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学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faa16aaba0d4a7302763aa7.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学习————————————————————————————————作者: ————————————————————————————————日期:ﻩ规范学习规范名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学习地点:项目部会议室学习主要内容:一、大体积混凝土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在C25~C40的范围内,并可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2、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3 、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4、设计中宜采用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
5 、计中宜根据工程的情况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3.0.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3、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
二、积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制备及运输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6767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5.png)
• 5厂. .5霍.3料薄膜要麻袋可搭燃蠢黌籍置棚或遮为保温材料覆盖
凝土和
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蹵温控指曇喬要求时,应及时调整 保 温养护措施。 •其侧模高晨義筑转温构造大体隻混凝土施工定应加强进行养护,
-应尽早縫囊混凝土璧觀暴地下结麟
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
曇表》夜_及环《_磨
土^体8響置土浇董簍温监测降_羣及应臺温度反可按混凝
方式布置: 1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 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2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 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 尺寸布置; 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温度测点, 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混 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 7混 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 温度。
-4. 4.8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 充夕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和物的 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5混凝土施工
5. 1 一般规定
-5.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按 本 规范附录B “计算; 2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 3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 4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5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6混凝土浇筑运输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 7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 根 据温控指标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 “计算; 8主要应急保障措施; 9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93628249ff00bed5b8f31d08.png)
大体积混凝土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里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目录1简述定义2特点3裂缝4配制5区别大区别有裂缝浇筑温度降温速率6裂缝原因7温度控制8养护作用9有关措施10施工技术大事记光影集锦图册集锦花絮视频1简述定义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无明确定义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2特点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积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
[1]在建筑施工中常碰到大体积砼,为帮助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大体积砼防裂和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加强施工技术方面的交流,本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所及,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以问答的形式,先提出问题,再用通俗的语言和科学道理解答,问题解答也侧重于技术要领和做法,主要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主,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实际施工中常碰到的,目的是使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既知道大体积应该如何控制质量,又懂得为什么要进行防裂和温度控制的道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https://img.taocdn.com/s3/m/c81722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c.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水泥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料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掺和料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加剂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胶比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坍落度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砂率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准备工作施工设备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板安装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钢筋绑扎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混凝土浇筑流程浇筑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层厚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浇筑速度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混凝土振捣要求振捣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捣点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混凝土养护措施养护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护温度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温度监测与控制测温点布置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控制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温速率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111 水泥品种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以及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sAAA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PPT文档资料
![sAAA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0d786ae518964bce847c13.png)
4.4 制备及运输
• 4.4.1 混凝土的制备量与运输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 工艺的要求,并应用具有生产资质的预拌混凝土 生产单位,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 凝土》GB/T14902 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施工工 艺对坍落度损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 术要求。 • 4.4.7 搅拌运输过程中需补充外加剂或调整拌合物 质量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 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 小于120s; 2 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 4.4.8 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 充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和物的 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4.2 原材料
• 4.2.1 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 其质量 4.2.2 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 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 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 复检。 4.2.3 骨料的选择 4.2.4 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 质量 4.2.5 所用外加剂的质量
5 混凝土施工
5.1 一般规定
• 5.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按 本规范附录B“计算; 2 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 3 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 4 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 5 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 6 混凝土浇筑运输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 7 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 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 8 主要应急保障措施; 9 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为国家标准, 编号 GB50496-2009,自2009 年10 月1 日 起施行。其中,第4.2.2、5.3.2 为强制性条 文,必须严格执行。 • 本规范共分6 章,3 个附录。主要内容有: 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 配合比、制备与运输,混凝土施工,温控 施工的现场监测等。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 结构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本规 范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凝 土工程施工。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e4b460b7375a417866f8fa1.png)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科研、设计。
施工的检测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民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工程试应用,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3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制备与运输,混凝土施工,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政编码:100088,E-mail:*****************)。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上海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江苏海润化工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马钢嘉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仲晓林林松涛彭宣常张琨王铁梦牟宏远束廉阶路来军王建毛杰徐兆桐张晓平陈定洪吕军刘小刚张际斌崔东靖刘耀齐刘瑄钟翔仲朝阳陈宏哲伍崇明樊兴林李高阳陈飞飞1 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工程类精品文档]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工程类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20265f0f8c75fbfc77db239.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温度及材料性能――混凝土热扩散率;C――混凝土比热容;Cx――外约束介质(地基或老混凝土)的水平变形刚度E0――混凝土弹性模量;E(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弹性模量;Ei(t)――第i计算区段,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ftk(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b,K1,K2――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传热系数修正值;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Q0――水泥水化热总量;Qt――龄期t时的累积水化热;Rs――保温层总热阻;t――龄期;Tb――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Tb(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表层温度;Tbm(t)、Tdm(t)――混凝土浇筑体中部达到最高温度时,其块体上、下表面的温度;Tmax――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max(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q――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大气平均温度;T(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 y(t)――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Tw(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预计的稳定温度或最终稳定温度;ΔT1(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ΔT2(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块体在降温过程中的综合降温差;ΔT1max(t)――混凝土浇筑后可能出现的最大里表温差;ΔT1i(t)――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混凝土浇筑块体里表温度的增量;ΔT2i(t)――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内,混凝土浇筑块体综合降温差的增量;βμ――固体在空气中的放热系数;βs――保温材料总放热系数;λ0―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i―第i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学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16beaa447fd5360cba1adb51.png)
规范学习规范名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学习地点:项目部会议室学习主要内容:一、大体积混凝土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在C25~C40的范围内,并可利用混凝土60d 或9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2、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3 、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4、设计中宜采用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
5 、计中宜根据工程的情况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3.0.4 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 、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 、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3、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
二、积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制备及运输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时间及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时间及温度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412c9402e3f5727a5e96234.png)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时间及温度控制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里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一、内外温差有两个,一个是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再一个就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4.1.27中明确要求: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5℃,再一个就是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0℃(应注意的是:在GB50108-2001中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5℃,2008新规范中改为20℃)。
三、三个温度感应头位置分别在底板的上、中、下位置,间距不小于500mm,深度分别为表面下200 mm、混凝土中部和混凝土底部上200mm。
测温时间从测点混凝土浇筑完10小时(初凝)后开始,72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7天~14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力求在接近混凝土出现最高和最低温度时测量)测至温度稳定为止;采用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四、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一般的指,混凝土表面5cm与内部最高温度的温差。
但是覆盖好的话,表面5cm的温度和覆盖温度差不多的E、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最初3~5天。
砼的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其余80%要被蒸发。
五、为保证棒式温度计的测温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测温管的埋设长度宜比需测点深50~100㎜,测温管必须加塞,防止外界气温影响。
2、测温管内应灌水,灌水深度为100~150㎜;若孔内灌满水,所测得的温度接近管全长范围的平均温度3、棒式温度计读数时要快,特别在混凝土温度与气温相差较大和用酒精温度计测温时更应注意。
4、采用预留测温孔洞方法测温时,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c2fccf88f12d2af90242e68c.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在施工现场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下面就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施工上有用的方法或建议。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大体积混凝土含义一般是指其体积大到必须采取措施处理水化热产生的温差,合理解决温差变形引起的应力,并控制裂缝的产生或限制裂缝开展的现浇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给予大体积混凝土定义: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l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砼的温升和温差与表面系数有关,单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75cm以上,双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100cm以上,水化热行引起的砼内外最大温差预计可能超过25℃,应按大体积砼施工。
二、大体积砼结构的特点由于高层基础多为砼体积较大的箱形、筏形和桩承台较大的基础,这种结构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
但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与砼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大体积砼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这些裂缝往往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必须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
1、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3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以上温度指标均为一级建造师考试内容,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提供了数据上的定义。
2、原材料选用: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2)应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3)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大于60度4)砂石材料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大于2.3,石子连续级配5—31.5mm3、配合比设计1)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控制在C25—C4O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 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专业知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
![【专业知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a8398c6a58da0116c1749cd.png)
【专业知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温度及材料性能符号解释:温度及材料性能――混凝土热扩散率;C――混凝土比热容;Cx――外约束介质(地基或老混凝土)的水平变形刚度E0――混凝土弹性模量;E(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弹性模量;Ei(t)――第i计算区段,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ftk(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b,K1,K2――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传热系数修正值;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Q0――水泥水化热总量;Qt――龄期t时的累积水化热;Rs――保温层总热阻;t――龄期;Tb――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Tb(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表层温度;Tbm(t)、Tdm(t)――混凝土浇筑体中部达到最高温度时,其块体上、下表面的温度;Tmax――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max(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q――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大气平均温度;T(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 y(t)――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Tw(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预计的稳定温度或最终稳定温度;ΔT1(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ΔT2(t)――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块体在降温过程中的综合降温差;ΔT1max(t)――混凝土浇筑后可能出现的最大里表温差;ΔT1i(t)――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混凝土浇筑块体里表温度的增量;ΔT2i(t)――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内,混凝土浇筑块体综合降温差的增量;βμ――固体在空气中的放热系数;βs――保温材料总放热系数;λ0―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i―第i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75377002768e9951e7387e.png)
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GB50496-2009》2010-03-22 21:2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里面定义: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还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原审查意见中的提议: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体积大于1000m3,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工程,都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参考: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是: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因为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则易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无明确定义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在水工建筑物里常见,类似混凝土重力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是: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超过25度),易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变形。
大体混凝土除了最小断面和内外温度有一定的规定外,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基本规定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基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709211f59eef8c75fbfb368.png)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基本规定信息来源:新乡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浏览次数:387 发布时间:2010-12-03 08:42:40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及基本规定(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一、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米的大体积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二、基本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至 C40,并可采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2)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果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3)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4)设计中宜采用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5)设计中宜根据情况提出温度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
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度及降温度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4、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温升值不宜大于50℃;(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度(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 /d;(4)混凝土浇筑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https://img.taocdn.com/s3/m/ff9490661711cc7931b716a4.png)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科研、设计。
施工的检测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民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工程试应用,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研究,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6章,3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制备与运输,混凝土施工,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编制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政编码:100088,E-mail:*****************)。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五公司上海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江苏海润化工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公司马钢嘉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仲晓林林松涛彭宣常张琨王铁梦牟宏远束廉阶路来军王建毛杰徐兆桐张晓平陈定洪吕军刘小刚张际斌崔东靖刘耀齐刘瑄钟翔仲朝阳陈宏哲伍崇明樊兴林李高阳陈飞飞1 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c3b46a1d4d8d15abe234e5f.png)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1 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土工程施工。
1.0.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术语2.1.1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2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3跳仓施工法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2.1.4永久变形缝deformation seam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2.1.5竖向施工缝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1.6水平施工缝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1.7温度应力thermal stress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8收缩应力shrinkage stress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9温升峰值the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ature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20)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0)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00ea79f7ec4afe04a1dfff.png)
(20)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设置水平施工缝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升值,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B. 当在施工缝表层和中间部位设置间距较密、直径较小的抗裂钢筋网片后,不能有效地避免或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或开展C.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转换层结构的尺寸高而大一般转换梁常用截面高度1.6~4.0mD. 利用叠合梁原将高大转换层结构按叠合构件施工,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2. 以下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大体积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B. 当模板作为保温养护措施的一部分时,其拆模时间应根据本规范规定的温控要求确定C.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情况下宜适当缩短拆模时间D. 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流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措施3.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浇筑层厚度一般不大于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B. 常用的插入式振捣棒作用有效长度大于450mmC. 大体积混凝土因为泵送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比较小,表面浮浆和泌水现象普遍存在,应及时清除D.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可在混凝土终凝前1~2h 进行多次抺压处理,在混凝土表层配置抗裂钢筋网片4. 搅拌运输过程中需补充外加剂或调整拌合物质量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A. 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40sB. 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30sC. 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D. 运输过程中宜向拌合物中加水二,多选题,本题型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2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https://img.taocdn.com/s3/m/7dafdae25fbfc77da269b163.png)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3.0.4 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4.3 配合比设计4.3.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 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混凝土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2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4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6砂率宜为38~42%。
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4.3.2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4.3.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5.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2 施工阶段主要抗裂构造措施和温控指标的确定;3原材料优选、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4混凝土主要施工设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5温控监测设备和测试布置图;6混凝土浇筑运输顺序和施工进度计划;7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其中保温覆盖层的厚度可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8主要应急保障措施;9特殊部位和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措施。
5.1.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图5.1.2-1)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图5.1.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1 总则1.0.1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和水工大体积混土工程施工。
1.0.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术语2.1.1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2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3跳仓施工法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法。
2.1.4永久变形缝deformation seam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2.1.5竖向施工缝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1.6水平施工缝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1.7温度应力thermal stress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8收缩应力shrinkage stress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9温升峰值the 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ature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2.1.10里表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enter and surface混凝土浇筑体中心与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之差。
2.1.11降温速率the descending speed of temperature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达到温升峰值后,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值。
2.1.12入模温度the temperature of mixture placing to mold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入模时的温度。
2.1.13有害裂缝harmful crack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2.1.14贯穿性裂缝transverse crack贯穿混凝土全截面的裂缝。
2.1.15绝热温升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混凝土浇筑体处于绝热状态时,内部某一时刻的温升值。
2.1.16胶浆量binder paste content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浆体量占混凝土总量之比。
2.2 符号2.2.1温度及材料性能a——混凝土热扩散率;C——混凝土比热容;Cx——外约束介质(地基或老混凝土)的水平变形刚度E0——混凝土弹性模量;E(t)——混凝土龄期为 t 时的弹性模量;Ei(t)——第 i 计算区段,龄期为 t 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ftk(t)——混凝土龄期为 t 时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b,K1,K2——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传热系数修正值;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Q0——水泥水化热总量;Qt——龄期 t 时的累积水化热;Rs——保温层总热阻;t——龄期;Tb——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Tb(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表层温度;Tbm(t)、Tdm(t)———混凝土浇筑体中部达到最高温度时,其块体上、下表面的温度;Tmax——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max(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Tq——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大气平均温度;T(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y(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Tw(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浇筑体预计的稳定温度或最终稳定温度;DT1(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DT2(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浇筑块体在降温过程中的综合降温差;DT1max(t)——混凝土浇筑后可能出现的最大里表温差;DT1i(t)——龄期为 t 时,在第 i 计算区段混凝土浇筑块体里表温度的增量;DT2i(t)——龄期为 t 时,在第 i 计算区段内,混凝土浇筑块体综合降温差的增量;bm——固体在空气中的放热系数;bs——保温材料总放热系数;λ0—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i—第 i 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2.2.2数量几何参数H——混凝土浇筑体的厚度,该厚度为浇筑体实际厚度与保温层换算混凝土虚拟厚度之和;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h′——混凝土的虚拟厚度;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Tt——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a1——配管条件系数;d——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层厚度;di——第 i 层保温材料厚度。
2.2.3计算参数及其它H(t,t)——在龄期为 t 时产生的约束应力延续至 t 时的松弛系数;K——防裂安全系数k——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k1、k2——粉煤灰、矿渣粉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M1、M2......M 11——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Ri(t)——龄期为 t 时,在第 i 计算区段,外约束的约束系数;n——常数,随水泥品种、比表面积等因素不同而异;γ——水力半径的倒数;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β——混凝土中掺合料对弹性模量的修正系数;β1、β2——混凝土中粉煤灰、矿渣粉掺量对应的弹性模量修正系数;r——混凝土的质量密度;e y——在标准试验状态下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形值;ey(t)——龄期为 t 时,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相对变形值;λ——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系数;λ1、λ2——粉煤灰、矿渣粉掺量对应的抗拉强度调整系数;sx(t)——龄期为 t 时,因综合降温差,在外约束条件下产生的拉应力;sz(t)——龄期为 t 时,因混凝土浇筑块体里表温差产生自约束拉应力的累计值;h——作业效率;τzmax——最大自约束应力。
3 基本规定3.0.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3.0.2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除应满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宜在C25~C40的范围内,并可利用混凝土60d或 90d 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2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3大体积混凝土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4设计中宜采用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
5设计中宜根据工程的情况提出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测试要求。
3.0.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3.0.4 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2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3.0.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并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冬期施工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标准。
4 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制备及运输4.1 一般规定4.1.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4.1.2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预拌混凝土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有关参数。
4.2 原材料4.2.1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4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
4.2.2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4.2.3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4 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2.4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4.2.5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4.2.6外加剂的选择除应满足本规范第 4.2.5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2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3耐久性要求较高或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4.2.7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