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与预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与预测

[ 2009-09-28 ] 共有0条点评

进入CF40研究周报第24期: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与预测

我们的观点:“通胀拐点”的意义

物价指数是人们对经济形势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也是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8月份,CPI同比下降1.2%,比上月降幅缩小0.6个百分点;CPI环比则上涨了0.5%;PPI同比下降7.9%,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CPI环比由负转正,PPI环比连续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价格指数由负转正的猜想。“通胀拐点”何时出现?货币政策如何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随着农业政策的完善和农业产能的提高,粮食和猪肉等食品价格不会再像前两年那样大幅波动,因此,近期不会出现食品价格引领CPI大幅上涨的情形。通货膨胀形势将主要由工业品价格的走势决定,通货膨胀将在经济稳健复苏之后到来,近期不太可能出现趋势性的“通胀拐点”。即使CPI在2010年开始上涨,也会是温和的,与2006年时类似,涨幅或不超过2%。

考虑到出口和存货投资减少带来的国内产品供给增加,虽然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但目前的基本形势仍是供过于求,这是通货紧缩的基本原因。因此,在国内外需求稳步增长、趋势性的“通胀拐点”出现之前,货币供应量还需要维持这样的增速。如果要“保增长”,货币政策的基调不能改变。

通货膨胀问题总是备受关注。物价指数是人们对经济形势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也是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

正因如此,“通胀拐点”是近期的热门话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8月份,CPI同比下降1.2%,比上月降幅缩小0.6个百分点;CPI环比则上涨了0.5%;PPI同比下降7.9%,降幅比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CPI环比由负转正,PPI环比连续上涨,引发了人们对价格指数由负转正的猜想。“通胀拐点”可能何时出现?货币政策如何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试图粗浅地分析一下“通胀拐点”的意义。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判断,“通胀拐点”是波动中的拐点,还是趋势中的拐点。也就是说,物价指数是暂时性的上升,今后还会出现下降,还是以后都会持续上涨?其次,

我们要说明,“通胀拐点”对于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调整意味着什么。

“通胀拐点”近期不会出现

8月CPI环比上涨0.5%,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推动,食品价格由环比下降转变为环比上涨1.3%,而非食品价格的走势没有明显改变。改变食品价格走势的是猪肉价格。猪肉价格自5月中旬开始上涨,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7月下旬五花肉的价格为每千克18.60元,8月下旬为19.25元,上涨了3.5%;同期大米和面粉等粮食价格基本维持稳定。

从近年的经验来看,食品价格是影响CPI走势的重要因素,因为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权重为1/3;而包括猪肉在内的肉禽及其制品又是影响食品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因为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波动非常大。2008年2月和3月是这几年中通胀最厉害的月份,CPI同比涨幅超过了8%,主要原因就是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涨幅高达45%;之后几个月,因为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涨幅放缓,CPI涨幅也随之降低;今年的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幅超过10%,拉动食品价格同比下跌,进而使CPI同比下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最近几个月,猪肉价格再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它会不会像去年那样大幅波动,从而拉动CPI上涨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猪肉价格自5月中旬以来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前期价格下跌太多(部分是因为H1N1),5月以后出现恢复性上涨;二是国家对猪肉实行收储制度,提高了猪肉价格,保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因为前期猪肉价格下跌,生猪存栏量的增长放缓,造成生猪供给稍稍收紧,也是猪肉价格近期上涨的原因之一,但这不是主要原因,目前没有出现2008年那样的供不应求的状况。

据此分析,近期的猪肉价格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不可

能出现2008年那样的大幅波动。恢复性上涨到正常水平之后就会停止;而国家收储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价格,但中长期能起到稳定价格的作用。从9月的数据看,9月中旬的五花肉价格较9月上旬略有回调,可能意味着猪肉价格上行放缓甚至结束。

猪肉价格不具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后劲,粮食价格也不具有拉动食品价格和CPI整体的动能。粮食价格今年维持了5%左右的涨幅,涨幅再提高的可能性很小,倒是有可能减小。今年以来,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远远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农业产能的提高,将起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作用。因此,今后应该不会出现前两年那样的局面:食品价格引领CPI大幅上涨。

那么,通货膨胀形势将主要由工业品价格的走势决定,通货膨胀将在经济稳健复苏之后到来,近期不太可能出现趋势性的“通胀拐点”。即使CPI在2010年开始上涨,也会是温和的,与2006年时类似,涨幅不超过2%。

在全球化框架下重估通胀

上文从微观和结构的角度对通胀形势进行了简单分析,我们还要从宏观和总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根据费雪方程式(MV=PT),在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人们一般据此预测通货膨胀率,在货币流通速度(V)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它应该约等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总产出(实际GDP)增长率之间的差。但这与中国经济的情况似乎不相符合。今年6月末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8.46%;而上半年GDP的实际增长率为7.1%。以此估算,通货膨胀率应该在20%以上,但实际上,CPI是负增长。

一些专家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或者解释为一部分货币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资产市场,导致实际用于交易的M小于央行统计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但陆磊教授对费雪方程式有另外的“校准”方法,他认为应该在全球化的框架下重新考虑货币数量论。

上半年国内产出增长了7.1%,但出口的降幅超过了20%,一些原本用于出口的产品要通过多种方式转为内销,也就是说,费雪方程式中T的增量就不仅包括国内产出的增长,还要包括出口转为内销的产品。这样算来,T的增长率就不只是7.1%。

T的增量还要包括减少的存货。2008年,国内企业增加了库存。库存的产品不进入交易,这就减少了T的增量。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