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

合集下载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原理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原理

精心整理氯离子对不锈钢有多种腐蚀?1.对钝化膜的破坏?目前有几种理论,比较权威:?✍成相膜理论:Cl-半径小,穿透能力强,容易穿透氧化膜内极小的孔隙,到达金属表面,并与金属相互作用形成了可溶性的化合物,使氧化膜的结构发生变化。

?✍吸附理论:Cl-有很强的可被金属吸附的能力,优先被金属吸附,并从金属表面把氧排掉,氯离子和氧子争夺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点,甚至可以取代吸附中的钝化离子与金属形成氯化物,氯化物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并不稳定,形成了可溶性物质,这样导致了腐蚀的加速。

?2.孔蚀(点蚀)孔蚀失效机理?在压力容器表面的局部地区,出现向深处腐蚀的小孔,其余地区不腐蚀或腐蚀轻微,这种腐蚀形态称为小孔腐蚀(也称点蚀)。

点蚀一般在静止的介质中容易发生。

具有自钝化特性的金属在含有氯离子的介质中,?经常发生孔蚀。

蚀孔通常沿着重力方向或横向方向发展,孔蚀一旦形成,具有深挖的动力,即向深处自动加速。

? 含有氯离子的水溶液中,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便产生了溶解,其原因是由于氯离子能优先有选择地吸附在氧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掉,然后和氧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基底金属上生成孔径为20μm?~30μm小蚀坑,这些小蚀坑便是孔蚀核。

在外加阳极极化条件下,只要介质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便可能使蚀核发展成蚀孔。

在自然条件下的腐蚀,含氯离子的介质中含有氧或阳离子氧或阳离子氧化剂时,能促使蚀核长大成蚀孔。

氧化剂能促进阳极极化过程,使金属的腐蚀电位上升至孔蚀临界电位以上。

蚀孔内的金属表面处于活化状态电位较负,蚀孔外的金属表面处于钝化状态,电位较正,于是孔内和孔外构成一个活态———钝态微电偶腐蚀电池,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面积比结构,阳极电流密度很大,蚀孔加深很快,孔外金属表面同时受到阴极保护,可继续维持钝化状态。

孔内主要发生阳极溶解:?Fe?→Fe2+?+?2e?,?Cr?→Cr3?+?+?3e?,?Ni?→Ni2?+?+?2e。

?介质呈中性或弱碱性时,孔外的主要反应为:?O2?+?H2O?+?2e?→2OH-。

不锈钢的氯腐蚀

不锈钢的氯腐蚀

Cl—介质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危害1、奥氏体不锈钢概述奥氏体不锈钢以304,321,304L,316L为典型代表,由于合金元素的不同而分别耐多种介质条件的腐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电力以及民用工业等。

304与321相比,后者为了改善焊接性能在材料中添加了钛元素。

由于金属钛的活泼性高于碳元素,使钛对焊接热影响区的铬起到稳定的化合作用,从而避免了材料在焊接热影响区由于贫铬而导致的晶间腐蚀。

304和321在大多数介质条件中的耐腐蚀能力是相当的,只是在强酸冲刷腐蚀环境中,321材料的焊缝边缘有刀状腐蚀现象。

304L 则是以进一步控制碳的方法来改善材料的焊接性能,但由于碳含量的降低,导致材料的强度与321相比有所下降。

316L(00Cr17Ni14Mo2)奥氏体钢是超低碳且含Mo的奥氏体不锈钢,在许多介质条件中有良好的耐均匀腐蚀和坑点腐蚀性能。

Ni含量的提高(14%)有利于奥氏体相的稳定。

316L在抗晶间腐蚀、高温硫、高温环烷酸和坑点腐蚀的能力方面要明显优于304(0Cr18Ni9)和321(0Cr18Ni10Ti)不锈钢材料。

根据大量资料和实际使用证明,316L在Cl—腐蚀环境中的耐应力腐蚀能力仅与304和321材料相当,在工程使用中由于应力腐蚀失效的概率要大于50%,当使用介质中含有10ppm以上的Cl—时,其应力腐蚀的危害性就相当明显了,因为Cl—会在某些部位产生聚集,如循环水当中的垢下、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缝隙、机械损伤、以及焊缝热影响区的应力集中部位等。

需要指出的是,经固熔或稳定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在没有加工应力和焊接应力的情况下,它们导致应力腐蚀的破坏性并不很明显。

2、Cl—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2.1点腐蚀任何金属材料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非金属夹杂物,如硫化物、氧化物等等,这些在材料表面的非金属化合物,在Cl—的腐蚀作用下将很快形成坑点腐蚀形态。

而一旦形成坑点以后,由于闭塞电池的作用,坑外的Cl—将向坑内迁移,而带正电荷的坑内金属离子将向坑外迁移,从而形成电化学腐蚀。

氯离子对不锈钢的侵蚀

氯离子对不锈钢的侵蚀

氯离子对不锈钢的侵蚀(2021-02-28 18:51:09)问题描述:关于奥氏体不锈钢在氯离子环境下的侵蚀,各类权威的书籍均有严格的要求,氯离子含量要小于25ppm,不然就会发生应力侵蚀、孔蚀、晶间侵蚀。

可是事实上在工程应用中咱们有很多高浓度的氯离子含量的情形下在利用奥氏体不锈钢,因些分析氯离子对不锈钢的侵蚀,采取预防方法,延长利用寿命,或合理选材。

不锈钢的侵蚀失效分析:一、应力侵蚀失:不锈钢在含有氧的氯离子的侵蚀介质环境产生应力侵蚀。

应力侵蚀失效所占的比例高达45 %左右。

经常使用的防护方法:合理选材,选用耐应力侵蚀材料要紧有高纯奥氏体铬镍钢,高硅奥氏体铬镍钢,高铬铁素体钢和铁素体—奥氏体双相钢。

其中,以铁素体—奥氏体双相钢的抗应力侵蚀能力最好。

操纵应力:装配时,尽可能减少应力集中,并使其与介质接触部份具有最小的残余应力,避免磕碰划伤,严格遵守焊接工艺标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操纵原料成份、流速、介质温度、压力、pH 值等工艺指标。

在工艺条件许诺的范围内添加缓蚀剂。

铬镍不锈钢在溶解有氧的氯化物中利历时,应把氧的质量分数降低到1. 0 ×10 - 6以下。

实践证明,在含有氯离子质量分数为500. 0 ×10 - 6的水中,只需加入质量分数为150. 0 ×10 - 6的硝酸盐和质量分数为0. 5 ×10 - 6亚硫酸钠混合物,就能够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孔蚀失效及预防方法小孔侵蚀一样在静止的介质中容易发生。

蚀孔通常沿着重力方向或横向方向进展,孔蚀一旦形成,即向深处自动加速。

,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在含有氯离子的水溶液中便产生了溶解,结果在基底金属上生成孔径为20μm~30μm 小蚀坑,这些小蚀坑即是孔蚀核。

只要介质中含有必然量的氯离子,即可能使蚀核进展成蚀孔。

常见预防方法:在不锈钢中加入钼、氮、硅等元素或加入这些元素的同时提高铬含量。

降低氯离子在介质中的含量。

氯离子含量对设备材料腐蚀的影响分析

氯离子含量对设备材料腐蚀的影响分析

氯离子含量对设备材料腐蚀的影响分析摘要:渗透检测是材料表面缺陷检出灵敏度非常高的无损检测方法,但耗材中氯离子含量过高,会导致被检材料氯离子腐蚀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氯离子对核电设备主要材料的腐蚀机理和原因分析。

.关键词:氯离子含量;设备材料腐蚀渗透检测是目前主要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费用低廉,缺陷显示直观,对设备和材料表面缺陷具有极高的检出灵敏度,因而广泛应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锻件、铸件、焊接件、机加工件以及陶瓷、玻璃、塑料等表面缺陷的检查。

本文主要对氯离子含量超标对核安全设备的主要金属材料产生的腐蚀破坏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破坏的国内外案例奥氏体不锈钢因具有较好的塑韧性、耐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氯离子腐蚀造成应力腐蚀开裂(SCC)的敏感性,会使得SCC在内部迅速扩展导致部件失效,结果会使得设备停止运行,并带来检查、维修和更换成本的增加。

因我国核电发展起步较晚以及国内先进的核安全理念下,目前尚未有核安全设备发生氯离子腐蚀的案例报道,但在国际核电业,也出现过很多设备材料因氯离子腐蚀导致失效的案例。

二、氯离子对金属的腐蚀机理氯元素一般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净化液体和气体中,具有强氧化性。

氯离子破坏金属的主要方式有: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和均匀腐蚀等。

1、点蚀:一般发生在表面生成氧化膜或钝化膜的金属材料上,或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上,是一种外观隐蔽而破坏性较大的局部腐蚀形式。

2、缝隙腐蚀:在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表面之间狭窄的缝隙内,存在闭塞电池的作用,导致氯离子富集而出现的腐蚀现象。

3、应力腐蚀(SCC):敏化材料在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的联合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出现低于材料强度极限的脆性开裂,致使金属材料失效的现象。

4、均匀腐蚀:通常腐蚀速度比较稳定,腐蚀不是特别严重,主要影响是材料由于腐蚀而逐渐变薄。

5、晶间腐蚀:是在晶粒或晶体本身未受到明显侵蚀情况下,发生在金属或合金晶界处的一种选择性腐蚀,会使材料力学性能剧降,以致造成结构损坏或事故。

浅析Cl-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危害

浅析Cl-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危害

首先,钝化金属表面上局部吸附侵 蚀性阴离子(Cl-) ,溶液中同时存在的溶 解氧或氧化剂,使金属的腐蚀电位升高, 达到或超过临界点蚀电位,这时,Cl-就可能 击穿表面膜,导致点蚀核的产生。点蚀从 亚稳态孔蚀行为开始。不锈钢表面的各 种缺陷,如表面硫化物夹杂、晶界碳化物 沉积、表面沟槽处等地方,钝化膜首先遭 到破坏露出基层金属,出现小蚀孔(孔径多 为20~30μm) ,这就是亚稳态孔核,成为点 腐蚀生成的活性中心。
接下来,蚀核形成后,相当一部 分点仍可能再钝化,若再钝化阻力小, 蚀核就不再长大。当受到促进因素 影响,蚀核继续长大至一定临界尺寸 时(一般孔径大于30μm) ,金属表面出 现宏观可见的蚀孔,这个特定点成为 孔蚀源。
最后,蚀孔一旦形成则加速生长。 一般认为, 阳离子的容易释放以及阴 离子向缺陷位置上微观凹陷处的迁 移,会引起由于水解作用而产生的侵 蚀性环境的形成;在这些分散的点上 生成的酸性溶液首先可局部地侵蚀 氧化膜,然后侵 蚀金属基体, 加速点蚀发展。
• 不锈钢良好的耐蚀性能来自其表面的可钝化性, 关于不锈钢的表面钝化曾提出过多种不同假说, 主要有氧化物膜理论、吸附膜理论等; • 竞争吸附理论提出, Cl-的竞争吸附可以诱发 点蚀,卤素离子能够渗透并破坏不锈钢表面的 钝化膜,被破坏后的氧化膜难以再生和修复, 所以引起腐蚀;按照此理论,点蚀的发生和发 展主要分三个阶段:
Cl-点蚀机理分析
Cl-点蚀机理Biblioteka 析指标• 由于不锈钢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处于复杂的变温腐蚀介 质中,温度对于不锈钢腐蚀的影响非常重要, 自从上世纪 70年代初,普遍采用临界点蚀温度评价不锈钢耐点蚀 性能。 • 氯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体系,也可 以用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不锈钢耐点蚀性能。

氯离子腐蚀机理

氯离子腐蚀机理

氯离子腐蚀机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Cl-对金属腐蚀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材质表面钝化膜形成的可能或加速钝化膜的破坏,从而促进局部腐蚀;另一方面使得H2S、C O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从而缓解材质的腐蚀。

Cl-具有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并且能够被金属表面较强吸附的特点。

Cl-浓度越高,水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电解质的电阻就越低,Cl-就越容易到达金属表面,加快局部腐蚀的进程;酸性环境中Cl-的存在会在金属表面形成氯化物盐层,并替代具有保护性能的FeCO3膜,从而导致高的点蚀率。

腐蚀过程中,Clˉ不仅在点蚀坑内富积,而且还会在未产生点蚀坑的区域处富积,这可能是点蚀坑形成的前期过程。

它反映出基体铁与腐蚀产物膜的界面处的双电层结构容易优先吸附Clˉ,使得界面处Clˉ浓度升高。

在部分区域,Clˉ会积聚成核,导致该区域阳极溶解加速。

这样金属基体会被向下深挖腐蚀,形成点蚀坑阳极金属的溶解,会加速Clˉ透过腐蚀产物膜扩散到点蚀坑内,使点蚀坑内的Clˉ浓度进一步增加,这一过程是属于Clˉ的催化机制,当Clˉ浓度超过一定的临界值之后,阳极金属将一直处在活化状态而不会钝化。

因此,在Clˉ的催化作用下,点蚀坑会不断扩大、加深。

尽管溶液中的Na+含量较高,但是对腐蚀产物膜能谱分析却未发现Na元素的存在,说明腐蚀产物膜对阳离子向金属方向的扩散具有一定的拟制作用;而阴离子则比较容易的穿过腐蚀产物膜到达基体与膜的界面。

这说明腐蚀产物膜具有离子选择性,导致界面处阴离子浓度升高。

2、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主要使点蚀。

机理:氯离子容易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露出来的机体金属上腐蚀了一个小坑。

这些小坑被成为点蚀核。

这些氯化物容易水解,使小坑能溶液PH值下降,使溶液成酸性,溶解了一部分氧化膜,造成多余的金属离子,为了平很腐蚀坑内的电中性,外部的Cl-离子不断向空内迁移,使空内金属又进一步水解。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引言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在含有氯离子的环境中,奥氏体不锈钢可能会受到腐蚀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奥氏体不锈钢在氯离子环境下的腐蚀机理以及相关浓度的影响。

奥氏体不锈钢的特性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铁基合金,主要成分为铬、镍和其他合金元素。

它具有以下特性:1.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奥氏体结构使其具备较强的抗腐蚀能力,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保持稳定。

2.高强度和硬度: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用于承受高压力和重负荷的工作条件。

3.易加工和焊接: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奥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氯离子腐蚀机理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腐蚀性物质,它能够与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铬形成稳定的氧化物保护层,从而提供一定的抗腐蚀性能。

然而,在高浓度的氯离子存在下,这种保护层可能被破坏,导致奥氏体不锈钢发生腐蚀。

氯离子会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1.氯离子在金属表面吸附并形成氯化物。

这些氯化物会破坏原有的保护层,暴露出金属表面。

2.氯离子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局部电偶。

在存在电解质的条件下,这些电偶会引发局部腐蚀反应。

3.氯离子可以与水分中的溶解氧反应生成次氯酸根离子(ClO-),进一步加剧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速率。

氯离子浓度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受到氯离子浓度的显著影响。

当氯离子浓度较低时,奥氏体不锈钢能够形成稳定的保护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奥氏体不锈钢容易发生腐蚀。

一般来说,当氯离子浓度低于一定阈值时,奥氏体不锈钢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在超过该阈值后,奥氏体不锈钢开始受到明显的腐蚀影响。

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氯离子会破坏原有的保护层,并促进局部电偶和次氯酸根离子生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奥氏体不锈钢所能承受的最大氯离子浓度。

一般来说,在设计和选择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使用环境:如果奥氏体不锈钢将用于高浓度氯离子存在下的环境中,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抗腐蚀材料或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腐蚀风险。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的机理在化工生产中,腐蚀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普遍发生,是导致压力容器产生各种缺陷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通钢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不锈钢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Cr 和Ni 是不锈钢获得耐腐蚀性能最主要的合金元素。

Cr 和Ni 使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生成一层十分致密的氧化膜,使不锈钢钝化,降低了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使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提高。

氯离子的活化作用对不锈钢氧化膜的建立和破坏均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至今人们对氯离子如何使钝化金属转变为活化状态的机理还没有定论,但大致可分为2 种观点。

成相膜理论的观点认为,由于氯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故它最容易穿透氧化膜内极小的孔隙,到达金属表面,并与金属相互作用形成了可溶性化合物,使氧化膜的结构发生变化,金属产生腐蚀。

吸附理论则认为,氯离子破坏氧化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氯离子有很强的可被金属吸附的能力,它们优先被金属吸附,并从金属表面把氧排掉。

因为氧决定着金属的钝化状态,氯离子和氧争夺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点,甚至可以取代吸附中的钝化离子与金属形成氯化物,氯化物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并不稳定,形成了可溶性物质,这样导致了腐蚀的加速。

电化学方法研究不锈钢钝化状态的结果表明,氯离子对金属表面的活化作用只出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着1 个特定的电位值,在此电位下,不锈钢开始活化。

这个电位便是膜的击穿电位,击穿电位越大,金属的钝态越稳定。

因此,可以通过击穿电位值来衡量不锈钢钝化状态的稳定性以及在各种介质中的耐腐蚀能力。

3. 2 防止孔蚀的措施(1)在不锈钢中加入钼、氮、硅等元素或加入这些元素的同时提高铬含量,可获得性能良好的钢种。

耐孔蚀不锈钢基本上可分为3 类: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奥氏体双相钢;奥氏体不锈钢。

设计时应优先选用耐孔蚀材料。

Cl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

Cl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

在化工生产中,腐蚀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普遍发生,是导致压力容器产生各种缺陷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通钢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不锈钢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Cr 和Ni 是不锈钢获得耐腐蚀性能最主要的合金元素。

Cr 和Ni 使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生成一层十分致密的氧化膜,使不锈钢钝化,降低了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使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提高。

氯离子的活化作用对不锈钢氧化膜的建立和破坏均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至今人们对氯离子如何使钝化金属转变为活化状态的机理还没有定论,但大致可分为2 种观点。

成相膜理论的观点认为,由于氯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故它最容易穿透氧化膜内极小的孔隙,到达金属表面,并与金属相互作用形成了可溶性化合物,使氧化膜的结构发生变化,金属产生腐蚀。

吸附理论则认为,氯离子破坏氧化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氯离子有很强的可被金属吸附的能力,它们优先被金属吸附,并从金属表面把氧排掉。

因为氧决定着金属的钝化状态,氯离子和氧争夺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点,甚至可以取代吸附中的钝化离子与金属形成氯化物,氯化物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并不稳定,形成了可溶性物质,这样导致了腐蚀的加速。

电化学方法研究不锈钢钝化状态的结果表明,氯离子对金属表面的活化作用只出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着1 个特定的电位值,在此电位下,不锈钢开始活化。

这个电位便是膜的击穿电位,击穿电位越大,金属的钝态越稳定。

因此,可以通过击穿电位值来衡量不锈钢钝化状态的稳定性以及在各种介质中的耐腐蚀能力。

2 应力腐蚀失效及防护措施2. 1 应力腐蚀失效机理其中在压力容器的腐蚀失效中,应力腐蚀失效所占的比例高达45 %左右。

因此,研究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应力腐蚀失效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应力腐蚀,就是在拉伸应力和腐蚀介质的联合作用下而引起的低应力脆性断裂。

应力腐蚀一般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①只有在拉应力的作用下。

② 产生应力腐蚀的环境总存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不锈钢在含有氧的氯离子的腐蚀介质及H2SO4 、H2S 溶液中才容易发生应力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标准

奥氏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标准

奥氏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标准奥氏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标准作为不锈钢材料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工程、医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其中,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氯离子腐蚀能力尤为重要。

在实际使用中,奥氏体不锈钢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耐氯离子腐蚀性能达到要求。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奥氏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了解奥氏体不锈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情况。

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的不锈钢材料,主要由铬、镍等元素组成。

它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耐热性,能够在一定温度和腐蚀介质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在工业领域,奥氏体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化工设备、海洋评台、食品加工设备等,其耐腐蚀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氯离子腐蚀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氯离子是一种常见的腐蚀性介质,它能够破坏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保护膜,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氧化、腐蚀甚至开裂。

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和氯化物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奥氏体不锈钢更容易受到氯离子腐蚀的影响。

为了确保奥氏体不锈钢在实际使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3. 奥氏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标准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氯离子腐蚀性能,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

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了一系列的奥氏体不锈钢相关标准,其中就包括了对其耐氯离子腐蚀性能的要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发布了关于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和分类的标准文件。

这些标准文件不仅规定了奥氏体不锈钢试样的制备、腐蚀试验的条件,还对其腐蚀程度进行分类和评定,从而保障其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腐蚀安全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个人观点来看,奥氏体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工业设备和工程结构腐蚀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对氯离子的腐蚀浓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使奥氏体不锈钢发生腐蚀的氯离子的最低浓度。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条件,奥氏体不锈钢对氯离子的腐蚀浓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浓度的氯离子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而在高浓度的氯离子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主要与其中的Cr(铬)元素有关。

铬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膜,能够阻隔氯离子的侵蚀,起到保护钢材的作用。

一般来说,当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铬含量达到10%以上时,其抗氯离子腐蚀的能力显著增强。

另外,有些元素如Mo(钼)、Cu(铜)等也可以提高奥氏体
不锈钢的抗氯离子腐蚀能力。

这些元素的添加能够增加铬氧化物的稳定性,减缓腐蚀的速度。

总的来说,奥氏体不锈钢对氯离子的腐蚀浓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具体的数值取决于具体的材料成分和工作条件,一般来说,要保证奥氏体不锈钢在氯离子环境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注意控制氯离子的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奥氏体不锈钢不仅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且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焊接性能、低温性能和没有磁性。

漂亮美观,是最理想的金属材料。

所以人们一听到奥氏体不锈钢管用在自来水工程上,在施工中采用氩弧焊焊接,总是万无一失没有问题的。

其实恰恰相反,原因是一般自来水中都含有氯离子(Cl一),微量的Cl一和O2一般影响很大,几个ppm Cl一加上微量O2,可以引起18/8铬镍不锈钢孔蚀和引力腐蚀的破坏.一、据有关资料介绍,奥氏体不锈钢腐蚀破坏事例1、某工厂几十台不锈钢储罐,分别用板厚4—6mm的SUS304、304L、316、316L不锈钢板焊接而成。

在安装后充水,水源来自消防龙头,仅3—4个月放水检查时,就发现严重的点蚀,最多一个罐达200多个蚀孔,最深达4—5mm,储罐已不能正常使用,只好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原因是水中含有氯离子(76~ 1152uug.g-1 CL一),加之焊接酸洗、等工艺控制不严,造成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局部弱化或破坏所致。

2、腐蚀点孔极易成为应力腐蚀破裂或腐蚀疲劳的裂纹源。

例如:我国曾发生数起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在投入运行前出现严重泄漏的重大事故。

这些炉管的材料是TP304H不锈钢,在制造中曾在敏化高温区加热,此后在水压试验时,采用了含有少量氯离子(约40ug.g一的自来水,或虽末试泵,但在海滨大气条件下堆放了很长时间。

结果由于残留在水中的氯离子或海洋大气中氯化物的作用,在管内外表面发生了点腐蚀,并进而导致晶间型氯化物应力腐蚀破坏。

3、台湾积体电路(上海)有限公司冲身洗眼器系统,SUS304不锈钢管道,使用介质为自来水,验收运行3~4个月,焊接接头泄漏率高达14.99%、其中焊缝上泄漏占 4.48%、热影响区泄漏占10.5%、(热影响区熔合线上泄漏占8.19%、管材上泄漏占0.93%、管件上泄漏占1.39%)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95.9mg/L,(属正常自来水水质),水流速度基本为静态。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原理知识讲解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原理知识讲解

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原理氯离子对不锈钢有多种腐蚀1.对钝化膜的破坏目前有几种理论,比较权威:①成相膜理论:Cl-半径小,穿透能力强,容易穿透氧化膜内极小的孔隙,到达金属表面,并与金属相互作用形成了可溶性的化合物,使氧化膜的结构发生变化。

②吸附理论:Cl-有很强的可被金属吸附的能力,优先被金属吸附,并从金属表面把氧排掉,氯离子和氧子争夺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点,甚至可以取代吸附中的钝化离子与金属形成氯化物,氯化物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并不稳定,形成了可溶性物质,这样导致了腐蚀的加速。

2.孔蚀(点蚀)孔蚀失效机理在压力容器表面的局部地区,出现向深处腐蚀的小孔,其余地区不腐蚀或腐蚀轻微,这种腐蚀形态称为小孔腐蚀(也称点蚀)。

点蚀一般在静止的介质中容易发生。

具有自钝化特性的金属在含有氯离子的介质中, 经常发生孔蚀。

蚀孔通常沿着重力方向或横向方向发展,孔蚀一旦形成,具有深挖的动力,即向深处自动加速。

含有氯离子的水溶液中,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便产生了溶解,其原因是由于氯离子能优先有选择地吸附在氧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掉,然后和氧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基底金属上生成孔径为20μm ~30μm小蚀坑,这些小蚀坑便是孔蚀核。

在外加阳极极化条件下,只要介质中含有一定量的氯离子,便可能使蚀核发展成蚀孔。

在自然条件下的腐蚀,含氯离子的介质中含有氧或阳离子氧或阳离子氧化剂时,能促使蚀核长大成蚀孔。

氧化剂能促进阳极极化过程,使金属的腐蚀电位上升至孔蚀临界电位以上。

蚀孔内的金属表面处于活化状态电位较负,蚀孔外的金属表面处于钝化状态,电位较正,于是孔内和孔外构成一个活态———钝态微电偶腐蚀电池,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面积比结构,阳极电流密度很大,蚀孔加深很快,孔外金属表面同时受到阴极保护,可继续维持钝化状态。

孔内主要发生阳极溶解: Fe →Fe2+ + 2e , Cr →Cr3 + + 3e , Ni →Ni2 + + 2e。

介质呈中性或弱碱性时,孔外的主要反应为: O2 + H2O + 2e →2OH-。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

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食品工业等领域的金属材料。

其主要成分为铁、铬、镍等元素,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然而,在特定环境下,如氯离子存在的环境中,奥氏体不锈钢仍可能发生腐蚀。

本文将探讨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对其腐蚀速率的影响,并提出提高抗氯离子腐蚀的方法。

一、奥氏体不锈钢概述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不锈钢,其组织结构主要为奥氏体相。

奥氏体不锈钢在正常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在氯离子存在的环境中,其抗腐蚀性能会受到影响。

二、氯离子腐蚀的影响因素1.氯离子浓度:氯离子浓度越高,腐蚀速率越快。

实验研究表明,氯离子浓度在10ppm以下时,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速率较慢;当氯离子浓度达到100ppm时,腐蚀速率显著增加。

2.温度:温度对氯离子腐蚀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氯离子腐蚀速率越快。

3.金属表面清洁度:金属表面存在污垢、油脂等有机物时,会加速氯离子的吸附,从而增加腐蚀速率。

4.金属晶粒大小:金属晶粒越粗大,腐蚀速率越快。

因为晶粒间的缝隙容易滞留氯离子,从而加速腐蚀过程。

三、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腐蚀浓度与腐蚀速率的关系氯离子浓度与奥氏体不锈钢腐蚀速率呈正相关关系。

当氯离子浓度较低时,腐蚀速率较慢;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腐蚀速率逐渐加快。

此外,氯离子浓度还会影响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

在低氯离子浓度下,腐蚀产物主要为氧化物;在高氯离子浓度下,腐蚀产物中氯元素含量增加,腐蚀产物形态发生改变。

四、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氯离子腐蚀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合金元素:提高镍、钼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增强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氯离子腐蚀性能。

2.控制金属晶粒大小:通过热处理、冷加工等方法,细化金属晶粒,降低晶界处的腐蚀速率。

3.金属表面处理:采用喷涂、电镀等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离氯离子与金属基体的接触。

4.优化腐蚀环境:降低氯离子浓度、控制温度等,减轻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影响。

不锈钢 氯离子腐蚀 点蚀 时间

不锈钢 氯离子腐蚀 点蚀 时间

不锈钢氯离子腐蚀点蚀时间
一、不锈钢的概述
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不锈钢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铬元素,能够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膜,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金属内部受到腐蚀。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如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等。

二、氯离子腐蚀的原理
氯离子腐蚀是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之一。

当氯离子存在于不锈钢表面时,会在局部区域形成浓差电池,使得不锈钢表面产生电流,导致氯离子在金属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点蚀。

随着点蚀的加深,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逐渐降低,甚至导致金属穿孔。

三、点蚀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氯离子浓度:氯离子浓度越高,腐蚀速度越快,点蚀的形成越容易。

2.温度:温度越高,氯离子腐蚀速率越快。

3.pH值:当环境pH值低于4时,氯离子腐蚀速率显著增加。

4.金属表面状态:金属表面存在划痕、凹陷等缺陷时,氯离子更容易侵入,加速点蚀的形成。

四、点蚀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选择具有良好抗氯离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牌号。

2.严格控制氯离子浓度:降低环境中氯离子的浓度,可有效减缓氯离子腐
蚀。

3.提高金属表面质量:金属表面经过抛光、钝化等处理,可降低点蚀的形成概率。

4.阴极保护:采用外加电流或牺牲阳极等方式,对不锈钢进行阴极保护,降低点蚀风险。

5.定期检测与维护:对不锈钢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结论
氯离子腐蚀是不锈钢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了解其腐蚀原理、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可以降低点蚀的发生概率,延长不锈钢设备的使用寿命。

氯离子的危害

氯离子的危害

氯离子的危害氯离子长期在循环水中>1000 mg/L有极高的极性促进腐蚀反响,又有很强的穿透性,简单穿透金属外表的爱护膜,造成缝隙腐蚀和孔蚀。

特别是对奥氏体不锈钢造成开裂、危害大、能使水冷器在短期内报废,化工行业中,很多奥氏体不锈钢设备耐氯离子腐蚀性能较差。

影响不锈钢腐蚀开裂主要原因如下。

1、设备的内应力,这是设备加热过程中形成的,正规厂在设备制做完成后,虽然经过热处理排除应力,但仍有残留。

其它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温度机械等因素也都会使设备产生内应力,在这些部位氯离子很简单积聚造成腐蚀。

2、氯离子具有催化作用而使不锈钢设备产生应力腐蚀开裂。

首先是点腐蚀缝隙、或腐蚀沟槽上开始,使被破坏的钝化膜无法修复。

故腐蚀不断加深,直至金属呈枝状裂纹而被破坏。

3、温度的诱导作用,众所周知,温度是化学反响的重要因素,腐蚀开裂也不例外。

在拉应力和氯离子都存在的条件下,温度较低腐蚀就不明显,温度升高则腐蚀开裂加剧。

应力腐蚀开裂均发生在水冷器的热端,即工艺介质进口端,冷端不发生腐蚀。

4、水流速也是影响腐蚀的重要原因,流速低不易扩散,利于氯离子富集,加剧氯离子的腐蚀。

5、氯离子在循环水中>700 mg/L时壳程水冷器有缝隙并且水流低速,为氯离子富集制造条件,缝隙的氯离子两个月的时间可能到达202X0~30000mg/L设备因此腐蚀开裂泄漏造成停车。

而管程水冷器不易造成氯离子富集,循环水中氯离子≤1000 mg/L时通过投加正对性的缓蚀剂还是能得到可掌控的。

三、解决方案氯离子是水中最稳定的离子,用药剂化学反响来降低氯离子的值临时国内几乎没有参照顾用成功的范例。

只有制造条件投入设备来去降低去除氯离子。

还有投加缓蚀剂有条件的来操纵氯离子对设备的腐蚀。

以下几点供参考。

1、最经济的方法就是通过环保部门查找取水口上游污染的源头,惩处那些偷排企业,使水质得到改善就能解决目前的水质障碍给生产带来的危害。

建议查一下污染源,是否上游有电镀厂,因为电镀厂必须用酸铜镀液,它里面含有氯离子才能从中得到金光亮镀层。

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

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

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主要使点蚀。

机理:氯离子容易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路氯化物,结果在露出来的机体金属上腐蚀了一个小坑。

这些小坑被成为点蚀核。

这些氯化物容易水解,使小坑能溶液PH值下降,使溶液成酸性,溶解了一部分氧化膜,造成多余的金属离子,为了平很腐蚀坑内的电中性,外部的Cl-离子不断向空内迁移,使空内金属又进一步水解。

如此循环,奥氏体不锈钢不断的腐蚀,越来越快,并且向孔的深度方向发展,直至形成穿孔。

由于Cl离子是水中经常含有的物质,又是引起若干合金局部腐蚀的所谓“特性离子”(破钝剂),它进入缝隙或蚀孔内还会与H+生成盐酸,使腐蚀加速进行。

氯离子被认为是304不锈钢发生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氯离子半径小,穿透钝化膜的能力强,其电负性又很大,氯离子的存在加速了304不锈钢的腐蚀。

另外,应力的存在也加速了氯离子对304不锈钢的腐蚀,降低了304不锈钢抗氯离子应力腐蚀的临界浓度。

在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多发生的是孔蚀也叫点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点腐蚀多发生在上表面生成钝化膜的金属材料上或表面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上,当这些膜上某点发生破坏,破坏区下的金属基体与膜未破坏区形成活化—钝化腐蚀电池,钝化表面为阴极,而且面积比活化区大很多,腐蚀就向深处发展而形成小孔。

点腐蚀发生于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例如不锈钢对含有卤素离子的溶液特别敏感,其作用顺序为Cl—>Br>1—。

这些阴离子在合金表面不均匀吸附导致膜的不均匀破坏。

氯离子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容易穿透金属氧化层进入金属内部,破坏金属的钝态。

同时,氯离子具有很小的水合能,容易被吸附在金属表面,取代保护金属的氧化层中的氧,使金属受到破坏。

点腐蚀发生在某一临界电位以上,该电位称为点蚀电位(或击破电位),用Eb表示。

如把极化曲线回扫,又达到钝态电流所对应的电位Erb,称为再钝化电位(或叫保护电位)。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管材在含有氯离子介质中腐蚀的原因分析

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管材在含有氯离子介质中腐蚀的原因分析

第3 7卷第 1 期
4 奥 氏体 不锈 钢 的 腐 蚀 类 型 【-1 12
与 氯离子 的浓度关 系不大 , 即使 是微 量 的氯 离子 , 也 能产 生应 力腐 蚀 。
1 奥 氏体 不锈 钢 1 r8 iT 性 质 ¨_ l N9 i C 2
奥 氏体不 锈 钢坚韧 、 延展 , 重 要 的是 易 加工 可 最 焊接 , 用 广 泛 。 可用 于 制 造 管 材 ( 力 管 道 ) 热 应 压 、 交换 器 的壳管 、 板等 。然 而 , 含 有 氯离 子 的 介质 平 在 中并 非真 正不 锈 , 会 被腐 蚀 、 孔 、 裂 等 。这 些 它 穿 断
1 r8 i i ClN9 将发生腐蚀 , T 由于大 阴极对小 阳极 的缘 故, 这类腐蚀是局部腐蚀 , 包括孔蚀、 缝隙腐蚀 、 应力 腐蚀 开裂 。
内使用介质是 : 乙烯气体、 氯 氯化氢气体 ( 脱水不好
时 , 质会 长 时 间带 水 ) 资 料 审查 中未 见 安装 及验 介 , 收 资料 。工作 压 力 :.MP ; 作 温 度 :O 。该 压 12 a工 5℃ 力管 道 安装并 投 运二 年 , 生管 道 泄漏 ( 发 泄漏 位 置 不 是在 焊 接位 置 、 而是在 直段 上 ) 经停 车后 检 验 发现 、 , 泄漏 处是 一处 大 小 q O m 的穿 孔 , 除法 兰后 对 管 b m l 拆 道 内壁 进行 检验 发现 、 管道 内 已存 在 多处 分 散 点状
作者简介 : 钱世刚 (9 5 , , 16 一) 男 工程 师 , 从事承压类特种设备 的检验 工作及无损检检测工作 ; 联系人 : 尤刚 , 邮编 : 0 0 , 5 0 2 贵阳市兴关路 5
兴关北巷 1 8号。

氯离子腐蚀介绍

氯离子腐蚀介绍

氯离子腐蚀研究一:氯离子可破坏金属氧化膜保护层,形成点蚀或坑蚀.对奥氏体不锈钢会出现晶间腐蚀.曾碰到过这种问题,最后结论是没有解决办法,用别的材料成本太高效果也不见得很好没考虑,所以就正常用16MnR然后考虑点腐蚀余量.除了衬胶,衬塑也可以呀,如果是管线,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选用钛材,只是花钱多啊对氯离子腐蚀,可以采用双相不锈钢.二:这个与氯离子的浓度有关系和操作温度有关.通常可以用碳钢,不如纯碱的盐水工段有不少设备就采用碳钢材料.当然为了增加寿命可以采用内部涂漆、衬胶等.有条件可以采用双相钢,钛材等.而且钢材的抗拉强度不要太高,最便宜的还是内壁衬胶,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们的盐酸罐就是这种方法.当然其温度压力也有要求.脱硫行业中会用一些254SMO,Al6XN,SAF2507,等,不重要的地方也可以衬胶我同意六楼的观点,我们买的泵基本上是2605三:氯离子一般都是海水里,所以要选耐海水腐蚀的钢种,通常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经验证,耐海水腐蚀并不好.在海水环境下不锈钢的使用,孔蚀、间隙腐蚀的局部腐蚀有时发生.对这些局部腐蚀的抑制,已知增加Cr和Mo,奥氏体系不锈钢和双相钢,特别是添加N是有效果的,美国研制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牌号我记不清了,日本研制的高N奥氏体系不锈钢,因为316L,317L这类钢不抗海水腐蚀以下钢种供参考:高强度耐海水腐蚀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00Cr16Ni6Mo3Cu1N 高强度耐海水腐蚀不锈钢00Cr26Ni6Mo4CuTiAl 耐海水不锈钢Yus27020Cr-18Ni-6Mo-0.2N管道中氯离子含量高是不是会对管道产生腐蚀,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是什么和什么发生反应介绍的详细一点谢谢了最佳答案不一定是酸性才腐蚀,这种问题我以前碰到过——氯离子的应力腐蚀开裂,一般不锈钢对Cl离子比较敏感.建议用“不锈钢”、“ Cl离子”、“应力腐蚀”等关键词搜索获取更多资料,也可以寻找这方面的专着,讲述更清楚明白.譬如:不锈钢应力腐蚀事故分析与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陆世英王欣增等着 1985年9月第1版应力腐蚀破裂左景伊着 1985年钢的应力腐蚀开裂作者:苏И.И.瓦西连科Р.К.麦列霍夫 1983年金属的应力腐蚀断裂上金属的应力腐蚀断裂下在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的压力容器中,如果有氯化物溶液存在,会产生应力腐蚀.这是由于溶液中的氯离子使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受到破坏,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钝化膜被破坏的区域就会产生裂纹,成为腐蚀电池的阳极区,连续不断的电化学腐蚀最终可能导致金属的断裂.这种腐蚀与氯离子的浓度关系不大,即使是微量的氯离子,也可能产生应力腐蚀.四: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或称应力腐蚀开裂是指金属在特定腐蚀介质和一定水平拉应力的同时作用发生的脆性开裂. 应力腐蚀必须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即一定水平的拉应力,特定的腐蚀介质以及对该腐蚀介质具有应力腐蚀敏感的钢材. 炉管在内压以及热应力、焊接残余应力等的作用下,会具备一定水平的拉应力条件.多数钢材都在氯离子及氢氧根离子环境中会发生应力腐蚀,例如奥氏体不锈钢在氯离子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应力腐蚀,遭到应力腐蚀破裂的炉管一般不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迹象,且一般呈穿晶的断裂. 防止应力腐蚀应从应力、介质及材料三方面考虑.应尽量消除焊接残余应力,防止热应力的叠加,降低拉应力水平.应尽量降低应力腐蚀介质的浓度,在氯离子浓度很难消除的情况下,应从材料方面考虑,例如采用高镍合金钢如因康镍合金或用其作为防护层,可降低应力腐蚀的敏感性.五:不锈钢的腐蚀类型不锈钢耐腐蚀是由于在不锈钢表面生成了一层极薄的、粘着性好的、半透明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膜一旦遭到破坏,钢中的铬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迅速地恢复这层薄膜,同时,机械损伤也能很快再生成一层保护薄膜.但是,如果受到离子的化学侵蚀,比如氯离子,可能难于抵抗侵蚀,这就可能因氧气毫无阻挡地进入,而使腐蚀加剧.锈蚀是一个专用术语,专指表面十分均匀的失去光泽,也可能是表面形成了一层干涉膜.通常有轻微的颜色变化,和一定程度的光亮度损失,特别是细小的脏东西进入了表面膜.通过清洗表面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任何情况下,在外观形态方面的所有努力收效甚微,特别是从远距离来观看更是如此.点蚀是不锈钢明显腐蚀的通常形式.一般以针状腐蚀开始,由于腐蚀的产生,受腐蚀部位变黑色或变成深褐色.大多数严重腐蚀环境中,点蚀的数量和深度增加,使表面呈现受腐蚀的外观.在弱腐蚀条件下,点蚀本身不可能从表面上明显减少,但是在表面上可能出现腐蚀产生一层薄膜,当锈斑渗出就可能使周围失去光泽.缝隙腐蚀是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既可以是由金属清洗剂,也可以是非金属清洗剂产生,由雨水或冷凝水形成的含水电解液也可导致缝隙腐蚀的产生.低合金钢更容易出现这种腐蚀,特别在裂缝非常小、氧气很难渗进的地方常出现缝隙腐蚀.设计中对尽可能减少缝隙腐蚀要给予特别的注意.在特别容易碰到水汽的地方,要努力避免缝隙的产生.如果缝隙不可能避免,就应该考虑使用更耐腐蚀、更高合金含量的钢种.电化学腐蚀:当两种电化学势能差很大的金属相互接触过程中可能产生这种腐蚀.如果水汽把这两种金属连接起来就产生一个电流回路,合成电流将显着地增加容易产生化学反应的金属的腐蚀速度.任何两种不锈钢之间的势能差都不足以引起这种腐蚀,只是有些影响,而不会成倍地增加腐蚀.但碳钢和大面积的不锈钢结合到一起,碳钢就会遭到迅速地腐蚀,因此不同金属要连接在一起的地方,要避免水汽在这些地方集聚.若避开水汽不可能,这两种金属之间要彼此电绝缘.应力腐蚀开裂SCC:有两种情况可能出现应力腐蚀开裂.不锈钢处于氯化物水溶液环境中时可能产生氯离子应力腐蚀开裂.例如,海雾环境,钢又处于很高的拉应力作用下,而且气温又超过正常的环境温度通常超过60℃,在建筑上使用不可能不存在影响,除非所使用的钢经过了以下所述的敏化处理.在较低温度下,在寻常的恶劣环境中,包括有机化学剂,也能产生应力腐蚀开裂,而这些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不可避免的.敏化作用:钢中的碳通常含%与铬结合,在热处理过程中或在焊接过程中在晶界析出.形成的碳化物使晶界出现贫铬,并在晶界形成抗腐蚀薄膜同时发生局部的晶界腐蚀,降低了材料的耐应力腐蚀性. 在制造过程中避免敏化环境,需在钢做最终热处理时进行快速冷却,防止碳化铬质点的沉淀.在焊接过程中,薄断面的不锈钢通常冷却速度相当快,足以得到阻止碳化铬质点沉淀的相同效果,在厚断面的不锈钢焊接中,通过使用低碳不锈钢如304L或316L也可避免敏化问题.换言之,可以把稳定化的不锈钢如321或347纳入规范.虽然这样做几乎没有必要,稳定化的不锈钢中不是含钛就是含铌,这些稳定化元素在加热过程中与碳结合,从而阻止了碳与铬元素的化六::有高浓度氯离子废水,浓度在10000mg/l,PH在10左右,水箱内衬用什么做比较耐腐蚀,水箱内有304不锈钢的膜组件,如何做防腐,请高人指教.谢谢问题补充:主要因为氯离子浓度高,我担心的是这个最佳答案氯离子对金属不会造成影响的. 成弱碱性,不锈钢应该没问题的. 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喷一层四氟,即可. 有专业厂家可以喷的,按面积收费.七:氯离子腐蚀问题请问氯离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在哪里有专门的论文可以参考呢最佳答案很多材料像不锈钢、铝之类的,它们能耐腐蚀全靠钝化膜,只要氯离子和这些材料直接接触就会产生腐蚀. 因为处于钝态的金属仍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即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再钝化处于动平衡状态.当介质中含有活性阴离子常见的如氯离子时,平衡便受到破坏,溶解占优势.其原因是氯离子能优先地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结果在新露出的基底金属的特定点上生成小蚀坑孔径多在20~30μm,这些小蚀坑称为孔蚀核,亦可理解为蚀孔生成的活性中心.氯离子的存在对金属的钝态起到直接的破坏作用. 免费的论文很难找到,与腐蚀工程、腐蚀防护有关的书还比较容易找到应该不是氯离子含量高吧就叫余氯含量高包括氯离子,游离氯还有氯酸和高氯酸等主要是酸性对管道产生腐蚀氯离子含量高会对管道产生腐蚀,由于氯离子在水中的常见阴离子中具有最小的体积,因而更容易穿透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膜,与金属直接接触加速电化学腐蚀反应.电化学腐蚀是铁-碳形成原电池,通过导电液体含阴、阳离子的水产生电化学反应,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八:请问氯离子溶度多少,在什么温度下就会对设备造成腐蚀问题补充:我是问当氯离子溶度达到多少时就可以对设备造成腐蚀.最佳答案这个要看环境pH值、温度和设备材料,具体条件只能具体对待.在环境pH值约等于12时,常温下氯离子对钢筋的点腐蚀浓度临界值为~ mol/L. 对同一材料来说,环境pH值越低、温度越高,氯离子腐蚀能力越强. 至于氯离子腐蚀原理什么的下面这个问题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九:钢材对氯离子的抗腐蚀性钢管对氯离子比较敏感,那么一般普通无缝钢管对氯离子的承受浓度是多大哪种钢材有较好的抗氯离子腐蚀316L一般就能满足工艺要求了 ,我们就用的,包你行wing 如果是盐类,用碳钢就行了,不锈钢是不耐氯离子的,如果是盐酸,就要用衬里设备了浓度比较大的话,用哈氏合金Cdawnchuck呵呵,2楼的好象在误人子弟嘛,我的经验是,如果是CL离子,含量;50 m,316L150磅,一般能撑个一年就很不错了.国内的316Ti的,最快是3个月,整体减薄,穿孔. 如果一定要用金属的,只有哈氏合金和904L建议使用衬里管道用双相钢2205,海水淡化厂都在用petty奥氏体不锈钢最怕氯离子.因为CL-能在奥氏体的晶间与不锈钢中的Cr,生成络化物.在晶间上造成贫铬区.使不锈钢在晶间率先发生腐蚀破坏.这就是晶间腐蚀.所以有cl-的场合不能用奥氏体不锈钢.最好用双相钢.非要用.对不锈钢有CL-的场合,应该控制介质中Cl-的含量小于25 m.赞同“如果是盐类,用碳钢就行了,不锈钢是不耐氯离子的,如果是盐酸,就要用衬里设备了浓度比较大的话,用哈氏合金C”另外补充一下,对于盐酸管道或者设备,选用衬里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温度.如果低于90度,可以使用衬塑,180以下可以使用PTFE,再高就要考虑钢衬搪瓷了.十:抑制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腐蚀的方法一种抑制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腐蚀的方法,是在含氯离子的循环水中加入氯离子浓度的倍的硫酸盐,使不锈钢表面完全钝化,并加入阻垢分散剂控制结垢.所说的硫酸盐是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镁之一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硫酸盐加入量为氯离子浓度的倍.所说的阻垢分散剂是聚丙烯酸或盐、聚马来酸酐、丙烯酸与丙烯酸酯的二元共聚物、丙烯酸与AMPS的二元共聚物、丙烯酸与AMPS和马来酸酐的三元共聚物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难以处理的氯离子对不锈钢的孔蚀问题转化为易处理的硫酸根对碳钢的腐蚀问题,效果优异、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且不会对循环水产生二次污染. 要害点1.一种抑制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腐蚀的方法,包括:在含氯离子的循环水中加入氯离子浓度的倍的硫酸盐,使不锈钢表面钝化,并加入阻垢分散剂控制结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
氯离子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主要使点蚀。

机理:氯离子容易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路氯化物,结果在露出来的机体金属上腐蚀了一个小坑。

这些小坑被成为点蚀核。

这些氯化物容易水解,使小坑能溶液PH值下降,使溶液成酸性,溶解了一部分氧化膜,造成多余的金属离子,为了平很腐蚀坑内的电中性,外部的Cl-离子不断向空内迁移,使空内金属又进一步水解。

如此循环,奥氏体不锈钢不断的腐蚀,越来越快,并且向孔的深度方向发展,直至形成穿孔。

由于Cl离子是水中经常含有的物质,又是引起若干合金局部腐蚀的所谓“特性离子”(破钝剂),它进入缝隙或蚀孔内还会与H+生成盐酸,使腐蚀加速进行。

氯离子被认为是304不锈钢发生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氯离子半径小,穿透钝化膜的能力强,其电负性又很大,氯离子的存在加速了304不锈钢的腐蚀。

另外,应力的存在也加速了氯离子对304不锈钢的腐蚀,降低了304不锈钢抗氯离子应力腐蚀的临界浓度。

在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多发生的是孔蚀也叫点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点腐蚀多发生在上表面生成钝化膜的金属材料上或表面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上,当这些膜上某点发生破坏,破坏区下的金属基体与膜未破坏区形成活化—钝化腐蚀电池,钝化表面为阴极,而且面积比活化区大很多,腐蚀就向深处发展而形成小孔。

点腐蚀发生于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例如不锈钢对含有卤素离子的溶液特别敏感,其作用顺序为Cl—>Br>1—。

这些阴离子在合金表面不均匀吸附导致膜的不均匀破坏。

氯离子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容易穿透金属氧化层进入金属内部,破坏金属的钝态。

同时,氯离子具有很小的水合能,容易被吸附在金属表面,取代保护金属的氧化层中的氧,使金属受到破坏。

点腐蚀发生在某一临界电位以上,该电位称为点蚀电位(或击破电位),用Eb表示。

如把极化曲线回扫,又达到钝态电流所对应的电位Erb,称为再钝化电位(或叫保护电位)。

大于此值,点蚀迅速发生、发展;在Eb~Erb之间,已发生的蚀孔继续发展。

此种形态的腐蚀决定于阳极和阴极的面积比。

若阳极的位置不随时间而变化,且阳极的面积远小于阴极,则阳极的电流密度(currentdensity注二)甚大,因此腐蚀速率较快而产生孔蚀,点蚀虽然失重不大,但由于阳极面积很小,所以腐蚀速率很快,严重时可造成设备穿孔,使大量的油、水、气泄漏,有时甚至造成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危险性很大。

点蚀会使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等加剧,在很多情况下点蚀是这些类型腐蚀的起源。

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简介
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奥氏体钢炉管破裂形式。

不同材质的奥氏体钢炉管发生开裂时介质中的氯化物浓度差别很大,一般在30ppm以上,但少数比较敏感的钢,如304钢可能几个ppm甚至更低的浓度就会腐蚀开裂。

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介质中氯化物浓度较低,但由于在某些不规则表面的局部浓缩,也会造成应力腐蚀开裂。

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会加速腐蚀。

大多数奥氏体钢应力腐蚀开裂均发生在75℃以上,低于50℃时,材料不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一般情况下,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为穿晶开裂,但由于热处理不当使材料敏化或材料长期处于敏化温度工作时,也会发生沿晶开裂。

氯离子使钝化金属转变为活化状态的机理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

(1)成相膜理论的观点认为,由于氯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故它最容易穿透氧化膜内极小的孔隙,到达金属表面,并与金属相互作用形成了可溶性化合物,使氧化膜的结构发生变化,金属产生腐蚀。

(2)吸附理论则认为,Cl-离子是一种活性非常强的阴离子,有很强的可被金属吸附的能力,会优先被金属吸附,并从金属表面把氧排掉。

因为氧决定着金属的钝化状态,氯离子和氧争夺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点,甚至可以取代吸附中的钝化离子,与金属形成氯化物,氯化物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并不稳定,形成了可溶性物质, 氯离子的存在对金属的钝态起到直接的破坏作用。

这样导致了腐蚀的加速。

1.点腐蚀
任何金属材料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非金属夹杂物,如硫化物、氧化物等等,这些在材料表面的非金属化合物,在Cl—的腐蚀作用下将很快形成坑点腐蚀形态。

而一旦形成坑点以后,由于闭塞电池的作用,坑外的Cl—将向坑内迁移,而带正电荷的坑内金属离子将向坑外迁移,从而形成电化学腐蚀。

由于Cl—的原子半径非常小,金属当中的任何非金属夹杂物以及焊接缺陷都将成为Cl—渗透的腐蚀源头。

对于合金含量较低且不含钼的不锈钢材料,虽然表面具有较致密的氧化膜,但在Cl—的作对于合金含量较低且不含钼的不锈钢材料,虽然表面具用下很容易发生坑点腐蚀,继而诱导应力腐蚀。

在不锈钢材料中,加Mo的材料比不加Mo的材料在耐点腐蚀性能方面要好,Mo 含量添加的越多,耐坑点腐蚀的性能越好。

而点腐蚀是诱发应力腐蚀的起源,当钢中的Mo 含量≥3%时,就能达到充分阻止Cl—向材料基体渗透的作用。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Ni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使钢获得完全奥氏体组织,提高材料的韧性,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抗氧化腐蚀能力。

但普通奥氏体钢中的Ni在有Cl—腐蚀的环境中起不到抗点腐蚀的作用。

2.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与坑点腐蚀机理一样,是由于缝隙中存在闭塞电池的作用,导致Cl—富集而出现的腐蚀现象。

这类腐蚀一般发生在法兰垫片、搭接缝、螺栓螺帽的缝隙,以及换热管与管板孔的缝隙部位,缝隙腐蚀与缝隙中静止溶液的浓缩有很大关系,一旦有了缝隙腐蚀环境,其诱导应力腐蚀的几率是很高的。

3.应力腐蚀
Cl—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坏性极大。

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的重要变量是温度、介质、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大小和分布以及加工应力的影响。

应力腐蚀的破裂方向一般与应力的作用垂直,并呈树枝状扩展。

应力来源于冷变形、焊接和金属钝击后的残余应力等,这些应力的产生使金属内部稳定的组织得到了破坏,导致晶粒在应力方向的作用下位错而形成滑移台阶,这些滑移台阶的构成给Cl—带来了吸附和渗透的机会。

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试验【1】
在上述腐蚀环境中,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的试验时间均超过1000小时而不发生断裂。

由此可见,普通奥氏体不锈钢是不耐氯化物应力腐蚀的。

钝化膜一般都是金属被氧化形成的致密的氧化物,致密的氧化物可以阻止金属内部继续被腐蚀,铝的氧化物是氧化铝(Al2O3),铁的氧化物是四氧化三铁(Fe3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