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华彩——华夏传统节日系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撰写:天风环珮,蒹葭从风

* 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当我们把农耕当成主业的时候,就开始被赋予敏锐的岁时感悟力。浙江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稻
粒,将中国农业文明推至1万年前,所以我们也不用太怀疑《尚书 尧典》中“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
象日月,敬授人时”的真实性;观察和思考本来就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必要技能,尤其在生民之初,
人们在严酷的天地间,在惶惶的敬畏中,追逐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岁时节令的脚步,好能够顺应四时之
变,不误农时采狩,以成万物之用。虽然,我们的祖先不太关心地球的结构和太阳的元素,但他们对天
象地形,日月寒暑,昼夜幽明,阴阳消长,乃至天地人和都有着天生的悟性。
“岁(歲)”是个很古老的字,《尔雅 释天》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惜传说
中历法发达的夏代没有实物佐证,但殷商时的证据是很明确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中解释,甲骨
中的“歲”字象有柄的半月形切割工具,其刃部上有两点,是穿绳用来缚柄的孔,古人既用“岁”切割祭牲
,又以之收割禾穗,故“岁之言穗,言刿。”岁末年终,人们收割谷物、切割牺牲用来祭献先祖,最终让“
岁”发展成一种祭祀——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释岁》认为:“祭名曰岁者,殆因岁举行一次而然。”如今
看来,祭名和时序之名的因果关系可能刚好相反,也就是说岁收、岁祭最终成为一个时节上的标志点。
上溯到源头,中国的传统节日多起源于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所
谓“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不类大多数西方节日那样多来自典型的人文纪念,故而我们的节日最终蔚成
的一脉气象,称作“岁时”文明。

* 敬慎郑重到世俗庆贺——中国节日发展的轨迹

岁收、岁祭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始主题,故秦汉之前的岁时纪念,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多彩的礼
俗节物、典故传说,有的只是敬慎郑重。比如,上古的桃花流水中弥漫着佩兰的芬芳和高禖、招魂的巫
风,没有后世修禊雅集的悠闲,甚至也没有周公“月光禊洛”的附会;周之岁首的新年乃是后世的冬至日
,那时候没有趣味的灯笼爆竹春联藏钩射覆,没有消寒图歌,甚至没有美味的饺子馄饨,有的只是寒风
凛冽的圜丘上瑟瑟发抖、瞻昂昊天的天子,还有小心翼翼等候葭灰飞出黄锺律管的律历乐官;殷商的岁
首元日乃是后世的立夏节、端午日,那时也没有别开生面的龙舟渡、刺五毒、五色缕、兰汤

浴,没有三
闾大夫和孝女曹娥什么事,甚至好吃的粽子也是先要敬献祖先的“角黍”…… 然而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从
虔敬到世俗的过程,魏晋以后,日常生活逐渐淡去了原始的诚惶诚恐,岁时中也少了祭祀,而越来越多
地以欢庆的方式来纪念——隆重的蜡祭、驱傩、岁祭等上古祀典如今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新年
庆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形形色色的故事传说、民风礼俗、外来文化填塞进了一个个岁时纪念日,长成
一棵枝干丰茂的节日之树,那是中国特有的岁时华彩。

* 珠不成链,难聚光辉——节日体系的失落

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然而如今大节缩水,小节无存,珠不成链,自然难以聚拢光辉。岁时文
明的复兴当从整个节日系统的认识开始。不妨逐个清点一下:

●正月
---------------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2008.02.07
立春节(于立春日)2008.02.04
初七:人日节 2008.02.13
初八:谷日节 2008.02.14
初九:天日节 2008.02.15
初十:地日节 2008.02.16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2008.02.21
二十:天穿节 2008.02.26
廿五:填仓节 2008.03.02
晦日:正月晦 2008.02.07

●二月
---------------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2008.03.08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2008.03.09
十五: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2008.03.22
十九:观音诞 2008.03.26
春分节(于春分日)2008.03.21

●三月
---------------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2008.04.04
清明节(于清明日)2008.04.05
初三:上巳节 2008.04.08

●四月
---------------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2008.05.12
立夏节(于立夏日)2008.05.05
十八:碧霞元君节 2006.05.22

●五月
---------------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2008.06.08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2008.06.16
二十:分龙节 2008.06.23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2008.06.22

●六月
---------------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2008.07.08
十九:观音会 2008.07.21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2008.07.26

●七月
---------------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2008.08.07
十四:秋日拔禊 2008.08.14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2008.08.15
廿九:地葬节 2008.08.29

●八月
---------------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2008.08.31
十五:中秋节 2008.09.14

●九月
---------------
初九:重阳节 2008.10.07
十九:观音会 2008.10.17

●十月
---------------
初一: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2008.10.29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2008.11.12

●十一月
---------------
冬至节(于冬至日)2008.12.21

●腊月
---------------
初七:驱傩日 2008.01.14;2009.01.02
初八:腊八节 2008.01.15;2009.01.03
十六:尾牙节 2008.01.23;2009.01.11
廿三:祭灶日(小年)2008.01.30;2009.01.18
除夕 2008.02.06;2009.01.25

在以上汉民族44个节日中,有15个为主要节日:
元日、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
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5:56:36
第一篇:正月庭燎映雪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传统新年

撰写:天风环珮,蒹葭从风;绘图:wf(家祭、上元)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 唐 杜审言《除夜有怀》

目录:

『上:新年历史文化溯源』
一 “庆丰”与“驱邪”——华夏传统新年本义溯源
二 “新年”“春节”之辩——新年的日期、名称流变
三 新装雍容——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四 礼仪雅敬——礼仪之邦的新年精髓

『下:盛日华彩,佳节连珠——新年节俗系列』
一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尽掩明月光——祭灶日
二 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元日
四 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鸡日
五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人日
六 春幡迎春雨,春牛祭芒神——立春
七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上元佳节


 
内页: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6:14:24


上:新年历史文化溯源

 一“庆丰”和“驱邪”——华夏传统新年本义溯源

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的压轴戏,非新年莫属,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
是我们心目中分量最重的那个节日。
普遍流行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会伤人的怪兽,却畏惧响声和红色,“过年”就是用爆

竹和红色驱赶
这种怪兽的活动。这个传说没有任何时代特征,一看就是附会的模样,但细细咀嚼,可隐隐品出一些隐
藏的历史信息:将“年”看成一种怪兽,有着上古岁首蜡祭前一日的“驱傩”的影子;而新年的拜贺宴请,
也是上古“庆丰”习俗的孑遗。
“驱邪”和“庆丰”是华夏新年的两大原始主题——顺应四时之变,故在岁时更替的时候要进行除疫避恶
的活动,如过去的“驱傩”,后来的“扫尘”“洗浴”“除日”“爆竹”“桃符”“椒柏酒”等;新年“庆丰”是典型的农耕
民族文化形态。许慎《说文解字》有:“年,谷熟也。从禾,千声。”黄河及其支流流域地区的气候土壤
下,一个稼穑的周期正好是一年,因而一年也是一个收获的历程。当一年的辛苦劳作带来丰收的喜悦后
,便是尽情的欢庆和慰劳,更要感谢祖先和上天的恩赐,祈求明年有同样的丰收。

* 蜡祭:原始的新年庆丰仪式

据《通典》,所谓“蜡祭”,意在“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一段挺有意思的伊
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蜡祭,明显与农业生产有关。周代的蜡祭
取“万物”之义而祭,但是选了与农耕有关的八个代表神;秦汉时,“蜡”开始称为“腊”,并赋予了新的内
容,就是《风俗通义》中的“腊者猎也,田猎取禽兽以祭先祖”;尽管隋唐时蜡祭依然隆重,但它本身逐
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孑遗在了“腊八”,其核心思想则融入了岁首的新年。

* 端午粽:曾经的新年祭品

端午节的粽子最初可不是特地为三闾大夫打造。据近年商史学者对甲骨卜辞的研究,殷人是以“大
火”星昏见南中为岁首,新年之日相当于夏历的五月,就是我们后来的夏至日。夏至之日,新麦成,种
新黍,新年是一个“食麦日”和“尝黍日”——将黍米用菰叶包裹煮熟并祭献神灵祖先,包好的黍米成牛角形
,谓之角黍。西周以后历法改变,新年移到了夏历的十一月,但殷商新年的庆丰尝黍却留在那个日子,
演变为后世的端午,角黍则发展成为粽子。

* 祭祖:庆丰仪式的主要内容

华夏民族对先祖想来敬慎郑重,祭祖仪式作为新年庆丰的主要内容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沿袭帝舜
在正月初一到尧的庙中祭告的传统,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里祭祖和祭天;对于普通人家,同样有着一
系列家祭。《四民月令》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挈祀祖祢。前期三日,家长及执事者
皆致齐(斋)焉。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

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
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又以上亥祠先穑以祈丰年。”

* 驱傩:原始的新年驱邪仪式

新旧年的交接之际,世界各国都有“除旧布新”的习惯。历史上中国的传统习惯是举行一个驱邪仪式
——“傩”仪。中古之前,腊祭和大傩都是最隆重的岁末祀典。《论语疏》记:“傩,逐疫鬼也。为阴阳之
气不节,疠鬼随而作祸,故天子使方相氏黄金为四目,熊皮为帽,作‘傩傩’之声,以驱疫鬼。”
日月流转,流传至今的各种节俗往往都难辨其初始的容颜了,但从根本上说,汉民族传统的新年
来自于两件大事,一是庆丰,一是驱邪。后来各种各样的节俗都是在这两大主题上衍生的,如挂桃符、
燃爆竹、贺拜、家宴、祭祖等等。

二“元旦”“春节”“新年”之辨——新年名称及日期的流变

新年岁首之日有各种不同的称法,如元日、元旦,元正等。新年是一年的起点,《尚书大传》云
:“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 。“朝”字,从日在草中,从月。
会意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的样子,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正月一日,岁时中称为“新正”、“元旦
”、“正旦”、“元日”、“上日”,它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旧时新年,最多还是称为元
旦,这种称法最早见于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由于历代历法的差异,岁首日多有变动。根据《史记?历书》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
,周正以十一月”,就是说,夏代的元日在正月初一(这个标准是汉武帝时重订的太初历,它的岁首在
夏历的正月);商代的元正为十二月初一,不过,根据现代对甲骨文的研究,至少到了殷末,新年日在
夏至。或许殷商的历法经历了大的变动;周历的新年在冬至之日,也就是夏历的十一月;秦代适用颛顼
历,岁首为十月初一;汉武帝定“太初历”,元旦日又恢复在正月,这一习惯自此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改历法为西历,将国际通用西历的1月1日称为新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公历(也就是西历)的1月1日定
为元旦,但又基于传统的习惯,确定阴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从此,元旦和新年才由同一件事一分为二

如今在我们的印象中,“新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春节”,叫得十分自然,就说我们近十

来年每年
大年三十央视的晚会吧,年年也都冠以春节之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较真地顾名思义一下——
春节,就是春天的节序,和新年的涵义并不完全吻合。那么,为什么“新年=春节”呢?难道这种称法来
自于古代的传统习惯么?
仔细翻看历代的礼俗典籍,几乎看不到将新年称为春节的例子。这大概是因为华夏民族对节气四
时的易转有着天生的敏锐,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相比,中国汉民族节日系统中的岁时节日远远多于人文
纪念日。岁时流转中每一个微妙的阶段性变化都不会逃过我们的感官,一年四季在如此精细的划分下,
就不会特别去单独强调每个季节的到来,因此,“春节”“夏节”“秋节”“冬节”的说法在漫长的历史中是少见
而短暂的。比如,历史上偶用“春节”指代节气之首的立春。某些地区,“冬节”成为“冬至节”一个不算正
规的别称。而作为一年之初的、历来重头戏的岁首,长期的叫法主要为“元旦”“元日”或“新年”,很少直
呼为春节的。
这就奇怪了,既然几千年的历史中鲜见这样的对等。一向对时序流转敏锐的华夏民族怎会如此含
糊地用“春天的节序”称呼我们最重要的新年呢? 说起来,这倒是一个不及百年、并不久远的故事。
辛亥一役,孙中山实现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夙愿,武昌城头的炮火渐熄,临时大总统成为新政
权的主人。改正朔、易服色——历来是新政权开国的第一个故事。在大总统的羽毛笔下,在嘀嘀哒哒的
电波中,这故事一如往常地开始讲述。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
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订定于阳历正月十五日,补祝新年。请布告。孙文。”
时隔不久,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命内务部编印历书令》:
“兹经本院开会议决如下:一、由政府于阴历十二月前制定历书,颁发各省。二、新旧二历并存。
三、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四、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至此,正朔已改,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历法——夏历,从此退居次席。
不过,孙中山并没有把自己倡导的历法改制当成一件简单的、心安理得的事,这从后来滇省要员李
伯东转述孙先生的一番话中可以看出。李伯东在创造新历的历改呈文中说:“先总理谓:我国阴历自轩
辕时代创行至今,沿用数千年之久,中经五十余次更改。其法原较阳历为善,惟闰月一层,不

便国家预
算。光复之初,议改阳历,乃应付环境一时权宜之办法,并非永久固定不能改变之事。以后我国仍应精
研历法,另行改良,以求适宜于国计民情,使世界各国一律改用我国之历,达于大同之域,庶为我国之
光荣”。
可惜风云突变,“我国之光荣”还没有来得及被精研改良,袁世凯便登上历史舞台。内务总长、登极
大典筹备处长朱启钤于1914年1月21日在《定四时节假呈》中颇有浪漫地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
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袁氏旋即批准。不能不说这个构想挺有创意,但从此
,我们几千年的旧历岁首“元旦”被降格为一个季节性节日“春节”,而与中国文化毫无关系的西历岁首则
被称为“元旦”甚至“新年”,而且是官方倡导的法定新年。
然而,民间信仰和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官方如何倡导新历新年,百姓并不买帐,民间仍然
把夏历元旦当成最隆重盛大的新年来过。洋派的当权者终于按捺不住,一场“废除春节”的闹剧在1930年
上演。
1930年底,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废除春节”令:
“民国元年(1912)已颁令废除旧历,以公历为国历。为认真推行国历,今起废除春节。法令规定
公历1月1日至4日为新年假,凡传统于春节期间歇业超过4天的行业、企事业可以移延,但严禁在春节
中休业。传统的年节活动相应前移:12月15日为年前扫除日;12月31日为除夕,举年夜宴;1月1日为
新年正口,举行春宴;1月15日为元宵节,是日“打年锣鼓,游市上灯”。
崇拜西方文化的洋派政客们企图通过这种生硬的移植强行消灭中国的历法。为确保“令行禁止”,南
京政府可谓不遗余力,他们规定:各报需大力宣传,各机关、学校需传达贯彻;禁止印刷、出版和销售
旧历历书历本,禁止报刊附印旧历;学校调整寒假时间;邮局自1月15日起停止收受投发贺年片、贺年
电;工厂对旧历春节期间上班者支付双薪;还提出了“过一个革命化新年”的口号,强调“党政军各机关工
作人员,更要以身作则,为全民倡”,如有违犯将予处罚。当年12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了“推行国历演
讲大会”,连革命元老、学界领袖蔡元培也被请出,发表了“国历远胜阴历,各界应切实奉行”的演讲。
文化的传统再一次表现出强大的延续力量。虽然政客煞有介事地组织了各种“国历新年”的活动,但
官员多敷衍行事,民间也是消极抵制。相反,到了夏历新年时,民众仍然偷偷过年。几年后,“国历新
年”的活动逐渐销声匿迹,国人如常地过着除夕、元旦,“废

除春节”的闹剧无疾而终。

一代代的政客已成尘土,但是“春节”的概念却在不知不觉中在民众的心中植根,近百年来成为新的
“传统”。我们至今守着的、欢度的竟是袁世凯造出的概念。名已不正,言已不顺,但中国人欢度那“春天
的节日”已经快有一百年,同时,来自异域文化的阳历岁首则戴上了“元旦”的花冠。
今天,我更愿意称它本来的名字——华夏新年,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节日系统,由“祭灶”“除夕”“元
旦”“元宵”等一串璀灿的美丽小节串烧而成的盛日华彩。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6:20:32
三、新装雍容——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衣冠上国的风采联缀着礼仪之邦的气象,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传统的岁时节日中,都有各
自的应景衣饰和礼仪活动,也许正因如此,隆重如新年,反倒不需要格外强调了。但有一点,新年强调
新衣。
“新”在华夏文化中是一个被特别看重的意象,《博雅》上说:“新,初也”。衣之始裁谓之“初”,木
之始伐谓之“新”。《易》曰:“日新其德”,《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月令》:“孟秋,
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新年,“三元”之始,远古人类文明开始的象征,人生新希望的起点
,故此,新年开始便一切尚“新”,就是为祈新的一年有一个新的开端。
在旧时,新年的气氛从崭新的衣冠和环珮下飘出。新年里,祭祖祀神是第一礼仪活动,必须从新
衣冠开始。明代方志常有记载:元正日,人们整肃新衣,燃烛烧香,陈牲设醴,祀神祭祖;祭祖之后便
是贺拜,自然也少不得一身齐整光鲜。《荆楚岁时记》载,元日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
,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
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民间如此,庙堂之高更不必说,历代均有元旦的朝贺仪,天子着冕服,众臣着
朝服,“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朝贺及贽,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
新年穿新衣一方面有着新年“尚新”礼俗的孑遗,更重要的,在物质生活不丰富的时代,新衣更带来
礼物一样的、特别的欣喜。但如今,当新衣成为平常的事物后,人们就会感到若有所失。因为人们对衣
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新”这个层次了。我们看到世界各国、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都会在各自新年中穿
上美丽的民族传统服装,人与衣共同烘托出独特而温暖的节日文化。近年来,我们也注意到身边的人们
开始在年节

中穿起所谓的“中国元素”——红色织锦缎的对襟或偏襟,盘扣、中国结等等。由于历史因素,
广大汉族同胞到目前已没有自己的民族传统服装可穿,上述的“中国风”倒是可以在外国文化前惊艳,但
一到中华各民族聚会的场合,必然要和满族同胞“撞衫”,这不能不令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古老民
族汗颜。
在中国传统节日普遍缩水的今天,我们遗失已久的新年礼俗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衣饰这一项,其实
,节日中没有民族服装的遗憾才是节日失去色彩的根源。但是我们汉民族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传承者,
曾经建立过“衣冠上国”和“礼仪之邦”,历时三千年的衣冠体系,几乎同新年有着一样悠久的历史。“汉服
”是这种衣冠体系近年来被重新提起后的名字,表“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之意。毕竟汉服曾经历过三百年的
断代,目前在大多数人们看来多少有些陌生。但凡事总有开端,在这里,就算给大家一个新的参考方案
吧——重新寻回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当从端正衣冠始。

四 礼仪雅敬——礼仪之邦的新年精髓

【家祭】

“气序流易,时维××,追感岁时,不胜永慕,敢以洁牲柔毛,粢盛醴齐,祗荐岁事,以某亲某君、
某亲某氏,祇食尚飨……”
旧时岁月,但凡年节,华夏民族都会在家庙或后来的祠堂,甚至家里祖先的牌位前焚香读祝,奠
币酹酒,在崭新的岁首追怀逝去的先人。祭祖,可以说是新年最重要的仪式。《尚书 舜典》提到:“月
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舜帝在正月初一时到祖庙里祭祀祖先,可见元旦祭祖风俗的久远。华夏礼仪极
重祭祀。家祭自古以来就是最常见的祭礼形式。华夏民族没有系统宗教观念,却依然不乏信仰与虔敬,
因为这种虔敬早已渗入在日用常行。年关节日、四季之孟,都是祭祖告庙的时日。释菜礼,奠扫祖坟,
甚至简单的焚香祷祝,都寓寄了一份绵长的思怀,正如宋代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新年供家庙,老稚晨夕忙。块坐温暖处,但闻油酱香。不问物物阙,有食时时尝。诸孙甚解事,
翁乃无饥肠。”
《梦梁录》描述宋代除夕说,“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
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大致还原了明代汉民族新年祭祖的场景:左昭右穆、进馔、三
献爵、焚帛奠酒……但同时也夹杂了一些清代满族的习惯,比如,汉族祭祀祖先,供奉的是神位而非


像。

【祭神】
除了家祭祖先,旧时新年还有诸多神灵祭:蜡祭祭百神,灶日祀灶神,正月十五煮粥祈祷蚕神,
迎紫姑神,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不忘有功于人间的各方神灵,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它们。具体将
在下篇中详述。

【贺拜】
贺拜的礼仪俗称拜年,是新年期间主要的礼仪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如今最熟悉的新年礼仪活动了
。如前所述,元旦日,民间“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家族内拜贺之后,邻里亲
友间还要拜贺,相互祝贺新年。《四民月令》记有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
老的礼仪。方式有亲至和投刺两种,一般是亲者登堂,疏者投刺。刺,汉代称“谒”,汉末称“刺”,就是
一种名帖,类似于今天的名片。“刺”本用木,汉以后改用纸,但仍然沿用了“刺”的称呼。《清嘉录》记
述新年贺拜场景云,“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有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之,谓之‘飞帖”。
新年本应是礼仪之邦的人们以传统礼仪表达内心情感,展示君子风范的时候,可如今的新年,家
祭传统基本丧失,贺拜礼仪也完全走样—— “神位”“祝版”“玄酒”“笏”“名刺”这些事物成了陌生的名词,人
们只剩下抱拳、作揖、磕头等走样的行礼和借拜年之机上门送礼的礼节。新年复兴,仪式重建才是关键
。礼是谦敬中和的示敬之举,欲行礼仪,先正衣冠。礼无不答,互揖互拜,方成新年的贺拜。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6:30:05


下:盛日华彩,佳节连珠——新年节俗系列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这是人们熟悉的一首宋诗,可是,有多少人注意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屠苏”是什么?“桃符”是何物
?再来看一组诗文: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经?小雅》)。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荆楚岁时记》)
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荆楚岁时记》)
椒盘荐寿休辞,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李处全《玉楼春?守岁》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东京梦
华录》)
 

 
庭燎、椒柏酒、桃汤、屠苏酒、胶牙饧,五辛盘、敷于散、却鬼丸、傩仪……这些陌生的名词是什
么?为何与我们当前模式化的“春联、饺子、红灯笼”式模板相异甚多?
点点庭燎,皑皑雪光,斗柄东回,休气芬芳。神荼郁垒,椒柏桃汤……那些流失的新年风景,是久
违的盛日华彩;人们对于传统新年丧失兴趣和感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节日流失的特别严重,明
珠遗散,自然难以聚拢光辉了。整个新年是由大大小小十几个节日组成的:

腊月二十三 祭灶日(小年) 2008.01.30
腊月二十四 扫尘 2008.01.31
腊月二十五 赶乱岁、接玉皇 2008.02.01
腊月二十七 洗浴日 2008.02.03
立春节(每年立春日,一般在西历每年2月3日至5日间) 2008.02.04
除夕前一日 小除夕 2008.02.05
岁尾 除夕日 2008.02.06
正月初一 元日(元旦)鸡日 2008.02.07
正月初二 狗日 2008.02.08
正月初三 羊日(天庆节:小年朝) 2008.02.09
正月初四 猪日 2008.02.10
正月初五 牛日(破五、送穷五) 2008.02.11
正月初六 马日 2008.02.12
正月初七 人日 2008.02.13
正月初八 谷日 2008.02.14
正月初九 天日 2008.02.15
正月初十 地日 2008.02.16
正月十五 上元节(元宵节)2008.02.21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6:45:27
一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尽掩明月光——祭灶日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日,糖瓜是祭灶的灶糖。
食者,人之大欲,生民之本,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中华文明中的硬道
理。华夏是个宗教色彩淡薄但人文气息浓郁的文明,但她向来懂得生活的艺术与世俗的浪漫。于是,中
华的传统神祗也不似他方文明那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他们就倘佯在我们的日用常行之中,于庖下堂间
,或坐或卧,展开与凡人一般无异的和颜悦色,人们自然也不必如羔羊那般诚惶诚恐五体投地,总是自
然地、甚至带点幽默地,却不失虔诚地供奉祭祀,或祈福禳灾,或诉说疾苦。这些生息于人间烟火中的
神明们,其中最典型也最有趣味的恐怕要算灶神了。祭灶日便是针对他的示敬之日,传统称之为“小年”
,拉开了五十多个华夏传统节日里的压轴戏——新年的序幕。

【女神/火神——原始灶神形象】

中国灶神的起源时间应该与灶的出现有关,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即已有了釜灶的雏形——双釜连
体且共吸一个火门,并有8个排烟气孔(《文化与考古》1987)。祭灶很可能是悠久的史前遗

风了,灶
神神龛的起源,或许与半坡遗址那灶下的贮火种陶罐有着某种关联,以至于后来的《礼记?礼器》中有
这样记述:“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
曰:“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
还有说法认为,灶神信仰源于华夏先民的火崇拜与太阳崇拜,那便与火神有关。历史学家杨宽先
生曾分析中国上古神话有明显两个系统混杂的特征,称之为“东夷-殷商系统”和“西戎-周系统”,于是火神
的角色便有炎帝与祝融。《周礼》有:“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而受“殷商系统-楚文
化”影响的《淮南子》则称:“炎帝作火而死为灶神”。在今天来看,火神一职究竟属谁都不重要了,他们
早已融为一体成为模糊的“火神”,成为民族的记忆,只要记住,他所司之火是安全与温暖的象征,是我
们食物的来源,是上天对我们的惠赐。



【荤祭/夏祭——上古祭灶面貌】

当野火逐渐被人驯服成为灶火时,神圣的祭火仪式也就自然转化。祭灶在商周时都十分隆重,分
别为商“五祀”与周“七祀”之一(“五祀”《曲礼》注:“五祀,户,灶,中、门、行也”)。祀灶在当时还放
在夏季进行,而且是荤祭,郑注《礼记》中有:“祭灶之礼,先席于门之奥,东面,设主于灶陉,乃制
肺及心肝为俎,奠于主西。又设盛于主南,亦祭黍三,祭肺、心、肝各一,祭醴三。”当然,除了这心
肝肺三物外,还要用鸡当祭牲,这就是《白虎通 五祀》所云“祭牲,灶以鸡。”

【腊月祀/白岁事/镜听——中古灶神的人格化】

汉代是祭灶礼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因为锅台灶的形式成熟于汉代,祭灶日也由之前的夏初移
至了腊月,逐渐融入正月元日的节日系列,从此,这种模式延续两千多年至今。
《史记 封禅书》中说道士李少君进言汉武帝说祭灶可益寿,“于是,天子始亲祀灶。”天子参与的
活动大都很有宣传效果,加上汉代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时代,灶神的传说在此时已变得有鼻子有眼。人
们传说灶神是长居人间的小神,并“晦日归天,白人罪”,俨然一个安插在人间的便衣骨干。《后汉书 阴
兴传》说到宣帝时有一个名为阴子方的人,他“至孝有仁恩”,腊日(汉代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后改为
十二月初八)那天早饭后,灶神竟现了形,子方受宠若惊,“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灶
神对他的奖赏也非常实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于是,“故后常以

腊日祀灶荐黄羊焉。”顺便提一
下,这里说的黄羊是指狗。杀狗祀灶的习俗从此流传甚久。
晋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提到腊日以豚酒祭灶,这时仍是荤祭。梁简文帝还撰有《灶经》十
四卷,葛洪的《抱朴子 微旨》和周处的《风土记》就更生动了,比如说:“腊月二十四夜祀灶,灶神翌
日上天,白一岁事。”天哪,要打小报告了,尽管一年里安分守己,好歹还是得先一天款待一下嘛。从
这时起,祭灶的传说与日期逐渐固定下来,与今日无异。
唐代时,司命神与灶神合而为一,祭灶因此添了“醉司命”一俗,《辇下岁时记》中,除了“僧道看
经,备酒果送神”外,还少不了“酒糟抹于灶门之上,谓之醉司命”,以宋代《东京梦华录》的解释是:让
灶神“喝个酩酊大醉,吃个肚儿圆,好教他替家中人多说一些方便话。”这份狡黠真是趣味得可爱。另外
唐代开始还添了镜俗,即所谓“镜听”,《月令萃编》:“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杓于水,虔礼
拜祝。拨杓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铛,音chēng,三足的
容器,杓即勺子。新年来临时,女子思念未归的丈夫、亲人,祀灶或除夕之夜,以“镜听”卜其归讯和凶
吉。唐时有两首有名的“镜听词”,就描绘了女子“镜听”的过程。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罗
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著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更深弱体冷如
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王建《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
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口祭口
祭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
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图:王弘力先生绘《古代风俗百图》——镜听



【素祭/胶牙饧/女避礼——近古祭灶面貌】

宋代祀灶多承唐俗,总共有醉司命、贴灶马、烧纸钱、上供品等。宋代是极富有生活情趣的朝代
,范成大一首《祭灶诗》可见一斑:“古代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
来典祀。猪头烂熟双鱼献,豆沙甘粉粉饵圆。男人扎礼女人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宋代祭灶的供品也
极丰富,《梦梁录》中有:“蔬食、饧、豆祀灶”“萁豆、花果、五色米等。”
明代的饮食文化比宋代

有过之而无不及,《帝京景物略》中记:“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
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糟草秣灶君马。”灶君依然要履行“上天白人间事”的职责,于是人们常祝
以文曰:“好多说,不好少说”。不过,从宋代起就可看出,祭灶已是女子的禁忌,甚至连祀后的祚食,
女子都不能口染分享,否则便是不祥。这时的祀灶多用糖饧糕饼等物,尤其是粘性的“饧”,用意是可以
粘住灶神的嘴,以免说了不中听的话。而且已改成了素祭,不过明代宫廷内还依然保留着古时的荤祭。

【灶王像——近代至今祭灶特色】

清代的祭灶习俗依然不衰,本来满族入关前是没有这一习俗的,但清廷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清稗类抄》云:“乾隆一朝,大内祀灶”。清代的祀灶仪式排场非常大,皇帝皇后亲王贝勒都要放假专
门做这项工作,供品也极为丰富。本来盛于民间的活动得到了官方的大力弘扬,祭灶礼仪更加细致复杂
化,灶神图像也丰富起来,从最早记于《礼记》上的灶神为一“老妇”转为各种不同的想象。灶君不觉中
成为男子。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后来减省,直接将灶君像贴在
墙上,上书 “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灶
神像中有的是一人独坐,称“官灶(鳏灶)”,为官衙或商家作坊者贴用;有的是夫妇二人执圭并坐,称“
家灶”,为一般家中供奉;有的则是中间灶君,两边各一位夫人,俗称“三头灶”。还有一种“赵军官”的有
趣灶贴,印有赵云持枪骑马,下有文武财神、福禄星官等,据说非平常人家所贴者,因恐灶神上天言事
,贴“赵军”以祈平安。贿赂不成便强行恐吓,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心理反映。

官(鳏)灶

家灶

三头灶

腊月祭灶习俗一直沿袭至近代,鲁迅《送灶日漫笔》一文中也提到种种祭灶旧俗:“灶君升天的那
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总之,祭灶在彻底破四旧前还都十分兴盛。
关于祭灶女避礼的习俗,尽管在宋代就已出现,但其中的根本原因已不得而知,不过,近代北方
的一种解释也颇有意思,据说灶君是众神中最英俊的帅哥,眉清目秀,所以妇人们更要避礼。只有贴了
灶王爷、灶王奶奶并坐像的,才能全家老小一起祭祀;尽管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古训,但由于历
史原

因,近代山东一带男人多离家出关,主妇领小儿女祭灶便成为当地的习俗。
如今乡下某些地方还能看到隆重的祭灶仪式。祭灶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
,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
。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男主人斟酒叩头,念祝词,然后祭灶
人高喊一声“领!”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祭
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传统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典
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就是前面所述的又甜又粘的麦芽糖(饧),一面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一面
让他在玉帝面前多进甜言。这种从唐宋时便盛行的食品传承千年不衰反应了百姓的心理千年相似。
经过历史的沉淀,多数礼俗都已遗散,但祭灶却千年不衰,并且这一日还被称作“小年”。如果不能
理解中华文化的现实性,便不会体会到灶台是何等重要,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它实际是神圣的饮食之
坛、光明温暖的中心与祭祀之地。在居室结构不发达的上古,以灶的位置为中心排布了尊卑长幼之序,
“避灶之礼”还是待客之道,意即将有光亮和温暖之位让给客人坐。如今在中国许多地方,人们把祭灶看
得很重,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 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在河南一些地方,人
们认为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最早的灶神的形象为
一位老妇,反映了女子在司掌举家食饮中的举足轻重角色。早期,女子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没有见到
有女子不能祭灶的说法,宋代后已见女子被逐出了祭灶这一神圣的活动,尽管这方天地是她们经年活动
的地盘。任何一种民俗的历史流转往往都会泥沙俱下,并不必要因循守旧,而是溯洄从源,细细分析,
体味到个中的核心与深意,才是秉承古礼俗的根本。

【祭灶经典供品】

祭灶的供品经历了一个从荤到素的过程,中古之前的荤祭中曾用过黍、肺、肝、醴、鸡、黄羊(黄狗)
,唐代还用酒糟“醉司命”,宋以后的素祭中典型的是胶牙饧,一直传承到近代成为“灶糖”。北方常见的
灶糖有所谓的“糖瓜”,就是麦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芦或瓜形。另一种“关东糖”,是以江米磨粉加饴糖制成
,又硬又脆,可以久存。北方祭灶供品中还有火烧;南方祭灶供品比较丰富,甚至还有连祭两日的,二
十三

荤祭,二十四素祭——渗透出祭灶历史流变的信息。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6:52:14
【腊月二十四 扫尘】
也称“除残”“掸烟尘”。民谚有“二十四,扫房子”——因为灶君老爷上天去了,才可如此无所禁忌地上
下大动,在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进行打扫,也有说法是去除灶王爷在墙壁上画下的记号。

【腊月二十五 赶乱岁、接玉皇】
据说灶神等守护家里的神明在腊月二十四上天后,也不能松口气,因为二十五日玉皇大帝及三清
神仙要亲自来人间查看。不过在二十四晚上有一个没神看管的空暇,这个时候百无禁忌,民间常抓紧做
一些平时需大礼才能完成的事,特别是穷人,如果在这时候婚嫁等等,将免去敬备牲醴的开支以及择日
的麻烦。旧时民生艰辛,拘谨了一年,这时也是难得放纵一下的日子,大约同西方礼俗中特定日子的“
狂欢”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就是“赶乱岁”。

【腊月二十七 洗浴日】
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除夕前一日 小除夕】


作者:蒹葭从风 回复日期:2008-1-31 17:07:57
二 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李世民 《除夜》

夏历腊月最后一日谓之除夕,又叫除夜。顾名思义,便是旧岁至此夕而除,新岁自明晨开始,是
为除旧布新。《梦梁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除夕是华夏新年中元旦之外
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是除夕核心的主题。

【庭燎】
除夕夜,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炭火盆,古称“庭燎”、“籸盆”,现在称“生旺火”, 《仪礼?士
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
大者。” 庭燎的目的除了日常的照明,便是驱邪、祭神祭祖,生旺火则象征着兴旺发达。
庭燎很早就成为除夕的国家礼仪,《汉仪》:“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
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 《隋书?礼仪志》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
文物充庭。”
民间的庭燎也很流行,《岁华纪丽》:“除夜烧骨骨出,为熙庭助阳气。” 《四时纂要》:“除夜积
柴于庭,燎火避灾。”明代《熙朝乐事》载:“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

,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
。烟焰烛天,烂若霞布。”

【爆竹】
《荆楚岁时记》:“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
,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火朴〕〔火毕〕有声,而山臊惊惮。
《元黄经》所谓山〔犹巢〕鬼也。”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燃烧竹子发出声响,以驱除山臊恶鬼。爆竹的灵感很可能来自于除夜的庭燎风
俗,不负责任地假想:当无意间丢进燎火中的一节竹子发出了巨大的爆响时,新的创意产生了——这个
玩笑不必在意,不过宋代《瓮牖闲评》有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庭燎的旺火加上
竹子的声响比单纯的庭燎效果要好,于是流行开来。在火药技术没有普及前,爆竹一直都是烧竹子,比
如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元稹《景申秋八首》:“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通俗编排优》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
竹”。 传说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在竹筒里装入硝石,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
的烟雾,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后来人们开始将硝石、硫黄
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配成火药,就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
成了串,这样就和如今的“编炮”几无二致了。
爆竹的用途也掺进了“年”的传说中,用它来驱赶山中那种叫做“年”的怪兽——由此可见,这个传说实
际是一个历经了数千年加工修饰而成的产品。

【桃符——春联】

图:汉画“朱雀、神荼”辅首衔环/“朱雀、郁垒”铺首衔环



桃木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有代表的避邪之物,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先秦。《山海经》中,大海中的
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把他们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但是神荼
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新年到来前,家家户户都“立大桃人,门户画
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由于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桃人,甚
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谓之桃符。五代开始在桃
符上题写对联。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

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
一副春联。宋代以后,逐渐变成在纸上写春联。画神像的风俗也变成了在纸上画门神,成了后来的门神
画,年画。

图:神荼、郁垒


由于人们常用变幻莫测的草书书写桃符上的文字,所以被叫做“姽婳桃符”,姽有美好、变幻的意思
,这个词后来被讹传成了“鬼画桃符”“鬼画符”,成了形容字迹潦草的贬义词——真晕。

【守岁】
守岁风俗来自于驱疫避邪。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
,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守岁的食品,有有饺子、年糕、汤圆等。饺子,宋代以前称做“角子”, 或“
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寓意新年“交于子时”,是新年第一顿饭。人们还饮椒柏
酒、屠苏酒(将在元日节俗中详述)、吃五辛盘,以驱邪、除病。

【傩仪】
傩仪起源于上古,是最权威的除灾驱邪仪式。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
,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
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
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崇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崇’而罢。”

图:南宋 《大傩图》


图:大傩舞


【藏钩】
藏钩是守岁时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荆楚岁时记》:“岁前,又为藏彄之戏……叟妪各随其侪为藏
彄,分二曹以校胜负。”这个游戏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汉武帝钩弋夫人,本姓赵,河间人,据说
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使其双手伸展,手中现一钩。武帝娶她回宫,号“
钩弋夫人”又称“拳夫人”。《三秦记》载,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
“藏钩”。
这种“藏钩”姿态后来成为一种宴饮中的娱乐助兴节目。《风土记》记载了其玩法:“藏钩之戏,分
为二曹,以较胜负。若人偶则敌对,人奇则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以齐二曹
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藏为一都……藏在上曹即下曹射之,在下曹
即上曹射之。”参加的人分为两曹,即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
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她可以随意依附这组

或那组,称为“飞鸟”。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
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
为胜。

【射覆】
“射”意为“猜度”,“覆”,则是“遮盖隐藏”。由此发展出每次游戏中的“覆者(设谜者)”和“射者(猜
度者)”。汉代时流行的射覆游戏还比较直接,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汉书》
颜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射覆后来发展成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以及覆者误
判射者的猜度时,都要罚酒。《红楼梦》中提到射覆是最早的酒令游戏。史料载,三国魏管辂、晋郭璞
都有射覆之事,唐李商隐《无题二首》诗有“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句,清沈复《浮生六记
》卷一闺房记乐有“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有关射覆酒令的记
载:

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
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探春笑道:“既拈了出来,如何又毁
。如今再拈一个,若是雅俗共赏的,便叫他们行去。咱们行这个。”说着又着袭人拈了一个,却是“拇战”
。史湘云笑着说:“这个简断爽利,合了我的脾气。我不行这个‘射覆’,没的垂头丧气闷人, 我只划拳去
了。”探春道:“惟有他乱令,宝姐姐快罚他一钟。”宝钗不容分说,便灌湘云一杯。探春道:“我吃一杯
,我是令官,也不用宣,只听我分派。”命取了令骰令盆来,“从琴妹掷起,挨下掷去,对了点的二人射
覆。”宝琴一掷, 是个三,岫烟宝玉等皆掷的不对,直到香菱方掷了一个三。宝琴笑道:“只好室内生春
,若说到外头去,可太没头绪了。”探春道:“自然。三次不中者罚一杯。你覆,他射。”宝琴想了一想,
说了个“老”字。香菱原生于这令,一时想不到,满室满席都不见有与“老”字相连的成语。湘云先听了,
便也乱看,忽见门斗上贴着“红香圃”三个字,便知宝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见香菱射不着,
众人击鼓又催,便悄悄的拉香菱,教他说“药”字。黛玉偏看见了,说“快罚他,又在那里私相传递呢。”
哄的众人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的湘云拿筷子敲黛玉的手。于是罚了香菱一杯。下则宝钗和探春
对了点子。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的

很。”探春笑道:“添一字,两覆一射也
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
因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湘云又和宝琴对了手,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子。李纨便覆了一个“瓢”字,岫烟便射了一个“绿”字
,二人会意,各饮一口……
……底下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
所佩通灵玉而言,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
了。”众人道:“怎么解?”宝玉道:“他说‘宝’, 底下自然是‘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
冷’,岂不射着了。”湘云说道:“这用时事却使不得,两个人都该罚。”香菱忙道:“不止时事,这也有出
处。”湘云道:“‘宝玉’二字并无出处,不过是春联上或有之,诗书纪载并无,算不得。”香菱道:“前日我
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
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众人笑说:“这可问住了,快罚一杯。”湘云无
语,只得饮了。

* 射覆酒令方法:
清人俞敦培的《酒令丛钞 古令》中有记述:“然今酒座所谓射覆,又名射雕覆者,殊不类此。法以
上一字为雕,下一字为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字使人射之,盖春酒、酒浆也,射者言某字
,彼此会意。”
分析《红楼梦》六十二回的射覆酒令即与此同,覆者先用诗文、成语和典故因隐寓某一事物,射
者猜度,用隐寓该事物的另一诗文、成语和典故等揭谜底。比如,掷骰对了点子的宝钗和探春两人分别
覆、射,探春覆了个“人”字和“窗”字——两覆一射。宝钗想到探春用的是“鸡窗”“鸡人”二典,便用“鸡”字射
了一个“埘”——用了“鸡栖于埘”的典;再如,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后,李纨覆“瓢”字,概用“瓢樽空挂壁”(
苏辙《九日三首》之一)的典,隐带“樽”字,岫烟射—“绿”字,概用诗句“愁向绿樽生”(刘希夷《送友人
之新丰》)的典故。
【接神】
除夕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
引路的,其他神回到天上,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 "接神"或"接
灶"。
作者: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