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参考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参考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1,含答案)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天气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子女之间公平享有天气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本人的行为来保护地球天气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天气系统交给子女;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本人及子女设界说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天然资本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完成代际同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天然资本包括天气资本,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配合享有和掌管的。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卷(附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卷(附参考答案)

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 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之
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西人所说的
“关联思维 ”、 “关联宇宙
论”、“有机宇宙哲学 ”或“有机主义宇宙观 ”,今人所说的 “系统思维 ”,实际上就是 “整体思维 ”。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 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从整体原
年,中国登山队重回珠峰 ,在这里架起了举世闻名的 “中国梯 ”但,当时 ,队员们只能用最原始的
“人梯 ”方式战胜困难。冰雪太滑 ,登山队员屈银华便脱下鞋子 ,赤脚踩在队友身上向上攀登。 与电影 《攀登者》 中的曲松林一样 ,受伤的屈银华最后不得不截去了双脚十个脚趾。 电影《攀
立论的理论依据, 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 实践化。 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
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

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因此 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 日月之行。 在临床治疗中, 中医反对单纯的 “头痛医头,
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得天而未始遗人, 《易》所谓不遗、 不流、
不过者也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 ·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 “民胞物与 ”思想,
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 将儒家的天人观、 物我观、 知行观提升至新的
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 亦以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等思想观念为
脚痛医脚 ”,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论治,亦即《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 “治病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作者:程道流语文高考研究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有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______ ,______ ”对田园风光作了简笔勾勒。

王羲之写兰亭雅集之乐:“______ ,______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人生路上,有风雨也有晴天,超然物外的苏轼曾就此发出感慨:“______ ,归去,______ 。

”学习中离不开积累。

如果想表达积累对于结果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引用的古诗文名句有:“______ ,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宿业师山房①期丁大②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山房,山中的屋舍。

②丁大:作者友人。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

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

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

D.最后两句用“期宿来”点出与友人的期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期待。

这首诗结尾一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蕴含有见证朋友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琴”也是表达这层含意的一项是______A.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雍陶《韦处士郊居》)B.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C.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

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夜(夕)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

语文试卷高考2020一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高考2020一卷(含答案)

语文试卷高考2020一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被合称为“四大名著”?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2. 下列哪个时期被称为“唐诗繁荣期”?A. 初唐B. 盛唐C. 中唐D. 晚唐3. 《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玉佩被称为什么?A. 通灵宝玉B. 琼瑶玉佩C. 碧血玉佩D. 翡翠宝玉4. 下列哪个节日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所提到的?A. 重阳节B. 中秋节C. 清明节D. 春节5. 下列哪位词人被尊称为“词中之龙”?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语文I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与核裂变发现失之交臂的费米踌躇满志,带领一批科学家在美国艺加哥大学的一个室内网球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芝加哥一号(CP-1)。

B.十几株竹子,一簇成团,不见平日迎风招展、清新高雅、高耸挺拔、摇摇欲上的风姿,由于雨水压迫,弯腰甩头,借助风力,奋劲抛撒减负,表现出虚怀若谷,坚贞不屈的品格。

C.古人说:“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

”我在漫画写作上,也有今是昨非之感,我的笔应当从人生转向自然,寻求更深刻的画材。

D.这种貌似深邃的问题背后,无疑激荡着一股倔强的、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经典经得起重复。

,,,。

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

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

修炼不够,太轻太簿,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

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①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②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③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经典都是这样④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⑤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A.①⑤③②④B.①⑤③④②C.②①⑤④③D.②①⑤③④3.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一项是(3分) ( )A.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先秦哲学家荀子的美学论文《乐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含答案)第一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人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摸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作品,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

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己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I,含答案)第一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人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摸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作品,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

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己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

2020届 上海市杨浦区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2020届  上海市杨浦区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答题。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元)白朴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①,铁瓮②独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④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

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髪。

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注]①金焦:金山,焦山。

绀宇:寺庙。

②铁瓮:北山前的一座古城。

③石冢:东高官王的参军郭璞之墓,在金山下。

④龙荒:荒漠之地。

郭璞曾有“桑梓其翦为龙荒”之叹。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

A.《念奴娇》属于慢词。

B.从题材看是怀古之作。

C.题中“坡仙”即苏轼。

D.本词的押韵并不规范。

下列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

A.“落日”“残”渲染苍茫荒凉的气氛,寄寓历史沧桑感。

B.以“几点”状沙鸥之小,以沙鸥反衬雪地的茫茫一片。

C.“天宝人杰”化用古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成语。

D.下阕运用典故,借郭璞的预言来慨叹生灵涂炭的历史。

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答案】【小题1】D【小题2】B【小题3】【解析】(1)D.词的押韵是按照词牌名规定的来,题目中说“用坡仙韵”,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一样,如“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

(2)B.“以沙鸥反衬雪地的茫茫一片”错误;此处雪是用来形容沙鸥的色彩如雪一般白。

(3)“一声长啸”可见诗人对于“几度生灵埋灭”“照见星星髪”的悲凉慷慨之情,而眼前景物是“海门飞上明月”,一轮明月飞上海门,写雄浑壮阔之景,情景交融,显得浩淼苍凉。

答案:(1)D。

(2)B。

(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一轮明月从海门之上升起,作者发出一声长啸,意境开阔、浩渺苍凉,“一声长啸”寄托了词人对生灵涂炭的历史感慨与自己年华老去的悲慨悲凉,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卷(附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卷(附参考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卷(附参考答案)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

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

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

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语文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语文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她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她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含答案).doc

2020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含答案).doc

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世胄蹑高位,_____________。

(左思《》)(2)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苏轼《江城子》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李因工作业绩不好,情绪失落,朋友鼓励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班级球队冲击冠军,同学们拉出横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队员们加油。

C.老刘退休后想再就业,家人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劝其不要再工作。

D.高考前夕,班主任在班级贴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标语激励大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在大体上说来,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许多不同种族的生命之流所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

①却是家族的生命之流②依照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比喻③可是一个人直接感受到的、直接看见的④我们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马薇薇①安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

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和“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②什么叫“谴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

然而事实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

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最早的摩崖石刻、结绳记事,到后来的竹简木刻、纸质图书,再到后来的电视电脑,阅读的形式与载体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电视、电脑、移动终端等,不断把人们从传统的阅读中拉走,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和手机的小屏,让现代社会的阅读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在“低头族”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道“风景线”,纸质阅读的危机也再次凸显在我们面前。

网络阅读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是,网络阅读也有其问题。

首先是对专注力的影响。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等终端产品,屏幕呈现的内容往往跳跃性强,色彩鲜艳,会吸引和刺激人的眼球,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网络的超级链接让我们在一篇又一篇文章之间、一个消息又一个消息之间应接不暇,每一次点击,其实都是一次注意力的中断与转移。

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力不断处于亢奋或者疲倦的转换之中,对于发育不够成熟的儿童来说,注意力与意志力处在成长关键期,过早地进行网络阅读,显然不利于他们相关能力的培养。

这也是国外许多中产阶级家庭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甚至不让孩子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对思维力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我们处在一个信息不断涌来的海洋之中。

碎片化的信息,让我们的思维也变得碎片化。

有价值的信息与无用的信息交杂在一起,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黑格尔曾经说过:在绝对的光明中与在绝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所以,需要厘清各种信息的真伪,需要过滤无用的信息,需要付出更多的处理信息的时间与精力。

思维品质反映了人们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

以思维深刻性为例。

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理性的、冷静的深入反刍的过程,需要集中才能突破。

2020高考全国1卷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高考全国1卷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高考全国1卷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总3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卷Ⅰ)语 文有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卷Ⅰ)语 文有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卷Ⅰ)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语文·模拟试卷(一)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

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和不同?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

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2020届高考语文一模考试试题 及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一模考试试题 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和深度应用。

数据已经成为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新生产要素。

如何促进数据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是信息时代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数据之所以能创造价值,一方面是因为它能提高经济运行体系中原有要素的价值转化效率,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数据本身就能产生新的价值。

比如,数字经济的发展及业态创新本质上就是基于数据信息的价值创造。

但数据创造价值的功能并不能直接实现。

数据要素也不能直接参与价值分配,而是要经过数据创造、加工并传输给数据要素使用者后,才能创造价值、参与价值分配。

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能否掌握数据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生产要素,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竟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业体系最完备、制造业规模最大、信息化基础设施领先的国家,每年创造出巨量的数据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

一些国际数据公司和数据存储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到2025年.全球将有近30%的新增数据资源来自中国。

我国也是数据利用强国。

2018年底,我国有10家企业名列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30强榜单,在信息产业部分领城实现着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

也应认识到,虽然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数据要素在创造价值并参与价值分配方面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技术短板。

比如,数据资源开放程度有限,大量数据资源处于“休眠”状态;信息产业和数据应用部分环节、领城还存在被“卡脖子”风险;数据应用不,广泛、应用程度不深,数据价值衡量缺乏统一标准;等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三一模试卷和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紫禁城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规划和设计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诸多科学智慧,而其中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即为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智慧。

紫禁城的营造尺寸和体量标准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斗口”与“材份”。

“斗口”是紫禁城古建筑的模数标准。

紫禁城内所有的建筑,均以斗口尺寸为基准。

所谓斗口,即古建筑斗拱的某个指定位置,该位置的尺寸作为整座建筑尺寸的基准,称为1斗口。

比如紫禁城某古建筑,柱子直径为6斗口,柱高为58斗口,那么只要确定1斗口的实际尺寸,檐柱直径、檐柱高度就很容易算出来。

紫禁城古建筑梁、柱等所有构件尺寸及建筑的总体尺寸,均由斗口尺寸放大而来。

“材份”是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量大小确定的参考标准。

对于紫禁城建筑整体而言,其建筑构造组成基本相同,但建筑等级高低不同,建筑体量大小也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技术人员通过材份制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的快速施工。

清朝官方的具体做法为,将建筑用材料大小分为十一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斗口尺寸不同。

对于不同的宫殿建筑而言,只需确定其用材等级,即可确定其建筑体量大小。

“9”和“5”是紫禁城建筑喜欢使用的数字。

我国古人把单数称为“阳数”,双数称为“阴数”。

而阳数中,“9”是最大的阳数,寓意数量最多;“5”为居中的阳数,寓意包含东、西、南、北、中的全部空间。

数字“9”“5”的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标记,即“九五至尊”,寓意帝王权威的至高无上。

古代工匠在营建紫禁城过程中,巧妙地把“9”“5”融入到建筑中,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

比如,紫禁城重要宫殿的建筑如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等建筑的平面布局都是长度方向为9间、宽度方向为5间的布局方式,来体现“九五至尊”的思想。

作为明清时期我国政治权力的中心,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土”字形大台基在平面布局上也有“九五至尊”的概念。

台基南北相距234米,东西相距130米,二者之比也刚好为9∶5。

这无疑又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取材于周乾的《紫禁城数字趣话》)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紫禁城建筑营造过程中融合的数字表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B.紫禁城古建筑的梁、柱等所有构件总尺寸基准为一斗口。

C.数字“9”“5”融入建筑中以体现紫禁城及其使用者的至高地位。

D.紫禁城建筑体量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建筑等级高低的不同。

材料二紫禁城的布局体现着设计者的诸多智慧。

“□□□□”(甲)的巧思是其中一个明显特征。

紫禁城的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

景山是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

金水河经城隆庙蜿蜒而南,一路弯弯曲曲,过武英殿转而向东,过太和门、文渊阁,从东南角楼下流出紫禁城。

金水河不但为紫禁城内的人们提供了排水通道,还和景山相呼应,形成了有山有水、山水协调的审美意象。

金水河的河面低于紫禁城的地面,紫禁城的主体部分就建在景山和金水河间的向阳台地上。

通过景山和金水河,紫禁城在审美意义上做到了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一致。

“负阴抱阳”也是紫禁城布局的一个特色。

城内所有重要宫殿面南而立。

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意思是世间万物都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

紫禁城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

这种布局形式有着地理学上的科学意义: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

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

紫禁城布局还有一个特点是“□□□□”(乙)。

“取正”即建筑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轴向方向。

这主要源于我国古代工匠依据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施工经验总结,即主座朝南,左右对称。

“向心”即所有的次要建筑朝向主要建筑。

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筑均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其主房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均为东西向,面临主房而立。

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得房屋的间距较小,有利于实现交通的便利性,而且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的思想。

同时,这种朝向布置体现了紫禁城古建筑在方位的统一性及协调性,毫无杂乱之感。

(取材于周乾的《紫禁城的布局智慧》)2.根据文意,在甲乙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3.下列有关紫禁城“负阴抱阳”布局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均面南而立,背阴而向阳。

B.紫禁城重要宫殿南面开设门窗较多,北面较少。

C.紫禁城背阴向阳的建筑布局适应中国的地理条件。

D.紫禁城“负阴抱阳”的建筑布局符合老子的观点。

材料三紫禁城建造者具有丰富的智慧。

他们采取多个科学的采光方法,满足建筑内部的采光需求。

“坐北朝南”的布局有利于建筑采光。

门窗朝南开的建筑布局称为“坐北朝南”。

紫禁城古建筑群中重要的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在建筑南侧通开门窗,北部则大部分为墙体,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建筑采光。

太和殿南立面共有11个开间(开间即在长度方向上的柱距),每个开间均设有隔扇门或窗。

当隔扇门及窗开启时,殿外的光线很容易照射进来。

屋檐起翘有利于光源的引入。

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檐部向外挑出(一般为柱高的1/3左右),并略带上翘的弧度,形成优美的曲线,称为挑檐。

这种曲线形屋面檐口上翘的做法,遮蔽阳光少,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采光。

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与现代建筑挑檐有明显区别。

现代建筑一般没有大的挑檐,太阳光透过窗玻璃直接进入室内,使室内明亮。

在夏季过量光线射入室内同时会带进大量热量,导致空调能耗的上升。

因为窗口亮度较高,给室内的人们带来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的干扰。

相比而言,紫禁城古建筑的大挑檐阻挡了大量直射光经由门窗直接射入殿内,少部分直射光射入建筑地面,经由地面漫反射到殿内其他地方。

外部直射光经过挑檐的过滤和遮挡变得柔和。

不仅如此,紫禁城古建筑挑檐做法在夏天有利于避免阳光在正午时间照入室内,而在冬天正午时分阳光则恰能照入建筑最深处,以获得建筑内部最佳的采光效果。

建筑内部的材料可反射光源。

紫禁城宫殿建筑的采光离不开光线在建筑内部的反射,而这种反射作用主要通过墙体和地面材料进行。

紫禁城建筑内部有光润如玉的金砖地面、朱红的立柱和浅黄色的墙壁,其表面均有光泽,反射率较高;而建筑内部的青绿色的顶棚表面没有光泽,反射率低。

前者经光斜向照射时,给人们以质感强烈的感觉,增加了建筑内部的亮度,且由于光影效果,构件表面会出现明暗变化,显出轮廓;后者当阳光照射到其表面上时,则给人们以质感平淡的感觉,表面会反射出较浅的漫射光。

另外,光线射入建筑内部后,由于顶棚的反射率低于地面和墙面的反射率,所以投入建筑内部的光线方向是由下向上的,因而建筑内部的下方有着清晰的光影,便于人们在其中活动,而建筑内部的上方给人以柔和之感。

这些来自地面的自下而上的光与来自其表面的漫射光,使得紫禁城建筑内部光线亮度适宜,达到视觉与感觉的完美相融。

门窗是建筑内部采光的重要通道。

紫禁城建筑的早期,门窗都是用纸裱糊的。

所用窗户纸质量上乘、采光及防风御寒效果非常好。

从清代康熙朝开始,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海关的开放,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平板玻璃也随之输入我国,并开始使用于紫禁城建筑门窗上。

玻璃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紫禁城内的采光条件。

(取材于周乾的《朝向+选材+结构,紫禁城里的采光“黑科技”》)4.下列关于紫禁城内部设计不利于反光的一项是(3分)A.光润如玉的地面B.浅黄色的墙壁C.质感强烈的立柱D.青绿色的顶棚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概括紫禁城建筑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哪些观念。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随园四记人之欲,惟目无穷。

耳耶,鼻耶,口耶,其欲皆易穷也。

目仰而观,俯而窥,尽天地之藏,其足以穷之耶?然而古之圣人受之以观,必受之以艮。

艮者止也。

“于止知其所止【1】”,黄鸟且然,而况与人!园悦目者也,亦藏身者也。

人寿百年,悦吾目不离乎四时者是,藏吾身不离乎行坐者是,今视吾园,奥如环如,一房毕复一房生,杂以镜光,晶莹澄澈,迷乎往复,若是者于行宜。

其左琴,其上书,其中多尊罍玉石,书横陈数十重,对之时倜然以远,若是者于坐宜。

高楼障西,清流洄洑,竹万竿如绿海,惟蕴隆宛暍【2】之勿虞,若是者于夏宜。

琉璃嵌窗,目有雪而坐无风,若是者与冬宜。

梅百枝,桂十余丛,月来影明,风来香闻,若是者与春秋宜。

长廊相续,雷电以风,不能止吾足,若是者与风雨宜。

是数宜者,得其一差强人意,而况其兼者耶?余得园时,初意亦不及此。

二十年来,庸次比耦,艾杀此地【3】,弃者如彼,成者如此。

既镇其甍矣,夫何加焉?年且就衰,以农易仕,弹琴其中,咏先王之风,是亦不可以已乎?后虽有作者,不过洒㳻之事,丹垩之饰,可必其无所更也!宜为文纪成功,而分疏名目,以效辋川云。

丙戌三月记。

(取材于袁枚的《随园四记》)注释:【1】于止知其所止:语出《大学》,黄鸟寻找栖息之地,它知道在哪里停下栖息。

【2】蕴隆宛暍:覆盖了高地解除了暑热。

【3】庸次比耦,艾杀此地:多次与人合作,清理园子。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A.高楼障西障:遮挡B.不能止吾足止: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C.后虽有作者作者:记载随园的人D.宜为文纪成功纪:记载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尽天地之藏惟蕴隆宛暍之勿虞B.黄鸟且然对之时倜然以远C.园悦目者也藏吾身不离乎行坐者是D.奥如环如竹万竿如绿海8.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是者于行宜像这样的情况,随园是适合行走的B.既镇其甍矣,夫何加焉既然在房梁上加盖了屋顶,我还能再加些什么呢C.目有雪而坐无风坐在屋中眼睛可以看到落雪却感觉不到寒风D.不过洒㳻之事,丹垩之饰也不过是做些修建水坝,粉刷墙壁之类的事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从人的欲望谈起,认为眼睛能看尽天地之间。

B.园中的景点排布,是参照孟浩然“辋川别业”而来的。

C.随园幽深回环,适合弹琴读书,吟咏先王的美好品德。

D.作者晚年安居在随园中,表现出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10.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6分)(1)随园的妙处在于和。

(2分)(2)请概括“是数宜者”中的“数宜”的具体内容。

(4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

(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归纳概括孔子对于“为政”的思想。

(6分)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②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