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
机械安全基本要求
机械安全基本要求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设计安全、工作环境安全、操作人员培训、设备维护保养、应急措施等。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设备设计安全1. 设备结构和构造合理:机械的结构和构造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例如,机械的零部件应安装牢固,不得出现疲劳、脱落等现象。
2. 防护装置的设置:设备应根据其功能和工作特点,设置合适的防护装置,以防止操作人员接触到危险的部位,减少事故的发生。
例如,对于旋转部件,应设置有效的防护罩,避免人员伸手进入。
3. 安全开关和紧急停止装置:设备应配备紧急停止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例如,设备应配备急停按钮,且位置明显,方便人员随时使用。
4. 电气安全:设备的电气系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保证电气接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例如,设备应配备过载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等设备,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5. 故障预测和排除:设备应具备故障预测和自动排除的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以减少因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二、工作环境安全1. 空气质量控制:工作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 噪声控制: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如设置隔音设备、限制噪声时间等。
3. 机械震动控制:对于存在较大机械震动的设备,应进行相关的减震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4. 光照条件:工作场所的光照条件应符合相关的要求,以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正常进行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操作人员培训1. 设备操作培训:操作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2. 安全意识培养: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紧急救援培训:操作人员应接受紧急救援培训,了解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和救援措施,提高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机械安全设计》课件
机械安全设计课程将带领您深入了解机械安全设计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实现 安全设计的流程和关键元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实用技巧,您将学习到确 保机械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什么是机械安全设计
机械安全设计定义了机械设备设计过程中关于安全的考虑和实施步骤。通过了解机械安全设计的 概念和目的,我们能够确保设计的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必要的保护,减少事故风险。
引入机械安全标准
参考并遵循国内外相关的机械安全标准, 如ISO、EN和ANSI等。
安全层次分析
确定机械设备的安全层次,明确各个安全 层次的功能和要求。
风险评估
识别和评估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 在风险。
采取应对措施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 和控制风险。
机械安全设计的流程
机械安全设计的流程包括搜集机械安全设计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方案,以及实施 和验证。
机械设备工程文档
完善的机械设备工程文档 是实现安全设计的基础, 包括设计图纸、使用说明 和维护手册等。
安全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安全控制系统, 如紧急停机系统和防护装 置,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安 全控制。
安全设备选型与 安装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 合适的安全设备,并正确 安装在机械设备上。
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机械事故案例的原因和机械安全设计不足之处,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并提出改进措 施的建议,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1 分析事故原因
剖析机械事故发生的 原因,如设计缺陷、 操作失误等。
2 分析安全设计不足 3 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指出机械安全设备设 计不足的方面,如缺 乏紧急停机装置或防 护装置等。
机械加工设备的一般安全要求(三篇)
机械加工设备的一般安全要求机械加工设备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操作涉及到高速旋转、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要求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机械设备的设计、操作和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设备的设计与装置1. 设计应考虑到人员的安全,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如GB15767-2007《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规范》等。
2.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3. 设备的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4. 设备设计应考虑到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如防尘、防水、隔音等。
5. 设备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正常工作负荷。
二、机械设备的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具有相关的操作证书。
2. 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各项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切断电源、紧急停止按钮、防护罩等。
3. 操作时应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4. 在设备运行时,禁止随意接近旋转部件,不得伸手进入设备工作区域。
5. 操作时应保持机械设备平稳运行,不得超负荷工作,避免产生冲击振动。
6. 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清理工作场地,将设备恢复到安全状态。
三、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1. 维护和检修工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进行。
2. 维修前应切断电源,排除机械设备内的压力和能源,以防止意外发生。
3. 维护和检修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保持工作场地的整洁与干净。
4.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有缺陷的部件。
5. 高温、高压等特殊设备在维修和检修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要求包括设备的设计、操作和维护等方面。
在设计方面,应考虑到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在操作方面,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设备的安全装置应完好,操作时要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维护与检修方面,维护和检修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进行,操作规程要严格遵守。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在现代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大大提高效率和产量,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和安全控制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设计1. 结构合理性在设计机械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尤其是在高速运转的设备中,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避免因结构设计不当而导致设备的意外故障。
2. 安全防护罩对于一些具有旋转、移动或高温部件的设备,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罩,以防止人员误入或接触到危险部件,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3. 紧固件和传动装置设计紧固件和传动装置在机械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使用高强度的材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和维护。
二、自动化设备1. 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应当采用可靠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准确感知和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 自动停机装置在自动化设备中设置自动停机装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止设备的运行,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故障诊断系统设备故障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在自动化设备中应当设置完善的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和排除故障,降低因故障引起的安全风险。
三、安全控制措施1. 定期维护和检修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可以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紧急预案和演练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使操作人员养成正确的应对紧急情况的习惯,提高紧急事件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4. 安全监控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快速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3篇)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机械安全技术是指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设计、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如何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机械安全设计、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机械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安全设计1. 安全标准和规范机械安全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如GB/T 28630《机械安全》、GB/T 9969《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规定了机械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满足的基本安全要求,如防止机械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伤害、防止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等。
2. 安全防护装置机械安全设计需要考虑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以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到危险区域。
常见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栏、安全门、光幕、安全开关等。
这些装置能够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停止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安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监测和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例如,安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设备的运行速度,当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以防止伤害的发生。
二、机械安全操作1. 操作规程和培训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必须有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培训,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并熟悉这些规程,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操作规程应包括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要点、紧急停机和故障处理等。
而培训则应向操作人员传授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安全防护用具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他们应该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镜等。
这些安全防护用具能够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伤害,并降低安全风险。
3. 检修和维护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检修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进行操作。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组织设计方案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组织设计方案
背景
随着近年来机械设备事故频发,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我们拟定了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
- 设定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
- 保障员工的安全;
- 改善工作环境;
- 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步骤
第一步:制定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
- 对于每台机械设备,要制定其安全性标准,以保证该设备在
正常运转下不会对员工造成伤害。
- 编写设备使用说明书,指导用户正确使用设备。
- 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检查。
第二步:组建安全检查小组
- 临时设立机械设备安全检查小组,由设备管理员、技术人员、安全专员等人员组成。
- 每月经常性检查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者
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第三步:制定应急预案
- 事故发生时,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处理。
- 整理日志和记录,总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论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组织设计方案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员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通过设定安全标准和定期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维护,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
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机械安全是指在日常工作和生产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保障机械设备及工作场所的运行安全,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械安全是现代生产力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安全设计和装置则是机械安全的基石,机器安全装置的设计和安装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是非常严肃和重要的工作。
机械安全设计是指对机械设备进行整体的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完善机械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措施,提高机械设备安全性能和防护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设计需要考虑机械设备的各种安全因素,包括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工作场所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一些重要的机械设备,安全性能必须达到非常高的标准。
机械安全设计可以采用很多的方案,例如在机械设备设计阶段,可以采用流程控制,给机械设备加上各种传感器,齿轮等机械装置,以提供各种安全保障。
在机械设备工作阶段,可以引入安全重复保障措施,通过各种机械装置,提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对于新近开发的机械设备,应该对机械内部的所有电气线路,机械装置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此外,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标准,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机械安全装置是机械设备劳动防护和安全防范的具体实施方式。
机械安全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符合工业产品和机电设备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机械安全装置通常包括机械防护装置、安全距离、安全光幕、紧急制动、安全门、安全锁等。
机械安全装置目的在于降低机械设备操作风险,防止误操作和事故发生,为生产过程提供必需的安全保障。
机械安全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必须考虑到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工作要求。
比如说对于旋转性的机械设备,需要在其旋转部分周围安装防护罩和安全网,以防止工作人员意外接触到旋转部分,造成伤害。
对于移动性的机械设备,则需要在其运输路线的周围设置强制隔离区,以确保其他人员不会意外进入到设备运输范围内。
机械设备主要结构安全要求范本(3篇)
机械设备主要结构安全要求范本一、引言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因为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规定。
本文将重点介绍机械设备的主要结构安全要求,以帮助各行各业设计和使用安全可靠的机械设备。
二、机械设备的整体结构安全要求1. 设备的稳定性机械设备的整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倾覆、倒塌等不稳定情况。
对于高度较高、底面较小的设备,应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如增加支撑结构、加固设备底座等。
2. 结构的可靠性机械设备的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荷载。
在设计结构时,应考虑到各种受力情况,并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以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结构破坏或变形。
3. 动力传递系统的安全性机械设备的动力传递系统包括传动装置、轴承、传动带等。
这些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和转速,因此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4. 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可维修性机械设备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维修性,以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和维护设备。
例如,设备的控制面板应设计合理,方便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控制;设备的关键部件和易损件应易于更换和维修。
5. 结构的防腐蚀和防尘性能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面临潮湿、腐蚀和粉尘等环境,因此结构上应具备一定的防腐蚀和防尘性能。
对于容易受腐蚀的部件,可以采用防腐涂层或选用耐腐蚀材料;对于容易受粉尘影响的部件,可采用密封设计或安装防尘罩,以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件安全要求1.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作为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传动装置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精度,以保证传递动力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设计传动装置时,应考虑到负载情况、转速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材料。
2. 轴承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技术原则与规范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技术原则与规范引言机械安全是指在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和维护过程中,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潜在危险和伤害的一系列措施和标准。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是指在机械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机械安全的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中的技术原则与规范。
技术原则与规范1. 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在机械系统中,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是确保机械运行安全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技术原则与规范:•确定机械系统的危险等级,并根据等级选择适当的安全控制设备;•使用安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安全继电器和安全控制器等可实现合适的安全控制功能的设备;•设计并实施符合相关标准的安全控制系统,如ISO 13849和IEC 61508。
2. 安全传感器的选择与应用安全传感器在机械系统中起到监测和检测作用,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以下是一些技术原则与规范:•根据机械设备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安全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安全光幕等;•确保安全传感器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机械系统中的危险情况;•配置和安装安全传感器时,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3. 安全间隔与防护装置设计安全间隔和防护装置是机械系统中常用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伤害。
以下是一些技术原则与规范:•在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安全间隔的尺寸和位置;•设计防护装置时,应考虑到机械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并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防护危险区域;•安全间隔和防护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机械系统的控制与操作机械系统的控制和操作是确保机械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以下是一些技术原则与规范:•设置合适的机械操作控制装置,如按钮、开关和操纵杆等;•确保机械系统的控制与操作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并易于操作和识别;•提供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导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地使用机械设备。
5. 安全标识与警示设计安全标识与警示是机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醒人员注意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机械工业安全设计标准有哪些
机械工业安全设计标准有哪些
机械工业安全设计标准主要为保障机械设备、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工业安全设计标准。
1. GB/T 3766-2018《摆线针轮减速机》:该标准规定了摆线针
轮减速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通过该标准的应用,可以确保减速机设计和制造的安全性能。
2. GB/T 1495-2002《蒸气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该标准为
蒸汽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等环节提供了安全技术监察的要求和规定。
目的是确保蒸汽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GB 12348-2008《轮式拖拉机安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
了轮式拖拉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该满足的安全技术条件,包括对驾驶室、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目的是保障驾驶员驾驶拖拉机时的人身安全。
4. GB/T 28218-2012《立式油冷变压器》:该标准规定了立式
油冷变压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输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目的是确保油冷变压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
5. GB/T 15706-2018《塑料机械设备》:该标准规定了塑料机
械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满足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强调了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
安全。
这只是机械工业安全设计标准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标准,如起重机械、风力发电机组、钢结构制造等方面的安全设计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机械工业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安全与环保
机械设计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安全与环保机械设计是一门涉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学科,它不仅强调性能和功能,还要注重安全和环保。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安全与环保是需要时刻考虑和重视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并探讨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
一、机械设计中的安全问题在机械设计中,安全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操作人员的安全。
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伤害。
设计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安全问题。
1. 功能设计方面: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该具备可靠的功能。
设备的各个部件应该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不会出现卡滞或者滑脱等问题。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异常操作引起的危险情况,如急停装置的设置等。
2. 结构设计方面:机械设备的结构设计应该尽量简单且坚固。
复杂的结构容易出现故障,而不坚固的结构会导致设备失稳或者破裂。
此外,还应该特别注意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危险的震动和噪音,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降低这些风险。
3. 操作设计方面:机械设备的操作要做到简单明了,不应该存在模糊或者误导性的指示。
操作人员应该能够轻松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设备异常。
此外,还应该在设备上标注明显的警告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二、机械设计中的环保问题在当今社会,在机械设计中考虑环保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废弃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设计师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 材料选择方面:机械设备的材料应该是可持续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材料。
应该优先选择可回收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轻量化设计,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资源消耗。
2. 能源利用方面: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机、液压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损耗。
此外,还可以考虑利用再生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机械设计中应该考虑什么样的安全性要求?
机械设计中应该考虑什么样的安全性要求?一、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机械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安全性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
首先,设计者需要确保机械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避免因结构失载、失稳等导致的意外事故。
其次,机械结构的设计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舒适性。
(1)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应当注意对关键部件的强度计算和材料选择。
通过强度计算可以保证机械结构在正常工况下不易发生变形、断裂等失效情况。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如使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性材料,可以提升机械结构的安全性能。
(2)另外,机械结构设计中还应注重防护装置的设计。
防护装置的设置可以避免操作人员接触到危险部位,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例如,在旋转机械设备上设置护罩,或者在传动部位设置护盖,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二、可靠的控制系统设计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是确保机械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及时监测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1)控制系统应当具备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还可以设置系统自动停机功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另外,控制系统的设计还应注意防止误操作。
通过设置密码保护或双重验证等措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误操作引发的事故。
三、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不仅仅依赖于设计和控制系统,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修复,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1)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件。
包括检查传动系统、润滑系统、控制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
对于磨损严重、老化的部件应及时更换,防止因断裂或失效导致事故的发生。
机械安全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安全设计知识点总结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总结机械安全设计的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设计安全的机械设备。
1. 安全标准和规定机械安全设计的第一步是了解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机械安全标准,如美国的OSHA标准,欧盟的CE标准等。
了解这些标准和规定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确保机械设备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保证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2. 安全风险评估在机械设计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场景、操作流程以及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了解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降低风险。
3. 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人员可以确定适合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栅、安全门、警示标识等。
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员工因机械设备操作而受伤,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4. 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安全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采用安全控制系统,可以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控制系统可以包括各种安全传感器、安全继电器以及安全PLC等组成,以确保机械设备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持安全状态。
5. 安全培训和意识除了设计安全的机械设备之外,培训员工并提高安全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机械设备的同时,考虑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
6. 定期检查和维护最后,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需要与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结合起来。
只有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设计人员在设计机械设备时,应当考虑到设备的维护性能,方便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
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根据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进行安全设计。
在设计阶段采取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
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员在错误判断和误操作情况下的总体水平,生产系统和设备仍能保证安全。
一、设备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1.设备本质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在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
所有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在设备的使用寿命期内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应该要求操作者正确操作,但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操作员的正确操作上是危险的,必须使设备本身达到本质安全。
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经过综合分析,正确处理设备性能、产量、效率、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使用寿命、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其中安全性是必须首先考虑的。
不安全的设计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和事故。
最好的方法是采纳用户的建议,包括操作员的建议,不断改进设计,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安全设计的目标是产品100%达到质量要求,具有100%可靠性和100%的操作维修安全性。
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
2.设备本质安全指导思想根据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设计阶段。
采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危险,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如设计中齿轮的远程润滑或自动润滑,即可避免因加润滑油而接近危险区;将危险区安全封闭;采用安全装置;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这些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
(2)操作阶段。
建立计划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系统;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3)管理措施。
指导机械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和操作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的信息、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被应用于生产线上,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就成为了工程师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措施,以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设备的结构安全设计在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中,结构安全设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控制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破坏、掉落等安全隐患。
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结构安全设计的重点,工程师们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工作环境和载荷条件,设计合理的结构方案。
2. 安全防护装置设计除了结构安全设计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也是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防护装置可以帮助防止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不受到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发射的危险物的伤害。
装置防护罩、安全光幕、安全门、警示灯等安全装置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不会受到伤害。
3. 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在自动化设备中,安全控制系统是保障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安全控制系统主要负责监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安全措施。
安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安全传感器、安全控制器和执行元件等组成部分,通过这些部件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安全监控和控制。
4. 安全标识和警示设计安全标识和警示设计也是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安全标识的设置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了解设备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警示标识也可以在设备出现异常时及时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制定在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措施中,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也至关重要。
只有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理解设备的危险性和正确操作设备。
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在设备操作和维护过程中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机械安全六项知识
机械安全六项知识机械安全是指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机械设备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保护使用人员的身体安全,国际上制定了许多机械安全标准,其中包括六项知识。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六项知识。
一、机械设备的安全设计:机械设计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性的首要环节。
在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预防意识、操作便利性、动力控制、暂时性或者永久性临时关闭装置、防护装置、便于维修等因素。
同时,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并进行专业的安全性能评估。
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机械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他们应该了解机械设备的危险性,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掌握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要点,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同时,他们还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机械设备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应该按照机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进行操作,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者更换设备部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防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防护设备是保障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选择和使用防护设备时,应该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特点和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护设备。
同时,要培养机械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的习惯,确保其有效地进行防护作用。
五、机械设备的安全监控与控制:机械设备的安全监控与控制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应该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特点,配置和使用相应的安全监控与控制系统。
通过有效的监控和控制,可以实时监测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或者报警。
六、事故的报告和分析:事故的报告和分析是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环节。
当发生机械设备事故时,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调查。
机械安全设计
7
1.5、风险评价的步骤及内容
(1)风险分析:研究机械和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面临或处于一种 或几种危险因素的状态或环境。 包括: 1)机械限制的确定 机械的寿命、使用范围、使用者的训练水平 2 )危险识别 机械类危险:各种伤害如挤压,缠绕等。 非机械类危险: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振动等。 3)风险评估 考虑在机械危险状态下,造成人员伤害的几率和伤害程度 伤害的严重度
5
机械设计的风险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机器的各种限制因素; 机器的各寿命阶段的技术要求; 机器的设计图样和说明机器特性的其他资料; 动力来源的有关信息; 可能得到的事故历史及案例资料; 其他任何有损人体健康的信息;
6
1.4、机械风险评价:
机械风险评价是指以机械或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式 分析机器使用阶段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一切可能的危险状态,以 及在危险状态下可能发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危险事件,并对危险事 件的概率和程度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系列逻辑步骤和选代过程。 与机械的特定状态或技术过程有关的风险由以下两个要素组合 得出: (1)发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概率。这种概率与人员暴露于危险 中的频次和面临危险的持续时间有关,与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有关。 (2)损伤或危害健康的可预见的最严重程度。这种严重程度有 一定的随机性,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和作用有关,这些因素如何 影响和怎样作用具有很大的偶然性,难以预见。
16
风险评价时注意:
(1)掌握足够信息,并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系统的高危险性并不意味着事故的必然性;
17
二 、优先采用本质安全措施
1、尽量采用各种有效的、先进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消除 危险的存在; 2、使机器具有自动防止误操作的能力;
机械工程中的安全设计规范
机械工程中的安全设计规范在机械工程领域,安全设计规范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旨在确保机械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机械工程中的安全设计规范,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设计原则和措施。
一、前言机械工程中的安全设计规范是为了保护工人和用户的安全而制定的。
合理的安全设计规范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并降低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械工程安全设计规范。
二、安全设计原则1. 适当的保护装置:机械设备应配备适当的保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开关等。
这些装置可以避免工人的直接接触,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2. 明确的操作指南:机械设备的操作指南应该清晰明确,操作人员应该接受相关培训,并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操作。
这有助于减少误操作和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3. 力学安全设计:机械设备的结构和部件应经过充分的力学分析和设计,以确保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会出现破坏和失稳的情况。
工程师应该对机械设备进行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计算和测试。
4. 电气安全设计: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并设置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装置,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5. 应急措施:在机械设备设计中,应考虑各种可能的紧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例如,在设备故障或停电时,应有备用电源或手动操作方式。
三、常见的安全设计措施1. 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罩是最常见的安全设计措施之一。
它可以避免工人直接接触危险部件,如旋转刀具、运动传动装置等。
2. 安全开关:安全开关是用于监测和控制设备操作状态的装置,例如当门打开或防护罩未关闭时,机械设备将会自动停止工作,以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3. 紧急停机装置:紧急停机装置是一种用于紧急情况下立即停止机械设备运行的装置,例如,紧急停机按钮、紧急拉绳开关等。
4. 警示标识:在机械设备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事项和操作规程。
5. 安全培训:所有操作机械设备的工人都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机械工程师的规范要求机械设备的人身安全设计
机械工程师的规范要求机械设备的人身安全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作为机械工程师,其职责之一就是确保机械设备的人身安全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机械工程师在人身安全设计方面的规范要求。
1. 监测和评估风险机械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应首先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
这包括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其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这一过程,机械工程师能够了解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安全设计提供基础。
2. 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在确定了安全风险后,机械工程师需要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护栏、安全开关和紧急停机装置等。
机械工程师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环境、操作要求以及相关法规与标准,选择最适合的防护措施,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免受潜在危险。
3. 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控制装置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操作安全性,机械工程师需要合理设计控制装置,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例如,将控制装置的布局与操作者的人体结构相匹配,使得操作者能够方便地触及和操作控制装置,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和疲劳。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操作错误和伤害的风险。
4. 提供操作说明和警示标志机械工程师还需提供清晰明确的操作说明和警示标志。
操作说明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并包括使用机械设备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指南。
而警示标志则应醒目明显,能够迅速吸引操作人员的注意力,提醒他们可能的危险和注意事项。
这些指导性措施有助于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 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验证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完成后,机械工程师需要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验证。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确保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在测试过程中,机械工程师应考虑各种可能的操作场景和使用条件,并模拟真实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通过测试和验证,机械工程师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机械工程师的规范要求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计
机械工程师的规范要求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计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师的工作是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可靠性。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计是机械工程师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机械工程师在安全防护设计方面的要求和相关内容。
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危害,因此机械工程师的任务之一就是确保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二、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计的重要性1. 保护人身安全: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旋转、移动、挤压等危险,通过合理的安全防护设计可以有效减少人身伤害的发生。
2. 保障生产效率:合理的安全防护设计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生产中断和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计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违反规定将面临罚款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三、机械工程师的规范要求作为机械工程师,掌握和应用安全防护设计的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项常见的规范要求:1. 国家标准: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机械工程师需要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如中国的《机械安全技术规范》、美国的ANSI标准等。
2. 设备分类:机械设备根据不同的危险性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机械工程师需要根据设备的分类选择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安全评估:机械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对设备的结构、材料、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4. 安全控制系统:机械工程师需要设计和配置合适的安全控制系统,如急停装置、警示灯、安全门等,以确保设备在运行时能够及时响应并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5. 风险预防:机械工程师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考虑风险预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可靠的材料、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率、优化设备运行过程等。
6. 操作手册和培训:机械工程师需要编写详细的操作手册,包括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等内容,并提供相关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操作阶段。
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3)管理措施。
指导机械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及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性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上述三方面中,设计阶段所应采取的措施是主要的。
后两方面的措施只是补充。
二、本质安全的主要措施。
1.本质安全的目的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排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为使设备达到本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都称为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对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
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危害的抵抗能力。
本质安全化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本质安全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
不会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2.本质安全化的主要内容设备的本质安全措施可以通过设备本身和控制器的安全设计来实现。
(1)本质安全化的基本思路。
①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
这是最理想的措施。
许多机械事故是由于人体接触了危险点,如果将危险操作采用自动控制,用专用工具代替人手操作,实现机械化等都是保证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
②设备能自动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
操作失误是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设备故障是设备或其零、部件的功能受到损伤或破坏,以致不能正常运转而使其技术性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这些现象在生产中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因此设备应有自动防范措施,以避免发生事故。
这些措施应能达到: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导致设备发生事故;即使出现故障,应能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停机;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论操作人员是否发现,设备应能自动报警,并作出应急反应,更理想的是还能显示设备发生故障的部位。
(2)常用的措施。
⑴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技术。
这是消除危险因素和人接触最佳方案。
机械的可靠性一般比人的可靠性高,人易受生理、心理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的人失误率在1%以上。
设计优良的机械,其故障率至少在0.1%以下,使用可靠性高的零、部件,机械的故障率可达到0.01%。
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技术代替人的手工操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设备故障率,防止错误操作,保证操作者安全和设备安全最有效的措施。
尤其适用于危险作业和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中代替人进行操作。
⑵采用可靠性设计,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当无法消除危险因素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因素是最常用的技术措施。
带有联锁装置的防护罩是最好的本质安全措施。
⑷安装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又叫故障保险装置。
这种装置的作用与安全防护装置稍有不同。
它能在设备产生超压、超温、超速、超载、超位等危险因素时,进行自动控制并消除或减弱上述危险。
安全阀、单向阀、超载保护装置、限速器、限位开关、爆破片、熔断器、保险丝、力矩限制器、极限位置限制器等都是常用的保险装置。
⑸采用自监测、报警和处理系统。
利用现代化仪器仪表对运行中的设备状态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
当出现异常现象时,能自动报警,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且动作出应急反应,如自动停机、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等。
⑹采用冗余技术。
冗余技术是可靠性设计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即在设计中增加冗余元件或冗余(备用)设备,平时只用其中一个,当发生事故时,冗余设备或冗余元件能自动切换。
⑺采用传感技术在危险区设置光电式、感应式、压力传感式传感器,当人进入危险区,可立即停机,终止危险运动。
⑻安装紧急停车开关。
⑼向操作者提供机械关键安全功能是否正常(设备的自检功能)的信息。
⑽设计程序联锁开关。
设计对出现错误指令时,禁止启动的操纵器。
这些关键程序只有在正常操作指令下才能启动机械。
⑾配备使操作者容易观察的,能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的显示器。
⑿采用多重安全保障措施。
对于危险性大的作业,要求设备运行绝对安全可靠。
为了防止出现故障和发生误操作,应采用双重或多重安全保障措施,使设备运行万无一失。
二、可靠性设计1.可靠性技术和可靠性设计设备在规定的时期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设备的可靠性。
可靠性技术已成为提高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可靠性技术和安全技术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
2.可靠性设计的基本知识(1)可靠性设计的意义。
可行性设计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只介绍与机械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以便设备治理职员、安全工作职员能运用所介绍的知识在工作中正确地处理下列题目:①比较和选择可靠性高的设备;②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分析,研究故障机理,随时将故障资料反馈给设备设计、制造单位,以便改进设计和进步制造质量,从而进步设备的可靠性;③针对现有设备在运行中暴露出来的不安全因素,在现有设备上设计一些简单易行、可靠的安全装置,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④指导制订进步可靠性、维修性的方案。
(2)可靠度和故障率。
①可靠性和可靠度。
可靠性是评价设备在使用寿命期内可信赖程度的指标。
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而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为可靠度。
可以用可靠度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具体的试验、丈量和比较,也就是可以对可靠性进行定量的测定和衡量,并加以表示。
a、可靠度研究的对象可靠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系统、一台设备或其中一个零件。
设备是由千百个零件组成的,假如其中一个零件出现故障,有可能使整个设备出现故障;因此研究设备可靠度要从研究零件进手。
b、规定的条件包括设备所处的作业环境、使用条件和维修条件。
作业环境: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冲击、粉尘、日晒、雨淋等;使用条件:负荷大小和性质,操纵职员的技术水同等;c、规定的时间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零部件的磨损、材料的腐蚀老化而使性能下降,可靠性也将下降,因此可靠性是时间的函数。
使用时间不同的设备,其可靠性是不能等价比较的。
规定的时间一般应以能达到以最少修理用度和停工损失来确定,如机床一般选定为两次计划修理之间的时间(无故障工作时间)。
d、规定的功能指既有明确的功能指标,如功率、流量、速度等,又有明确的失效(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界限,如设备质量下降到制造时质量的百分之几就应报废等。
②故障和故障率。
故障表示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
设备在投进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设备或其零、部件丧失了其规定功能的事件称为故障。
由此可见,可靠性和故障是反映设备运行正反两个方面的状态。
故障率是指在任意给定的时间内,设备或零件出现故障的概率以λ表示。
随着时间延长,故障率增加。
③零件可靠度与设备可靠度的关系。
一台设备是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的,设备有两种构成方式;串联和并联。
a、串联系统设备。
这种设备工作时,其组成部分需要同时工作。
在串联设备中,任何一个零件失效,整个设备就无法工作。
因此,为了使设备不出现故障,要求所有零件在同一时间内都不能出现故障。
整个设备的可靠度要由全部零件不发生故障来保证,因此整个设备的可靠R应该是构成该设备的所有零、部件的可靠度的乘积。
设备的可靠度不可能高于其最差零件的可靠度,即设备的可靠度受所使用零件中可靠底最低零件的制约。
举例说明,一台设备由n个零件组成,则其可靠度为R=R<sub>1</sub>R<sub>2</sub>R<sub>3</sub>……R <sub>n</sub>由上式可见,不管使用的其他零件可靠度多高,只要其中有一个零件可靠度很低,该设备的可靠度就不会高。
即使所有零件的可靠度都很高,也只能接近1,不可能即是1。
随着设备结构的复杂化,零件数目增加,整个设备的可靠度要降低。
因此,可靠性技术的关键是进步零件的可靠度和尽量减少设备的零件数。
设计职员应选用可靠度高的零件和简化设备结构来进步设备的可靠度。
b并联系统设备。
只有各组成部分的零件都出现故障,整个设备才会出现故障,由于可靠度和故障率的关系是R=1-λ对并联系统设备,设备故障率为λ=λ<sub>1</sub>λ<sub>2</sub>λ<sub>3</sub >……λ<sub>n</sub>R =1-(1-λ<sub>1</sub>)(1-λ<sub>2</sub>)(1 -λ<sub>3</sub>)……(1 -λ<sub>n</sub>)由于可靠度<1,上式表明,设备的可靠度大于任一构成零件的可靠度。
在设计时,只要有可能,采用并联结构的设备有利于进步设备的可靠度。
3.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是用最少的用度,设计出可靠性高的设备。
除了主要依靠设计职员外,生产、维修、质量治理及使用职员都应该对设备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职员在综合各方面有关设备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在设计阶段作好进步可靠性、发现和预防各种危险因素的工作。
设备可靠度分为固有可靠度和使用可靠度。
固有可靠度是指设计时确定的目标值、猜测值或用可靠性试验确认的特征量。
使用可靠度是指设备设计后,经过制造、组装、运输、贮存、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等实际使用过程中达到的可靠度。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使用可靠度要低于固有可靠度。
(1)进步使用可靠度。
为了保证必要的使用可靠度,设计职员必须使设计出来的设备轻易操纵,最大限度地减轻操纵者的体力和脑力消耗以及精神紧张状况,使操纵者能以充沛的精力进行劳动,并轻易维修,这是进步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条件。
使用单位最关心的是设备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的维修性,要求设计和制造单位提供本质安全的设备,从根本上来保证安全生产。
假如设备先天不足,可靠性低,要靠使用和维修中另加防护装置或采取其他措施来预防事故,来进步使用可靠性,无论从安全方面和经济方面来说都是事倍功半的。
另加的安全装置可能会影响或破坏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设计阶段进步设备的可靠性。
(2)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①确定公道的安全系统。
安全系数是指零件理论承载能力与实际承受负荷之比。
为了使构件可靠地工作,理论计算强度应大于实际负荷,其余量就是由安全系数决定的。
在确定安全系数时,既要考虑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条件和使用中超负荷、误操纵的后果,保证零部件在使用中不发生永久变形、疲惫损伤、蠕变等缺陷,还要考虑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合算。
应该选择用最低的用度就能保证设备性能的安全系数。
通过选择公道的结构形式,可以少用材料而能大大进步零件的刚性;设计公道的机构可以使零部件的负荷分布公道,以达到变形小,磨损均匀,尽量减少零件变形、磨损对设备输出参数的影响等,都可以增加零件所答应承受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