压下降。 5.评估患者下肢活动情况,注意有无局部麻木、刺痛、麻痹、瘫痪 等,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6.术后6小时遵医嘱给予饮食。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一、麻醉的概念:1、麻醉是指应用药物或其它方法消除病人手术过程中的疼痛,保障病人平安,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技术。

2、理想的麻醉:平安、无痛、精神安定、适当的肌肉松弛。

3、麻醉的根本任务:〔1〕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2〕保障平安〔3〕为外科手术创造良好条件〔4〕意外情况的防护和治疗。

二、麻醉的分类:根据麻醉作用部位和所用药物的不同,临床麻醉分类如下。

1、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不感到疼痛。

它包括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

2、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指将局部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有不同程度被阻滞,病人局部无痛而神志清醒。

它包括外表麻醉、局部侵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麻醉。

3、椎管内麻醉是指将局部麻药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是局部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

它包括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脊膜外阻滞,其中硬脊膜外阻滞包括骶管阻滞。

4、复合麻醉是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方法施行麻醉的方法。

它包括静吸复合麻醉、全麻与非全麻复合麻醉等。

5、根底麻醉是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麻醉处理的方法。

三、麻醉前病人的护理:1、护理评估〔麻醉前评估〕:〔1〕安康史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嗜好、既往麻醉史与手术史、药物使用情况。

〔2〕身体状况:心、肺、肝、肾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情况。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牙齿有无缺损、松动、有无假牙。

有无脊柱畸形或骨折,有无椎间盘突出。

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感染等。

〔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针对性检查〔内镜、CT、MRI〕。

〔4〕心里社会状况。

〔5〕麻醉方法的选择,以病人身体情况、病情程度、手术部位与X围等选择麻醉方法。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1〕焦虑、恐惧:与手术室环境陌生、担忧麻醉效果和预后等有关。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的护理发表时间:2013-12-11T14:57:10.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王国荣[导读] 术后易发生头痛、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

王国荣(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卫生院 4384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311-02【摘要】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减少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病人术中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结果通过对易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干扰,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并发症护理蛛网膜下腔麻醉适用于脐部以下手术,使用广泛。

术后易发生头痛、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我院自2010年九月至2011年10月,共有椎管内麻醉病人102例,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蛛网膜下腔麻醉102例,其中男性病人59例,女性病人43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68岁。

术前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术后采取有效防止措施,未出现特殊并发症,均治愈出院。

2 护理2.1麻醉前准备2.1.1了解病人的健康史及身体状况2.1.2针对病人实际心理状态进行解释、说服、安慰,并解释麻醉和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不适做适当的交代,使病人了解麻醉方法及麻醉后的反应,以取得合作。

2.1.3饮食管理,麻醉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水4~6小时,以减少术中术后因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的危险性。

2.1.4麻醉前用药,稳定病人情绪,加强麻醉效果,减少麻药的毒副作用,使麻醉过程平稳。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苯巴比妥,剂量视年龄而定。

2.2麻醉中的护理主要又麻醉师负责,巡回护士应做好以下配合:2.2.1事先准备好经灭菌处理过的麻醉包2.2.2协助麻醉师摆好病人麻醉体位2.2.3协助麻醉师做好病情观察及麻醉意外的抢救工作2.2.4执行医嘱,如输液、用药等2.3麻醉后护理2.3.1病情观察椎管内麻醉手术后,应将患者安置于平卧位,继续输液,并连接和妥善固定好各种引流导管。

外科护理常规

外科护理常规

外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一)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安顿,详细介绍环境、经管医师、义务护士姓名及入院须知,填写各种规定项目,及时通知医师。

(二)按时给予饮食及分级护理,急诊入院手术患者,在无医嘱前,不给任何饮食。

(三)入院患者在正常情况下,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39℃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1次。

连续3日无发热者,改每日测量1次。

(四)新入院患者测量体重1次,每日记录大便一次。

(五)病重、体弱、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防备压疮和并发症的发生。

(六)危重、禁食、鼻饲及大手术后患者应作口腔护理每日1-2次。

(七)急腹症患者未确诊前,不能任意使用热水袋,禁用吗啡、哌替啶等止痛药物。

(八)有伤口者,及时换药,妥善包扎,如有管道外引流者,应接上无菌引流袋,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引流袋按引流类型每日或隔日更换一次。

(九)按医嘱给药,采集血液、大、小便标本等。

(十)密切观察病情,遇有病情变化时,即时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

(十一)进行健康教育,根据病情做好入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

二、手术前护理常规(一)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理解病情及患者思想情绪,说明手术目的及术前、术中、术后注重事项,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恐惊和疑虑,以取得合作。

(三)手术前1日:1、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2、按医嘱作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实验,并记录。

3、预备手术的皮肤,做卫生处理。

4、按医嘱抽血验血型、血交叉配血。

5、饮食:普通手术者,术前12小时禁食, 4小时禁水,肠道手术者,术前3日进流质饮食,前日禁食;幽门梗阻者,按医嘱术前3日禁食。

6、按医嘱给予清洁肠。

7、睡前按医嘱给镇定安眠药物,观察睡眠情况,停止术前医嘱。

8、注重观察病情,如有感冒、发热、咳嗽、皮肤感染、女患者月经来潮等,应及时同知医生。

(四)手术晨1、女患者将头发梳好,长发者编成2条小辫。

2、胃肠道及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前插胃管。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第五单元麻醉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第五单元麻醉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外科护理学-第五单元麻醉病人的护理[单选题]1.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去枕平卧()。

A.1~2小时B.4~6小时C.8~10小时D.10~12小时(江南博哥)E.12~24小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病人返回病室后,全麻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腰麻病人去枕平卧12~24小时,防止术后头痛。

如病人无特殊病情变化,术后次日晨取半卧位。

[单选题]2.腰麻病人去枕平卧()。

A.2~6小时B.6~8小时C.10~12小时D.11~13小时E.12~14小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病人返回病室后,为防止术后头痛,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腰麻病人去枕平卧12~24小时。

如病人无特殊病情变化,术后次日晨取半卧位。

[单选题]3.病人全麻拔管后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常见于()。

A.上呼吸道梗阻B.急性支气管痉挛C.肺不张D.呼吸暂停E.误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上呼吸道梗阻为全麻时常见的并发症,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

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症,人工呼吸时呼吸囊阻力大,无胸廓起伏,短期内可致死,务必预防在先。

[单选题]4.为了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一般成人术前禁食()。

A.5~10小时B.8~12小时C.9~16小时D.12~16小时E.16~20小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成年人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以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

[单选题]5.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常规去枕平卧()。

A.6~8小时B.7~8小时C.7~9小时D.8~9小时E.8~10小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的病人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其目的是防止蛛网膜下腔穿刺处脑脊液渗漏,造成低颅压性头痛。

[单选题]6.可使用普鲁卡因加入适量肾上腺素作为局麻药物的病人是()。

A.高血压病人B.心脏病病人C.甲亢病人D.老人E.胆囊炎病人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局麻药内加入肾上腺素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局部麻醉药的吸收,既能延长其作用时间,又能减轻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还能消除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等扩张血管的作用,减少创面渗血。

蛛网膜下腔阻滞护理

蛛网膜下腔阻滞护理

蛛网膜下腔阻滞护理
1.一般护理
(1)麻醉前:禁食、禁水同术前准备。

局麻药过敏试验;检查脊柱有无畸形及穿刺部位有无皮肤感染灶。

(2)麻醉后: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直到平稳;吸氧;防止麻醉后
并发症的出现。

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1)低血压:防治措施: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血容量,必要时应用升压药物,以收缩血管,维持血压。

(2)恶心、呕吐:防治措施:吸氧、升压、暂停手术以减少迷走神经刺激。

(3)呼吸抑制:防治措施:谨慎用药,吸氧,维持循环,紧急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头痛:发生率为3%~30%,应让病人卧床,减少起动并对症处理。

(5)尿潴留:必要时应行导尿。

蛛网膜下隙出血护理常规患者的护理

蛛网膜下隙出血护理常规患者的护理

蛛网膜下隙出血护理常规患者的护理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一、评估(一)一般评估检查及治疗经过,生命体征和心理社会状况。

(二)专科评估病因、诱因、瞳孔、意识状态、头痛程度、颈项强直等。

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活动与休息。

(1)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告诉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为患者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控制探视,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各项治疗和护理活动应集中进行。

(2)如经治疗护理1个月左右,患者症状好转,经头部CT检查证实血液基本吸收或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无颅内血管病变者,可遵医嘱逐渐抬高床头,取床上坐位、下床站立和适当活动。

2.避免诱因:告诉患者及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指导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及血压过高等。

如有便秘,可给予缓泻药;血压过高,可遵医嘱降压;患者烦躁,可给予镇静处理。

(二)病情观察蛛网膜下隙出血再发率较高,以5~11日为高峰,81%发生在首次出血后1个月内,颅内动脉瘤初次出血后24小时内再出血率最高,2周时再发率累计为19%。

再出血的临床特点:首次出血后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首次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状和特征重新出现等。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治疗时应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记录24小时尿量;使用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不适等反应,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四)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与预后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目的与安全性等相关知识。

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所致,随着出血停止、血肿吸收,头痛会逐渐缓解。

【绝密资料】2020年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练习题503

【绝密资料】2020年初级护师-外科护理学练习题503

2020专业知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一、A11、麻醉前准备不包括A、进行心理护理B、了解病人各系统功能C、纠正病人生理功能紊乱D、麻醉用具及药物的准备E、手术区备皮2、麻醉前禁食禁水的主要目的是A、预防术中呕吐物误吸B、防止术中排便C、防止术后腹胀D、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E、防止术后尿潴留3、全脊髓麻醉的主要危险是可引起A、截瘫B、高血压C、剧烈头痛D、呼吸、心搏骤停E、肢体感觉恢复缓慢4、全身麻醉病人清醒前下列哪项护理最重要A、每15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保持输液道通畅D、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E、防止意外损伤5、全身麻醉患者完全清醒的标志A、睫毛反射恢复B、能睁眼看人C、眼球转动D、眼球翻身E、能准确回答问题6、全麻非消化道手术进食时间为A、术后6小时B、术后8小时C、术后12小时D、术后24小时E、术后4小时7、腰麻穿刺术一般选择的部位A、腰椎1~2间隙B、腰椎3~4间隙C、腰椎6~7间隙D、腰椎8~9间隙E、腰椎9~10间隙8、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常规去枕平卧A、1~2小时B、2~4小时C、4~6小时D、6~8小时E、8~10小时9、术后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的最常见原因是A、胃潴留B、代谢异常C、麻醉镇痛后反应D、机械性肠梗阻E、胃肠蠕动受抑制10、预防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的主要措施为A、术前做好心理准备B、术中注意头部保暖C、术后服用止痛药D、术后保持环境安静E、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11、应用小剂量局麻药即发生毒性反应者,首先应A、应减药量B、立即停药C、吸氧D、补液E、减慢注射速度12、局部不良反应多为局麻药和组织直接接触所致,若局麻药浓度高或与神经接触时间过长可主要造成A、神经系统损害B、呼吸系统损害C、循环系统损害D、内分泌系统损害E、泌尿系统损害13、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血压下降B、血管扩张C、尿潴留D、呼吸变慢E、全脊髓麻醉14、全麻术后预防病人发生误吸的有效措施是A、用止吐药B、用阿托品C、留置鼻饲管D、继续禁食、禁水E、麻醉清醒前去枕平卧15、为了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一般成人术前禁食A、8~12小时B、12~16小时C、3~6小时D、5~10小时E、16~20小时16、全麻苏醒期的护理不包括A、仰卧位B、定时测BP、P、RC、防止舌后坠D、保持体温E、清醒之前只能少量饮水17、术前访视病人着重了解的项目除外A、婚姻史B、过去史C、以往手术麻醉史D、治疗用药史E、个人史18、气管插管的拔管条件为A、意识及肌力恢复,根据指令、开口、握手等,上肢可抬高10秒以上B、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的表现C、延后反射恢复D、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E、以上说法均正确19、病人自控镇痛(PCA)不包括A、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以阿片类药物为主B、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以局麻药为主C、皮下PCA:药物注入皮下D、持续镇痛:以镇痛泵持续输入小剂量镇痛药E、神经干旁阻滞镇痛;以局麻药为主20、下列哪类药物能降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和幅度A、巴比妥类B、地西泮类C、阿片类D、抗胆碱能药E、抗组胺药21、全身麻醉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或意外,除外的是A、心搏停止B、室性心律失常C、呼吸暂停D、全脊髓麻醉E、支气管痉挛22、腰麻后去枕平卧的目的是防止A、血压波动B、休克C、呕吐误吸D、头痛E、脑缺血23、术后镇痛的目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减轻病人手术后的痛苦,提高病人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B、减少下肢筋脉血栓的形成C、减少肺栓塞的发生D、有利于胃肠道恢复E、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4、椎管内阻滞血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肌肉麻痹B、肾上腺素C、交感神经阻滞D、副交感神经阻滞E、中枢交感神经介质释放减少25、病人全麻拔管后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常见于A、急性支气管痉挛B、呼吸暂停C、肺不张D、上呼吸道梗阻E、误吸26、防止局部麻醉出现不良反应须做到A、宁多勿少B、最小剂量、最低浓度C、用药最大剂量D、局部药物注入血管内E、麻药中勿加肾上腺素27、下列哪项不属于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A、恶心呕吐B、体温上升C、耐受和身体依赖D、瘙痒E、肌僵直二、A21、男性,66岁,局麻下行体表肿瘤切除术,注入麻药后5分钟,出现中毒表现,其中毒原因不可能是A、用量过大B、浓度过高C、精神紧张D、麻药直接入血E、年老体弱2、女性,50岁,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尚未清醒,其卧位应取A、平卧位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半卧位D、俯卧位E、侧卧位3、女性,30岁,全麻下开颅手术,术后已清醒,应采取的卧位是A、半卧位B、平卧位C、头高斜坡位D、平卧头转向一侧E、侧卧位4、男性,34岁。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手术后期是指从患者被送到恢复室或外科病房至患者出院或继续追踪的时期。

手术创伤导致患者防御能力下降,术后禁食、切口疼痛和应激反应等加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负担,不仅影响创伤愈合和康复过程,而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护理的重点是防治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术后评估】(一)术中情况了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情况,手术进程及术中出血、输血和补液情况以及留置的引流管情况等,以判断手术创伤大小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身体状况1.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回到病室时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血氧。

2.切口状况了解切口部位及敷料包扎情况。

3.引流管了解所置引流管的种类、数目和引流部位,注意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导尿管引流尿液的量和色泽。

4.肢体功能了解术后肢体感知觉恢复情况和四肢活动度、皮肤的温度和色泽。

5.体液评估术后患者尿量、各种引流的丢失量、失血量及术后补液量和种类。

6.营养状态评估术后患者每日摄入营养素的种类、量和途径,了解术后体重变化。

7.术后不适及并发症了解有无切口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不适,观察和评估不适的种类和程度;评估有无术后出血、感染、切口裂开、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及危险因素。

8.辅助检查了解术后血、尿常规、生化检查、血气分析等结果,尤其注意尿比重、血清电解质水平、血清蛋白及血清转铁蛋白的变化。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术后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认识和看法,了解患者术后的心理感受,有无紧张、焦虑不安、恐惧、悲观、猜疑或敏感等心理反应。

进一步评估有无引起术后心理变化的原因:①手术致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改变,担忧手术对今后生活、工作及社交带来不利影响,如截肢、乳房切除或结肠造口等。

②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如切口疼痛、尿潴留或呃逆等。

③术后身体恢复缓慢及发生并发症。

④担心不良的病理检查结果、预后差或危及生命。

⑤担忧住院费用昂贵和难以维持后续治疗。

(四)判断预后了解术后患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的落实情况。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患者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患者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全麻手术是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进行手术,病人不知晓手术过程。

(二)健康指导
1. 术前指导
(1)请耐心听从医护人员的术前访视内容,缓解焦虑情绪,保持轻松心情。

(2)请一定要牢记重点内容,携带好做手术必需的X光片和CT,穿开衫棉质衣裤,不要携带贵重物品和金属物品进入手术室。

(3)为防止麻醉意外,请遵医嘱于术前一日10Pm 开始禁饮禁食。

(4)请配合病区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区域的备皮,留置导尿,做术前标记以及注射术前针(常用阿托品)等操作。

2.术后指导
(1)请配合病区护土观察病人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引流管和引流袋里引流量变化,如有异常请及时反馈给病区护士。

(2)全麻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如病人呕吐请及时告知病区护士,防止误吸。

(3)术后已经清醒的病人要保持两小时之内不要入睡,保持清醒。

(4)由于术中失血以及长时间的术野暴露,术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

(5)对于麻醉清醒期出现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坠床以及各种引流管的意外拔出。

(6)术后切口疼痛者告知病区护士,已安装镇痛泵者可以按压释放键,装置内的麻醉药会进入静脉发挥止痛效果。

(7)消化道手术后的病人在肛门排气以后开始进食,从流质饮食过度到半流质,非消化道手术后的病人可在术后6小时开始适量饮水,日次晨开始进食。

(8)术后如无身体不适建议早期开始运动,从肢体被动运动到床上的主动运动到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加速疾病的康复。

胸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胸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了解患者健康情况:每日测量生命体征;测量心肺功能,包括心电图检查、肺功能试验等。

2、做好术前宣教:指导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

向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麻醉方法、手术过程、手术切口;讲述各种管道的作用,如胸管、胃管、氧气管、补液的目的;讲述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讲解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及方法(深呼吸、有效咳痰),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3、纠正营养不良,嘱病人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

4、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

5、术前1日:皮肤准备、肠道准备(酚酶2片口服)、配血、药物过敏试验。

6、术前晚根据患者需要,服用镇静药。

7、术日晨准备:遵医嘱导尿;注射术前常规用药;将患者病历、X线胸片、手术用药交手术室工作人员。

二、术后护理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10~30分钟测生命体征1次,病情平稳后1~2小时测量1次。

2、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局部队发组及皮温低常提示组织灌注不良。

3、维持血压在110~120∕70〜80mmHg:血压增高可能是疼痛、缺氧、输血糕点液过快导致;如血压下降可能为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注意监测中心静脉压(CVP8〜12CmH20):CVP高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容量;CVP低提示血容量不足。

注意监测心率(HR):80700次/分钟(心率快可能后会逐步降低,若持续增高,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4、体位:患者未清醒时平卧,清醒后半卧位,注意抬高床头30-50°,可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同时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引流;全肺切除术后禁止完全侧卧位,患者术后7〜10日内晋严格卧床休息,多取半卧位,以减轻膈肌对胸腔的压力,有利于呼吸。

并协助其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肢体,以防肺栓塞。

禁止患者采取卧位,以免引起纵隔过度移位及大血管扭曲,导致循环呼吸异常。

5、严密观察全肺切除患者健侧呼吸音及气管位置,保持健侧呼吸音清晰,颈部气管居中,严防健侧痰滞留或不张。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护理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真题-无答案(72)85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护理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真题-无答案(72)85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护理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07)(总分84.11,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连硬外麻可发生的并发症有A. 头痛B. 血压下降C. 全脊麻D. 尿潴留E. 麻药毒性反应2. 影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平面的因素包括A. 患者体位B. 穿刺间隙C. 注药速度D. 注药剂量E. 患者年龄3.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蛛网膜下腔麻醉的特点是A. 并发症较多B. 多用于上腹部手术C. 可发生麻醉后头痛D. 只用于较短时间的手术E. 有发生全脊椎麻醉的危险4. 关于麻醉前胃肠道准备的护理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A. 择期手术前应嘱患者多进食高能量食物B. 成人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3小时C. 小儿术前禁食4~8小时,禁饮2~3小时D. 胃没有排空,又需立即手术者,选用全麻时,可考虑行清醒气管内插管E. 以上都对5. 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表面麻醉A. 布比卡因B. 普鲁卡因C. 地卡因D. 罗哌卡因E. 利多卡因6. 关于椎管内麻醉,下列正确的是A. 患者神志清楚B. 镇痛效果确切C. 不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D. 可完全消除内脏牵拉反应E. 肌松效果良好7. 关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护理哪些是应该注意的A. 必须去枕平卧6~8小时防止头痛B. 可发生全脊髓麻醉C. 可发生神经损伤D. 可发生硬膜外血肿E. 易发生血压下降8. 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有A. 舌后坠B. 咽喉部分泌物C. 喉痉挛D. 支气管痉挛E. 哮喘发作9. 全麻患者未清醒时的护理措施包括A.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B. 定时测脉搏、呼吸、血压C. 床边放置吸痰器D. 准备气管切开包E. 适当约束患者肢体10. 麻醉前常规应用抗胆碱药的主要目的是A. 减慢心率B. 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C. 防止呼吸抑制D. 减弱迷走神经反射E. 加强镇痛效果11. 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A. 观察血压B. 去枕平卧6~8小时C. 静脉补液D. 硬膜外腔注射中分子右旋糖酐E. 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12. 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措施包括A. 限制麻醉药的用量B. 麻醉前使用巴比妥类药物C. 适当加入微量肾上腺素D. 小量多次注射E. 避免药物注入血管13. 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A. 头痛B. 呼吸抑制C. 尿潴留D. 血压下降E. 脊神经根损伤14. 局麻药毒性反应易患因素包括A. 药量过小B. 药液浓度过高C. 药液不慎注入血管D. 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丰富E. 病人耐受力低15. 在局部麻醉药中不能加入肾上腺素的情况有A. 指(趾)手术B. 乳房纤维腺瘤手术C. 合并高血压病患者D. 脉管炎患者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不定项选择1. 患者女性,3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蛛网膜下隙阻滞术后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要点
1、有无出现头痛,坐立位时是否加剧。

2、有无出现尿潴留。

【常见护理问题】
潜在并发症: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并发症);腰麻后头痛、尿潴留(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
1、常规监测及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应关注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

麻醉后早期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一次,并做好记录,病情稳定后可延长监测检测的间隔时间。

同时还要观察尿量、体温、肢体的感觉和运动情况,各种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2、去枕平卧6-8小时或遵医嘱。

3、术后禁食6小时后可进食或遵医嘱。

4、腰麻后头痛多发生在术后2-7日,出现以坐立位加剧的枕部胀痛或钝痛时,采取平卧休息,每日补液或饮水2500-4000ml。

遵医嘱给予镇痛或安定类药物。

严重者予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必要时采用硬膜外充填疗法。

5、指导病人床上排尿,解释术后易出现尿潴留的原因,并嘱术后一旦有尿意,及时排尿。

采取促进排尿措施如:听流水声、热敷、按摩下腹部和膀胱区等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管。

蛛网膜下隙阻滞术后护理常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