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合集下载

sioc认证体系

sioc认证体系

sioc认证体系SOC认证体系是一个全面、严谨的认证体系,旨在确保组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它涵盖了从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估、实施与监测,到结果评估和改进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对SOC认证体系的详细介绍:1. 组织架构:SOC认证体系要求组织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高层管理团队的领导和监督,以及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架构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环节的顺畅衔接。

2. 管理体系:SOC认证体系要求组织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以确保组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 资源管理:SOC认证体系强调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力资源等。

管理体系应制定相应的资源利用标准和规范,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4. 环境影响评估:SOC认证体系要求组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评估过程应遵循科学、客观、透明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施与监测:SOC认证体系要求组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实施和监测机制,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机制应包括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及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措施,以确保目标的达成和可持续性。

6. 结果评估和改进:SOC认证体系要求组织定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目标的实现程度、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的影响等。

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SOC认证体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证体系,旨在确保组织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它需要组织从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估、实施与监测,到结果评估和改进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考虑和部署,以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描述、分析、评价、预测等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指标体系。

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世界上独立地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将可持续发展视为由具有相互内在联系的五大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的正向演化轨迹。

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基本架构如图10.1所示。

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总体层:从整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运行态势、演化轨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总体效果。

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五大子系统,即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

该层面主要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

状态层: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

变量层: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

本指标体系共遴选45个“指数”来加以表征。

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地度量。

本报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采用了225个“基层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于45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

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要素)层图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二、 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修正版)1. 生存支持系统1.1生存资源禀赋1.1.1土地资源指数1.1.1.1 人均耕地面积1.1.1.2 耕地质量1.1.1.3耕地面积的变化1.1.2水资源指数1.1.2.1 人均水资源1.1.2.2 水资源密度1.1.3 气候资源指数1.1.3.1 光合有效辐射1.1.3.2C o 10≥积温1.1.3.3 年平均降水1.1.3.4 年均霜日1.1. 4生物资源指数1. 1. 4. 1人均NPP1.1.4.2 NPP 密度1. 2农业投入水平1.2.1物能投入指数1.2.1.1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机总动力1.2.1.2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用电量1.2.1.3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化肥施用量1.2.1.4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用水量1.2.1.5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柴油使用量1.2. 1. 6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塑料薄膜使用量1.2. 1. 7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农药使用量1.2.2资金投入指数1.2.2.1农户人均生产经营费用现金支出1.2.2.2 农业生产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1.2.2.3 单位播种面积农业生产财政支出1.2.2.4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1.2.2.5单位播种面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 3资源转化效率1.3.1 生物转化效率指数1.3.1.1 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1.3.1.2 农业劳动生产力1.3.1.3 单位农机总动力粮食产量1.3.1.4化肥利用效率1.3.1.5 单位农业用水粮食产量1.3.1.6 单位用电粮食产量1.3.2经济转化效率指数1.3.2.1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2 单位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其总产值比重1.3.2.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4 生存持续能力1.4.1生存稳定指数1.4.1.1农业产值波动系数1.4.1.2粮食产量波动系数1.4.1.3 农村人均收入波动系数1.4.2 生存持续指数1.4.2.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1.4.2.2旱涝保收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1.4.2.3 节水灌溉率1.4.2.4旱涝盐碱治理率1.4.2.5 成灾率1.4.2.6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2.发展支持系统2.1区域发展成本2.1.1自然成本指数2.1.1.1地形限制系数2.1.1.2资源组合优势度2.1.1.3生态响应成本系数2.1.2经济成本指数2.1.2.1吸引力2.1.2.1.1人均外资2.1.2.1.2外资占本地GDP比例2.1.2.1.3人均进出口总额2.1.2.1.4 外贸依存度2.1.2.2通达性2.1.2.2.1人均交通线路长度2.1.2.2.2交通密度2.1.2.3潜势度2.1.2.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2.1.2.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密度2.1.2.3.3人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1.3社会成本指数2.1.3.1人力资本系数2.1.3.2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2.1.3.3经济增长对人口的弹性系数2.2 区域发展水平2.2.1基础设施能力2.2.1.1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2.2.1.2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2.2.1.3互联网普及率2.2.1.4每百人拥有的电话主线数2.2.1.5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个人电脑数2.2.2经济规模指数2.2.2.1人均GDP2.2.2.2 GDP密度2.2.3经济推动力指数2.2.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2.2.3.2 固定资产投资密度2.2.3.3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2.2.3.4 人均储蓄额2.2.3.5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3.6 出口竞争优势系数2.2.4结构合理度指数2.2.4.1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2.2.4.2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2.2.4.3 第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2.2.4.4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例2.3区域发展质量2.3.1工业经济效益指数2.3.1.1工业效益总体水平2.3.1.1.1人均工业增加值2.3.1.1.2人均利税总额2.3.1.1.3人均主营业务收入2.3.1.2投入产出水平2.3.1.2.1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3.1.2.2成本费用收益率2.3.1.3运营效率2.3.1.3.1流动资产周转率2.3.1.3.2资产负债率2.3.1.4盈利水平2.3.1.4.1总资产贡献率2.3.1.4.2净资产收益率2.3.1.4.3营运资金比例2.3.1.4.4 工业增加值率2.3.2产品质量指数2.3.2.1 产品质量优等品率2.3.2.2 产品质量损失率2.3.2.3新产品产值率2.3.3经济集约化指数2.3.3.1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2.3.3.2万元产值能源消耗2.3.3.3万元产值建设用地占用2.3.3.4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2.3.3.5万元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2.3.3.6万元产值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2.3.3.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环境支持系统3.1 区域环境水平3.1.1排放强度指数3.1.1.1废气排放水平3.1.1.1.1人均废气排放3.1.1.1.2废气排放密度3.1.1.2废水排放水平3.1.1.2.1人均废水排放3.1.1.2.2废水排放密度3.1.1.3废弃物排放水平3.1.1.3.1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3.1.1.3.2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3.1.2大气污染指数3.1.2.1 SO2排放水平3.1.2.1.1人均SO2排放3.1.2.1.2 SO2排放密度3.1.2.2烟尘排放水平3.1.2.2.1人均烟尘排放3.1.2.2.2烟尘排放密度3.1.3 水污染指数3.1.3.1点源污染3.1.3.1.1 人均化学需氧量(COD)排放3.1.3.1.2 单位径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 3.1.3.2 面源污染3.1.3.2.1 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3.1.3.2.2 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3.2 区域生态水平3.2.1 生态脆弱指数3.2.1.1地形起伏度3.2.1.2地震灾害频率3.2.2气候变异指数3.2.2.1 干燥度3.2.2.2 受灾率3.2.3土地退化指数3.2.3.1水土流失率3.2.3.2荒漠化率3.2.3.3盐碱化耕地占耕地面积的比比例3.3区域抗逆水平3.3.1环境治理指数3.3.1.1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3.3.1.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3.3.1.3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达标率3.3.1.4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3.3.1.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3.1.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3.1.7 环保产业产值占GDP比例3.3.2生态保护指数3.3.2.1森林覆盖率3.3.2.2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3.3.2.3水土流失治理率3.3.2.4造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3.3.2.5 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4.社会支持系统4.1 社会发展水平4.1.1人口发展指数4.1.1.1 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4.1.1.2 人口自然增长率4.1.1.3 成人文盲率4.1.1.4 赡养比4.1.2社会结构指数4.1.2.1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4.1.2.2城市化率4.1.2.3性别比例4.1.3 生活质量指数4.1.3.1居民生活条件4.1.3.1.1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2 医疗条件4.1.3.1.2.1千人拥有医生数4.1.3.1.2.2千人拥有病床数4.1.3.1.2.2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4.1.3.1.3 人均住房面积4.1.3.1.3.1城市人均住房面积4.1.3.1.3.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1.3.2居民消费水平4.1.3.2.1人均消费支出4.1.3.2.1.1城市人均消费支出4.1.3.2.1.2农村人均消费支出4.1.3.2.2恩格尔系数4.1.3.2.2.1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4.1.3.2.2.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1.3.2.3文化消费支出4.1.3.2.3.1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4.1.3.2.3.2农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4.1.3.2.3.3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4.1.3.2.3.4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4.2 社会安全水平4.2.1社会公平指数4.2.1.1城乡收入水平差异4.2.1.2 行业收入水平差异4.2.1.3就业公平度4.2.1.4受教育公平度4.2.2社会安全指数4.2.2.1城镇失业率4.2.2.2贫困发生率4.2.2.3 通货膨胀率4.2.2.4 万人交通事故发生率4.2.2.5交通事故直接损失占GDP比例4.2.2.6 万人火灾事故发生率4.2.2.7火灾事故直接损失占GDP比例4.2.3社会福利保障指数4.2.3.1 城镇每万人拥有的社区服务设施数4.2.3.2 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4.2.3.3 人均社会保障财政支出4.2.3.4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4.2.3.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4.2.3.6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4.3社会进步动力4.3.1社会潜在效能指数4.3.1.1 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4.3.1.2 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4.3.1.3 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4.3.1.4 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4.3.2 社会创造能力指数4.3.2.1未受教育人口参与比4.3.2.2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4.3.2.3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5.智力支持系统5.1 区域教育能力5.1.1教育投入指数5.1.1.1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5.1.1.2各级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5.1.1.3 全社会人均教育经费支出5.1.2教育规模指数5.1.2.1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5.1.2.2万人在校大学生数5.1.2.3万人拥有中等学校教师数5.1.2.4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5.1.3教育成就指数5.1.3.1 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5.1.3.2成人文盲变动5.1.3.3 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变化5.2区域科技能力5.2.1科技资源指数5.2.1.1科技人力资源5.2.1.1.1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5.2.1.1.2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5.2.1.2科技经费资源5.2.1.2.1 R&D经费占GDP比例5.2.1.2.2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费占财政支出比例5.2.1.2.3大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5.2.1.2.4科技人员平均经费5.2.1.2.5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5.2.2科技产出指数5.2.2.1科技论文产出5.2.2.1.1千名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数5.2.2.1.2单位科研经费的国际论文产出5.2.2.1.3千名科技人员发表国内论文数5.2.2.1.4 单位科研经费的国内论文产出5.2.2.2专利产出能力5.2.2.2.1万人专利授权量5.2.2.2.2 单位科研经费专利授权量5.2.3科技贡献指数5.2.3.1直接经济效益5.2.3.1.1科技活动人员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5.2.3.1.2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5.2.3.1.3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5.2.3.1.4企业科技人员人均创造的新产品销售收入5.2.3.2间接经济效益5.2.3.2.1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下降率5.2.3.2.2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5.2.3.2.2 万元产值建设用地下降率5.2.3.2.4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下降率5.2.3.2.5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5.2.3.2.6万元产值的固体废物排放下降率5.2.3.2.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5.3区域管理能力5.3.1政府效率指数5.3.1.1 政府财政效率5.3.1.1.1财政自给率5.3.1.1.2财政收入弹性系数5.3.1.1.3人均财政收入5.3.1.2政府工作效率5.3.1.2.1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5.3.1.2.2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5.3.1.2.3政府消费占GDP比例5.3.2经社调控指数5.3.2.1经济调控绩效5.3.2.1.1财政收入占GDP比例5.3.2.1.2经济波动系数5.3.2.1.3市场化程度5.3.2.1.3.1 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5.3.2.1.3.2 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5.3.2.2社会调控绩效5.3.2.2.1城乡收入差距变动5.3.2.2.2失业率的变化5.3.2.2.3城市化率的变化5.3.3环境管理指数5.3.3.1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5.3.3.2三同时制度执行力度5.3.3.3 每千人拥有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数5.3.3.4环境问题来信处理率5.3.3.5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

发展体系 指标体系 体系

发展体系 指标体系 体系

发展体系指标体系体系
发展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企业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
套系统化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和运作机制。

它涵盖了
组织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策略、生产流程等方方面面。

发展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规划和
管理自身的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是用来衡量和评估一个组织、企业或国家发展状况和
绩效表现的一套指标体系。

它可以包括财务指标、运营指标、市场
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
分析,可以帮助组织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优
化资源配置,实现预期目标。

体系是指一种有机的整体结构,包括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
作用的要素或部分。

在发展的语境下,体系可以指组织的各种管理
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等。

这些体
系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组织的运作和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的可持
续发展和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发展体系、指标体系和各种管理体系在一个组织的
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组织的发展框架和运作机制,为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在建立和完善这些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战略目标、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esg体系建设 组织架构

esg体系建设 组织架构

esg体系建设组织架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不仅需要追求经济效益,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义务。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管理企业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事务,建立一个完整的ESG体系变得非常重要。

ESG体系建设是指企业根据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规范和监控机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ESG体系的组织架构,并探讨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为了确保ESG体系的有效运作,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专门负责ESG事务的部门或机构。

这个部门或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ESG 政策和目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信息等等。

其次,ESG体系建设还需要制定一套结构合理的制度和规范。

这些制度和规范应该明确ESG的工作流程、责任分工、考核机制等,以确保ESG工作的高效运作。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一套信息收集、保护和公开的制度,以便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相关ESG信息。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ESG体系的建设和运营,企业还需要与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内部相关方主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员工和股东,他们应该积极参与ESG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外部相关方主要包括政府、行业组织、客户和社会公众,他们的支持和合作对于企业的ESG工作至关重要。

ESG体系的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活动,企业可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好评,进而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支持。

其次,ESG体系的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改进员工福利、加强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增长。

最后,ESG体系的建设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作为企业公民,企业有责任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和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

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

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一、前言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企业对外界公开披露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责任方面的绩效和行动的标准化报告。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展示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行动。

本文将介绍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透明度与披露、管理体系。

二、环境责任1.环境保护: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2.节能减排:企业应加强节能减排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环境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目标、指标和责任,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社会责任1.员工权益:企业应尊重员工权益,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公平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职业发展机会。

2.消费者权益:企业应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确保信息披露真实、透明。

3.社区发展:企业应关注社区发展,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经济责任1.经济效益:企业应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创新、优化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供应链管理: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商选择,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3.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

五、透明度与披露1.信息披露:企业应公开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详细说明在环境、社会和经济责任方面的绩效和行动。

2.信息质量:企业应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3.第三方审计:企业应接受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审计,确保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六、管理体系1.管理层重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重视可持续发展工作,将其纳入公司战略规划中。

2.组织架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确保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有效推进。

SDGs框架下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SDGs框架下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SDGs框架下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朱婧;孙新章;何正【摘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以此为基础,用多领域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展.SDGs通过后,各国都将其作为自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中国政府也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并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等实践路径有机结合.然而,SDGs得评价主体是全球和区域进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程度各异的国家进行统一评价并不适用,亟待研究一套适合于中国情况的评估体系,一方面形成国内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综合现状评价,摸清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形成对SDGs评估的对标,以促成SDGs各项目标的落地.基于此背景,本文重点分析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标框架的出台过程、概念框架、以及评估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理论支撑,对标SDGs的各项目标和具体目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国家层面可持续发展进展评估的指标体系,旨在形成对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评价指标建议.选择2012-2016年为研究期,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针对民生改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与SDGs评价目标相对应.评价结果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总得分在研究期内均保持增长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始终改善.总分增长较快的年份,资源环境质量改善的得分也较高,其中贡献率较大的主要是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下降相关的指标,通过现状评价明确了发展的薄弱环节,形成了SDGs框架下适用于中国评估的指标建议.【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8(028)012【总页数】10页(P9-18)【关键词】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指标框架;评价指标体系【作者】朱婧;孙新章;何正【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3寻求可持续发展源于如何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0世纪中叶环境事件频发,催生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影响的思考。

企业ESG评价体系

企业ESG评价体系

企业ESG评价体系企业ESG评价体系是指基于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的一种体系。

ESG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旨在评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兼顾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良好治理,以及企业是否面对各种风险和机遇具备强大的应对能力。

下面将分别介绍ESG评价体系的三个维度。

环境维度是ESG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方式。

主要包括企业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对环境关键问题的应对能力、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的效率、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废弃物和排放物的处理等。

在环境维度评价中,一些常用的指标包括碳排放、水资源管理、能源效率、废弃物管理等。

社会维度是ESG评价体系中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它关注企业在社会责任层面的表现。

主要包括企业对员工、社区和供应链的管理,对人权和劳工权益的尊重,以及企业在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中的积极参与等。

在社会维度评价中,一些常用的指标包括劳动关系、员工薪酬与福利、安全与健康、社区参与等。

治理维度是ESG评价体系中的第三个重要维度,它关注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

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架构、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股东权益保护、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

在治理维度评价中,一些常用的指标包括董事会构成和薪酬、公司治理政策、股东权利保护、透明度与信息披露等。

ESG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识别和管理各类风险,包括环境风险、社会风险和治理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它可以提升企业的可信度和声誉,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ESG评价体系也可以促使企业更加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和良好治理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ESG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权重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进行定制化,以确保准确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架构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一)权责对等原则企业(集团)所属单位领导人拥有一定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评价所属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时,应按照集团公司在经济责任制中授权的内容和经营责任书中规定的经营业绩目标,确定相应的经济责任。

实行权责相一致原则,其本人只对任期内授权的经营活动和经济决策承担相应责任。

(二)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审计评价中对所属单位资产、负债和损益的情况,把所属单位实现的数据与一系列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相比较,用量化指标来说明所属单位经济运行情况;对明显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以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应对照有关法规、政策和公司制度,也要给以一定的权重,以审计证据为依据给予定性评价。

(三)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相协调原则通常集团公司针对所属单位领导人每年都要下达年度经营业绩目标,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当与各年度所属单位领导人经营业绩承包指标相结合,便于充分利用各年承包指标审计结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

(四)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财务指标即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方面的审计评价指标。

非财务指标即反映非财务环节的指标如单位产品产量、质量、市场占有率、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这类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

(五)与相关法规相匹配的原则目前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直接相关的法规制度包括:《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审办发[2000]121号)、《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2004]第7号)等。

对所属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必须与国家与集团公司颁布的相关法规的内容相一致。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反映的内容《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指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与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与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的活动。

建立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组织架构指引

建立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组织架构指引

建立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组织架构指引组织架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的重要框架,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架构则是在传统的组织框架上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确保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取得平衡与协调。

本文将就建立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组织架构指引进行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组织架构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经济效益原则:组织架构应当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在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降低浪费。

2. 环境保护原则:组织架构应当考虑环境保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社会责任原则:组织架构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相关的社会义务,并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架构设计1. 建立可持续发展部门:在组织架构中设置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制定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跨部门协调与合作,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各个层级。

2. 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组织架构应当注重培养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内部培训和教育,使员工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

3. 引入环境管理职能:在组织架构中设立环境管理职能,负责环境监测、评估和管理工作,推动绿色生产和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确保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4. 加强利益相关者沟通:组织架构应当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合作,包括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等,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文化建设1. 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组织架构应当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强调员工参与:组织架构应当鼓励员工参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活动和决策,建立员工参与的机制,并及时反馈员工的建议和意见,使员工感到自己是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参与者和推动者。

后发转型大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

后发转型大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

后发转型大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分析郭佳宏【摘要】通过构造以可持续发展度为核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测算方法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度-广度-深度四个维度综合考察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后发转型大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进行测算和评估。

实证结果表明,深圳、上海、厦门、广州、天津位于35个大中城市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5位,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北京、南京等位于6-14位,为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成都、西安等位于15-30位,为单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石家庄、南宁、贵阳、西宁、哈尔滨位于后5位,均为脆弱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未来各城市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进行分类调整。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gree as the core,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from the height,strength,breadth and depth,the four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post-transition big country.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paper show that Shenzhen,Shanghai,Xiamen,Guangzhou, Tianjin are the comprehens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cated in the first 5 of th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35 large and medium cities.Beijing, Nanjing and other cities are the mode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cated in 6-14.Chengdu,Xi’an and other cities are the sing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cated in 15-30.Shijiazhuang,Nanning,Guiyang,Xining,Harbin are the fragi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cated in the post five.The city needs to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产(学术版)》【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10页(P71-80)【关键词】后发转型大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作者】郭佳宏【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3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据中心成为承载和存储大量数据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数据中心的巨大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

为了促进绿色、可持续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一、能源效率指标能源效率是评估数据中心绿色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能源效率指标体系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PUE)PUE是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指标,表示数据中心总能耗与服务器能耗之间的比值。

PUE值越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1.2 Data Center Efficiency (DCE)DCE是用于衡量数据中心整体能效的指标,综合考虑了电力和能源传输系统、IT负载、制冷系统等多个方面的能效因素。

1.3 Carbon Usage Effectiveness (CUE)CUE是用于评估数据中心碳排放的指标,表示数据中心碳排放量与服务器能耗之间的比值。

CUE值越低,代表碳排放越少。

二、环境友好指标为了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环境友好指标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以下几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价数据中心的环境友好性能:2.1 可再生能源比例评估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如太阳能、风能等,用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2.2 水资源利用效率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也是关键的评价指标。

包括用水效率、水循环利用等。

2.3 废物和废水处理评估数据中心废物和废水的处理方式,如合规的废物处置、污水处理设施等。

三、运维管理指标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绿色化的重要保障。

以下几个指标可以用于评估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水平:3.1 可靠性和稳定性评估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备份系统、故障恢复等。

3.2 热管理评估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能效和热能回收利用情况,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评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下面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一、经济发展指标:1.经济增长率:通过GDP增长率来衡量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反映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资源利用率:包括能源、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率等,反映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反映了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反映了国家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效益。

二、社会发展指标:1.教育水平:通过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人口受教育程度来衡量,反映了国民的素质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劳动力就业率:衡量就业率,反映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医疗保障体系:评估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反映了国家卫生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收入差距:考察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反映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状况。

三、环境保护指标:1.空气质量:衡量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反映了环境的健康状况。

2.水资源利用率:评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反映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生态环境保护:考察国家和地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和效果,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情况,反映了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能力。

四、政策和法律指标:1.可持续发展政策:评估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程度,反映了国家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视程度。

2.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评估国家和地方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制定和执行情况,反映了法制环境的完善程度。

3.社会参与和意识:考察社会公众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反映了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态度。

以上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双高建设指标体系

双高建设指标体系

双高建设指标体系
一、双高建设指标体系总体架构
双高建设是指高质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建设,它的指标体
系包括:
1、经济指标:GDP、居民收入、投资、就业、行业结构调整、科技进
步等指标;
2、社会指标:教育和培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环境
保护等指标;
3、政治指标:政务公开、政策宣传、舆论监督、反腐倡廉、政治统
一等指标;
4、文化指标:文化传承、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扶持等指标;
5、外交指标:中外贸易行情、外交政策、国际交流、国际形象等指标;
二、双高建设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
1、经济指标:实现GDP总量的可持续增长,提高GDP增速,提高居
民收入水平,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完善投资结构,实施科技创新,改善就
业状况。

2、社会指标: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升社会保障和服务标准,发
展现代化教育和培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文化设施,强化社会治安,加强环境保护。

3、政治指标:完善政务公开、政策宣传和舆论监督体系。

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及测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及测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及测算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如何才能在角逐中取得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企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信息化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它支撑着企业在运营、管理、决策、创新中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及测算方法,以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由多个维度组成。

首先,以信息化系统的技术型能力为主要指标,包括组织架构、数据库结构、传输网络结构和安全性等。

其次,以管理能力为评价指标,从信息化规划和项目管理、信息化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管理、应用系统管理等方面评价企业的管理能力水平。

最后,以服务能力为评价指标,从信息系统支持能力、系统支持能力、用户服务能力、工作环境支持能力等方面考察企业的服务能力水平。

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方法1、调研法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算方法中,调研法是最常见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以量表或问卷形式设计相关评价题,使用分值形式以及客观评价标准,对企业的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可以通过对典型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以及采用文献研究法,运用实证数据,对企业的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深入研究,获得更可靠的研究结果。

三、推动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构建全面的信息化体系企业要想推进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化体系,包括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架构、数据库结构、传输网络结构和安全性等。

其次,企业还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创新,逐步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体系,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系统支持。

2、优化信息管理流程除了构建良好的信息化体系外,企业还要重视信息管理流程的优化,实现从业务流程、计划设计、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管理、应用系统管理、用户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流程管控,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

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

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深入探索企业核心竞争力【导语】企业能力评估体系是为了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竞争优势和改善空间而设计的一套评估工具。

其中,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挖掘和评估的阶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来探讨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帮助您深入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一、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的意义】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是企业评估体系的最高级别,也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度评估和分析的阶段。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其评估和优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的评估内容】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主要包括对企业的战略定位、核心业务能力、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品牌权益、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评审等手段,全面评估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从而得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和发展潜力。

【三、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的衡量指标】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的衡量指标涵盖了多个方面,具体包括战略合理性与执行能力、市场需求与适应能力、组织结构与效能、创新与技术能力、人才队伍与素质等。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并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四、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的重要性】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它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它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益和财务表现。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企业能力评估体系四级,在我看来,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只有通过深入评估和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提高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旨在介绍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业的规范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当下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为了确保各类组织的运行和管理符合最新标准,需要进行定期的审核评估。

在这一轮新的审核评估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一级指标,这些指标是审核评估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对组织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的基础。

一级指标的设定和使用将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将详细介绍一级指标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

通过对一级指标的解释和说明,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一级指标的编制和调整过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经验分享。

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和讨论,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们理解一级指标的背后逻辑和数据来源,从而更好地应对审核评估的挑战和要求。

最后,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们对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共同为审核评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文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架构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等内容。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为后续的正文内容做出铺垫。

正文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展开论述文章的主要观点、证据和论据,通过对各个要点的详细分析和论证来支持文章的论点和立论。

在本文中,正文部分包括第一要点和第二要点,通过对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分析和阐述,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指标体系。

结论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回顾,主要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测度ppt

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测度ppt
•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和资源环境限 制。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皮尔斯(Pearce)和沃福德(Warford)的 定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 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和增进社会福 利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世界银行199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的定 义:“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 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 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 的提高”
资源环境统计
——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测度
可持续发展的统计测度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及其统计测度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统计测度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 第四节 对可持续发展测度的评述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及其统计测度
•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二、可持续发展统计测度的目标与功能 • 三、可持续发展统计测度的不同方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定义:可持 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 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是最为普及 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 该定义偏重于发展的时间维,但对发展的 空间维有所忽视。
• 理论性强,操作性差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普朗克(Pronk)和哈克(Haq)的定义: “为全世界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提供公 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世界自 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
– 立足于经济的测度方法 – 立足于环境的测度方法 – 立足于社会的测度方法
立足于经济的测度方法
• 继承经济核算传统,在传统的经济核算体 系或相关总量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或社会因 素的引入作进一步的修正,以货币化为度 量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要素的综合。

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评估

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评估

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评估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标准评估评估类型•目标导向评估: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策略,对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的目标进行评估,包括制定数字化转型指标和目标,分析与评估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政策支持评估:评估国家政策对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的支持程度,包括政策的制定、推进和执行情况,以及政策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

•组织架构评估:评估国家数字化转型各级部门和机构的组织架构,包括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人员配置等方面,以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高效进行。

•人才培养评估:评估国家对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人才培养的支持情况,包括培养体系建设、培训机制、人才引进、人才激励等方面,以保障数字化转型所需人才的供给。

•创新能力评估:评估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的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以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发展。

的数据治理情况,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共享和保护等方面,以确保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据安全与合规。

•基础设施评估:评估国家对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情况,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方面,以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应用推广评估:评估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情况,包括数字技术在农业、制造业、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广泛普及。

注意事项•文章要遵守Markdown格式,使用标题和列表来组织内容,并进行分级展示。

•不要出现HTML字符,网址、图片和电话号码等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和补充评估类型和注意事项。

•数据安全评估:评估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的数据安全保障情况,包括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以防止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

•经济效益评估:评估国家数字化转型新型能力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包括数字经济的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评估,以衡量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益。

中国建筑esg体系

中国建筑esg体系

中国建筑esg体系摘要:一、ESG 体系概述二、中国建筑ESG 体系的构建三、中国建筑ESG 体系的具体实践四、中国建筑ESG 体系的成果与展望正文:一、ESG 体系概述ESG,即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是一种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

这个体系通过衡量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绩效,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

在全球范围内,ESG 投资正逐渐成为主流,企业纷纷将ESG 理念融入自身的发展战略中。

二、中国建筑ESG 体系的构建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建筑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构建了一套完善的ESG 体系。

该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战略层:中国建筑将ESG 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以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制度层:中国建筑制定了一系列ESG 相关政策和制度,从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绩效评估等方面确保ESG 工作的落地实施。

3.实施层:中国建筑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开展具体实践,持续改进企业的ESG 绩效。

三、中国建筑ESG 体系的具体实践1.环境方面:中国建筑注重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践。

公司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社会方面:中国建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权益、社区参与、供应链管理等。

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关心社区居民的生活,推动供应链伙伴践行ESG 理念。

3.公司治理方面:中国建筑强化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注重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不断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企业透明度。

四、中国建筑ESG 体系的成果与展望通过实施ESG 体系,中国建筑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描述、分析、评价、预测等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指标体系。

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世界上独立地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将可持续发展视为由具有相互内在联系的五大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的正向演化轨迹。

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基本架构如图10.1所示。

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总体层:从整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运行态势、演化轨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总体效果。

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五大子系统,即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

该层面主要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

状态层: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

变量层: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

本指标体系共遴选45个“指数”来加以表征。

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地度量。

本报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采用了225个“基层指标”,全面系统地对于45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基层要素。

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要素)层图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架构二、 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修正版)1. 生存支持系统1.1生存资源禀赋1.1.1土地资源指数1.1.1.1 人均耕地面积1.1.1.2 耕地质量1.1.1.3耕地面积的变化1.1.2水资源指数1.1.2.1 人均水资源1.1.2.2 水资源密度1.1.3 气候资源指数1.1.3.1 光合有效辐射1.1.3.2C o 10≥积温1.1.3.3 年平均降水1.1.3.4 年均霜日1.1. 4生物资源指数1. 1. 4. 1人均NPP1.1.4.2 NPP 密度1. 2农业投入水平1.2.1物能投入指数1.2.1.1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机总动力1.2.1.2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用电量1.2.1.3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化肥施用量1.2.1.4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用水量1.2.1.5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柴油使用量1.2. 1. 6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塑料薄膜使用量1.2. 1. 7 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农药使用量1.2.2资金投入指数1.2.2.1农户人均生产经营费用现金支出1.2.2.2 农业生产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1.2.2.3 单位播种面积农业生产财政支出1.2.2.4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1.2.2.5单位播种面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 3资源转化效率1.3.1 生物转化效率指数1.3.1.1 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1.3.1.2 农业劳动生产力1.3.1.3 单位农机总动力粮食产量1.3.1.4化肥利用效率1.3.1.5 单位农业用水粮食产量1.3.1.6 单位用电粮食产量1.3.2经济转化效率指数1.3.2.1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2 单位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其总产值比重1.3.2.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4 生存持续能力1.4.1生存稳定指数1.4.1.1农业产值波动系数1.4.1.2粮食产量波动系数1.4.1.3 农村人均收入波动系数1.4.2 生存持续指数1.4.2.1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1.4.2.2旱涝保收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1.4.2.3 节水灌溉率1.4.2.4旱涝盐碱治理率1.4.2.5 成灾率1.4.2.6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2.发展支持系统2.1区域发展成本2.1.1自然成本指数2.1.1.1地形限制系数2.1.1.2资源组合优势度2.1.1.3生态响应成本系数2.1.2经济成本指数2.1.2.1吸引力2.1.2.1.1人均外资2.1.2.1.2外资占本地GDP比例2.1.2.1.3人均进出口总额2.1.2.1.4 外贸依存度2.1.2.2通达性2.1.2.2.1人均交通线路长度2.1.2.2.2交通密度2.1.2.3潜势度2.1.2.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2.1.2.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密度2.1.2.3.3人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1.3社会成本指数2.1.3.1人力资本系数2.1.3.2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2.1.3.3经济增长对人口的弹性系数2.2 区域发展水平2.2.1基础设施能力2.2.1.1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2.2.1.2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2.2.1.3互联网普及率2.2.1.4每百人拥有的电话主线数2.2.1.5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个人电脑数2.2.2经济规模指数2.2.2.1人均GDP2.2.2.2 GDP密度2.2.3经济推动力指数2.2.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2.2.3.2 固定资产投资密度2.2.3.3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2.2.3.4 人均储蓄额2.2.3.5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3.6 出口竞争优势系数2.2.4结构合理度指数2.2.4.1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2.2.4.2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2.2.4.3 第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2.2.4.4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例2.3区域发展质量2.3.1工业经济效益指数2.3.1.1工业效益总体水平2.3.1.1.1人均工业增加值2.3.1.1.2人均利税总额2.3.1.1.3人均主营业务收入2.3.1.2投入产出水平2.3.1.2.1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3.1.2.2成本费用收益率2.3.1.3运营效率2.3.1.3.1流动资产周转率2.3.1.3.2资产负债率2.3.1.4盈利水平2.3.1.4.1总资产贡献率2.3.1.4.2净资产收益率2.3.1.4.3营运资金比例2.3.1.4.4 工业增加值率2.3.2产品质量指数2.3.2.1 产品质量优等品率2.3.2.2 产品质量损失率2.3.2.3新产品产值率2.3.3经济集约化指数2.3.3.1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2.3.3.2万元产值能源消耗2.3.3.3万元产值建设用地占用2.3.3.4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2.3.3.5万元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2.3.3.6万元产值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2.3.3.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环境支持系统3.1 区域环境水平3.1.1排放强度指数3.1.1.1废气排放水平3.1.1.1.1人均废气排放3.1.1.1.2废气排放密度3.1.1.2废水排放水平3.1.1.2.1人均废水排放3.1.1.2.2废水排放密度3.1.1.3废弃物排放水平3.1.1.3.1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3.1.1.3.2固体废弃物排放密度3.1.2大气污染指数3.1.2.1 SO2排放水平3.1.2.1.1人均SO2排放3.1.2.1.2 SO2排放密度3.1.2.2烟尘排放水平3.1.2.2.1人均烟尘排放3.1.2.2.2烟尘排放密度3.1.3 水污染指数3.1.3.1点源污染3.1.3.1.1 人均化学需氧量(COD)排放3.1.3.1.2 单位径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 3.1.3.2 面源污染3.1.3.2.1 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3.1.3.2.2 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3.2 区域生态水平3.2.1 生态脆弱指数3.2.1.1地形起伏度3.2.1.2地震灾害频率3.2.2气候变异指数3.2.2.1 干燥度3.2.2.2 受灾率3.2.3土地退化指数3.2.3.1水土流失率3.2.3.2荒漠化率3.2.3.3盐碱化耕地占耕地面积的比比例3.3区域抗逆水平3.3.1环境治理指数3.3.1.1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3.3.1.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3.3.1.3工业锅炉烟尘排放达标率3.3.1.4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3.3.1.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3.1.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3.1.7 环保产业产值占GDP比例3.3.2生态保护指数3.3.2.1森林覆盖率3.3.2.2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3.3.2.3水土流失治理率3.3.2.4造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3.3.2.5 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4.社会支持系统4.1 社会发展水平4.1.1人口发展指数4.1.1.1 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4.1.1.2 人口自然增长率4.1.1.3 成人文盲率4.1.1.4 赡养比4.1.2社会结构指数4.1.2.1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4.1.2.2城市化率4.1.2.3性别比例4.1.3 生活质量指数4.1.3.1居民生活条件4.1.3.1.1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2 医疗条件4.1.3.1.2.1千人拥有医生数4.1.3.1.2.2千人拥有病床数4.1.3.1.2.2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4.1.3.1.3 人均住房面积4.1.3.1.3.1城市人均住房面积4.1.3.1.3.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1.3.2居民消费水平4.1.3.2.1人均消费支出4.1.3.2.1.1城市人均消费支出4.1.3.2.1.2农村人均消费支出4.1.3.2.2恩格尔系数4.1.3.2.2.1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4.1.3.2.2.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1.3.2.3文化消费支出4.1.3.2.3.1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4.1.3.2.3.2农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4.1.3.2.3.3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4.1.3.2.3.4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4.2 社会安全水平4.2.1社会公平指数4.2.1.1城乡收入水平差异4.2.1.2 行业收入水平差异4.2.1.3就业公平度4.2.1.4受教育公平度4.2.2社会安全指数4.2.2.1城镇失业率4.2.2.2贫困发生率4.2.2.3 通货膨胀率4.2.2.4 万人交通事故发生率4.2.2.5交通事故直接损失占GDP比例4.2.2.6 万人火灾事故发生率4.2.2.7火灾事故直接损失占GDP比例4.2.3社会福利保障指数4.2.3.1 城镇每万人拥有的社区服务设施数4.2.3.2 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4.2.3.3 人均社会保障财政支出4.2.3.4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4.2.3.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4.2.3.6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4.3社会进步动力4.3.1社会潜在效能指数4.3.1.1 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4.3.1.2 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4.3.1.3 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4.3.1.4 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4.3.2 社会创造能力指数4.3.2.1未受教育人口参与比4.3.2.2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4.3.2.3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5.智力支持系统5.1 区域教育能力5.1.1教育投入指数5.1.1.1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5.1.1.2各级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5.1.1.3 全社会人均教育经费支出5.1.2教育规模指数5.1.2.1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5.1.2.2万人在校大学生数5.1.2.3万人拥有中等学校教师数5.1.2.4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5.1.3教育成就指数5.1.3.1 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5.1.3.2成人文盲变动5.1.3.3 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变化5.2区域科技能力5.2.1科技资源指数5.2.1.1科技人力资源5.2.1.1.1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5.2.1.1.2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5.2.1.2科技经费资源5.2.1.2.1 R&D经费占GDP比例5.2.1.2.2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费占财政支出比例5.2.1.2.3大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5.2.1.2.4科技人员平均经费5.2.1.2.5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5.2.2科技产出指数5.2.2.1科技论文产出5.2.2.1.1千名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数5.2.2.1.2单位科研经费的国际论文产出5.2.2.1.3千名科技人员发表国内论文数5.2.2.1.4 单位科研经费的国内论文产出5.2.2.2专利产出能力5.2.2.2.1万人专利授权量5.2.2.2.2 单位科研经费专利授权量5.2.3科技贡献指数5.2.3.1直接经济效益5.2.3.1.1科技活动人员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5.2.3.1.2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5.2.3.1.3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5.2.3.1.4企业科技人员人均创造的新产品销售收入5.2.3.2间接经济效益5.2.3.2.1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下降率5.2.3.2.2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5.2.3.2.2 万元产值建设用地下降率5.2.3.2.4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下降率5.2.3.2.5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5.2.3.2.6万元产值的固体废物排放下降率5.2.3.2.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5.3区域管理能力5.3.1政府效率指数5.3.1.1 政府财政效率5.3.1.1.1财政自给率5.3.1.1.2财政收入弹性系数5.3.1.1.3人均财政收入5.3.1.2政府工作效率5.3.1.2.1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5.3.1.2.2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5.3.1.2.3政府消费占GDP比例5.3.2经社调控指数5.3.2.1经济调控绩效5.3.2.1.1财政收入占GDP比例5.3.2.1.2经济波动系数5.3.2.1.3市场化程度5.3.2.1.3.1 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5.3.2.1.3.2 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5.3.2.2社会调控绩效5.3.2.2.1城乡收入差距变动5.3.2.2.2失业率的变化5.3.2.2.3城市化率的变化5.3.3环境管理指数5.3.3.1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5.3.3.2三同时制度执行力度5.3.3.3 每千人拥有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数5.3.3.4环境问题来信处理率5.3.3.5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