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雷炜

合集下载

浅淡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淡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淡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浅淡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在背景介绍了高校足球教学的重要性,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高校足球教学水平。

在通过对高校足球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是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影响因素。

为此,提出了加大投入、培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等对策建议,并对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全面探讨。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足球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分析、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教学改革、总结、展望、建议、希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足球教学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足球运动的普及,高校足球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随着足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高校足球教学正在逐渐受到重视。

许多高校纷纷开设足球专业,建立足球队,组织足球比赛,开展足球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不能忽视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及时对高校足球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和教学改革措施,对于促进高校足球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并探讨教学改革措施,从而促进高校足球教学的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足球教学现状,可以为相关教育部门及学校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推动校园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人才,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校足球教学是当前足球运动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浅谈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摘要】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疲于应对,教学内容滞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

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改革的必要性凸显,发展方向应朝着破除陈规陋习、创新教学模式和强化评价体系等方面努力。

建议采取综合措施,如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和完善评价机制,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通过不懈努力,我国高校教学中的课程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课程问题、高校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师素质、改革、发展方向、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校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教育必须进行深刻反思和全面改革。

只有通过对课程设置的科学规划和优化,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升级,对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创新,对评价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以及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和保障,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效益,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高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这需要高校教育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高校教学工作朝着更高水平、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1.2 问题意义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和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教学内容滞后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单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学生评价不公正,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

近年来高校网上课程开设情况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网上课程开设情况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网上课程开设情况与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校网上课程的开设逐渐成为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的重要方向。

高校网上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随着高校网上课程的普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近年来高校网上课程的开设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近年来高校网上课程的开设情况日益普遍化。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积极开发和建设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灵活性更高的学习机会。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传统课堂教学延伸到线上,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网上课程,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并通过网络视频、课件、讨论区等交互方式提供学习资源。

这为学生提供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主学习平台,方便他们根据自身时间和能力进行学习,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其次,高校网上课程的开设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平台建设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高校需要建设统一的在线教育平台,整合教学资源,提供统一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然而,由于各高校的教育资源各异,线上线下教学环境不同,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

其次,高校网上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设网上课程不仅仅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搬到网上,更需要针对线上学习环境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一些高校网上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复制粘贴阶段,缺乏针对线上学习环境的个性化、互动化的教学设计,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探索适合线上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加强在线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在线教学能力。

高校网上课程的开设还带来了一些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需要得到提高。

由于网上课程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学生需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确保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逐渐兴起。

微课是指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将一个完整的课程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形式以短小的时长进行展示和传播的教育形式。

本文将对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1.成就高校微课建设在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微课在教学时空的限制上具有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更加自主灵活。

其次,微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再次,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和学习微课视频,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问题高校微课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微课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教师的培训和技术设备的采购,这对高校来说是一项较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微课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学术深度和教学设计。

再次,学生学习微课时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动手实践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三、高校微课建设的发展对策1.加强师资培养高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水平和微课制作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提供技术支持和经费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微课建设。

2.提升内容质量高校应加强对微课内容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其具有学术深度和教学设计。

可以建立课程质量评估机制,由专家组织对微课进行评审,对评审合格的微课进行认证和推广。

3.优化学习环境学校可以建设优质的学习平台,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组织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动手实践。

4.注重教学研究高校应加强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估和研究,积极探索和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

可以开展教学实验,比较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差异,为微课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析论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析论

l 生化 有 大学特色的体育课程 , 这彰显 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在衔接 人

是坚持以人 为本 的人本 主义和科学发展 观吗 。 坚持素质教育
够, 课程包含 的体育科 学知识不多 ,几乎主要还是在技术上 的侧 与终身教育为根本方 向和宗 旨 , 全力推进大学体育课程建设 的 目
重, 彰显我国体育课程建设不全的现状和不对等倾向。
在坚持科学发展和全面改革创新 的基础上 , 把握体育课 程的发展
( 一) 重构价值取 向与 思路 , 促使 大学体育课程 建设 科学化和
是没有创新与多大变化 ,各个不 同专业 的体育课程几乎一 趋势嘲 。 积极推动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更 上一层楼 。
样, 与 中学课程内容大同小异 , 没有根据大学生 的特 点 , 制定 出具 中小学体育课程上还做得不够 。二是体育课 程的科学知识传授不

在体 育课 程 的价 值 取 向建 设 上 。还 比较强 调 体 育 本 身 的 体 育
价 值问. 其 他 方 面 的 取 向 明显 不 足 。
三、 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进一步发展 的对策 : 以科学发展观 鉴于我国当前 体育课 程建设存在 以上这些问题 ,我们务必要
尽管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很 和 全 面 改 革 为 指导
何 智 慧
摘 要 :高校体育课 程建设是 高校体育教 育发展的三大 支柱之一 ,也是高校课程 建设 的重要部分 ,理应得到很好 的发展和重视 。但
是 由于各种原 因。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 程建设 的现状很 不理想 ,存在着诸 多问题 ,比如课程 内容 的趋 同化与凝 固化 、课程 的教 育模 式死板化与单一化、课程的 目标体 系上偏重技 能训练、课程的结构体 系很不完善 、课 程的价值取 向单一化 与模糊化和课程 的理 念建 设 滞后 以及课程 的考评体 系科 学化程度不够等等问题 。为了化解这些问题和危机 ,我 们务必要针 对这些问题 ,调 动各 方力量 ,采取 多种措施 。积极努 力从价值 取向与思路 、功能体 系、地位提升、结构体 系、考评体 系、执 教师资、 目标体 系和执 教模 式等等方面推 动大学体育课程 建设科学化和人 性化发展 。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 ;对策研 究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作者:范雅琳李益来源:《软件导刊》2012年第03期摘要:自2003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很多专家学者对精品课程进行了相关研究。

基于CNKI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以“精品课程”为篇名进行检索,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献进行了内容分析,总结出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175-作者简介:范雅琳(1988-),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李益(1989-),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1 研究背景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以下简称为《通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在全国高校掀起建设精品课程热潮的同时,期刊杂志上也涌现出大批与此相关的论文,其研究内容囊括了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各个方面。

为了对近9年精品课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分析,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检索与精品课程有关的论文,目的是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重点、研究趋势进行整体分析,并对精品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评述,以期对日后的课程建设和学习资源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与启示。

2 CNKI核心期刊检索与归类笔者在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以“精品课程”为篇名对2003-2011年的文献进行检索,以2011年12月20日为检索结点,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85篇。

文献按照年份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与“精品课程”相关的文献在2003年建设初期数量较少,2003-2009年,每年的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到2009年达到最大值129,其后逐年下降。

由此发现,精品课程的研究与国家政策有很大的相关性。

浅谈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高校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环节,而课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当代课程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必要对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原因和表现进行深入分析。

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今,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繁杂,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无法有效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陈旧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当代高校教学中存在诸多课程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改进。

只有通过深入调研和持续改革,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1.2 研究意义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解决当代高校课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时代要求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深入研究当代课程问题,可以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研究当代课程问题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动机不高等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当代课程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课程设置不合理当代高校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过于繁琐,课程内容重复、冗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深入学习。

台州学院课程建设-现状-目标-问题及措施

台州学院课程建设-现状-目标-问题及措施

台州学院课程建设:现状\目标\问题及措施摘要:台州学院的课程建设从1995年起步,至今已有12批共169门课程通过评估验收,已有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32门。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课程建设显得相对滞后。

为加快课程建设步伐,学校制定了校、院两级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部分青年教师认识不够到位,课程建设抓不住重点,仅仅局限于单门课程建设重显性课程建设、轻隐性课程建设等。

要做好课程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认真做好课程建设的中期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

关键词:课程建设现状目标问题措施课程是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知识、能力、素质养成的重要载体,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课程建设做起。

课程建设就其内涵来说,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因而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建设。

课程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风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现状早在1995年台州学院就制订了《关于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正式启动了课程建设工作。

至今已有12批共169门课程通过评估验收,其中优秀课程62门。

2003年学校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此已有“热学”、“写作”、“外国文学”、“计算机网络”、“无机化学”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英语”、“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等32门校级精品课程。

然而,我校的课程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个别二级学院课程建设工作急需跟上。

在已通过评估验收的课程中,优秀课程明显偏少。

与省内同类高校相比,我校精品课程建设进程缓慢,水平与层次偏低。

二、目标1.重点建设学生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的专业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益兴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我国大学已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有些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有些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实践环节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加剧,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设健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可以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很多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阶段,缺乏实践环节和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内容。

研究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研究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研究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现状与改进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学生对知识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愈加被重视。

然而,当前的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不足、课程内容的更新慢等,这些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因此,在深入了解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现状1.教学地位低下高等教育课程设计被认为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实际上它的教学地位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些高校甚至采取机械式地敷衍了事,缺少对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系统谋划和精细规划。

这样,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

2.课程内容更新缓慢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内容更新速度过慢,导致一些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无法及时地反映在课程中。

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难以与时俱进,也让学生的就业前景受到了影响。

3.满足个性化需求有限高等教育课程设计通常采取整体性设计,这种设计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现在,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高教领域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

若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的学习兴趣会降低,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改进方向1.提高教学地位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应当与其他教学环节平等对待,给予足够的重视。

多级别、多维度的管理机制应大力推进,如教师、教务处、院、系等都应加强课程设计的研发和监控。

后期的课程评估也应当放在重要的位置,以便对高等教育课程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

2.课程内容要跟进社会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术,这些新知识和技术需要被及时地纳入到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中。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在当前社会发展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将这些领域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应用到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中,以适应社会上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

在研究背景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研究目的则明确了本文的重点。

接着,正文部分分析了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移动互联网对教学的影响、教学模式创新与挑战、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以及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现状。

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本文通过对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旨在揭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情况,为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师生互动、学生体育素养、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建议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和依据。

研究移动互联网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学模式创新与挑战、师生互动方式变化等方面,可以为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培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对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探讨教学模式创新与挑战,探讨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以及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现状。

通过对现有情况的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建议措施,以期为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西安欧亚学院的体育课程教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目前,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传授、体育技能培养和体育素养提升。

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评价方式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进。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雷炜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雷炜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雷炜=摘要>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对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建设理念落伍、重形式轻内涵、课程总量不足、缺乏特色。

应确立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坚持产学研结合、挖掘潜力、增加课程总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水平等为对策,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收稿日期>2007年11月=作者简介>雷炜,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正式启动,这是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向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转移的重要举措。

高校要主动适应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就必须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和环节有足够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一、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1.专业建设重学科,轻课程体系。

以专业方式培养人才,曾在我国高校占绝对地位,现在也是一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是通过传递与探求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专门人才的,而人类几千年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以学科的形式保存并发展,所以各国都以学科发展水平和状态衡量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

我国高校的重点资助项目,如/9850、/2110的立项,都以学科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准,高等院校更名、硕博点评审也以学科发展为主要衡量标准。

但是,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来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近几年,由于我国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方面比较多地强调了学科建设,就使得有许多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只注重专业的学科性成果(比如有多少科研项目、多少学术论文等),而忽略专业建设的另外一个环节)))真正将专业取得的学术成就转化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载体)))课程及课程体系的建设。

只注重学科建设,而忽视课程及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学内容将会变得陈旧和贫瘠,学生就难以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培养质量就难以保证。

“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调研”成果报告

“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调研”成果报告

“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调研”成果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期刊名称】《《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卷),期】2018(0)12
【摘要】该课题通过探查样本大学化学专业办学指导思想与策略、课程设计及实施、教学模式与管理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反映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及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现代化,需要落实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定位、做好高中和大学课程的衔接工作、整体性构建专业课程顺序、为学生自我选择课程提供机会。

【总页数】5页(P85-89)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0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通识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问题及对策——以兰州大学为例 [J], 焦炜
2.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实施现状与改革途径——以郑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J], 位俊达
3.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研究--基于南京地区调研数据 [J], 秦琳;马浣;邓媚;柳鹏程
4.广西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广西L县课程设置现状的调
研 [J], 王方
5.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实测调研报告——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J], 李卓慧;郑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现状及策略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现状及策略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现状及策略
雷炜
【期刊名称】《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8(38)24
【摘要】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对科学研究和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双重性、自主性、差异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意识不强、教学能力不足、动力欠缺等问题。

高校应该从顶层制度设计、系统培养培训、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搭建网络资源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雷炜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2
【相关文献】
1.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青年教师的现状及其培养策略
2.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
3.浅析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改革路径——基于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的分析
4.普通高校大学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5.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1. 引言1.1 西安欧亚学院简介西安欧亚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一所以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学院,学校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占地面积约3500亩,校园环境优美。

学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院设有多个教学学科,涵盖文科、理工、经管等领域,开设了本科和专科等各类教育层次的课程。

学校还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西安欧亚学院以其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培养环境。

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励志尚行”的校训,倡导积极进取、求实创新的学风,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院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学院也在不断探索运用新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2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体育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体育课程相关知识和信息,拓展视野、丰富学习内容。

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为体育课程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个性化定制。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凸显在于其具有多样化、创新性和互动性。

教师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互动,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是一种必然趋势,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的机遇。

有效整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雷炜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年(卷),期】2007(006)011
【摘要】本文对新时期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了建议,并对计算机教学改革后如何突出重点以及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3页(P1026-1027,1037)
【作者】雷炜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数理与计算机教学部,福建,福州,3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浅谈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J], 何旸;曹旭东;雷鸣;刘毅娟
2.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王晓东
3.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王晓东
4.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刘丰彦
5.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J], 蔡洪涛; 黄和; 刘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在线课程发展现状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在线课程发展现状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在线课程发展现状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柳莹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近年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线课程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趋势,并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快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线课程主要分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两种.对在线课程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对影响在线课程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后续发展做出展望.【总页数】3页(P116-118)
【作者】柳莹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海洋学院,264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 [J], 王友富
2.我国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发展沿革及存在的问题 [J], 杨方琦
3.我国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发展沿革及存在的问题 [J], 杨方琦;
4.我国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 [J], 安琪;魏守刚
5.我国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 [J], 安琪;魏守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雷炜=摘要>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对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建设理念落伍、重形式轻内涵、课程总量不足、缺乏特色。

应确立课程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坚持产学研结合、挖掘潜力、增加课程总量、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水平等为对策,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收稿日期>2007年11月=作者简介>雷炜,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正式启动,这是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向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转移的重要举措。

高校要主动适应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就必须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和环节有足够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一、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1.专业建设重学科,轻课程体系。

以专业方式培养人才,曾在我国高校占绝对地位,现在也是一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是通过传递与探求人类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专门人才的,而人类几千年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以学科的形式保存并发展,所以各国都以学科发展水平和状态衡量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

我国高校的重点资助项目,如/9850、/2110的立项,都以学科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准,高等院校更名、硕博点评审也以学科发展为主要衡量标准。

但是,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来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近几年,由于我国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方面比较多地强调了学科建设,就使得有许多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只注重专业的学科性成果(比如有多少科研项目、多少学术论文等),而忽略专业建设的另外一个环节)))真正将专业取得的学术成就转化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载体)))课程及课程体系的建设。

只注重学科建设,而忽视课程及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学内容将会变得陈旧和贫瘠,学生就难以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培养质量就难以保证。

2.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架构不够严密、科学。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的。

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及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是以学科或科目形式设置的,科目少,内容也很少,而且一门课程一旦确定,其内容和教材会十几年或几十年不变。

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也仍然以学科或科目为主,仍然偏重于理论的、基础的知识,突出表现为过于注重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而忽视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联的各种基本问题。

许多高校对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开设的目的,什么样的课程组合以及进一步的知识组合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等问题,在认识上很模糊,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方面也很欠缺。

这就难怪现在会有许多学生抱怨课程之间关联度不高,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现象较为严重,自己课程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等等。

其实,课程体系不合理是导致当前高校学生对设置课程缺乏认可度的重要原因。

3.课程建设水平不高,缺乏特色,创新性不强。

现在高校办学特色不鲜明,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一些热门专业、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专业设置非常集中,表现出严重的专业设置趋同现象。

而且这些专业在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又都大同小异。

在高校都求大求全、争相创办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环境中,专业设置的雷同导致课程设置趋同,课程建设缺乏特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开设课程总量不足,学生可选余地小。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自诩实行了学分制,学生可自行选学各类课程。

但实行学分制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教师开设足够的可选择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进度、教师。

但现在我们的高校还远未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基本条件也不具备。

目前就我国高校的课程总数而言,学科专业覆盖面广的高校大致能达到3000门左右,一般本科高校都在2000门左右,有些新建本科高校只有1500门左右,甚至还不到。

由于目前我国一般本科院校在校本科生平均已达到12000余人,在每位本科生所要完成的180个左右的学分中有8 ~10个学分是属于自由选修课程,而一般学校每学期推出的公选课门数基本都只在100~120门之间,多一些的在150~180门之间,课程总数仍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除了可选课程的数量不足以外,学生们普遍反映,自己想修读的有新意的、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课程供给量更是不足。

二、高校课程建设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原因分析1.课程建设理念落伍。

由于长期不重视课程建设,高校的课程建设观念相对落后,就课程论课程,忽视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一方面,不少高校在课程建设中把课程看作是孤立的,零散的,只是关注各门课程本身的问题,既没有将课程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更意识不到课程是教育思想的反映和人才培养观念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的设计只往往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认为课程就是传授知识,较少考虑如何结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建构的思想融入课程设计,如何结合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纳入课程内容,因而很难设计出能够启发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课程。

2.课程建设重形式,忽视内涵。

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主讲教师们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

一些高校拿出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整本整本的,格式统一,装订也很精美,但稍细看内容,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追风赶潮、粗制滥造等问题,甚至还有高校间相互照搬照抄的现象。

在具体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形式化现象也很严重,突出表现为: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不够深入,不考虑课程内容有效呈现和学生认知准备和发展的需要,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虽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形式很花哨,但只是在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忽视内容的精练与精彩,课件内容与书本内容完全雷同,照本宣科,学生并未从中获益。

其结果是,课程建设成了摆设的/花瓶0,只是好看,但无实际意义。

3.师资总量不足,生师比过高。

纵观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生师比都是评价、衡量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寸。

以重视本科教育著称的世界顶尖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生师比一直是5B1,其中文班,一个班最多招8个学生。

现我们大多数高校的生师比都超过了18B1,有的高达20B1以上,教师工作量极大,整天疲于应付。

加之一些学校的政策导向问题,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投入精力少,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也较为严重,公共基础课如外语、计算机等专业的教师普遍短缺;一些新设置专业中,科班出身的授课教师更为缺乏。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生师比过大,教师就少有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建设课程,课程质量就必然会下降。

4.高校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实践素养欠缺。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都由教育主管部门事先规定。

从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方案的评价等整个课程生成系统是不为教师所知或不需要教师知道的一个/黑箱0,教师只需要按照预设的课程进行教学即可。

而现在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大学教师在课程领域的自主权也逐渐扩大,因此教师逐渐由课程消费者和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与编制者,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教学,而且要自己编制课程,并要对自己的课程负责。

因为课程的/每一个实践者都是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不仅仅是实施者。

如果课程真正成为协作活动的转变的过程,那么-创造者.和-开发者.便比-实施者.更适合于讨论后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代教师的作用。

0但是,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长期以其专业知识学习与研究为主要标准,大多数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尽管这几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颁发要经过考试,但是老教师以及合格教学管理人员的缺乏,使得教师们得不到必要的从业指导和业务规范,较为全面的从业教育培训在高校教师中仍普遍缺失。

同时由于我国高校教师的来源主要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很少也很难从行业、职业第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大多数的现职教师又不可能在一些社会行业兼职,所以,我国高校教师基本上都缺少教育素养和专业实践素养。

特别是工程、管理、法律、金融、营销等类的教师,专业实践素养的缺乏会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水平。

这些年在许多高校开展的学生评教中,成绩不理想的往往是一些年轻硕士、博士,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高校课程建设质量与水平的对策1.确立以课程为中心的专业建设理念。

以往,我国高校在专业建设中,都提倡以学科建设为中心。

这对于研究性大学或一般大学的某些专业的专业课程来说,是合适的并有效的。

但是对于大多数本科院校,尤其是那些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及高等职业学院来说,确立以课程为中心的专业建设理念才更为科学合理。

因为这几类院校以培养本专科生为主,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些院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仅仅强调学科的学术性特点难以满足这类学生的需求。

而以问题或主体形式出现的课程建设,知识与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方法,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和现世的情怀。

因此,要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必须在专业建设中,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体现每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价值。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更多借鉴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国外的专业名称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组合课程,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学生需求。

2.加强教师从业教育,改善教师职业素养。

为了满足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这些年来,各高校尤其是主要消化扩招压力的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在以空前的速度不断扩充师资队伍。

大量的新教师一进校就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但相应的职业培训工作却远远没有跟上。

课程建设的主力军是教师,高质量的课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只有当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课程的意义及其建设的重要性,课程建设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因此,在国家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今天,建立教师职业培训机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除了各校普遍开展的新教师入校时进行校情通报、规章制度宣灌等活动以外,一些高校实行的新教师进校最初半年集中见习培训、通过一系列教师基本功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岗的办法值得推广。

因为这样不但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新教师的职业生涯铺平了道路。

3.坚持产学研结合,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我国的本科生教育,更需要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来考虑课程建设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以专业为依托培养人才的特点,使得各类高等院校尽管已经在专业结构调整上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是专业变更的历史传承性,仍使我国高校的专业建设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