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一试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全国卷公诸与众之后,关于试题,关于立意,诸子百家,各有说法。关于解答方法,引用资料正确与否,引用材料是否有误等,更是“群儒”激辩,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先展示一下本题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

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1

针对于第一小题:凭什么判断当地自然植被就是阔叶林?而不是针叶林或其它?

在地理中时间与空间的特征及变化信息一直很重要,我们来看一下本题组中的时间“2017年3月25日”,隐性信息很明显:春分以后,春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已经进入春分节气,北半球气温开始回升了。空间:“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隐性信息“季风区”,这些并不能判断当地植被一定就是落叶阔叶林,还要借助后面的信息“杂树丛生,隐有绿色,绿叶呼之欲出”。到这里争论出现了,老师们的焦点集中如下: 1、这是考地理么?考的是语文常识吧?出题者是文艺青年吧?

2、杂树也可以是外来物种啊,是鸟儿从远方衔来?

3、常绿阔叶林也有换叶现象呢。

4、为什么不是针叶林?

倒是没有讨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自然植被指未受到人为的影响,而依然在自然状态下发育的植被。人工植被又称“栽培植被”,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经长期选择而栽培的植物群落的泛称。

关于第一个问题,这是真正的考地理,考的是自然带的相关知识。我们对自然带的认识不光是知道哪些自然带,还应该知道它们典型的植被,该种典型植被特征。书不能死教,否则也会教死的。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应该和所有科目有联系,阅读理解并不是语文和英语所独有,要不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里还要考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这个能力干什么?出题者的这些关键词是对自然植被特征的描述。

第二个问题,绿化带中的杂树不是一两棵,是“丛生”,也就是众多,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杂树较多。鸟儿衔来树种生长不排除可能存在,可小鸟衔来的树种不可能也不存在能达到丛生的境界,除了小鸟众多,鸟力资源丰富,众鸟一直衔投,但要注意这个区域所在地,即空间:这是城市,交通道路的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之间。其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鸟儿不可能多;其二,此处没有过多大树,鸟儿无栖息之地,从图上可以辨出,此处连电线杆都没有,所以鸟儿在电线上栖留,不可能;其三,即使旁边有大树,鸟儿也没有这个衔树种远投之的能力吧?所以能在人工种植的灌木丛里长出的杂树且丛生并长势甚旺,肯定是当地的优势物种工,就是当地的自然植被的代表。

第三,常绿树也有换叶现象,这个是肯定的,特别在春季时也会有新叶长出,以更替部分老叶病叶,要是叶子老不换,也成了树精了。但要注意的是常绿树的换叶并不是老叶完全落光,再等新叶来换,否则的话就不是常绿了。另外我们从右侧的图中可以看到基本上只有枝条,而鲜有树叶,这还不能代表落叶树么?因为图不清楚,可能看不清,要注意学生们答题的时候印刷的绝对是清楚的,而我们所看到的全是图片版的试卷。还有人说隐绿两字能代表是落叶林了么?常绿是绿色显现,而隐则是似有非有的样子,树枝是呈非绿色的,这里隐有绿色正是返春绿叶欲出之现象。这些足够说明是落叶林了吧?

第四,之所以不是针叶林,因为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不是我国东部主要的自然

植被(某些山地除外),在我国,常绿或落叶针叶林作为泰加林的南延部分仅分布于大兴安岭的北部和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山地。即使在当地存在的话也不能称之为当地的自然植被,因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城市中的针叶林大多是人工栽种的,而非自然状态下发育的。

2

针对第二小题选择“行政管辖不同”,大家的争论如下:

1、这是考政治,这是批判“懒政”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一条街道两侧“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现在怎么就是不是同一行政管辖了?

针对于一,小蹊认为:这是一题地地道道的地理题,与政治无关,与懒政无关,更与核心价值观没有关系。这题的考查点非常明显,是影响地理环境(城市)的因素,只不过是选了一个小切入点,以绿化带若干年后的不同来考查罢了,行政因素本来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二,区域的范围并不是固定,数年前的并不代表现在的,虽然是同一个城市,但可以划分为两个街道或其它,地理事物在时间尺度上是会变化的,这是理由一;理由二,街道作为行政划分界线是很正常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没有出现小行政区重分的现象,也不能代表同属于一个行政管辖(同一个市内还可能是两个居委会或两个区)。信息里面的早年的统一标准只是栽种,注意只是栽种的标准统一。现在修剪了,可能有网友会说同一个园林局管辖,怎么是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了?园林局布置任务下来了,可能这个街道已经修剪了,另外一街道由于时间或其它原因还没开始剪,注意本题情境是“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的这张照片,这其实也是地理事物特征中动态信息与静态特征的一种体现。

统上所述,我们不要纠结于“行政区管辖”这个内容了,行政区划也是地理研究的内容,行政因素也是很多情况下的区位因素。如果现争毫无竟义,这本来就是挺正经的一件事情,被争来争去就变质了。

3

针对第三小题的影响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为什么会是气温这题,有的老师说这道题毫无意义,靠蒙就行了,其实不然,这道题是考核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作用及自然带知识的。这个因素是很明显的,为什么说很明显,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自然带的分布中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影响其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就是热量,这也是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想一下,在相应的热量带中,该自然植被分布要多,在其它的热量带中,其分布要少。直白的理解,气温就影响热量带形成嘛,所以选项里的几个因素中,只有气温才是主要的自然因素,这一小题根本不需要蒙,也更不值得去争论。

后记

有意义的争论会让人进步,无意义的争论会耗费时间,如果能静下心来思考,你会发现一切还真不是一开始想象中那样。所以对于全国卷我们应该认真的去做一遍再去讨论和探讨其中题的韵味。可能全国卷是真的有各种问题,但至少这一题组中没有问题,并不是像网上讨论所说的:这一题中没有意义、不是考地理、是探讨国家政治、讽刺不作为等等,不排除这些说法带有讨论人自己的主观色彩。说实话,对于此题无谓的争论不利于我们的反思,更不利于教学的促进,反而因为以上的部分争论模糊了我们的双眼,有时候还会因为这些争论耽误了我们对试卷中其它不足的审视,所以,对于全国高考卷,找出其中的不足与亮点,比如试卷是不是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组有没有一定的梯度,难度如何?试卷对教学有什么指导意义?如若这样去审视的话,回头再反思个人的教学,比专注试题中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地理教与学的生态环境。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

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

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