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 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主要部分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社会 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部分之间的内在联 系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
(1)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和 发展了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进行了许多新 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2)基本上剥去了早期空想家们的神学外衣,也抛 弃了纯粹幻想的文学手法,他们把社会主义建 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上,其现实感更 强了。
(3)已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辩与理论论证色彩,开始 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废除私有制等社会主义的 基本原则,其科学性更强了。
•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 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 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的结果, 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 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 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 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这两大运 动合流,整个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 向
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1. 反对托洛茨基派的斗争 2. 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 成就 1.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1 高速工业化 2 3 大清洗运动
农业全盘集体化
2.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1)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 病
(2)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 图的思想、早期基本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 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人文思想。 (3)它们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 理想,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
第一阶段的总体特点(续)
(4)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张都较为粗 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5)它们的理想社会都是建立在手工业和小农业生 产基础上的,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 (6)它们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而把 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及一切私有制度一起仅仅看 成是一种罪恶的制度。
2.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 要特点
• 时间: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 • 代表人物:
英国掘地派 杰拉德· 温斯坦莱(1609-1660) 《自由法》 法国启蒙运动 梅叶(1664-1729)、摩莱里(1717-1778) 马布利(1709-1785) 法国大革命时期 巴贝夫(1769-1797)
近代工人运动的新特点
(1)无产阶级明确地、公开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 张,把斗争的主要矛盾直接对准了整个资产阶级 和资本主义制度。
(2)无产阶级逐渐抛弃破坏机器等原始斗争手段, 转而采取罢工、游行示威直至武装起义等形式反 抗资产阶级,这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进入了新的更高的阶层。
(3)无产阶级开始建立起许多政治性组织。
2、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 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 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1818-1883) 1844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导言》 恩格斯(1820-1895) 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
•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 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续)
(4)法学色彩极为鲜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 大都从法学的角度、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 化和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重大原 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或详细的论述。
(5)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 恩格斯曾称之为“禁欲主义的、禁绝一切 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 主义基本理论
《共产党宣言》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形成时 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 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列宁
主要内容
1.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2.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3. 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 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 (英)托马斯· 莫尔(1478-1535) 《乌托邦》 (德)托马斯· 闵采尔(约1490-1525) “千年天国” (意)托马斯· 康帕内拉(1568-1639) 《太阳城》
第一阶段的总体特点
(1)它们基本上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映, 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反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最 初呐喊。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 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1.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 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首 先表现在垄断性。
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 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 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 条件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 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联 合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 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介 • 科学社会主义是其终结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 首先,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 社会主义学是终结,那么,如果没有终结, 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 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 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无产阶 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三大空想家站在自己时代的高度,其理论基础基本上 都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社 会历史观。
(3)直接来源于18世纪法国的启蒙学说,是在继承和改造 启蒙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4)敏锐地看到了大工业发展的前景。
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续)
(5)处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统治全面确立的时期, 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病也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暴露 出来。 (6)对未来社会的若干重大原则作了较之先辈们更 有价值的猜测,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萌芽和 天才的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 接的思想材料。
1. 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 渡到共产主义 (1)实行军事共产主义的最初动因和具体措施
外国干涉者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 八方发动进攻,占领了苏俄四分之三的土地,形 成了对新生政权的包围圈。
军事共产主义的具体措施
余粮搜集制 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军事 共产 主义
经济关系实物化
工业管理集中制
私人商业国有化
(2)从应急政策逐步转变为建设会 主义捷径和模式的尝试
• 军事共产主义的不少做法都是为了应急而 被迫采取的举措。可是由于革命热情的高 涨,急于求成,布尔什维克党却把它当作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 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3)军事共产主义的局限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 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 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 次历史性飞跃。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变成现实之前,只是 理论推理,还不可能十分圆满、完备,切 忌把有待实践验证的理论神圣化、教条化。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实践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空前巨大的成就是以同样 空前巨大的社会代价换来的。“资本来到世 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 东西。”(马克思语) •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性弊病的反映, 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资本主义文明的继承 者。
(7)三大空想家在生前就拥有一批为数不少的信徒, 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圣西门学派、傅立叶学派和欧 文学派。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参考教材P190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社会 主义理论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 1836至1848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丝织工人起义
4. 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5.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主要内容
6. 关于多党合作与同意战线的理论
7. 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
8.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9. 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 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理论
10. 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 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与以往一 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3、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 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4、社会主义可能再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 首先取得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
社会主义 从空想到科 学的发展
(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社会主义 从理论到实 践的发展
(20世纪初叶和中叶)
通过改革开 放和社会发 展探索各具 本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20世纪末—至今)
(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 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 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 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 有农民作为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 的初步探索
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二 三
列宁主义关于俄国首先实行社会主义的 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四
(一) 列宁主义关于俄国首先实现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末、20世 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工人革命运动相结 合的理论结晶。
1.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 (1)政治方面的表现
过渡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体制
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2)经济方面的表现
• 军事共产主义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
• 脱离了农民的需求 • 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2. 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新经济政策的四个重要特征
以市场 为导向
多种经 济成分 共存
坚持党 的领导, 改善党 的领导
改革过 度集权 的政权 体制, 加强对 权力的 有效监 督
(二)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 是非
•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 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 当今重新总结历史经验,以科学社会主义 为准绳来衡量,既不能全面肯定苏联模式, 也不能全面否定苏联模式,应该细加解剖, 具体分析。是社会主 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 改革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而不是细枝末 节的改良,但是这不像第一次革命那样完 全是自下而上推翻旧制度的革命,而是在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主义自我调节 和自我完善。
3.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 要特点
1 (法国) 圣西门
1760-1825
2 (法国) 傅立叶
1772-1837
3 (英国) 欧文
1771-1858
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
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
(1)在欧洲近代产业革命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的政治经 济统治已基本稳固的时期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 前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 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主要部分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社会 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部分之间的内在联 系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
(1)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和 发展了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进行了许多新 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2)基本上剥去了早期空想家们的神学外衣,也抛 弃了纯粹幻想的文学手法,他们把社会主义建 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上,其现实感更 强了。
(3)已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辩与理论论证色彩,开始 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废除私有制等社会主义的 基本原则,其科学性更强了。
•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 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 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的结果, 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 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 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 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这两大运 动合流,整个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 向
列宁去世后的党内斗争及争论
1. 反对托洛茨基派的斗争 2. 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
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 成就 1.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1 高速工业化 2 3 大清洗运动
农业全盘集体化
2.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1)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 病
(2)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 图的思想、早期基本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 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人文思想。 (3)它们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 理想,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
第一阶段的总体特点(续)
(4)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张都较为粗 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5)它们的理想社会都是建立在手工业和小农业生 产基础上的,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 (6)它们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而把 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及一切私有制度一起仅仅看 成是一种罪恶的制度。
2.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主 要特点
• 时间: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 • 代表人物:
英国掘地派 杰拉德· 温斯坦莱(1609-1660) 《自由法》 法国启蒙运动 梅叶(1664-1729)、摩莱里(1717-1778) 马布利(1709-1785) 法国大革命时期 巴贝夫(1769-1797)
近代工人运动的新特点
(1)无产阶级明确地、公开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 张,把斗争的主要矛盾直接对准了整个资产阶级 和资本主义制度。
(2)无产阶级逐渐抛弃破坏机器等原始斗争手段, 转而采取罢工、游行示威直至武装起义等形式反 抗资产阶级,这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进入了新的更高的阶层。
(3)无产阶级开始建立起许多政治性组织。
2、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 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 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1818-1883) 1844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导言》 恩格斯(1820-1895) 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
•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 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续)
(4)法学色彩极为鲜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 大都从法学的角度、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 化和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重大原 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或详细的论述。
(5)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 恩格斯曾称之为“禁欲主义的、禁绝一切 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 主义基本理论
《共产党宣言》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形成时 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 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列宁
主要内容
1.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2.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3. 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 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 (英)托马斯· 莫尔(1478-1535) 《乌托邦》 (德)托马斯· 闵采尔(约1490-1525) “千年天国” (意)托马斯· 康帕内拉(1568-1639) 《太阳城》
第一阶段的总体特点
(1)它们基本上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映, 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反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最 初呐喊。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 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1.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 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首 先表现在垄断性。
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 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 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 条件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 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联 合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 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介 • 科学社会主义是其终结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 首先,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 社会主义学是终结,那么,如果没有终结, 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 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 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无产阶 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三大空想家站在自己时代的高度,其理论基础基本上 都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社 会历史观。
(3)直接来源于18世纪法国的启蒙学说,是在继承和改造 启蒙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4)敏锐地看到了大工业发展的前景。
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续)
(5)处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统治全面确立的时期, 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病也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暴露 出来。 (6)对未来社会的若干重大原则作了较之先辈们更 有价值的猜测,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萌芽和 天才的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 接的思想材料。
1. 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 渡到共产主义 (1)实行军事共产主义的最初动因和具体措施
外国干涉者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 八方发动进攻,占领了苏俄四分之三的土地,形 成了对新生政权的包围圈。
军事共产主义的具体措施
余粮搜集制 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军事 共产 主义
经济关系实物化
工业管理集中制
私人商业国有化
(2)从应急政策逐步转变为建设会 主义捷径和模式的尝试
• 军事共产主义的不少做法都是为了应急而 被迫采取的举措。可是由于革命热情的高 涨,急于求成,布尔什维克党却把它当作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 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3)军事共产主义的局限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 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 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 次历史性飞跃。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变成现实之前,只是 理论推理,还不可能十分圆满、完备,切 忌把有待实践验证的理论神圣化、教条化。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实践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空前巨大的成就是以同样 空前巨大的社会代价换来的。“资本来到世 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 东西。”(马克思语) •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性弊病的反映, 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资本主义文明的继承 者。
(7)三大空想家在生前就拥有一批为数不少的信徒, 形成了颇有影响的圣西门学派、傅立叶学派和欧 文学派。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参考教材P190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社会 主义理论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
三大工人运动: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 1836至1848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丝织工人起义
4. 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5.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主要内容
6. 关于多党合作与同意战线的理论
7. 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
8.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9. 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 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理论
10. 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 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与以往一 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3、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 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4、社会主义可能再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 首先取得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 第三次飞跃
社会主义 从空想到科 学的发展
(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社会主义 从理论到实 践的发展
(20世纪初叶和中叶)
通过改革开 放和社会发 展探索各具 本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20世纪末—至今)
(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 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 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 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 有农民作为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 的初步探索
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二 三
列宁主义关于俄国首先实行社会主义的 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四
(一) 列宁主义关于俄国首先实现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末、20世 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工人革命运动相结 合的理论结晶。
1.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 (1)政治方面的表现
过渡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体制
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2)经济方面的表现
• 军事共产主义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
• 脱离了农民的需求 • 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2. 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新经济政策的四个重要特征
以市场 为导向
多种经 济成分 共存
坚持党 的领导, 改善党 的领导
改革过 度集权 的政权 体制, 加强对 权力的 有效监 督
(二)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 是非
•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 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 当今重新总结历史经验,以科学社会主义 为准绳来衡量,既不能全面肯定苏联模式, 也不能全面否定苏联模式,应该细加解剖, 具体分析。是社会主 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 改革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而不是细枝末 节的改良,但是这不像第一次革命那样完 全是自下而上推翻旧制度的革命,而是在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主义自我调节 和自我完善。
3.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主 要特点
1 (法国) 圣西门
1760-1825
2 (法国) 傅立叶
1772-1837
3 (英国) 欧文
1771-1858
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
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
(1)在欧洲近代产业革命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的政治经 济统治已基本稳固的时期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 前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