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的规定
输血记录规范
广南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护理记录规范
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护理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我院临床输血治疗护理记录规范。
临床输血记录规范:
1、输血时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2、全血及红细胞应在离开2—6℃的储存温度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4小时之内完成全程。
3、护士进行双人核对后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血袋号、流水号、血型、血量、颜色、有无变色、凝块、溶血,在护理记录单及医嘱上双签名。
4、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并记录患者开通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的时间以及更换盐水开始输血的时间及滴数。
5、先慢速(15-20滴)滴注15min,观察患者反应,每15 min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血情况连续记录三次患者无异常反应后改为医生医嘱滴数,再继续15min后观察记录一次,患者仍无异常反应后按患者的护理级别进行巡视并记录。
6、如输入两袋不同成分的血制品中间需用0.9%的生理盐水冲管,并记录冲管的时间以及更换盐水开始输血的时间及滴数。
更换后严格按上述观察记录。
7、输血结束时用生理盐水冲管需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及冲管的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冲管结束后记录生理盐水的量及患者生命体征。
广南县人民医院护理记录单
科室:骨一科床号:1床姓名:李兰诊断:1、XXX开放性骨折2、失血性休克住院号:0012001。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精心整理宾阳县中医医院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血型和(四)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
(五)输血后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记录应有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
(六)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
(七)输血后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回报输血科。
(八)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
(九)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区分紧急输血和择期输血的情况,确保输血的治疗作用(1)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或红细胞压积≥30%不予输血:急性失血量在600ml以下,红细胞压积≥35%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
(2)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可小量分次输血,应采用成份输血。
2.履行治疗同意程序(1)决定输血治疗前,责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用途、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存入病历。
(2)无家属在场、患者无自主意识需紧急输血进行救治,应由责任医生将《输血治疗同意书》报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批准,并置人病历。
3.用血申请任何情况下输血,均需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责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进行备血。
二、临床用血量审批及权限1,预计单次用血量在800ml以内,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核准审签;2.单次用血量在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审签;3准。
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确保献血者与受血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用血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输血科室和临床科室临床用血活动。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全过程监控。
第四条本规范所称血液制品指人类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浓缩物、凝血因子制剂和血浆蛋白制品等。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明确输血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并明确其责任。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设立符合要求的血库,遵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和标准。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记录管理制度,做好输血纪录的登记和保存。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不定期开展输血管理培训活动,提高输血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第二章献血者管理第九条献血者应符合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且应在血库登记备案。
第十条献血者应定期接受血液检测,确保献血者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献血者在献血前应接受健康检查,查明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
第十二条献血者应遵守献血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献血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献血者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献血者的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确保献血者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及时通知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对于不合格的献血者应妥善处理。
第三章输血管理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适应症评估制度,确保输血符合适应症。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负责查明受血者的血型和Rh血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血制品配对制度,确保输血符合血液学原则。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意见征求制度,确保输血程序合理、安全。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确保输血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培训。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质量监控和风险评估制度,做好输血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输血事故处理制度,对输血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跟进。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5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5本文将介绍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5。
在临床科室进行输血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而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5则起到了记录、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输血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输血操作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身份、审核输血医嘱、确认输血适应症、进行血型鉴定、检查血样等。
其中,审核输血医嘱需要仔细核对医师开具的医嘱是否符合规定,包括输血血型、血液制品名称、输血剂量、输血时间等信息。
另外,进行输血操作前还需要检查输血设备是否正常、检查输血通道是否顺畅、核对血液制品是否齐全、检查过期日期等。
并且需要进行必要的消毒操作,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输血操作过程中的管理在进行输血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操作前需要充分向患者进行介绍、告知,让患者知晓操作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输血过程中需要做好监测记录,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输血速度、严密观察过敏反应等情况。
同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矫正并记录,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在输血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血制品的保护工作,避免血制品的污染和误用。
保证血制品的安全是输血操作的重要环节。
输血操作后的管理输血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操作记录和处理工作。
包括记录输血速度、输血量、观察记录、对异常情况的处理等。
此外,血液制品要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处理,及时告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同时,要严格执行清洗和消毒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除以上操作外,还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操作规范的学习,提高临床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为患者输血操作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本文介绍了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5,包括输血操作前的准备、输血操作过程中的管理和输血操作后的处理。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5是临床科室进行输血操作的重要管理工具,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各位临床操作人员加强对于输血操作的规范和管理,提高手术安全水平,切实保障患者的权益。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是用于记录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的一种记录工具。
它在临床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下面将从输血管理记录本的内容、使用方法以及优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基本信息,以便于确认患者身份。
2.输血医嘱:记录医生下达的输血医嘱,包括输血血型、血样输血需求性别、血液成分及其数量、输血方式等。
这有助于输血人员准确执行医嘱。
4.输血过程记录:详细记录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输血的血液成分名称及其批号、输血速度、滴数及滴速变化等。
这有助于输血人员及时监测输血情况并发现异常情况。
5.输血反应记录:记录输血过程中的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等。
这有助于及时处理输血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输血完成记录:记录输血完成后的相关情况,包括输血结束时间、输血反应处理情况、输血血袋与血液残留物的处理等。
其次,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的使用方法如下:1.注重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输血管理记录本是一份重要的医疗文件,记录的内容应准确无误、完整详细。
输血人员应充分了解记录本的使用方法,并在输血过程中及时将相关信息填写进去。
2.注意及时更新记录本:在输血过程中,输血人员应及时更新记录本,确保记录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
如果需要更正一些错误的信息,应使用红色笔记明确标注,并在备注栏中说明更正的原因。
3.防止记录本丢失或损坏:输血管理记录本一般由输血人员保管,并在每次输血后交接班。
为了防止记录本丢失或损坏,应将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并注意保护。
最后,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提高输血过程的安全性:通过记录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包括血液成分、批号等,可以对输血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几点要求各科室:为进一步规范输血病历病程记录,参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资料,制定了以下几点要求,希望能提高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水平.1、入院记录既往史中如既往有输血史,应说明.病程记录中应有专门的输血记录,不能与其他日常记录掺杂在一起. 病案首页有输血应记录血型.2、输血记录包含内容:输血原因掌握各种血液成分输血的适应症、输入血型、血液品种如“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不能简单的写为“红细胞”,应与发放的输血单上的血制品名称一致、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护理输血实施记录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3、必须有输血后检查分析输血疗效分析4、术前备血者,应在术前小结中详细描述输血原因输血适应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品种、用量等.5、术中用血者,不需要另写输血记录,而是在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中详细描述血型、失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三者描述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应一致等情况.6、必须有输血治疗同意书1)书写工整有时“阴性”与“阳性”无法区分、规范如:不能用+-代替阳性、阴性.输血前检查结果未回可填“已送检,结果未回报”.2)输血前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风险,病员或家属签名并注明与患者的关系.3)签名时间应精确的分钟,由患方填写.5、临床输血申请单1)书写工整、规范.2)必须填写血型急查应注明急3)必须有主治以上医师审核签字这是输血规范所要求的6、输血前检查1)输血前检查的意义.2)输血前检查标本采集时间必须在输血治疗前.3)病员拒做输血前检查应在输血治疗同意书签字拒查并保存于病历.7、输血记录单1.书写工整规范,有配血者及审核者签字.2.必须有取血人签名.3.输血执行人双签字,与护理实施记录输血执行人及查对者吻合.护士单人值班输血前应与值班医生共同进行核对,输血记录单上核对者应有值班护士与值班医生双签名.4.血袋条码粘贴于记录单上现多是血库直接打印在输血记录单上.8、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1)书写工整、规范: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操作者签名,临床诊断、医师签名.2)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不良反应类型.3)输血史、孕产史认真填写.输血病历检查重点、质控要点病案首页、病程记录中血型、既往史输血的描述、输血适应症、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估;输血知情同意书、医生输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与用血分级管理制度执行;病历24小时内完成;输血过程的观察,及早识别可能存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严格控制输血严重危害,血液输注的时效性,大量用血报批以及紧急用血后上报审批等.一.病案首页中规定:完整、正确、规范填写首页中ABO 血型、RhD血型、血液制品种类、用量等信息.二.病程记录:1.入院记录既往史中有关于输血史的描述.应说明输血次数、血型、最后一次输血时间、品种、有无输血反应.2.病程记录中要有明确的输血适应症即输血前评估,应有实验室检测指标和患者体征描述,血型、血液制品种类、数量,输血过程有无反应,输血反应处置措施,输血过程中至少观察二次,并有记录.要求当天记录.病程记录中血液制品种类的描述必须与输血科发放给临床科室的血液制品名称一致,3.输血后24小时内完成输血效果评价记录,如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体征变化、有无继续输血的必要等.4.术前备血者,应在术前小结中详细描述输血原因输血适应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品种、用量等.5.术中用血者,不需要另写输血记录,而是在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麻醉记录中详细描述血型、失血量、输血品种、输血量、有无输血反应、三者描述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应一致等情况.三、大量用血报批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另:临床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紧急用血必须履行补办报批手续.★具体用血适应症请参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所附“用血指南”,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全国各个医院均存在血浆滥用的现象.血浆的临床适应症非常窄,只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因此,临床医生在申请血浆时,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加以区分,例如:VIII因子缺乏患者、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等时应特别标明需要FFP 新鲜冰冻血浆,这点也应引起血库的重视.但是,由于目前人血白蛋白价格昂贵,经常缺货等原因,导致临床医生往往用血浆来纠正低蛋白血症,这是违反血浆应用适应症的.还应特别强调的是:输注血浆前,必须查凝血功能,如凝血功能异常,就是最好的输注血浆适应症.四、常见问题1、用血科室对去白红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输血适应症多数能掌握.但对血浆应用的适应症把握仍有欠缺,可能存在申请血浆前未有凝血指标检测的情况,希望临床科室规范、合理应用血浆.存在血液分析报告时间晚于血液输注时间的问题,请临床科室重视.2、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仍有空项现象,尤其是输血前检查指标普遍不填.3、普遍存在血液制品名称与实际使用的血制品名称不相符的情况.4、输血病历输血不及时,要求当天完成.病程记录大多未按要求记录血型.5、出血输血反应,未及时填报输血反应反馈表.大量用血未及时填报上报审批表.6、输血后无评估.包括指标检测及体征.应记录在病程中.7、住院期间已输血,但病案首页血型不填或填写错误.。
输血文书管理制度规定
输血文书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临床血液制品管理规范》和《医疗机构输血质量管理规范》,为规范输血操作流程,确保输血安全有效,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所有输血科室和输血检验室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输血文书是医疗机构进行输血操作的记录和依据,是确保输血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凭证。
第四条送血医生、接收医生、护士等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应按规定填写相关输血文书,严格按照程序操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输血文书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输血文书管理制度,对输血文书的备案、留存和销毁进行详细规定。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对每一次输血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输血过程的可溯源和可追踪。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输血文书管理的监督和检查,提高输血文书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第二章输血文书的种类和内容第九条输血文书主要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同意书、输血记录单和输血用血检验报告等。
第十条输血申请单是医疗机构进行输血前申请的凭证,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目的、输血品种和数量、输血时间等内容。
第十一条输血同意书是患者或其家属在了解输血意义和风险后签署的同意书,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意义、风险和同意内容等。
第十二条输血记录单是送血医生、接收医生、护士等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填写的记录单,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品种、数量、时间、速度、反应等内容。
第十三条输血用血检验报告是输血前进行的相关检验报告,应包括血型、免疫学检验、传染病检测等内容。
第十四条输血文书应规范填写,应用规范术语和符号,不得随意涂改和涂写,应保持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十五条输血文书应及时填写,确保记录真实可靠,不得遗漏和错漏。
第十六条输血文书应保存完整,不得随意销毁,应根据规定进行备案和留存。
第三章输血文书的管理和归档第十七条输血文书的管理应建立专门档案,按照年度归档,确保档案整齐清晰,易于查阅。
第十八条输血文书的备案应由专人负责,备案人员应熟悉相关规定,确保备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病历记录规范
输血技术规范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结合相关条例,将输血过程中一些规范操作给大家作一强调。
一、输血申请: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二、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交叉配血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总则为规范临床输血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组织输血相关培训和考核、监督输血工作的实施等。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储存和配血等工作。
第三条输血指征和原则1. 临床医师应当掌握输血指征,合理应用血液制品。
2. 输血治疗前,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权衡利弊,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
3. 输血应当遵循同种异体血输注原则,优先选择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第四条输血前检查1. 受血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应当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等检查。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受血者血型档案,定期更新,确保输血安全。
3. 输血前,应当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第五条输血申请和审批1. 临床医师应当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经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一并提交输血科。
2. 输血科应当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配血和交叉配血。
3. 输血科应当将配血结果和交叉配血报告单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
4. 申请输血量超过2000毫升的,应当填写大量输血申请表,经医务部门批准。
第六条输血过程管理1.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等信息,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2.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 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当核对输血量,确保准确无误。
第七条输血后管理1. 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并发症。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报告输血不良反应。
(完整)临床科室输血管理登记本
输血管理登记本科室名称:2018年月临床输血管理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确实掌握输血的各种指征.做到合理、科学用血,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二、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培训。
三、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以及对临床用血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输血科对验收合格的血液,认真做好入库、登记、按温度要求进行储存、并做好冷藏温度的监测登记工作。
五、输血前准备工作(一)患者病情需要输血时,经治医师应根据规定履行申报手续,由上级医师签字后报送输血科。
(二)输血治疗前,由主管医师逐项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同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其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并载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并记入病历。
(三)为提高输血安全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第十二、十三和十四条之规定:1。
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
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2。
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间隔三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
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每次输血前都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
3.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原则上应将输血相容性检测作为入院常规.内科住院、门急诊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也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
如患者及家属拒绝检查,应有签署知情拒绝检查的文字记录随住院病历归档或记入门诊病历,经治医师事前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拒绝检查的不良后果。
输血科记录管理制度
输血科记录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输血科的工作流程,确保输血操作安全、准确,避免输血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任务与职责1. 输血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严格执行输血操作程序,确保输血安全。
2. 输血科负责管理和操作输血设备、器材,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3. 输血科负责与相关科室沟通协作,做好输血前准备工作,确保输血的顺利进行。
4. 输血科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操作程序,确保输血过程的规范。
第三章工作流程1. 输血科按照医院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包括输血前准备、输血操作、输血后处理等。
2. 输血科在接受输血申请后,要按照患者的血型、用血量和输血速度等要求,准备相应的输血成分。
3. 输血科在输血操作过程中,要做好输血记录,包括输血时间、患者姓名、病历号、输血成分、用量、速度等详细信息。
4. 输血科在输血结束后,要对患者的输血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处理输血反应,并做好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第四章质量管理1. 输血科要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审,对输血操作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输血科要做好输血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准确。
3. 输血科要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准确。
4. 输血科要做好输血记录管理工作,对输血记录进行及时归档和储存,保证输血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1. 输血科在发生输血意外或突发事件时,要立即停止输血操作,迅速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
2. 输血科要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 输血科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六章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订,须经相关部门审批。
2. 本制度由输血科负责解释,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的管理规定
矩文文库-------这里有最全的医院管理制度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的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临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保证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所有需输血的临床科室和手术室。
3、职责
3.1、临床医师和麻醉师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输血。
3.2、临床医师和麻醉师负责对输血效果评价、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
3.3、临床科室和手术室护士负责输血记录、护理记录。
4、管理程序
4.1 临床医师和麻醉师根据《临床用血综合评估指标》开具输血申请单。
4.2患者在输血和手术前必须签订《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内容填写要求完整规范,并有患者选择输血方式及输血次数的记录。
4.3病历和手术记录中,应完整详细记录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
4.4如有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病历和手术记录中有处理措施、处理后患者情况等内容。
4.5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和麻醉师应对输血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于病历、手术记录单及术后记录中。
4.6手术输血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输血量与发血量在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要完整一致。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
临床输血管理规定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XXX[1996]31号《关于加强临床用血管理的紧急通知》、[1999]6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并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
一、组成: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二、主要职责:负责执行和督导贯彻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和珍惜血液的教育和培训。
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积极推广成分输血,做好开源节流,保证临床输血安全,促进我院输血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三条临床用血基本原则一、输血适应症:凡失血量>20%血容量,血红蛋白(HGB)<100g/L,红细胞压积(HCT)<30%者为输血适应症。
二、患者确需输血治疗时,应采用“病人缺什么就输什么”的用血原则,尽可能不输全血,符合自身输血条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存式自身输血、稀释性自身输血或回收式自身输血,自身输血病人由经治医师推荐,输血科负责(配合)采血、储存和配血。
手术室内的稀释自身输血或回收自身输血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坚决杜绝输“安慰血”、“营养血”、“人情血”、“新鲜血”。
三、严格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下称规范)的成分输血指南、自身输血指南、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内科输血指南、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指南等进行相关输血技术工作。
4、失血量>20%血容量,血红蛋白(HGB)<100g/L,红细胞压积(HCT)<30%的病人需求大量输血时,应先输注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以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失血量很大,且另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病人,仍需利用晶体或胶体液扩容,同时可输部分全血。
全血适用于既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又需求补充血容量的病人,而不适用于容量一般或低血容量已被改正的贫血病人。
临床输血室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临床输血室工作,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提高输血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临床输血室设立在医院血液科或输液科下属。
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护士长一名,输血护士若干,全体人员应按照本制度执行。
三、人员管理1. 临床输血室主任、副主任应具备中高级护师以上资格,具有丰富的输血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承担输血室的管理工作。
2. 护士长应具备中级护士以上资格,具有一定的领导管理能力,要能协助主任处理日常工作。
3. 输血护士应具备初、中级护师资格,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输血相关工作。
4. 所有人员须定期参加输血相关知识培训,持证上岗。
5. 违反输血相关法规或制度的人员将被追究责任。
四、设备管理1. 临床输血室应配备完备的输血设备,包括输血椅、输液泵、输血管路等必需工具。
2. 输血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3.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做好备用设备的准备。
五、质控管理1. 输血前应按照规定流程核对病人身份,血液类型和数量,并征得病人同意。
2. 输血时应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及时观察病人反应。
3. 输血后要及时记录输血情况,并观察输血后反应。
4. 定期进行输血质量评估,找出问题,并及时改进。
5. 对输血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
六、安全管理1. 临床输血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工作环境无安全隐患。
2. 遵守血液传染病防护法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 对输血相关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并提供防护用具。
4. 对输血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输血安全。
七、突发事件处理1. 对于输血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临床输血室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2. 应急预案要包括人员分工,措施及装备准备等。
3. 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八、其他1. 临床输血室应与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共同保障输血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定期做好输血室的整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临床输血病历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病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和管理,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临床输血病历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进行输血治疗的各个科室和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二、目的1. 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和管理,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对输血病历的审核和监督,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
3. 提升医务人员对输血治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降低输血治疗的风险。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输血治疗的科室和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四、责任人员1. 输血科主任:负责全院输血治疗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2. 输血科护士长:负责输血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输血病历的审核和监督。
3. 输血科医生:负责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和管理。
4. 各科室医生:负责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和监督。
五、临床输血病历的记录要求1. 病历的开立(1)每次输血治疗前,医生应根据病情需要开立输血病历。
(2)病历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输血治疗的目的、输血的种类和量、输血前后的观察指标等内容。
2. 护士记录(1)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输血情况,包括输血前的基本生命指标、输血的种类和数量、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及不良反应等。
(2)护士应定期对输血病历进行审核和整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1)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更新输血病历,包括输血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内容。
(2)医生应对输血病历进行必要的审核和整理,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签名和审核(1)医生应在每次输血治疗后及时签名确认病历内容的准确性。
(2)输血科护士长应对输血病历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整改。
六、临床输血病历的管理要求1. 病历的保存(1)输血病历应妥善保存,保证不丢失、不破损。
(2)输血病历的保存时间应按照医院规定执行,过期病历应及时销毁。
2. 病历的传递(1)输血病历在患者出院或转科时应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传递,确保病历的连续性。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案例一:采错血导致的事故
主、次管吻合为(一)。 第二天在全麻状态下输“B”型全血400毫升, 在输到300毫升左右时患者出现抽搐、烦躁、 寒战等症状,医生误以为是麻醉效果不好。
手术结束后,患者逐渐清醒,但血压却逐渐 下降,用药调节无效。经治医生再次提出申 请用“B”型血400毫升,同时抽一管患者的血 样送输血科。新抽的血样离心后,呈严重容 血外观,与“B”型血再次做交叉配血,主侧出 现凝集,做血型鉴定为“O”型。
输血是一种可能接触血液的侵入性操作。护士 在操作中稍有疏忽,被带血的针头刺伤皮肤或 血液溅入眼结膜,就有患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 病的可能性。因此:
要求参与输血的护士应增强预防经血液传播疾 病的意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中集中精力,保护好自身的皮肤不被注射 针头刺伤。
参与输血的护士如何保护自己免患医源 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一、总则 一个目标:科学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确保临 床用血安全、有效; 两条主线: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使用 成熟的输血技术和血液保存技术,包括成分 输血、自体输血;2、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独立 输血科(血库)。
申请量
申请权Βιβλιοθήκη 审核签发权三级
<800ml
上级医师
用
血
申
800ml~1600ml
第七章 输血
第三十五条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 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 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第七章 输血
第三十六条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 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 天。
护士在输血过程应执行输血管理制度
“三查八对一确认”: 三查:一查输血申请单;二查血袋标签;
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
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科室:年度: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目录第一部分科室输血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2)第二部分科室输血管理小组职责 (2)第三部分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4)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 (4)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8)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9)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11)手术及创伤输血管理制度 (12)内科输血管理制度 (14)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15)临床紧急用血管理制度 (16)自身输血管理制度 (18)临床输血流程管理制度 (19)输血申请单 (20)输血记录单 (21)临床输血1600ml以上审批表 (22)患者输血不良反回报单 (23)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临床输血医师考核标准(100分) (24)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临床输血医师考核得分统计表 (26)第四部分输血管理日常活动持续改进 (27)科室住院输血病人登记表 (28)科室大量输血病人审核登记表 (29)科室月度成分输血病人登记表 (30)科室月度临床规范用血统计表 (331)科室月度临床合理用血分析评估表 (32)季度督查整改总结 (33)第一部分科室输血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组长:姜涛成员:陆浩、尚红刚、孙壮新、李建、唐克第二部分科室输血管理小组职责1、成立目的:对临床用血前、用血中,用血后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临床用血科学、安全、合理、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2.人员要求:成员不少于3人,科主任为小组组长,护士长必须在输血管理小组名单内。
3、具体工作要求:临床输血管理小组定期检查临床医生用血前各项相关检查是否完善、制订的输血治疗方案(包括适应症、血液品种的选择、输注量的选择)进行审查、评价,总结。
定期整改培训临床输血管理小组定期检查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及大量用血申请审核报批、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要求临床输血申请单完整填写;临床输血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用血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否密切观察并能识别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用血后要求必须描述输血的全过程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用血疗效的评价。
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
1. 总则1.1 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目的、依据1.2 开展临床输血工作的医疗机构合用本规范。
合用范围1.3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及输血相关医疗行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用途1.4 医疗机构应加强输血科 (血库) 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输血科 (血库) 执业行为,保证输血科 (血库) 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临床输血工作。
对医院的总要求1.5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输血科(血库)具备与其临床输血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对医院的总要求2. 组织与人员2.1 医疗机构根据其临床输血业务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
输血科设置分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 AA 级输血科、 A 级输血科。
血库设置分 BB 级血库、 B 级血库。
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区域内AA 级输血科基础上设置。
完成本单位 AA 级输血科职能,并在区域内承担以下职责:(一) 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临床输血质量安全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承担其监督检查工作;(三)承担临床输血会诊与指导、疑难病历讨论及个案评估;(四)承担临床输血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五)负责输血相关协作研究、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六)负责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七)负责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任务。
?(八)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2.1.2 输血科是提供医疗用血服务的科室。
负责血液接收、贮存、发放、输血相关检测;参预输血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导临床输血;开展输血质量管理、临床治疗、教学工作。
年用血需求量较大的三级综合 医院、三级专科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AA级输血科: 完成血液相关检测工作量年, 且能够开展输血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
输血病历管理制度
输血病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输血病历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输血病历管理的科室和人员。
三、输血病历管理的基本原则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医疗伦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用血安全。
2.规范操作,标准化管理,确保输血病历真实、完整和准确。
3.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建立健全的输血病历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严明,责任到位。
四、输血病历管理的主要内容1.输血病历的登记和归档(1)医院应建立统一的输血病历登记和归档系统,对所有输血患者的病历进行登记和归档。
(2)所有输血病历应按照患者住院号和姓名统一编号,存档时应按时间顺序进行归档,确保病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登记和归档的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输血医嘱、输血过程记录、输血反应记录等。
2.输血病历的填写和审核(1)医生开具输血医嘱时必须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输血适应症、输血的血液成分和数量、输血速度、输血目的等内容,并亲笔签字。
(2)护士在执行输血医嘱后,要及时、规范、完整地填写输血记录,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观察情况、输血结束时间等。
(3)输血病历的填写和审核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确保内容真实准确。
3.输血病历的保存和保管(1)对于已经归档的输血病历,医院应建立专门的档案室进行保管,确保病历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遗失和损坏。
(2)输血病历的保存期限按照医疗机构档案管理规定执行,对于已经过期的病历,应按规定进行销毁。
4.输血病历的查询和利用(1)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患者治疗的需要,查询和利用输血病历,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操作。
(2)患者及其家属也有权利查询和利用患者自己的输血病历,但需经医院同意并遵守相关规定。
五、对输血病历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1.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输血病历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提出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的规定
一、南京市第一医院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适用于临床科室。
二、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要求包括时间要求,格式要求和内容要求二部分。
(一)时间要求:科室每月至少记录一次,在当月5日前完成上一月记录,各科可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随时开展输血问题病历的讨论分析活动并随时记录。
(二)格式要求:按照记录本中制作的格式完整记录清楚。
1、科室住院病人登记表(表一)
住院号主管
医师患者
姓名
疾病诊断名称输血原因与
目的
输血不
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
表现情况
处理措施与
治疗结果
无有
2、科室大量输血病人审核登记表(表二)
住院号主管
医师患者
姓名
疾病诊断名称输血原因与
目的
申请输血量实际输血量审批
领导
ml ml
3、科室月度成分输血病人登记表(表三)
科别月份全血总量血浆总量红细胞总量血小板总量4、科室月度临床规范用血统计表(表四)
月份输血前检查率%
(输血前检查人数/住院人数)
输血率%
(输血人数/住院人数)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率%
(报告数/不良反应数)
% / % / % / 5、科室月度临床合理用血分析评估表(表五)
月份输血前检查情况与
签署知情同意书情况分析
病历记录情况与
报表记录情况分析
XXXXXX
(三)内容要求:科室输血管理记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病历记录:要求在病历中体现的输血管理相关记录(如血型、输血同意书、大量输血审
批表、交叉合血单、输血记录单)
2、专项管理记录:包括上述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记录内容,要求
在当月底至下月5号前完成当月的登记、统计和分析评估工作。
3、参加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记录。
三、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将作为医院检查科室管理和考核科室管理者业绩的依据之一。
四、本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