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虞美人·无聊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经典古诗李煜虞美人的翻译及赏析完整版

经典古诗李煜虞美人的翻译及赏析完整版

《虞美人》翻译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译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原文: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译文:众多的往事扔历历在目。

昨夜春风又吹过了小楼,又是一年开始了,在这明月之夜,故国往事不堪回首。

原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译文:故国的宫殿,那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依然还在,只是自己的容颜由红润变得衰老了。

原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请问你能有多少仇恨呢?那仇恨正像满江的春水永不止息地滚滚东流。

《虞美人》赏析一直设想,倘若未作此词,李煜最后当是怎样的死法;也曾想过,于他而言,怎样的死法才算是最好的。

相传,此为李煜的绝命词。

七夕日,他在府邸命歌姬演唱,声闻于外,宋太宗勃然大怒,遂赐牵机药毒死了他。

彼时,离家国沦丧之日已两年有余。

当年,宋太祖的铁蹄并未踏破石头城,高筑的城墙仍为最后一道屏障,内中那个小国虽已苟延残喘,但国号仍为南唐。

若此时殉国,战死则留一段佳话,即便自尽,也未失了帝王最后的骨气。

然而,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骨子里少了凛冽寒风下生就的壮士情怀,只有似南方阴雨连绵时的不断哀婉,在错杀忠臣林仁肇等之后,城墙仍在,但他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却已然坍塌。

石头城中一面白幡竖起,李煜可曾想过,那多么像出殡的场景!当今人吟诵着这首《虞美人》,或会庆幸李煜选择了苟活,否则又有何人可开宋词之先?然而于李煜来说,虽成了词中帝王,却仍是囹圄困兽,说不清活下来到底是幸运,还是更大的不幸。

如果能自主选择,李煜或许并不希望绝命之作依“虞美人”词牌写成。

这一词牌最初是吟咏项羽宠妾虞姬的。

才情如李煜,自然知道霸王别姬的故事。

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英雄末路,声泪俱下地高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着霸王歌,虞姬拔剑而舞,遂成绝响。

因愧对故乡子弟兵,项羽不肯过江回乡,力战而亡。

“西楚霸王”英名得全,而虞美人也被后世代代咏唱。

《虞美人》译文及赏析

《虞美人》译文及赏析

《虞美人》译文及赏析《虞美人》译文及赏析一览《虞美人》译文及赏析有哪些?《虞美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虞美人》译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虞美人》译文及注释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了:了结,完结。

⑶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⑷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⑸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⑹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赏析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虞美人·无聊》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虞美人·无聊》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虞美人·无聊》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虞美人·无聊》原文,《虞美人·无聊》原文翻译,《虞美人·无聊》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虞美人·无聊》原文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二、《虞美人·无聊》原文翻译烦愤无聊地苦笑,捻搓着花枝说,处处杜鹃在悲鸣啼血。

美丽的花应去映衬漂亮的楼台,不要傍着秦关蜀栈在战场开。

登楼凭栏放眼看,心绪更惆怅。

面对东风说一声。

好风不要吹动战旗红,应早把如雪的鲥鱼吹送到江东。

三、《虞美人·无聊》作者介绍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原文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二、《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原文翻译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

虞美人 全文注释及译文

虞美人 全文注释及译文

虞美人全文注释及译文虞美人,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诗歌,创作于唐代,作者是白居易。

该诗以虞美人的花朵为主题,运用写实手法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娇媚。

下面是《虞美人》的全文注释及译文,请您阅读。

虞美人,全文共六句,描述了虞美人花的盛开和美丽。

下面是对每句的注释及译文:刷地金缕斜飞入,金缕斜飞:花瓣的形状像金色的缝线飘落。

入:指花瓣进入眼帘。

这句描述了花瓣的轻盈和飞扬的动感。

尽封重叠凤凰楼,尽封:指花朵盛开的茂密程度。

重叠:花朵层层叠叠,如同一座座相互重叠的楼阁。

凤凰楼:取意华丽精致的建筑物。

这句比喻了花瓣之间的紧密和壮观的景象。

狂蔓蔓径草萋萋,狂:形容花草茂盛的景象。

蔓蔓:形容花草蔓延无边。

径:小道。

草萋萋:指草木繁茂。

这句描绘了花草的疯狂生长和繁茂,给人以一片繁花似锦的感觉。

碧云冉冉蘅皋暮,碧云冉冉:蓝色的云彩缓缓升起。

蘅皋暮:葭草丛生的水边草地在黄昏时分的景象。

这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气氛营造出草木茂盛的环境。

金炉银烟重重叠,金炉:形容花朵的黄色。

银烟:形容花朵的白色。

重重叠:花朵之间层层叠叠相互交织。

这句通过对花瓣颜色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花朵的美丽和繁茂。

繁缨帏幕翠烟新,繁缨:花茎上的花冠。

帏幕:帷幕,引申为花草的繁茂景象。

翠烟:形容花朵呈现的绿色景象。

新:指花朵蓬勃生长。

这句描述了花朵的繁茂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描绘虞美人花的美丽和繁茂,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作者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将花朵描绘得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这首诗以景写景,以形容词和形容性动词为主,节奏流畅,词语简洁明了,在读者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注释及译文完毕。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李煜)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的阅读答案【1】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4分)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2】1.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3.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

虞美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虞美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虞美人原文译文及赏析虞美人原文译文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虞美人原文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1原文:虞美人陈与义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虞美人字词解释:1、搔首:以手搔头,意为有所思的样子。

如:《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化用苏轼《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词的“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表达不忍惜别。

虞美人春翻译:船已经挂起帆来了准备离去,可作者却搔首踟蹰不忍离去,一杯杯地饮着好友送别之酒。

以前天天写诗作词翘首盼望春天的到来,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刚了却要与友人匆匆离别。

歌姬的歌声常常因离别之人而呜咽,还清楚记着离别席上的情形。

明天酒醒后就要随着大江行舟离去,只能满满带着一船的离别之恨驶向衡州。

虞美人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席益举行的告别宴会上所作。

席益字大光,洛阳人,是陈与义的同乡。

与义宣和六年(1124)在汴京任符宝郎时与他相识,不久与义遭贬,别后还有诗札。

建炎三年(1129)席益离郢州知州任,流浪于衡山县(今属湖南),与义同时躲避金兵至湖南。

同年腊月,两人相遇于衡山。

次年元旦后数日,与义离衡山赴邵阳,有《别大光》诗,别宴上并作此词。

虞美人赏析:这首词的写法是:“紧扣别宴,思前想后”。

他把离别的情绪融贯到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前途的想像之中去,不同一般,别有一番风味。

词的上片由别宴写起,进而追忆到过去相聚的时日。

一开就说船已经挂起帆来了准备离去,久久不能离去,只是一杯杯地饮着好友送别的酒。

这就把不得不离去又不忍离去的矛盾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

《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

《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虞美人》的古诗原文及鉴赏篇1虞美人韩淲坐上有举昔人《虞美人》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

万事佯休去。

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

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

泪暗洒、神州沉处。

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

空自笑,听鸡舞。

天关九虎寻无路。

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

吴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

但目尽、东南风土。

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

割舍了,对君举。

韩淲词作鉴赏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已成定局,高宗向金拜表称臣,李纲时已罢职,上书坚决反对,元幹乃赋《虞美人》“曳杖危楼去”一词寄之,表示极力支持。

其词慷慨悲壮,乃芦川词压卷之作。

数十年后,韩淲于酒席上因有人举其词,感其壮,遂步其原韵,挥笔写成此词。

据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云:淲于“嘉定初,即休官不仕”。

审词情,词作于休官退居上饶(今属江西)之时。

距元幹作词那年,已相隔50余年了。

“万事佯休去。

”起笔感慨极深沉。

佯作抛却万事,其实何能抛却?这人间万事,南宋日渐衰落局面未改,实为第一大事也。

“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

”栖迟,止息也。

渚,水中之小洲。

灵山、玉溪,皆在词人所居之上饶。

灵山,乃道教之福地。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二七“洞天福地”第三十三:“在信州上饶县。

”玉溪以源出怀玉山故名,即信江,一称上饶溪。

词人自道,我聊且栖迟于灵山玉溪之间,空对着云起水流而已。

一位隐居深山老林而系心天下的爱国志士之形象,隐然已凸现于此灵山玉溪之间。

灵山起雾,多么象他心头的怅惘。

玉溪流渚,流不尽他心中的愁恨。

“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

”击楫,这个典故出自《晋书。

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有如大江!“词人用笔,无往不复。

缅怀靖康南渡,先辈北伐遗愿,至今没有成为现实,此恨千古难灭。

韩淲对南渡之初的元老重臣李纲,万般推崇。

其《涧泉日记》云:”渡江以来,李伯纪第一流。

“又云:”李伯纪、赵元镇《鼎》渡江之初,整顿国家,至今蒙福无穷。

虞美人诗句翻译赏析

虞美人诗句翻译赏析

虞美人诗句翻译赏析虞美人诗句翻译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虞美人诗句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虞美人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整体赏析本词大概是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3年。

在本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话,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虞美人》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虞美人》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虞美人》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仅仅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水准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能够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因为“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虞美人苏轼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苏轼词作鉴赏此词为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作者至高邮与秦观相会后,于淮上饮别之词。

词中反映了苏、秦两人的深挚情谊。

起二句,写淮上饮别后的情景。

秦观厚意拳拳,自高邮相送,溯运河而上,经宝应至山阳,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

临流帐饮,惜别依依。

词人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

着一“晓”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宁贴。

“隙月”,指船篷罅隙中所见之月。

据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总案》载,苏轼于冬至日抵山阳,十二月一日抵泗州。

与秦观别时当十一月底,所见之月是天亮前从东方升起不久的残月,故“窥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二语为集中名句。

汴水一支自开封向东南流,经应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于泗州入淮。

苏轼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后溯汴水西行入应天府。

流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自己却载满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行。

“无情流水多情客”(《泛金船》),类似的意思,苏词中也有,而本词之佳,全“载一船离恨”一语。

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苏轼是词,则把愁恨物质化了,可以载船中,逆流而去。

这个妙喻被后人竞相摹拟。

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声名竟出苏词之上。

“西州”,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引傅注以为扬州,其实词中只是泛指西边的州郡,即东坡此行的目的'地。

过片二句,追忆当年两人同游的情景。

元丰二年,东坡自徐州徙知湖州,与秦观偕行,过无锡,游惠山,唱和甚乐。

复会于松江,至吴兴,泊西观音院,遍游诸寺。

词云“竹溪花浦曾同醉”,当指此时情事。

“酒味”,指当日的欢聚:“泪”,谓别后的悲辛。

元丰二年端午后,秦观别东坡,赴会稽。

七月,东坡因乌台诗案下诏狱,秦观闻讯,急渡江至吴兴寻问消息。

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诗原文及翻译

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诗原文及翻译

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古诗原文及翻译虞美人: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虞美人/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虞美人/晏几道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

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

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新绿替残红,这个春,太匆匆,月下饮酒,佳人相陪,问一声,何时莫愁?虞美人/纳兰性德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是怎样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让人憔悴?半生已经孤零零地渡过,思念却未消减。

泪水却依旧会毫无节制地濡出来,沁湿了枕头。

虞美人/周邦彦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

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以“疏篱”、“曲径”、“田家”、“云树”、“山色”、“孤篷”、“野外”等描绘一幅素淡画面,画面极为清静淡雅,再衬以钟声,使得画面富有动感,在这种环境中送别,心境自然是凄凉而忧郁的。

《虞美人·无聊》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doc

《虞美人·无聊》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doc

《虞美人·无聊》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虞美人·无聊》原文,《虞美人·无聊》原文翻译,《虞美人·无聊》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虞美人·无聊》原文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二、《虞美人·无聊》原文翻译烦愤无聊地苦笑,捻搓着花枝说,处处杜鹃在悲鸣啼血。

美丽的花应去映衬漂亮的楼台,不要傍着秦关蜀栈在战场开。

登楼凭栏放眼看,心绪更惆怅。

面对东风说一声。

好风不要吹动战旗红,应早把如雪的鲥鱼吹送到江东。

三、《虞美人·无聊》作者介绍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虞美人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虞美人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虞美人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虞美人》作者是宋朝文学家周邦彦。

其古诗全文如下: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前言】《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周邦彦。

这首词,感人处于情感的朴实沉挚,与之相应,词人并未使用他所娴熟的一些技巧。

他只是以直笔将两个有情人临别前夕的绵绵话别一往平铺,既朴实,又深沉,别具一种极厚重的感人力量。

【注释】⑴廉纤:纤细连绵貌。

韩愈《晚雨》:“廉纤晚雨不能睛,池岸草边蚯蚓呜。

⑵萍面: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

⑶朱门:红漆大门。

⑷比似:比起。

⑸宜城酒:汉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南)生产的名酒。

香絮:形容酒面浮沫,又名“浮蚁”。

晋代张载《酃酒赋》称赞宜城酒:“缥蚁萍布,芳香酷烈。

”。

⑹更阑:夜深。

古人一夜分五更。

阑,将尽。

⑺相将:相共,共同。

⑻羁思:离愁别绪。

【翻译】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

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

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

我们喁喁细语直到夜深。

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灯影,两个黯然相对的有情人。

【赏析】爱情与离愁是词常写的两个主旨。

周邦彦的这首词就是两大主旨交织铺陈,极尽其妙。

上片从白天写到黄昏,空间是户外。

“廉纤小雨池塘遍”,落笔便是一番凄凄雨景。

廉纤,是叠韵连绵辞,形容小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此句暗用韩愈《晚雨》“廉纤小雨不能晴”诗意。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

《虞美⼈》原⽂及翻译赏析(精选15篇) 在⽇复⼀⽇的学习、⼯作或⽣活中,⼤家⼀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店铺帮⼤家整理的《虞美⼈》原⽂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虞美⼈》原⽂及翻译赏析篇1 虞美⼈·⽟阑⼲外清江浦 ⽟阑⼲外清江浦,渺渺天涯⾬。

好风如扇⾬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路,卧想乘鸾处。

碧芜千⾥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翻译 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呢?⼤⾬迷蒙,连天涯都⼀⽚苍茫。

好风像扇⼦,好⾬似挂着的珠帘。

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草,浸⽔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想象⾃⼰的梦魂进⼊了关⼭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

碧绿的平野延伸⾄天际,引起离⼈⽆尽的归思。

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

注释 清江浦:清江,⼜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

浦,⽔滨。

渺渺:形容⾬⼤,迷漾⼀⽚。

汀草,⽔边的野草。

青林:喻梦魂。

乘鸾:指仙游。

秦穆公⼥弄⽟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吹箫,凤凰来集,遂乘⽽仙去。

南州:南⽅。

鉴赏 这⾸词,是写春夏的⾬景并由此⽽勾起的怀⼈情绪。

上⽚从近⽔楼台的⽟阑⼲写起。

清江烟⾬,是阑⼲内⼈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个空远⽆边的境界。

“好风如扇”⽐喻新颖,未经⼈道,春夏,往往有这样的景⾊。

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这⾥的扇是名词,作实⽤;同样给⼈以风吹柔和的感觉。

“⾬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丝,像后来杨万⾥诗“千峰故隔⼀帘珠”那样地落想;⽽且因为⼈在⽟阑⼲内,从内看外,⾬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

“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

“微⾬⽌还作”(苏东坡句),是夏⾬季节的特征。

⼀番⾬到,⼀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

“涨痕添”从“岸花汀草”⽅⾯着眼,便显⽰了⼀种幽美的词境。

《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

《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虞美人》古词翻译及赏析原文苏轼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苏轼词作鉴赏此词为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作者至高邮与秦观相会后,于淮上饮别之词。

词中反映了苏、秦两人的深挚情谊。

起二句,写淮上饮别后的.情景。

秦观厚意拳拳,自高邮相送,溯运河而上,经宝应至山阳,止于淮上,途程二百余里。

临流帐饮,惜别依依。

词人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

着一“晓”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宁贴。

“隙月”,指船篷罅隙中所见之月。

据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总案》载,苏轼于冬至日抵山阳,十二月一日抵泗州。

与秦观别时当十一月底,所见之月是天亮前从东方升起不久的残月,故“窥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二语为集中名句。

汴水一支自开封向东南流,经应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于泗州入淮。

苏轼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后溯汴水西行入应天府。

流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自己却载满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行。

“无情流水多情客”(《泛金船》),类似的意思,苏词中也有,而本词之佳,全“载一船离恨”一语。

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苏轼是词,则把愁恨物质化了,可以载船中,逆流而去。

这个妙喻被后人竞相摹拟。

李清照《武陵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声名竟出苏词之上。

“西州”,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引傅注以为扬州,其实词中只是泛指西边的州郡,即东坡此行的目的地。

过片二句,追忆当年两人同游的情景。

元丰二年,东坡自徐州徙知湖州,与秦观偕行,过无锡,游惠山,唱和甚乐。

关于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于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于虞美人原文翻译及赏析虞美人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译文虞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注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春花秋月何时了注1 ?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注2 应犹注3 在,只是朱颜改注4 。

问君注5 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赏析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陈维崧《虞美人·无聊》原文译文鉴赏

陈维崧《虞美人·无聊》原文译文鉴赏

陈维崧《虞美人·无聊》原文|译文|鉴赏《虞美人·无聊》是清代初期词人陈维崧的词作。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盼望。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虞美人·无聊》原文清代:陈维崧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译文及注释译文烦愤无聊地苦笑,捻搓着花枝说,处处杜鹃在悲鸣啼血。

美丽的花应去映衬漂亮的楼台,不要傍着秦关蜀栈在战场开。

登楼凭栏放眼看,心绪更惆怅。

面对东风说一声。

好风不要吹动战旗红,应早把如雪的鲥鱼吹送到江东。

注释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

捻(niǎn):用手指搓。

鹃啼血:杜鹃,即子规鸟,又名杜宇、布谷鸟。

杜鹃啼声哀切,且啼声不断,直至啼出血方止,故言“杜鹃啼血”。

秦关:指陕西一带的关口。

因陕西为古秦国所在地,故称。

蜀栈(zhàn):蜀川道路艰险,多在山间凿岩架木,筑成栈道,以作通路。

故称蜀栈。

秦关、蜀栈在这里都指战争要塞,也指战场。

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簸(bò):簸动,摇动。

鲥(shí):名贵食用鱼。

体扁而长,背部黑绿色,腹部银白色带金光,鳞下有丰富的脂肪,肉鲜嫩。

生活在海中,每年五、六月游入淡水产卵。

以其出入有时而得名。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这里泛指江南没有战争风云的和平美好的生活。

鉴赏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

他继承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的文学世家,少时享有盛名,被誉为“江左凤凰”。

明亡入清后,漂零四方,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因而词作多具现实主义的深刻内容。

这首词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篇什。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憎恶战争、盼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开头“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两句,以悠闲轻淡的语调落笔,给人们展示了千紫万红、鲜花烂漫的春日景象。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虞美人 无聊(陈维崧)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虞美人 无聊(陈维崧)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无聊陈维崧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陈维崧: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

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簸:摇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2.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A.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李白《豫章行》)B.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鹧鸪天》)C. 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D.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 夏完淳《即事》)3.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高启《寻胡隐君》)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倚楼极目”,《滕王阁序》中王勃也写到登阁远望,“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虞美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愁绪”,李煜的《虞美人》也在结尾点明愁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提到了战场,屈原的《国殇》里也有对战场的描写:“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 A3.【答案示例1】陈词中作者对春花而有“鹃啼血”的悲伤感,并劝春花不要开在血腥的战场上,而应与好楼台相映,这是美好的风景;又对春风说不要在战场吹动战旗,而应送鲜美的鲥鱼过江,这是惬意的生活。

《虞美人无聊》阅读答案及赏析

《虞美人无聊》阅读答案及赏析

《《虞美人无聊》阅读答案及赏析.doc》虞美人·无聊①陈维崧无聊笑捻②花枝说:处处鹃③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573969.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虞美人·无聊翻译赏析
《虞美人·无聊》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陈维崧。

其古诗全文如下: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前言】《虞美人·无聊》是清代初期词人陈维崧的词。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盼望。

诗句节奏起承转合,先用“无聊”点题,悠闲轻淡,令人愉悦且深思;马上陡转笔锋写战场,写了曾目睹的残酷统治,像春雷惊醒人的美梦;随后写了不希望好花开在战场旁,表现词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词句风格哀婉、凄切,词的结尾融情于景耐人寻味。

词作者得到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佳评。

【注释】1、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

2、捻:用手指搓。

3、鹃啼血:杜鹃,即子规鸟,又名杜宇、布谷鸟。

杜鹃啼声哀切,且啼声不断,直至啼出血方止,故言“杜鹃啼血”。

4、秦关:指陕西一带的关口。

因陕西为古秦国所在地,故称。

5、蜀栈:蜀川道路艰险,多在山间凿岩架木,筑成栈道,以作通路。

故称蜀栈。

秦关、蜀栈在这里都指战争要塞,也指战场。

6、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7、簸:簸动,摇动。

8、鲥:名贵食用鱼。

体扁而长,背部黑绿色,腹部银白色带金光,鳞下有丰富的脂肪,肉鲜嫩。

生活在海中,每年五、六月游入淡水产卵。

以其出入有时而得名。

9、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这里泛指江南没有战争风云的和平美好的生活。

【翻译】烦愤无聊地苦笑,捻搓着花枝说,处处杜鹃在悲鸣啼血。

美丽的花应去映衬漂亮的楼台,不要傍着秦关蜀栈在战场开。

登楼凭栏放眼看,心绪更惆怅。

面对东风说一声。

好风不要吹动战旗红,应早把如雪的鲥鱼吹送到江东。

【赏析】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

他继承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的文学世家,少时享有盛名,被誉为“江左凤凰”。

明亡入清后,漂零四方,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因而词作多具现实主义的深刻内容。

这首词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篇什。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憎恶战争、盼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开头“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两句,以悠闲轻淡的语调落笔,给人们展示了千紫万红、鲜花烂漫的春日景象。

“无聊”二字,既点出了词题,又
刻划了客观物景的艳丽夺目的意象。

“鹃啼血”以杜鹃啼血来比拟杜
鹃花红艳的色彩,而蕴含更深一层的意念。

李山甫《闻子规啼》诗:“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

”这一切似乎给人既带来愉悦又值得深
思的感觉。

下两句笔锋陡转,“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
战场开。

”恰似一声春雷,惊醒人们温馨的梦。

“休傍”不但是作者正面的劝阻与否定,而且暗示着如念这芬芳艳丽的鲜花,并没有装点在和平的人们中间,西南之地仍是狼烟滚滚,战火未灭。

据史料记载,清兵自入关后到建国初年,争夺战事一直纷纷扰扰。

词人曾目睹清政府的残酷统治。

如1648年,清军大举进攻东南各省的抗清队伍,所
到之处,杀从掳掠,“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尚钺《中国历史纲要》)。

在作者晚年时,清统率军队又进军四川陕
西一带镇压人民反抗。

词人希望好花不要开遍在战场旁,正是这一现实的折射,同时又表现了他对战争的强烈谴责。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这里承上句,表现词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由亢烈的情感转入如泣如诉的悲怆之中,“更对东风语”尤显得哀婉、凄切。

既然倚楼极目更添许多愁绪,而又无人领略,只能面对东风而语,含意深远。

结末两句,融情于景,耐人寻味。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温暖和煦的春风,不该为战旗而飘摇,应该是为人们送来雪白而鲜美的鲥鱼。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迦陵(陈维崧)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

”在这些词中最有价值的是反映社会现实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词篇,此词成功之处正在着眼于现实,而感情的抒发,由激亢到舒缓,在平淡中见曲折,使全词抑扬顿挫而错落有致。

《白雨斋词话》中称其词“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

”确有眼力。

在反映现实的深度上,这首词与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有着同样的含意和工妙。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