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精品模板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精品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5acbc0681c758f5f71f6763.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一.基本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C40,并可采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⑵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⑶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⑷设计中宜采取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⑸设计中宜根据工程情况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
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⑴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摄氏度;⑵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摄氏度;⑶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
0摄氏度/d;⑷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摄氏度。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
二.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⑴一般规定1。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1。
2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2024版年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024版年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41c6c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9.png)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 浪费和污染,推行绿 色施工理念。
2024/2/2
采取有效的降尘、降 噪、减排措施,减少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6
THANKS
2024/2/2
27
2024/2/2
12
浇筑过程控制要点
分层浇筑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和施 工条件,合理划分浇筑层, 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过大, 以避免出现冷缝。
2024/2/2
浇筑速度控制
保持适当的浇筑速度,避 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混凝土 内部产生应力或裂缝。
施工缝处理
在浇筑过程中如需留置施 工缝,应按照规范要求进 行处理,确保接缝处混凝 土质量。
外加剂
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法
01
设计原则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 作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
量,降低水化热。
2024/2/2
02
设计方法
通过试验确定各原材料的用量比 例,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03
配合比调整
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对配 合比进行适时调整。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概述 • 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 浇筑与振捣工艺控制 • 温度裂缝预防与处理措施 • 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2
2024/2/2
01
概述
3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且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 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裂缝出现 的混凝土块体。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09f28d50242a8956bece4db.png)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1 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土工程施工。
1.0.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术语2.1.1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2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3跳仓施工法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2.1.4永久变形缝deformation seam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2.1.5竖向施工缝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1.6水平施工缝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1.7温度应力thermal stress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8收缩应力shrinkage stress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9温升峰值the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ature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https://img.taocdn.com/s3/m/c81722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c.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料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掺和料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加剂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胶比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坍落度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砂率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设备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板安装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钢筋绑扎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混凝土浇筑流程浇筑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层厚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浇筑速度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混凝土振捣要求振捣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点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混凝土养护措施养护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温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温度监测与控制测温点布置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控制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温速率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111 水泥品种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以及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2024版年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
![2024版年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3a3ed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8.png)
采用降温措施
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循环冷却 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2024/2/2
加强施工控制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振捣时间和 养护条件,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实施预防措施前后的温度裂缝 情况,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1
处理方法选择依据及操作要点
表面修补法
适用于表面较浅的温度裂缝,采用 环氧胶泥、水泥浆等材料进行表面
封闭。
灌浆法
适用于较深层的温度裂缝,采用压 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裂缝中,达
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2024/2/2
结构加固法
当温度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性能 时,需采用加大截面、增设支点等 加固方法进行处理。
操作要点
根据裂缝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确保 处理效果。
32
后期监测和维护保养建议
题。
2024/2/2
36
试验方法选择和操作要求
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比性。
操作要求应明确试验人员的资质和技能要求,以及试验设备的校准和维 护保养等事项,确保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2024/2/2
对于新型混凝土材料或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应采用先进的试验方法和 设备进行检测和分析,以提高试验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行检验和验收。
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规格、强 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含泥量、
有害物质含量等。
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 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原材料质
量合格。
2024/2/2
13
03
配合比设计及试配验证
2024/2/2
14
配合比设计原则和方法论述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1b6e8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0.png)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关键信息项:1、施工流程及标准2、质量控制要点3、安全防护措施4、环境保护要求5、施工进度安排6、验收标准及程序11 施工流程及标准1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顺序、振捣方式、养护措施等。
112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水泥应优先选用低热水泥,骨料应级配良好,含泥量应符合规定。
113 混凝土搅拌应均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114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振捣应密实,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现象。
115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如设置溜槽、串筒等。
12 质量控制要点121 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每批原材料都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及时调整。
12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4 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125 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 25℃,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13 安全防护措施131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高处作业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13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133 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134 混凝土浇筑时,应安排专人指挥,确保施工安全。
135 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14 环境保护要求141 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洒水降尘、设置围挡等。
142 混凝土搅拌站应设置沉淀池,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143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及时清理,做到工完场清。
144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15 施工进度安排151 根据工程总体进度要求,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和完成时间。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https://img.taocdn.com/s3/m/c0bce0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3.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范本1:正式专业风格】1. 引言该文档规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标准及要求,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文档内容详细介绍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的选择和检测、具体施工步骤等方面的要求。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 工地布置和设施搭建2.1.1 工地的平整和清理2.1.2 施工设施的搭建2.1.3 安全措施的落实2.2 材料准备和检测2.2.1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2.2.2 骨料和水泥的质量检测2.2.3 施工材料的储存和保管3. 施工工艺和步骤3.1 模板的安装和调整3.1.1 模板支撑和固定3.1.2 模板的调整和均匀3.2 钢筋的布置和固定3.2.1 钢筋的清理和检查3.2.2 钢筋的加工和预埋3.2.3 钢筋的固定和连接3.3 浇筑工艺和措施3.3.1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3.3.2 浇筑方法和工具的选择3.3.3 后期处理和养护4. 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4.1.1 配合比的调整和检查4.1.2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检查4.2 施工质量记录和报告4.2.1 施工过程中的记录4.2.2 施工质量报告的编制和提交5. 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国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5.1.1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5.1.2 施工现场管理规定5.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规范5.2.1 骨料和水泥的检测标准5.2.2 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方法【范本2:简洁实用风格】1. 概述该文档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规范范本,旨在规范施工流程,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文档内容详细介绍了施工前准备、材料选择和检测、具体施工步骤等。
施工质量控制和法律名词及注释也作了简要说明。
2. 施工前准备2.1 工地布置和设施搭建2.2 材料准备和检测3. 施工工艺和步骤3.1 模板安装和调整3.2 钢筋布置和固定3.3 浇筑工艺和措施4. 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4.2 施工质量记录和报告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国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5.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规范【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内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649e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d.png)
坍落度控制
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坍落 度,确保混凝土的和易 性和流动性满足施工要
求。
外观质量控制
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实时 检查和处理,确保外观
质量符合要求。
04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 防裂措施
温度控制重要性及目标设定
温度控制重要性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产生的热量不 易散发,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进而产生温度应力 ,引发裂缝。因此,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 环节。
核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设计,确保符合施工工 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施工材料准备
01
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水 泥、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
,并严格控制其质量。
02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 定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并进 行试配,确保混凝土工作性
实施过程监控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振捣方式等参数,避免产生过大的 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同时,加强养护管理,确保混凝土充分硬化,提高抗裂 性能。
05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时间确定
养护方式选择及要求
养护方式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常采用的养护方式包括自然养护、覆盖养护和喷涂养 护剂等。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目录
• 施工前准备 •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措施
目录
•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拆模时间确定 •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与流程
01
施工前准备
设计文件审查
审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图纸,确保结构形式、尺寸 、配筋等符合规范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19771b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a.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规范1.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施工现场一次性浇筑混凝土超过500m³的工程,这些工程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制定本规范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
2. 施工前准备2.1 工程筹备2.1.1 施工前需进行项目计划编制,包括总体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
2.1.2 确定施工团队,并明确各个责任分工及施工人员的资质要求。
2.2 设备准备2.2.1 确定施工所需设备,包括搅拌站、泵车、输送管道等,并检查设备的完好性。
2.2.2 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并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
3. 混凝土材料3.1 砂石料要求3.1.1 砂石料应符合《混凝土用细集料及砂石料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颗粒分布、骨料表面无粘附物等特点。
3.1.2 砂石料应进行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等检测,确保符合要求。
3.2 水泥要求3.2.1 水泥应遵循《水泥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包括水泥的标号、活性指数、含水量等。
3.2.2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防止吸湿团块。
4. 施工工艺4.1 浇筑前准备4.1.1 对浇筑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安装坚固、嵌缝严密。
4.1.2 确保施工前的地基处理工作已完成,地基平整、清洁,无积水。
4.2 混凝土浇筑4.2.1 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湿度、温度控制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太早或者太晚凝结。
4.2.2 在浇筑过程中,及时修补和挤压混凝土,确保浇筑的稠度和均匀性。
5. 施工质量控制5.1 混凝土强度测试5.1.1 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满足设计要求。
5.1.2 采用取样测试的方法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5.2 施工质量检查5.2.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对浇筑模板、设备、混凝土表面质量等进行检查。
5.2.2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记录,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4c3ab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2.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根据设计的要求和相关规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评审。
2.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胶比、水灰比、砂浆配合比等参数。
3. 选择合适的基底处理方法,如清理、修复、加固等。
4.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通畅,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5. 配备适当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如搅拌机、输送泵、振动棒等。
二、混凝土制作和浇筑:1. 按照设计要求,准确称量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并经过筛选和搅拌,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
2. 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避免过渡搅拌或不充分搅拌。
3. 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避免过于稀薄或过于干硬的情况发生。
4. 使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5. 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要求,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和浇筑顺序。
三、养护和保护:1.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
根据气象条件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法。
2. 养护期间,必须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避免干裂和脱水。
可采用覆盖、喷水、保温等养护方式。
3. 在养护期间,严禁车辆、人员或重物等对混凝土进行碾压或冲击。
4. 如遇到雨雪天气,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搭建雨棚、覆盖防水材料等。
5.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和后续的施工工序。
四、质量控制和检验:1. 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包括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进行抽样检测。
2.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强度、质量、构造等方面的检验和测试。
3. 对于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部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改善。
4. 严格按照施工记录和验收规定,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检查。
5. 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综合验收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五、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专项培训。
2. 选派有经验和资质的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现场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d5b25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7.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一.基本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C40,并可采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⑵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⑶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⑷设计中宜采取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⑸设计中宜根据工程情况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⑴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摄氏度;⑵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摄氏度;⑶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摄氏度/d;⑷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摄氏度;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二.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⑴一般规定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⑵原材料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摄氏度;2.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3.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含泥量不应大于3%;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4.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5.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6.外加剂的选择应满足本规范第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7.拌和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⑶配合比设计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②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③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④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⑤水胶比不宜大于;⑥砂率宜为35%~42%;2、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三.混凝土施工1.一般规定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②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③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计划;④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⑤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⑥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⑦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⑧主要应急保障措施;⑨特殊部位和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措施;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置水平施工缝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其位置及间歇时间;⑶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下列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①留置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②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③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⑷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宜规定合理的工期,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应采取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2.施工技术准备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制定关键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⑶施工现场设施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时完成,场区内道路应件坚实平坦,必要时,应与市政、交管等部门协调,制定场外交通临时疏导方案;⑷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当有断电可能时,应有双回路供电或自备电源等措施;⑸大体积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不宜低于单位时间所需量的倍;⑹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设备,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运转,其性能和数量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⑺混凝土的测温监控设备宜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配置和布设,标定调试应正常,保温用材料应齐备,并应派专人负责测温作业管理;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3.模板工程⑴大体积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系统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同时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进行保温构造设计;⑵模板和支架系统在安装、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必须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⑶后浇带或跳仓法留置的竖向施工缝,宜用钢板网、铁丝网或小板条拼接支模,也可用快易收口网进行支挡;后浇带的垂直支架系统宜与其他部位分开;⑷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摄氏度;当模板作为保温养护措施的一部分时,其拆模时间应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温控要求确定;⑸大体积混凝土宜适当延迟拆模时间,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流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措施;4.混凝土浇筑⑴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mm~500mm;②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③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④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清除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②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并应充分润湿,但不得有积水;③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应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⑶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与侧墙相连接的施工缝,当有防水要求时,应采取钢板止水带处理措施;⑷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移位和变形的措施,并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⑸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5.混凝土养护⑴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②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并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③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摄氏度时,可全部拆除;⑵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⑶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在保温养护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⑷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加强养护,其侧模、底模的保温构造应在支模设计时确定;⑸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地上结构应尽早进行装饰,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6.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炎热、冬期、大风或雨雪天气时,必须采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⑵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遮盖、洒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条件许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⑶冬期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摄氏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⑷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在作业面应采取挡风措施,并应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⑸雨雪天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施工时,应采取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措施;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气时,应及时在结构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缝,并应尽快终止混凝土浇筑;对已浇筑还未硬化的混凝土应立即进行覆盖,严禁雨水直接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7.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①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②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③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④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⑤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⑥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⑦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⑵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②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固,并应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③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应加以保护;④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⑶测试过程中宜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⑷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75ee7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e.png)
大体积混凝土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每方体积达到或超过2.5m³的混凝土。
由于其体积较大,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来指导施工。
一、材料要求1. 水泥应符合GB 175-2007《水泥》的要求,且应具有标准抗压强度和早期强度。
2. 粗骨料应符合GB/T 14684-2011《常用石料、碎石和天然砂》的要求,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粒径分布。
3. 细骨料应符合GB/T 14684-2011《常用石料、碎石和天然砂》的要求,且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骨料稳定性。
4. 外加剂应符合GB/T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的要求,且应有良好的减水剂、增粘剂、减缩剂等性能。
二、施工要求1. 混凝土的浇筑应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精度。
2. 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且应按照搅拌比例和时间来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3. 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渗水,可采用振捣和加强隔离措施来防止混凝土的脱水和流失。
4. 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类型来确定,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喷水、覆盖遮阳网等,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质量控制要求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前进行试配,确定最佳配合比以达到设计强度和耐久性。
2. 混凝土的强度检验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3. 混凝土的缺陷检验应及时进行,如裂缝、空鼓、偏差等,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影响使用和安全。
四、施工安全要求1.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人身安全,严禁在混凝土上行走和站立,应采取安全生产措施,如设置围挡、悬挂警示标志等。
2. 混凝土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清除杂物和垃圾,以减少意外和安全隐患。
3. 混凝土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严禁无证无经验的人员从事混凝土施工工作。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包括材料要求、施工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和施工安全要求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GB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9cd51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0.png)
GB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例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高层楼房的地下室底板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如果施工不当,容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因此,遵循 GB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至关重要。
首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
要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
水泥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品种,如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等。
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粒形及级配良好的石子和中粗砂,并且要严格控制含泥量。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要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
同时,还应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降低水化热。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可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
分层厚度应根据振捣设备的能力和混凝土的供应能力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500mm。
每层混凝土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以避免出现冷缝。
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浇筑顺序和方法。
例如,对于面积较大的基础,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
同时,要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但也要避免过振导致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保湿可以采用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保温可以采用覆盖保温材料,如岩棉被、泡沫塑料等,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温度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应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布置测温点,定时测量混凝土的温度。
当发现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增加保温层厚度或进行内部降温。
施工中的裂缝控制也是重点。
除了通过温度控制来减少裂缝的产生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此外,合理设置施工缝和后浇带,也能有效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4a9a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f.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1. 引言本文档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旨在确保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包括基础、建筑结构、筏板、坝体等。
2. 工程准备2.1 地基处理2.1.1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填筑、挖掘等。
2.1.2 地基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施工材料3.1 水泥3.1.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
3.1.2 水泥应密封存放,避免吸湿。
3.2 砂3.2.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砂子。
3.2.2 砂子应进行筛分,确保粒径符合要求。
3.3 石子3.3.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石子。
3.3.2 石子应进行筛分,确保粒径符合要求。
4. 施工工艺4.1 混凝土搅拌4.1.1 根据设计比例,将水泥、砂、石子按一定比例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4.1.2 搅拌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4.2 浇筑4.2.1 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将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倒入模板中,并用振动器进行振动,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4.2.2 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浇筑间断,以免产生冷缝。
5. 施工质量控制5.1 强度检测5.1.1 完成浇筑后,应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
5.1.2 强度检测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5.2 表面质量检验5.2.1 完成浇筑后,应进行表面质量检验,检查有无裂缝、空鼓等缺陷。
5.2.2 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达到表面平整度要求。
6. 安全措施6.1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6.2 施工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7.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附件2: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附件3: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8.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混凝土:指由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经过搅拌、浇筑而成的人工石材。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8739a37a76e58fafab003b1.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350kg/m3二、较大体积的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在混凝土中埋放石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埋放厚度不小于150mm的石块,埋放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2、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
3、石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及混凝土的强度。
4、石块应清洗干净,应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
5、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6、受拉区混凝土或当气温低于0℃时,不得埋放石块。
三、大体积墩台基础混凝土,当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
分块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块宜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小于50m3。
2、每快高度不宜超过2m。
3、块与块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
4、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缝处理。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应参照下述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1、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2、采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
3、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4、混凝土用料要遮盖,避免日光暴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以降低入仓温度。
5、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6、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生。
注: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系指混凝土振捣后,在混凝土50~100mm深处的温度。
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
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应制取试件检验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 龄期的抗压极限强度时,试件制取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连续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每80~200 m3或每一工作班应制取2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d51eb3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d.png)
50119-2003 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 4.2.6 外加剂的选择除应满足本规范第4.2.5 条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
• 3.0.3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 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 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 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 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 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 本条确定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方案阶段应做的试算分析工作, 对大体 积混凝土浇筑体在浇筑前, 应进行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的验算分析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温控指标(温升峰值、里表温差、降温速率、混凝土 表面与大气温差)及制定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拌制、运输过程及混凝土养护的降温和保温措施、温度监测方法 等) , 以防止或控制有害裂缝的发生, 确保施工质量。
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 - C40 , 并可采用混凝土60d 或
90d 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 ; • 2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 还应结 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 • 3 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 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 ; • 4 设计中宜采取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 • 5 设计中应根据工程情况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
• 2. 1. 14 贯穿性裂缝through crack
• 贯穿混凝土全截面的裂缝。
• 2.1.15 绝热温升adiabatic rise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0bc2b7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8.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遵循严格的施工规范至关重要。
一、施工准备1、材料选择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 23。
掺和料可选用粉煤灰、矿渣粉等,以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选用,如缓凝剂、减水剂等。
2、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配确定。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和料和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同时,应控制水胶比不大于 055,坍落度宜为 160mm180mm。
3、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浇筑方法、振捣方式、养护措施、温度监测方案等。
施工方案应经过审批,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现场准备施工现场应保证道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
混凝土浇筑设备应提前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
模板和钢筋应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浇筑1、浇筑顺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遵循分层分段、均匀连续的原则。
分层厚度宜为 300mm 500mm,分段长度宜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浇筑速度、振捣能力等因素确定。
2、浇筑方法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方法。
全面分层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分段分层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 3 倍的情况。
3、振捣要求振捣应密实,不得漏振、过振。
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100mm,以消除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
振捣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6cba4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5.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梁墩台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如果施工不当,极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遵循严格的施工规范至关重要。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1、水泥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这样可以减少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升。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收缩。
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其含泥量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的适量掺入,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4、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的使用,有助于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凝结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
二、配合比设计1、降低水化热通过优化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骨料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2、控制坍落度根据施工条件和浇筑方式,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既要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又要避免坍落度过大导致的离析和泌水。
3、耐久性要求考虑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的耐久性要求,如抗渗性、抗冻性等,通过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和料来满足。
三、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1、搅拌搅拌时间应足够长,确保各种原材料均匀混合。
同时,应根据气温和原材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搅拌用水量。
2、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泌水和坍落度损失过大的情况。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或隔热措施,以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四、混凝土的浇筑1、浇筑方法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可选择分层浇筑、分段浇筑或斜面分层浇筑等方法。
分层浇筑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以利于混凝土的散热和振捣。
2、振捣振捣应均匀、密实,避免漏振和过振。
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
3、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一般不宜超过 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得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得温度变化与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得混凝土。
一.基本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大体积混凝土得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C40,并可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得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得依据;⑵大体积混凝土得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与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得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与收缩得构造钢筋;⑶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⑷设计中宜采取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得技术措施;⑸设计中宜根据工程情况提出温度场与应变得相关测试要求。
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得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得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得控制指标、制定相应得温控技术措施。
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⑴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得温升值不宜大于50摄氏度;⑵混凝土浇筑体得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得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摄氏度;⑶混凝土浇筑体得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摄氏度/d;⑷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摄氏度。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得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得标准。
二.原材料、配合比、制备及运输⑴一般规定1、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得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得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得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得要求。
1、2大体积混凝土得制备与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得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供应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得有关参数。
⑵原材料2、1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得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得有关规定,当采用其她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得规定;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得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得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得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得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摄氏度。
2.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她必要得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3.骨料得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得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3、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应大于3%;3、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3、3应选用非碱活性得粗骨料;3、4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得粒径可适当增大。
4.粉煤灰与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得粉煤灰》GB1596与《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得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得有关规定。
5.所用外加剂得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与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得规定。
6.外加剂得选择应满足本规范第4、2、5条得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6、1外加剂得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6、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得影响;6、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得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7.拌与用水得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得有关规定。
⑶配合比设计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得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得设计依据。
②所配制得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得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
③拌与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④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得40%;矿渣粉得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得50%;粉煤灰与矿渣粉掺合料得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得50%。
⑤水胶比不宜大于0、50。
⑥砂率宜为35%~42%。
2、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得技术参数得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得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得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与拌与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得技术措施。
三.混凝土施工1.一般规定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得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②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与温控指标得确定;③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计划;④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与现场总平面布置;⑤温控监测设备与测试布置图;⑥混凝土浇筑顺序与施工进度计划;⑦混凝土保温与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得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得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⑧主要应急保障措施;⑨特殊部位与特殊气候条件下得施工措施。
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置水平施工缝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得要求、混凝土得供应能力、钢筋工程得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其位置及间歇时间。
⑶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下列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①留置变形缝:变形缝得设置与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得规定;②后浇带施工:后浇带得设置与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得规定;③跳仓法施工:跳仓得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得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应按施工缝得要求设置与处理。
⑷大体积混凝土得施工宜规定合理得工期,在不利气候条件下应采取确保工程质量得措施。
2.施工技术准备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得综合抗裂措施,制定关键部位得施工作业指导书。
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混凝土得模板与支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得基础上进行。
⑶施工现场设施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得要求按时完成,场区内道路应件坚实平坦,必要时,应与市政、交管等部门协调,制定场外交通临时疏导方案。
⑷施工现场得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得需要,当有断电可能时,应有双回路供电或自备电源等措施。
⑸大体积混凝土得供应能力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得需要,不宜低于单位时间所需量得1、2倍。
⑹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得设备,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全面得检修与试运转,其性能与数量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得需要。
⑺混凝土得测温监控设备宜按本规范得有关规定配置与布设,标定调试应正常,保温用材料应齐备,并应派专人负责测温作业管理。
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应建立严格得岗位责任制与交接班制度。
3.模板工程⑴大体积混凝土得模板与支架系统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得规定进行强度、刚度与稳定性验算,同时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得养护方法进行保温构造设计。
⑵模板与支架系统在安装、使用与拆除过程中,必须采取防倾覆得临时固定措施。
⑶后浇带或跳仓法留置得竖向施工缝,宜用钢板网、铁丝网或小板条拼接支模,也可用快易收口网进行支挡;后浇带得垂直支架系统宜与其她部位分开。
⑷大体积混凝土得拆模时间,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混凝土得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摄氏度;当模板作为保温养护措施得一部分时,其拆模时间应根据本规范规定得温控要求确定。
⑸大体积混凝土宜适当延迟拆模时间,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流袭击、突然降温与剧烈干燥等措施。
4.混凝土浇筑⑴大体积混凝土得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得作用深度及混凝土得与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mm~500mm。
②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层间最长得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得初凝时间。
混凝土得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层间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得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③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
④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得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已硬化得混凝土表面,应清除表面得浮浆、松动得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②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得污物,并应充分润湿,但不得有积水;③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应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⑶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与侧墙相连接得施工缝,当有防水要求时,应采取钢板止水带处理措施。
⑷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移位与变形得措施,并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得泌水。
⑸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5.混凝土养护⑴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尚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得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范得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②保温养护得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并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得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③保温覆盖层得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得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摄氏度时,可全部拆除。
⑵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
⑶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与模板,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
在保温养护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得里表温差与降温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得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⑷高层建筑转换层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加强养护,其侧模、底模得保温构造应在支模设计时确定。
⑸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地上结构应尽早进行装饰,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6.特殊气候条件下得施工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炎热、冬期、大风或雨雪天气时,必须采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得技术措施。
⑵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遮盖、洒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得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条件许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