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

合集下载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意义字的联 想
3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 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
王若虚改“李广射虎”的例子 4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 是相随而变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 感上“推敲”。
韩愈贾岛“推敲”的故事 5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直指的意义易用, 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 显得丰富。
《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性随 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 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 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 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十 分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它一 般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 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 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 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 笔的行文讲究文采,笔调轻松 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写作背景及文体知识
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 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 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一般 人也就不太重视语言修养,不 注重推敲文字。1943年,针 对文学创作的这一现象,朱光 潜写了这篇文章,提出:“文 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 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 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著 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 译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 和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有 《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 《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朱光潜学贯中西,是中国美 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 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 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 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早晨,太阳发出冷清的光芒,树上那只离群的鸟儿不时悲哀地鸣 叫着,树下寂寞的的流水懒洋洋流向远方。
课堂小结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无言之美》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无言之美》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无言之美》知识点一、认识作者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

安徽桐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

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高中作文 人物素材整理——朱光潜

高中作文 人物素材整理——朱光潜

素材整理:黄家惠2020年3月29日朱光潜档案: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

美学大师经典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曾有一个学生捧着书,小心翼翼地去请教朱光潜,朱光潜给这位学生写下了一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这也是朱光潜一-直遵守的行为准则。

以淡泊名利的精神,潜心做着自己的事业,只求满足理想和志趣,不斤斤计较利害与得失。

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只瞄准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

也正因为如此,朱光潜才能留下那么多论著与译著,并且是以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维柯等这样一些思想深度极高的人物与文本为研译对象。

柳鸣九在书中这样谈到他的老师朱光潜,“他必须排除纷繁的世俗干扰与世俗诱惑,而为了使他瘦小的身子能扛得住这样永无间歇、艰难枯涩的精神劳作,他就从不间断地坚持打太极拳、跑步,尽管跑得那么手脚笨拙,姿态可笑......据他的家人回忆,直到他逝世前几天,他还手脚并用,亲自爬上楼,为他翻译的维柯著作查对一个注释。

朱光潜《论美》赏析

朱光潜《论美》赏析

朱光潜《论美》赏析摘要:一、朱光潜简介及《论美》背景二、本书特点与价值三、书中的核心观点四、美的实践与应用五、总结与启示正文:一、朱光潜简介及《论美》背景朱光潜(1897-1986),原名朱光,字孟实,中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在美学领域,朱光潜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广泛的影响。

而《论美》则是他在1932年留学期间完成的一部著作。

这本书以轻松愉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释了美的本质、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内容。

二、本书特点与价值《论美》作为朱光潜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口语化:朱光潜运用了一种类似朋友间畅谈的口吻,使得抽象的美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2.实例丰富:书中穿插了大量生动的例子,既有文学作品的分析,也有日常生活的观察,使得美学理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3.深入浅出:朱光潜将复杂的美学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逐步剖析,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理解美的内涵。

4.实践性强:书中不仅探讨了美的理论,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审美方法和艺术创作建议。

三、书中的核心观点1.美的本质:朱光潜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审美评价。

2.审美观念:不同文化和历史阶段的审美观念有所不同,但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3.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应遵循自然规律,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

4.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美的实践与应用在《论美》一书中,朱光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审美方法和创作建议,如:1.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

2.学习传统文化:借鉴古典艺术的精华,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

3.注重情感表达:在创作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4.注重形式美: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美与内容美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作品的价值。

五、总结与启示《论美》作为朱光潜美学思想的重要篇章,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既有理论指导作用,又有实践应用价值。

《咬文嚼字》——朱光潜

《咬文嚼字》——朱光潜

《咬文嚼字》——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安徽桐城人。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

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

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朱光潜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对于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他所著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

《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朱光潜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自我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对一些译文提出了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他为我国现代美学建设,为建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朱光潜,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朱光潜

朱光潜

个人生平
•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 • 1925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 1925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年夏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 • • • • •
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 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 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 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 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 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 到北大西语系执教。 1933年回国,到北大西语系执教。 年回国, 1939年他成为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 1939年他成为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 年他成为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 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并曾代理文学 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 院院长。 院院长。 1962年夏转入哲学系 讲授美学,任博士生导师。 1962年夏转入哲学系,讲授美学,任博士生导师。 年夏转入哲学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第二、 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委,民盟第三、 三、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委,民盟第三、四、五届中 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等职。 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等职。
朱光潜
作者简介
• 朱光潜(1897年-1986年), 朱光潜(1897年 1986年
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 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 育家、翻译家。 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 大学一级教授、 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 院学部委员, 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 五届委员、 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 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 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 中央委员, 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 合委员会委员, 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 学会常务理事。 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谈美

朱光潜谈美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 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 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 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 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 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什么叫做美,美不 仅在物,亦不仅在心, 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 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 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 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 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 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 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 创造。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 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 时,人都是从由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 家到觉悟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去。艺术 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 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 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 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 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 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 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 理学,将《文艺心理学》现代人 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 文学研究。在康德开始的近代美 学研究后,朱光潜将审美同情与 道德同情的质的区分作出揭示, 指出审美同情消除主客体之间的 界限,“把一瞬间的经验从生活 中孤立出来,主体‘迷失’在客 体中”,也就排除了理性的审美 同情中的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 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谈美”为“免俗”、 “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 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 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 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 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 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 “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该书 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朱光潜谈美摘抄

朱光潜谈美摘抄

朱光潜谈美摘抄
朱光潜(1898-1966)是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心理学家、文化评论家,他的著作涵盖文学、美学、心理学、文化理论等多个领域。

他的代表作是《谈美》和《诗论》。

在《谈美》中,朱光潜提出了自己对美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以下是他对美摘抄的一部分:
1. 美是一种感觉,一种合乎自然法则的感觉。

2. 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它的存在方式和性质并不受主观意识的制约,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 美是人类对于自然、艺术、人文等各种形式美感的享受和表现,是人类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4. 美感具有个人性和普遍适用性,每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独特的,但美感的性质和经验是可以互相交流和启发的。

5. 美感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即主观感受与客观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6. 美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而发生变化和深化。

7. 美感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互交织的体验,是人类意识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光潜关于美学的名言名句

朱光潜关于美学的名言名句

朱光潜关于美学的名言名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朱光潜(1897年-1961年),字周慎,江苏省江阴县人,中国现代文学评论家、文学、美学家。

他是一位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文学审美见解的学者。

他的美学思想独树一帜,对中国文学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光潜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学的思想,这些思想具有很高的独创性和启发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朱光潜关于美学的名言名句吧。

1. “审美是人类内心的需要,是追求美感和美趣的一种心理活动。

”2. “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

”3. “美学是研究美的起源、本质、规律和价值的学科,是深化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的学问。

”4. “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的手段。

”5. “艺术之美在于其独特性和生命力,它源于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反映了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6. “审美体验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在欣赏美的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美感和美趣。

”7. “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启迪和提升,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8. “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增进对美的理解和欣赏,提高审美品味和审美水平。

”9. “审美教育是提高人们审美修养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手段。

”10. “美是一种永恒的价值,是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在美的世界里,人们能够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影响深远,激发了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为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让我们共同珍爱美,追求美,让美丽的艺术之花在人类的心灵中绽放!第二篇示例:朱光潜,原名朱潜,号光潜,别号潜夫,笔名朱余、溪云等,浙江宁波人,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艺术评论家和美学家。

1.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精)

1.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精)

1.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1917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1949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教授。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

主要著述有:《文艺心理学》、《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西方美学史》、《变态心理学》、《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以及多种译著。

2.论说文是研讨或论述某一问题的文章。

应站在一定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带有重要价值的现象,进而阐发一定的道理。

论说文一般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组成。

论点是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 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论点必须正确鲜明, 并有一定的新意。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

它可以是事例, 也可以是理论, 一些数据亦可作为论据。

论据必须典型、可靠、新鲜, 它和论点之间应有必然的联系。

论还是指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是以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

它必须正确地巧妙地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简介

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简介
误观点。其间,他搜集讨论文章,汇编成了《美学批判论文集》
(6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62年,他应邀到中央高级党校
讲授美学史,并在北大承担了为哲学系培养一批美学教师的重任。
次年,他受全国文科教材会议之托为大专院校新开设的美学课编
著教材《西方美学史》,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美学教科书。朱光潜
把多年的研究成果灌注在这本著作中,观点和材料做到了完美的
中央艺术学院讲授“文艺心理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光潜应
邀前往成都,任川大文学院长兼史学系主任,讲授莎士比亚及
十九世纪英国散文等课程。
1941年春至1946年8月,朱光潜担任武汉大学教务长期间,
每周为学生作一次讲演,内容大多与教育有关。他的教育思想中
最突出的一点是,教育必须以“育人”为宗旨,提倡德育、智育、
会议上,朱光潜当选为全国美学学会会长。
朱光潜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书,在教育界深孚众望。
1933年7月,朱光潜回国,应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之
聘,在中文系及西语系讲授“西方名著选读”和“文学批评史”
等课。朱光潜除了在北大任教之外, 还应朱自清的邀请到清华大
学中文系兼课,应沈尹默邀请到北平大学兼课,应徐悲鸿邀请到
学拾穗集》,把自己比拟为米勒名画中拾穗的乡下老妇,“在落日
的余晖中,捡起我点滴的收获!
送香港大学文学院深造。1923年香港大学毕业,2年后考取安徽
官费留英,进入爱丁堡大学。1929年得文科硕士学位,又转伦敦
大学学习,研究莎士比亚。后来,他离开英国,来到法国斯特拉
斯堡大学文学院,边学习法语,边撰写论文。1933年春,在斯特
拉斯堡大学得文学博士学位。他用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

美学大师朱光潜

美学大师朱光潜

美学大师朱光潜---安徽桐城人人物介绍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

朱氏自幼接受父亲朱子香严格的私塾教育,十五岁开始就读于孔城高小[现今孔城镇桐乡书院内],熟读古文及唐、宋诗奠定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半年后考入桐城中学,在桐城中学朱氏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到国文教师潘季熏陶对中国旧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学毕业后,朱氏进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

入学后很快有考取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派送生资格,于民国七年1918年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就读于香港大学,学习了英国语言与文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奠定了其一生参与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

期间受胡适五四白话文学运动影响,毅然决定放弃古文和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久即用白话文发表了其美学研究的处女作《无言之美》。

香港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好友高觉敷介绍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张东荪,并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到该校中学部教习英文课程,兼校刊《旬刊》的主编。

江浙战争中吴淞中国公学关闭,随即到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因而结识朱自清、匡互生、夏丏尊、丰子恺、叶圣陶等好友。

后来决定离开春晖中学到上海刚成立立达学园,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的宣言,并一方面筹办开明书局(出版作品皆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出版社)和杂志《一般》。

留学英法。

1925年,考取公费留英,到爱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等,毕业后至伦敦大学学院听莎士比亚课程,同时又在巴黎大学注册,对研究西方哲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

期间受巴黎大学文学院长德拉库瓦教授所讲授的艺术心理学啓发,起念写下了《文艺心理学》。

后又就读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并于1933年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完成了其著作《悲剧心理学》。

在欧洲留学期间,朱氏经常由于公费不发,经济拮据,只得靠稿费维持生活。

朱氏为开明书局的《一般》撰稿,曾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该书反应了当时一些青年的心理状况,畅销全国。

朱光潜资料

朱光潜资料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树颇丰。

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

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恒,是指恒心,即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恬,是指恬淡、简朴、克己持重,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诚,是指诚实、诚恳,襟怀坦白,心如明镜,不自欺,不欺人。

勇,则是指勇气,志气,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

朱光潜先生曾说:“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

朱光潜先生兴趣广泛,学过文学、心理学和哲学。

经过比较和思索,他发现美学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于是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当时,他的指导老师著名的康德专家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

他告诫朱光潜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

朱光潜先生认真思索后,决定迎着困难上。

这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30年代。

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朱光潜先生三次所立的座右铭,由于环境不同,侧重点自然有异。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做人求学之志;第二次,侧重点是理想、事业的抉择;第三次,在学有所成后,对自己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闪耀历史的人物之美学大师——朱光潜1、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大学,一位我的老师——一位语义学的权威老教授说,中国近五十年来国学、文学、思想上不会再出现大师级的人物。

朱光潜美学思想总结

朱光潜美学思想总结

朱光潜美学思想总结朱光潜是20世纪中国美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西方美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以下是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1000字总结: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他主张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美学体系,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绘画和艺术理论方面,他尤其重视唐宋文化的研究,认为唐宋文化是中国美学的巅峰之作。

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和谐之美”。

他认为和谐是美的基本属性,也是美的最高境界。

和谐之美是指一种全面和谐、多样和谐、内外和谐的美感体验。

他认为一切美的事物都具备和谐之美,包括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和谐。

他强调,和谐之美是追求美感的基本准则。

朱光潜在美学思想中还提出了“双幂”美学理论。

“双幂”美学理论是他对美的本质和特性的解释。

他认为美是存在于客观事物和主体感知中的一种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美的产生需要客观事物的美质和主体的感知能力共同作用。

他认为,美有两种姿态,一种是事物本身的美质,另一种是主体的美感体验。

只有在这种双重的美感体验中,美才能得以实现。

朱光潜在美学思想中还强调了“情感”的重要性。

他认为,情感是美的核心和灵魂,只有情感的参与和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魅力。

他主张以情动人,以情感化,以情境、意境、画面和形象的堆积来表现美。

他提出了“省思贵在情,作品美在情”的主张,强调情感的质量和深度对美的表现具有决定性作用。

朱光潜美学思想中还探讨了审美的主体和客体问题。

他认为,审美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是感知和理解美的人,客体是被感知和理解的事物。

他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张审美是主体积极主动地与事物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

他还提出了“心物交感”的观点,认为美的产生需要主体的投入和参与,要求主体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和修养。

朱光潜

朱光潜

4、工作于 :上海吴淞中 国公学、浙江上虞春 晖中学、上海立达学 园
5、出国留学于: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 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
• 伉俪情深
• 朱光潜与奚今吾女士
6、国内任教于: 北京大学、四川大 学、武汉大学
7、历经磨难、矢志不渝
• 毅然留京 • 潜心学问 • 文革考验
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
就得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此时做,不推诿到未来。 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 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 一地去做。
二、学术成就
《西方美学史》 (上、下卷)
是朱光潜最重要的 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 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 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 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 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
《文艺心理学》及其缩写本《谈美》
• 《文艺心理学》是 一本从心理的角度出 发,告诉我们什么才 是美的书。它系统介 绍了西方现代美学著 作,行文如行云流水, 飘逸洒脱,是朱光潜 先生代表作。
《诗 论》
“诗学,是朱光潜 理论体系中的一颗灿 烂的明珠.”

、:
将中国古典诗歌和 西方诗论结合起来的 一部著作。
安徽古今名人
朱光潜
北大三大著名美学教授
朱光潜(1897~1986年)
• 笔名孟实、盟石。 •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 家、教育家、翻译家
一、欣慨人生
1、出生于书香之家
• • • •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2、少年求学于: 桐城中学
3、青年时期就读于:武昌 高等师范学院、香港大学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 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 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 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 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 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 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 思子自知” 这两句诗值得每 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谈 读书》

朱光潜简介——精选推荐

朱光潜简介——精选推荐

朱光潜简介朱光潜(1897.9—1986.3)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朱光潜,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这些著作对西方美学思想的介绍是较为详备的,对于美学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也较系统。

《文艺心理学》从美感经验的分析开始,深入到美的本质的讨论,然后联系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创造,最后阐述美的范畴。

书中还将西方现代美学的流派、观点,纳入各章加以介绍,旁证博引,沟通中西。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

《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朱光潜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自我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美学流派。

粉碎“四人帮”后,朱光潜又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对一些译文提出了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他为我国现代美学建设,为建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朱光潜的美学观点

朱光潜的美学观点

朱光潜的美学观点
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美学观点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美学思想的启发。

他对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哲学、审美心理和审美教育等方面。

首先,朱光潜强调了艺术的观念与审美的观念的区别。

在他看来,艺术是人类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而审美则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

他认为,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观众则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获得审美享受。

其次,朱光潜提出了“审美情感”的概念。

他认为,审美情感是人类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

朱光潜强调,审美情感是一种高于日常生活的感受,它能够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和内心的满足。

朱光潜还关注艺术的价值问题。

他认为,艺术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艺术的自由和创造性,认为艺术家应该有发挥个人才华和创造力的空间,同时也应该关注社会和人类的利益。

此外,朱光潜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主张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
艺术作品。

朱光潜认为,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法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去。

总体而言,朱光潜的美学观点强调了艺术与审美的区别,强调了审美情感和艺术的价值,同时也关注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他的美学思想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美学大师朱光潜(DOC)

美学大师朱光潜(DOC)

美学大师朱光潜---安徽桐城人人物介绍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

朱氏自幼接受父亲朱子香严格的私塾教育,十五岁开始就读于孔城高小[现今孔城镇桐乡书院内],熟读古文及唐、宋诗奠定其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半年后考入桐城中学,在桐城中学朱氏弃时文而从古文,受到国文教师潘季熏陶对中国旧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学毕业后,朱氏进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

入学后很快有考取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派送生资格,于民国七年1918年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就读于香港大学,学习了英国语言与文学、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课程,奠定了其一生参与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

期间受胡适五四白话文学运动影响,毅然决定放弃古文和文言文,改写白话文,不久即用白话文发表了其美学研究的处女作《无言之美》。

香港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好友高觉敷介绍结识了吴淞中国公学的校长张东荪,并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到该校中学部教习英文课程,兼校刊《旬刊》的主编。

江浙战争中吴淞中国公学关闭,随即到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因而结识朱自清、匡互生、夏丏尊、丰子恺、叶圣陶等好友。

后来决定离开春晖中学到上海刚成立立达学园,提出教育独立自由的宣言,并一方面筹办开明书局(出版作品皆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出版社)和杂志《一般》。

留学英法。

1925年,考取公费留英,到爱丁堡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等,毕业后至伦敦大学学院听莎士比亚课程,同时又在巴黎大学注册,对研究西方哲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

期间受巴黎大学文学院长德拉库瓦教授所讲授的艺术心理学啓发,起念写下了《文艺心理学》。

后又就读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并于1933年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完成了其著作《悲剧心理学》。

在欧洲留学期间,朱氏经常由于公费不发,经济拮据,只得靠稿费维持生活。

朱氏为开明书局的《一般》撰稿,曾辑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该书反应了当时一些青年的心理状况,畅销全国。

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著名美

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著名美

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 水到渠成,加以总结(8)
郭老改字





嚼 字
达到艺术美
饮酒 (其五)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
广出猎,见草中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 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 更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更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 石也。 石也。
题目《咬文嚼字》 题目《咬文嚼字》 : 贬 词 褒 用
“咬文嚼字 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扣字眼,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 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扣字眼, 咬文嚼字 一般解释为: 不会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 不会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 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就是在文字运用上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 , 实质上是说, 作者提倡 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说, 语言文字与思想感 咬文嚼字 情有密切关系, 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 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 文字的运用, 上去辨别, 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 ,文字的运用 ,要从思想感情的透 凝练、创新入手。 彻、凝练、创新入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以自己深湛
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
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
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
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1986年3月6日在 北京病逝,终年89 岁。
h
3
朱光潜长期在英国和法国学习美学,对西方现代美学有非 常全面的了解。他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个将西方现代美学 的基本观念综合为完整体系的美学家,他的名著《文艺心 理学》(1933)实际上是一部自成系统的西方现代美学著 作。
1924年,撰写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
h
10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 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 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 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 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 《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一方面为了维护艺术的独立性, 他坚持直觉说, 认为美感经验是 对孤立意象的纯粹直觉, 是无所为而为的观赏, 观赏者心目中只有单纯的意 象;另一方面, 为了主张艺术的功用性即“为人生而艺术”的观点, 他坚持 移情说, 认为正因为审美经验具有移情作用,它一则可以表现主体自我的情 趣, 一则可以通过主体对物的姿态的模仿陶冶性情, 起到道德教育不能起到 的心灵教化作用。
h
8
四、美学观念的定型
在经过了“文革”的考验,朱光潜的美学 思想也越来越成熟。“文革”之后,他仍旧笔耕 不辍,有出版了《美学书简》、《艺文杂谈》等 书,同时有修订出版了《西方美学史》,并提出 了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相当尖锐的问题, 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另一方面,他积极翻译西 方美学名著,为中国的美学建设贡献了一生的精 力。
h
9
1921年,朱光潜发表了白话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 与心理分析》,随后又发表《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 评》、《进化论证》等读书心得,初步形成自己对治学和 学术研究活动的看法。
1922年,他在《怎样改造学术界》中,倡导培养“爱真 理的精神”、“科学的批评精神”、 “创造精神”和 “实证精神”。
朱光潜美学思想转折的标志,是他1956年6 月发表在《文艺报》 上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但不久,这次对朱光潜美学思想 的批判运动却演变成为一场持续六七年之久的美学大辩论。在这场 讨论行将结束的时候,朱光潜开始了“西方美学史”的教学和研究 工作。
当然,在朱光潜美学观念的转变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朱光潜在其思想转折中,虽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过去的观点,但他 的新观点与旧观点间的联系已纯粹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他接受了 自己过去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却又不停止在那里,而要不断容纳新 的内容。第二,朱光潜的新观点的内核,最根本的还是他把美理解 为是“社会意识形态性”的。这是他在这个时期思想转折的最新基 础。
从1925年开始,朱光潜先后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学 习,在欧洲滞留了8年。在此期间,他学习了许多西洋书籍,并于1929 年出版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也正是 因为这8年的留学生涯,让朱光潜选定了自己的政治方向——美学。
h
6
二、唯心主义美学
朱光潜认为“美”实际上就是人们精神上的饥渴,是人们的主观意识。
他的名著《文艺心理学》(1933)实际上是一部自成系统的西方现 代美学著作。《文艺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美学已经走完
了向西方美学学习的阶段。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 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 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 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 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 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 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 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者
朱光潜
h
1
时间
表现
第一阶段
4万年前仪式和艺术出现到公元 前4千年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 之前出现的原始时代
原始艺术
第二阶段
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始的五大文明 国家型的宗教 到公元前700年轴心时代之前的 艺术
神庙文化时期
第三阶段
从2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到17世纪 现代性开始的时期
西方以理论方式来 论述美,中国与印 度采用与西方不同 方式
第四阶段 现代性以来至今的400多年历史 西方美学与非西方
h
美学的互动
2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 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
代美学奠基人。1897年出生,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
考入桐城中学,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
总之, 朱光潜认为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意象的世界, 但是, 这个意象世界 并不是与人生无关的空洞的形象,而是更深刻地启示人生奥秘的世界。这样, 朱光潜美学以“为人生而艺术”为旨归,面临着直觉说与移情说的矛盾,但 他利用矛盾的两个方面而达成自己的美学理想。
h
7
三、唯心主义美学的转型
从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间是朱光潜唯心 主义美学的转型时期,在这段时间他的美学思想由唯心主义逐渐向 既唯物又辩证的方向转变。
如果说,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是中国现代 美学的开拓者,那么,朱光潜可算是中国现代美 学的重要建筑师。他的全部的结论无一不是通过 实践的观点提出和论证的,这就使得他的美学思 想全面地蜕变为辩证的美学,而他提出的所有观 点,也都可以被认为散发着实践精神的光辉。他 的美学思想不仅仅是引领中国一个时代的潮流, 还对会对中国的美学研究一直影响下去。
h
12
h
13
在这个美学系统中,朱光潜借用了克罗齐(B. Croce)的 “直觉”(intuition)、康德的“无利害观赏” (disinterested contemplation)、布洛(E. Bullough) 的“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和立普斯(T. Lipps)的“移情作用”(empathy)等等,构成了一个典
型的现代性美学体系。
这个以“审美的无利害关系”和“为艺术而艺术”观念为
核心的美学,长期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正统,朱光潜因
此也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
h
4
一、初识美学 二、唯心主义美学 三、唯心主义美学的转型 四、美学观念的定型
h
5
一、初识美学
朱光潜于1923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任 英文教员,同时兼任上海大学逻辑学讲师。这时五四运动已经退潮,新 文化阵营明显地分化,朱光潜对左右两方面的人物都有所接触,但却尽 量回避卷入斗争,只想通过教育的方法来改良社会。但是,因江浙军阀 的战争,他所供职的中国公学停办了,他只好另谋他就。自然,他所能 做的,仍是教育工作。因夏丏尊的介绍,他转至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 学教英语。在这里,他结识了对他颇有影响的几位朋友:匡互生、朱自 清、丰子恺等,在他们的鼓励下,写出了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 美》,这是朱光潜在出国留学前,发表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