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教学课件(市一等奖)
国家一等奖必修四《醉花阴》优质ppt课件
帘卷西风, 行 人比黄花瘦。 动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 神伤的孤独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
瑞脑销金兽。 令
神伤的孤独
佳节又重阳,
具
玉枕纱厨,
体
半夜凉初透。 时
间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景
莫道不销魂, 物
帘卷西风, 行 人似黄花瘦。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
时
间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薄雾”“浓云”“西风”“黄花”是客观的 室外之景,烘托环境的沉闷萧瑟;“
有暗香盈袖。 物 瑞脑”“金兽”“玉枕”“纱厨”是客观的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室内之物,烘托内心的百无聊赖孤独 愁苦,借景抒情的抒发自己难以排解 的愁情
人比黄花瘦。
行
动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
了最集中最形象 的体现。可以说 全篇画龙,结句 点睛,巧妙结合 相映成辉,创设 出了“情深深, 愁浓浓”的情境
• 人与绿杨俱瘦。 • ——宋无名氏《如梦令》 • 人瘦也,比梅花、人瘦几分? • ——宋程垓《摊破江城子》 • 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 ——秦观《水龙吟》
诵读回味
愁
相思之愁 孤独之愁
瑞脑销金兽
有暗香盈袖
佳节又重阳
莫道不销魂
玉枕纱厨
帘卷西风
半夜凉初透
人比黄花瘦
检查预习:
• 结合课下注解,用 尽量准确而又优美 的语言描绘这首小令。
愁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教学课件(市一等奖)
主 页
的心情。
寄给赵明诚。 传说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 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 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这首 《醉花阴》。
推敲字词
你认为词中哪些字词最富有表现力?
主 页
永昼、又重阳、凉、瘦.....
瘦
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实写虚,化抽
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
永昼 ,重阳的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 “佳节 又 重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 “ ”,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 ,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 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 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在欢 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 暗香浮动月黄昏”(宋 林逋),这里则指菊花。 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 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 逢佳节倍思亲”,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 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不如菊之感。“人比黄花 是那样缓慢。“永”极写愁之浓重。 ”作结, 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
暗香 凉
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
象为具体。
拓展延伸
比较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异同。
首 页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 花 阴
缘景明情
词中有哪些主要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
主 页
愁 “物皆著我之色彩”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愁苦的 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高中语文《醉花阴》教学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的教案教案如下:第一单元1、课题: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生回答。
生按要求比一比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
师生量课桌。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教师指出刻度线、O刻度、长度单位“厘米”并明确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
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板书:1厘米)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我们发现了什么师: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
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3、认识几厘米。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午夜凉初透”
•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 思旳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 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 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 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愈加怀念远方旳丈 夫呢?一种“又”字,便充斥了寂寞、怨恨、愁 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 旳,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 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旳“凉”不只是 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傍晚后,有暗香盈袖”
•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 菊圃前把酒独酌旳情景,烘托出词人无语 独酌旳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 原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 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 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 赏这“暗香浮动”旳美景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得人憔悴”怀念之情,刻骨铭心,形销骨立。 • 构造上,和首句旳“愁”字相呼应。
•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 ”是“瘦”旳原因,“瘦”是“愁”旳成 果。贯穿全词旳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 集中最形象旳体现。巧妙结合,相映成辉
• 李清照用清丽旳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 浓旳怀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哀愁而漂亮 旳画面。而这种愁情,能穿透时空,引起 每一种人内心旳共鸣。此悲此情,令人不
公元1127年,金人旳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旳琼 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 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 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家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 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 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逝世,时清照四十 六岁。
接着金兵进一步南下,孤身一人旳李清照同南 渡旳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 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旳凝聚了他 们夫妻两人一生心血旳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 在颠沛流离旳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醉花阴高中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作业
一、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词的方法(找词眼,明词情;找意象,悟词意)试着鉴赏婉妁派另一词 人“秦观”的代表词,并将其改写成300左右的鉴赏短文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讲练结合提能力
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高考链接)
讲练结合提能力
展示题目
展示形式 展示位置
怎样入愁:你认为词中哪些字词最富有表现力?体现了怎样的愁情 板演
前黑板
展示小组 1·2组
点评补充小 组
2组
缘愁选景: 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板演
为何生愁:
口述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什么?南渡前和南渡前后诗作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诗歌鉴赏方法回顾
鉴赏、领悟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置身诗境,缘景明请
重点探究—— 缘景明情 景 思维导图识真趣
词中有哪些主要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愁
玉枕 纱橱
黄昏 西风
黄花 暗香
“物皆著我之色彩”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 词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 愁苦的感情色彩。
黄西不香把凉纱又消浓
花风消盈酒初厨重金云
瘦,魂袖黄透,阳兽愁
。
,。昏。
。。永
后
昼
,
,
讲练结合提能力
1.课内练习( 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由已知到未知(文本)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运用了十四个叠字,表现了三种 不同境界,奠定了全词凄伤感情基调。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出离愁的凄惨情景 ,诗孤苦飘零 的晚境体现。 D枯萎凋零的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E全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醉花阴-赛课一等奖课件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二十八分。
南渡后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主词要表现一
个少女、少妇悠 闲风雅的生活情 趣,内容多写自然 美景与闺阁生活, 也抒写了夫妇之 间的离别相思,词 风总体上清新明 朗。
后期的词主要表现她
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 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 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 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 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 之恨。词调沉郁凄怆、 悲凉哀惋。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呼应
以“愁”字为暗线:“东篱把酒”为了排遣离愁, “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莫道”句提出“销魂”, 正是愁的表现,最后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并与 上片“愁”字呼应,使上下片由浅入深,浑然一体。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二十八分。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二十八分。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
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
“空前绝后” “不徒俯视
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
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 “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
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 南宋。
时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令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间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物
行 动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二十八分。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原创课件
再读析愁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种愁情的?
薄雾浓云给人什么感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你特别难耐、特别难熬的时候,天过
一日如过三秋之长,所以这个永昼其实是主观的时间。是主人公 难受、难熬,愁绪深重的体现。
再读析愁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种愁情的?
闺中少妇百无聊赖,盯着香炉,看着香料渐渐燃烧,岂不见 出作者的寂寞无聊。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更烘托了词人的百无聊赖、寂寞难耐的愁 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 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 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 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 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 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 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背景简介
再读析愁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种愁情的?
词人自己对自己说不要伤悲,其实恰恰是极度悲伤。因为太过 伤悲,所以要自舔伤口,自己疗伤。一再说不伤悲,却难掩伤悲。
李清照以憔悴的黄花自比,菊花外形比较瘦,看它的茎又细又 长,像个瘦高个儿。菊花的花瓣多细长而卷曲,看起来单薄,瘦 窄。经过秋风的吹打之后,会呈零落憔悴之状。饱受相思之苦的 词人也是一样,当她看到秋风卷动窗帘的时候,很自然地会联想 到自己也像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凄冷瘦弱的菊花,肢体瘦损,精 神不振,因而顾影自怜,伤心无比。
醉花阴高中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板演
前黑板 前黑板 前黑板
3·4组
4组
5·6组
6组
7·8组
8组
活动要求:
1.运用不同颜色笔圈画出重点、难点、疑惑点 。 2.生生讨论,生生互评,如有质疑、驳斥、补充另加3分。 小组展示要求:2人配合(B展示,A讲解),时间2分钟书写工整,声音洪亮,讲解清楚,知识点准确。
重点探究—— 缘景明情 景 思维导图识真趣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
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 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家国哀愁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 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 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难点突破——妙比巧对
时期 愁的程度 风格 情感
声声慢 少妇时期 轻、浅、淡 清丽淡雅 闺情离愁
醉花阴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
晚年寡居 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
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重、深、浓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沉痛凄婉
词中有哪些主要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愁
玉枕 纱橱
黄昏 西风
黄花 暗香
“物皆著我之色彩”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 词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 愁苦的感情色彩。
情景交融
低迷 忧郁
孤独 愁绪
刻骨 相思
凄冷 萧瑟
憔悴 愁苦
合作探究
《醉花阴》公开课教学课件
2023-11-01contents •醉花阴简介•醉花阴教学内容分析•醉花阴教学过程设计•醉花阴教学资源准备•醉花阴教学实施效果评估•醉花阴教学案例分析目录01醉花阴简介《醉花阴》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婚后,当时她与丈夫赵明诚分别,因为思念而作。
创作背景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发展,文人墨客辈出。
时代背景醉花阴的历史背景情感表达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抒发了深沉的闺怨情怀。
文化价值作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醉花阴》展现了她在词创作上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醉花阴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李清照的《醉花阴》以婉约、含蓄、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深沉的思念之情。
文学手法作者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情景交融等,使作品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醉花阴的创作特点02醉花阴教学内容分析学生能够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高词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能够感受到词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03醉花阴的教学目标0201教学重点理解《醉花阴》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情境,深刻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问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03醉花阴教学过程设计醉花阴的教学环节总结回顾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拓展引入相关作品或文化现象,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
分析从词句、意境、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导入通过播放《醉花阴》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呈现展示《醉花阴》的图文,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
醉花阴的教学步骤2. 展示《醉花阴》的图文,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3.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词句、意境、情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
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 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诚,婚后丈夫便“负笈远游”, 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 崇宁二年( 1103年),时届重九, 怀人之作,婚后所作,抒 中原的怀念。 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 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
品味易安相思之愁
——《醉花阴》教学课件
情景导入
赏析诗词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首 页
从宋朝走来的时候,泛黄的书页里夹杂了金戈铁马, 战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亦可遇见环佩叮咚的女子,在江 南的雨里撑一把伞,信步而来,步步生莲。
醉花阴
——李清照
吟咏词韵 缘景明情 辨析技法 推敲字词 知人论世
首 页
吟咏诗韵
主 页
的心情。
寄给赵明诚。 传说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 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 眼作词数些字词最富有表现力?
主 页
永昼、又重阳、凉、瘦.....
瘦
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实写虚,化抽
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
永昼 ,重阳的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 “佳节 又 重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 “ ”,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 ,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 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 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在欢 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 暗香浮动月黄昏”(宋 林逋),这里则指菊花。 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 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 逢佳节倍思亲”,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 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不如菊之感。“人比黄花 是那样缓慢。“永”极写愁之浓重。 ”作结, 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
首 页
作业布置
1、想象你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你给妻 子写一封回信。尽量使用“情景交融”手法 写出思念之苦,鼓励使用诗词形式;
首 页
2、背诵《醉花阴》,课下搜集李清照的诗 词,感受词中蕴含的感情,分好类别记录 在“素材积累本”。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愁苦的 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玉枕 纱橱
黄昏 西风
黄花 暗香
情景交融
经典意象之
主 页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 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魏子安
暗香 凉
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
象为具体。
拓展延伸
比较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异同。
首 页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首 页
《醉花阴》仿佛是一首缠绵悱恻, 幽怨感人的相思之曲;
而《声声慢》更像是一支孤独寂 寞、凄婉悲凉的生命绝唱。
《醉花阴》写于前期,愁尚属闲 愁范围;《声声慢》晚年的作品,经 历国家败亡、远离家乡、丧失丈夫、 丢失了真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 政治上的诬陷,愁的内容更深广、厚 重。
课堂小结
作者描述重阳节把酒 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 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 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 寞的心情。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 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 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 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愁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 •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
经典意象之
主 页
幽独淡雅
•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周敦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
凄婉愁苦
知人论世
李清照其人 愁什么 为何而愁
主 页
人 比 黄 花 瘦 。
帘 卷 西 风 ,
莫 道 不 消 魂 ,
有 暗 香 盈 袖 。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半 夜 凉 初 透 。
玉 枕 纱 厨 ,
佳 节 又 重 阳 。
瑞 脑 消 金 兽 。
薄 雾 浓 云 愁 愁 永 昼 ,
醉 花 阴
缘景明情
词中有哪些主要意象表现出作者之愁?
主 页
愁 “物皆著我之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