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11我的母亲》教学设计_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体会赏析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细节描写,进而把握母亲的形象。
3、训练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能力。
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朴素的语言,赏析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诵读出示的有关母爱的格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2、说一说你从诵读的格言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日常生活中,说一说自己对母爱的诠释。
(伟大的母亲给了子女伟大的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生活的片断,描绘
我们的母亲为母爱下一个注解。)
2、悠悠母爱,难以尽言,让我们铭记母亲为我们的付出,让我们铭记母亲的恩德,让
我们保留这份感动和温暖。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共同走进作家老舍的《我的母
亲》,思考:这又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呢?她对“我”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而“我”
对母亲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走近老舍。
(可以在学习本单元文化主题之前就给学生布置阅读老舍作品和搜集老舍资料的作业,
在学习课文前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使学生对老舍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利用单元首页和本课文
前的导语,明白阅读本课时的重点所在。)
【参考资料】
1、在诸多知名作家中,以平民出身而跻身文坛的为数不多,而始终保持平民品格,在创
作中以表现城市的平常生活,刻画的大都是一些小人物和旧社会的穷人、“末世人”的形象,而大获成功者,唯老舍一人。
*老舍是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街小羊圈胡同一户贫苦人家。父亲是
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
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
日常生活,让他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
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老舍家境困苦,使他的求学道路也坎坷多艰。从私塾、小学到中学,经济上十分困难,
数进数出,还是母亲咬了牙作难和好心人资助,最后才得以进入北京师范学校。
*老舍毕业后有了稳定工作,但五四运动改变了他,正如他所说“五四运动给了我一双新
眼睛;五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
“醉心新文艺”。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老舍离开老母,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他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共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大约有800万字。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
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作品另一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
的题旨。他热爱新中国,是通过爱北京表现出来的,北京是他的创作源泉。他成为中国现代
文学中长篇白话文小说公认的奠基人之一。他也因此获得极高的赞誉:巴金称他为“中国知
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1951年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还被人们称为“语言大师”。
2、老舍生活点滴
*老舍认识胡絜青后曾给她写信,信中提出“约法三章”: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窝头,
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
睦过日子。”
*结了婚后的第二天,老舍对胡絜青说:“我有一句话必须说清,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
在那儿不言语,抽着烟,千万别理我,我是在构思,绝不是跟你闹别扭,希望你别打扰我。”
他又说:“咱们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这句话成为老舍夫妇恪守的信条,他们共
同生活了35年,从没有红过脸。
*50年,老舍用一百匹白布换一普通四合院,结束漂泊生活定居下来。他在这所小房的
院子里,养了不少花草,栽了两棵柿子树。其夫人称这里为“丹柿小院”
*在老舍的客厅里,既可以遇见国家领导人、著名作家、演员、画家,甚至外国的大主教,也可以遇见送煤的工人、送牛奶的的大嫂、街道上的花匠、警察、瓦匠、少先队员、中学生、
大学生、青年、教师、编辑、记者、卖画的、护士、拳师、战士……当这些朋友来访的时候,
老舍给他们泡香片,请他们看花、看猫、赏画、看他收藏的名伶画扇,有时朗诵一段刚写的
作品请他们提意见。欢乐的笑声常常充满了整个小院子。这是一个人人都感到亲切和愉快的
家。
*文革期间,老舍与20多位作家、艺术家被红卫兵拉到国子监孔庙大院,让他们时而下跪,时而围着燃烧的戏装和书堆跳“牛鬼蛇神舞”。老舍被挂上黑牌,受到平生第一次侮辱
和毒打,第二天他带着所有的绝望,投入太平湖与世长辞。
时隔12年后,他的儿子舒乙先生偶然发现太平湖正好位于北京旧城墙的西北角,和城内的西直门大街西北角的观音庵胡同很近,两者几乎是隔着一道城墙和一条护城河而遥遥相对。从
地图上看,两者简直就是近在咫尺。观音庵是老舍母亲晚年的住地,她在这里住了近十年。
1942年夏天在这里去世的。舒已说“我恍然大悟,父亲去找自己可爱的老母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时,由于文章篇幅过长,在阅读时适宜用速读的方式,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
致内容和记叙顺序,并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的一些词语。
四、品读课文,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问题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1、导语提示: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
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
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请从文中提取关键性词语来概括。学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
再全班汇报,老师相机总结。
2、利用课后第二题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品读文章,再请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可能
谈到的内容大致为三个方面: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等美好品质;对子女伟大无私的爱及
我对母亲无限思念和深深歉疚之情。
①、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感受母亲不分白昼,终年劳累的辛苦。从丧夫后,家境
拮据,可还是要咬紧牙关将孩子抚养成人。以致临死吃的都还是粗粮,体会母亲的不易。
②、对子女的爱。儿子升学,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才凑出保证金,含泪送儿子走;儿
子仅一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母亲就欣慰地落泪;而过七十大寿,思念儿子却不说出
来,但食不甘,寝不安
④、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歉疚之情,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老舍情感的逐步升华。
(在学生能够体会语句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读出语句恰当的停顿,语速和感情,在朗
读中让学生想象母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