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描写的正是中华民族结束封建社会,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军阀割据的社会,西方工业革命影响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同时,民主政治与先进的文化也感染着这个民族的青年。全剧通过瞿、杨两家五个年轻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民族未来命运的索求,个人思想与社会思潮冲撞后,五位年轻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从而走上各自为之奋斗的人生道路。这是讲述国共两党分分合合的斗争史,也是个人情感恩怨的纠结史。这部电影很大气,以历史作为背景,也很细腻,人物的情感很刻画得很深入,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一、军事方面。我从中学到了一个人要想为历史所记住,要么是极恶,要么是极善。当然我不想成为极恶,我想成为极善,但如何成为极善,这是个问题。只有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才能为人们所记住。虽然会作出很大的牺牲,但正如瞿恩所说的那样:“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实现了”。我认为他说的第一种理想指的是为己的理想,第二种理想指的为国的理想,而他选择了第二种理想,我也会选择第二种理想。我的担心不是自己能获得多大的利益,而是自己能不能适应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自己的能力能不能适应自己的职位。二是如何成功,如何找准自己的事业基点,现在社会分工很细,即使是部队里,分工也是很细的。我适合什么岗位,是带兵还是搞科研,我找不准方向。三是如何带兵。带兵怎样带出成绩。怎样才能在和平年代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在已不是解放前了,电影中的带兵方法不实用了,但带兵方法是相似的。我印象最深的是立青给抗大学员作思想工作教他们创立武工队时的情景,先让大家发牢骚,再针对大家的疑问一步步地化解,同时引导大家往积极的方向想,最后鼓舞大家的士气,令大家群情激奋,信心满满。还有一个就是改穿国民革命军服装时,立青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很生动,很风趣。这也告诉我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要有幽默感,特别是作思想工作时。四是在军队里要敢折腾,要能折腾,要有闯劲。年轻人要不怕失败,不怕踫头。有些失败是要尝的,有些路是要自己走的。
二、做人方面。我认为要向瞿恩学习,他儒雅,有风度,善于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因此深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女性。同时也要向立仁学习,电影并没有将他刻画得一无是处,而是很注重人性的刻画,让人觉得他也有自己的情感。立仁虽然手上沾满鲜血,但还是重情重义的汉子,他做人的方法很特别,看似处处无情实则

还是为自己留下了很多的退路,比如枪决瞿恩时,他没有上,而是由范希亮执行,比如他对瞿恩的儿子很照顾,对林娥一直很痴情。这可以看成是他的狡猾,也可以看成是他的人性。应该说立仁是个优秀的军人,只可惜选错了信仰,走错了道路。
三、政治方面。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有很多恩怨,这导致两党的成员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董建昌是个现实主义者,他是杨立青的姐夫,爱才惜才,很看重立青,同时也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军阀的显著特征,具有民族大义,对蒋介石独裁政策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杨立华是一个很开明的女性,支持弟弟却又夹在丈夫与弟弟之间。立仁因为其残忍而阴险的手段而被国民党所重用,却总感觉自己不如弟弟,在弟弟被派回上海时,早早地就预感到弟弟的到来,却对弟弟束手无策,两兄弟之间因为信仰的不同而发生的争斗异常激烈,这是两个主义的斗争,通过两兄弟的斗争来反映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那时候的斗争异常激烈与复杂,绝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泾渭分明。这是政治的复杂性,也是政治吸引人的地方。
一部电视剧,可以让人悟出人生的一些哲理,那便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看了多少电影、电视剧,而要看从中能收获多少,得到多少。



作为一名黄埔后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黄埔的颜色,因为祖父在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时,黄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脉。8年前的春天,跟同学到汉中圣水寺游玩,一些破旧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余怀想。后来知道那儿曾是黄埔军校一分校的旧址,那些老房子里曾经培养了千百抗日志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去圣水寺,我还要到成都北校场去、到广州黄埔岛去,因为黄埔精神对一个黄埔后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长出这种精神的土地去朝圣。
正是怀着朝圣地心情,我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中所表现的爱国心、师生情是对黄埔精神的最好诠释。瞿恩、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这些黄埔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们是万千黄埔人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梦想。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此基础上上构建起来的黄埔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作用,黄埔军校创造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简陋的教学设施、简短的学制,

学员却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黄埔军校成为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汉字“武”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战争观,中华民族不好战,但是也不惧怕战争。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我们不得不选择用战争来结束战乱。孙中山先生认识到,革命要有自己的武装,黄埔军校应运而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中山先生号召着优秀的中华儿女云集黄埔,不必说周恩来、叶剑英,也不必说徐向前、林彪,看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主人公吧!这些人物虽是虚构的,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真实感人的,他们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万千黄埔人身影、眼神、思绪、微笑……黄埔岛上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武昌两湖书院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成都北校场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我相信海峡对岸的台湾凤山军校也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爱着华夏民族、九州大地,他们都愿意为了中华的伟大复兴流血牺牲。
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这些可爱的人因为信仰的不同,在历史的路口选择的不同的道路,他们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分道扬镳、同室操戈,历史的道路就是这样的曲折,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这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过去的,共产党员有这样的精神、国民党员也有这样的精神,他们终于第二次携手,以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多少黄埔儿女血洒疆场、多少黄埔儿女坚强不屈,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当然还有薛岳、张灵甫、关麟征、杜聿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就是英雄们的缩影,为民族付出的先辈,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民,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爱国的,所以我们相信,海峡两岸既然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方块字、诗经、史记早已将我们连在一起,所以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共克时艰,相信有一天,国共两党会第三次握手,因为一种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有一个声音总在呼唤,那就是“到黄埔去!”
我多次被剧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所感动,“钢刀是钢刀,同学是同学!”这是范希亮在毕业聚会上的箴言,黄埔

军校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作风。瞿恩是一名好老师,他充满理想、充满智慧、充满大爱;剧中还有一位不知名的教官,近乎苛刻地要求学员。黄埔军校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严格执教,以身作则,在他们的带领下,黄埔学子怎能不成为有用之才。而黄埔学子的同学之情,在观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我早已感受到。在我的家乡陕西宁强,曾经有人就读于黄埔军校,我的祖父是其中一位,祖父在世时,常有一些老人来到家中,他们都是爷爷的黄埔校友。他们虽然不是同一级,或许还是不同分校的,但是他们都以同学相称,他们在一起的那种亲切让人感动。所以,我见到这些老人,都觉得跟爷爷一样亲切,现在他们大都离开人世,我依然时常想念他们,祝福他们。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范希亮虽然在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感情让我们深深感动。亲爱精诚,同学始终是同学,黄埔校友习惯以同学相称,无论是那一届毕业、无论是大陆台湾,黄埔学子始终都是同学,同学情常在。黄埔后代之间也有一种天然的纽带,只要得知彼此都是黄埔后代,就会一下子亲近起来,我遇到的每一个黄埔后代莫不如此,我们共同谈起先辈的荣光,共同叹息、共同微笑。因为有黄埔同学的情意在,所以黄埔后代的情意在。黄埔同学虽然有一天会全部离开人世,但是黄埔后代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黄埔的颜色,黄埔精神必将永存。
毛泽东在诗中写过“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什么,人间正道就是中山先生所说的“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因为我们是黄埔后代,所以我们必须记住自己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
【观后感】信仰是人生的大美
很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地看一部电视剧,也很少这么感动、激动、冲动了。五十集长的电视剧,我几乎一集没落下,我几乎是盯着屏幕,不愿意漏掉那些美丽的画面,不愿意漏掉每一句精彩的对白。昨晚,剧终人散,我的心久久沉浸其间,终于忍不住坐在键盘旁,敲打出这一篇不精彩,但绝对是真情实感的观后感,
其实,作为一个喜欢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的女人,我一向是不喜欢看战争片的,特别是政治味道比较浓的战争片,第一集是陪丈夫看的,却没想到立刻就被吸引了,画面摄影很唯美,演员的形象又是那么生动,还有那些意味深长却又充满诙谐调侃的对白……让人不得不喜欢,那段令人尴尬的历史不可回避,那些我一直没有兴趣去了解的事件一件件

呈现在眼前,我不禁想:当年要是有这样的好作品,估计我的《中国革命史》一定会轻松过关的。

不过,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还是一个我一直很少去想的东西,那就是信仰,信仰之美,人生的大美。

说起信仰这个词语,估计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现在这个时代,提信仰可能会令很多人感到枯燥、空洞,但是,正如片中的“老爷子”杨廷鹤临终的时候说的那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是有信仰的”是的,细细品味片中我欣赏的几位人物,他们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和人格魅力,是因为他们都是一群有信仰的人。

先说说此片的灵魂人物——瞿恩吧,他不是领衔主演,但我认为他是片中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瞿恩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共产主义者,对共产主义抱有最坚定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他视死如归,笑对刑场,从而赢得了不但是同志也包括了对手的敬重和崇拜,瞿恩死的时候,我流泪了,他中弹的镜头一点也不血腥,那个很悲壮很潇洒很唯美的瞬间,永远定格在黄埔师生的脑海里,也定格在观众的心里。

孙红雷扮演的杨立青从形象上不是我特别欣赏的那种儒雅型,更像一个吊儿郎当的大男孩,但是因为受了瞿恩的影响,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信仰,在对理想的坚守和执着中,立青终于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革命者,一名成熟坚定的男子汉,理性果敢,令人刮目相看。

说说瞿霞吧,她是片中最美丽的女人,瞿霞纯洁善良、热情洋溢,在革命工作中她冷静睿智,生活中却不失最初的纯真浪漫,让杨家两兄弟双双坠入爱河,瞿霞的结局很令人伤感,当她在狱中受到非人刑讯的时候,我相信所有观看的人都会感到心痛的,她那么美丽,那么柔弱,却又那么坚定那么执着,她纷飞的短发在风里飘过,坚毅的脸上罩着一层圣洁的光辉,那一刻,我的心被这样一份信仰之美震撼了。

带给我感动和震撼的人物还有很多,包括和立青有不同信仰的其兄杨立仁、姐姐杨立华,还有那个信仰实用主义的董其昌,他们的身上都有令人感动的东西,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他们付出了一生的努力,无论历史怎样评说,我都觉得,他们仍然有值得尊敬的地方。

看完此片,再对当今的现状作一番思索,会让人有很多感慨,同样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布尔什维克,今天的某些共产党员着实令人痛心!片尾的独白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想想这些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付出青春和生命的先辈们,再看看今天某些表面信仰着共产主义,背地里贪赃枉法、危害人民利益的“公仆”们,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叛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