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华彩——华夏传统节日系列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2ca374f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6.png)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中国八大传统节日是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七夕节和腊八节。
这八个节日分别分布在一年的不同时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
它是许多中国家庭团圆的时候,人们会在这一天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放爆竹,拜年,并进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
这一天也是迎春、敬祖、祈福和驱邪的重要时刻。
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它通常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之际,也就是每年的4月4日或5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和掃墓,并将食物和鲜花献上,同时祈求祖先在天堂里得到安宁和快乐。
端午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日子。
这一天是纪念中国著名诗人屈原逝世的日子,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鼓铙声,以纪念屈原和寓意驱邪。
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
在这一天,家庭会吃月饼和其他传统食品,赏月,同时也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寓意着祈求和家人团圆、幸福与美好的未来。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是一个庆祝长寿和喜庆的节日。
人们会登高、祭祀、饮菊花酒、赏菊花、遥想故乡等,也可以加深亲情和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同前行。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
在这一天,人们会放烟火、吃元宵、猜灯谜、观赏花灯和舞龙舞狮等各种活动,寓意着欢庆和吉祥。
七夕节通常在农历七月七日,也叫“乞巧节”,是庆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人们会送月饼、情人花和珠宝首饰,以表示对亲人、好友的爱和祝福。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农历的腊月八日,也是一个庆祝丰收和喜庆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腊八粥、糍粑、豆腐脑、炸糕等传统食品,并举行祭祀活动。
腊八节也是庆祝新年来临的前夕,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开始。
总的来说,中国的八大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寓意着团圆和幸福,也象征着欢庆和祈福。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2024年)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d2bc3b0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e.png)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海上桥村民的春节活动从腊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中旬,是本村最隆重的节日。
进入腊月,尤其小年后,各家开始采购年货,以备春节享用。
民间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窑洞;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肉猪;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蒸馒头;年三十,包饺子",节前安排忙碌而有序。
除夕守岁,包年夜饺子,拜年,烧香祭神。
正月初一开始,则是互相拜年、走亲访友的日子。
社戏、民间娱乐活动也从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九,年味方尽。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寓意一元复始,大地回春。
传统习俗吃元宵,象征一家人团圆和陛,幸福美满。
3、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开始,雨水渐多,天气转暖,春雷催雨,万物复苏。
农村有“二月二,吃炒豆”的习俗,中午则吃油炸食品。
人们还选择这天剃头理发,图个好兆头。
4、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当天早上,家人给小孩手脖、脚腕佩戴五色线,身上佩戴香草袋,寓意免毒虫伤害,虎虎生威,健康成长。
海上桥有吃粽子、门上插艾蒿、炸糖糕和菜角、娘家人到出嫁姑娘家走亲戚的习俗。
6、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相传,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世间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对着星空祈祷姻缘美满幸福。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明月高照,秋高气爽,农家小院摆上月饼瓜果,祭月赏月,喜庆丰收,阖家团圆。
人们把圆月视为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也叫“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
当日,民间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习俗。
9、腊八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体验传统文化:赏析中国传统节日
![体验传统文化:赏析中国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c029b4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d.png)
体验传统文化:赏析中国传统节日引言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沿革。
赏析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还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妙。
本文将向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在这些节日中可以体验到的独特文化魅力。
元宵节:民间花灯与汤圆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也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重要节点。
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各种精美的花灯,并举办热闹的游园活动。
在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汤圆了,汤圆是由糯米制成的圆形食品,象征团圆和幸福。
可以尝试自己包一颗汤圆,在家里或者社区庆祝元宵佳节。
清明节:扫墓与祭祖清明是春季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主要日子。
在清明节,人们会前去祭拜祖先和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这个时候,可以体验一下中国传统的祭祖习俗,并且深入了解中国人对祖先和家族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端午节:龙舟赛与粽子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观看盛大的龙舟比赛,并且品尝美味可口的粽子。
可以参加现场观看龙舟比赛,或者自己制作和品尝手工粽子,在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秋节:赏月与吃月饼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中秋佳节。
在中秋之夜,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欣赏明亮圆润的月亮,并且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
可以参加当地举办的中秋晚会或者自己外出远足寻找一个宁静而有美景的地方以享受美丽的月色和品味传统食物。
元旦节:欢庆新年与联欢晚会元旦是新年伊始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举行盛大的联欢晚会以庆贺新的一年。
可以参加当地举办的元旦晚会,观看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并且与家人、朋友一起度过一个充满欢乐气息的晚上。
结语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赏析这些传统节日,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到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几个中国传统节日能够激发您体验和探索更多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cfb110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d.png)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富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大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节。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每个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首先是春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新年。
它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为期十五天,以庆贺新年为主题。
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年节习俗。
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团圆饭、放鞭炮和观赏舞龙舞狮等,传统的习俗颇具特色。
其次是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这个节日标志着春节的结束,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源自于汉朝时期的古老习俗,最早起源于祭月神的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庆贺元宵和猜灯谜的传统。
元宵节的重要习俗包括赏花灯、猜灯谜和吃元宵,寓意着团圆和美好的愿望。
第三个是清明节,一般在农历四月五日前后,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同时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献花祭拜,以示哀思和缅怀之意。
此外,清明节还有踏青、插柳等习俗,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追溯历史和赏花赏景的机会。
接下来是端午节,也称为重阳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中国最早的政治家之一,为国家忠诚不渝。
在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主要目的是祈求平安健康和避灾祛病。
第五个节日是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
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民间传说。
这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被视为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织女星(即Vega星)祈求爱情和缘分,同时也会进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如观赏牵牛织女星、写信祈福等。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b53fd7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1.png)
中国的11个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与人们日常生活严密相连,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
在众多节日中,你知道多少传统节日的习俗,下面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节日及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纳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欢乐、五谷丰收、人畜兴隆,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闻。
随着社会的开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1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到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精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缔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1de4ac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c.png)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包括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动:
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庙会、舞龙舞狮、放鞭炮等活动。
2. 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缅怀的节日。
3.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为了纪念屈原而举行的节日。
4. 七夕节:又称中国的情人节,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民俗故事。
5.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赛兔子等活动,传统上是感恩丰收、团圆和祈福的节日。
6. 重阳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活动,以祝福老人长寿而庆祝的节日。
7. 元宵节: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是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
8. 傩戏:民间的一种神祇表演活动,有驱逐邪祟、祈福和娱乐的作用。
9. 京剧: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以唱、念、做、打、舞为基本表演形式。
10. 武术:中国传统的武技艺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
掌等。
11. 中国茶文化:包括茶艺表演、品鉴、制茶等活动,与中国
茶道相关。
12. 围棋: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被称为"国粹"。
中国古代的节日与传统习俗
![中国古代的节日与传统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e94efc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c.png)
中国古代的节日与传统习俗中国古代是一个充满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国家,其中节日和习俗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代表了古代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的节日和传统习俗。
一、春节 - 华夏年之始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农历年的开始。
古代人们过春节有着丰富的习俗,其中包括贴春联、舞狮、放鞭炮、守岁等等。
贴春联是把用红色纸张写有吉祥寓意的对联贴在门上,用以祈求新年的吉祥和喜庆。
舞狮则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代表着辟邪祈福的意义。
放鞭炮的习俗认为能够驱除邪恶和迎来新的一年的好运。
而守岁则是指在除夕夜守夜,以期迎接新年一整年的好运。
二、清明节 - 悼念祖先的传统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孝道文化的代表之一。
古代人们在清明节会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龙舟赛和踏青的活动。
龙舟赛是划着装饰精美的龙舟比赛,意在祈求平安和丰收。
踏青则是指在春天里户外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和欢度时光。
三、端午节 - 英勇的屈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他在战乱之际投江自尽,以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痛惜和忠诚。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和挂艾草等。
赛龙舟是纪念人们下江救屈原的行为,吃粽子则是纪念人们投江救屈原时下河撒粽子以防屈原被鱼吃掉。
挂艾草则是用艾草为自己驱邪和辟疫病。
四、中秋节 - 月亮的故事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传说中的嫦娥奔月而设立的节日。
嫦娥奔月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
在中秋节当晚,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和敲秋千。
赏月指的是观赏当晚的明亮圆月,寓意团圆和祝福。
吃月饼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有着丰富的口味和各种传统的图案。
敲秋千则是一种传统的游戏,以庆祝丰收和祈福。
五、重阳节 - 敬老的节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它的日期是农历九月初九。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1ffd84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9.png)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民俗。
下面介绍中国16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又称为“年节”、“大年”等。
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贴窗花、守岁、放鞭炮等。
2. 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之后的第15天。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放风筝等。
4.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中国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5. 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是中国人纪念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中国人过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放烟火、写情书、吃巧果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中国人祭月的节日,中国人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7.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是中国人祭祖和登高的节日,中国人过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登高、赏菊花、吃重阳糕等。
8. 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清明节前三天,即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是中国人祭祖的节日,中国人过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有吃寒食、放风筝等。
9. 除夕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即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
除夕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中国人过除夕的传统习俗有贴春联、年夜饭、看春晚等。
10. 元旦元旦是国际节日,即每年的1月1日。
元旦是中国人的公共假日之一,中国人过元旦的传统习俗有打烟火、聚餐、送礼等。
11. 情人节情人节是西方节日,即每年的2月14日。
情人节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欢迎,中国人过情人节的传统习俗有送花、送礼、约会等。
妇女节是国际节日,即每年的3月8日。
中国历史传统活动
![中国历史传统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d2dea6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4.png)
中国历史传统活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活动代代相传,仍然在当今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史传统活动。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欢庆春节。
春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贴对联、放鞭炮、舞龙舞狮、赏花灯等。
此外,吃年夜饭、拜年、收红包等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二、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重要的团圆节日。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人们通常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中秋节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那就是赏月。
人们会在中秋之夜赏月,相信月亮特别圆,也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三、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挂艾叶和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等。
其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
四、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祖先而设立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四月初五至七日之间。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有祭祖、扫墓、踏青等。
人们会去祖先的坟墓前祭奠,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
五、腊八节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
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会在这一天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大米、杂粮和各种干果熬制而成,寓意着丰收和祈福。
六、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人们会在这一天赏花灯,猜灯谜,同时还会品尝各种口味的元宵。
七、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望远,祈求健康和长寿。
此外,人们还会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以祝福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
传统文化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
![传统文化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b0bcd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7.png)
传统文化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中国的几个代表性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春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同享受丰盛的年夜饭。
春节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烟花等。
此外,中国人还会互相拜年,给土地神和祖先上香,以祈求平安和好运。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节期间的最后一个节日。
通常在正月十五,是人们结束春节庆祝活动的时候。
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赏灯和吃元宵。
中国传统灯笼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各种形状的彩灯装点在街头巷尾,让整个城市变得绚丽多彩。
此外,元宵节还会举行猜灯谜和舞龙灯等活动,增加了节日的乐趣。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
清明节是缅怀祭祖、扫墓祭拜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为逝去的亲人献上鲜花、食品和纸钱。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龙船竞渡等民俗活动,以追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人们在这一天会玩五色丝线,吃粽子,并举行龙舟竞赛。
传统的龙舟赛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以竞技为目的,又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纪念。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
中秋节也被称为“月亮节”,因为中秋之夜的月亮最圆、最亮。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吃月饼和赏花灯。
人们会在这一天晚上与家人团聚,一边欣赏美丽的月亮,一边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办焰火表演和舞狮等活动,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中国古代八大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八大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50db50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7.png)
中国古代八大传统节日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八大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八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和特色吧!第一个传统节日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整个年度中最重要的时刻。
它代表着旧时代的辞旧迎新,象征着繁荣和团圆。
在这一天,人们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祭祖和神灵,放鞭炮和舞龙舞狮。
第二个传统节日是元宵节。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圆月之夜,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举办灯笼展览、猜灯谜和吃元宵的活动。
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球形食物,吃起来既有嚼劲又甜美可口。
第三个传统节日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纪念。
这一天人们会到坟墓前祭拜和悼念先人,并且会整理墓地、扫墓和烧纸钱。
第四个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他在两千多年前投江自杀以示抗议。
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还会挂上艾草和穿上五色丝线来驱邪。
第五个传统节日是七夕节。
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它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据传,在这一天,天鹅桥上的牛郎织女会相会并且度过一个浪漫的夜晚。
人们会写信,许愿,还会在七夕晚会上观赏烟花和放灯笼。
第六个传统节日是中秋节。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会一起吃月饼,崇拜月亮并且赏月。
据说这一天,女嫦娥会在月亮上变成一个美丽的女神。
第七个传统节日是重阳节。
重阳节是一个尊敬老人的节日,人们会给老人送菊花、登高望远以示敬意。
同时,人们还会吃一种特别的菜肴——重阳糕。
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是冬至。
冬至是阳历的冬季最长的一天,也是冬季的开始。
人们会吃饺子、吃汤圆等食物来庆祝冬至,同时也象征着团圆和祈福。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节日,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所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应该来中国感受这些传统节日的氛围,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中国古代八大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八大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2f0519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7.png)
中国古代八大传统节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难以企及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向您介绍中国古代八大传统节日。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春节通常在公历一月底或二月初举行,并以庆祝农历年的开始为特色。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和灯笼,舞狮子和舞龙等传统庆祝活动。
此外,人们还会燃放烟花爆竹,拜访亲友,互赠红包,品尝丰盛的团圆饭。
二、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15天,也是中国农历的正月十五。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烟花表演,吃汤圆和元宵,进行灯笼游行和猜灯谜等活动。
元宵节是一个欢快而浪漫的节日,也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未来。
三、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也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5日之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拜祭和扫墓,同时还会烧纸钱和上香,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尊敬与思念。
四、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也有驱邪和保平安的传统意义。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划龙舟进行比赛,吃粽子,还会贴上艾草和挂上五色丝线以避邪和消灾。
五、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为中国的情人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
七夕节源自中国古代的传说,讲述了织女和牛郎一年一度的相会故事。
在这一天,人们会给自己的爱人送上浪漫的礼物,同时还会悬挂五彩纸鹤,以祈愿幸福和美满的爱情。
六、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的重要节日,通常在公历八月十五或十六举行。
在中秋节中,人们会家人一起赏月,并品尝传统的月饼、柚子和其他节日食品。
中秋节的象征物是圆月,寓意着团圆和完整。
七、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阳节通常在阳历九月初九举行,人们会登高望远,遥探亲友,同时也会食用重阳糕和菊花酒,以祝愿健康和长寿。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与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1b6c1d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a.png)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其中传统节日和习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节日和习俗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情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了解它们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节日一:春节春节,即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
首先,家庭会进行大扫除,以除旧迎新。
然后,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进团圆饭,并观看中国古代的寓意深刻的春节联欢晚会。
此外,人们还会贴春联、贴门神、守岁、放鞭炮等,以驱邪纳福、辞旧迎新。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拜年,赠送红包,并进行舞龙舞狮表演等。
春节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团结、热爱家庭的精神,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春节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魅力的重要方式。
节日二:端午节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屈原故事。
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投江自尽以抗议国家的腐败。
为了防止鱼虾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在这一天将粽子扔进江里,以供鱼虾蛟龙充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有其他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最重要的是吃粽子,这是一种用粳米和豆腐包裹而成的美食。
此外,人们还喜欢划龙舟,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竞赛项目,寓意着团结合作和顺利安康。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中富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之一。
通过庆祝端午节,人们传承着古代英雄主义和家国情怀,同时也感受到了团结友爱和顺利安康的美好祝愿。
节日三:中秋节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由来与古代中国的祭月习俗有关。
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最重要的是赏月,这是一种祭祀和向月亮致敬的活动。
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是月饼,它是一种圆形糕点,内部填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蛋黄等。
人们会将月饼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传统节日文物中国传统节庆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文物中国传统节庆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7469a9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d.png)
传统节日文物中国传统节庆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文物:中国传统节庆文化遗产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庆祝特定事件或纪念某个历史人物的传统活动。
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习俗和节庆文物都是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以下将探讨中国传统节庆文化遗产的一些代表性文物。
春节文物:春联和灯笼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之一。
春联是春节期间悬挂在门楣上的对联,通常是由红色纸张写成,上联和下联相对呼应,寓意吉祥如意、福寿安康。
春联也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美感。
灯笼是春节期间用来装饰街道和家中的重要物品,以红色或彩色纸张制成,悬挂于屋檐下。
灯笼象征着希望、团圆和好运。
端午节文物:艾草蒲包和龙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艾草蒲包是端午节期间习俗之一,人们多将艾草装入蒲包中,佩挂于腕间或戴在颈项,寓意驱邪避祟。
这一传统源于民间的健康祈福信仰。
龙舟比赛则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活动,龙舟是一种长条形的木船,船尾有一头龙的雕刻,象征着驱邪和护身的力量。
龙舟比赛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水运文化。
中秋节文物:月饼和花灯中秋节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食品是月饼,它是一种圆形的糕点,通常馅料有豆沙、蛋黄等多种口味,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花灯是中秋节期间的传统装饰物,以花灯为主题的灯会是中秋节期间的经典活动之一,展示了中国的灯艺和民间艺术。
元宵节文物:元宵灯和猜灯谜元宵节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的重要传统文物是元宵灯,它是一种用红纸和竹枝制作的精巧灯笼,通常涂绘有吉祥的图案,如蝴蝶、花鸟等。
猜灯谜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此时人们在灯谜上猜谜语,考验智力和寓教于乐。
结语中国的传统节日文物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些节日文物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的象征。
中国8大传统节日的资料
![中国8大传统节日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ffb1a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3.png)
中国8大传统节日的资料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重要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下面将介绍中国的8大传统节日。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窗花、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此外,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还会拜年、送红包,以及观赏烟花爆竹。
2.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这一天,人们会举行赏灯活动,观赏各种精美的彩灯。
此外,还有元宵汤圆的传统,人们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腾腾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农历四月五日前后。
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献上鲜花和食物。
此外,还有踏青的习俗,人们会到郊外或公园,欣赏春景、野餐、放风筝等活动。
4.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定在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舟竞渡比赛,吃粽子,并且在门上挂上艾草和菖蒲,以驱邪避疫。
同时,还有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和饮食习俗等。
5. 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也被称为中国的“牛郎织女节”。
位于农历七月七日,人们会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向牛郎织女祈求智慧和美满婚姻,还有举行各种浪漫的活动,如写信、放飞孔明灯等。
6.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菊花。
此外,还有拜月、嫦娥奔月的传说,以及欣赏灯笼、赏桂花等传统习俗。
7.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定在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花,还有吃重阳糕和插茱萸等习俗。
此外,还有拜山、祈福、避邪等传统活动。
8. 元旦节:元旦节是中国的法定节日,即公历的新年。
每年的1月1日,人们会进行庆祝活动,如举行文艺演出、燃放烟花爆竹等。
此外,还有送祝福、贺卡交流等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不仅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凝聚了人们的情感和归属感。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a42e013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d.png)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当中的节日相信每个人都很了解吧。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节日,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1、春节。
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2、元旦。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
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3、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4、寒食节。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
5、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五月五,人们都会以吃粽子或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
7、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也叫“乞巧”。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8、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可以广为流传。
9、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重阳节为团圆的节日。
10、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岁时节日名词解释
![岁时节日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6f84f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6.png)
岁时节日名词解释
岁时节日 - 指按照中国传统和文化,每年都会有节日庆祝的一系列节日。
春节 -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也是农历新年的开始。
在大部分中国地区,春节可以持续到正月十五。
期间,人们通常会放烟花、燃放鞭炮,以及祭祀神灵,庆祝新年的到来。
元宵节 - 元宵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是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元宵节期间,人们会放烟花、燃放鞭炮,以及纪念死者,表达对死者的思念。
端午节 -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人们会放烟花、燃放鞭炮、拜祭祖先以及把端午粽子吃下肚来纪念传统。
中秋节 - 中秋节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把灯笼挂起来,以及让烟花机制造迷人的烟花来庆祝这个节日。
重阳节 - 重阳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是在农历九月九日举行,这是祭祖和烧香的日子。
期间,人们会放烟花、燃放鞭炮,以及赛登高、食用特殊食品如蒸桂。
传统节日中国各地的独特传统庆典
![传统节日中国各地的独特传统庆典](https://img.taocdn.com/s3/m/7bdc7c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5.png)
传统节日中国各地的独特传统庆典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大家介绍各地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
一、春节的传统庆典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在各地,人们都会举行丰富多样的庆典活动。
其中,以北京的庙会最为有名。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传统的小吃,观看精彩的表演,还可以购买到各种年货和特色手工艺品。
此外,南方的舞狮和舞龙表演也是春节庆典活动中的亮点,它们象征着辟邪驱邪、祈求丰收和祈福。
二、元宵节的传统庆典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在元宵节晚上,各地都会举行灯谜活动。
灯谜是一种用写有谜语的红纸制成的灯笼,人们猜谜语可以增进智力和娱乐,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
此外,元宵节的灯光表演也是一大特色。
比如在南京,人们会在夫子庙一带举行大规模的灯光节,吸引了众多游客。
三、端午节的传统庆典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天,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龙舟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民俗船,由数十人划桨,竞渡于江河湖海之间。
这项活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湖北地区,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此外,端午节还有吃粽子和挂艾草等传统习俗,寓意着驱邪避疫和祈求平安。
四、中秋节的传统庆典中秋节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赏月。
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一起坐在庭院或公园里赏月,边欣赏月亮边品尝月饼。
同时,中秋节还有一项独特的活动——嫦娥奔月传说的短跑比赛,这一比赛也成为中秋节的一大特色活动。
五、清明节的传统庆典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纪念祖先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
祭祀活动包括上香、烧纸钱、叩头等。
除了祭祀活动外,清明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踏青。
踏青是指人们在清明节期间外出郊游,欣赏花草树木的新绿,感受春天的气息,放松心情。
中国8个传统节日
![中国8个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881ad8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2.png)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有关节日的种类和数量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为出名的8个传统节日就是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
春节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一日。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
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俗为主。
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廿三:祭灶日(小年)2008.01.30;2009.01.18
除夕 2008.02.06;2009.01.25
在以上汉民族44个节日中,有15个为主要节日:
元日、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
* 珠不成链,难聚光辉——节日体系的失落
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然而如今大节缩水,小节无存,珠不成链,自然难以聚拢光辉。岁时文
明的复兴当从整个节日系统的认识开始。不妨逐个清点一下:
●正月
---------------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2008.02.07
虔敬到世俗的过程,魏晋以后,日常生活逐渐淡去了原始的诚惶诚恐,岁——隆重的蜡祭、驱傩、岁祭等上古祀典如今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新年
庆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形形色色的故事传说、民风礼俗、外来文化填塞进了一个个岁时纪念日,长成
一棵枝干丰茂的节日之树,那是中国特有的岁时华彩。
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蜡祭,明显与农业生产有关。周代的蜡祭
取“万物”之义而祭,但是选了与农耕有关的八个代表神;秦汉时,“蜡”开始称为“腊”,并赋予了新的内
容,就是《风俗通义》中的“腊者猎也,田猎取禽兽以祭先祖”;尽管隋唐时蜡祭依然隆重,但它本身逐
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孑遗在了“腊八”,其核心思想则融入了岁首的新年。
晦日:正月晦 2008.02.07
●二月
---------------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2008.03.08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2008.03.09
十五: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2008.03.22
十九:观音诞 2008.03.26
——“傩”仪。中古之前,腊祭和大傩都是最隆重的岁末祀典。《论语疏》记:“傩,逐疫鬼也。为阴阳之
气不节,疠鬼随而作祸,故天子使方相氏黄金为四目,熊皮为帽,作‘傩傩’之声,以驱疫鬼。”
日月流转,流传至今的各种节俗往往都难辨其初始的容颜了,但从根本上说,汉民族传统的新年
来自于两件大事,一是庆丰,一是驱邪。后来各种各样的节俗都是在这两大主题上衍生的,如挂桃符、
也是上古“庆丰”习俗的孑遗。
“驱邪”和“庆丰”是华夏新年的两大原始主题——顺应四时之变,故在岁时更替的时候要进行除疫避恶
的活动,如过去的“驱傩”,后来的“扫尘”“洗浴”“除日”“爆竹”“桃符”“椒柏酒”等;新年“庆丰”是典型的农耕
民族文化形态。许慎《说文解字》有:“年,谷熟也。从禾,千声。”黄河及其支流流域地区的气候土壤
下,一个稼穑的周期正好是一年,因而一年也是一个收获的历程。当一年的辛苦劳作带来丰收的喜悦后
,便是尽情的欢庆和慰劳,更要感谢祖先和上天的恩赐,祈求明年有同样的丰收。
* 蜡祭:原始的新年庆丰仪式
据《通典》,所谓“蜡祭”,意在“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一段挺有意思的伊
撰写:天风环珮,蒹葭从风
* 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当我们把农耕当成主业的时候,就开始被赋予敏锐的岁时感悟力。浙江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稻
粒,将中国农业文明推至1万年前,所以我们也不用太怀疑《尚书 尧典》中“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
象日月,敬授人时”的真实性;观察和思考本来就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必要技能,尤其在生民之初,
立春节(于立春日)2008.02.04
初七:人日节 2008.02.13
初八:谷日节 2008.02.14
初九:天日节 2008.02.15
初十:地日节 2008.02.16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2008.02.21
二十:天穿节 2008.02.26
廿五:填仓节 2008.03.02
* 敬慎郑重到世俗庆贺——中国节日发展的轨迹
岁收、岁祭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始主题,故秦汉之前的岁时纪念,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多彩的礼
俗节物、典故传说,有的只是敬慎郑重。比如,上古的桃花流水中弥漫着佩兰的芬芳和高禖、招魂的巫
风,没有后世修禊雅集的悠闲,甚至也没有周公“月光禊洛”的附会;周之岁首的新年乃是后世的冬至日
* 端午粽:曾经的新年祭品
端午节的粽子最初可不是特地为三闾大夫打造。据近年商史学者对甲骨卜辞的研究,殷人是以“大
火”星昏见南中为岁首,新年之日相当于夏历的五月,就是我们后来的夏至日。夏至之日,新麦成,种
新黍,新年是一个“食麦日”和“尝黍日”——将黍米用菰叶包裹煮熟并祭献神灵祖先,包好的黍米成牛角形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2008.05.12
立夏节(于立夏日)2008.05.05
十八:碧霞元君节 2006.05.22
●五月
---------------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2008.06.08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2008.06.16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2008.11.12
●十一月
---------------
冬至节(于冬至日)2008.12.21
●腊月
---------------
初七:驱傩日 2008.01.14;2009.01.02
初八:腊八节 2008.01.15;2009.01.03
中历法发达的夏代没有实物佐证,但殷商时的证据是很明确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解释,甲骨
中的“歲”字象有柄的半月形切割工具,其刃部上有两点,是穿绳用来缚柄的孔,古人既用“岁”切割祭牲
,又以之收割禾穗,故“岁之言穗,言刿。”岁末年终,人们收割谷物、切割牺牲用来祭献先祖,最终让“
岁”发展成一种祭祀——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释岁》认为:“祭名曰岁者,殆因岁举行一次而然。”如今
七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上元佳节
内页: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6:14:24
上:新年历史文化溯源
一“庆丰”和“驱邪”——华夏传统新年本义溯源
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的压轴戏,非新年莫属,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
系列家祭。《四民月令》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挈祀祖祢。前期三日,家长及执事者
皆致齐(斋)焉。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
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又以上亥祠先穑以祈丰年。”
* 驱傩:原始的新年驱邪仪式
新旧年的交接之际,世界各国都有“除旧布新”的习惯。历史上中国的传统习惯是举行一个驱邪仪式
是我们心目中分量最重的那个节日。
普遍流行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会伤人的怪兽,却畏惧响声和红色,“过年”就是用爆竹和红色驱赶
这种怪兽的活动。这个传说没有任何时代特征,一看就是附会的模样,但细细咀嚼,可隐隐品出一些隐
藏的历史信息:将“年”看成一种怪兽,有着上古岁首蜡祭前一日的“驱傩”的影子;而新年的拜贺宴请,
燃爆竹、贺拜、家宴、祭祖等等。
二“元旦”“春节”“新年”之辨——新年名称及日期的流变
新年岁首之日有各种不同的称法,如元日、元旦,元正等。新年是一年的起点,《尚书大传》云
●七月
---------------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2008.08.07
十四:秋日拔禊 2008.08.14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2008.08.15
廿九:地葬节 2008.08.29
●八月
---------------
,那时候没有趣味的灯笼爆竹春联藏钩射覆,没有消寒图歌,甚至没有美味的饺子馄饨,有的只是寒风
凛冽的圜丘上瑟瑟发抖、瞻昂昊天的天子,还有小心翼翼等候葭灰飞出黄锺律管的律历乐官;殷商的岁
首元日乃是后世的立夏节、端午日,那时也没有别开生面的龙舟渡、刺五毒、五色缕、兰汤浴,没有三
闾大夫和孝女曹娥什么事,甚至好吃的粽子也是先要敬献祖先的“角黍”…… 然而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从
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5:56:36
第一篇:正月庭燎映雪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传统新年
撰写:天风环珮,蒹葭从风;绘图:wf(家祭、上元)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二十:分龙节 2008.06.23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2008.06.22
●六月
---------------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2008.07.08
十九:观音会 2008.07.21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2008.07.26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 唐 杜审言《除夜有怀》
目录:
『上:新年历史文化溯源』
一 “庆丰”与“驱邪”——华夏传统新年本义溯源
二 “新年”“春节”之辩——新年的日期、名称流变
三 新装雍容——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四 礼仪雅敬——礼仪之邦的新年精髓
『下:盛日华彩,佳节连珠——新年节俗系列』
一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尽掩明月光——祭灶日
二 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元日
四 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鸡日
五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人日
六 春幡迎春雨,春牛祭芒神——立春
春分节(于春分日)2008.03.21
●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