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4f44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f.png)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
②舴艋舟:小船。
“舴艋”亦作“蚱蜢”。
【译文】风停尘香花谢尽,天晚懒梳头。
人非昨日人,风景还依旧,万事全休!这般心绪,未等开口泪先流。
听说双溪春光好,也想驾船游。
只怕双溪的蚱蜢小舟,载不动许许多多愁! (平慧善译)【集评】明·董其昌:“物是人非,睹物宁不伤感。
”(《便读草堂诗余》卷三) 明·吴从先:“景物尚如旧,人情不似初,言之於邑,不觉泪下。
”(《草堂诗余隽》卷二)明·沈际飞:“与‘载取愁归去’相反,与‘遮不断愁来路’、‘流不到楚江东’相似,分帜词坛,孰辨雄雌。
”(《草堂诗余正集》卷一)清·王士祯:“‘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正可互观。
”(《花草蒙拾》)清·吴衡照:“易安《武陵春》,其作於祭湖州以后欤,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
叶文庄乃谓:‘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矣。
’不察之论也。
”(《莲子居词话》卷二)清·陈廷焯:“易安《武陵春》后半阕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凄婉又径直。
观此,益信无再适张汝舟事。
即风人:‘岂不尔思,畏人之多言’意也。
投綦公一启,后人伪撰,以诬易安耳。
”(《白雨斋词话》卷二)近代·梁启超:“按此盖感愤时事之作。
”(《艺衡馆词选》乙卷引)【赏析】这首词作於绍兴五年(1135)。
历代词评家往往把此词与李清照再适张汝舟事联系起来,明叶盛甚至有“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
其语言文字,所谓不详之具,遗讥千古者矣”之论(见《水东日记》卷二十一)。
李清照再嫁与否的是是非非,其实与本词关系不大。
武陵春译文注音版
![武陵春译文注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15d4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4.png)
武陵春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fēng zhùchén xiāng huāyǐjìn ,rìwǎn jùn xūshūtóu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wùrén shìfēn shìshìshūshuō,yùlùlèxiān li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wén shuōshuāng xīchūn hǎo hǎo ,yěnǐn fàn qīng zhōu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zhǐkǒng shuāng xīzéměng zhōu ,zài zài bùzhòng xǔchóu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荡漾的芳香也就消失了。
花儿既然倾城,在凋零之后当然会谢尽残红,连一天赏玩的时间都没有留下。
傍晚时看那斜阳映照着春日的田野,花事已过,那花下重门,早已落红无数,庭院寂寂,更无人梳洗。
看着落花却想到人的离散,自己辗转反侧竟夜无眠。
人去楼空,万事皆休。
即使欲开口对人诉说那一肚子的伤心事,但眼眶一酸,又先滴下了泪水。
“休”字包含令人窒息的悲慨与痛惜。
“双溪”有情有意,不愿负约。
人在愁极、愁深的时候,妄动的心性往往不免流于“乐景”而误入“哀景”,只易触绪伤怀,增添愁恨。
在“风住尘香”之后,“双溪”有情无意?诗人真个拟想泛舟双溪,欣赏春光。
只恐“轻舟”似箭,虽可畅游,但“载不动”满腔的“愁”。
仔细寻味诗里头的意思,反复琢磨诗人的意念和情感。
原来诗人所虑的是她那满怀愁情。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啊!诗人未写一个愁字,却蕴蓄着满腹愁容,欲开又阖。
《武陵春·李清照》原文与赏析
![《武陵春·李清照》原文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8ff7b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8.png)
《武陵春·李清照》原文与赏析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十月,金与伪齐合兵南犯,李清照自杭州避乱金华。
这首词是她到金华的次年春天所作。
它是词人晚年生活的总括,其中有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也有亡国之痛。
词意极为劲直凄苦。
“风住尘香花已尽”,花落春尽,一片凄清。
“风住尘香”四字,令人有历经浩劫之感。
几番风雨,落花满地,则狂风摧花之烈、落花之多,虽不言而自明。
春光已被一扫而空,这卷地而尽的春日惨象,极易触动人们的愁怀。
“日晚倦梳头”,梳头本晨起之事,日晚尚未梳头,正见其意兴阑珊,百无聊赖,心头有着沉重的悲哀。
出语虽极平淡,但哀感深重。
“风住尘香花已尽”,只是引起人的愁苦的外在因素,而“物是人非事事休”,才是作者愁苦的真正缘由。
靖康之难,金兵南下,丈夫亡故,青州的老家早被付之一炬,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了。
少女时代的悠闲烂漫的生活, ... 时代的夫妻恩爱、家庭幸福,一去不复返了。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词人目睹旧物,悲从中来。
而这一切悲苦,皆由“物是人非”引发。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不是个别的、偶然的、暂时的,而是一种广泛的、剧烈的、带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
“事事休”这一概括性的结语,虽是极平常话,却是词人含着血泪的徒唤奈何的哀叹,是她半生飘泊、愁苦无依生活的真实写照。
抚今思昔,愁绪纷起,千言万语,真不知从何说起!所以正想要说,眼泪已是簌簌直流了。
清人毛先舒曾说:“词贵开拓,不欲沾滞。
忽悲忽喜,乍近乍远,所为妙耳。
”(《诗辨坻》)女词人李清照确有这样的本领,往往能在写到极凄苦处,忽而把笔宕开。
上片已经写到愁深似海了,下片一开头却又宕开一笔,从远处写来,并下了“闻说”、“也拟”等虚字。
“双溪”,水名,在今金华城南; “舴艋舟”,是一种小船。
李清照本是“倜傥有丈夫气”的女子,年轻时也极喜玩耍嬉戏。
《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
![《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11fc0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8.png)
《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陵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花儿已凋落殆尽,只有尘土还带有花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注释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小令。
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这首词为变格。
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一作“春”。
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晓”。
梳头:古代的妇女习惯,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梳妆打扮。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先:一作“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
《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说:一作“道”。
“尚好”:一作“向好”。
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
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
拟:准备、打算。
轻舟:一作“扁舟”。
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赏析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武陵春李清照翻译及赏析
![武陵春李清照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7054e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1.png)
武陵春李清照翻译及赏析武陵春李清照翻译及赏析导语:李清照是我国著名女诗人,其收藏更是丰富。
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武陵春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李清照。
武陵春》释义及欣赏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尘香:落花化为尘土,而芳香犹在。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与此意同。
2.日晚倦梳头:按照古代的妇女习惯,一起床的第一件事应该就是梳妆打扮。
而诗句的意思是到了正午都没有无心梳头,因为无人观赏自己的容貌。
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句抒写作者凄凉落寞的心境。
物事人非:风物依旧,人事却已不同。
这里是说,自己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金石、文物、书籍还在,可大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丈夫也已经去世,自己流离失所,一切均已不可与往昔相比。
事事休:一切事情都完了。
4.双溪:浙江金华的一条河。
东港、西港二水流至金华汇合,称婺港,又称双溪,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这里指的是李清照将要春游的地方。
5.拟:打算。
舴艋(zé měng)舟:形似蚱蜢的小船。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狂风终于停歇了,花也已被吹尽,只有尘土中还留着一点香气。
太阳已经很高了,我却还是无心梳洗打扮。
眼前的风物还在,可人却不在了,好像一切都没有意义!我想说出满腹的哀愁,可话还没说出口,眼泪却已止不住地流!听说双溪的景色还不错,我也曾想到那里去在溪上泛舟。
可是只怕呵,双溪那样的小的船儿,载不动我这满怀的忧愁!风停了,凋零的残花满地,只有余香留散在尘泥里,虽然太阳已升得很高了,但我懒得梳头。
看到物是人非,对一切都已心灰意懒,还没开口,眼泪就先流出来了。
《武陵春·春晚》原文及翻译
![《武陵春·春晚》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071d51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3.png)
《武陵春·春晚》原⽂及翻译《武陵春·春晚》原⽂及翻译语⽂⽹的⼩编给各位考⽣筛选整理了:《武陵春·春晚》原⽂,《武陵春·春晚》原⽂翻译,《武陵春·春晚》作者介绍,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
⼀、《武陵春·春晚》原⽂风住尘⾹花已尽,⽇晚倦梳头。
物是⼈⾮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
只恐双溪舴艋⾈,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春晚》原⽂翻译恼⼈的风⾬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犹⾃散发出微微的⾹⽓。
抬头看看,⽇已⾼,却仍⽆⼼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的⼈、痛⼼的事,令我愁肠百结,⼀想到这些,还没有开⼝我就泪如⾬下。
听⼈说双溪的春⾊还不错,那我就去那⾥划划船,姑且散散⼼吧。
唉,我真担⼼啊,双溪那叶单薄的⼩船,怕是载不动我内⼼沉重的忧愁啊!三、《武陵春·春晚》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汉族,齐州济南⼈。
宋代⼥词⼈,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才⼥”之称。
李清照出⽣于书⾹门第,早期⽣活优裕,其⽗李格⾮藏书甚富,她⼩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于书画⾦⽯的搜集整理。
⾦兵⼊据中原时,流寓南⽅,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活,后期多悲叹⾝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描⼿法,⾃辟途径,语⾔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家”之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有《漱⽟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武陵春最佳十首诗
![武陵春最佳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092b6e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b.png)
武陵春最佳十首诗1.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 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唤取笙歌烂漫游。
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过若为酬。
明日阴晴未可知,且醉玉楼头。
3. 陆游《武陵春·风劲角弓鸣》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4. 晏殊《武陵春·绿暗红稀春已暮》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谁家户?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时节又逢君。
欲寄彩笺兼尺素,水阔鱼沉何处问?5. 欧阳修《武陵春·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6. 秦观《武陵春·烟柳画桥风笛》烟柳画桥风笛,水村山郭酒旗。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7. 苏轼《武陵春·花底忽闻敲两桨》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
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
惊起望。
船头阁在沙滩上。
8. 张先《武陵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9. 周邦彦《武陵春·柳阴直》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10. 姜夔《武陵春·燕子来时新社》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武陵春》李清照
![武陵春》李清照](https://img.taocdn.com/s3/m/0b4f625ce518964bcf847cbb.png)
•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 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 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 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 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 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 奇”,“往往出人意表”。
•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 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 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 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 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 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 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 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 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 构成了完整的 意境。
• 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 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 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 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 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 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 •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 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 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 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 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 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 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 的哀愁。
• 8、“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 感情的变化过程,请赏析。 • “闻说”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拟”作 者也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从而去寻求一个 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作者转而又否定了自己的 计划,“只恐”双溪上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 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 是作者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 的哀愁重的连船都载不动。
图文武陵春简介
![图文武陵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ea7272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3.png)
图文-武陵春简介武陵春简介《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又以贺铸词中引用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别名《花想容》,双调小令,《填词名解》云:取唐人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诗"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其名源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语,故名。
代表词人:毛滂、贺铸、李清照、万俟咏。
《武陵春》,词牌名,又作《武林春》,是以贺铸词中引用李白《清平调》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别名《花想容》,双调小令,《填词名解》云:取唐人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诗"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其名源出东晋陶潜《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语,故名。
此调格体,万树《词律》共收二体,一正体,一变体;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共收三体,一正体,两变体,较《词律》多收一体,今从后者。
以毛滂词为正体,正体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以李清照词为其变体,此变体下阕末句添一字,双调四十九字,上下阕亦四句三平韵。
又万俟咏词亦为其变体,此变体上下阕除首句外,每句皆添一字,双调五十四字,上阕四句三平韵,下阕四句四平韵。
武陵春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z)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的忧愁。
《武陵春》的意思是什么
![《武陵春》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fa9941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b.png)
《武陵春》的意思是什么《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释义:风已停歇,落花已化为尘土。
我睡到很晚才起床,却厌倦得连头发都懒于梳理。
风景依旧,但亲人却已逝去,所以觉得万事皆休。
想要说出心中的烦闷,还未开口却已泣不成声。
听说双溪的春天正是游春的好时节,想要去那里泛轻舟来释放一下沉闷的心情,可这舴艋小舟又怎能载得动这满腹的凄愁呢。
武陵春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zé)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品译文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的忧愁。
【摘要】您好,我是小关老师,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回答】武陵春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zé)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品译文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的忧愁。
【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回答】【回答】《武陵春》的意思是什么?您好,我是小关老师,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武陵春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zé)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品译文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5b7eeb0508763230121214.png)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 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 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 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 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 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 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 落红成阵的 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 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 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 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 流落金华, 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 睹物思人, 物是人非, 不禁悲从中来, 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 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 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 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 “也拟”、 “只恐” 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 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 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 “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30a3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b.png)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花朵已经凋谢。
日色已晚,作者却懒得梳妆打扮。
这些描写烘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悲伤。
“物是人非事事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曾经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而如今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和不如意。
“欲语泪先流”,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她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地流泪。
下阕中,“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表达了作者想要出去散心的想法。
然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词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愁。
双溪的小船虽然能够承载她的身体,但却无法承载她内心的忧愁。
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无奈,使得作者更加感到孤独和凄凉。
整首词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忧愁,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情感世界。
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李清照在南渡后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翻译这首词时,为了更准确地传达其意境和情感,我采用了以下的翻译方法:风停了,尘土中带有落花的香气,花朵已经凋谢。
日色已晚,我却懒得梳妆打扮。
曾经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而如今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和不如意。
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地流泪。
听说双溪的春天景色还不错,我也打算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
只是担心双溪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在翻译过程中,我尽力保留了原词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词的魅力。
武陵春 春晚赏析
![武陵春 春晚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1468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9.png)
《武陵春•春晚》赏析[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酢脑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花瓣都被吹落在地上,连尘土也染上了花香。
我睡到很晚才起来,也懒得梳头。
物是人非,什么事都不想做了,想说话,还没开口,泪水却先流了下来。
听说双溪的春景还好,我也想去溪上划船。
只怕那里的酢解(一种小船),载不动我心中这么多的愁闷。
这是宋朝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易安居土李清照的一篇著名词曲。
这首词牌主要是讲: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也落尽了,只有沾着花的尘土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我却无心梳妆打扮。
事物依旧在,人却不似往昔了。
一想到这里,我还没有开口,眼泪就先流下来了。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不错,我也打算去那里泛舟,却怕那蚱螭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这许多的忧愁。
这首词曲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写词时的李清照已经五十一岁了,距离丈夫赵明诚去世已经六年了,期间也经过了长期的颠沛流离,山河破碎,只身飘泊,满腔愁苦。
现目睹暮春之景,百感交集。
通过这首词,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语言优美,意味无穷尽。
全词由表及里,步步深入。
词的上阕写〃风住尘香花已尽",用落花点出了春晚。
〃香〃字和〃尽〃字,透露了作者对春残的惋惜,既表现了她情感的细腻和心情的难过,又足见其炼字造句之功力,韵味和意境并存。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则描摹了其动作和神态。
本来日高方起,却懒于梳理。
从而引出了〃物是人非〃,虽然景色还同样是一样,但她自己却已经不同于过去了。
她已经年老体衰,失去了相知相爱的丈夫,也失去了珍藏的金石书画和往日宁静的生活。
物是人非,想到此处,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之心,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但用意却无比精深,把作者满腹的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正因为如此,所以她要〃事事休〃,什么也不想做。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812efc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7.png)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宋代李清照《武陵春》鉴赏《武陵春·春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1b7f11ce2f0066f53322e7.png)
李清照《武陵春》的赏析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鉴赏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 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原文+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9466ed28ea81c758f5784c.png)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原文+赏析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李清照《武陵春》课文(九年级上册)
![李清照《武陵春》课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2235d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d.png)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是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武陵春·春晚》原文赏析
![《武陵春·春晚》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ff74a308a1284ac8504388.png)
《武陵春·春晚》原文赏析引导语:的这首《武陵春》十分出名,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武陵春·春晚》原文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武陵春·春晚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
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注释⑴此词在《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
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
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
”(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⑵“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⑶“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⑷“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武陵春》李清照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武陵春》李清照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80fda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1.png)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直接抒情,“事事休”是关键,它包含着哪些意思?2.“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答1.“事事休”是说所有的事都完了,主要包括国难家愁的两方面,从国难说,朝廷偏安,无力恢复,南逃的北方人都有家不能归。
从家愁说,丈夫中年去世,自己孤苦零丁,漂流异乡,所以“欲语泪先流”。
2.好就好在把愁写得可摸可感。
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是虚的。
如果从本质上去说,也只能说愁得厉害,甚至愁白了头发,这些说法都显得太抽象,而用小船都载不动,就有了重量和质感,这是一种独创,不仅奇特而且形象。
【注释】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
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翻译】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去观赏。
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鉴赏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春
载不动,许多愁。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 我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游赏,只 怕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 载不动我内心的沉重的哀愁。
上 阕
点明时间: 暮春
风住尘香 花已尽 此句描写香花凋零,
日晚倦梳头
加之丈夫去世,所 以懒于梳妆.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其他名作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律都比较婉约秦观为代 表
1.《望江南》对夫的思念。《武陵春》还包括故国之 思,情感较为深广。
不 同 点
2.《望江南》反映由希望到失望到肠断的心理变化。 《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轻松,终究愁 重难遣。 3. 《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知识拓展
诵读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 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 李清照 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 风 住 尘 香 花 已 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 尽,日晚倦梳头。 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 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 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 欲语泪先流。 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风住尘香花已尽,
由 景 到 人
交待季节特征— 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自己年老株黄,寓寄词人漂泊零 暗指:
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日晚倦梳头。
此句是什么描写?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 表达什么情感?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 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 情。(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4、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 断肠处。 — 辛弃疾《摸鱼儿》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 消除愁苦的去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名句)
“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 修辞仍然表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比喻夸张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 “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 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 化虚为实 “闻说”、“也拟” “只恐”欲抑先扬,曲折尽 情的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 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 次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 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表达词人一种什么心理?
)
《武陵春》主题: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 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 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 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比较《武陵春》和《望江南》两首词的异同
题材上: 写生活中个人情趣、恋情、愁思。
相 抒发的思想感情: 个人的荣辱悲喜,离愁别绪。 同 点 风格上:语言含蓄而圆润、精丽而清新;音
此句直接点明“倦 梳头”的原因,表达了 自己对丈夫去世而万念 俱灰的满腔愁绪和无限 悲伤。
下阕: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此句写自己曾计划 到双溪去泛舟赏春, “也拟”二字说明这只 不过是一个虚拟的计划 而已,没有成行,是何 原因.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此句交代了没有 成行的原因,怕的是 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 载不动自己内心的哀 愁。哀愁本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 ,可是词人 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 触摸的实体,说自己 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 不动。
李清照
李清照简介:
1084——约1151,号易安 居士。济南人,南宋著名 的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 表作家。其作品后人辑有 《漱玉词》,今人辑有 《李清照集》。
了解背景: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 兵乱,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 时写了这首词。时年53岁,经 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 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 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 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 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 直朴、率真。 “闻说”“也拟”“ 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 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 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 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 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 ,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 抓住了作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