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探讨论文
评正高职称论文范文3篇
评正⾼职称论⽂范⽂3篇⾼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发展趋势论⽂摘要:⽬前,各⾼校对职称评审政策进⾏了调整。
本⽂从⾼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向给⾼校带来的震荡进⾏了探讨,特别是对⾼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负⾯影响进⾏了剖析,对⾼校⼈事制度改⾰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校;职称;改⾰:导向⽬前,各⾼校掀起了⼈事制度改⾰的⼀股热潮,⽽这股热潮以⾼校职称评审政策为龙头,对职称评审政策进⾏了进⼀步的调整。
纵观⾼校近期出台的有关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通知,发现有以下⼏点共同⾛向:进⼀步强化学术论⽂的数量和质量;进⼀步强化科研获奖,在评审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者优先考虑;进⼀步强化学历要求,除体育、艺术等少数专业外,某⼀年龄以下的教师,晋升副⾼级职务和正⾼级职务,须具有博⼠学位。
近年来,各⾼校⼈事制度改⾰和各种职称评审政策纷沓⽽来,⾼校新的职称评审政策调整本不⾜为奇,但细读之余,还是不禁疑问重重。
⼀、⾼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导向问题导向之⼀:教师的评审条件很少提教学质量,只谈科研任务和论⽂。
“科研压倒教学”是各⾼校的通病。
⾼校教师职称晋升标准⼤谈科研任务,⽽对教师的本职⼯作教学,却只字不提,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风⽓不能不引起教育⼯作者的警觉。
众所周知,⾼等教育有三⼤职责:育⼈、科研和社会服务。
这三⼤职责中,培育⼈才位居⾸位。
况且,我们都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这“传道、授业、解惑”哪⼀项能离开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什么以教学为天职的教师,在其职称评审的政策中,却忽略教学的重要性?强调“要进⼀步强化科研获奖”,却不见得有“进⼀步强化教学获奖”的踪影。
事实上,教学获奖是教师本职⼯作优劣的⼀个评判标准。
在教师评审打分中,各种层次的教学奖可以根据其级别折合为分数,为教师职称评定增加砝码,对于教学特别突出的教师,可以实⾏破格晋升。
但现实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就好⽐⼀根⽆形的指挥棒,指引⼴⼤教师把⼯作重⼼倾向科研,对于教学任务只须敷衍和应付。
高工职称论文六篇
高工职称论文六篇高工职称论文范文4现将*省建设厅青建政[*]232号《关于*年度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人事局二00一年九月三日抄报:省人事厅专技处。
抄送:本局各局长、专业技术人员科(5),存档。
*省建设厅文件青建政[*]232号关于*年度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州、地、市人事(劳动)局、建设局,省直有关部门,厅属各单位:依据省人事厅《关于*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支配的通知》(青人专字[*]167号)要求,现将*年度建设工程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职称评审工作事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各地区、各单位人事(职改)部门要仔细学习省建设厅、省人事厅印发的《*省建设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青建政[*]214号)和省人事厅《关于*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支配的通知》(青人专字[*]167号)精神,做好宣扬工作,确保今年职称评审工作顺当开展。
二、凡申报建设工程高级职称的,以及无建设工程中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地区申报中级职称的,由各州、地、市及省直有关厅局按《评审条件》初审合格后,出具正式托付函,按规定将评审材料报送省建设厅职改办,厅属各单位直接报送厅职改办。
三、申报推举程序:有主管部门的企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负责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审查推举工作;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负责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审查,并报相应的登记注册部门审核推举;个体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材料报相应登记注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推举。
申报工作要严格根据规定层层审查、层层推举、公开、公正、公正的原则逐级上报。
全部参与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人员,要在本单位道德实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
凡越级推举的一律不予受理。
四、非国有制单位及个体从业者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按我省现行的报考,评审程序及条件,同步进行。
五、申报材料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年限,论文(著)和各种证书取得的时间均截止到*年9月30日。
职称论文制度的改革
职称论文制度的改革----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一、职称论文规定的反思迄今为止,各职称系列(专业)仍沿袭传统的、滞后的职称论文规定,评价效果不甚理想;乃至评价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导向偏差及其负面作用,已经直接影响到职称评审的质量和声誉,须予以认真反思。
职称论文规定,涵盖了所有职称系列(专业)中、高级职务,界面过大,层面过宽,不切实际。
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卫生技术、各类教师、经济专业等计29个职称系列(专业)。
目前为止,会计、审计、统计、经济、卫生等专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采取“以考代评”获得,论文条件被自然免除,其余的仍要求论文作为申报评审的必备条件之一。
评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确需执行同一性、普遍性的评审标准,方可起到综合平衡的作用。
但是,切不可忽视不同职称系列(专业)之间、即使同一职称系列(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差异性、特殊性。
仅举科学研究人员与艺术专业人员为例。
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性质有较强的探索性、挑战性和创见性。
其研究课题、水平能力、创新思维、应用价值、科研成果、业绩贡献等,通常以学术论文、论著等方式反映出来。
对科研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尤其破格申报副研究员、研究员的对象,要求高水平、多篇数的专业论文,实不为过。
但是,艺术专业职务(艺术等级)则不然。
它所囊括的编剧、作曲、导演、指挥、演员、演奏员、舞台美术设计、舞台技术、美术、文学创作、艺术管理、电影放映等,门类繁多,情形各异,问题复杂。
岗位性质和特征,明显表现为实践性、经验性、创意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造诣、艺术风格、创作技巧等,主要靠实践历炼和长期积累,并得到社会、业内认可;更何况舞蹈演员等专业人才的峰值期,还受制于生理性等客观原因。
艺术系列规定,凡申报评审艺术专业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须分别在省级以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3篇本专业论文;破格申报演员、演奏员专业高级职务,应有2篇本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有关文艺刊物发表等,这些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中级技术职称论文(5篇)
中级技术职称论文(5篇)中级技术职称论文(5篇)中级技术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依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21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
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工作要求(一)申报范围20*、2021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依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讨论(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21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依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全部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与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上升、中级的人员均应参与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果必需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上升、中级的人员均应参与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
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力量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力量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力量测试条件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与相应级别的水平力量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力量测试合格证。
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
20*年至20*年参与水平力量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
2021年水平力量测试详细支配另行通知。
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论文
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论文摘要:阐述了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职称制度的方向与措施,以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称制度;问题;措施1、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1、1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已经过时现行的职称评审标准和条件规定,仍然是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的标准、条件和系列规范,执行周期已有20年,标准和条件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人才全面准确评价的需要。
特别是职称标准和条件中对学历、年限、工作经历以及论文、著作、学术成果等方面的要求刻板生硬;职称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与有些行业或专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要求比较苛刻;评审条件中量化标准不够规范,可操作性不强;全面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后,仍对职称申报人员范围要求过死,单纯以执行职级、职等工资制为取舍,限制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评价方法上也存在片面性和职称“一评定终身”等问题,缺乏必要的激励和鞭策机制,职称作用受到削弱;职称评聘工作在企业中只搞评审、不搞聘任,不与待遇挂钩,有逐步淡化的趋向等。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长远来说,不利于整个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1、2现行岗位管理办法不科学事业单位岗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因人设岗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相对缓慢,各方面配套措施未及时跟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还是走职称这个“独木桥”,而职称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紧密挂钩,一旦聘任,即刻兑现。
基于体制原因,事业单位岗位管理采取结构比例标准和最高职务档次控制办法,只能按照上级规定的设岗比例实行岗位总量控制,而无法要求事业单位做到遵循“以事定职,因事设岗”原则,以工作任务、业务职责的要求来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又由于评聘分开制度的全面推行,使一大批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通过评审取得了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
而评上职称不是目的,获得聘任并兑现有关待遇才是最终目的。
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策略探讨论文
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策略探讨论文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策略探讨全文如下:摘要:职称制度的设立,为我国人才的评价与考核提供了标准。
同时,它能激励各个领域工作人员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缺陷,并对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职称制度问题职称制度改革策略一、我国的职称制度职称,是相关部门为了评价人才的技术水平及专业素质而出现的名词。
对于职称的含义,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学术方面,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等级;技术方面,它代表了一个人在所从事的行业的技术水平。
职称制度,是目前我国管理人才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为衡量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提供了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职称主要分为五个级别: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技术员级。
职称制度,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必然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为了使我国的职称评价体系更加的完善,我国建立了相应的职称制度。
不同的领域,职称也相应地不同。
职称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先后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建国初期到期间,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很多制度还不完善、也不健全。
另外,在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知识分子遭到残酷的迫害,国家进入相当长时间的混乱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主要以任命的形式,赋予工作人员职称,同时,按照职称等级发放工资。
第二,从改革开放到1983年间,我国掀起一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知识分子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对人才的评价考核制度也迅速地建立起来。
在这一时期,我国建立起了完整的专业技术评价制度。
第三,从1986年开始,我国各方面有了巨大发展。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交流来往也越来越密切。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职称制度,我国的职称制度建设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实现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自此,我国的职称制度不断发展。
文物博物专业职称评审中的问题探讨论文
文物博物专业职称评审中的问题探讨论文文物博物专业职称评审中的问题探讨全文如下:提要:职称评审对文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现行的文物博物专业职称评审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以广州为例,简要分析文博职称评审工作中继续教育、外语政策、论文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文物博物;职称评审;继续教育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开展,对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是稳定了博物馆的专业队伍;二是提高了博物馆干部队伍的素质;三是提升了博物馆专业形象。
实践证明,文博专业技术职称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随着社会综合改革的深入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的一些弊端也暴露出来。
现以广州为例,简要分析博物馆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培训活动。
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审部门规定,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作为评审条件之一。
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当是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72学时。
继续教育科目分为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和个人选修科目三类,专业科目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然而,从广州近年文博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中关于继续教育规定的执行情况来看,继续教育工作基本流于形式。
从近几年的文博职称评审工作中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情况看,个别单位对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开始时不做硬性要求,到了职称评审工作中后期又须提供继续教育合格证。
由于当年参评者已经错过继续教育时机,在有关部门的默许下,大家直接交费买来继续教育合格证,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审工作。
2021年以后的职称评审工作中关于继续教育的要求虽然固定下来,但无论从培训的形式还是内容上看,基本是处于“走过场”的水平。
已报名参加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学习并缴费者,有的找各种理由没有到现场参加学习考核,迟到早退现象十分普遍,不认真对待。
浅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
72中国卫生人才 2017.03 CHINA HEALTH HUMAN RESOURCES THEORY■论文【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职称制度改革 职称评审【摘要】目的:通过梳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改革的建议。
方法:采用政策回顾等方法,梳理现状,分析问题。
结果: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存在脱离职称本质、社会化程度较低、评价标准不能体现机构和岗位差异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流于形式、岗位设置标准滞后等问题。
结论:应从下放管理权限、建立分层分类的评价标准、加强与毕业后教育制度的衔接等方面入手,进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
文/ 王雪凝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浅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于长期以来职称制度中各方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回应,做出了制度安排。
主要亮点包括:在评价标准方面提出科学分类评价;在评价机制方面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在管理服务方式方面要求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提出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和人才培养、使用的衔接。
可以说,这些内容切中了当前职称评价的要害,指明了下一步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
同时,文件也提出,卫生职称制度改革要在3年内基本完成。
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现状1.1政策现状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中、初级以考代评,高级考评结合。
2000年,原卫生部、中组部、人事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评聘分开、强化聘任的原则,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原卫生部、人事部印发《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提出不断完善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逐步推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
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逐步实行以考代评和与执业准入制度并轨的考试制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采取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取得。
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调研报告关于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调研报告当前,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各项改革正处在不断深化时期,这对我们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前一个时期,社会上关于职称的议论很多,“取消说”、“淡化说”、“职称走到了尽头”等各种说法都有,究竟如何正确熟悉职称改革工作,是关系到今后如何深化职称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职称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从粗线条来划分,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过程:(一)自解放初期至50年代末的技术职务任命制度。
国家规定统一的技术职务级别,单位根据需要和机构编制确定技术职务,并任命人员,提升职务就可增加工资。
主要的技术职务有工程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新闻出版人员等,职务也分等级,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
到了6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工资基本处于冻结状态,这种需要增加工资的职务任命制度基本上停顿了下来。
(二)自1977年至1983年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作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了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只要评上相应的职称,不需聘任职务,不用履行职责。
技术职称实际上成了工作成就、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标志。
评定职称的专业范围涉及22个系列。
1983年9月,中心决定暂停职称评定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并研究改革方案。
(三)自1986年开始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1986年,中心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其主要做法是:企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范围内,结合本单位专业技术工作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企事业单位在获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聘任。
聘任职务有任期,在任期内履行职责,并享受相应的职务工资待遇。
从以上可以看出,为了使职称评审制度日趋完善,国家多年来在申报、推荐、评审的方式、程序上进行了一些技术性的改进和完善,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
比如,由于没有实现科学的分类治理,设岗和聘后治理工作薄弱,在职称的申报、推荐、评审和评委会的组建与调整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
职称评聘的现实意义-论文
职称评聘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字:工作专业职务职称激励竞争教师技术职务职称改革始于八十年代。
如今,又有人提出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新招,说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的职称管理体系”。
究竟这“评聘分开”是利还是弊?我们还是从职称评聘的现实意义说起。
《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第一条指出:“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教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业务水平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特制定本条例。
”那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实际意义如何呢?从专业技术职务职责的可操作性看。
以中学教师为例,《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规定的各级别职务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操作的,虽然教师之间事实上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往往是自发的,不确定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的,难以作为一种“职责”来履行、考核。
可见,如果把这种“指导”看作一个职务的职责的话,那它既不同于专业技术本职业务工作的职责,也不同于行政职务的职责。
事实上,教师基本上都是独立地在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跟专业技术职务意义上的“职责”的履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专业技术职务根本就不存在设岗不设岗的问题。
从二十多年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看,至少对中小学来说,把教师的这种等称号叫做“职务”,不但名不符实,而且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内容看。
根据《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以及《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人职发[1990]4号)》第六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基本依据是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能力、业绩、资历、学历。
可见,专业技术职称既不同于短期性的荣誉、待遇如先进、优秀等的评定,也不同于行政职务的任命和聘任,它实际上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功劳、苦劳及能力的结合认定,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资格认定。
新时期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分析
D01:10.19392/ki.1671-7341.201907199新时期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分析房鸿超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内蒙古牙克石022150摘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职称管理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更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
在企业日常管理 和运营过程中,通过开展职称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优化配置,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贯彻,真正实现企业 人才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本文就对新时期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职称管理;策略理论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技风2〇19年3月职称管理工作不仅是政策性强的服务性工作,还是原则性 强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开展职称管理工作需要职称管理人员 对职称政策进行全方位掌握,并且要求职称管理人员具备很高 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除此之外,企业领导层还要对专业技术人 员职称管理工作进行高度重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职称管理环 境,真正留住人才,为实现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现如今,企业想要更好的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工作必须要正视职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企业开展职 称管理工作存在几方面问题:第一,重视度不够。
有些企业过 于注重引进人才,而忽视了管理人才,重视使用人才,而忽视培 养人才。
再加上企业有关职称政策改革并不及时,严重降低了 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企业缺少政策宣传工 作。
有些企业的职称管理人员并没有开展相关政策的宣传工 作,导致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职称评价标准、职称申报条件 以及相关职称政策等并不了解,从根本上影响了企业职称管理 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2023/9(上)总第418期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部门,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才。
评价人才水平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学历、职位、级别的高低等。
职称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且已变成一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符号。
目前,我国获得职称的方式有认定、评审、以考代评和破格获取等方式[1]。
每年,工程系列、农业系列、教育系列、卫生系列等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项重要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WX 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审申报程序、评审标准理解、继续教育印证资料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职称评审改革的一些思路,对促进评审制度进一步完善,改善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组成结构非常有必要。
一、基本情况(一)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经过对WX 县50余个事业单位、系统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统计,截至2021年底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343人。
从行业分布上看,教育行业3893人,占72.86%;卫生行业581人,占10.88%;农林牧水行业199人,占3.72%;社会保障行业114人,占2.13%;基层乡镇政府97人,占1.8%;其他行业459人,占8.6%。
从单个单位人数看,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最多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7人,其次为农业农村局81人,紧随其后是水务局51人,财政局、住建局和文旅局人数都在40人以上。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农村局的专技人数会继续增加,将变成拥有专技人数最多的单位。
(二)取得职称情况。
全县取得职称4729人,其中:初级1667人、中级2594人、副高级447人、正高级20人;未取得任何专业技术资格证书614人,其中现聘任等级为助理级391人,最低级员级223人;表1是2021年底WX 县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情况。
从行业上可以看出,教育和卫生行业是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资格证书的绝对主体。
给排水职称论文
给排水职称论文给排水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篇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探讨摘要:文章首先对卓越工程师这项计划的实施背景和实施目的进行了介绍,进而针对这项计划推行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条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这项计划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卓越工程师计划这项教育培养计划是一种用于高级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进行的一次创新和改革,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的实践能力、工程的创新能力、工程的设计能力以及整体的工程综合素养。
卓越计划的实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企业深度参与了整个培养过程。
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
③学校在进行实践型工程人才培养时需要结合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二、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优秀的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而建立这些实践基地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无形中为各个高校增加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大部分的学校更多的是依靠学校内的一些实验室来代替实践基地,但相比之下,无论是规模还是实习的内容上,借助于实验室的效果要远远逊色于正常的实践基地。
对此,一些学校开始加强和周边企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借助于企业的来模拟实验基地,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能是进行一些走马观花形式的参观,即便是一些企业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和设施,目的是在学生的研究成果中分得一杯羹,但这些学生一直是小众,对于提升整体学生的实习能力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造成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生的主要原因有:①企业需要委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设备和工作原理等内容进行讲解,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
②一些原本不用运行的设备需要在学生参观和使用时运行,无形中增加了运行的成本。
③出于安全的考虑。
(二)缺乏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教师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起到了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工作开展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习的兴趣。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2)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2)钳工技师职称论文篇二谈钳工的装配技能摘要:对装配技能的掌握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现在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中没有涉及导致该专业学生的装配技能不能满足当今社会需求。
本文通过这几次全国大赛来分析下装配技能的重要性。
关键词:技工学校钳工装配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技工教育的变革十分明显地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正在变得越来越陈旧,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正在逐步地被淘汰。
也就是说用昨天的内容,培养今天的学生,来适应明天的需要这个矛盾日显突出钳工是用手工工具并经常在台虎钳上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
机械装配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也是在企业化大生产中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实践生产,提高学生的装配技能,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应认真对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其中装配钳工的工作是:从事机器及部件的装配、调整工作和一些零件的钳加工工作。
装配的基础知识包括:装配工艺的制定、尺寸链的计算、装配方法的确定、装配前的准备工作等等。
其中装配方法有:完全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
装配能力是国家对钳工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和《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工具钳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这三个工种都有对装配能力的要求,这给我们在钳工等级考试中增加装配工艺与技术的考核模块提供了政策支持。
而技工学校是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工人,把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崇高使命。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中心这个办学方针,及时改革我们的教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近几次全省大赛、全国大赛形势式来分析实际操作竞赛实际操作竞赛分两部分进行,即机械零件加工、机械拆装调整。
其中机械零件加工总时间315分钟,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机械拆装调整总时间135分钟,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浅谈对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几点建议论文
浅谈对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几点建议论文职称评聘工作是一项长期相对复杂、矛盾的工作,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这项工作能否做到客观公正、严肃认真,不但影响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更影响到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
在近几年的职称评聘工作中,无论在制度、条件、方法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进一步改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对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几点建议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对职称评聘工作中的几点建议全文如下:摘要:职称评聘工作是一项长期相对复杂、矛盾的工作,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这项工作能否做到客观公正、严肃认真,不但影响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更影响到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
在近几年的职称评聘工作中,无论在制度、条件、方法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地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医院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职称评聘医学专业技术建议职称评聘工作是一项长期相对复杂、矛盾的工作,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这项工作能否做到客观公正、严肃认真,不但影响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创造性、积极性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更影响到医学的发展。
在近几年的职称评聘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激发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但是仍然发现职称评聘工作无论在制度、条件、方法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地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医院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职称评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评审标准与实际岗位脱离近年来,职称的评定条件几乎包括学历、任职时间、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论文、科研奖励等项目,而针对具体岗位、具体专业至今还没有形成可行的考评标准。
在进行职称评聘中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学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就比较笼统了,所以申报者只要学历达到要求,就符合晋升条件,也不管其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要求是否相符。
关于高校职称改革诸问题的探讨
第27卷第4期V ol 127 N o 14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 al o f Chang chun N ormal University (Human 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8年7月Jul 12008关于高校职称改革诸问题的探讨王 冲,崔贵军(长春师范学院人事处,吉林长春 130032)[摘 要]我国高校职称改革工作经过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多年的实践为我们积累了许多经验。
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对此我们必须从强化岗位管理、加大职称聘任制力度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使职称聘任工作对高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职称;改革[中图分类号]G 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8)04-0154-04[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王 冲(),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研究。
高等学校的职称评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工作。
这项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成效。
如何使高等院校职称评聘工作与我国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改革相适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职称评聘工作成为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职称改革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建国以来职称工作的回顾与总结我国的职称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解放初期至20世纪50、60年代的技术职务任命制度。
当时,国家规定统一的技术职务级别,单位根据需要和机构编制确定技术职务,并任命人员,提升职务就可增加工资。
到了6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工资基本处于冻结状态,这种需要增加工资的职务任命制度基本停顿下来。
第二阶段是自1977年至1983年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
这个时期的职称评定特点和做法是:一是按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成果,经评委会评审,政府主管部门授予职称,是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探讨论文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探讨全文如下:
摘要:2021年我国将开始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要求做好扩大深化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工程技术人员、会计、技校和中专教师等职称制度改革。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评聘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妥善研究,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做出成效来。
吉林省2021年开始在高等院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深化民营企业职称制度改革,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收到了明显的实效,极大的调动了专业技术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称改革民营企业职称
新华网2021年12月29日报道《2021年我国启动教师会计等职称制度改革》文章称2021年我国将制定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启动工程技术人员、会计、技校和中专教师等职称制度改革。
将修订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继续做好职业资格清理规范工作,完成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加强各项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安全。
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历经30多年的不断改革完善已经形成一整套考试、评定、聘任制度,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推进专业技术人员专研技术,加快科技成果更新换代,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现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评聘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实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考评聘体系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农民职称评聘也应该提上日程。
最近笔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评聘随想》对职称考评聘过程中外语、计算机考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这两项考试改革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本人并非主张取消专业技术人员外语考试,但是对30年一贯制式的外语考试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始终持怀疑态度,笔者并非外语专家,所提意见和建议也并不一定中肯,至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识之士加入讨论,对这两项考试多提意见和建议。
另外一篇《农民职称问题的思考》重点总结了陕西开展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经验,笔者觉得陕西在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值得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
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称制度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来我们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根据媒体报道,202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到4500多万人。
2021年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人数的
75.4%,高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9.5%,中级职称人员占总数的36.7%。
到2021年,我国专
业技术人才总数有望达到6800万人。
如此庞大的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如何加强管理,调动这部分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
的工作热情,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大问题,因此,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考评聘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妥善研究,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做出成效来。
吉林省2021
年开始在高等院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高等院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为核心,逐步建立起政府依法监督、单位自主
用人、专业技术人员自由择岗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优化人才配置,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坚持与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按照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发展
需要把握改革方向。
坚持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原则,把高校专业技术职务改
革与推进学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配套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
循高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为出发点,切实维护专业
技术人员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和相应权益,保证评聘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坚持积极
稳妥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总结借鉴先行试点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先易后难、逐
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法,保证改革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的内容是: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高等院校
中高校教师、研究、实验三个系列职务任职资格不再组织相关级别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改由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学校在政府人事、教育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按照规定
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对符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择优聘任,并兑现
相应工资待遇。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的范围是:高等院校中高校教师、研究和实验系列在
岗的专业技术人员。
其他系列是否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由各学校根据本
单位实际情况,经请示政府教育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在改革过程中通过核定岗位数额,制定实施意见和评聘方案,有序开展评聘工作,公
示评聘结果,签订聘任合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改革成功,确保收到实效。
与
此同时强化政策宣传工作,强化评聘管理工作,强化纪检监督工作,强化聘后管理工作。
2021年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还印发了《关于深化我省民营企业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对全省民营企业职称制度改革做出整体部署,采取放宽职称评
定权限,一是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可直接评定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
二是大型
民营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可由企业直接自主评定。
三是除国家实
行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专业系列外,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条件由民营企业自主制定。
放宽职称评定条件,第一民营企业员工,只要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考试条件,
不受户籍、档案、身份限制,均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各系列、各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
审、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和职执业资格考试。
毕业后一直在民营企业工作、尚未认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且已符合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可按规定程序直接参加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定。
第二民营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均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
第三民营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不受著作、论文、业务成果等相关评审条件要求的限制,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可依据其业务水平、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对其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单独评定。
第四应聘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考试时,其在民营企业合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任职时间可连续计算,具备条件的,均可参加高一级别职执业资格的考试和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考试。
简化职称评定程序,民营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在各级人才市场管理的可通过人才市场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档案暂时由本单位或其它方式管理的可直接向各级政府人事部门申报,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此外还大面积拓宽了职称评定范围。
由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收到了明显的实效,极大的调动了专业技术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