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初中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10f2b22af90242a895e5b8.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
当我像平时一样(mà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ē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
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
(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màn)步 ________(fēi)红________ 凄苦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澄明”的意思是________(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________【答案】(1)漫;绯;qī(2)发缘;发源(3)清澈明洁(4)比喻【解析】【分析】(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漫”与“绯”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43f8ad31126edb6f1a10ef.png)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综合性学习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去年,重庆某校拟定了戏曲进校园的课堂计划,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可以近距离接触中国戏曲。
邀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课堂小舞台)第一堂戏曲课,老师给大家播放了昆曲《牡丹亭》的片段,虽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传统戏曲,但是很多同学被其音韵唱腔、舞美设计、精彩情节所吸引,兴致高昂,意犹未尽。
小雪回家之后还主动做了一份活动策划,初次起草,小雪的活动策划有些小问题,请你帮她调整改正。
策划如下:戏曲课堂活动策划活动主题:走进中国传统戏曲活动标语:传统戏曲进校园学习国粹真经典活动目的:多途径多角度了解中国戏曲,不做盲目追星族活动内容:(一)京剧脸谱图片展示(二)越剧“才子佳人”题材特点讨论会(三)川江号子老船工嘉陵江边现场讲解(四)豫剧《穆桂英挂帅》片段影视欣赏(1)小雪设计的活动标语对仗不够工整,请在原句基础上进行修改。
传统戏曲进校园,________(2)小雪设计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有一项不妥,指出并改正。
活动________不妥,可改为________(人生大舞台)(3)根据情境,将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爸爸:小雪,这次月考结束了,爸爸打算带你出去放松一下!小雪欢呼:太好了!①________爸爸笑笑:你不是喜欢漫威漫画吗?《复仇者联盟4》正在热映呢,周六晚上我们去看吧!小雪颇有为难之色:我是很想看《复联4》啊,但是我听戏曲课的老师说,周六晚19:30《国韵芳华——中国传统戏曲<牡丹亭>》将在重庆大剧院进行最后一场展演,能够现场去感受的机会太难得了,我有点纠结。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9641e05acfa1c7ab00cc72.png)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guī宝。
汉字书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或古朴或拙趣,或厚重或飘远,或平正或险绝。
汉隶的笔画如鸟儿张开的翅膀,魏碑的方笔似古木舒展的神姿,行草的线条像飞天舞动的飘带,楷书的结构如端庄的举止。
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追寻汉字书法唤发的历史厚重和现代典雅,体验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让汉字之美流连于指尖心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guī(________)宝拙(________)趣徜(________)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无与伦比”的“伦”与选项中“伦”的意思相同的项是(________)。
A.天伦之乐B.语无伦次C.巧妙绝伦(4)文中运用了拟人、________和________等修辞手法,展现了汉字书法的神韵。
【答案】(1)瑰;zhuō;cháng(2)唤发;焕发(3)C(4)比喻;排比【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上所公布的1000个常用汉字,包括字音和字形。
“瑰宝”:贵重而美丽的珠宝,稀世之珍宝;“拙趣”:用笔用墨自然随意,不弄巧,看似笨拙,实则藏气韵于其中,别具情趣;“徜徉”: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2)文段中的“唤发”应改为“焕发”。
焕发:散发出年轻的健康所特有的红润;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容光焕发的光彩。
(3)C.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含义的理解。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伦,类;“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语无伦次”:话讲得乱七八糟,毫无次序。
伦次:条理;“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伦,类。
“无与伦比”和“巧妙绝伦”的“伦”意思都是类。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8fefe61711cc7930b7163c.png)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而各题。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1)此选段中有一个错字是________,正确的书写是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是作者改定稿,原稿是“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请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谈谈修改后的好在哪里?(3)语段中的“实在标致极了”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案】(1)熳;漫(2)修改后的改定稿,为“清国留学生”加上了定语“成群结队”,“成群结队”具有讽刺的作用,表达了对留学生的不明事故,愚昧无知的讽刺。
(3)反语。
题目中本意是表达自己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厌恶,这里故意用“标致”一词,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失力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烂漫:意为颜色鲜明而美丽。
(2)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先分析原句子与改动句子的区别,很明显是改动的句子加上了“成群结队”一词,然后分析“成群结队”一词是对清国留学生的愚昧无知的讽刺。
表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表达出作者内心对东京的失望。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先确定本句修辞手法,“标致”是形容人容貌出色,这里形容“清国留学生”很显然是反语。
有嘲弄、讽刺的意味。
然后运用反语的作用(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ef251050876323012121d.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A.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C.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D.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答案】 B【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字帖(本体)比作小国旗(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何首乌根(本体)比作人形(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本体)比作明灯(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
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
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_______ wǔ________住干hé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新部编初中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43e734afe04a1b171de7d.png)
新部编初中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铄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ù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蜷(________)起来 chù(________)立咀嚼(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寒气逼人”中“逼”的意思是________,“不可捉摸”中“捉摸”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quán;矗;jué(2)闪铄;闪烁(3)逼迫;给人以威胁;猜测;预料(4)排比;比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易错字音字形。
蜷quán 形声。
字从虫,从卷,卷亦声。
“卷”意为“弯曲”、“折叠”。
“虫”指身体细长的虫类如蛇。
“虫”与“卷”联合起来表示“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
本义: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
引申义:身子卷缩。
本题易读错为:juǎn。
chù()立:高耸直立,笔直地直立,高耸。
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之意。
故写作:矗立;咀嚼:用牙齿慢慢磨碎食物,读作:jué,易读错为:jiáo。
(2)“闪烁”的“烁”:从火、乐声,光亮的样子;铄:《说文》中解释为:铄,销金也。
指熔化金属。
故写“闪铄”应改为“闪烁”。
(3)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强迫,威胁。
部编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部编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5d240577232f60ddcca18c.png)
部编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过零丁洋》,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解析】【分析】(1)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
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
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据此可知这两句诗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这两句是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据此可知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故答案为:⑴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⑵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及答案.docx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b0d313c02d276a200292efe.png)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kē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巢酿酿应和(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答案】( 1)窠; ni àng; 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解析】【分析】第( 1 )( 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注意“窠”的部首;“酿”不能拼成“li à。
ng”(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来思考。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4)此题考查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由“卖弄”一词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 1)窠; ni àng; 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点评】在做字音字形题目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 qi óng 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部编人教版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5ab0fdcaaedd3382c4d379.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k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巢酿酿应和(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答案】(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解析】【分析】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注意“窠”的部首;“酿”不能拼成“liàng”。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来思考。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4)此题考查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由“卖弄”一词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点评】在做字音字形题目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他从不对我们说这些事的实话。
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为:________。
(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和比喻。
【答案】(1)他不说实话(2)夸张【解析】【分析】(1)对于提取句子的主干,首先要明确句子主干是: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0215362cc58bd63086bd5b.png)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分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还写了一封信安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B. 不过有一次,她的教鞭仿佛要落下来。
C. 他心急如火地雇了一只小船,渡过太湖。
D. 到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感觉这是我记忆中的瑰宝之一。
【答案】B【分析】【剖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易、详细、生动的事物来取代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构造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像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B 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仿佛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A、C、D 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B。
【评论】考察学生对照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修业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达成后边小题① 徽派建筑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民俗文化之精髓,风格独到,构造谨慎,雕镂精深,无论是村镇规划构想,仍是平面及空间办理、建筑雕琢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表现了鲜亮的地方特点。
尤以民居、 ci 堂和牌楼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②它在整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想精良,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巧,千变万化:在空间构造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有特点;在建筑雕琢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华丽堂皇。
(1)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谨慎( ________)精深( ________) c í(堂 ________)(2)画线句①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依山就势”一词中“依”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②运用了 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 j ǐn;zhan;祠(2)积;集(3)紧挨着(4)排比【分析】【剖析】( 1)字音题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碰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依据音义对应的规律鉴别读音。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d543e6168884868662d669.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suì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s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沉淀忍俊不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忍俊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________。
【答案】(1)穗;diàn;jīn(2)仙露琼桨;仙露琼浆(3)忍不住笑(4)比喻【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错别字的辨析,其中“桨”应写作“浆”。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
第(4)小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划线句子把“花”比作“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
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
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________ wǔ________住干hé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0b2c5be23482fb5da4c52.png)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像是滑抡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chóu的歌手了。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干皱 ________ 更胜一chóu ________ 篡 ________ 夺(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划线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 。
(4)“窃窃自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5)上述选段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被誉为“________”。
这部作品中,________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________凶猛如恶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答案】(1)zhòu;筹;cuàn(2)滑抡;滑轮(3)拟人(4)指蝈蝈在绿叶丛中悄声鸣叫(5)《昆虫记》;昆虫的史诗;水蛛;螳螂【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作答时注意“皱”应该读四声;“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筹”的偏旁不要写错;“篡夺”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篡”应该读cuàn。
(2)“滑轮”是简单机械的一种,是装在架子上的周缘有槽的轮子,能穿上绳子或链条,多用来提起重物。
“轮”应该是车字旁。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精品】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
![【精品】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cc44b7915f804d2b16c1a8.png)
【精品】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① (A.伏B.停)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②(A窜B飞)向云宵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给加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jié________菜畦轻________脊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4)根据文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①②处横线上。
(只填字母)【答案】(1)qí;捷;jǐ(2)云宵;云霄(3)拟人(4)①A;②A【解析】【分析】(1)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2)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宵”与时间有关,“霄”与天空有关。
(3)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六七种,根据所学积累,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低唱”“弹琴”皆是人的行为,来写动物,所以是拟人。
(4)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段的内容,或根据记忆直接选答,或分析所描写的动物的情态来分析判断所用词语。
故答案为:⑴qí;捷;jǐ⑵云宵;云霄⑶拟人⑷①A;②A【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精品】部编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
![【精品】部编中考 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c3c831dd3383c4ba4cd245.png)
【精品】部编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
天上闪铄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chù立在面前。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蜷(________)起来 chù(________)立咀嚼(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寒气逼人”中“逼”的意思是________,“不可捉摸”中“捉摸”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quán;矗;jué(2)闪铄;闪烁(3)逼迫;给人以威胁;猜测;预料(4)排比;比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易错字音字形。
蜷quán 形声。
字从虫,从卷,卷亦声。
“卷”意为“弯曲”、“折叠”。
“虫”指身体细长的虫类如蛇。
“虫”与“卷”联合起来表示“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
本义: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
引申义:身子卷缩。
本题易读错为:juǎn。
chù()立:高耸直立,笔直地直立,高耸。
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之意。
故写作:矗立;咀嚼:用牙齿慢慢磨碎食物,读作:jué,易读错为:jiáo。
(2)“闪烁”的“烁”:从火、乐声,光亮的样子;铄:《说文》中解释为:铄,销金也。
指熔化金属。
故写“闪铄”应改为“闪烁”。
(3)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强迫,威胁。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d9385c0c22590103029d7c.png)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淅lì的春雨中,所有的楼房被洗刷一新,像化zhuāng后娇媚的少女一样,静谧地矗立在雨雾里,观赏着这美妙的风景。
地上的草、路边的树沐浴着贵如油的春雨,显得更加翠色欲流。
叶子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就像一颗颗珍珠挂满了枝头,一阵潮湿的微风吹过,树下便下起了空灵的“珍珠雨”。
蜿蜒的小路也涣然一新,宛如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走在小路上,脚下便会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
(1)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ìzhuāng________淅________化________晶莹剔透(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灵”有下面四个义项,文段中“空灵”的“灵”的意思应为()A.有效验B.聪明,不呆滞C.反应敏捷,活动迅速D.精神(4)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沥;妆;tī(2)涣然一新;焕然一新(3)C(4)比喻;拟人【解析】【分析】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剔”不能拼成“tì”(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来思考。
文段中用“空灵”来形容“珍珠雨”,所以“灵”在这里是反应敏捷,活动迅速的意思。
故选C。
(4)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此文段“有的楼房被洗刷一新,像化zhuāng后娇媚的少女一样,静谧地矗立在雨雾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蜿蜒的小路也涣然一新,宛如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1)沥;妆;tī(2)涣然一新;焕然一新(3)C(4)比喻;拟人【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715c65fab069dc502201bb.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A.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C.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D.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答案】 B【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字帖(本体)比作小国旗(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何首乌根(本体)比作人形(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本体)比作明灯(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①徽派建筑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ci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②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严谨(________)精湛(________) cí堂(________)(2)画线句①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依山就势”一词中“依”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解析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4aa01ee53a580216fcfef2.png)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suì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s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沉淀忍俊不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忍俊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________。
【答案】(1)穗;diàn;jīn(2)仙露琼桨;仙露琼浆(3)忍不住笑(4)比喻【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错别字的辨析,其中“桨”应写作“浆”。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
第(4)小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划线句子把“花”比作“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________(填“甲”或“乙”即可)。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________②任弼时同志的“骆驼精神”,是一剂治疗我们怕苦怕累毛病的良药。
________③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解析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de6c6cf90f76c661371aaf.png)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风暖。
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xūn,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了绿。
是蔷薇。
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
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
路边树上的鸟,啁jiū出一派的明媚。
我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茸茸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的小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
自名得意得不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xūn jiū________微________啁________野鹦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答案】(1)醺;啾;yīng(2)自名得意;自鸣得意(3)枝条随风舞动(4)拟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
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的汉字、拼音即可。
注意“醺”字的写法。
(2)本题考查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文字,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并改正即可。
(3)本题考查对词义的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语段,分析语境,即可作答。
“绿意婆娑”在文中的意思是枝条随风舞动。
(4)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把“枝枝条条”当成人来写,“身上爬满了绿”生动的描写了初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点评】(1)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书写时掌握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与笔画笔顺,并熟练掌握书写规则。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注音时“鹦”是后鼻音。
(2)注意分辨形声字、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不写错别字。
部编人教版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90484a360cba1aa911da84.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你用手中的橹桨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迎着朝阳劈涛斩浪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穿过暗夜凶险穿过岁月风沙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你是伟大的舵手啊豪迈的远航路上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lán________舵手波________壮阔苍穹(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________;“写就”中“就”的意思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duò;澜;qióng(2)隽刻;镌刻(3)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完成(4)比喻;排比【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澜”左边是三点水。
(2)“隽”,单独做jùn时,通“俊”,优秀,才智出众;juàn,一般意思是指美味,肥肉的意思。
鸟肉肥美,味道好,引申为意味深长:~永(指言语、诗文)。
“镌刻”,雕刻,: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这里应把“隽”改为“镌”。
(3)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喷薄”这里用来形容太阳升起的样子。
“写就”意思就是写成了,写好了,因此“就”是完成的意思。
(4)“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把你比作舵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 duò;澜;qióng⑵隽刻;镌刻⑶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完成⑷比喻;排比【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拼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修辞手法及运用技巧习题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对演讲有了深入的了解,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应邀在北大发表演讲。
在回答一名学生的提问时,麦克风突然出现了故障,场面十分尴尬。
这时,这位74岁的老人像孩子般做了个顽皮的鬼脸,耸了耸肩说:“________ 。
”一句话引来全场的笑声和掌声,尴尬气氛顿时消散。
想象一下,这位74岁的老人会说些什么。
请补写在横线上。
(2)下面是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①~③题。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
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__;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a.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c.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①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________②【乙】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③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答案】(1)我没碰它,这不关我的事(2)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热情舞蹈;a;在“优秀文化”后面加“是否”;示例:【甲】段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明“我”与汉字的密切关系。
【乙】段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汉字的重要性。
【乙】段用了借代的手法,用“鼠标”和“笔杆”分别代指电脑和书写,具体形象。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了解具体的语境,最后要明确要表达的内容,根据希拉克曾当时的情景,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测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2)①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据此可仿写为课堂交流时,邀汉字激情舞蹈。
②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一句话有前后两个分句,前一个分句中有一个双面词“是否“,但后一个分句中却没有一个双面词与其对应,在“优秀文化“后加“是否“即可。
③语句赏析的最常见的角度是修辞,常考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等。
我们不仅要知道常见修辞的分类,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甲段中的“为我擦泪、为我鼓掌”把汉字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乙段中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把汉字比作“根、血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结合语境可知,甲段写出了我与汉字密不可分的关系,乙段写出了汉字的重要故答案为:⑴我没碰它,这不关我的事;⑵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热情舞蹈;a;在“优秀文化”后面加“是否”;示例:【甲】段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明“我”与汉字的密切关系。
【乙】段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汉字的重要性。
【乙】段用了借代的手法,用“鼠标”和“笔杆”分别代指电脑和书写,具体形象。
【点评】⑴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用语得体的能力.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目要求;接着就要分析祝福词的写法,明确祝福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不明确故事的寓意,造成失分现象;⑵本题考查了语句的仿写、病句的修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熟悉各类题目是答题的关键。
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
当我像平时一样(mà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ē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
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
(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màn)步 ________(fēi)红________ 凄苦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澄明”的意思是________(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________【答案】(1)漫;绯;qī(2)发缘;发源(3)清澈明洁(4)比喻【解析】【分析】(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漫”与“绯”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凄苦”:凄惨悲苦。
读“qī kǔ”,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发源”:指江河等开始流出;事物的起源。
注意据义定形。
(3)文中“澄明”形容放晴后的“天际”,所以是“清澈明洁”之意。
(4)“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明显使用了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宛如”是喻词。
故答案为:⑴漫;绯;qī;⑵发缘;发源;⑶清澈明洁;⑷比喻。
【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
按照要求给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⑵本题考查的是字形,在阅读过程中完成汉字的纠错;⑶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
切记通读全文,依据情景总结意思;⑷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他从不对我们说这些事的实话。
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为:________。
(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和比喻。
【答案】(1)他不说实话(2)夸张【解析】【分析】(1)对于提取句子的主干,首先要明确句子主干是: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词是——他;谓语中心词是——不说;宾语是——实话。
据此作答即可。
(2)句中“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把眼光比作两把刀,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极言目光的厉害,运用的是夸张。
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他不说实话;⑵夸张。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语句的主干的提取,答题时注意语句的简洁性;⑵本题考查对语句修辞手法的考查,明白各种修辞手法诗答题的关键所在。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
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
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
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ó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
”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
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chóu________兴思更胜一________瑰宝(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______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______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xìng;筹;guī(2)清莲;清涟(3)说,表达;坚贞(4)引用;比喻【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兴”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xìng”;“筹”不要写成“畴”或“踌”等字,“瑰”应读作“guī”。
(2)“清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洁身自好,清正廉明。
“清涟”,清水。
根据语境,这里应为“清涟”。
(3)“以荷言志”意思是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故“言”意思是说,表达。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故这里“亮”的意思是坚贞。
(4)这段话引用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名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把描写荷莲的诗句比作是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xìng ;筹;guī⑵清莲;清涟⑶说,表达;坚贞⑷引用;比喻【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
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⑷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5.按要求完成小题。
(1)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B.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下列不属于谦辞的是()A.舍弟B.小生C.鄙人D.相公(3)酒杯,用来饮酒的器具。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酒杯的称呼,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蛊、角、壶、酌、钟、爵、杯等。
【答案】(1)A(2)D(3)觥;白;斗(樽)【解析】【分析】(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
据此可知A不是对偶句,“晨”时间名词,而“客”是人物名词。
BCD属于对偶。
(2) ABC属于谦称,D相公: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
(3)根据平时对文化常识的积累答题,如“觥筹交错”中的“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尊”,“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这些都是古代酒杯的称呼。
故答案为:⑴A;⑵D;⑶觥;白;斗(樽)【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对偶修辞手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