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

系基本架构

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描述、分析、评价、预测等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指标体系。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世界上独立地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将可持续发展视为由具有相互内在联系的五大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的正向演化轨迹。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基本架构如图10.1所示。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总体层:从整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运行态势、演化轨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总

体效果。

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五大子系统,即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

统。该层面主要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

状态层: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

变量层: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本指标体系共遴选45个“指数”来加以表征。

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地度量。本报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采用了

225个“基层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于45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构成了

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

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要素)层

图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二、 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

估指标体系(修正版)

1. 生存支持系统

1.1生存资源禀赋

1.1.1土地资源指数

1.1.1.1 人均耕地面积

1.1.1.2 耕地质量

1.1.1.3耕地面积的变化

1.1.2水资源指数

1.1.2.1 人均水资源

1.1.2.2 水资源密度

1.1.3 气候资源指数

1.1.3.1 光合有效辐射

1.1.3.2C o 10≥积温

1.1.3.3 年平均降水

1.1.3.4 年均霜日

1.1. 4生物资源指数

1. 1. 4. 1人均NPP

1.1.4.2 NPP 密度

1. 2农业投入水平

1.2.1物能投入指数

1.2.1.1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机总动力

1.2.1.2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用电量

1.2.1.3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化肥施用量

1.2.1.4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用水量

1.2.1.5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柴油使用量

1.2. 1. 6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塑料薄膜使用量

1.2. 1. 7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农药使用量

1.2.2资金投入指数

1.2.2.1农户人均生产经营费用现金支出

1.2.2.2 农业生产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1.2.2.3 单位播种面积农业生产财政支出

1.2.2.4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1.2.2.5单位播种面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

1. 3资源转化效率

1.3.1 生物转化效率指数

1.3.1.1 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

1.3.1.2 农业劳动生产力

1.3.1.3 单位农机总动力粮食产量

1.3.1.4化肥利用效率

1.3.1.5 单位农业用水粮食产量

1.3.1.6 单位用电粮食产量

1.3.2经济转化效率指数

1.3.2.1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3.2.2 单位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3.2.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其总产值比重

1.3.2.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4 生存持续能力

1.4.1生存稳定指数

1.4.1.1农业产值波动系数

1.4.1.2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1.4.1.3 农村人均收入波动系数

1.4.2 生存持续指数

1.4.2.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

1.4.2.2旱涝保收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

1.4.2.3 节水灌溉率

1.4.2.4旱涝盐碱治理率

1.4.2.5 成灾率

1.4.2.6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

2.发展支持系统

2.1区域发展成本

2.1.1自然成本指数

2.1.1.1地形限制系数

2.1.1.2资源组合优势度

2.1.1.3生态响应成本系数

2.1.2经济成本指数

2.1.2.1吸引力

2.1.2.1.1人均外资

2.1.2.1.2外资占本地GDP比例

2.1.2.1.3人均进出口总额

2.1.2.1.4 外贸依存度

2.1.2.2通达性

2.1.2.2.1人均交通线路长度

2.1.2.2.2交通密度

2.1.2.3潜势度

2.1.2.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2.1.2.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密度

2.1.2.3.3人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

2.1.3社会成本指数

2.1.3.1人力资本系数

2.1.3.2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

2.1.3.3经济增长对人口的弹性系数2.2 区域发展水平

2.2.1基础设施能力

2.2.1.1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

2.2.1.2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

2.2.1.3互联网普及率

2.2.1.4每百人拥有的电话主线数

2.2.1.5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个人电脑数2.2.2经济规模指数

2.2.2.1人均GDP

2.2.2.2 GDP密度

2.2.3经济推动力指数

2.2.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

2.2.3.2 固定资产投资密度

2.2.3.3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2.2.3.4 人均储蓄额

2.2.3.5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2.2.3.6 出口竞争优势系数

2.2.4结构合理度指数

2.2.4.1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

2.2.4.2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

2.2.4.3 第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

2.2.4.4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例2.3区域发展质量

2.3.1工业经济效益指数

2.3.1.1工业效益总体水平

2.3.1.1.1人均工业增加值

2.3.1.1.2人均利税总额

2.3.1.1.3人均主营业务收入

2.3.1.2投入产出水平

2.3.1.2.1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2.3.1.2.2成本费用收益率

2.3.1.3运营效率

2.3.1.3.1流动资产周转率

2.3.1.3.2资产负债率

2.3.1.4盈利水平

2.3.1.4.1总资产贡献率

2.3.1.4.2净资产收益率

2.3.1.4.3营运资金比例

2.3.1.4.4 工业增加值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