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无机和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简介
• 电解质:含有氧化还原电对,一般为I3-/I-
优点:
• 廉价的成本和简单的工艺及稳定的性能 • 其光电效率稳定在10%以上, 制作成本仅为硅太阳电池的1 /5~1 /10, 寿命能达到
20年以上
太阳能电池市场
• 各种太阳能电池中硅基太阳能电池占总产量的98%,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占总产 量的84. 6%,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总量的56%
蓝色代表电子给体,黄色代表电子受体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 结构:如图 • 敏化剂:
有机染料(多溴二苯乙烯类、酞菁类)和导电高 聚物 • 原理: TiO2 表面吸附一层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 的染料光敏化剂后, 染料分子在可见光的作用下, 通过吸收光能而跃迁到激发态, 通过染料分子和 TiO2 表面的相互作用,电子跃迁到较低能级的导带, 进入TiO2 导带的电子被导电电极薄膜收集, 通过外 回路, 回到反电极产生光电流
太阳能电池主要参数
• 开路电压:VOC
•
•
短路电流:ISC
太阳能输入功率:
• At 为 电池总面积,F(λ) 为在波长人处入射到电池上的每
厘米2秒单位带宽的光子数,hc/λ为每个光子的能量
•
填充因子:
FF
I mVm
I V sc oc
•
转换效率:
I mVm
Pin
I V sc oc FF Pin
• 价格问题 低成本的半导体材料 低成本的工艺路线
• 效率问题
前景展望
• 今后发展的重点:
1.多晶硅薄膜电池——主导地位 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重要地位 3.铜铟镓硒电池——十年内占据一席之地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解读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金属栅电极 减反射膜(MgF2) 窗口层ZnO 过渡层CdS 光吸收层CIGS 金属背电极Mo 玻璃衬底 高阻ZnO
低阻AZO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结构原理
减反射膜:增加入射率 AZO: 低阻,高透,欧姆接触 i-ZnO:高阻,与CdS构成n区 CdS: 降低带隙的不连续性,缓 冲晶格不匹配问题 CIGS: 吸收区,弱p型,其空间电 荷区为主要工作区 Mo: CIS的晶格失配较小且热膨 胀系数与CIS比较接近
测试设备主要有:台阶仪,SEM,XRD, RAMAN、分度光透射仪、I-V 分析系统等
铜铟镓硒(CIGS)太阳电池制造工艺路 线
清洁—基膜—单元或多元磁控溅射—沉积—硒化—防护膜—随机检 测—印刷—切割—检测—组装—检测—包装。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底电极Mo和上电极n-ZnO一般采用磁控溅射的 方法,工艺路线比较成熟 • 最关键的吸收层的制备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这些沉积制备方法包括:蒸发 法、溅射后硒法、电化学沉积法、喷涂热解法和丝网印刷法
CIGS的性能不是Ga越多性能越好的,因为短路电流是随 着Ga的增加对长波的吸收减小而减小的。 当x=Ga/(Ga+In)<0.3时,随着的增加,Eg增加, Voc也增 加; x=0.3时带隙为1.2eV;当x>0.3时,随着x的增加,Eg减小, Voc也减小。 G.Hanna等也认为x=0.28时材料缺陷最少,电池性能最好。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介绍
二、铜铟硒(CIS)薄膜太阳能电池介绍 三、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介绍
一、第三代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pm6 分子堆积
聚合物pm6 分子堆积聚合物PM6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光伏材料,由于其高效的光电转换性能和稳定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被广泛认为是太阳能电池应用中的热门候选材料之一。
PM6具有sp2杂化碳原子的聚合物结构,具有高度分子配向的特点,可以实现有序堆积。
下面将从分子堆积的角度来探讨聚合物PM6的性能特点。
分子堆积是指分子在晶体中的有序排列方式。
对于有机光伏材料而言,分子堆积的有序性能对光伏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从实验观察到的情况来看,PM6聚合物分子在薄膜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堆积模式:分别为面内堆积和互穿堆积。
面内堆积是指PM6分子层按照同一方向并排排列,形成类似于垂直于电极的直立柱状结构。
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分子之间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地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
面内堆积结构也能够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电压,从而提高输出功率密度。
互穿堆积则是指PM6分子在薄膜中以一定的角度错排堆积,而后形成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组成的空间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弱,故更易形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激子复合,并且具有更好的光学吸收性能。
同时,互穿堆积也能够降低注入材料的电容密度,并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互补性,从而降低电荷复合的风险。
除了面内堆积和互穿堆积,PM6的堆积结构还具有高度的晶体有序性。
它的晶体结构是由连续的大面积平行于薄膜表面排列的分子组成,具有较强的分子配向性和结晶状态稳定性。
这种结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从而提高光伏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
总之,PM6聚合物的分子堆积结构对其光电转换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已有的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出,兼顾面内堆积和互穿堆积等堆积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更好的光伏性能。
未来还需通过精准的结晶控制和界面工程来探索更高效的光伏材料组合,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具有成本低、质轻、柔韧性好、可大面积印刷制备的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对电池原理,结构,材料的研究对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有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综述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结构以及电极材料。
并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原理;结构;材料;应用前景1.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有机太阳能电池,顾名思义,就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
主要是以具有光敏性质的有机物作为半导体的材料,以光伏效应而产生电压形成电流, 实现太阳能发电的效果.由于无机硅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生产成本高,污染大、能耗高,寻找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和低成本制造技术便成为人们研究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目标。
有机太阳能材料和电池制备技术有望成为低成本制造的选择之一。
世界上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是由Kearns和Calvin在1958年制备的,其主要材料为镁酞菁(MgPc)染料,染料层夹在两个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之间。
1986年,行业内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有机半导体的发明。
器件的核心结构是由四羧基苝的一种衍生物(PV)和铜酞菁(CuPc)组成的双层膜。
双层膜的本质是一个异质结,其思路是用两种有机半导体材料来模仿无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1992年,土耳其人Sariciftci在美国发现,激发态的电子能极快地从有机半导体分子注入到C60分子中,而反向的过程却要慢得多。
1993年,Sariciftci 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制成PPV/C60双层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随后,研究人员在此类太阳能电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混合异质结(体异质结)。
而所谓“混合异质结”,就是将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混合起来,通过共蒸或者旋涂的方法制成一种混合薄膜。
给体和受体在混合膜里形成一个个单一组成的区域,在任何位置产生的激子,都可以通过很短的路径到达给体与受体的界面(即结面),从而电荷分离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2.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2.1激子概念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分子之间只有很弱的范德华作用力,不能形成连续的能带,电子被光激发后只能停留在原分子轨道内,不能转移到其他分子上。
光伏材料与器件 有机薄膜太阳电池PPT课件
相对于制造无机电池的高昂代价来讲,有 机太阳能的研究仍旧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OPV 简介
有机材料
• van de Waals 力
无机材料
• 共价键+离子键
•
没有自由载流子或者很少,因为材料 中的缺陷和杂质
•
有机薄膜晶体管组件(OTFT)
Source
Au Drain
Pentacene Thermal oxide SiO2
Gate: n+-Si substrate
Source
Au Drain
Tetracene Cross-linked PVP
ITO Gate Glass
PEDOT
印刷式柔性有机IC
OLED显示器优势
1. Acene系列: Pentacene, Tetracene, Pentacene Precursor ……
2. PTCDA系列: PTCDI, PTCBI ……
3. C60系列: PCBM ……
4. Polymer系列: P3HT, P3OT ……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
✓ PLED和PSC的ITO电极修饰层(PEDOT,PAn等) ✓ 聚合物光伏电池(PTh和PPV衍生物等) ✓ 场效应晶体管(FET)半导体材料(PTh衍生物) ✓ 聚合物发光器件(LED&LEC,PPV和PF等) ✓ 化学电源的电极材料 ✓ 修饰电极和酶电极 ✓ 电色显示 ✓ 固体电容器 ✓ 防静电和防腐蚀材料(聚苯胺等) ✓ 微波吸收(隐身材料)
载流子传输层 载流子传输层有时候也是同时作为作用层和电极修饰层的,
他对载流子的收集性能很重要。 ➢ 激子阻挡层(BCP) ➢ LiF ➢ PEDOT:PSS ➢ 碳纳米管 影响:短路电流,填充因子
太阳能薄膜电池发电原理
以上國內就有原料供應
太陽能薄膜電池有鍍三層
A鍍化過程:傳統手工製程 與 現代鍍化爐製程
方 式>>>>>>均勻度>>厚度差>>>轉換效率
傳統手工製程>>>不佳>>20um以上>>>3至5%
現代鍍化爐製程>>優良>> 1 um以下>>>5至8%
B分區極別劃線製程
傳統刀具劃線製程>>劃線>>拋光>>洗淨>>烘乾
太阳能电池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还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四大类,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
(1) 硅太阳能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三种。
(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III-V族化合物、硫化镉、硫化镉及铜锢硒薄膜电池等。
(3) 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
以有机聚合物代替无机材料是刚刚开始的一个太阳能电池制造的研究方向。由于有机材料柔性好,制作容易,材料来源广泛,成本底等优势,从而对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提供廉价电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以有机材料制备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仅仅刚开始,不论是使用寿命,还是电池效率都不能和无机材料特别是硅电池相比。能否发展成为具有实用意义的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單晶矽太陽電池Singlecrystal
多晶矽太陽電池Polycrstal
非晶帶太陽電池Amorphous
.
目前薄膜式太陽能電池片所使用薄膜原料多達近二十種
薄膜(Thin film)屬於非晶帶太陽電池種類常見有數種材料:
砷化鎵(GaAs)是以使用分子束磊晶而產生的
有机太阳能电池原理
有机太阳能电池原理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太阳能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且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发电领域。
而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柔性可塑性强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
它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主要包括一个光敏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接收层。
光敏层是有机半导体材料,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子,并将其转化为电子-空穴对。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接收层则负责电子和空穴的传输和收集。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层通常采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如聚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和光电转换效率,能够将太阳光中的光子吸收并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光敏层中,这些电子-空穴对被电场分离,电子被推向电子传输层,而空穴被推向电子接收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接收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关键部分。
电子传输层通常是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能够有效地将电子从光敏层传输到电子接收层。
电子接收层则是一种电子亲和性较高的材料,能够迅速接收并传输电子到外部电路中,完成电能的输出。
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敏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接收层之间的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界面的优化可以提高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界面的能级,以及优化薄膜的制备工艺,来改善界面的性能。
有机太阳能电池还需要通过电极将电子和空穴引出。
电极通常由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如金属、导电聚合物等。
电极与光敏层和电子接收层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电荷传输通道,使电子和空穴能够顺利地进入外部电路。
有机太阳能电池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敏层吸收太阳光并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接收层的协同作用实现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收集。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
应用领域拓展案例
建筑一体化
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建筑材料相结合,实现建筑一体化的光伏 发电系统,提高建筑能效。
可穿戴设备
利用柔性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为可穿戴设备供电,实现设备的长时间 稳定运行,提高用户体验。
移动电源
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应用于移动电源领域,开发出轻便、高效、环 保的移动充电解决方案。
05
研究方法
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 括材料制备、器件制备、性能测 试等方面。具体方法如溶液法、 气相沉积法、光谱分析法等。
0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基础
聚合物材料种类与特点
共轭聚合物
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光电性能 ,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
之一。
嵌段共聚物
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聚合物链段组 成,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和形态结 构。
界面工程与器件结构优化
界面修饰层
01
引入界面修饰层,优化活性层与电极之间的界面接触,降低能
量损失,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活性层厚度调控
02
通过调控活性层的厚度,实现光吸收和载流子传输的平衡,优
化电池性能。
器件结构创新
03
开发新型器件结构,如叠层电池、多结电池等,突破单结电池
的效率极限。
稳定性提升途径
1 2 3
材料稳定性
选用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材料,降低 电池性能衰减速度,提高电池寿命。
界面稳定性
通过界面工程技术,提高界面的稳定性,防止界 面处的电荷复合和泄漏,保持电池长期稳定运行 。
封装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
开发高效、环保的封装材料和技术,保护电池免 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04
研究进展与成果展示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解析
现在CIGS组件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主要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 家公司。其工艺各具特色,主要采用的都是真空溅射技术,区别主要是制备 CIGS吸收层的部分工艺差别。下表给出了主要公司生产工艺比较。可以看出, 最主流形式是溅射金属预制层后硒化工艺。该工艺对溅射设备防腐要求低,维 护简单,生产过程更容易控制。也有采用四元化合物靶直接溅射CIGS的研究, 由于设备防腐要求高,吸收层存在缺陷,溅射后仍需要热退火处理,这种方法 现阶段没有表现出产业化优势。
CuInSe2黄铜矿晶格结构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点
• • • • • • 低成本 能量返回期短 大面积自动化生产 高温性好 弱光响应好(充电效率高) 其他
• 低成本
• 单结晶硅太阳电池的厚度<0.5um。 • 主要原材料是生产高纯多晶硅过程中使用的硅烷,这种气体, 化学工业可大量供应,且十分便宜,制造一瓦非晶硅太阳能 电池的原材料本约RMB3.5-4(效率高于6%) • 且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基本厚度为240-270um,相差200多倍, 大规模生产需极大量的半导体级,仅硅片的成本就占整个太 阳电池成本的65-70%,在中国1瓦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硅材料 成本已上升到RMB22以上。
非晶硅太阳电池的市场
• 大规模地成本发电站
• 1996年美国APS公司在美国加州建了一个400千瓦的非晶硅电 站,引起光伏产业振动。 • Mass公司(欧洲第三大太阳能系统公司)去年从中国进口约 5MWp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 日本CANECA公司年产25MWp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大部分输往 欧洲建大型发电站(约每座500KWp-1000KWp)。 • 德国RWESCHOOTT公司也具有30MWp年产量,全部用于建大规模 太阳能电站。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1.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大体原理: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大体原理是利用光入射到半导体的异质结或金属半导体界面周围产生的光生伏打效应(Photovoltaic)。
光生伏打效应是光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一激子被各类因素引发的静电势能分离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当光子入射到光敏材料时,光敏材料被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对,在太阳能电池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和传输,然后被各自的电极搜集。
在电荷传输的进程中,电子向阴极移动,空穴向阳极移动,若是将器件的外部用导线连接起来,这样在器件的内部和外部就形成了电流。
对于利用不同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其电流产生进程是不同的。
对于无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流产生进程研究成熟,而有机半导体体系的光电流产生进程有很多值得商议的地方,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在光电流的产生原理方面,很多是借鉴了无机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比如说其能带理论),可是也有很多其独特的方面,现介绍如下:一般以为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进程包括:光的吸收与激子的形成、激子的扩散和电荷分离、电荷的传输和搜集。
对应的进程和损失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进程和入射光子损失机理光吸收与激子的形成当太阳光透过透明电极ITO照射到聚合物层上时,不是所有的光子都能被聚合物材料所吸收的,只有光子能量hν大于材料的禁带宽度E g时,光子才能被材料吸收,激发电子从聚合物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跃迁到最低空轨道(LUMO),留在HOMO中的空位通常称为“空穴”,这样就形成了激子,通常激子由于库仑力的作用,具有较大的束缚能而绑定在一路。
对于入射到地面的太阳光谱从其能量散布来看,大约在700nm处能量是最强的,因此所利用的激活层材料其吸收光谱也应该尽可能的接近太阳的辐照光谱,而且在700nm处达到最强的吸收,这样有力于激活层材料对光的吸收和利用。
可是从目前研究的聚合物材料来看,其吸收光谱均不能与太阳光谱很好的匹配。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研究人类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非常严重。
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正在逐渐减少,面临枯竭,并且其燃烧释放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已造成温室效应等各种环境问题频发,正在威胁着人类生存。
另一方面,人类对电力的需求正在飞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就成了最好的替代能源。
因此,聪明的人类将目光投向了各类清洁能源,如:水能、风能、潮汐能、核能以及太阳能等。
万物生长靠太阳,作为清洁能源之一的太阳能也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太阳能几乎占地球总能量的99%,以分布广泛,不受地域限制,用之不竭,对人和环境无害无污染,故受科学家们的青睐,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太阳能的对人类能源的贡献正在逐年增加。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并简要阐述了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制备了以P3HT(聚-3己基噻吩):PCBM([6,6]-phenyl-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为活性层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测试系统,测试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I—V特性曲线通过分析电学特征测试结果得到了改进制备过程中的优化参数,确定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更佳制备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更加了解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绪论1.1 引言当下,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不可再生能源枯竭,使得世界各国不得不研究、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电池以其可再生、分布广、不受地域限制、且用之不竭、无污染的优势首当其冲,光伏发电的发现,为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原理基础。
在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史上,人类最先发现的是硅系太阳能电池,但是提取高纯硅,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使其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硅系的太阳能光电转化效率,理论极限为25%,也就是从根本上限制了它在未来市场的发展。
近几年来,各种多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逐渐进入主流市场,典型的有:砷化镓(GaAs)、磷化铟镓(GaInP)、锑化镓(GaSb)、碲化镉(CdTe)等。
有机太阳能电池..
一个完整的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将 吸收的光子转化成电子的工 作过程
有机太阳能电池优缺点
优点 • • 成本低 质量轻 缺点 •效率低 • 寿命短
•
• • • •
材料来源广泛
制备工艺简单 可做在柔性衬底上 可大面积生产 材料的光及电特性可调整
有机太阳能电池前景
虽然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供电效率不如传统池 的效率高,但是他的造价低廉而且还有多样 性的用途,所以它的前景一片光明!具有以 下优点: 与传统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 电池制作成本低,并且生产过程中污染较小, 电池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可低温操作 可实现大面积制造、可使用柔性衬底、环境 友好、轻便易携等.因而有望在手表、便携 式计算器、半透光式充电器、玩具、柔性可 卷曲系统等体系中发挥供电作用。
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简介:
定义:有机太阳能电池,就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 基于有机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通过有机材料吸收光 子从而实现光电转换的太阳能电池。
发展历程和现状:
1958: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由Kearns和Calvin制备 成功,其主要材料为镁酞菁(MgPc),夹在两个功函数 不同的电极之间。在那个器件上,他们观测到了200 mV 的开路电压。 1986:华人邓青云博士,改进了器件核心结构,由四羧 基苝的一种衍生物(PV)和铜酞菁(CuPc)组成的双 层膜。他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左右。
肖特基势垒型太阳能电池是早期太阳能研 究方面的重点,电池结构为夹层式的结构: 玻璃)、金等,而金属阴极材料通常用低功 函数的铝、银、钡、铟、Mg:Ag合金、金 等材料,有机材料被央在这两种电极之间, 它与其中的一个电极形成肖特基势垒,与 另外的一个电极形成欧姆接触
轻柔太阳能板材料
轻柔太阳能板材料
轻柔太阳能板通常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以便适应曲面表面或有限空间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轻柔太阳能板材料:
* 非硅太阳能薄膜:包括各种有机聚合物薄膜,如柔性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这些材料通常轻薄灵活,可以弯曲和适应不同的表面。
* 氢化非晶硅(a-Si:H):这是一种非硅太阳能电池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它可以在相对较薄的基底上制成,使得整个太阳能电池更加灵活。
* 有机太阳能电池:使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可以采用印刷或涂覆等方法制备在柔性基底上。
这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柔韧性。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高效率和较好的柔韧性,适合用于柔性太阳能板的制造。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这是一种采用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通常具有轻质和柔韧性。
这些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具体要求,包括柔韧性、重量、效率以及成本等因素。
柔性太阳能板广泛应用于一些需要轻量、适应曲面的应用场景,如户外活动设备、船只、帐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物的光化学和物理过程
激子通常寿命很短,很快失活,失活的途径多种多样,互相竞争。
失活途径:
辐射机制:荧光(光—光);磷光(光—光) 无辐射机制:物理:内转换,系间窜穿(光—热) 化学:单重态/三重态反应(光—化学)
激发态的能量转移:D*+A——D+A*
• 偶极-偶极能量转移(foster能量转移)
D*
A
D
A*
• 电子交换能量转移(dexter能量转移)
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D
A *
光致电子转移:
D*+A——D++A-
D*
A
D+A*——D++A-
D +
A-
激子太阳能器件就是基于不同材料之间的能量和电子 转移来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的。
与无机异质结电池区别:
1、3D晶格条纹明显,CB和VB 2、自由的电子和空穴 3、内置电场下的电子和空穴移动 4、扩散长度长
器件类型:
单层结构
体异质结
双层异质节
分子 D-A 结
由于只有在电场或在界面处的电子-空穴对才能分离成自由的电子和空穴 进行 迁移形成电流,体相异质节结构可提供较多的界面
Organic photovoltaic solar cells器件基本结构:
5~10 nm LiF,保护层 吸光,产生和扩散激子,电 荷扩散,厚度通常<100 nm 传输空穴,阻止激子扩散 使ITO表面平整,隔绝氧气和ITO渗入
2009 《Nature Photonics》韩国光州科学技术学院(GIST)宣布,将单结有机薄膜太阳 能电池的单元转换效率提高到了6.1%。
结构:单结、Bulk Hetero结构 P型:PCDTBT n型:PC70BM 特点:425~575nm时,内部量子效率高达90%
Nature photonics, 2012, 6, 591
新型功能分子的设计和改造
不同物质的特性不同因而对器件的影响是很大的。 改造富勒烯系列分子
液晶分子(自组织) 双区分子的合成(自组织,引入C60)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利用配合物提高光吸收能力
J. Mater. Chem., 2011, 21, 11131–11141
电极的改进
肖特基电池:激子的分离效率低。光激发形成的激子,只有在肖特基结 的扩散层内,依靠节区的电场作用才能得到分离。而有机染料内激子的 迁移距离相当有限,通常小于10nm。
1986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制备了四羧基苝的一种衍生物(PV)和铜酞菁 (CuPc)组成的双层膜异质结器件,用两种有机半导体材料来模仿无机异质结太 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左右。这种双层膜异质结的结构至今仍然是有 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
制备工艺-SpinCoating
优点:均匀,30cm2 缺点:原料浪费 膜厚,形貌与旋转速度, 溶液粘度,浓度等有关
制备工艺—Screen-printing
优点:不浪费材料 高粘度和低挥发性
PEDOT:PSS 和金属层受限制 易于实现R2R生产
制备工艺—Ink jet printing
优点:高分辨率, 300~1200dpi 缺点:印刷速度慢
成膜工艺
有机器件一般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来沉积薄膜,当然对于大分子最常用 的是旋涂,溅射由于粒子能量较大不宜用来直接在有机物上镀膜。 改进方法:溶剂、厚度、成分比例
化学处理形成晶态配合物,提高薄膜的电导率及激子扩散长度,从而提 高器件性能
C. J. Tassone and M. E. Thompson et al. Chem. Mater. 2012, 24, 2583−2591
优势:异质结结构明显的提高了激子分离的效率。电子从受激分子的LUMO能级 注入到电子受体的LUMO能级,实现激子的分离。因此,激子可以同时在双层膜 的界面两侧形成,再通过扩散可以较容易地到达两种材料的界面上得到分离。
1992年,土耳其人Sariciftci发现,激发态的电子能极快地从有机半导体分子注 入到C60分子而反向的过程却要慢得多。1993年,Sariciftci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制 成PPV/C60双层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此后,以C60为电子受体的双层膜异质结 型太阳能电池层出不穷。
1、没有晶格条纹,无连续的CB和VB 2、激子连接紧密,界面分离 3、载流子经由电荷在不同分子间“跳跃” 机理实现,载流子迁移率低 4、激子寿命短,扩散长度短,<10nm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简史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正在进行研究的新型电池,但其实它 的历史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历史差不多 。
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是由Kearns和Calvin在1958年制备的,其主要 材料为镁酞菁(MgPc)染料,染料层夹在两个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之间。该器 件获到了200 mV的开路电压,光电转化效率较低。此后二十多年间,有机 太阳能电池领域内的创新不多,所有报道器件之结构都类似于1958年版, 只不过是在两个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之间换用各种有机半导体材料。
清洗(HCl等)、紫外臭氧处理、PEDOT:PSS、ITO的替代(PEDOT:PSS、 碳纳米管)、LiF
研究进展:
2007 《Science》Alan J. Heeger等 “使有机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单元转换效率达到了全球 最高――6.5%”
结构:级联结构,关键:在两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夹了一层TiOx (钛氧化物材料) p型:PEDOT:PSS, n型:PCBM与PCPDTBT的混合材料(750~800nm) PC70BM与P3HT的混合材料(500nm )
研究人员在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体异质结 (Bulk Heterojunction) 将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混合起来,通过共蒸或者旋涂的方法制成一种混 合薄膜。给体和受体在混合膜里形成一个个单一组成的区域,在任何位置 产生的激子,都可以通过很短的路径到达给体与受体的界面,从而电荷分 离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在界面上形成的正负载流子亦可通过较短的 途径到达电极,从而弥补载流子迁移率的不足。
相对于制造无机电池的高昂代价来讲,有机太 阳能的研究仍旧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才能产生电流
在电子/空穴的传输过程中如果迁移率过低,或迁移路
径不完整,电子空穴很容易再复合或者被诱捕掉。
电极功函数、界面能级、电极表面状态
器件性能的改善:
结构的改进
肖特基 异质结 体异质结 阻挡层、复合层
载流子传输层
载流子传输层有时候也是同时作为作用层和电极修饰层的,他对载流子 的收集性能很重要。
为防止空穴从负 极Al泄露,常在Al电 极与异质节之间加 阻挡层(缓冲层), 如TiO2
电子传输驱动力:内建电场及材料功函数差异
常见的给体和受体分子
Acceptor
C60 Fullerene
Donor
PCBM
PTCDI-C 13 H 27
P3HT
SubPc
SubNc
CuPc
MDMO-PPV
常见器件结构:
激子阻挡层(BCP) LiF PEDOT:PSS 碳纳米管
影响:短路电流,填充因子
退火工艺
利用退火对材料进行重新的组织形成一定的晶态和良好的双联通结构,进 而改善迁移率,改进器件性能。
改善DA形貌,空穴移动性增强
在玻璃转化温度以上烧结,增强了空穴传输能力,提高了 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效率
Prof. Yang报道串联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达8.6%
带隙:1.44ev
图:1 串型太阳能电池的多层结构。 Tandem polymer solar cells featuring a spectrally matched low-bandgap polymer
Nature Photonics, 2012, 6, 180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不足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以其独有的特点, 不断的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来。 其发展速度之快也得益于其独有的优点和特性。
化合物分子可设计性
材料轻便 制造加工成本低 样式多样化 便于制造大面积柔性电池
目前有机太阳能器件的缺点:
材料迁移率低,高体电阻,从而导致能量转换率低。 材料稳定,耐久性不够好,电池寿命短。
2.3 有机/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
广泛的讲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利用有机小分子或有机高聚物来直 接或间接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器件。
• 光吸收,产生激子并扩散 •激子分离 •载流子传输 • 载流子收集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根据电荷的传输
• 有机空穴传输材料(P型,电子给体简称为D,即Donor) •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N 型,电子受体,简称为A,即Acceptor)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因素:
光敏层的禁带宽度
寻找光谱响应与太阳光相匹配的有机光敏材料
激子的解离:光激发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产生偶激子后,
需要分离才能向电极迁移。为了形成具有电荷分离作用的异质结, 材料体 系的选择非常重要:激发态寿命;迁移率;界面能级特性
光敏层的载流子迁移率
光诱导的偶激子分离成电子和空穴以后需要到达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