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地震波信号的探测及传感器选型
中科院半导体所科技成果——光纤地震检波器

中科院半导体所科技成果——光纤地震检波器
项目成熟阶段生长期
项目来源基金、863
成果简介光纤地震检波器采用光纤激光传感技术,具有精度高、系统自噪声低、可单根光纤串联多支传感器复用、无电磁干扰、体积细小的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井下石油物探、压裂监测、地震监测等领域。
由于光纤地震检波器采用全光纤传感和传输,耐高温、不怕水、井下无任何电子器件,特别适合井下的地震波监测。
技术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传输距离长(可达数千米)、系统自噪声低(ng量级)
专利情况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具有光纤地震检波器的授权发明专利3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市场分析油气勘探领域、地震监测领域需求强烈,年市场容量在数十亿人民币以上。
半导体所的光纤地震检波器已经成功用于辽河油田的井下地震勘探、云南省普洱地区的地震监测。
其中,在2011年12月的试验中成功监测到云南南部的1.2级地震。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入股
产业化所需条件企业提供厂房、基础建设、900万启动资金和设备资金,8人左右的技术团队和20人左右的生产团队。
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质勘探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勘探方法,寻找适合不同地质条件的新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其在地质勘探方面的应用也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一、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优势光纤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技术,其应用优势显著。
一方面,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下介质中温度、压力、形变等参数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可以让地质勘探人员更加准确地判断地下石油、天然气等矿藏的性质,提高勘探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的传输原理,光纤传感器具有高度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1、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手段,其原理是通过观察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确定地下矿藏的性质和位置。
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实时监测地下介质的形变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矿藏的性质,提高地震勘探的成功率。
2、井下矿压监测矿井内的矿压变化是造成矿山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矿山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井下压力、位移等参数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可以及时预警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3、油气勘探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下油气井中温度、压力等参数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对石油、天然气等地下矿藏的探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勘探手段相比,光纤传感技术不需要在井中布线,具有更简单、更快捷、更稳定的特点。
三、技术挑战和发展方向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发展迅速,但其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此外,光纤传感技术还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地质环境。
未来,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仍将持续发展。
研发更加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工具,探索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将是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前行的主要方向。
光纤传感器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光纤传感器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它是通过光的散射和反射来进行测量的。
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光纤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光纤传感器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第1章绪论目前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这些灾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监测地质灾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无源、无电、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实时反映环境变化的新型传感器。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根光纤作为传感器,通过光的散射和反射来测量物理量的变化。
因为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优点,所以在地质灾害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2章光纤变形传感器在监测山体滑坡方面的应用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由于岩土体内部的水分变化、地震、降雨等因素引起的。
如何及早发现和预防山体滑坡对于防范山体滑坡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纤变形传感器在山体滑坡的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测量地表和地下的形变情况,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山体滑坡的发生和演变趋势,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第3章光纤光学传感器在监测泥石流方面的应用泥石流是一种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是由于山体滑坡、岩崩、暴雨等因素引起的。
泥石流在形成时速度快、冲力大,对人类和物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及时对泥石流进行监测和预警,是防止泥石流灾害的重要手段。
光纤光学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等优点,在泥石流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实时测量泥石流的速度、体积、浓度等参数,对泥石流进行精确的监测和预警,为防止泥石流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第4章光纤传感器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地震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如何及时有效地监测地震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对于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纤传感器在地震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探测器类型及选型

2.墙式微波探测器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微波电磁场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警戒线,可以长达几百米、宽2到4米、高3到4米,酷似一道围墙
微波段的电磁波由于波长较短,穿透力强,玻璃、木板、砖墙等非金属材料都可穿透。所以在安装时不要面对室外,以免室外有人通过引起误报。金属物体对微波反射较强,在探测器防范区域内不要有大面积(或体积较大)物体存在,如铁柜等。否则在后阴影部分会形成探测盲区,造成防范漏洞。
安装超声波探测器的空间密封性要求高,不应有大容量的空气流动,不能有过多的门窗且需紧闭。应该避开通风设备及气体的流动。用超声波探测器保护的空间隔音性能要好,以减少外界噪声引起的误报。
超声波对
物体没有穿透性,因此使用时应避免物体的遮挡,玻璃、隔板、房门等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力较差,因此不应正对安装。
开关型探测器
名称
类型
原理
பைடு நூலகம்特点
安装要点
外形图片
红外探测器
1.主动红外探测器
2被动红外探测器
2.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
1.主动探测器特点是探测可靠性非常高。但若对一个空间进行布防,则需有多个主动式探测器,价格昂贵。2.被动式报警探测器由于探测性能好、易于布防、价格便宜而被广泛应用。其缺点是相对于主动式探测误报率较高。
1.吸顶式微波探测器
2.壁挂式双鉴探测器
震动探测器
常用的震动探测器有位移式传感器(机械式)、速度传感器(电动式)、加速度传感器(压电晶体式)等
地震检波器及其发展趋势

原理及优缺点:压阻式的地震检波器是利用特定半导体的导电性质来工作的,该类型的地震检波器灵敏度高,可以测量微小的地震波变化。其测量灵敏度受到测量原件的收缩性能的影响较大,压阻式地震检波器体积小,携带操作方便,但是该类型的地震检波器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
五、新型检波器
背景:目前,地震勘探中大量使用的地震检波器仍然是模拟检波器,随着数字检波器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数字检波器能最大程度地弥补模拟检波器的缺陷,大大地提高地震采集资料的品质。在国外的勘探市场上,国外数字检波器的实验阶段已经结束,正在逐渐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数字检波器将在未来世界石油勘探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数字检波器的应用还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
(3)力学模型和灵敏度分析:
六、国内检波器发展
1.70年代以前:模拟纪录,道数少,频带窄(14-60Hz)、低灵敏度(3-5v/m/s)、动态范围小(30dB)、型号单一2.80年代中期:地震仪器实现了数字化,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也相继发展,更重要的是三维地震勘探、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出现,地震勘探领域扩大到山地、戈壁、沙漠、滩海及海上,地震检波器在性能及型号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大批高性能技术指标的检波器相继出现,检波器的灵敏度、自然频率、失真系数、假频等技术指标都得到较大改进,更加适用于地震勘探的需求。3.9O年代:国内部分检波器生产厂家,引进了国外的检波器生产线,经过消化吸收,其检波器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水平。随着高精度地震勘探的推广,检波器向三高(高保真、高灵敏度、高分辨)方向发展,检波器的型号和品种也越来越多,例如:不同型号超级检波器、涡流检波器、高性能压电检波器等。4.21世纪始:随着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技术的发展。现在高分辨地震数据采集,要求采集的地震数据达到高精确度、高信噪比、高矢量保真度,因此这个阶段相继出现了精度更高的检波器。新型检波器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采用新的检测原理。光纤传感技术、微电子机械传感技术、高性能压电材料、电容传感器等一批高新技术进入地震勘探检波器领域;(2)检波器内全面实现数字化,减少了信号的模拟传输部分;(3)检波器的动态范围、灵敏度、失真等部分技术指标大幅度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大幅度增强。
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地质勘探是指对天然资源的勘察、探矿和判断矿产资源规模、品质及经济价值的技术活动。
对于资源勘探来说,一些关键技术的创新对资源评价、探明储量与开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光纤传感技术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兴起之一项重要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后续的地质勘探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一项利用光纤本身作为传感器实现信号的检测与测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领域,也在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将光线从一端送入光纤中,在光的作用下,光的强度、相位等物理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变化后的光信号来实现采集信号,并以此推测测量数据,这一过程类似声波勘探中的接收。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分辨率、可靠性和实时性等优点,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测量不同物理量,并具有远程读取和数据处理的功能。
光纤传感技术被应用在地质勘探中,可以实现对地下岩层的不规则变化以及地震诱发损伤等异常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精细分析,为地下岩层的结构分析和矿产资源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三、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1.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通过对地震震源、地震波传播和地面响应等方面进行监测来评估应急响应以及地震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地震事件的临界时间、震级和震源深度等参数,研究地震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而在这一过程中,光纤传感技术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稳定可靠的地震监测数据,实现对地震波的多参数实时监测,有效提高地震监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2.地下气体的检测在地质勘探中,地下气体是一项很重要的探测对象。
特别是在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领域,对于地下气体的检测更为重要。
由于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可探测性强、分布式暗火等特点,其可以有效地用于煤炭、灰岩、泥岩和岩盐等区块的气体监测。
光纤传感技术通过安装在地质勘探区域内的光纤传感线,采集地下气体的数据,可以实现对地质勘探区域内气体浓度分布等信息的实时监测。
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案例

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案例1. 背景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预警地震一直是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介绍几种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案例,以展示其在地震监测和预警方面的潜力2.1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纤的全光路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在地震预警领域,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地壳形变、地面位移等参数当发生地震时,地壳会产生形变,这些形变可以通过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到光纤传感器还可以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为预警系统提供宝贵的时间信息2.2 干涉ometric地震预警系统干涉ometric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干涉ometric技术测量地壳形变该系统由两个或多个光学望远镜组成,它们同时观测同一地区的天空通过分析两个望远镜捕获的干涉图,可以精确地测量地壳形变当干涉ometric系统检测到地壳形变超过预定阈值时,会触发预警信号,通知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2.3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测距和测速的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领域,激光雷达可以用于监测地面位移和地震波传播当发生地震时,激光雷达可以实时测量地面位移,为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助于提高预警的准确性2.4 全息地震预警系统全息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全息技术记录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光学信息该系统由一个激光光源、一个光学望远镜和一个全息记录装置组成当地震波传播时,光学望远镜捕捉到地震波经过地区的光场变化,全息记录装置将这些变化记录在全息光带上通过分析全息光带上的信息,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为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3. 结论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通过光纤传感器、干涉ometric 地震预警系统、激光雷达和全息地震预警系统等应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光学仪器在地震监测和预警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光学仪器将在地震预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地震预警中光学仪器的创新应用1. 背景地震预警是对即将来临的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并及时发布信息的过程,这对于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地震监测和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介绍几种光学仪器的创新应用案例,以展示其在地震预警方面的潜力2. 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创新应用案例2.1 差分干涉仪差分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光学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地壳形变该设备通过对比两个不同地点的干涉条纹,可以精确地检测出地壳形变当地壳发生形变时,差分干涉仪能够实时捕捉到这些变化,并迅速发出预警信号这为地震预警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2.2 光纤地震仪光纤地震仪是一种利用光纤的弹性特性来检测地震波的新型地震仪当地震波通过时,光纤会发生拉伸和压缩,从而改变光信号的传输特性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可以精确地测定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振幅光纤地震仪具有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和长距离传输的特点,为地震预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2.3 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测距和测速的光学技术在地震预警中,激光雷达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地面位移和地震波的传播当地震波传播时,激光雷达能够精确地测量地面位移,为预警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助于提高预警的准确性2.4 卫星光学观测系统卫星光学观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平台搭载光学仪器进行地震预警的技术通过卫星光学观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大范围监测,获取地壳形变、地面位移等信息当发生地震时,卫星光学观测系统能够迅速捕捉到地壳形变,并通过卫星传输系统将预警信息发送给地面接收站这种方法具有覆盖范围广、监测速度快的优点,有助于提高地震预警的时效性3. 结论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创新应用为地震监测和预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差分干涉仪、光纤地震仪、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和卫星光学观测系统等应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光学仪器将在地震预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及时和准确的地震预警信息应用场合差分干涉仪差分干涉仪主要应用于地壳形变的监测它可以用于地震预警、地质灾害预警、大型工程安全监测等领域通过实时监测地壳形变,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地震波的传播,为地震预警提供重要数据光纤地震仪光纤地震仪主要应用于地震预警和地震监测它可以用于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研究、地质勘探等领域光纤地震仪的高灵敏度和长距离传输的特点使其成为地震监测的重要工具激光雷达扫描技术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主要应用于地面位移监测和地震波传播的实时监测它可以用于地震预警、地质灾害预警、大型工程安全监测等领域激光雷达的高精度和快速测量能力使其成为地震预警的重要手段卫星光学观测系统卫星光学观测系统主要应用于大范围的地表监测它可以用于地震预警、地质灾害预警、环境监测等领域卫星光学观测系统的覆盖范围广和监测速度快的特点使其成为大范围地震预警的有效工具注意事项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对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地震预警时,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温度等因此,在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地震预警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恶劣天气下停止监测等数据处理和分析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需要有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人员,以及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以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预警信息的发布和响应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需要有一个高效的预警信息发布和响应机制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协调,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有效响应法律法规的遵守在使用光学仪器进行地震预警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遵守机制,确保预警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光学仪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应用光学仪器,可以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轻提供重要支持同时,需要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确保预警活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光电探测器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光电探测器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
光电探测器件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远距离测量等显著优势,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电探测器件主要包括光电探测器和相关的光子学技术。
其中,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光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光电探测器可以实时获取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地质灾害的早期预警和监测。
在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中,光电探测器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地震监测:地震是地质灾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具破坏性的地质灾害之一。
光电探测器件可以通过光纤信号传输技术,实时监测地震产生的光信号变化,从而提供地震的时空分布和强度等关键信息。
同时,光电探测器件还可以用于地震预警系统中,通过快速的光电转换和数据处理,实现地震的预警和及时撤离。
2. 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引发的现象,可导致建筑物倾斜、地基松动等问题。
光电探测器件可以通过光电转换和反射等原理,实时监测地表沉降的变化情况,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光电探测器件具有非接触、远距离测量和高精度等优势,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地下水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电探测器件可以通过测量地下水位的光反射信号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与传统的水位监测方法相比,光电探测器件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长距离监测的优势,可以提供准确的地下水位信息,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4. 滑坡监测: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光电探测器件可以通过测量滑坡区域的反光强度变化,实现滑坡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提前预警滑坡的发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应对,减少损失。
基于STM32地震动信号检测识别传感器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地震动信号检测识别传感器系统设计岳辉【期刊名称】《《粘接》》【年(卷),期】2019(040)009【总页数】5页(P117-121)【关键词】震动信号; BP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传感器【作者】岳辉【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62地震动传感器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对运动目标引起的震动进行远距离检测,实现设备对该目标的识别[1]。
国内针对局部禁区范围内人、车活动的监视主要采用预埋传感器的方式。
但是由于布设传感器需要的线路和处理系统过于复杂,预埋式传感器的监测范围很有限[2]。
同时,中央处理器需要对数量庞大的传感器同时进行信号的筛选、处理,造成整个监测系统过高的误报警频率以及较高的整体功耗[3]。
为满足实际工作中对震动信号传感器的需要,主要针对一种震动传感器的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提高了传感器系统对人和车辆的识别能力和效率,基本满足了24h户外无人值守的需求。
1 相关原理综述地表介质质点的震动来自于外界运动目标对地面的激励,产生激励的原因,来自于运动目标在地面上的运动[4]。
鉴于地表介质的非刚体特性,运动目标在地面上的运动则必然会引起地表介质的形变[5]。
运动带来的形变会不断传播形成地震波。
进行震动信号识别传感器的系统设计,要确保系统可以高效地对地震动信号进行测量,因此,对地震动信号的产生原理和传播原理进行分析是我们进行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1.1 地震动信号的产生与传播地面上的入侵人员、车辆、建筑噪声等运动目标是地震动传感器最主要的检测目标。
这些运动目标的运动过程会对地面不断施加激励,最终通过地表介质的形变和传播形成地震波。
按照地表介质质点的运动以及震动波的传播规律,将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又被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6]。
纵波(P波)的传播方向始终与地表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因此,纵波(P波)属于地表介质的体积形变;横波(S波)的传播方向始终与地表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呈90°,因此,横波(S波)属于地表介质的剪切形变[7]。
新型光纤传感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

新型光纤传感器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地震与其带来的破坏力无疑是一大威胁。
而在大自然中发生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实现则异常重要。
科技创新的前端是新型光纤传感器。
本文将介绍新型光纤传感器在地震预警方面的潜在应用和可行性。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它可以通过利用光纤的特性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测量物理量如拉力、压力、温度、振动、加速度等等。
新型光纤传感器利用了这种光学特性,在地震预警领域中的应用则是其最新技术成果。
光纤传感器拥有对地震预警方面的潜力,这归功于它可以用来监测地震产生的振动。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产生的波动会导致城市中道路、桥梁、建筑物等结构物振动,而这些结构物上存在的光纤传感器可以检测出这些震动。
通过使用地震监测软件和物理意义的数据模型,运用先进的算法,就可以有效地分析这些振动的数据,并确定地震的规模和地震发生的地点。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地震预警的时间,提高预警准确性。
实现这项技术的方法是将光纤传感器埋在地下、在建筑物的墙体或地面下,并将这些传感器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网络。
建成如此网络之后,既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地震的迹象,也可以对之前地震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
换言之,这样做不仅可以预测地震、测定地震的强度并及时发出预警,而且还可以评估地震对于人类及建筑物的影响。
此外,在灾后的地震预警也非常重要。
被骇客入侵的传统的地震监测设备很容易被破坏或损坏,因此重新构建起可信赖的监测系统就变得十分必要。
使用光纤传感器可以大大减少重建成本,并且这些传感器十分耐用,并且在数据传输方面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因此在地震后可迅速恢复部分基础设施的监测。
新型光纤传感器在地震预警方面的应用是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不断吸引着科研和开发者的关注。
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全面而准确的地震反应,使我们能够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以保护人类和资产的安全。
重要的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地震预警系统的限制,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一、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原因引起的,具有破坏性、危害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如何提早发现和预警地质灾害,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光纤传感技术的概述光纤传感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光的传输特性,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光学信号,再通过光学的方法进行信号的传输、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测量、监测和控制的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无电磁干扰和隔离等优点。
目前,光纤传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车辆安全、环境监测、航空航天、海洋开发、医疗卫生等领域。
三、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 光纤应变传感应变是地质灾害发生时产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利用光纤应变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质体内应力和应变变化,从而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出预警。
例如,在山体滑坡的预警中,光纤应变传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斜坡体的应变,实时判断地质体的稳定性,从而确定岩土体的应变状态,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光纤温度传感温度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测量地质体内的温度变化,可以预测地质危险因素的实际情况。
将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的监测中,可以监测地下水的温度、土壤的温度、岩体的温度等参数。
例如,在泥石流预警中,通过采用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实时监测泥石流前沿的温度变化,可以提前预警泥石流的可能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光纤压力传感压力变化可以反映地质体变形状态,通过监测地质体内压力变化,可以预测地质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
将光纤压力传感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的监测中,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的变形状态,并预测其危险变化趋势。
例如,在地面塌陷预警中,光纤压力传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压力变化,提前预警地面塌陷的可能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种用于地震波测试的光纤位移传感器

关键 词 : 光纤; 地震波; 位移; 光强; RN透镜 GI
中图分 类号 :
l.4 2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41 9 (06 0-480 10-6 920 )620 -3
强度型光纤位移传感器体 积小 、 精度高 、 不受
itn i d lt n i r sn e , whc s man y c m p s d o r d d id x 1n e n o e k n f n e st mo ua i s p e e t d y o ih i il o o e f g a e -n e e s s a d s m id o r o i ip rg h mbcda h a m. An a tf il ac lt n s o h tt eds lc me ts imo t rh sg o lxb l y rii a lua i h wst a h ipa e n es me e a o d f ii t c c o e i
电磁干扰 、 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因此 日益受 到人们 的青睐 , 被广 泛地用于测试技术等领域 中[. 1 本文 ]
将被测对象的振动参数转换为质量快相对于仪器外
壳 的位移[.当频比∞ 》1即被测频率远大于传 (
感 器 的固有频 率 )且 阻尼 较小 时 : ,
采用一种透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 , 以地震波产生的
维普资讯 第1 卷 9第6 期 传 感 技 术 报 学
A ND nI TO A A RS
V0. 9 No 6 11 .
De . 0 6 c20
20 0 6年 1 2月
Ne T p fF b rOp i s lc me tS imo tr w y e o i e tcDip a e n es mee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研究

第三章光纤振动传感器的研究随着光纤和光电子器件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化,光纤传感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开展。
由于光纤传感器的体积小、质量轻、精度高、响应快、动态范围宽、响应快等优点,并且它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耐腐蚀性和不导电性,所以在很多领域都应用广泛。
光纤传感器开展到如今,已经可以探测很多的物理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其中探测的物理量有电压、电流、加速度、流速、压力、温度、位移、生物医学量及化学量等等。
光纤振动传感器就是这些中的一员。
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出现已有30来年的历史,它是测量振动信号的。
最初的光纤振动传感器是采用干预式的构造[2],利用振动产生的光纤应变导致干预仪信号臂的相位发生变化,但这种传感器构造比较复杂,不利于复用。
由于振动在自然界、人们生活中及各个重大工程中普遍存在,所以研究人们对振动的测量非常关注。
本章将对几种常用的光纤振动传感器的构造设计、信号解调方法所存在问题,进展分析与讨论,继而可以更好的设计新的振动传感器,为设计做好准备工作。
3.1几种典型的光纤振动传感器的设计查阅了众多文献资料,归纳了几种典型的光纤振动传感器的构造原理,主要有光强调制型、相位调制型、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调制型、偏振态调制型等几种形式。
利用外界因素引起的光纤中光波相位变化来探测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称为相位调制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由于位相调制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它是所有光纤传感器中最为人所知的。
一般地说,这种传感器运用一个相干激光光源和两个单模光纤。
光线被分束后入射到光纤。
假设干扰影响两根相关光纤的其中一根、就会引起位相差,这个位相差可准确地检测出。
位相差可用干预仪测量。
有四种干预仪构造。
它们包括:马赫—泽德尔、迈克尔逊、法布里—帕罗和赛格纳克干预仪,其中马赫—泽德尔和赛格纳克干预仪分别在水听器和陀螺上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是基于光纤Sagnac干预原理。
A和B是干预仪的两个传感臂,起到传输光的作用。
C是一段被绕成圆环状的光纤,是用来接收或感应外接信息的变化,2 2光纤3dB耦合器被用来分解和合成干预光束。
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可靠的预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逐渐应用于地质灾害预警中,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是指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来感测周围环境的变化。
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压力、应变等物理参数的变化。
在地质灾害预警中,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主要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中。
首先,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应用于地震预警中。
地震是一种瞬时而强烈的地质灾害,能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震前后地下介质的变化,以及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方向。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提前判断地震的发生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警中。
滑坡和泥石流是由降雨、地震等因素引起的地表物质的流动和倾泻。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的渗透性、应力和变形等参数的变化,从而判断地表的稳定性。
当土壤的稳定性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预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地下水位的监测和预警。
地下水位的升高或下降往往预示着地面的变形或滑坡的可能性。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通过与其他地质参数的关联分析,判断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否与地质灾害存在关联。
当地下水位超过预定的安全水位时,预警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智能化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中,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是三个关键环节。
数据采集是通过光纤传感器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将数据逐时逐点采集。
光纤技术在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

探 中更 好地 了解 和 应 用 光 缆 , 本文从 光纤的结构、 工 作 原 理 出发 , 全 面介 绍 了在 地 震 勘 探 领 域 当 前各 种 仪 器 应 用 的
2 0 1 3年 2月
物 探 装 备
第2 3卷
第1 期
光纤技术在地 震勘 探领域的应用
朱 萍 刘 茵 刘金 涛 张 天 仓
摘 要
( 东 方 地 球 物 理 公 司装 备 服 务 处 仪 器 服 务 中心 ,河 北 涿 州 0 7 2 7 5 0 )
朱萍 , 刘茵, 刘金 涛 , 张天仓. 光 纤 技 术 在 地 震 勘 探领 域 的 应 用 . 物探装备 , 2 0 1 3 , 2 3 ( 1 ) :2 9 ~3 2
随 着地 震勘 探 采 集 技 术 不 断 向大 道 数 、 小 道 距
艺拉 制而 成 的多层 同轴 圆柱形 的复合 纤 维 。光 纤 的 典 型 结构 由纤 芯 、 包层、 涂 覆层 和套 层 四层 组 成 ( 如 图 1所示 ) , 除纤 芯外 , 其 他 三层 以 肉 眼 即可 直 接看 到 。在实 际使 用 时 , 光 纤 只是 作 为 一 种 光 的 传输 介 质 存在 , 一 个完 整 的光纤 传 输 系 统 还 必 须 具 备 电光 转换器和光 电转换 器 , 以及 配 套 使 用 的 不 同 连 接
套层
纤
设 备均 已使 用 光纤 技术 进 行数 据 的传输 。同 时在仪 器 主机 内部 、 磁 带 机 与 主机 之 间 的数 据 传 输 也 应 用 了光 纤 技术 。本文 在 分 析 光 纤 的结 构 、 工 作 原 理 的
地震勘探仪器的光学传感技术考核试卷

D.所有以上选项
10.以下哪个单位用于表示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
A. db
B. MPa
C. nm
D. V
11.下列哪种材料的光学传感器在地震勘探中具有更高的抗干扰性?()
A.硅
B.砷化镓
C.铌酸锂
D.单晶硅
12.光学传感器在地震勘探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哪种技术?()
A.光谱分析
C.铌酸锂
D.玻璃
6.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提高光学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
A.信号调制
B.光源稳定性
C.传感器封装
D.使用滤波技术
7.以下哪些是地震勘探仪器光学传感器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
A.灵敏度
B.分辨率
C.响应时间
D.线性度
8.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提高光学传感器的分辨率?()
A.增加光源功率
B.优化传感器设计
B.采用良好的传感器封装技术
C.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
D.定期进行传感器校准
20.以下哪些是地震勘探中光学传感器信号处理的基本步骤?()
A.信号放大
B.滤波
C.解调
D.数据分析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地震勘探中,光学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监测地震波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A.光纤传感器
B.激光测距
C.干涉仪
D.震源定位
12.下列哪些是地震勘探中光学传感器相对于传统电学传感器的优势?()
A.轻便
B.抗电磁干扰
C.高频响应用
D.长距离探测
13.以下哪些光学传感器可以用于地震勘探中的振动测量?()
地震波传感器TG-3型加速度传感器

TG-3 型加速度传感器产地:中国重庆关键词:振动加速度加速度测量三维三轴加速度计应用:机械振动测试,动平衡测试,振动位移测试,地震波测试,结构完整性测试,弹性波测试等标准配置:传感器壹只,磁座,配2米线缆及航空接头TG-3型三轴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是一款尺寸精巧、性价比高、以电压输出且无直流偏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姿态矫正,惯性导航,机械振动测试、接触式位移测试、地质勘探、地震波测量、旋转电机偏摆检测等多个测试控制领域。
该款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抗干扰等特点,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要求。
该系列传感器另有防水型可选;结构尺寸、安装方式、线缆、接头等可按用户要求订制。
使用保养注意事项:1、禁止使用非本公司配置的信号调理模块;2、安装时,应小心接插,注意线孔的位置,禁止用力过猛造成插针的弯折;3、如遇高腐蚀环境使用,应对传感器作好防护;4、需配接延长电缆时,电缆长度不得超过100米;5、传感器为精密设备,使用中请轻拿轻放TG-1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概述TG-1型单轴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是一款尺寸精巧、性价比高、以电压输出且无直流偏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姿态矫正,惯性导航,机械振动测试、接触式位移测试、地质勘探、地震波测量、旋转电机偏摆检测等多个测试控制领域。
该款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测量精度高、一致性好、抗干扰等特点,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要求。
该系列传感器另有防水型可选;结构尺寸、安装方式、线缆、接头等可按用户要求订制。
标准配置TG-1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一只,信号调理盒一个,产品使用说明书、质保卡、合格证技术参数量程:±2g/±3g/±6g;测量方向:水平或垂直;频带范围:1~1500Hz(-3dB);灵敏度:200mV/g 300 mV/g 或600 mV/g(可定制高输出型);非线性度:0.5%;幅值准确度:±5%;信号分辨率:≤0.002g(2g量程);工作温度:-40℃~70℃;尺寸:25mm X 25mm X 25mm(可定制)重量:≤20克;产地:中国·重庆关键词:振动速度振动测量三分量三轴传感器探头应用:地震波测试,机械振动测试,动平衡测试,振动位移测试,结构完整性测试,瑞雷波测试等标准配置:三分量传感器一只,夹具一组,配2米线缆及航空插座TT-3型三分量振动速度型传感器(三轴振动速度探头)是一款经济实用的振动速度测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机械振动、接触式位移、石油勘探、地震波、动平衡等多种测试领域。
用于监测旋转地震现象的光纤系统

用于监测旋转地震现象的光纤系统Anna Kurzych;Leszek R.Jaroszewicz;Zbigniew Krajewski;KrzysztofP.Teisseyre;Jerzy K.Kowalski;燕云;赵雷;赵龙梅;孙宏志【摘要】概述了自主式光纤旋转地震仪(AFORS)野外测试的应用和发展,此地震仪利用萨格奈克效应直接测量地面地震源的旋转.自主式光纤旋转地震仪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不受直线运动影响,可以直接测量地震期间产生的旋转分量.该系统包含一个专用的自主式信号处理装置,可以对旋转运动的测量计算进行优化,而基于互联网的遥感系统可以对自主式光纤旋转地震仪远程控制.实验研究表明,这两种设备在检测频带为0.83~106.15Hz时,可以保持精度不低于5.1×10-9~5.5×10-8rad/s,并且灵敏度呈线性变化.文中还给出了一些用AFORS-1连续监测波兰克雄日地震观测站旋转事件的实验结果.【期刊名称】《世界地震译丛》【年(卷),期】2017(048)004【总页数】9页(P367-375)【关键词】光纤萨格奈克干涉仪;旋转地震现象;连续监测;遥控【作者】Anna Kurzych;Leszek R.Jaroszewicz;Zbigniew Krajewski;Krzysztof P.Teisseyre;Jerzy K.Kowalski;燕云;赵雷;赵龙梅;孙宏志【作者单位】;;;;;辽宁省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正文语种】中文旋转地震现象的理论研究已超过30年[1]。
人们最早的兴趣始于观察到地震后的这一现象:在一些古迹和墓地出现了奇特的旋转变形,这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其形成机理[2]。
由于地震教科书中提出的地震波经典理论排除了旋转运动存在的可能性,观察到的现象被解释为地震波与其经过的复杂结构体的相互作用。
与上面提到的传统观点不同,世界上的几个研究中心研究了一种旋转事件中在粒状岩里出现的地震旋转现象以及地震旋转波[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地震波探测的研究进展-1/fibersensor/blog/item/66e8ee11cf1e531db9127b88.html光纤传感技术推广,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标注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yyebuxing@--------- 广交各行业的朋友;提供各类光纤传感产品;联系qq:42705607(请注明光纤传感)1 引言地震波是一种由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在地震学中,研究地震波一直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现代地震仪通过探测地震波, 得到地震记录来研究震源、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本身,并实现临震预报。
在石油勘探领域,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
人工震动引起的弹性波经岩层分界面发生反射或折射,反射波或折射波被高度灵敏的地震检波器记录, 从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
在安全监测领域,通过探测入侵目标引起的地面波来实现目标识别及预警。
但是, 传统的地震波探测系统普遍存在着灵敏度低、动态范围小、漏电、供电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地震预报、石油勘探及安全监测等技术的发展。
光纤传感技术以光纤为媒质、光为载体,感知和传输外界信号。
它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绝缘性好、耐腐蚀、便于组网及长距离传输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在一些传统传感器受到限制的领域,例如地震仪所使用的边远山区环境、周界安全监测系统的野外环境以及石油勘探中高温高压强电磁强辐射的井下环境。
与传统地震波探测技术相比,光纤地震波探测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好的前景。
2 各类型光纤地震波探测技术近20 多年以来,各种类型的光纤传感器被用于地震波探测,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实验室成果及一些商业应用。
按照其传感机理可以分为:强度调制型、干涉型、光纤光栅型、光纤激光型及分布型等。
2.1 强度调制型地震波引起光纤中传输光强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出光强的变化就可以实现地震波探测。
1990 年,美国南加州大学P. C. Leary 等[1]报道了一种基于光纤微弯损耗原理的强度调制型光纤地震仪,并进行了3 次加州地震的记录,与电类地震仪的测量结果相比,该光纤地震仪具有更好的低频响应。
2001 年,美国海军实验室J. A. Bucaro 等[2]报道了一种基于光纤微弯损耗的超小型光纤加速度计,质量仅为1.8 g。
2007 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D. H. Kim 等[3] 报道了一种基于双光栅透射光强调制的光纤加速度计,其结构如图1 所示。
两光栅一个固定在加速度计壳壁上,另一个固定在质量块上。
在振动作用下,两光栅作相对移动,通过光栅的光强随之变化,从而可探测振动的加速度。
强度调制型光纤地震波传感器的优点在于解调简单,系统易于实现。
但是其灵敏度通常较低,难以实现微弱地震信号的探测,并且对光源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这些劣势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2.2 干涉型基于光纤干涉仪的地震检波器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性能较好的一种光纤地震波探测技术。
光纤干涉仪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在极微弱地震波的作用下,其输出光信号的相位能发生相应变化,再通过相位解调系统就能够还原出地震信息。
干涉型光纤地震波探测技术灵敏度极高,并且稳定性好,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并有相关产品问世。
常见的用于地震波探测的光纤干涉仪主要包括Mach-Zehnder干涉仪、Michelson 干涉仪及Fabry-Perot 干涉仪等。
1987 年,美国海军研究生院D. L. Gardner 等[4]率先报道了基于Michelson 干涉仪的光纤地震检波器,为芯轴式结构,该系统的最小分辨率为1ng/√Hz,探测频段为10~1000 Hz。
1990 年,D. A. Brown 等[5]报道了盘片式结构的地震检波器,使用频段也高于20 Hz。
图2 所示为芯轴式及盘片式Michelson 干涉型地震检波器。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和OKI 电子公司的Y. Shindo等[6]研制出用于探测海底地震波的干涉式加速度传感器。
采用的是盘片式的Michelson 结构,并利用3 支加速度计分别测量三维方向上的地震波,利用相位截波(PGC)相位解调技术,最小可探测的地震波加速度达到了30 Hz,但在低于3 Hz 时,其噪声水平急剧提高。
系统中还采用了EDFA 进行光放大来实现长距离的光传输,并已经试用于海底地震的监测。
在国内,清华大学廖延彪教授课题组[7]于2004 年报道了一种用于井下VSP 系统的三分量光纤加速度计。
该加速度计由三支分别测量x,y ,z 方向振动加速度的芯轴式Michelson 干涉干涉型传感器构成。
2.3 光纤光栅型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是一种波长调制型传感器[8]。
其反射光谱的中心波长随地震波引起的应变而变化,通过波长解调技术还原出地震信号。
光纤光栅型地震检波器的显著优势在于抗干扰性好,大规模组网能力强,而缺点则在于其探测灵敏度难以达到干涉型地震检波器的水平。
2006 年,美国Stevens 理工学院Z. Yang 等[9]报道了基于改性悬臂梁结构的光纤光栅地震波传感器,其结构如图3 所示。
该检波器的工作频段为10~110 Hz,共振频率为90 Hz,采用匹配光栅进行波长解调,动态范围80 dB,该系统最小可探测的振动加速度为40μg。
他们将该检波器用于地面侦察系统中,对人员行走、跑动、轮式车的探测距离分别达到了67 m,83 m,180 m。
意大利A. Laudati 等[10] 和G. Gagliardi 等[11] 分别于2007 年和2008 年报道了光纤光栅型地震检波器。
A. Laudati 等将三只波分复用的FBG 分别间隔120°排列在圆管内壁,构成一支有方向性的地震检波器,如图4 所示。
同传统检波器的对比冲击测试结果表明在0.1 ~10 Hz 范围内频率响应一致。
G.Gagliardi 等采用相似的传感器结构,在竖立的圆柱杆上固定了质量块和FBG,该系统本底噪声较高,最小可探测的加速度仅能达到0.1 mg/√Hz。
除普通光纤布拉格光栅外,倾斜光纤光栅也被用于测量振动信号。
2008 年,T. Guo 等[12]报道了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TFBG)的光纤振动传感器,如图5所示。
在TFBG 与引导光纤熔接时,保持两者纤芯之间有微小错位,从而使得TFBG 的包层模能够重新耦合进入纤芯。
在反射光谱中,布拉格波长处的谐振峰之前还会有一个由包层模引入的谐振峰,其波长随光纤振动而变化,通过检测其波长可以实现振动测量。
2.4 光纤激光型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以分布反馈(DFB)光纤激光器作为传感元件的地震波传感器。
DFB 光纤激光器具有极窄的线宽,结合高分辨率的干涉式波长位移解调技术,能够得到极高的探测分辨率。
光纤激光型地震检波器既具有光纤光栅检波器波长编码、抗干扰能力强、探头尺寸小、易于组网的优点,又具有干涉型检波器灵敏度极高的优点,因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2007 年,美国G. H. Ames 等[13]报道了一种基于DFB 光纤激光器的加速度计,该传感器尺寸仅为83 mm×8 mm×6 mm,工作频段为10~5000 Hz,最小可探测的加速度能达到125 kHz。
2.5 分布型上述各类光纤地震波传感器都属于点式测量,通过组网也只能实现“准分布”式测量。
而若要求在大跨度内实现连续性的分布式测量,则必须采用分布型光纤地震波传感器,它充分发挥出了“传感合一”的优。
但是,它也存在对地震波的探测灵敏度较低的缺点。
相位型光时域反射(Φ-OTDR)原理被用来构建分布型地震波传感系统。
它是利用光纤中不同部位背向散射光信号之间发生的干涉,通过探测光功率变化来实现光纤扰动的定位。
2005 年,美国德州农机大学H. F. Taylor 课题组[14]报道了一种基于Φ-OTDR 的入侵监测系统。
2008 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XiaoyiBao 教授课题组[15] 报道了一种基于偏振时域反射(POTDR)原理的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测量的振动频率高达5 kHz。
另外一种常见的分布型地震波传感系统是基于激光干涉原理[16],其传感机理与干涉型光纤地震波传感系统相似,采用长距离光缆经连接构成Mach-Zehnder 干涉仪或者Sagnac 干涉仪结构,而光源多采用相干长度很长的激光器.3 光纤地震波探测的应用光纤地震波探测相比传统地震波探测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因而在地震预报、石油地震勘探、周界安全监测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
3.1 地震预报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且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历代人民曾饱受地震灾害之苦,如2008 年的“5.12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不计其数的财产损失。
地震预报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准确而及时地预报地震具有重大的意义。
地震之前存在着多种前兆现象,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地震波监测一直是进行地震学研究的唯一被公认的有效手段。
现代地震仪虽然为地震观测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由于其固有的电学机制,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而将光纤传感技术引入到地震波监测领域,能够彻底解决传统地震仪供电、稳定性和抗雷击问题,并可以为地震监测提供全新的网络化探测手段。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M. Zumberge 等[17]研制出了基于Michelson 干涉仪的光纤地震仪,如图6(a)所示。
该研究小组在标准STS-1 地震仪的基础上,用光纤干涉技术替换传统的电学测量手段,实现了高达5×10-13 m 的位移测试精度,带宽为10~4~15 Hz,并对2002 年发生在南佐治亚岛的一次里氏6.7 级的地震进行了记录,该光纤地震仪测试结果和标准地震仪的对比如图6(b)所示。
日本NTT 公司[18]开发了基于光纤光栅的海底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如图7 所示。
该系统中的地震检波器和海啸传感器均采用光纤光栅。
每支地震检波器由3 个方向的光纤光栅加速度计构成,如图7(b所示,其FBG 加速度计采用了L 型梁结构,灵敏度高达600~1000 pm/g,并经过了冲击、挤压、水压等可靠性实验。
海啸传感器由FBG 压力传感器构成。
在日本气象厅的支持下,研究小组将该系统安置在日本伊豆半岛离海岸4 km 深的海底,每条海底光xian长100 km,其上每间隔25 km 串接有4 个地震检波器和4 个海啸传感器,能够对日本东海、东南海及南海的海底地震、海啸进行监测,探测距离能够达到100 km 以上。
3.2 石油地震勘探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当遇着岩层的分界图 6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光纤地震仪[17] 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